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字

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字

一、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论文文献综述)

谷倩兮[1](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提出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付瑞怡[2](2021)在《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明清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在研习汉字的过程中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一方面,他们从中国本土视角出发,结合六书与中国传统习字法,对汉字进行初步感知与识记,尝试总结汉字的识记规律;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母语的语言、文化特点,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异域改造”,通过“内化”汉字特征,提高汉字的识记效率。论文首先根据不同的研习背景与研习水平,将传教士的汉字研习分为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三个阶段,通过对三个时期七位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的研究,总结出了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法,包括图片法、立象-定位法、索隐法、汉字构形法(笔画-部件构字法、字根部首识字法),从整体表象到部件切分,传教士逐渐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最简单、最直接的形、义单位。其次,论文将“笔画-部件构字法”“索隐法”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在课堂观察与学生访谈的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特点及教学实践分析,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为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田语[3](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王晓利[4](2020)在《禧在明《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英文义津逮》是明末清初英国外交官禧在明所编写的初级汉语教材,其体例和内容等方面都受到了《语言自迩集》的深刻影响,或者说二者是一脉相承,特别是在汉语的语音和汉字部分,此书于1907年在英国正式出版,此后多次再版,价值可见一斑。《华英文义津逮》在当时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本教材,为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音韵学和教育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价值。论文主要从音位学和语音学两个角度,运用内部分析、共时比较法等,对《华英文义津逮》这本初级汉语教材的声、韵、调语音系统进行详细的描写和音值探讨。此外,一方面,通过与同时期的其他拼音系统的教材比较,总结这些拼音系统之间的异同,并分析这些差异说明了什么;另一方面,通过与现代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进行详细比较,得出《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系统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除了分析《华英文义津逮》的语音系统,还分析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对我们当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全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详细介绍了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华英文义津逮》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第二章介绍了作者禧在明以及他的众多着述,《华英文义津逮》的成书背景、版本、编排体例以及《华英文义津逮》的价值。第三章是《华英文义津逮》的语音研究,主要对其语音系统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与同时期的其他拼音系统的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此外,还对《华英文义津逮》的声、韵、调配合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第四章将《华英文义津逮》的语音系统与《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比较,并得出《汉语拼音方案》是对《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系统的继承和发展。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华英文义津逮》中所反映出的第二语言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值得我们当今对外汉语教学借鉴学习,并对《华英文义津逮》中的语音教学进行评价。最后为结语,简要概括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并指出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王雪瑶[5](2020)在《何天爵《本色中国人》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外交官何天爵于1869年来华,在华居住十六年,其所着的《本色中国人》是对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一次全方位的解剖。作者力图以旁观者的立场客观地描绘西方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中国模式和社会风尚。本文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从中国制度和中国生活两方面分析何天爵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中国制度涉及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和教育制度。