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浅山制砂业发展潜力及对策

祁连山浅山制砂业发展潜力及对策

一、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在对于学习国内外的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知识之上,通过Arcgis将阿拉善左旗的相关指标进行叠加分析进一步的探索沙区生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改变。详细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阿拉善左旗从2009年起到2018年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现状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主要分析其十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其结构演变,发现在研究期中变化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用地变化幅度为112.6%,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为25.79%;研究发现阿拉善左旗在2009-2018年期间土地利用整体结构越来越均衡化。以种植梭梭为主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开发性大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对企业对外快速扩展产业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则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以林、草为主要分布的地区发展。(2)在研究期间内,阿拉善左旗重度沙漠化所占面积较大,随着时间的变化,沙漠化情况在逐渐的好转,严重沙漠化由2009年的38.21%到2017年降为22.51%,中度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的面积比有所增加。根据企业发展类型的不同类似蒙草等企业选择沙漠化程度较轻的地区发展,苁蓉集团等企业则选取开发性强的地区。(3)通过构建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指标评价体系具体分析相对应的指标层对企业发展适宜性的影响,并且发现随着年份的推移非适宜性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步的被改良,非适宜性土地的面积在十年间减少了535124.17hm2,向中度适宜性和高度适宜性逐步转化;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中通过产业的分布点发现各类企业发展的区域周边适宜性有所改善由此可见企业选择发展地点并不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趋势,没有纯粹的不适宜发展地区,各类企业都有各自的发展模式及在贫瘠地区发展的相应应对措施。在本论文中主要是通过沙区典型产业在阿拉善左旗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及其主要经营产业并分析其资源可利用性与限制性,也为今后沙区产业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水平方向提供了分析理论基础。

张掖市人民政府[2](2021)在《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新一轮“一园四带”造林绿化规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张政发[2021]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张掖市新一轮"一园四带"造林绿化规划(2021—2023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2021年3月22日张掖市新一轮"一园四带"造林绿化规划(2021—2023年)前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谢宏杰,徐先英,王多胜,康才周,李得禄[3](2021)在《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挡风墙"。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无序开垦等原因,该地区荒漠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加大了对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问题依然严峻,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杨铭[4](2019)在《京西浅山区多功能苗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绿钢紫薇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苗圃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物质基础,对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今的苗圃产业存在苗木结构不够合理,苗圃经营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急待转型升级。浅山区是山区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在生态保护方面,浅山区是对北京市生态系统异常重要的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部分平原城市迅猛增长的人口规模与有限的可用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边缘的浅山和丘陵正逐渐被城市的发展所侵蚀。北京市已开始趋向周边山区发展,浅山地区将面临更多的发展压力。本文梳理了北京市浅山区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探索寻找创新性的开发利用方式,实现北京市浅山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微观设计层面上,多功能苗圃正是一种高效的、节约的、集约化的适合浅山区发展的开发利用方式。它能够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游憩、科普等功能,并带动苗圃产业自身的转型与当地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种具有多种良好效益的开发利用方式。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多功能苗圃的功能选择、功能侧重、活动策划、布局规划及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流程,结合国内外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浅山区多功能苗圃的设计原则、策略与要点,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绿钢紫薇园项目实践为例,探索了浅山区多功能苗圃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浅山区多功能苗圃应结合交通情况、自然生境、坡度等条件选址,功能选择应遵循生态优先性、服务对象的综合性、主题特色性及产业创新性四大原则,布局规划应结合场地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运营模式等进行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活动策划及生产性景观的营造。

崔徐甲[5](2018)在《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地球环境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生态文明。基于以上有关沙产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总结34年以来沙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的野外考察,从沙产业的理论研究进展、沙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沙产业的理论基础、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沙产业系统、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等7个方面对沙产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沙产业是人类利用荒漠地区(也包括半荒漠地区)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以及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四个阶段,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大发展实际上代表着生态文明时期的沙产业。(2)沙产业以荒漠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为核心内容,理论基础涉及太阳辐射基本理论和太阳辐射能生物与非生物转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非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和光化学转化。(3)荒漠地区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最高值出现在阿塔卡玛荒漠,介于2482-2792.8 KWh/m2a,我国除青藏高原荒漠区外,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阿拉善荒漠区,介于1700-1900 KWh/m2a,由此奠定了沙产业发展的辐射基础。