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肺转移综合治疗15例

肾癌肺转移综合治疗15例

一、肾癌肺转移15例综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何先东[1](2020)在《基于SEER数据库研究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肺部是肾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肾癌远处转移部位的40%-53%。部分初诊肾癌患者合并肺部小结节,其性质常难以通过常规诊断方法加以明确。因此,探索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全面评估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风险,为疾病分期及诊疗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晚期肾癌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14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约8%。目前,以靶向治疗为首的综合治疗占据了治疗方式的主导地位,传统治疗方式中的减瘤性肾脏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的应用价值存在广泛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对初诊肾癌肺转移患者进行大数据分析,系统性研究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和初诊肾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明确CN在初诊肾癌肺转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纳入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变量信息明确的初诊肾癌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肺转移分为肺转移组和无肺转移组,描述其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肾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根据哈佛大学肿瘤风险指数模型对比值比(odds ratio,OR)值进行分级,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非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7.0、3.0-7.0、1.5-3.0、1.1-1.5、0.9-1.1。2.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肺转移组和无肺转移组患者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肺转移组患者常见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索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终点为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3.根据肺转移组患者是否实施CN,分为减瘤组和未减瘤组。为保证组间基线平衡,对两组患者基线情况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变量为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的对肺转移患者预后存在影响的变量(P<0.05),匹配卡钳值区间设定为0.001-0.0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基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匹配前及匹配后两组的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CN对匹配前后两样本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5909例初诊RCC患者,其中1818例(5.06%)存在肺转移。与无肺转移组比较,肺转移组呈现下列临床特征:初诊年龄偏大、男性为主、白种人比例稍高、双肾同时罹患肾癌比例稍高、T分期偏晚、合并区域淋巴结及远处器官(骨、肝、脑)转移比例高、病理类型以cc RCC为主(P均<0.001)。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极高危因素包括T分期≥T2,N1,骨、肝、脑转移,双肾同时罹患肾癌;低危因素包括年龄>54岁,男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极高危因素包括T分期≥T2,骨、肝、脑转移,双肾同时罹患肾癌;高危因素为N1;低危因素包括年龄>54岁,男性。PRCC(OR=0.30,P<0.001)和ChRCC(OR=0.16,P<0.001)肺转移风险低于cc RCC。T4分期是发生肺转移最高危的因素(OR=21.75,P<0.001)。2.生存分析发现,肺转移组患者(1818例)较无肺转移组患者(34091例)mCSS明显缩短(14个月vs未到达,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67岁,黑种人,未婚,T4,N1,骨、肝、脑转移,PRCC,放疗为预后相关危险因素;CN为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分析示:年龄≥67岁,T4,N1,骨、肝、脑转移为预后相关危险因素,CN为保护因素。RCC病理学类型并不是影响其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3.通过PSM,减瘤组和未减瘤组各有342例匹配成功,卡钳值为0.004。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减瘤组较未减瘤组mCSS(22 vs9个月,P<0.001)及mOS(20 vs 8个月,P<0.001)均有明显获益;单因素分析示CN可显着改善预后(CSS:HR=0.50,P<0.001;OS:HR=0.48,P<0.001);多因素Cox分析示CN对改善预后有较强的作用(CSS:HR=0.50,P<0.001;OS:HR=0.49,P<0.001)。结论1.T分期≥T2、合并区域淋巴结或其它器官(骨、肝、脑)转移的初诊肾癌患者发生肺转移风险较高。T分期与患者发生肺转移关联性最强。2.初诊肾癌肺转移患者生存期短,预后极差。年龄≥67岁、T4、合并区域淋巴结或其它器官(骨、肝、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N为预后保护因素。RCC病理学类型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王辉[2](2020)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体内筛选鉴定肾癌肺转移关键基因SDHD》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肾癌,即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占成人全身恶性肿瘤的4%,分别位列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第6和第8位。超过16%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转移,其中以肺转移和骨转移最为常见。转移性肾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在12%以下。近年来,sg RNA(单引导RNA)引导的CRISPR/Cas9(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已经成为研究基因组的强大工具。