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

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

一、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启超,戴国斌,李文鸿[1](2021)在《中国武术师徒制文化传续论》文中提出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师徒制的社会特性,重拾师徒传承的文化传统,为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认为:(1)师徒制是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的文化制度。中国武术师徒制不仅是"技术教学"模式,更是"身份传递"制度,因而具有社会再生产意义。武术师徒制研究不仅要关注"口传心授"的知识转移方式,还应关注"世代相承"的社群延续制度。(2)文化身份与传续责任是师徒传承的核心。师门谱系形成师徒"多边互动"关系,赋予"权责一体"的代际身份与角色使命,师传—徒续的代际责任关联是武术世代相传的动力内核。(3)师徒传续制度是民间武术的传承法则。一方面,师徒文化身份的代际接续维系武术社会再生产,传续责任保障武术传承动力。师徒制维系文化共同体存续,为武术技艺的生存提供社会生态土壤,师父与徒弟以及再传弟子建立的传续谱系维持武术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师徒传续谱系是武术技艺发展的历史线索,技艺在师承脉络中保存个性并延续发展,保持生存活力。(4)文化传续意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得到重视。落实武术传承不仅要"保护传承人、培养传习人",还应"尊重传承制度,激活传续责任"。(5)革新师徒关系理念、重塑师徒角色意识、激活师徒责任担当是完善师徒传承的构成要素。

宿凤玲[2](2021)在《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几乎一切以技艺为内容的文化传承无不有赖于建立师徒关系而达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武术技艺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显着的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文化事象伴随其中,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者就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产生较大分歧。与此同时,在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实践当中出现混乱,如师父坑骗徒弟、欺辱徒弟;徒弟欺师灭祖、拆门分法。这些由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引发的乱象对师徒双方自身发展以及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和谐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导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的鼓励态度,对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构建和谐师徒关系,弘扬中华优秀武术文化做出现实意义的贡献。本研究以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概念,明确了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结构要素及其特点与建构过程及其特点,阐述了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产生与历史流变。在此基础上,根据年龄、性别、拳种、拜师收徒经历以及职务五个指标,选取能够充分代表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发展现状的43名相关人员作为深度访谈对象,保证访谈对象全面性与代表性。最终形成了6万余字的文字材料,并在每次访谈结束后针对每一位被访者撰写研究日记,形成每篇字数800-1000字不等的研究日记,共43篇。发现了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价值、缺陷与当代困境,提出了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策略。最后,归纳了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对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武术传统师徒关系是指以父子身份确认为实质的武艺授受关系。(2)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表层结构要素包括交往主体、交往对象、交往手段、交往环境、交往目的、交往过程、交往内容。其表层结构要素的特点包括交往主体与交往对象的关系具有排他性;交往手段具有物质性;交往环境具有永久性、封闭性、职业性与家庭性;交往目的具有深度传承性;交往过程具有单一性;交往内容具有神秘性。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深层结构要素包括权威、伦理、利益、血缘。其深层结构要素的特点包括利益要素具有利益交换瞬间不对等性;血缘要素具有强制性。(3)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建构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师徒互择阶段;师徒互访阶段;父子身份明确阶段;父子身份认可阶段。其建构过程的特点包括师徒互择阶段师徒双方具有自觉自愿性;师徒互访阶段师徒双方需进行道德考察;父子身份明确阶段师徒双方需举行拜师仪式;父子身份认可阶段师徒双方需遵守父子道德规范。(4)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师徒缘的天命观;师徒如父子的家族主义;天地君亲师的儒家伦理思想。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师徒双方需要。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师徒双方需要得以满足。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历史流变可以划分为如下六个时期:萌芽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分化时期;停滞时期;恢复时期。(5)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价值体现为:有利于拳种深度传承;有利于增强师门内部凝聚力;有利于加强习武者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弥补学校武术教学之不足;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感恩文化。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缺陷包括“师为徒纲”有碍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平等价值观的建立;武术传统师徒关系部分规矩阻碍师徒武艺授受;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容易引发门户之见与师承之别。