(4)沙产业系统包括核心产业系统和辅助产业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可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微生物产业系统、太阳能产业系统和旅游业产业系统四个次级子系统,后者可分为矿产资源产业系统和服务业产业系统两个次级子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包括科学支撑和工程技术支撑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药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后者主要包括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6)目前,我国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系统的发展也只是集中在绿洲、荒漠草原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我国沙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到沙漠和戈壁地区,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制品和光伏发电为主要方向,同时,①开展荒漠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建立荒漠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库,②进行沙产业区划,确定各区具体发展方向,③不断加大沙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展开提升光合生物光合效率和光伏材料光电效率方面的研究。

田伏其[6](2017)在《高台县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高台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分析了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为确保高台县生态环境不断地得到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的建设管理机制,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本文针对地提出了高台县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和思路,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及保障措施。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台县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存在南部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逐年增加,中部湿地绿洲面积减少,北部荒漠区域有扩大趋势的突出问题;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相对安全;固体废弃物处置率高,废弃物排放基本达标。制约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有资源利用率低、灾害性天气多等原因。(2)通过对高台县区域优势分析及发展定位,进而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优越的生态资源,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指出要建设成为粮食主产县、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并且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控制、农村环保指标等方面设立严格的评价系统和临界值。(3)对高台县生态环境进行分区,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规划和保护对策。生态环境保护类型主要通过生态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其基本特征提出了保护思路。重点对黑河湿地、饮用水源地、荒漠植被封禁保护区、城镇、工业集中区生态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对策,并且从科技支撑、组织领导、监督考核、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公众保障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各项对策落实。

冯艺佳[7](2016)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的城市建设范围在过去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扩大,边界线逐渐靠近周边山地。一直以来,山地都是北京市的主要生态涵养地。北京东、北、西三面环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浅山区作为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区域内包含有多种类型的绿色空间,其中不乏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区域。同时,浅山区又面临着强烈的开发建设需求,承载着愈来愈多的人类活动。在对浅山区进行关注和研究之前,已有多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蔓延的牺牲品。因此,如何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浅山优化、科学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着眼于浅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绿色空间。通过对浅山区、绿色空间、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明确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定义、现状、范围、分类、作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首次提出“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相结合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体系组成。宏观调控包含长期规划和政策法令;中观网络包含自然服务优化网络和人文服务优化网络;微观设计包含场地设计和社区共享。之后,总结其构建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流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提出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策略,并结合荷兰兰斯塔德绿心、美国瓦萨奇山前区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宏观调控策略包括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中观网络策略包括生物栖息、水文过程、地质灾害缓冲、游憩功能和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构建的指导性导则。微观设计策略包括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等。论文进而在镇域尺度上进行了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浅山区这一具体地区为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理想格局构建并提出实施策略,对研究结论进行校正和完善。本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基于适当保护的理念,对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保护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实施策略,综合涵盖政策法规、网络构建和微观设计等内容,对于北京乃至我国其它山前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其兵,唐峻岭,李平,王爱民,彭治云,王成兰,孙有鑫,胡敏[8](2016)在《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指出文章采用区位商法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20002012年的资料数据,测定了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了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在时间发展上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空间布局上集中体现了南部祁连山浅山区与中部平原沿山冷凉罐区等2个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食用菌产业带。此外,该文分析研究了食用菌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与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者素质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认为武威市食用菌发展优势与劣势同在、机会与威胁并存。发挥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及市场优势,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是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稳定食用菌产业地位、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食用菌菌种引进及繁育技术提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是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张永称,徐柏林,孟好军,刘金寿,刘海[9](2015)在《祁连山浅山区陡坡造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山区陡坡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营造和植被恢复的难点地区。通过造林试验,总结出该区域造林技术包括:在造林前,上一年度雨季前采取雨水集流短水平阶整地,造林坑在坡面上呈"品"字型排列等,柠条为适宜该区域造林的灌木树种。