CRISPR/Cas9的可编辑性使其在高通量探测基因组方面特别有利。简易有效的sg RNA文库合成使CRISPR/Cas9筛选能够快速用于研究基因组、转录和表观基因组改变后的功能变化。而体内的全基因组筛选能尽量的模拟肿瘤组织发生转移的病理过程,找出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基因。SDHD(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亚基D)是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SDHD是三羧酸循环中代谢相关酶,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有研究表明SDHD与VHL综合征等家族性肾癌发生的病理过程相关,但其在肾癌转移过程中的功能尚不明确。我们的研究将为肾癌的增殖和肺部转移的形成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肾癌治疗寻找新的潜在的基因靶点。研究方法1、通过扩增人类全基因组敲除文库质粒、制备慢病毒文库、摸索筛选条件、文库细胞系建立等过程,建立体外全基因组CRISPR/Cas9敲除细胞池模型;2、通过异种细胞移植免疫缺陷鼠建立CRISPR/Cas9肾癌肺转移动物筛选模型,观察成瘤情况,收集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3、利用MAGeCK(RR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并分析,结合体外细胞系转录组测序数据及TCGA、GEO等生物信息数据库数据,筛选肾癌肺转移潜在关键基因;4、利用CRISPR/Cas9敲除、慢病毒转染等方法,进行如平板克隆、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等功能实验,并在小鼠体内进行成瘤实验,进一步在体外和体内验证靶点基因的功能;5、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等方法,在配对的肾癌和癌旁组织标本中验证靶点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6、分析组织芯片及相应的临床数据,分析所得靶点在评价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通过在体系统全基因组CRISPR/Cas9敲除文库模型的建立、数据生物信息分析、功能验证及结合临床预后分析,我们发现,体外特异性敲除SDHD后肾癌细胞系的增殖、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均有所提高,过表达该基因后则该效应不明显;同样的,在体内,敲除SDHD后细胞成瘤、转移能力增强,过表达可逆转该效应。分析TCGA、GEO等公共数据库及本中心临床标本发现,在肾癌患者中,SDHD表达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结论SDHD在肾细胞癌中呈现抑癌基因的特性,其失活、变异可以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转移。SDHD或成为肾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和预测肾癌预后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邢会武[3](2020)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肾集合管癌(CD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肾细胞癌亚型,预后极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CDC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案和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管理CDC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CDC患者3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病理学结果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转归情况,总结CDC临床诊疗特征,对相关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1.33:1。患者年龄范围(29-80)岁,中位年龄57岁,平均年龄58.3岁。多数以腰腹部疼痛、血尿为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因健康体检发现肾占位而就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4患者10例,NLR≤4患者25例。术前CT检查均为单侧、单发病灶,左肾23例,右肾12例,瘤体最大直径(2.0-27.0)cm,平均(6.62±4.15)cm,增强扫描呈现“慢进慢出”乏血供表现;单纯髓质型病灶1例,皮质-髓质型17例,皮质-髓质-肾盂型17例;20例患者可见区域淋巴结转移,11例可见远处转移。T分期≥T3患者9例,≤T2患者26例;AJCC肾癌分期≥Ⅲ期患者23例,≤Ⅱ期患者12例。33例患者接受患肾手术治疗,术后部分患者接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病理学诊断均为CDC,免疫组织化学CK7、CK8/18、CK19、Pax-2、Pax-8、Vimentin、EMA、INI-1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9%、100.0%、91.7%、75.0%、96.3%、91.7%、100.0%、63.6%。35例患者均获随访,16例患者初诊后(1-12)个月出现新发转移或复发;其中13例患者生存,22例患者因CDC转移死亡,总生存期(3.5-52.0)个月,平均(17.67± 11.95)个月,中位生存17.5个月,1年、2年、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2.0%、45.1%、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远处转移、AJCC肾癌分期、手术治疗及病情进展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进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D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通常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肉眼血尿等非特征性临床症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减瘤或根治性手术,术后建议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案。术后易复发或转移,生存率低,预后极差;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郭峰[4](2019)在《FBXO22基因调节肾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FBX022基因在肾癌细胞中对迁移、侵袭、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发挥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7例肾癌组织、35例正常肾组织中FBX022的表达情况。