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边界的拓展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边界的拓展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边界的扩张(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张文静[2](2020)在《中国土味短视频的审美泛化研究》文中提出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端的普及下,中国城镇、农村群体利用手机轻而易举的拍摄、分享视频,生产出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稚拙的、原生态的土味短视频。土味短视频以直观的、原生态的、鲜活的视觉姿态诉诸于感官,它区别于精英化、高雅化的传统审美,显示出粗粝的、稚拙的、真实的美学特征,展现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独特的感性审美价值,呈现出审美泛化的特质。本文首先对土味短视频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土味短视频发展的简要过程,接着从审美主体泛化、审美客体泛化以及审美泛化的反思三部分入手,对土味短视频的审美泛化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从拍摄方、接收方、平台方三方面分析土味短视频审美主体的泛化。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不断扩大,他们采取去专业化的符号创作,表达自我情感;受众的欣赏艺术门槛不断降低,审美心理距离不断缩短,不同的价值认知在这里相互碰撞;平台方以盈利为目的,采取市场下沉、突破受众圈层等策略,实现“跑马圈地”的目的。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土味短视频客体的泛化,主要从创作题材、审美转向以及风格展现三部分进行阐述。首次,从审美艺术泛化至日常生活,土味视频主要围绕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展开,挖掘潜藏在生活中细枝末节,呈现出粗粝、直白的生活化风格;其次,由传统的深度叙事走向浅层化叙事,它以浅层化的叙事方式构建高密度的形象世界,使更广泛的受众轻而易举的获得感官愉悦;最后,从高雅精美转化为反讽戏仿,模糊了高雅与世俗的界限,体现出平民化、边缘化、反抗权威的姿态,构建了一个新的“狂欢广场”。第三部分综合分析土味短视频审美泛化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对此进行反思。一方面,土味短视频将现实生活与审美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颠覆了传统审美观念中高、大、空的观念,审美泛化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土味短视频中感性对理性的挤压,淡化诗性,审美转换为审丑等极端现象。因此,应当删除视频中低俗、超越道德底线的内容,引导具有生命力的、高质量的土味短视频良性发展,同时,提高全民的整体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的外延与内涵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概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应的文学与艺术的内容是会有变化的。(1)因此,应当辩证的看待土味短视频的审美泛化这一现象,虽然我们需要警惕土味短视频存在的诸多问题,但也不必把它排斥在美学的大门之外,而是应当调整研究方法与学术范型,重建文艺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的、积极的联系,更有力的阐述审美对象艺术特征,批判其存在的不足。

张不凡[3](2020)在《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是当今美国享有盛名的美学家、人文学者。他是当代新实用主义美学和身体美学的领军人物。“生活即审美”是舒斯特曼后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随着审美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艺术和自然而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生活美学成为当代美学的新形态。因此,重新审视和评价舒斯特曼的生活美学的美学价值对于推进当代美学的蓬勃发展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从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美学内涵、评价及启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理论阐释,并作简要评价。第一章主要厘清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通过对生活美学作源流简述;紧接着考察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及理论语境;继而探究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的美学内涵。首先分析舒斯特曼如何复兴真正的审美经验;其次,剖析舒斯特曼的身体审美在日常生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舒斯特曼提出的“让生活成为艺术”的观点。第三章是对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客观评价及启示。具体分析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剖析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意义,从而客观评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体系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晖[4](2020)在《日常、模糊与更多的拙稚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到“新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为起点,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关论断,搭建桥梁,连接设计学科,互为视角,沟通反应。在此意义上,联系当代平面设计中出现的“新丑”现象。在对“新丑”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之后,围绕其相关实践探索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抽丝剥茧、追本溯源,重新审视与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话语和动机,力图呈现出当代平面设计活动的多元图景。本文第一部分先讨论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对于设计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然后思考了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视角解读当代平面设计活动中存在的多样语言和实践方式的可能性。这两条线索决定了文章之后的主要叙述路径。在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西方哲学界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源流以及其发展进程。其后,从日常审美化的逻辑起点出发,进而对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三个维度做出概述。第三部分主要基于设计学科的视角,从审美物质的提供、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和被设计出的“第三维度”对于人文学界“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命题做出了探讨,并说明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设计的紧密关系。而后在此意义基础上,将视角转向平面设计中。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新丑”的发展流变开始,对平面设计领域中最近四五十年关于“新丑”的几个重要事件节点,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概要做出了全面的梳理与总结。然后在此层面上,尝试将“新丑”视为当代平面设计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加以讨论。并通过联系当代平面设计相关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达,分别从路上观察与日常设计、两种意义的模糊、经典之后的拙稚话语这三个方面予以阐述,进而勾勒出当代平面设计的活动图景。最后,作为参与者加以思辨与实践。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丑”的迸发,反映出了当代平面设计活动在复杂多义、急剧变化的时代语境下的发展路径与方向。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单一个体的行为,而是局部性的个体活动。一部分平面设计师正各自从千篇一律的、单纯的、媚俗的商业化作品中挣扎出来,并逐渐致力于对日常文化现象和多种目的的实验性探索,以此表达多元观念,催化生活梦想。