郭承录[10](2009)在《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宝贵的资源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流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致使流域的水土资源失衡,环境恶化。石羊河流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最严重的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由远古时期的天然利用演变为地表和地下水的过渡开发,上下游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荒漠化问题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濒临崩溃,到了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不协调,其要害是水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其水资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近中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拟定了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经济社会生态规模和流域综合管理策略,应用逻辑框架法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难以承载目前的人口压力、不足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2.石羊河流域需要采取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进步策略要以人为本,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经济进步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沙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产业与发展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工业富市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生态治理策略应坚持“南保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基本原则;水资源保障措施以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为基本途径,加大水源工程的保障程度,充分利用和保护沙漠水资源,论证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建立以水权为主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分水到户为主的水权改革体系、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节水管理体系、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主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和以征收农业水资源费为主的水价改革体系。3.建立了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果的逻辑框架法模型。模型的垂直结构以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为目标,上中下游治理和节水措施为目的,以灌区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为产出,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保证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投入;模型的水平框架以重点治理规划、可研设计的批准、实施、验收和水权水价改革、管理参与机制的建立为基本假设,以工程投资、节水量、调水量和地下水削减量等为验证指标,以现场记录资料、峻工验收报告、统计年报(年鉴)、监测评估报告等为验证方法。应用该模型对2007—2008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结果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8年较2006年节水37729万m3,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6634万m3,民勤蔡旗断面累计下泄水量5.5亿m3,较前三年增加37%,重点治理项目成效显着。4.构建了预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果,评价了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因素、互适性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预测了2010、2020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未来变化。得出流域综合治理后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可基本得到控制、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更加协调、下游民勤绿色走廊将得以抢救和恢复,绿洲自然植被将得以保护的预测结论,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信心。

二、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及其气候条件
    2.3 区位资源
        2.3.1 自然资源
        2.3.2 种植及养殖
        2.3.3 沙漠旅游
    2.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图
3 植被覆盖与沙区产业发展现状
    3.1 沙生植物开发与利用
    3.2 阿拉善左旗沙生植被资源
    3.3 阿拉善左旗生态产业
    3.4 植被覆盖率与沙区产业发展
4 土地利用变化与沙区产业动态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4.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4.3 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
    4.4 土地利用与沙区产业发展
5 土地沙漠化与沙区产业动态分析
    5.1 沙漠化现状及空间分布
    5.2 沙漠化土地转移矩阵
    5.3 土地沙漠化重心迁移
    5.4 沙漠化与沙区产业发展
6 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适宜性研究
    6.1 构建目标函数指标模型
    6.2 准则层指标分析
        6.2.1 水资源现状
        6.2.2 阿拉善左旗人口现状分析
    6.3 指标评价综合分析
7 讨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西走廊打造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现实意义及防沙治沙现状
二、河西走廊探索形成的可推广的典型防沙治沙模式
    (一)极端干旱区。
    (二)干旱区。
    (三)特殊区。
三、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总体思路及主要路径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争取创建河西走廊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二)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强化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系统治理和沙区整体治理。
    (三)加大治沙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实施科学治沙、精准治沙。
    (四)在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渠道。

(4)京西浅山区多功能苗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绿钢紫薇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苗圃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