刘冬雨[3](2021)在《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论绎》文中认为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是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具体体现。八卦掌作为武术门类中公认的三大内家拳之一,以独特的功法、套路形式展现其技击、健身、表演等功能。本文探究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八卦掌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寻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发祥轨迹、传承与发展现状,挖掘不同时期八卦掌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并从地理空间、技术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对当代八卦掌传承与发展空间进行论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据相关民间传说和史料考证,八卦掌创始人虽然未能确定,但董海川是大多数八卦掌传承人公认的“首传人”。北京是董海川首先传授八卦掌技艺的地区。(2)清朝年间,北京处在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经济环境萎靡、地理环境优越的社会背景下,传承人常带艺投师,并且擅长实战,最终形成了程式、尹式、梁式、樊式等风格各异的八卦掌流派。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传承谱系相对散乱,且脉络不够清晰,同时也还存在着辈分之争等不利于八卦掌发展的影响因素。(3)从调研结果来看,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协会传承和媒介传播为主。习练群体以男性居多,大部分为30-50岁的中青年群体,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八卦掌习练人群中,以程氏习练者居多,并且以功法和套路为主要习练内容。(4)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观察,八卦掌的功能也随着这些变化在不断调整。在清朝时期,随着“武举制”废除、火器出现,从宫廷走向民间,其功能从军事需要到民间镖局需求;民国时期,八卦掌走进中央国术馆,其功能主要是振奋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政治环境逐渐稳定,多国外交的引导下,八卦掌逐渐过渡到体育行列,并在北京成立了八卦掌专业委员会。(5)八卦掌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立足北京、带动全国、辐射世界的地理空间,技理并重、武医融合、创新发展的技术空间,弘扬文化、术道并举、育人为重的文化空间以及精准定位、服务大众、持续发展的社会空间。建议北京八卦掌传承发展过程中,打造地域性武术代表拳种,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编写规范统一的教学教材,尽快走入校园;顺应时代变化,适当做出调整,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

石文颜[4](2021)在《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备受冲击。中小学作为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学生“五育并举”的主要场所,理应担负起“武术进校园”的重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探寻峨眉武术进校园的出路。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峨眉山市15所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访谈当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学校相关领导,对推进峨眉武术进校园在“策、境、人、财、物”五个方面的机遇与困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策”方面:国家、地方出台众多弘扬传统文化与武术的政策以保障“峨眉武术进校园”工作的推进。但各级政策难以落地,督导考核与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峨眉武术课程设置欠妥,以及遭受“进校园”热潮的影响。(2)在“境”方面:具有峨眉武术发祥地的地理优势、全国“武术之乡”的引领效应、丰富多彩的赛事环境、学校武术社团的补充优势。同时遭受着武侠小说影视的“艺术化”、重文化轻体育、竞技体育的冲击、学校位置差异等劣势环境影响,致使峨眉武术进校园步履维艰。(3)在“人”方面:领导层、习武学生家长、本土传承人都支持峨眉武术进校园。但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对峨眉武术进校园的认知不足,峨眉武术师资供给不足,使得推进峨眉武术进校园处于被动的尴尬之境。(4)在“财”方面:国家、地方、民间、学校对峨眉武术进校园均有资金支持,但扶持力度不够。(5)在“物”方面:学校普通场地器材相对充足,武术馆校与本土教材逐渐丰富,专业服装逐渐成型。但专业场馆器材不足,专业服装缺失,峨眉武术教学教材不统一。对此,研究提出以下路径:(1)探索政策落地的新路径:学校结合政策优势,与政府合力推进;健全督导考核与学校管理机制;科学设置武术课程,使峨眉武术在全校普及。(2)深入挖掘环境优势资源的路径: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基地资源、武术明星资源,为“峨眉武术进校园”搭建更好的推广平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3)引导推广者与受体形成合力的路径:加强峨眉武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讲座、座谈会、赛事活动等方式宣传峨眉武术,改善校领导、家长和学生对峨眉武术的意识认知。(4)探索多元筹措资金的路径:政府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开展峨眉武术的资金充足和专款专用;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5)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的路径:各学校配齐配足峨眉武术场地器材、专业服装,彰显峨眉武术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规范峨眉武术教材。

和静静[5](2021)在《河南省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将河南省内黄县梅花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脉络、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场域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试图寻查其传承过程中的困境,从而对困境背后的成因进行深度剖析与解读,进而提出与之相关的发展意见或建议,期冀日后内黄县梅花拳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相关研究与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内黄县梅花拳是由梅花拳第四辈祖师孟友德、邹志刚两位拳师在明末清初之时传入,而后由第五辈拳师杨炳以内黄地区独有的地理与环境人文风貌为依托进行广泛传播。梳理其整个发展轨迹和脉络,历经兴盛期、凋零期、恢复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因此,寻绎内黄县梅花拳的源点、厘清其发展轨迹与脉络,是整个研究中的重要环节。(2)文场与武场并存的二元结构是梅花拳典型性的组织特征。桩功、四路半、打腿、盘捶等是内黄县梅花拳的主要传承内容;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以及社会传承是其主要传承形式;拳场、梅花拳传播基地、学校是其传承过程中的主要寓所。基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以期可以对梅花拳的传承空间进行多维度解读。(3)近些年来,在政府顶层设计的协力助推下,呼吁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愈来愈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内黄县梅花拳在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其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是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保障。然而,在发展中受内外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其存在技艺传承断层化、传承场域压缩化等问题。(4)结合内黄县梅花拳的实际境况,剖析其传承桎梏并提出相关发展路径,即在构建传承人的“代言人”身份与筹建传承人研究团队的基础上,完善其传承主体机制;打造“武术+旅游”梅花拳特色小镇和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传播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其传承空间。

