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

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

一、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靳海龙[2](2021)在《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英雄不仅承载和标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征程,更刻录和印证着人类发展的精神图式和文化进阶。英雄观是围绕英雄而成的一种思想认知、价值理念、评判标准与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价值性和多元性特征。英雄观培育是一种榜样教育活动,也是实现政治教化的必然举措、更是开展道德建构的重要途径、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和推动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英雄榜样的褒奖关怀和选树宣传,英雄人物的社会地位显着提高,英雄文化的氛围营造更受重视、英雄榜样的示范启迪作用愈加凸显,英雄榜样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序推进。但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局势愈加复杂多变,西方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输出,不断冲击和消融当代大学生的英雄认识与精神信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竞争越发加剧,功利主义等多元思潮喧嚣尘上,不断消解英雄精神的现实引导力;学校教育的相对缺位也进一步使得英雄观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家训家风和代际传承的教育式微也更加使得英雄观教育活动难度徒增、挑战更大;青年个体心性的自觉张扬尤其是“饭圈文化”的畸形发展强烈冲击和消融着英雄的社会地位。在此情况下,对英雄的认识冷漠、情感疏离、理解偏颇和行为质疑逐渐演化成为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危机的现实表征。英雄奇志在,千古知音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直面当代大学生英雄观的问题与现状,必须紧紧抓住青年大学生这个主体和关键教育对象。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同树立、个体精神世界和健康人格的完整建构、培育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为具体指向,遵循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耦合、灌输性与渗透性相协同、传承性与发展性相衔接的基本原则。要从教育建构、制度保障、舆论引导、实践养成、学习践履等维度匡正社会风气,厚植英雄情怀、弘扬英雄精神、激扬英雄文化,培育大学生正确的英雄认知价值观。进而使英雄成为昭示来路的指明灯,使英雄精神成为指引未来的动力源,使英雄文化成为涵养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孕育场。

王福军[3](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蒋述卓,李石[4](2021)在《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精神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相伴随的具有引领性的精神品质,它与文学创作及文学经典的生成密切相关。在新中国文学的不同历史阶段,新中国精神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反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与时俱进精神""多元共融精神""人民创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等。经过"文学制度—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三个环节,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生成的互动关系得以彰显。一方面,新中国精神需要经过审美转换,以落实到具体的文学生产机制中,进而借助理论批评话语的介入和阐释,生成文学经典;另一方面,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又不断丰富着新中国精神的内涵。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政治性、人民性、文学批评和文学创造四个层面,创造出不辜负时代与人民的经典文学作品。

马赫[5](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严爱珍[6](2020)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作为一项激励机制,对个体、党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分析欧美及苏联功勋荣誉勋赏体系的做法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直面我国现行功勋荣誉制度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建议。本文在结构框架上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研究缘起,研究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正文主要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如功勋荣誉制度、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以及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契合。其次,以激励理论、模仿理论以及形象传播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由此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四大功能。第二部分,探讨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分别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从健全制度体系以及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论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创新发展。第四部分,分析了欧美主要国家以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做法以及教训。期望对我国构建合理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体系提供经验。第五部分,根据当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教训,从而提出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若干建议。主要是从树立正确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观、构建科学化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机制以及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管理制度加以论述。结语是对本文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的简要概括。

