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巴楚-吉石M6.8地震序列与强余震的横波分裂特征

2003年巴楚-吉石M6.8地震序列与强余震的横波分裂特征

一、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强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在[1](2021)在《山西裂谷中部及川西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文中指出山西裂谷带位于鄂尔多斯与华北地块交汇处,在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和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山西裂谷带内发育一系列断裂,导致该裂谷带结构复杂,是我国华北地区西部强震活动带。川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两大板块的强烈碰撞,使川滇地区的地壳产生了强烈变形,地震活动频繁,成为我国最显着的强震活动区域。两个区域均为强震发生区,但是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开展高精度深部构造环境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该区域的孕震环境及地质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了两个研究区大量布设的高密度流动台阵和固定地震台站数据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山西地震台网和高密度流动台站共计7455个地震事件,采用近震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分辨率0.2°×0.2°的P波速度分布图像。浅部速度结构呈现出了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为明显的两个独立盆地,两个盆地呈现低速异常,被明显高速异常的石岭关隆起相隔;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虽被灵石隆起相隔,但是灵石隆起与两个盆地的速度值差别不大,原因可能是地质历史时期两个盆地之间由于古河谷连通,导致在比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灵石隆起在一定范围内是以沉积作用为主导的地质活动,在该区域存在大量的沉积物。(2)穿过太原盆地的剖面反映了太原盆地的相对沉积深度和沉积环境,西侧沉积层倾角较大,东侧沉积层倾角较缓,表现为自西向东沉积层逐渐减薄。穿过1683年原平M7.0地震位置和1303年洪洞M8.0地震位置剖面,结果均显示在中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该低速异常可能在两次强震孕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震源机制表明山西裂谷中部下方总体上以正断层地震为主,大部分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大体呈NEE向展布,表明山西裂谷盆地中部的地震整体为右旋剪切拉张所形成;SKS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忻定盆地所在的区域快慢波延迟时间较小,说明其岩石圈没有明显变薄和强烈变形。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所在区域快慢波延迟时间较大,说明这两个区域岩石圈有明显的强烈变形,而且太原盆地附近,近EW向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并未受到走向为NE-SW向的拉张盆地影响。(4)地震精定位及利用深度震相进行地震定位结果表明在太原盆地内部中下地壳存在地震;综合分析震源机制、各向异性和中下地壳地震的发生,说明目前太原盆地为主的山西裂谷盆地中部不仅受到右旋剪切拉张应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了岩石圈的热物质活动的作用。(5)利用200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26日固定台站和流动地震台阵的20542个地震事件,采用近震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100°E-105°E,25°N-30.5°N范围内分辨率为0.25°×0.25°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利用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5290个地震事件,采用地方震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102.7°E-103.7°E,26.7°N-27.7°N范围内分辨率5km×5km的P波速度结构。(6)川西地区的速度结构表明,在浅部峨眉山火成岩省均表现为高速异常,四川盆地呈现为低速异常,在研究区的北部,在中下地壳,102°E西侧呈现明显低速异常,102°E东部为高速异常,推测高速异常阻挡了中下地壳流继续向向东流动;研究区南部攀西裂谷高速异常持续至30km深度,穿过攀西裂谷剖面,高速异常呈现明显的下宽上窄的形态,通过该位置剖面呈现高波速比异常,推测为二叠世岩浆侵入时保留的地震学证据。(7)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的速度结构结果显示了该区域存在很强的非均匀性,反映了该区域地下介质结构异常复杂,速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活动断层的分布;巧家北部存在明显低速异常,认为主要是由于该区域位于大凉山断裂、莲峰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的交汇处,多条活动断裂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上地壳的岩石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致使该区域波速较低;在鲁甸地震震源区附近,浅部存在最高速度可达6.4km/s的显着高速异常,10km以下存在最低速度约5.8km/s的明显低速异常,推测浅部的高速异常与高力学强度的基性岩有关,低速异常可能与富含流体的正常中上地壳岩石有关。