何天爵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古老而一成不变的,实质上是一种家长制统治的延伸,中国的政体由家庭秩序扩展而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完全是专制,从道义的约束、各级官吏的选拔与监督和地方自治三方面显示出民主的一面。中国的司法制度历史悠久而完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好的理念得不到落实,导致了刑讯逼供、腐败和办案不公等问题。中国教育强调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目的是使百姓服从统治。教育内容单调晦涩,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存在错误的宗教思想和封建迷信。中国生活涉及宗教信仰、家庭生活、礼仪习俗等。何天爵认为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现世,相比西方人明显缺乏宗教热忱。他对道教和佛教的评价都不高,认为儒家经典着作缺乏逻辑性,不成体系。何天爵以为祖先崇拜对维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出孝道既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他批评中国的男尊女卑、繁琐礼仪、风水迷信等现象。在美国人丑化中国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何天爵认识到这种偏见的局限性,试图用客观的视角评价中国。他指出了中国人身上的缺点,也看到了中国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何天爵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上。原因在于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中美文化差异等。《本色中国人》为解决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也启示我们,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要用自己的模式衡量他人,不要用自己建造的标准改造他人,寻找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最终达到和谐共处。

孙丽娟[6](2020)在《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研究》文中提出《汉字结构述解》(An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是19世纪来华英国传教士湛约翰(Chalmers John)的代表着作之一。笔者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汉字结构述解》为研究对象,对本书前言、300个基础字形、说解汉字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湛约翰对汉字系统的整体认识、《汉字结构述解》对《说文》的回归和对《康熙字典》的纠偏,并对其价值与不足进行评价,希望能给现今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的启发。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缘由与价值、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湛约翰的《汉字结构述解》,考察湛约翰对汉字系统的认识,为今天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借鉴。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界对西人汉字研究成果的考察,二是学界对湛约翰的考察。第一章:湛约翰及《汉字结构述解》。本章节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详细整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作者湛约翰的生平及作品,《汉字结构述解》的成书背景、版本流传、体例编排以及主要内容等。第二章:《汉字结构述解》所体现的汉字观。本章节通过梳理本书前言,详细地论述了湛约翰对汉字系统的认识;通过定量分析300个基础字形,概括出基础字形的特点;将书中字形的释义与《说文》等经典文字学着作进行对比,总结出湛约翰说解汉字的模式,《汉字结构述解》对《说文》的回归以及对《康熙字典》的纠偏。第三章:《汉字结构述解》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借鉴作用。本章节结合历史背景与历史局限性探讨了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的价值与不足,分析了《汉字结构述解》的出版对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总结根字教学应注意的内容。附录部分展示了笔者为撰写论文整理出的语料,方便读者直观理解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也方便其他感兴趣的研究者查阅。

黄秋硕[7](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蒋丹[8](2020)在《《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热播电视剧(美国电视剧以下简称”美剧”)《生活大爆炸》近些年来获得艾美奖等电视剧权威评审机构50多次提名,并多次斩获国际影视奖项。这部在美国流行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美国大众文化的标志之一,其中出现的众多中国元素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但是,其对中国元素的呈现很多并不符合普通中国公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诸多“变异”。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符号学、框架等理论,着重分析了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三个问题,包括“存在哪些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符号学解读”和“中国元素的变异原因”。