潘顺利[5](2020)在《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入后现代时代。在这一时代,凭借媒介技术手段,消费主义理念弥漫在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人类社会消费意识发生重大转变,也滋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其中,由这一变化引发的全球泛审美化问题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这一泛审美化现象不仅使人们现实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化,同时促使人们面对生活的思维方式也产生巨大的转变。德国后现代着名的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正是注意到这样一种过分审美化现象,因此他对当代社会生活提出一种新的审美本体论。基于此,本文以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拟从历史背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新构想三个层面探讨韦尔施对全球审美过度泛滥这一现象的理论认识。文章第一章剖析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在研读韦尔施相关着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具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这一色彩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后现代多元开放的文化语境和消费至上的享乐原则的影响;其二是受席勒、康德、尼采等德国思辨哲学家的影响;其三是受利奥塔、维特根斯坦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影响。除此之外,韦尔施自身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他的美学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认识角度探讨后现代社会人们所遭遇的审美泛化现象。对此,韦尔施从“浅层的”和“深层的”两个层面上理解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前者主要表现在物质审美化阶段,即日常生活中的都市空间的时髦装饰,文化空间的享乐主义,艺术行业的审美过剩和经济领域过分的审美包装。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浅表的审美化。后者是当代这种社会流行的审美化渗透在生活领域的更深的层次,主要表现是非物质审美化,也就是精神审美化阶段,韦尔施从技术和传媒、伦理、认识这三个层面各自与现实生活的交互影响的角度阐释了现实生活中更深层面的审美化现象。第三章主要从审美经验和艺术经验相结合的角度对后现代社会生活中过度审美化现象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日常生活审美提供一些理论指导。韦尔施认为,生活美学作为美学的第三种类型,它不同于康德的审美观照美学类型,也不同于鲍姆嘉通的感官认识美学类型,它是以兴趣作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美学类型。这种新的美学类型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美学,它是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和谐,是审美创造性与偶然性的协调。因此他建议通过艺术介入生活这一路径去塑造生活美学,改变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结语部分主要概括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对西方美学的贡献和其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对中国美学的启示。

陈晴晴[6](2020)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文中认为亨利·列斐伏尔(Heri Lefebvre,1901-1991)是法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对日常生活的研究闻名于世。他的日常生活理论以批判为总基调,以美学为重要阵地,其理论范围涉及空间转向、节奏分析、消费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日常生活美学体系。本文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理论来源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批判路径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并考察对于当代日常生活美学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研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发展进行界定与划分,为本文的研究搭建框架,奠定基础。二,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三大批判领域展开分析。对文学艺术、消费、语言这三个领域的异化现象进行阐释构成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在文学艺术领域,列斐伏尔抨击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消极逃避,肯定了现代戏剧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变革,为日常生活美学“文化革命”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基础。在消费领域,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消费审美主义”,通过对消费与审美二者关系的阐发,打破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幻象”。在语言领域,列斐伏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了语言层面最本质的异化——语义场的失衡,通过对信号和社会文本的分析展开批判。三,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革命路径进行阐述。列斐伏尔并非是一个消极的批判主义者,为实现日常生活的复兴,他提出了“文化革命”的理论构想,并提出了身体革命、空间革命和节日复兴三大路径。在身体革命方面,列斐伏尔强调自我节奏和他人节奏的和谐;在空间革命方面,列斐伏尔以空间的生产性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在节日复兴方面,列斐伏尔提倡以具有“瞬间”特征的节日来实现对异化节日的变革。四,通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与当代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来挖掘和阐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价值与影响。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一方面促进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在对异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搭建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桥梁,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契机。