崔仁胜,赵翠萍,周连庆,陈阳[2](2021)在《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文中研究说明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呈NNW和近EW 2个优势方向分布,其中NNW向余震条带长约20km,近EW向余震条带长约40km。NN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倾向W;近E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西侧倾角较陡,向E逐渐变缓,略S倾。MS6.4主震深度为14.9km,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于10~20km深度,近EW向的余震深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变浅的特征。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MS6.4主震和2次5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2020年1月18日MS5.7前震以走滑为主。利用ISOLA方法对MS6.4主震进行多源模型反演,结果显示主震由走滑和逆冲性质的2个子事件组成。推测MS6.4地震发生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滑脱面以下的中下地壳,主震由NNW向W倾的高角度隐伏断裂和近EW向S倾构造先后破裂组成。

姚远,李涛,刘奇,邸宁[3](2021)在《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W6.0地震震中区地质灾害特点》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W6.0地震发生在南天山柯坪塔格前陆冲断带前缘的柯坪逆断裂(KPT)上,是该区域自2003年巴楚-伽师MW6.3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后对震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测量和无人机航拍,在极震区(Ⅷ度区)内发现了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崩塌等。文中对震区的4个观察点进行了总结,并描述了地质灾害的特征:1)在西克尔互通立交(观察点1)区域内发育了大量纵横交错的地裂缝,对这部分地裂缝进行统计发现,其优势走向为NEE,SN向挤压抬升量为0.1~0.15m,水平位错量为0.05~0.1m; 2)地震对西克尔大坝(观察点2)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坝顶形成最大深度为4m、长约900m的拉张性地裂缝,坝后也出现一系列砂土液化,喷砂锥的最大直径达3m; 3)西克尔库勒镇以西(观察点3),路面上发育了多段与公路平行、长约500m的地裂缝,同时沿地裂缝出现大面积砂土液化,液化物质为灰褐色泥质粉砂; 4)震中北部山口沟(观察点4)沿线发育了一系列大型、巨型的新鲜岩质崩塌,最大单体崩塌物的体积为50~100m3,最大崩塌倒石堆的范围为200~300m2。综合分析上述资料发现,由于观察点4位于KPT上盘,在震后未能及时对该观察点进行调查,导致2020年1月19日伽师MW6.0地震北部的烈度影响范围被低估,尤其是Ⅷ度圈。结合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分析西克尔大坝的破坏机理,认为坝后的砂土液化导致坝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得坝前坡和坝后坡出现了不等的水平位移(坝前坡为22.35cm,坝后坡为29.8cm),导致大坝向下游方向旋转,故在坝顶形成了拉张性的贯通地裂缝。

李金,蒋海昆,魏芸芸,孙昭杰[4](2021)在《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主震、前震和部分M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初步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6.4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90°,倾角32°,滑动角31°;节面Ⅱ,走向74°,倾角73°,滑动角118°,震源深度为12.1km,表明其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而5.4级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震源深度为17.1km,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83°,倾角78°,滑动角173°;节面Ⅱ,走向174°,倾角83°,滑动角12°。根据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震源区附近构造地质背景推断,5.4级前震的发震构造为NNW向高倾角走滑断裂L0,其可能为1997—1998年伽师震群NNW向发震构造体系的分支断裂。由于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L0断裂东侧,判断L0及相关断层对余震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主震的位置和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区断裂的产状特征推测,伽师6.4级主震的发震构造为SN向的缓倾角破裂,其滑动可能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区域,但伽师6.4级地震可能引起了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多条断裂同时活动。