赵璐[7](2020)在《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属性的进一步确认,主旋律电影如何拍的好看,满足大众的审美期待是主旋律电影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面对始终处在发展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来说,在国家意识与个体想象之间如何实现意识形态表达最大化,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主旋律电影承载的时代使命,新主流大片因此应运而生,其在时代的发展中完成了主旋律电影范式的升级。新主流大片作为主旋律电影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产物,在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新主流大片为研究对象,以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为研究主题,选取近年来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不俗表现的影片《中国合伙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Ⅱ》、《建军大业》、《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研究、文本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其意识形态表达这一现象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意识形态表达内涵、策略及其实现的“询唤”功能和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脉络,分析在各个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及其他环境变化对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影响,梳理主旋律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创作特征和范式演变,在主旋律电影的历史演变中探讨新主流大片的主要范畴。第二章主要探讨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英雄主义中的多重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策略,围绕新主流大片在娱乐化和审美化等方面的表现,重点分析新主流大片通过快感机制构建和审美超越实现来完成意识形态表达的情况。第四章通过探析新主流大片“询唤”在社会主义语境下所存在的合理性,探讨新主流大片将个体“询唤”为意识形态的主体过程中所实现的意识形态表达功能。

王海艳[8](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张冬[9](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提出“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王月[10](2020)在《新世纪主流电视剧叙事中的新疆文化景观建构 ——以央视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媒介深刻体现了“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和“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这一二元结构关系。电视媒介对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新疆的呈现也深蕴着社会与媒介之间的双向建构与交互影响。新疆既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安全屏障,是“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同时又面临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威胁,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中均处于重要地位。作为外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统合性图景及内部、外部公众对该地域的感知与评判,新疆形象也直接关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与发展,更关乎国家安全及我国对外的国家形象。由此,新疆形象研究成为现实置于我们面前的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课题。对于新疆形象的呈现,主流电视媒体无疑有着绝对优势和广泛影响,而电视媒体中的重要载体之一——电视剧作为能撼动小说、电影地位的大众艺术,具有典型的普及性。本文选择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中的新疆题材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叙事中发掘剧中的新疆文化景观,丰富和完善边疆形象研究及相关题材的电视剧研究,并提出优化建议。有中国当代“第一叙事艺术”之称的电视剧,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叙事是其核心的艺术形态,所以本文从叙事的角度首先进行探索。电视剧叙事勾勒了一张深入人心的新疆“地图”,它通过叙事题材、叙事策略、叙事风格等把特定的新疆印象深深埋进了人们的意识深处。论文则从叙事的题材聚焦、母题抽取与叙事风格入手,考察了主流媒体上的新疆题材电视剧都讲了什么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哪些经久不衰的人类共同话题与心理结构,以及是用什么样的基调、角度和风格来呈现这些故事的。这些“书写”的规律直接决定了景观生产的基调与特质。而无论是“书写”的规律还是叙事的风格,必须放置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领域中进行理解——权力生产话语,话语为权力带来合法性,话语的规则由其背后的权力及话语目的决定,所以接下来,则从话语-权力的角度切入建构出“剧中新疆”的不同层面及其深层意义。最后,对于未来的电视剧创作如何优化新疆文化景观提出相关建议。论文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的缘起,针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并从中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阐述了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从叙事题材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从剧作给予观众的“画框”开始,揭开“剧中新疆”的轮廓与框架。新疆题材主流电视剧的叙事题材主要包括艰苦卓绝的“建设叙事”、新生与解放的“革命叙事”、回归与融合的“古代叙事”、铁血与信念的“军旅叙事”、青春与情感的“都市叙事”及侠义与传奇的“武侠叙事”等。第三部分从叙事母题的角度分析剧作的叙事策略与意图。借由经典的文学母题“受难与拯救”、“成长与追寻”、“家园与回归”、“多元与融合”,分析了电视剧作如何巧妙地将叙事指向主流意识形态需要向观众传输的解放、建设、认同与和谐等主题,这些主题同时也是新疆文化景观的核心结构。第四部分从叙事风格视角进行论述。