牛梦珍[7](2020)在《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有意培养的市场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事业互利共生格局的商业化表现,更是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力求贴近大众文化的工业美学。以大众生活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是后现代文化境遇中的一个现实文本。美学研究在文博领域尚属薄弱,深化对故宫文创产品的美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热”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回应,也能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文创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是当今世界美学的三大热门话题,也是后现代美学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以这三个板块的理论内容为抓手,运用结构主义法和解构法,有利于将后现代学说置于文创情境下使其意义生成。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剖析,研究以形象意角度归纳出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本质上的解构、创作手法上的拼贴和戏仿,使得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非深度化、平面化、意义精神非中心化的开放性艺术特质。结合故宫文创产品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故宫文创与后现代相抗相悖的部分适合开展美学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美感生成,早已被吸纳在经济全球化的审美策略中。从文化双向渗透视角来看,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后现代美学研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不足与缺憾,即如何站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上去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故宫文化。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某些后现代景象,但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纠葛、传统与现代的驳杂、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突,都会给文博机构开展文创事业带来重重危机;二是价值意义,即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预见文创新场景。西式学术思维固守的主客二元论模式,在中国的后现代文化生存处境中归一为浑圆的中和思维境地。修身克己、道不远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不竭的文化内在张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把精神建构领域的创意活动转变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创意产品。它是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产物,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关联着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小叙事”实践。在当下“国潮”复苏的审美文化实践中,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有望引领国内文博机构开拓出“文化品牌民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文化消费精品化”、“产品研发众创化”的文创消费新格局。

武茜佳[8](2020)在《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6年出生于法国的福柯,凭借其独有的见解与观点在法国以及西方的学术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福柯逝世,发表于同年的《性经验史》第2、3卷,引发了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其视为福柯晚期对伦理主体或生存美学探索的主要代表作。1978年,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实施使中国展露出新的面貌,整个思想界重新焕发出生机,大量的西方学术思潮涌入国内,被视为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福柯也随之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权力、知识与生存美学成为人们研究福柯思想的三大主题。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生存美学思想的地位日益凸显并成为了理解福柯全部思想的核心所在。但生存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国内的显现并非是一朝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完善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下,每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接受状况与研究特点。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国内学者们对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接受现状,从而为今后学者们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生存美学提供一点研究线索及方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述了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状况及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第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90年代的接受概况,这一时期是学者们对生存美学思想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作为结构主义一员的福柯被引进国内后,人们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福柯的权力理论与知识理论的研究之上,生存美学思想仅仅得到了少数高校学者的关注。并且这一时期,对生存美学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简要的阐释与介绍,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二部分为生存美学研究的发展期,继90年代的探索之后,21世纪的头五年,生存美学在国内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对生存美学内涵的深入探讨与性质的界定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这一时期,费瑟斯通的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与韦尔施的Undoing Aesthetics中译本在国内的出版引发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主题研究的极大兴趣,强调自我创造,追求生活艺术化的生存美学思想自然也随着这股研究热潮而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短短五年间,国内研究生存美学的着作与期刊论文大幅增加,专门研究生存美学的文章开始出现,生存美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为体系化的探讨。第三部分为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善期,从2005年至今。在这一阶段,较之之前的两个时期,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达到新的高度。无论就研究视角与论述深度,还是就学者人数与文章数量而言,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提升。权力、知识与生存美学不再成为福柯思想的三个主要分支,而是三者共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贯穿于福柯思想的始终。此外,对生存美学思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该思想本身,与其他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成为学者们在这一时期热衷的研究手段,生存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最后一部分是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展望。这一部分旨在通过对前三部分的分析整理,从而得出生存美学思想在当下国内的研究态势,进而指出该思想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不足,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选择生存美学这一研究方向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林文[9](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刘茜[10](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边界的扩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边界的扩张(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土味短视频的审美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