李金,高原,王琼[5](2021)在《天山构造带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分区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造山带是一条由陆陆汇聚而形成的陆内造山带,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尤其是新生代以来的再次活化导致其复杂的构造特征.文章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9年)记录到的波形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法,获得研究区内33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分析了天山构造带的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天山构造带不同区域上地壳各向异性存在差异,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可以反映区域构造应力的空间变化,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则表明了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强弱变化.北天山西段地区、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角和帕米尔东北缘各台站的快波优势偏振方向基本与其所在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相符,柯坪块体北部地区各台站的各向异性特征受到这一地区断裂构造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断裂走向较为一致,而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不符;南天山东段与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各向异性则表现出同时受到应力和断裂影响的特征,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部分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与其附近的断裂走向一致的特点.上述天山构造带大部分地区快波偏振方向与其附近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展现出很好的一致性,显示出明显的应力挤压现象,天山造山带相对于南北两侧的盆地相对较软,是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区域,受到印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敛合作用的远程影响,塔里木地块向天山地壳与上地幔层间插入与俯冲消减.此外慢波时间延迟分区特征也较为明显,北天山和南天山地区的慢波时间延迟自东向西均呈现递增的趋势,这一结果与跨天山的南北向汇聚变形从东到西递增的特征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构造运动最为剧烈的帕米尔东北侧地区的慢波时间延迟平均值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显示出这个地区的各向异性显着强于天山构造带其他地区.

莘海亮[6](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张墨思[7](2020)在《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文中提出重庆及邻区位于四川盆地的稳定板块内,历史上强震少发,但微小地震活跃,本文从双差定位和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求解应力场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弱震区发震特征,探索地震成因,为该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双差精定位获取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和断层性状信息;二是采用P波初动数据获得该区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及地壳应力场信息,并结合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本研究区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详述如下:首先,用双差定位法对北纬28.0o32.5o,东经105.0o110.5o范围内2009年1月2019年3月的地震进行重定位,数据下载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编目系统”。参与重新定位的地震事件4144个,其中P波走时个数为1517038个,S波走时个数为1752458个。重定位获得3197个定位事件,覆盖了重庆及邻近地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在断裂带附近成条带状,或在断裂带交汇部位丛集分布。由地震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地震丛集区,分别为:合川—长寿地区、荣昌地区、綦江地区、石柱—武隆地区、巫山—巴东地区、城口—巫溪地区。丛集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沿断裂带线性展布,深度更加合理,与地质构造的联系更为紧密。合川—长寿地区深度剖面揭示有四个北北东向条带和1个近垂直条带,深达15km,表明该区底腹断层发育,切割了盖层基底;石柱—武隆地区北北西向断层特征明显,震源深度至28km,基底断裂切深至中下地壳;荣昌地区小震密集分布在10公里的深度范围内,与气田开采注水诱发地震的特征比较一致,该区大量底腹断层发育;綦江地区三个高倾角的地震条带切穿盖层基底,表明该区发育有底腹断层;巫溪地区地震震源较浅,推测为岩溶塌陷诱发,12km的深度范围内有三条倾向较陡的地震条带,推测为隐伏断层;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首区三条断裂的交汇处,断层破碎带和灰岩岩层沉积,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较浅,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其次,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重庆及邻区的应力场。根据结果,得到该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如下:重庆及邻区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兼走滑为主,与四川盆地NNW—SSE向挤压,NNE—SSW向拉张的区域应力场背景一致。在荣昌西南部和巫溪地区有表现为局部拉张的正断型断层;P轴和T轴方位整体与背景应力场一致,但在荣昌北部地区P轴和T轴均有与区域应力场发生较大偏转的情况,这种偏转可能与气田开采区的废水高压注井有关;在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和方斗山断裂凹陷处的武隆地区P轴发生偏转,可能是受到长江和乌江水系的影响;巫山和巴东交界处P轴、T轴均发生偏转,可能与该区碳酸盐沉积层受到库水渗透有关。重庆地区地震多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西南部的荣昌地区是气田开采的集中区,大量背斜断层上的高压注水井极易引发小震;东北部的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引起的岩溶裂隙孔隙压的改变易使断层失稳、应力改变,继而诱发地震。