笔者分析得出,《生活大爆炸》中呈现的中国元素符号,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剧情需要,其符号意义背后的中国形象是矛盾复杂的,美国人对日渐崛起的中国充斥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对中国人、中国美食形象给予了很多正面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经济有很多误解。这种误解既有客观误解,也有主观的夸张曲解。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美剧中国元素演进历程分析,主要梳理了美剧的发展历史、剧种分类、传播平台以及美国影视剧中的中国元素建构历程;第二章对《生活大爆炸》进行叙事内容分析,以及对其中出现的中国元素进行统计分析;第三章是对该剧中最重要的中国元素——中国人进行符号学分析,包括界定“中国人”在本文中的概念,对剧中出现的中国人人物角色进行符号学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剧中除中国人之外的其他中国元素的符号学分析,先对中国文化一词进行概念界定,其次对中国美食、汉语和汉字、中国特色物品进行符号学分析;第五章分析了《生活大爆炸》构建的中国形象框架,笔者从编码/解码角度、影视作品商业属性几个角度进行剖析,最后是启示与反思。

贾韬[9](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尤珉[10](2019)在《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马礼逊汉学书籍积累和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研究他个人汉语学习的经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并从中探索他在汉语教学方面做出的贡献;研究尤其关注,他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给汉字注音的不同方法,这是目前马礼逊研究的新方向。马礼逊在利玛窦等人注音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用英语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学习方法,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因为,利玛窦以拉丁文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方法,由于拉丁语口语的消亡和被英语取代其全球语言垄断地位的事实,使马礼逊以英语为汉字注音的方法更具历史意义和持久生命力。本研究选题具备学术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另一个原因还包括,研究者为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转写填补了目前马礼逊研究领域的研究需求空白。马礼逊研究专家苏精先生提到,马礼逊研究的难点是手写家书的转写。.......对中国学者而言,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最缺乏“中学西传”的研究。首先是因为有文献收集和解读的困难,文献转写和解读对研究者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要求。所以,本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准备的接近300封,马礼逊英文手写原始家书的转写工作,不仅仅让自己的研究可以利用到一手材料文献资料,帮助研究者针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理念提供依据,形成分析和论证支柱;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以为今后其他学者提供参阅。转写本资料来源于英国亚非学院、英国惠康医学研究院、大英图书馆等所收藏的马礼逊家书原始资料、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校史档案馆收藏资料。研究者对原始英文手写体书信进行了整理、转写和部分翻译后,创作出“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转写本A(279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和转写本B(205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转写材料的选取原则为:以马礼逊编写的汉语教材《通用汉言之法》的成书背景、撰写过程与主要内容为中心;以马礼逊的教学实践、包括他教儿子汉语、教同事和其追随者们学习汉语的记载为聚焦点,结合马礼逊由个人学习经历而衍生出的汉语学习方法,探讨他在学习过程中“汉籍收藏”原因与目的,以及他学习汉语的理念。利用家书理顺马礼逊的中文学习观念,探讨马礼逊个人的中文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以此展开研究他在汉语教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论文研究的主线条。本研究以汉语教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设计框架(教材、教法与理论)设立章节,选择马礼逊的《通用汉言之法》为研究教材,论文结构从马礼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入手,以他的汉语教学经历为脉络,结合史料分析提炼马礼逊中文学习和中文教学的思想理念与影响。论文研究方法采取文献法的两种方式(出版文献和未出版文献)为研究的基础方法,用已出版文献在文献综述里帮助论文界定前人对该研究方向已经涉到的研究范围与题材;同时,论文还将利用研究者对未出版原始史料的转写、翻译与引介,把研究者对原始资料的解读与分析用于支撑论文论述并从中推动论文观点。论文史料部分主要为马礼逊家书,家书选取依据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进行筛选,对涩及马礼逊个人汉语学习经历、他所提倡的汉语学习方法和他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的写作过程为首选目标,用于论文渐进推理展示马礼逊的汉语学习理念和提炼他的学校教育观念。马礼逊及其学生与其追随者们共同努力过的汉语教学实践,将成为研究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的另外一个重要素材。他个人的汉语学习历程对后世的影响,经历了跨世纪的洗礼。马礼逊的一些学生在他逝世之后,步其后尘,许多人在沿袭和维系早期中文学校教育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贡献在不同的机构与协会里已经被载入史册;他们当年在中文学校里所实践过的中西结合教学方法和他们引进并使用过的西方教育体制、新教育思想,尤其是吸收女子进入学校课堂前卫行动等,为后来中国新教育体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研究脉络一:马礼逊根据自己学习中文的笔记,整理出版的《通用汉言之法》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印刷版本汉语教科书”之一。