程逸群[6](2021)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作为中国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保证;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与根脉,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根柢;乡土武术作为植根于乡村社会的文化样态,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太谷区形意拳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与标签,是传承乡土武术的典型。以此作为研究主线,对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乡土武术传承、太谷区形意拳进行相关检索,发现学术成果相对丰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学术盲点和薄弱环节。鉴于此,研究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及访谈调查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文化建设为切入视角,深入到素有“武术之乡”美誉的太谷区,对两个村落(贾家堡、贯家堡)形意拳传承进行个案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剖析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的问题,继而提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的现实出路,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为形意拳的传承、乡土武术的使命、乡村文化的定位、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研究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的问题为,(1)传承主体的失位。主要表现为乡民对形意拳的认知偏差、乡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传承主体出现断层与流失;(2)传承方式的失策。主要表现为“拜师但不练拳”现象显现、“学校形意拳教育”内涵弱化、“组织发展趋同”态势突显;(3)传承价值的失范。是由于文化多元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判断、需求差异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取向、取向的外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实践。基于此,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的现实出路应为,(1)立足民众:夯实形意拳传承的主体地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让民众成为建设主体、创造主体、收益主体和评判主体,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根基;(2)完善机制:耦合协调形意拳的传承方式。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交确保形意拳在各个传承场域中较为系统、完整地有序传承;(3)价值寻绎:注重形意拳传承的规范创新。以形意拳传承实践经验为基础,紧抓民众乡土情结尚存的契机,从文化适应性和民众需求之间寻找切入点,从形意拳生存方式和传承内容进行思考,注重形意拳传承的规范创新,寻绎形意拳生存和传承价值,为太谷区乡村振兴铸魂强基。

覃宇德[7](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焦艳菊[8](2020)在《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此想要促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中发挥作用,就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教育是传承文化最好的方式。2018年,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有四所高校入选了武术传承基地,这为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发展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对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内涵和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路径。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社会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竞相追逐西方时尚运动、思想道德品质低下等问题,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而高校在对武术技战术、武德礼仪的传承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武德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精神,也可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2)个体素质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思想道德的建设能够促进文化自信的形成,而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健身强体技能、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和武德教育的内容与其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在高校范围内传承健身强体的技能、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和武德教育的内容。(3)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实践工作坊建设成果、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文化展示活动开展效果等各有不一,有的高校对个别环节的建设相对落后,影响了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发展。

丁桥[9](2020)在《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文中指出武术作为展现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武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遵循项目本质特点,强化攻防,遵循武术的本质属性。本文在社会学分析分类的基础之上,选取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异化动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并归纳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动作体系存在异化的原因有:内在诉求的异化、价值功能的异化、实践操作的异化、进展趋势的异化。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武术技术体系9大类18小类异化致因要素。并根据专家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对异化原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生产方式转变;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竞赛规则的导向;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政策导向失衡。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武术套路的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2)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的套路技术体系都是对传统武术异化。(3)武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其它文化形式融合发展。(4)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技击特性。(5)武术技术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异化。并参考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出现的异化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

吴蓉[10](2020)在《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文中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相拒相斥、相互渗透的融合过程中,开始了近代武术转型的新道路。对此,在结合当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如何从历史发展中找寻有益当代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经验,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聚焦于武术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即民国进行探讨。从清末民初教育体制的革新出发,以民国时期颁发、实施与武术相关的教育政策与文件为线索,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的变革及特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民国时期历年颁发的体育课程标准均涉及武术,但武术并没有如预期效果那样在学校课程中崭露锋芒,仅作为选修课程且学分占比较少,在当时的学校课程中并未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在中国武术教育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第二,将武术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后,武术的课程结构由单一化到随意化再到趋于合理化的特点,是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上,从最初的群体体魄的改造为基本职能,进而指向保国与保种的目标,其意在于通过武术实现“坚实之国民”,提升“国民固有之精神”。第三,学校作为承担着再造“新民”的主要场域,是沿袭西方学校体育模式,面对“文化危机”,武术课程编制出现“体育化”的价值诉求,在教学方式、师资来源、教学方法、教材编制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形式的变化,为学校武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社会精英在依附于社会变迁与国家需求下,根据武术自身发展诉求对武术教育方式作出的一系列改革。第四,中国武术课程的存在与发展,是近现代课程转型的时代必然。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武术课程还担负着民族文化认同的使命,武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着一定的加强作用,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途径之一。