分别用阴性对照小干扰siRNA-Control和FBX022小干扰siRNA-FBX022转染肾癌细胞株786-0和ACHN,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RNA-FBX022对两种肾癌细胞株FBX022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sh-FBX022慢病毒使FBX022基因沉默从而构建786-0和ACHN两种肾癌细胞的sh-FBX022稳转细胞株,同时利用sh-Control构建对照组稳转细胞株;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沉默FBX022基因对肾癌细胞786-0和ACHN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沉默FBX022基因后对786-0和ACHN两种肾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沉默FBX022基因后对786-0和ACHN两种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用明胶酶谱法研究沉默FBXO22基因对786-0及ACHN细胞分泌MMP-9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实验研究沉默FBX022 基因对 786-0 及 ACHN 细胞中 N-cadherin、MMP-9、TIMP-1 及 VEGF蛋白表达情况;然后使用HUVEC细胞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血管生成实验,观察沉默FBX022基因对肾癌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利用ELISA实验检测转染后的两种肾癌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变化。体内实验:通过sh-FBX022慢病毒使FBX022基因沉默从而构建786-0 sh-FBX022稳转细胞株,同时利用sh-Control构建对照组稳转细胞株,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构建转移裸鼠模型,六周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裸鼠肺转移瘤生物发光情况,研究FBX022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同时观察裸鼠生存情况。结果 1、在157例(56.7%)RCC组织和在30例(85.7%)正常肾组织观察到FBX022的高表达水平;FBX022在肿瘤直径>7cm组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肿瘤中晚期患者组的FBX022的高表达率显着低于肿瘤早期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FBX022的低表达与较差的5年总生存率(P=0.001)和5年无病生存率(P=0.003)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siRNA-Control组相比,沉默FBX022基因后786-0及ACHN两种肾癌细胞中FBX022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与siRNA-Control组相比,沉默FBX022基因对786-0及ACHN两种肾癌细胞的增殖无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显示:与siRNA-Control组相比,沉默FBX022基因促进786-0和ACHN细胞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明胶酶谱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iRNA-FBX022组786-0和ACHN细胞分泌的MMP-9的酶活性增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Western Blot实验显示:siRNA-FBXO22组786-0 和 ACHN 细胞中 N-cadherin、MMP-9、VEGF 的蛋白表达水平比 siRNA-Ctrl组明显增加,而TIMP-1的表达量显着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HUVEC的增殖及其血管生成实验显示:与siRNA-Ctrl组相比,转染siRNA-FBX022组786-0和ACHN两种肾癌细胞上清使HUVEC的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ELISA实验显示:与siRNA-Ctrl组相比,沉默FBX022基因后,786-0和ACHN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得到了显着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内实验:生物发光成像结果显示:与786-O-luc-shRNA-Control组相比,注射786-O-luc-shRNA-FBX022细胞的裸鼠更容易肺转移,生存曲线显示sh-FBX022组裸鼠的生存期与sh-Control组相比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在肾癌中FBX022基因表达下调,其低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较差的预后相关。2、沉默FBX022基因后N-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上调,影响肾癌的EMT进展。3、沉默FBX022基因促进VEGF的表达和分泌并最终促进肾癌细胞的血管形成。4、在体内实验中,沉默FBXO22促进肾癌的肺转移。因此FBXO22基因可能是判断肾癌转移的新的分子标志物,将在以后的研究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涛,谢剑伟,金思励,郭启振[5](2019)在《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肾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部分肾癌患者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其预后通常较差。过去认为对于转移性肾癌,切除肿瘤原发灶意义不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靶向药物的诞生,越来越多新的证据表明转移性肾癌的减瘤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及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减瘤手术在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常小峰[6](2019)在《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肾癌对转移瘤的作用研究目的射频消融在“减瘤”的同时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存在潜在的协同作用。本实验拟建立小鼠双侧胁腹部皮下肾肿瘤模型,射频消融治疗一侧肿瘤并联合应用PD-1抑制剂,观察两者联合应用对另一侧模拟转移瘤的作用。同时,探究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肾癌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构建BALB/c小鼠双侧胁腹部皮下肾肿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小鼠左侧胁腹部肿瘤接种后14日左右,肿瘤体积达到约500 mm3,对随机分配到射频消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小鼠左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200μg抗PD-1单克隆抗体,每三天注射一次,共三次,动态测量右侧皮下肿瘤的大小,观察小鼠治疗后饮食、活动、体重等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肿瘤引流淋巴结及肿瘤细胞内细胞因子等表达情况。