特定的风格、基调与美学色彩对剧中新疆的建构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剧作呈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与主旋律基色,在现实主义叙事中加入了一定的市场化技法,在美学上坚持了史诗化风格,同时呈现出地域性奇观。新疆文化景观的“色彩”也由此而奠定。第五部分则从话语-权力的角度“解码”剧作中的新疆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苦地-新域(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下的“边疆”巨变)、精神圣地(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下的“红色”边疆)、民族大同(多元一体、不分彼此的共同人性与人类情感)、诗性桃源(乌托邦时空与理想家园)、狂野奇域(奇观之地与来自边缘的警醒)。这些景观交织着不同文化话语的博弈与交织。第六部分针对当前主流电视剧中新疆文化景观的局限与不足,提出话语的平衡、时间的兼顾、空间的协调、“多元一体”的统一以及传播技法的提升等策略,旨在提升新疆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水平,塑造出更加立体、全面的新疆形象,以充分利用新疆文化中的“红色”政治文化、“绿色”生态文化、“金色”的历史与艺术、“黄色”的怀旧文化,同时引入科技文化、时尚文化与生活文化等,描绘出异彩纷呈又与时俱进的新疆文化景观,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与社会、中心与边缘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诉求。主流电视剧在推进民族团结、边疆安全、和谐与发展上有责无旁贷的使命,立体地探析当前电视剧已经建构出的新疆形象,才能够为未来的创作实践确定更为精准的方向,从而让电视剧成为助力边疆治理与发展的更为强劲而有效的力量。

二、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学理界定
    一、英雄的内涵与特征
        (一)英雄的含义
        (二)英雄的特征
    二、英雄观的学理解读
        (一)英雄观的内涵
        (二)英雄观的特征
        (三)英雄观的构成要素
    三、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内涵厘定
        (一)英雄观培育的科学内涵
        (二)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述
        (二)中国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借鉴启示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现实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英雄观面临多元价值冲击
        (二)国家高度重视对英雄人物的褒奖关怀
        (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英雄文化积淀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基本内容与功能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内容构成
        (一)英雄事迹教育
        (二)英雄精神教育
        (三)英雄情怀教育
        (四)英雄认同教育
        (五)英雄行为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功能彰显
        (一)英雄观培育的个体实现功能
        (二)英雄观培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任务
        (四)推动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英雄观的现状审视与致因分析
    一、新时代英雄榜样教育成效彰显
        (一)英雄人物的社会地位显着提高
        (二)英雄文化的氛围营造更受重视
        (三)英雄榜样的示范启迪作用更加凸显
        (四)英雄榜样的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二、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危机的图景展现
        (一)认知冷漠:“佛系”心态凸显,对英雄人物了解不深
        (二)情感疏离:娱乐思维趋向,对英雄文化归属淡漠
        (三)理解偏颇:从众心理定势,对英雄评价有失公允
        (四)行为质疑:工具理性扩张,对英雄精神认可不够
    三、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危机的致因分析
        (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变异的外在诱因
        (二)社会发展改革变迁: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多元的宏观促成
        (三)学校教育系统乏力: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困境的客观促使
        (四)家庭代际传承弱化: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多变的现实诱因
        (五)个体心性自觉张扬: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危机的微观引发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策略研析
    一、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目标指向
        (一)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同树立
        (二)基本目标:健康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完整建构
        (三)时代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二、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原则遵循
        (一)批判性和建构性相统一原则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耦合原则
        (三)灌输性和渗透性相协同原则
        (四)传承性与发展性相衔接原则
    三、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教育建构:巩固夯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知基础
        (二)制度保障:着力完善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的基础支撑
        (三)舆论引导:厚植认同英雄崇尚英雄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实践养成:拓宽大学生英雄观培育养成的有效载体
        (五)学习践履:形塑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现实行为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1.4.1 优秀精神
        1.4.2 中国精神