宋春燕,高荣,刘建明,刘萍,郭寅,温少妍[8](2019)在《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文中提出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S4.6(ML5.0),初步判定为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近NE向展布,主震震源深度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主震基本一致,发震断层陡立。本文从区域的构造环境、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地震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东南端部,为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的一次新的构造活动。序列参数、视应力等计算结果显示,伽师MS5.5地震的预测最大余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MS4.6接近,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王鹏[9](2019)在《山东半岛长岛和乳山震群发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震群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丛集活动,并且没有明显主震的地震序列。震群通常发生在火山、俯冲板块等流体活跃区域,是板块运动和区域应力场调整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对震群发震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内部介质的演化、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流体与地震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在山东半岛爆发了两次显着的震群,分别是在2013年10月开始的乳山震群和2017年2月开始的长岛震群,其中长岛震群已基本结束,乳山震群至今仍在持续。山东半岛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少,1970年-2017年期间,平均每年仅发生2.3次ML≥3.0级地震。而仅长岛和乳山震群在2013-2017年期间就发生了ML≥3.0级地震70余次。胶东半岛地区历史上大震较少,但却经常发生小震群,但这些小震群持续时间通常很短,一般持续几天,最多也不会超过1月。而长岛震群持续近1年时间,尤其是乳山震群已持续5年多时间,且频度和强度都较大,这在大陆东部地区甚为罕见。长岛和乳山震群分别发生在海域和陆地。对这两个震群开展深入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山东半岛地震活动性的判断,同时也有利于认识震群的发生机制。本文分别开展了如下研究:1.首先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对长岛震群2017年2月9日至8月20日期间的连续波形进行扫描,最终检测到15286个地震事件。检测事件是台网目录的6倍多,检测后的完备震级从1.0降到0.5。基于检测目录利用“传染型余震序列”(epidemic-type aftershock sequence,ETAS)模型定量检测了震群不同活动时段的地震活动,并分析了流体作用和自激发作用对震群发展的影响。其中流体作用触发地震的比例在16.9%-63.5%之间,震群起始阶段是31.9%,并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流体的渗透过程有关。表明在震群的起始阶段流体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震群发展后期流体作用比例明显下降,地震活动主要是由自激发作用主导。震群的b值在0.85-1.3之间,高于该区域背景b值,b值通常与应力成反比,表明震群应力水平较低,可能由于流体的介入使得断层有效正应力降低,低应力下也能发生地震的丛集。2.利用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研究了长岛震群的空间分布,并据此分析了震中迁移特征。震群总体呈NWW向展布,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迁移特征。地震起初发生在震群中部,蓬莱-威海断裂的南侧,然后沿穿过震群的NE向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进而NW向的四条平行断裂上也相继发生了地震。震群迁移的波前面符合流体扩散迁移模型,拟合得到扩散系数D=1 m2/s,在典型的扩散系数范围内(0.1-10 m2/s)。3.利用广义叠加反演方法估算了长岛震群的应力降,发现震群的应力水平要低于背景应力水平,且应力降值变化范围很大、与地震矩正相关、偏离的自相似理论、空间分布不均匀。这一系列特征与流体活动区内震群的应力降特征类似。4.利用相同方法和思路,对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乳山震群进行研究。共检测到7500个地震事件,是台网目录的近4倍,完备震级从0.9降到0.1;流体作用所占比例在24.3%-45.9%之间,也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值在0.75-0.95之间,也高于背景b值;震群呈NWW向展布,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迁移,但迁移规律不明显,仅在研究时段的初期呈现流体扩散特征,拟合得到的扩散系数在0.01-0.03 m2/s之间;应力水平也要低于区域背景值,视应力值变化范围很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与地震矩正相关。5.综合分析认为,长岛震群初始阶段的地震是由流体触发引起的,而震群后期的地震是流体沿渗透性断裂的扩散与早期地震引起的应力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乳山震群在研究时段内应力调整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但流体扩散贯穿于震群发展过程中,使得断层破裂强度下降,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贾炯,常亮,李冬圣,郭秋娜,蔡玲玲,赵英萍,张世凤[10](2016)在《2012年唐山ML5.1地震S波分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河北数字地震台网中陡河地震台的三分向数字化地震资料,计算2012年唐山5.1级地震余震S波分裂参数,结果表明:1余震快S波偏振方向主要集中在90°—127°,平均偏振角近似为102.73°;2每千米延迟时间为1.29—13.05 ms。由此认为,S波分裂参数可以反映震源区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信息,可以为唐山地区应力场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有用信息。