选取RFA联合抗PD-1单抗治疗组中观察结束时存活并且“转移瘤”对治疗完全反应的小鼠,进行肿瘤激发试验,观察联合治疗的免疫记忆效应。结果射频消融后两周,切取对侧肿瘤组织,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能够上调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P<0.001),射频消融治疗组远隔部位肿瘤的PD-L1水平约为对照组的1.5倍。与对照组相比,序贯治疗和同时治疗均能明显抑制远隔部位肿瘤的生长(P<0.001),序贯治疗组的完全反应率为62.5%(5/8),同时治疗组的完全反应率为50.0%(4/8)。与对照组、手术切除组以及IgG2b组相比,单用PD-1抑制剂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但是与单独应用射频消融类似,该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肿瘤仍呈持续生长状态,当PD-1抑制剂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时,可明显抑制对侧肿瘤的生长(P=0.0023)。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依赖于CD8+T细胞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联合治疗可大大增加肿瘤引流淋巴结内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明显增加Th1细胞的比例(15.67%±0.81%,P<0.0001),约为对照组的1.5倍,同时降低Th2细胞的比例(1.60%±0.05%,P=0.0001),联合治疗组Th1/Th2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9.81±0.34,P<0.0001),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在单一PD-1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远隔部位肿瘤内IFN-g+CD8+TILs和TNF-a+CD8+TILs的比例,IFN-g+CD8+TILs的比例为3.83%(±0.12%),约为对照组的8倍(P<0.0001),TNF-a+CD8+TILs的比例为1.60%(±0.06%),约为对照组的4倍(P<0.0001)。联合治疗不仅能明显增加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能降低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的比例(3.83%(±0.13%),P<0.0001),CD4效应T细胞、CD8+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值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倍和4倍(P<0.0001)。肿瘤激发试验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并且存在免疫记忆效应。结论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在毁损原发肿瘤病灶的同时,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进而抑制远隔部位病灶的生长。射频消融能够增加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促进肿瘤引流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机体Th1型免疫反应,增加远隔部位肿瘤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数目,上调效应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值,同时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肿瘤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第二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肾脏肿瘤并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肺脏模拟转移瘤的作用,探究不同的联合治疗策略,寻找最优联合方案,提高联合治疗效果,并降低全身毒副反应。材料和方法:构建BALB/c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小鼠左侧肾肿瘤接种后10日左右,对随机分配到RFA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小鼠左侧肾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根据预定实验方案,每只小鼠予以腹腔注射200μg抗PD-1单克隆抗体(或200μg抗CTLA-4单抗,或两者联合应用),剂量减半组则注射100μg上述单抗,每三天注射一次,共三次,动态测量体重变化并观察小鼠生存状态。采用称重法及HE染色,评估不同治疗组肺脏的病灶。结果通过肾脏包膜下以及尾静脉注射肾癌Renca细胞,成功构建小鼠原位肾癌及模拟肺转移瘤动物模型。当射频消融联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可进一步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该组小鼠生存时间为(40.63±4.34)天,较射频消融联合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延长约10天(P<0.0001)。通过称量肺脏的重量来评估联合治疗对肺部转移瘤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肺部肿瘤病灶的形成,该组小鼠肺脏平均重量为(0.24±0.05)克,明显小于其他各治疗组小鼠肺脏的重量(P<0.0001)。射频消融联合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显着延长生存时间,该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39.75±5.01)天,与射频消融联合常规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714)。同时,射频消融联合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抑制肺脏转移瘤的形成,该组小鼠肺脏平均重量为(0.27±0.05)克,与射频消融联合常规剂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302)。应用较低剂量的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既能有效抑制肿瘤生成,延长生存时间,又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射频消融与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仍然具有协同作用,并不降低联合治疗的效果,且理论上讲,该联合策略可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第三部分 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研究目的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建立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通过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评估生物发光成像用于早期、实时、动态、非侵入性评价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体外扩增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小鼠肾癌细胞(Renca-Luc2-GFP),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生物发光成像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及趋化运动实验等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分别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和Renca细胞构建原位肾肿瘤模型,比较两种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通过肾脏包膜下注射Renca-Luc2-GFP细胞,构建原位肾脏肿瘤模型,建模后10日行肾肿瘤射频消融,分别进行生物发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评估早期治疗效果。