        1.1.2 北京市浅山区的发展困境
        1.1.3 时代政策
        1.1.4 浅山区多功能苗圃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5 小结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多功能苗圃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多功能苗圃
    2.2 多功能苗圃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多功能苗圃研究进展
        2.2.2 国内多功能苗圃研究进展
    2.3 相关研究及领域
        2.3.1 多功能农业
        2.3.2 生产性景观
    2.4 多功能苗圃的特点与功能
        2.4.1 多功能苗圃的特点
        2.4.2 多功能苗圃的功能
    2.5 多功能苗圃的类型
        2.5.1 依功能侧重点不同的分类
        2.5.2 依苗木品种不同的分类
        2.5.3 依地形地貌不同的分类
3 北京市浅山区基础研究
    3.1 相关概念
        3.1.1 浅山区
    3.2 浅山区的研究进展
        3.2.1 国外浅山区的研究进展
        3.2.2 国内浅山区的研究进展
4 案例分析
    4.1 神户农业公园(神戸ヮィナリ一农业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规划布局
        4.1.3 活动策划
    4.2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规划布局
        4.2.3 活动策划
        4.2.4 景观特色
        4.2.5 项目经验
    4.3 日本大王芥末农场
        4.3.1 项目概况
        4.3.2 规划布局
        4.3.3 活动策划
        4.3.4 项目经验
    4.4 谢尔比农场公园(Shelby Farms Park)
        4.4.1 项目概况
        4.4.2 规划布局
        4.4.3 活动策划
        4.4.4 项目经验
    4.5 上海鲜花港
        4.5.1 项目概况
        4.5.2 规划布局
        4.5.3 项目小结
5 浅山区多功能苗圃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
    5.1 微观层面土地功能复合利用
    5.2 多功能复合设计原则
        5.2.1 生态优先性
        5.2.2 服务对象的综合性
        5.2.3 主题特色性
        5.2.4 产业创新性
    5.3 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
        5.3.1 场地选址
        5.3.2 功能分区
        5.3.3 规划布局
        5.3.4 活动策划
        5.3.5 竖向设计
        5.3.6 道路交通规划
        5.3.7 景观水体设计
        5.3.8 植物景观规划
        5.3.9 建筑与构筑物设计
6 设计实践——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绿钢紫薇园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位概况
        6.1.3 浅山区多功能苗圃选址要求
        6.1.4 场地现状分析
        6.1.5 军庄绿钢紫薇园的建设可行性
        6.1.6 项目定位与设计目标
        6.1.7 设计原则
    6.2 总体设计
        6.2.1 设计概念
        6.2.2 设计策略
        6.2.3 总平面图
        6.2.4 功能分区
        6.2.5 重点空间设计
    6.3 专项设计
        6.3.1 种植设计
        6.3.2 水系设计
        6.3.3 活动设计
        6.3.4 交通道路设计
        6.3.5 竖向设计
        6.3.6 建筑与构筑物设计
        6.3.7 铺装设计
        6.3.8 运营设计
        6.3.9 技术经济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5)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产业构想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人地关系与太阳光能
        1.2.2 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意义
        1.3.1 沙产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3.2 沙产业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1.4 沙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1.4.1 沙产业的提出背景
        1.4.2 20世纪末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4.3 21世纪初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沙产业的概念辨析与发展历程
    2.1 沙产业概念回顾
    2.2 沙产业概念界定
        2.2.1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
        2.2.2 沙产业的资源基础
        2.2.3 沙产业的产业类型
        2.2.4 沙产业的科技基础
    2.3 沙产业的概念内涵
    2.4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
        2.4.1 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
        2.4.2 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3 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4 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
第三章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
    3.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3.2 光合作用基本理论
        3.2.1 植物型光合作用
        3.2.2 细菌型光合作用
        3.2.3 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率
        3.2.4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3.3 光电转化
        3.3.1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3.3.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3.4 光热转化
    3.5 光化学转化
第四章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1 世界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2 世界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3 中国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4 中国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5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潜力
第五章 沙产业系统
    5.1 沙产业系统总体结构
    5.2 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
        5.2.1 农业产业系统
        5.2.2 微生物产业系统
        5.2.3 太阳能产业系统
        5.2.4 旅游业产业系统
    5.3 沙产业辅助产业系统
第六章 沙产业的科技支撑
    6.1 沙产业的科学支撑
        6.1.1 沙产业与自然科学
        6.1.2 沙产业与农业科学
        6.1.3 沙产业与经济学
        6.1.4 沙产业与药学
        6.1.5 沙产业与其他科学
    6.2 沙产业的技术支撑
        6.2.1 沙产业与防沙治沙工程技术
        6.2.2 沙产业与生物工程技术
        6.2.3 沙产业与农业工程技术
        6.2.4 沙产业与信息工程技术
        6.2.5 沙产业与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6.2.6 沙产业与水利工程技术
        6.2.7 沙产业与清洁生产技术
        6.2.8 沙产业与其他工程技术
第七章 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
    7.1 国内的沙产业实践
        7.1.1 绿洲农业模式
        7.1.2 荒漠草原农业模式
        7.1.3 沙生植物综合利用模式
        7.1.4 微藻产业模式
        7.1.5 旅游业模式
        7.1.6 新能源产业模式
        7.1.7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模式
        7.1.8 综合模式