二、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强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强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裂谷中部及川西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山西裂谷中部深部构造研究
        1.1.2 川西地区深部构造研究
        1.1.3 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的深部精细结构研究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山西裂谷中部
        1.2.2 川西地区
        1.2.3 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概述
    2.1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
    2.2 双差定位法
    2.3 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2.3.1 双差层析成像的提出及应用
        2.3.2 双差层析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
    2.4 震源机制
    2.5 各向异性
第三章 山西裂谷带中部精细深部速度结构
    3.1 地质构造背景
    3.2 资料选取
    3.3 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
    3.4 结果的分辨率及可靠性分析
    3.5 层析成像结果及讨论
    3.6 层析成像结果小结
第四章 山西裂谷带中部地震活动、构造应力及各向异性特征
    4.1 山西裂谷地震活动
    4.2 山西裂谷系中部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分布特征
    4.3 山西裂谷系上地幔各向异性
    4.4 山西裂谷带中部地震活动、构造应力及各向异性特征小结
第五章 川西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
    5.1 资料选取
    5.2 阻尼和光滑因子选择
    5.3 分辨率测试
    5.4 不同速度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5.5 双差层析成像结果
        5.5.1 P波速度结构
        5.5.2 S波速度结构
    5.6 讨论
        5.6.1 与之前的速度结果研究对比
        5.6.2 深部构造特征
    5.7 川西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小结
第六章 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域的精细结构研究
    6.1 资料与方法
    6.2 模型建立以及网格划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果的分辨率及可靠性分析
        6.3.2 不同深度的P波速度结构特征及讨论
        6.3.3 垂向剖面成像结果
    6.4 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域精细结构研究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山西裂谷中部深部结构研究结果
        7.1.2 川西地区深部构造研究
        7.1.3 川西地区中强震活动区域的深部构造研究
    7.2 不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2 重定位和地震活动的时空过程
3 震源机制解
4 讨论和结论

(3)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W6.0地震震中区地质灾害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背景
    1.1 2020年伽师地震的发震构造
    1.2 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和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的发震构造
2 地震地质灾害
    2.1 观察点1
    2.2 观察点2
        2.2.1 地裂缝
        2.2.2 砂土液化
    2.3 观察点3
    2.4 观察点4
3 初步认识与讨论
    3.1 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3.2 西克尔大坝的破坏机理
    3.3 历史地震的叠加效应初探

(4)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地震矩心深度与序列震源机制解
3 序列重新定位结果
4结论与讨论

(5)天山构造带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分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构造活动背景
3 方法与数据
4 天山构造带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的分区特性
    4.1 北天山西段(I区)
    4.2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II区)
    4.3 南天山东段(III区)
    4.4 南天山西段地区(IV区)
5 天山构造带不同构造分区快波偏振方向的整体特征
6 不同区域慢波时间延迟分布特征
7 讨论与结论