构建上述原位肾脏肿瘤模型,建模后10日从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构建模拟肺转移肿瘤模型,次日行肾肿瘤射频消融,于射频消融后1、4、7日予腹腔注射200mg PD-1单抗,每隔3日行生物发光成像,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PD-1单抗的治疗效果。结果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enca细胞和Renca-Luc2-GFP细胞分别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形态学方面无明显差异,对照Renca细胞未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而Renca-Luc2-GFP细胞上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Renca-Luc2-GFP细胞的生物发光强度与细胞数成正相关(R2=0.9981)。双报告基因转染并不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小动物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可稳定检测到荧光素酶在小鼠体内稳定表达,随着肿瘤的生长,表达荧光素酶的面积逐渐增大,所检测到的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多。于建模后第7日,采用小动物7.0T磁共振对原位肾脏肿瘤进行成像,Renca-Luc2-GFP细胞和Renca细胞均能在小鼠肾脏生长,成功构建肿瘤模型,且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单一射频消融后,原肾脏肿瘤区域生物发光强度明显减弱,但一周后可检测到较强的生物发光信号,并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肺部生物发光信号强度也逐渐增强。而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后,肾脏和肺部生物发光信号强度增加缓慢,且明显弱于单一射频消融组。上述结果显示,生物发光成像可用于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原发病灶的残留以及远处转移病灶的生长情况。结论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可成功构建小鼠原位肾癌及模拟肺转移肿瘤模型,为研究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新型的工具。生物发光成像能够无创、实时、动态地评估肿瘤治疗过程中原发病灶残留和远处转移病灶的发生、发展情况,可用于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肿瘤的效果。

邢自宝[7](2019)在《单中心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十年变化趋势。2.分析影响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1.通过查阅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京医院149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电子病历,收集临床数据。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随访。2.将1498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和预后随访信息录入Excel表,建立西京医院肾癌患者数据库。3.将Excel表数据赋值转换后导入SPSS21.0,对肾癌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分析,并分析各因素间的关联性或构成比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1498例患者中男性1017例,女性481例;平均年龄55.9±11.73岁;城镇患者1013例,农村患者485例;透明细胞癌1278例,乳头状细胞癌84例,少见类型肾癌共计136例;病理检查发现坏死117例,肉瘤样变36例;发生术前转移83例,静脉瘤栓47例;临床分期I期1257例,II期及以上241例;根治性肾切除术962例,肾部分切除术536例。2.全部患者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0.6%、86.0%、83.1%。不同年龄段、临床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患者间的生存率存在差异(P﹤0.05),年龄≤60岁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60岁患者,无症状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症状患者,T1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T2期以上患者,临床分期I期、II、III期、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肾部分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开放入路、腹腔镜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入路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升高,术中出血量<200ml、200400ml、>400ml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3.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生存率63.0%,2年生存率54.3%,3年生存率14.3%、5年生存率13.3%,与非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相比,生存率有显着差异(P﹤0.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症状、TNM分期、临床分期、静脉瘤栓、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是否有坏死及肉瘤样变、手术方式、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共14项指标为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年龄、有无症状、T分期、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坏死、肉瘤样变为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肉瘤样变是最具影响力的预后因素,肉瘤样变肾细胞癌患者死亡风险为非肉瘤样变患者的4.187倍。