    7.2 国内沙产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7.3 国外的沙产业实践
        7.3.1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7.3.2 其他国家的沙产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6)高台县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台县基本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
        2.1.7 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经济条件
        2.2.2 农业发展现状
        2.2.3 工业发展现状
        2.2.4 固定资产投资
    2.3 主要资源概况
        2.3.1 水资源
        2.3.2 土地资源
        2.3.3 湿地资源
        2.3.4 草地资源
        2.3.5 矿产资源
        2.3.6 地下热水资源
        2.3.7 旅游资源
第三章 生态环境现状及压力分析
    3.1 高台县生态环境现状
        3.1.1 南部祁连山浅山区
        3.1.2 中部湿地绿洲区
        3.1.3 北部荒漠区
        3.1.4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及评价指标
        3.1.5 水质环境现状
        3.1.6 噪声环境现状
        3.1.7 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3.1.8 污染物排放源及现状
    3.2 主要环境问题及压力分析
        3.2.1 现有主要环境问题
        3.2.2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
    3.3 制约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分析
        3.3.1 资源利用率低
        3.3.2 灾害性天气多
第四章 高台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对策研究
    4.1 高台县区域优势及生态生态保护目标
        4.1.1 区域优势分析
        4.1.2 发展定位及目标
        4.1.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4.2 高台县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4.2.1 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分区规划
        4.2.2 高台县生态环境保护区划构思
        4.2.3 重点区域保护发展规划
        4.2.4 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5 高台荒漠植被封禁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6 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7 生态社会建设
        4.2.8 工业集中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3 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实施制度
        4.3.1 科技支撑
        4.3.2 监督考核
        4.3.3 资金保障
        4.3.4 制度保障
        4.3.5 公众保障
        4.3.6 组织领导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城市高速扩张背后的环境阵痛
        1.1.2 山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困局
        1.1.3 浅山区:被长期忽略的交界地带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范畴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浅山区绿色空间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浅山区
        2.1.1.1 概念界定
        2.1.1.2 基本特点
        2.1.2 绿色空间
        2.1.2.1 概念界定
        2.1.2.2 主要组成
        2.1.2.3 基本功能
        2.1.3 浅山区绿色空间
        2.1.3.1 概念和分类
        2.1.3.2 主要特点
        2.1.3.3 特殊作用
        2.1.4 理想格局
        2.1.4.1 定义
        2.1.4.2 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2.1.5 相关概念辨析
        2.1.5.1 山麓平原
        2.1.5.2 城市边缘区
        2.1.5.3 开放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2.1.1 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2.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2.2 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1 国外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2 国内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3 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1 国外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2 国内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4 理想格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2.2.4.1 理想格局的发展基础——公园系统(Park System)
        2.2.4.2 理想格局的有益探索
    2.3 本章小结
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城市发展
        3.1.2.1 城市规模的扩大
        3.1.2.2 建国以来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3.2 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3.2.1 自然因素限定
        3.2.2 历史因素影响
        3.2.3 政治因素促进
    3.3 北京市浅山区概况
        3.3.1 区域范围
        3.3.2 历史沿革
        3.3.3 未来发展趋势
        3.3.3.1 区域内的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
        3.3.3.2 以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转型
        3.3.3.3 更加重视绿色空间的保护
    3.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现状
        3.4.1 规划和措施
        3.4.2 问题和挑战
        3.4.2.1 早期的规划和建设对浅山区绿色空间造成一定破坏
        3.4.2.2 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缺少合理的保护方式
        3.4.2.3 场地设计形式和文化缺少整体考虑和控制
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4.1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思路
        4.1.1 保护加强
        4.1.2 补充修复
        4.1.3 设计创造
    4.2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基本组成
        4.2.1 宏观调控
        4.2.1.1 长期规划
        4.2.1.2 政策法令
        4.2.2 中观网络
        4.2.2.1 自然服务优化网络
        4.2.2.2 人文服务优化网络
        4.2.3 微观设计
        4.2.3.1 场地设计
        4.2.3.2 社区共享
    4.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基本流程
        4.3.1 明确目标并进行基础资料收集
        4.3.1.1 结合问题确定目标框架
        4.3.1.2 现状调查与分析
        4.3.2 关键因子的GIS综合辨析
        4.3.2.1 自然服务关键因子
        4.3.2.2 人文服务关键因子
        4.3.3 确立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中观网络
        4.3.4 制定指导性导则
        4.3.5 根据导则制定宏观调控和微观设计策略
        4.3.6 目标实施和效益评估
        4.3.6.1 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行动计划