    (二)文献综述
        1.审美泛化的文献综述
        2.土味短视频的文献综述
    (三)土味短视频与审美泛化概述
        1.土味短视频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审美泛化的定义及其特征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1.社会意义
        2.学术意义
一、土味短视频传播的审美主体泛化
    (一)拍摄方:自我构建的生产动机
        1.创作群体边缘化
        2.自我呈现感性化
        3.文本符号非专业化
    (二)受众方:复杂多样的价值认知
        1.零距离的艺术欣赏
        2.低门槛的准入机制
        3.差异化的价值认知
    (三)平台方:传播背后的“跑马圈地”
        1.“去中心化”下的市场下沉
        2.“正名”“污名”并行的圈层营销
        3.“老铁经济”下的规模运营
二、土味短视频构建的审美客体泛化
    (一)土味短视频的审美内容
        1.记录日常生活
        2.编导剧情表演
        3.展示乡野才艺
        4.讨论公共议题
    (二)土味短视频的审美转变
        1.从审美艺术到日常生活
        2.从深度叙事到浅表叙事
        3.从高雅精美到反讽戏仿
    (三)土味短视频的风格流露
        1.粗粝直白的生活化
        2.娱乐媚俗的狂欢化
        3.碎片平面的感官化
三、土味短视频审美泛化的反思
    (一)土味短视频的审美内核
        1.赋权个体表达
        2.折射现实生活
        3.助力美学重构
    (二)土味短视频的审美异化
        1.理性价值的式微
        2.诗性韵味的消解
        3.审美精神的功利
    (三)审美泛化的复归策略
        1.主流文化的审美扩编
        2.市场竞争的内容升级
        3.制度落实美学的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生活美学的源流简述
        一、生活美学的缘起
        二、生活美学的涵义
    第二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
        一、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三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从分析美学转向新实用主义美学
        二、从新实用主义美学转向身体美学
        三、身体美学转向生活美学
第二章 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动态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整合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
        二、通俗艺术的审美愉悦
        三、城市环境的审美填充
    第二节 身体审美与日常生活审美
        一、日常生活中身体审美的凸显
        二、“媒体是身体媒体的延伸”
    第三节 让生活成为艺术
        一、“将生活修炼成艺术作品”
        二、“后现代伦理与生活艺术”
第三章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第一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贡献
        一、审美经验的复兴
        二、为通俗艺术正名
        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第二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的主要局限
        一、理论体系建构的困境
        二、审美实践的困境
    第三节 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
        一、重构美学
        二、让美学回归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日常、模糊与更多的拙稚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到“新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基本结构
2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2.1 日常生活
        2.1.1 日常生活的研究源流
        2.1.2 日常生活的彰显
    2.2 日常生活审美化
        2.2.1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逻辑起点
        2.2.2 三个维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3 设计作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视角
    3.1 审美物质的提供
    3.2 设计行为——日常生活的部分
    3.3 被设计出的“第三维度”
    3.4 视角转换: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4 平面设计中的新丑物语
    4.1 崇拜丑陋
    4.2 实验与后现代的丑
    4.3 新丑的提出
    4.4 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新丑
    4.5 新丑之后
5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到“新丑”
    5.1 路上观察与日常设计
    5.2 模糊,模糊
    5.3 经典之后的拙稚
    5.4 作为参与者的实践:生活的形状
        5.4.1 主题源起
        5.4.2 设计呈现
结语:设计让生活被看见
参考文献
致谢

(5)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第二节 德国思辨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哲学家的影响
第二章 韦尔施生活美学的核心:“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第一节 日常生活浅表审美化
    第二节 技术、传媒与日常生活的交互作用
    第三节 认识论的审美化
    第四节 主体道德倾向的审美化
第三章 韦尔施生活美学的新构想: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
    第一节 美学的第三种类型
    第二节 多元化的审美经验
    第三节 艺术塑造生活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列斐伏尔与日常生活美学
    第一节 日常生活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学
    第三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
第二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批判维度
    第一节 文艺作品中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审美主义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语义场的失衡
第三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文化革命
    第一节 身体革命