        1.4.3 区域精神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之处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3.1.1 东北抗联精神
        3.1.2 北大荒精神
        3.1.3 大庆精神
        3.1.4 铁人精神
        3.1.5 大兴安岭精神
        3.1.6 闯关东精神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4.1.1 鲜明的地域性
        4.1.2 广泛的包容性
        4.1.3 艰苦的开拓性
        4.1.4 奉献的无私性
        4.1.5 优秀的传承性
        4.1.6 先进的时代性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中新中国精神的演变历程
    (一)1949—1976年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3.民族团结精神。
    (二)1977—1991年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
        1.反思精神。
        2.改革开放精神。
        3.与时俱进精神。
    (三)1992—2012年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
    (四)2013年以来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
二、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互动生成逻辑
三、营造未来文学经典的良性生成机制
    (一)重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二)根据时代发展调整对“人民”内涵的理解
    (三)平衡文学批评的“自主性”和“中介性”
    (四)新时代中国文学经典的生成,需要落实到个体层面的文学创造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6)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第二章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概述
    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概念解析
        (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契合
    二、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激励理论
        (二)形象传播理论
        (三)模仿理论
    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率先垂范,激励廉能功能
        (二)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功能
        (三)密切党群,社会动员功能
        (四)塑造集体意识,凝聚合力功能
第三章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实际成效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初步创设
        (一)荣誉表彰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开展大型表彰活动,形成规模效应
        (三)结合宣传载体,扩展模范影响力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进一步发展
        (一)评选各类先进,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明确法规依据,规范功勋荣誉制度
        (三)围绕群众运动,评选先进典型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恢复及完善
        (一)恢复及完善功勋荣誉制度,形成制度化
        (二)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形成多样化宣传方式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广泛弘扬的长效机制
        (一)推动制度创新,构建完善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体系
        (二)设立“烈士纪念日”,推进功勋荣誉纪念常态化
        (三)构建相关立法,强化法律对功勋荣誉制度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实践探索,营造和弘扬党和国家功勋荣誉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聚焦时代主题,开展系列重大表彰活动
        (二)结合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功勋荣誉制度教育引导
        (三)开辟网络宣传阵地,提升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社会影响力
第五章 欧美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教训
    一、欧美主要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特色
        (一)受勋种类繁多,层级清晰
        (二)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悠久
        (三)实施细则详细,奖惩分明
    二、苏联功勋荣誉体系的发展演进及其教训
        (一)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起源
        (二)苏联功勋荣誉体系的教训
第六章 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观
        (一)坚持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塑造荣誉导向的社会文化,防止荣誉功利化
        (三)构建结构合理的荣誉表彰分配名额,打破荣誉分配集中化
    二、构建科学化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机制
        (一)明确设立标准,统一授予条件
        (二)严格评选过程,增强评选规范性
        (三)提升宣传效果,重视颁授仪式庄重性
    三、不断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管理制度
        (一)完善审查制度功能
        (二)构建公示衔接的多种有效机制
        (三)强化荣誉追究制度的追责力度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困境中的变革——“主旋律”的提出
    第二节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主流电影
    第三节 主流电影的范式升级——新主流电影
    第四节 新主流大片的成熟——新主流大片时代
第二章 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内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一、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诠释