        4.3.6.2 定期进行效益评估
    4.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主要策略
        4.4.1 基于宏观调控的整体策略
        4.4.1.1 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
        4.4.1.2 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
        4.4.1.3 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
        4.4.1.4 案例研究:荷兰兰斯塔德绿心
        4.4.2 基于中观网络的构建策略
        4.4.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6 案例研究:美国瓦萨奇山前区(Wasatch Front)
        4.4.3 基于微观设计的规划策略
        4.4.3.1 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4.4.3.2 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
        4.4.3.3 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4.4.3.4 实践案例: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发展规划
5 镇域尺度下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为例
    5.1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格局
        5.1.1 苏家坨镇概况
        5.1.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概况
        5.1.2.1 具体组成
        5.1.2.2 基本特征
        5.1.3 已有的实践探索
        5.1.3.1 相关法规政策和项目实践
        5.1.3.2 探索中的问题
    5.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5.2.1 宏观调控层面
        5.2.1.1 与现有的相关规划进行协调和对接
        5.2.1.2 出台相关政策法令,建立核心绿色空间内的活动监督机制
        5.2.1.3 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5.2.2 中观网络层面
        5.2.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
        5.2.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
        5.2.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
        5.2.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
        5.2.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
        5.2.2.6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中观网络
        5.2.3 微观设计层面
        5.2.3.1 场地设计和文化挖掘
        5.2.3.2 建立互动共享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浅山区相关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总结
        6.1.2 多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6.1.3 进行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层面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6.1.3.1 宏观调控层面
        6.1.3.2 中观网络层面
        6.1.3.3 微观设计层面
        6.1.4 镇域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
    6.2 创新点
        6.2.1 梳理浅山区及浅山区绿色空间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
        6.2.2 提出从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尺度全面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体系
        6.2.3 从风景园林视角来看待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与结果
    1.1 计算方法
    1.2 计算结果
2 武威市食用菌产业时间分布特征
    2.1 食用菌发展趋势
    2.2 食用菌发展现状
3 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南部祁连山浅山区食用菌产业带
    3.2 中部平原沿山冷凉灌区食用菌产业带
4 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4.1 自然资源优势
    4.2 交通区位优势
    4.3 土地资源优势
    4.4 原料资源优势
    4.5 劳动力优势
    4.6 技术优势
    4.7 产品质量优势
5 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进一步稳定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地位
    5.2 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
    5.3 加快优质菌种引进及繁育技术的提升
    5.4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5.5 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5.6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9)祁连山浅山区陡坡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2 材料及方法
    2.1 树种选择及苗木标准
    2.2 造林方法
        2.2.1 整地方法
        2.2.2 造林方法
    2.3 造林试验设计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 各种整地方法造林效果及成本分析
        3.2.1 不同整地方法造林效果
        3.2.2 鱼鳞坑与短水平阶整地方法的成本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
    3.3“一埋二踩三提苗”造林方法节水效果分析
    3.4 2种造林树种造林成活率及保存情况
4 结论

(10)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2.1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2.1.1 古代的石羊河流域
        2.1.2 近代的石羊河流域
        2.1.3 现代的石羊河流域
    2.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2.2.1 地表水资源状况
        2.2.2 地下水资源状况
        2.2.3 石羊河流域水系及灌区分布状况
        2.2.4 石羊河流域地理分区
        2.2.5 石羊河流域冰川的变化趋势
        2.2.6 石羊河流域历史文化背景
        2.2.7 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背景
    2.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
        2.3.1 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
        2.3.2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
        2.3.3 影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因素分析
        2.3.4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1 石羊河流域自然概况
    3.2 石羊河流域供用水现状分析
        3.2.1 供水量现状分析
        3.2.2 用水量现状分析
        3.2.3 耗水量现状分析
        3.2.4 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3.3 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3.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3.5 石羊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自然环境差,面临生存危机
        3.5.2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3.5.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落后
        3.5.4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规模拟定
    4.1 经济理论