    第二节 空间革命
    第三节 节日复兴
第四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一节 日常生活美学与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学与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关键概念界定
        1.2.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
        1.2.2 后现代美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研究综述
        1.3.2 后现代美学的研究综述
        1.3.3 文创产品的后现代美学研究
        1.3.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策略
    1.6 研究价值及意义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概述
    2.1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
    2.2 故宫文创产品的分类
    2.3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
    3.1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解构
        3.1.1 故宫文创产品对创作主题的解构
        3.1.2 故宫文创产品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3.1.3 故宫文创产品对语言文本的解构
    3.2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创作
        3.2.1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拼贴艺术
        3.2.2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戏仿艺术
    3.3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艺术精神
4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生成原因
    4.1 故宫文创产品的生成环境
        4.1.1 社会语境
        4.1.2 文化语境
    4.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5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反思
    5.1 故宫文创研究中的美学思辨
    5.2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创新场景
        5.2.1 文化品牌民族化
        5.2.2 消费群体年轻化
        5.2.3 文化消费精品化
        5.2.4 产品研发众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探索期——90年代
    1.1 探索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语境
    1.2 探索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状况
    1.3 探索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特征
2 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发展期——2000年至2004年
    2.1 发展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语境
    2.2 发展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状况
    2.3 发展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特征
3 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善期——2005年至今
    3.1 完善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语境
    3.2 完善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状况
    3.3 完善期生存美学思想的接受特征
4 生存美学思想在中国的研究展望
    4.1 生存美学与空间
    4.2 生存美学与自我书写
    4.3 生存美学与直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福柯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丛书(共13册)
附录B 国内生存美学研究的相关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
        1.4.2 实证研究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论文创新点
    1.6 概念阐释
        1.6.1 消费社会
        1.6.2 语境
        1.6.3 当代
        1.6.4 景观
        1.6.5 商业景观设计
        1.6.6 形态语言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2.1.1 全球化的浸透
        2.1.2 信息化的泛滥
        2.1.3 消费的狂欢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3.1.1 传统溯源
        3.1.2 近现代变迁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4.1 语汇概述
        4.1.1 概念
        4.1.2 构成
        4.1.3 特点
    4.2 商业景观道路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3 商业景观边界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4 商业景观区域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5 商业景观节点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5.1 语法概述
        5.1.1 概念
        5.1.2 构成
        5.1.3 特点
    5.2 场地结构
        5.2.1 轴线
        5.2.2 序列
        5.2.3 等级
        5.2.4 界面
    5.3 空间关系
        5.3.1 空间组合
        5.3.2 空间联系
    5.4 比例尺度
        5.4.1 空间尺度
        5.4.2 时间尺度
    5.5 要素关联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6.1.1 譬喻
        6.1.2 夸张
        6.1.3 引用
        6.1.4 错综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7.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边界的扩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国土味短视频的审美泛化研究[D]. 张文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不凡.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日常、模糊与更多的拙稚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到“新丑”[D]. 王晖.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韦尔施生活美学思想研究[D]. 潘顺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1)
  • [6]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D]. 陈晴晴. 山东大学, 2020(10)
  • [7]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D]. 牛梦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武茜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边界的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