研究脉络二:关注马礼逊积极推动建立的早期中文学校,挖掘他创造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图书园地”式的“沉浸教学方法”,梳理他的学校教育观念和对早期汉语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脉络三:通过对马礼逊与儿子家书中关于“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音)文献资料的转写和解读,论证马礼逊当时积极推崇白话文,并大量使用简化字,论证马礼逊与儿子1834年7月的通信是他对汉语注音体系完善的标志,同时证明他是拼音系统的完善者和使用者的更早先驱。来华传教士档案是另一个宝藏,其留下的文献数量惊人,内容多样,犹如敦煌文献一样,不仅涉及政治史、军事史,还有生活史、物质文明史、文化史等,遗憾的是这些躺在西方图书馆中的文献曾一度被学者忽视。在研究创新上,研究者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的转写(138+157封信),顺应该领域研究的需要,独辟研究方法蹊径,属于填补行业研究空白。第一,对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进行了完整的转写(转写本A&B),并对部分转写资料进行了中文翻译,以此建立了一手资料研究平台。它不但有利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推理与论证,也会有助于未来同方向研究学者共同借鉴参照使用,它将成为行业共享资源。第二,研究马礼逊家书中反映出的独特汉语教学理念,挖掘他由本人汉语学习经历所产生的独特汉语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马礼逊研究的薄弱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对马礼逊与儿子“’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读方式’书信沟通的尝试”考证,目前尚无人涉及。第三,以马礼逊系列教学实践,包括伦敦语言研习所中文班教学、撰写英华学院建院方针政策并参与教学等为线索,探究马礼逊“中文学校”的平民教育理念,借助马礼逊丰富的教学实践记载,梳理他对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观念的理解,从中解读马礼逊教育理念之所以百年沿传的根源,这是对马礼逊研究的深化,也是研究的新视角。

二、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论文提纲范文)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2)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综述
        1.3.2 现代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
    2.1 传教士汉字研习背景
    2.2 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
        2.2.1 十六到十七世纪汉字研习
        2.2.2 十八世纪汉字研习
        2.2.3 十九世纪汉字研习
    2.3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特点
        2.3.1 强烈的汉字研习动机
        2.3.2 西方本土视角解析汉字结构
        2.3.3 注重汉字本体研究与规律总结
        2.3.4 注重创造多样化的研习条件
第3章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的教学应用研究
    3.1 东华大学汉字教学情况分析
    3.2 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3.2.1 笔画、部件构字法
        3.2.2 图画-索隐法
    3.3 教学效果分析
第4章 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
    4.1 教学者
        4.1.1 注重汉字构形
        4.1.2 增强汉字输出力度
        4.1.3 加强汉字书写引导与监控
    4.2 学习者
        4.2.1 强化汉字学习自我效能感
        4.2.2 建立多元汉字学习社团
    4.3 问题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4)禧在明《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西方人所编写的汉语教材的研究成果
        1.2.2 禧在明和《华英文义津逮》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禧在明与《华英文义津逮》
    2.1 其人其着
        2.1.1 禧在明
        2.1.2 禧在明着述
    2.2 《华英文义津逮》
        2.2.1 《华英文义津逮》成书背景
        2.2.2 《华英文义津逮》版本
        2.2.3 《华英文义津逮》编排体例
    2.3 《华英文义津逮》的价值
        2.3.1 学科教学价值
        2.3.2 语音学价值
第三章 《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系统
    3.1 《华英文义津逮》声母系统分析
        3.1.1 《华英文义津逮》声母概况
        3.1.2 《华英文义津逮》与《语言自迩集》声母比较
        3.1.3 《华英文义津逮》与《汉英韵府》声母比较
        3.1.4 《华英文义津逮》与《日日新》声母比较
    3.2 《华英文义津逮》韵母系统
        3.2.1 《华英文义津逮》韵母概况
        3.2.2 《华英文义津逮》与《语言自迩集》韵母比较
        3.2.3 《华英文义津逮》与《汉英韵府》韵母比较
        3.2.4 《华英文义津逮》与《日日新》韵母比较
    3.3 《华英文义津逮》声调概况
        3.3.1 《华英文义津逮》声调描述
        3.3.2 《华英文义津逮》与《语言自迩集》声调比较
        3.3.3 《华英文义津逮》与《汉英韵府》声调比较
        3.3.4 《华英文义津逮》与《日日新》声调比较
    3.4 《华英文义津逮》声韵调配合情况
        3.4.1 《华英文义津逮》声韵调配合表
        3.4.2 《华英文义津逮》声韵调配合特点
第四章 《华英文义津逮》音系与《汉语拼音方案》对比
    4.1 声母系统比较
    4.2 韵母系统比较
    4.3 声调系统比较