结论1.肾癌患者存在城乡分布差异,城镇患者比例高于农村患者;透明细胞癌为主要的病理类型,男性患者中透明细胞癌比例高于女性患者,高血压病史患者中透明细胞癌比例高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Fuhrman分级以2级为主,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病理级别,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病理级别,病理检查发现坏死的患者较无坏死的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病理级别。2.近10年来,肾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各构成比未发现明显变化,无症状患者比例逐年升高,行肾部分切除术和行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比例逐年提高。3.肾部分切除术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微创优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在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及术后肌酐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手术,肾动脉阻断时间短于腹腔镜手术。4.肾癌患者整体预后较好,但年龄≧60岁、有临床症状、T2以上分期、II期以上临床分期、有远处转移、有坏死的患者预后较差,有肉瘤样变的患者预后最差。

周荣升[8](2018)在《61例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分析与探讨多种原发组织来源肺转移瘤的诊断、手术方式、预后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转移瘤。肺部转移瘤的来源繁杂,包括全身多种组织器官,其中原发肿瘤以结直肠癌最多见,为30例,其次肾癌10例,软组织肉瘤7例,乳腺癌5例,子宫内膜癌3例,肝细胞癌2例,甲状腺癌2例,骨巨细胞瘤1例,涎腺源性肿瘤1例,其中有5例患者术前并未发现原发肿瘤,术后病理证实肺部肿瘤为转移来源,故原发肿瘤在肺部转移瘤切除后才得到诊治。对全组病例的性别、年龄、DFI(无瘤间期)、原发肿瘤是否被切除、继发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继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非典型肺转移瘤表现或典型肺转移瘤表现)、手术方式(开放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范围(肺叶部分切除或肺叶切除)、肿瘤切除性质(姑息切除或完全切除)、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术后是否辅助放化疗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生存率及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电话随访及查阅患者于我院后续治疗病例的方式获取该61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通过查阅手术记录可知有5例患者因肿瘤侵犯食道或心脏大血管导致肿瘤并未完整切除。有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导致再次实施开胸止血手术,后死于凝血障碍。除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外,其他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全部出院。随诊时间1至120个月,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4%、35.8%、15.9%。多因素分析发现DFI(无瘤间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1.对于单发或局限的肺转移瘤,预计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是很有必要性的。2.对于存在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不管影像学是否表现为典型的肺转移瘤特点,均不能排除肺部肿瘤为继发的可能性。3.肺部转移瘤能否被完整切除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故手术方式、切除范围的选择应以肿瘤能被完整切除为前提。4.DFI长,且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为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好。5.术前未发现原发肿瘤或原发肿瘤未被处理的患者预后较差。6.肺转移瘤切除术后,存在化疗指证的患者联合化疗,可使部分患者从中获益。7.若能证实肺部单发肿瘤为转移来源,应行肺部分切除,尽可能保存患者肺功能。8.结直肠来源的肺转移瘤患者,如果术前CEA(癌胚抗原)水平比较高,往往提示预后较差。

杨嗣星,刘凌琪[9](2015)在《TXN0M1(单发肺转移灶)肾癌如何选择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综述近期采用减瘤手术及生物靶向药物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单发肺转移灶)的文献资料,关键词包括: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转移灶切除(metastasectomy)。现有观点认为,对于转移性肾癌,尽管手术治疗是姑息性治疗,但在过去的几十年,减瘤性肾切除术显着提高了部分患者的总生存期。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转移性肾癌的治疗策略。对肾癌潜在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与早期的免疫治疗相比,它能提高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单发转移灶肾癌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多数认为若患者情况许可,可同期进行或分期进行肺转移灶切除。

刘真,陈贤明[10](2015)在《7例肾癌术后肺转移综合治疗》文中认为为探讨综合治疗对肾癌术后肺转移的治疗作用,7例肾癌术后肺转移的患者用吉西他滨与IFN-a,IL-2对肾癌肺转移患者在第1、8、15天静脉给药1000mg/m2,共6个月,同时IFN-a每周3次,每次300万U皮下注射和白细胞介素-2,每次450万U皮下注射,每周4次,结果 7例患者中有1例完全缓解14%,2例部分部分缓解占29%,3例获得病情稳定,占57%,1例无效占14%,肾癌肺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术后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较好方法。

二、肾癌肺转移15例综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癌肺转移15例综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EER数据库研究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入组病例及变量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肺转移组和无肺转移组的临床特征比较
    3.2 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3.3 肺转移组和无肺转移组生存情况比较