        4.1.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4.1.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4.1.4 区域创新理论
        4.1.5 梯度理论
        4.1.6 贫困理论
        4.1.7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4.1.8 经济起飞理论
        4.1.9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4.1.10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2.1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
        4.2.2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4.2.3 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研究
    4.3 流域发展规模拟定
        4.3.1 农业发展规模与结构
        4.3.2 工业发展规模
        4.3.3 社会发展规模
        4.3.4 生态发展规模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1 水资源总量预测分析
    5.2 可供水量预测分析
        5.2.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5.2.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5.2.3 总可供水量预测
        5.2.4 基于耦合法的可供水量预测
    5.3 需水量预测分析
        5.3.1 行业水资源需求
        5.3.2 区域水资源需求预测
    5.4 供需水平衡分析
        5.4.1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5.4.2 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
        5.4.3 供需平衡预测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6.1 建立和谐社会
        6.1.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1.2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6.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1.4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6.1.5 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
        6.1.6 发展文化产业
        6.1.7 发展社会服务事业
    6.2 经济可持续发展
        6.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2.2 积极发展沙产业
        6.2.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6.2.4 构建培育经济增长极
        6.2.5 产业优化与发展布
        6.2.6 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
        6.2.7 县域经济发展
        6.2.8 加强区域合作
        6.2.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2.10 发展第三产业
        6.2.12 加强交通能源建设
    6.3 生态治理措施
        6.3.1 生态学理论
        6.3.2 生态功能区
        6.3.3 总体治理措施
        6.3.4 分区治理措施
        6.3.5 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措施
        6.3.6 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
    6.4 水资源保障措施
        6.4.1 节水型社会建设
        6.4.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6.4.3 水源保障工程
        6.4.4 外流域调水工程
    6.5 综合治理制度措施
        6.5.1 推行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协调管理
        6.5.2 完善水资源管理
        6.5.3 建立有效地水权水价机制
        6.5.4 引进虚拟水
        6.5.5 生态补偿
        6.5.6 提高持续用水意识
    6.6 水权改革与水量配置
        6.6.1 水权改革
        6.6.2 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七章 逻辑框架法在石羊河综合治理评价中的应用
    7.1 逻辑框架法
        7.1.1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7.1.2 逻辑框架法的结构
        7.1.3 逻辑框架法的应用条件
    7.2 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1 垂直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2 水平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3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第八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与评价
    8.1 综合治理效果趋势预测
        8.1.1 水资源供需趋于平衡
        8.1.2 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
        8.1.3 荒漠化趋势逐步减缓
        8.1.4 农业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8.1.5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8.1.6 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8.1.7 粮食总产量将减少
        8.1.8 用水结构调整合理
        8.1.9 地下水位缓慢抬升
        8.1.10 红崖山水库入库水量增加
    8.2 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8.3 综合治理效果社会评价
        8.3.1 社会评价概念和特点
        8.3.2 社会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8.3.3 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8.3.4 社会影响分析
        8.3.5 社会互适性评价
        8.3.6 社会风险性评价
        8.3.7 社会效益评价
    8.4 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四、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善左旗沙区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宜性研究[D]. 张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新一轮“一园四带”造林绿化规划(2021-2023年)的通知[J]. 张掖市人民政府. 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3]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J]. 谢宏杰,徐先英,王多胜,康才周,李得禄. 发展, 2021(03)
  • [4]京西浅山区多功能苗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绿钢紫薇园为例[D]. 杨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D]. 崔徐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高台县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D]. 田伏其.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1)
  • [7]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D]. 冯艺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陈其兵,唐峻岭,李平,王爱民,彭治云,王成兰,孙有鑫,胡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3)
  • [9]祁连山浅山区陡坡造林技术研究[J]. 张永称,徐柏林,孟好军,刘金寿,刘海. 林业科技通讯, 2015(08)
  • [10]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D]. 郭承录.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祁连山浅山制砂业发展潜力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