第五章 《华英文义津逮》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5.1 《华英文义津逮》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5.1.1 送气与不送气音的教学
        5.1.2 汉语声调的教学
    5.2 《华英文义津逮》语音教学的评价
        5.2.1 语音教学过于简单
        5.2.2 缺乏语音教学练习
        5.2.3 汉语知识介绍的可理解性
        5.2.4 汉语教材的针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何天爵《本色中国人》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方法和材料
        2.1 研究方法
        2.2 材料来源
    3.文献综述
        3.1 近代以来他者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
        3.2 对晚清来华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
    4.辛亥革命前西方中国形象的演变
第一章 何天爵论中国制度
    1.1 政治制度
    1.2 司法制度
    1.3 教育制度
第二章 何天爵论中国生活
    2.1 宗教信仰
    2.2 男尊女卑
    2.3 崇尚礼仪和迷信
第三章 何天爵的中国形象平议
    3.1 辩证客观的思考
    3.2 偏见与误解
    3.3 何天爵中国形象观产生的原因
        3.3.1 意识形态的中国形象
        3.3.2 中美文化差异
        3.3.3 中国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3.4 《本色中国人》的启示
        3.4.1 近代西方人的中国认知和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3.4.2 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3.4.3 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孔子及儒家文化专题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关于西人汉字研究成果的考察
        (二)关于湛约翰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查法
        (二)翻译法
        (三)定量定性分析法
        (四)对比分析法
第一章 湛约翰及《汉字结构述解》
    第一节 传教士湛约翰及其汉字研究着作
        一、作者湛约翰其人
        二、湛约翰的汉学研究
    第二节 《汉字结构述解》全书概况
        一、成书背景
        二、版本流传
        三、编排体例及主要内容
    小结
第二章 《汉字结构述解》所体现的汉字观
    第一节 湛约翰对汉字体系的认识
        一、相关术语定名
        二、湛约翰对汉字结构的研究
        三、湛约翰汉字观的学术渊源
        四、对湛约翰汉字系统认识的评价
    第二节 湛约翰对基础字形的选取
        一、湛约翰对汉语根字表的整理
        二、基础字形的选取依据
        三、对《说文》部首的归纳整理
    第三节 湛约翰说解汉字的模式
        一、说解汉字的模式说明
        二、对《说文》的回归
        三、对《说文》的纠偏
        四、对《康熙字典》说解模式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汉字结构述解》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借鉴作用
    第一节 《汉字结构述解》的价值
        一、丰富汉字学理论
        二、启发学习型汉字辞书的编纂
    第二节 《汉字结构述解》的不足
        一、汉字分析方法
        二、关于汉字释义
    第三节 《汉字结构述解》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启发
        一、根字的界定
        二、根字的基本性质
        三、根字的筛选
        四、根字的使用与讲解
        五、科学讲解汉字的字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湛约翰《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附录2 :湛约翰选取的300 个基础字形
致谢

(7)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中国元素的研究
        2.符号学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美剧的研究
        2.美剧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3.符号学与电视研究
    五、理论基础
        符号学
    六、样本选择
    七、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电视剧中国元素建构历程分析
    1.1 美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分析
        1.1.1 美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
        1.1.2 美国电视剧的剧种分类
        1.1.3 美国电视剧的播放平台
    1.2 美国影视剧中的中国元素建构历程
        1.2.1 中国元素概念界定
        1.2.2 中国人形象多样化
        1.2.3 中国美食镜头常态化
        1.2.4 中国功夫元素流行化
        1.2.5 中国政治形象偏见化
第二章 《生活大爆炸》叙事内容及中国元素呈现分析
    2.1 《生活大爆炸》叙事内容分析
    2.2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呈现统计分析
        2.2.1 中国元素均匀分布
        2.2.2 中国美食独占鳌头
        2.2.3 中国人职业层次丰富
第三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人元素的符号学分析
    3.1 中国人概念界定
    3.2 中国人人物角色符号学分析
        3.2.1 正面中国人形象
        3.2.2 中性中国人形象
        3.2.3 负面中国人形象
第四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学分析
    4.1 中国文化界定
    4.2 中国美食