    3.4 初诊肾癌肺转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5 PSM前后减瘤组和未减瘤组基线情况比较
    3.6 PSM前后减瘤组和未减瘤组生存情况比较
    3.7 CN对初诊肾癌肺转移预后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4.2 初诊肾癌肺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3 CN对初诊肾癌肺转移预后的影响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减瘤性肾脏切除术在转移性肾癌中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利用CRISPR/Cas9技术体内筛选鉴定肾癌肺转移关键基因SDH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RISPR/Cas9 肾癌肺转移动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筛选结果初步分析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潜在肾癌肺转移相关关键基因的功能验证和临床相关性分析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RISPR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集合管癌的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FBXO22基因调节肾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组织芯片研究FBXO22在肾癌的表达情况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FBXO22在肾癌中的作用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体内动物实验研究FBXO22对肾癌肺转移的影响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
    Abstract
    Symbolic Description
    Preface
    PART 1 Expression of FBX022 in renal cell carcinomaby tissue microarray
        Backgrou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Part 2 The effect of FBX022 on lung metastasis of renalcell carcinoma in vivo
        Backgrou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Part 3 The effect of FBX022 on lung metastasis ofrenal cell carcinoma in vivo
        Backgrou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s
    Review
    Figure

(5)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治疗的合理性
2 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的临床效果
3 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的获益人群及手术方式
4 最新的药物治疗
5 对其他转移灶的治疗
6 现状与展望

(6)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肾癌对转移瘤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并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单中心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肾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十年变化趋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标准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肿瘤数量位置
        2.4 病理学特征
        2.5 临床评估
        2.6 手术情况
    3 讨论
第二部分 肾癌患者预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随访方法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2.2 生存情况
        2.3 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肾癌预后现状
        3.2 肾癌预后影响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61例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外科治疗方法
    3.随访结果
    4.统计学方法
(三) 结果
    1.临床结果
    2.统计分析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TXN0M1(单发肺转移灶)肾癌如何选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减瘤性肾切除术
2靶向药物治疗
3肺转移灶切除术
4我们的观点

四、肾癌肺转移15例综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EER数据库研究初诊肾癌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D]. 何先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2]利用CRISPR/Cas9技术体内筛选鉴定肾癌肺转移关键基因SDHD[D]. 王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邢会武. 郑州大学, 2020(02)
  • [4]FBXO22基因调节肾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 郭峰. 山东大学, 2019(02)
  • [5]转移性肾癌减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王涛,谢剑伟,金思励,郭启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11)
  • [6]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D]. 常小峰. 东南大学, 2019(05)
  • [7]单中心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预后分析[D]. 邢自宝.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61例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D]. 周荣升.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9]TXN0M1(单发肺转移灶)肾癌如何选择治疗?[J]. 杨嗣星,刘凌琪.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07)
  • [10]7例肾癌术后肺转移综合治疗[J]. 刘真,陈贤明. 现代养生, 2015(08)

标签:;  ;  ;  ;  ;  

肾癌肺转移综合治疗1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