(6)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2.1 地震体波成像
    2.2 地震定位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3.6 结果模型验证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4.3 反演结果评价
    4.4 结果及分析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4.4.3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5.1 引言
    5.2 数据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误差分析
        5.4.2 震源分布特征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庆及邻区地震从集群的重定位研究
    2.1 重庆及邻区地震定位研究背景
    2.2 双差定位方法
    2.3 资料情况及地震丛情况
    2.4 重庆及邻区地震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2.5 重庆及邻区从集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2.6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
    3.1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背景
    3.2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3.3 研究方法
    3.4 重庆及邻区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主要讨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讨论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伽师MS5.5地震序列概述
2 伽师地震序列重新定位
    2.1 方法与资料
    2.2 结果分析
3 伽师MS5.5地震序列主要地震震源机制
    3.1 资料与方法
    3.2 伽师MS5.5地震震源机制
    3.3 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MS≥3.5地震震源机制
4 伽师MS5.5地震序列类型及后续地震趋势分析
    4.1 序列类型早期判定
    4.2 震后震区地震趋势分析
        4.2.1 伽师MS5.5地震序列视应力分析
        4.2.2 伽师MS5.5地震序列应力降
    4.3 伽师地震序列后续地震趋势判定
5 结论和讨论

(9)山东半岛长岛和乳山震群发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震群概述
        1.2.1 全球震群分布
        1.2.2 震群主要发震模型
        1.2.3 震群主要研究方法
    1.3 山东长岛和乳山震群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2.1 模板匹配方法
    2.2 统计地震方法
        2.2.1 ETAS模型
        2.2.2 b值
    2.3 震源参数反演
        2.3.1 多台多震源联合反演法
        2.3.2 广义叠加反演方法
    2.4 震源机制解
    2.5 双差定位法
第三章 长岛震群地震活动特征
    3.1 引言
    3.2 地质构造背景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及分析
        3.4.1 地震目录完备性
        3.4.2 ETAS模型参数
        3.4.3 b值随时间演化
        3.4.4 震源机制计算结果
    3.5 讨论和结论
第四章 长岛震群时空演化特征
    4.1 引言
    4.2 震中位置时空分布
        4.2.1 地震目录完备性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2.3 震中迁移特征
    4.3 震源参数特征
        4.3.1 数据处理
        4.3.2 应力降时间分布特征
        4.3.3 应力降的非自相似性
        4.3.4 应力降空间分布特征
    4.4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乳山震群震源区活动特征
    5.1 引言
    5.2 地质构造背景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分析
        5.4.1 检测目录完备震级分析
        5.4.2 利用ETAS模型分析地震活动特征
        5.4.3 震中空间分布特征
        5.4.4 震中迁移特征
        5.4.5 震源参数尺度关系和时空变化特征
    5.5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长岛和乳山震群发震机制讨论
    6.1 典型震群发震机制
    6.2 长岛和乳山震群特征对比分析
        6.2.1 地质构造背景讨论
        6.2.2 地震活动性特征
        6.2.3 震中时空演化特征
        6.2.4 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6.3 结论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10)2012年唐山ML5.1地震S波分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构造环境
2 资料选取
3 资料处理
4 S波分裂
5 讨论

四、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强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裂谷中部及川西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D]. 王长在.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J]. 崔仁胜,赵翠萍,周连庆,陈阳. 地震地质, 2021(02)
  • [3]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W6.0地震震中区地质灾害特点[J]. 姚远,李涛,刘奇,邸宁. 地震地质, 2021(02)
  • [4]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 李金,蒋海昆,魏芸芸,孙昭杰. 地震地质, 2021(02)
  • [5]天山构造带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分区特征[J]. 李金,高原,王琼.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4)
  • [6]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7]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D]. 张墨思.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8]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J]. 宋春燕,高荣,刘建明,刘萍,郭寅,温少妍. 中国地震, 2019(02)
  • [9]山东半岛长岛和乳山震群发震机制研究[D]. 王鹏.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9)
  • [10]2012年唐山ML5.1地震S波分裂研究[J]. 贾炯,常亮,李冬圣,郭秋娜,蔡玲玲,赵英萍,张世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4)

标签:;  ;  ;  ;  ;  

2003年巴楚-吉石M6.8地震序列与强余震的横波分裂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