    4.3 汉语和汉字
    4.4 中国特色物品
第五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的启示与反思
    5.1 《生活大爆炸》构建的中国形象框架
        5.1.1 “人权淡漠”框架
        5.1.2 “经济罪恶”框架
        5.1.3 “信息威胁”框架
        5.1.4 “学术造假”框架
    5.2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变异”的原因
        5.2.1 编码与解码合力作用
        5.2.2 影视作品商业属性影响
    5.3 反思
        5.3.1 主流媒体改善传播观念
        5.3.2 民间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5.3.3 拒绝文化符号狭隘泛滥
        5.3.4 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10)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 国外研究概况小结
        (三) 国内研究概况小结
    四、研究范围与研究创新
    五、本研究将对该领域的贡献
    六、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文献研究法分类
        (三) 论文原始资料来源与整理
第一章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马礼逊学习经历
        一、马礼逊的生平
        二、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第二节 马礼逊汉语学习方法
        一、马礼逊中文教师对其学习方法的响应
        二、马礼逊独特的学习方法
        (一) 字典撰写式汉字积累法和清字法
        (二) 图书园地学习方法
        (三) 马礼逊学习方法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礼逊撰写的汉语教材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背景
        一、世界进入不列颠盛世与英国借传教之名殖民扩张
        二、中国清政府闭关自守与十三行兴起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动因
    第二节 《通用汉言之法》概况
        一、版本选取
        二、说明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体例介绍
        四、《通用汉言之法》的特点
    第三节 《通用汉言之法》汉字注音观点
        一、传教士给汉字注音的尝试
        二、马礼逊家书中“汉字罗马字母化拼读”通信方式尝试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礼逊的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理念
        一、自主学习(Auto-Didactic)
        二、强调本土教师角色
        三、马礼逊学习方法实施
        (一) 清字法
        (二) 马礼逊语言学习观衍生出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马礼逊的教学实践
        一、东印度公司时期教学实践(1807-1818)
        二、创建英华学院协助米怜兼院外总监(1816-1822)
        三、与新加坡总督共商新加坡大学计划(1818-1826)
        四、米怜去世后担任英华学院总监(1822-1823)
        五、英国建立伦敦语言学院(1824-1825)
        六、远程指导儿子承担英华学院后期重任
    附录4-中文教学机构图表
第四章 马礼逊的汉籍收藏
    第一节 情况介绍
        一、“越洋书箱”的产生
        二、“越洋书箱”的收书过程
        三、“越洋书箱”书目及学者评价
        四、“越洋书箱”收藏目的
        (一) 成立图书馆
        (二) 建立中文学习基地
    第二节 越洋书箱捐赠伦敦大学之旅
        一、费瑟的捐赠计划垒筑中文基地方砖
        (一) 费瑟与越洋书箱
        (二) 托马斯·费瑟给伦敦会的报告
        二、塞缪尔·基德在伦敦大学任教
        (一) 塞缪尔·基德任中文教习
        (二) 塞缪尔·基德的中文教学
    本章小结
结论
    一、马礼逊业绩回顾
        (一) 马礼逊影响与创立的学习机构
        (二) 马礼逊编纂了首部印刷版汉语语法书
        (三) 马礼逊倡通过女子教育改变未来
        (四) 马礼逊汉语语法书推动了教科书编译和双语教学
        (五) 马礼逊汉语教学机构对培养早期汉语人才作出了贡献
        (六) 为汉字注音罗马字母化作出了贡献
    二、马礼逊教育思想溯源
    三、马礼逊对汉语教学做出的贡献
    四、本研究者对马礼逊研究领域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1-google scholar 2019调查表
附录2 附录1英华学院教学理念原文
附录3 托马斯·费瑟信
转写本A(惠康医学研究基金图书馆收藏-50封家书选例)
转写本B(SOAS亚非学院收藏-50封家书选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四、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论文参考文献)

  •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D]. 付瑞怡.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4)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4]禧在明《华英文义津逮》语音研究[D]. 王晓利. 山西大学, 2020(01)
  • [5]何天爵《本色中国人》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王雪瑶. 山西大学, 2020(12)
  • [6]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研究[D]. 孙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D]. 蒋丹. 兰州大学, 2020(01)
  • [9]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D]. 尤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