        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倡导
        三、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的阐释
    第二节 英雄主义中的多重情怀
        一、家国情怀
        二、担当情怀
        三、集体情怀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三章 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策略
    第一节 新主流大片的快感机制构建
        一、流畅剪辑:真实幻觉的制造
        二、声音写作:沉浸体验的营造
        三、类型化叙事:意识形态观念的“欲望”模式化
        四、叙事模式:“大我”与“小我”的双重映射
    第二节 新主流大片的审美超越实现
        一、超越历史语境的现实精神
        二、超越政治观念的民族精神
        三、超越社会实践的时代精神
        四、超越地域观念的人类精神
第四章 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功能
    第一节 新主流大片的“询唤”探析
        一、“询唤”的基础:“大我”与“小我”的关系
        二、新主流大片“询唤”的合理性表述
    第二节 时代的“询唤”:主旋律精神的时代弘扬
        一、激发爱国情绪,强化爱国主义
        二、正视集体价值,重构集体主义
        三、凝聚时代内涵,重塑社会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一)文学作为生产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世纪主流电视剧叙事中的新疆文化景观建构 ——以央视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关于景观
        (二) 关于电视剧的建构性
        (三) 关于选择主流媒体之央视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与评
        (一) 区域形象
        (二) 区域文化形象
        (三) 区域形象的媒介呈现
        (四) 新疆形象与大众传媒
        (五) 叙事与电视剧叙事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叙事题材搭建景观轮廓
    第一节 艰苦卓绝的“建设叙事”
    第二节 新生与解放的“革命叙事”
    第三节 回归与融合的“古代叙事”
    第四节 铁血与信念的“军旅叙事”
    第五节 青春与情感的“都市叙事”
    第六节 侠义与传奇的“武侠叙事”
第二章 从叙事母题挖掘景观主题
    第一节 受难与拯救
        一、从黑暗到光明——阶级拯救
        二、从身体到心灵——医者拯救
        三、合而为一的命运共同体——“苦难-拯救”中的爱情与亲情
    第二节 成长与追寻
        一、从“私”到“公”的成长——成长的身份路径
        二、从平凡到超凡的成长——成长的艰辛与代价
        三、个人成长与国家梦想的合流——英雄之歌塑造边疆新形象
    第三节 家园与回归
        一、向民族共同体的回归——政治家园
        二、向自然的回归——生命家园
        三、向怀旧的回归——心理家园
    第四节 多元与融合
        一、文化地理多元——心理共通
        二、文化传统多元——情感共通
        三、发展程度多元——国家意志和民族命运贯通
第三章 从叙事风格发现景观“色彩”
    第一节 基色: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奏响“主旋律”
        一、严肃且严峻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主旋律主题模式与“影以载道”的工具性
    第二节 技法:在传统现实主义叙事中向市场化波动
        一、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提供区域形象传播的可信度
        二、承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性”原则
        三、现实主义人文关怀恰逢“伦理泛情化”创作倾向
    第三节 美学:史诗化风格与地域性奇观的糅合
        一、以史诗性审美风格描绘崇高、沉郁之美
        二、地域性奇观勾勒民族性格与独特风情
第四章 从话语-权力层面解码景观“灵魂”
    第一节 苦地-新域: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下的“边疆”巨变
        一、旧时·苦地
        二、新时·新域
    第二节 精神圣地: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下的“红色”边疆
        一、崇高大地:以审美话语为新疆文化景观赋予超越性内涵
        二、英雄大地:针对当下社会思潮的“破”与“立”
        三、地域神韵:地方形象宣传借势而为
        四、民族精神: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化
    第三节 大同之地:多元一体、不分彼此的共同体
        一、共通历史塑造集体记忆
        二、共同命运塑造国家认同
        三、共有情感实现民族大同
    第四节 诗性桃源:乌托邦时空与理想家园
        一、空间乌托邦——自然的复魅
        二、人性乌托邦——人性与生存诗意的复活
        三、怀旧乌托邦——旧时光的复归
    第五节 狂野奇域:奇观之地与来自边缘的警醒
        一、奇:神秘奇观
        二、野:野地诱惑
        三、异:差异镜像
第五章 从现实层面优化景观的建议
    第一节 必须思考的几组关系
        一、景观与现实
        二、目的与效果
        三、边疆与现代性
    第二节 提升主流电视剧中新疆文化景观的几点建议
        一、主旋律的包容与灵活——话语的平衡
        二、历史、现时和未来——时间性兼顾
        三、放大与清晰的视野——空间性协调
        四、多样性与凝聚力——“多元一体”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当代大学生英雄观培育研究[D]. 靳海龙. 兰州大学, 2021(02)
  •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J]. 蒋述卓,李石.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2)
  •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6]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D]. 严爱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8)
  • [7]新主流大片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D]. 赵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9]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新世纪主流电视剧叙事中的新疆文化景观建构 ——以央视为研究对象[D]. 王月.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创业精英与“个人英雄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