二、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武术师徒制文化传续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2 武术师徒传续关系的形成
    2.1 世系赋予传续身份
    2.2 世系评估传续意义
    2.3 世系生成传续责任
3 武术师徒文化传续的意义
    3.1 师徒代际责任保障武术传承动力
    3.2 师徒世系延续保存武术文化个性
    3.3 师徒传续任务保持武术创新活力
4 当代武术师徒传承的反思
5 结束语

(2)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的客观需求
        1.1.2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需求
        1.1.3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发展的内在需求
        1.1.4 现有研究内容的不足与指导理论的欠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概念
        1.3.1 人际关系
        1.3.2 师徒关系
        1.3.3 传统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相关研究的局限
2.研究对象、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本土化人际关系理论基础
        2.2.2 西方人际关系理论基础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内容
3.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概念
    3.1 “武艺授受关系”应为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邻近属概念
    3.2 “父子身份确认”应为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种差
        3.2.1 “父子身份确认”具备本质所规定的单一性特征
        3.2.2 “父子身份确认”具有本质所规定的决定性特征
        3.2.3 “父子身份确认”具有本质所规定的稳定性特征
        3.2.4 “父子身份确认”具有本质所规定的隐蔽性特征
    3.3 结论
4.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结构要素及其特点
    4.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表层结构要素及其特点
        4.1.1 表层结构要素
        4.1.2 表层结构要素的特点
    4.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深层结构要素及其特点
        4.2.1 深层结构要素
        4.2.2 深层结构要素的特点
    4.3 结论
5.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建构过程及其特点
    5.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建构过程
        5.1.1 师徒互择阶段
        5.1.2 师徒互访阶段
        5.1.3 父子身份明确阶段
        5.1.4 父子身份认可阶段
    5.2 建构过程的特点
        5.2.1 师徒互择阶段师徒双方具有自觉自愿性
        5.2.2 师徒互访阶段师徒双方需进行道德相互考察
        5.2.3 父子身份明确阶段师徒双方需举行拜师仪式
        5.2.4 父子身份认可阶段师徒双方需遵守父子道德规范
    5.3 结论
6.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产生与历史流变
    6.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产生
        6.1.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产生具有相应的社会基础
        6.1.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师徒双方需要
        6.1.3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师徒双方需要得以满足
    6.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历史流变
        6.2.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萌芽时期
        6.2.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雏形时期
        6.2.3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成熟时期
        6.2.4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分化时期
        6.2.5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停滞时期
        6.2.6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恢复时期
    6.3 结论
7.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价值
    7.1 有利于促进拳种深度传承
    7.2 有利于增强师门内部凝聚力
    7.3 有利于加强习武者道德规范
    7.4 有利于弥补学校武术教学之不足
    7.5 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感恩文化
    7.6 结论
8.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缺陷与当代困境
    8.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缺陷
        8.1.1 “师为徒纲”有碍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平等价值观的建立
        8.1.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部分规矩阻碍师徒武艺授受
        8.1.3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容易引发门户之见与师承之别
    8.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当代困境
        8.2.1 师徒交往目的的当代困境
        8.2.2 师徒道德规范的当代困境
        8.2.3 师徒拜师仪式的当代困境
        8.2.4 师徒父子身份的当代困境
    8.3 结论
9.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策略
    9.1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创造性转化策略
        9.1.1 拜师礼向拜师仪式转化
        9.1.2 门户之偏见向门户之卓见转化
        9.1.3 师徒“关联”向师徒关系转化
        9.1.4 礼治向法、理、情三者并举转化
        9.1.5 师为徒纲向师严徒敬、师亲徒孝转化
    9.2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创新性发展策略
        9.2.1 创建新型师徒传承模式
        9.2.2 引入第三方组织监管
    9.3 结论
10.结论及研究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之处、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10.2.1 创新之处
        10.2.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访谈提纲——徒弟》
附录Ⅱ 《访谈提纲——师父》
附录Ⅲ 《访谈提纲——非拜师非收徒的武术相关人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论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历史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关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
        1.4.3 关于武术拳种的研究
        1.4.4 关于八卦掌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统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2.2.2 田野调查法
        2.2.3 文献资料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八卦掌在北京地区发祥的历史溯源
        3.1.1 民间传说与史料考证
        3.1.2 八卦掌流派形成的社会与人文环境解析
        3.1.3 社会变迁与八卦掌的功能解构
    3.2 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传承与生存现状
        3.2.1 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传承谱系
        3.2.2 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主要传承与传播方式
        3.2.3 八卦掌主要传承人的生存境遇
        3.2.4 关于习练八卦掌的受众调查
    3.3 八卦掌当代传承与发展空间论绎
        3.3.1 立足北京、带动全国、辐射世界的地理空间
        3.3.2 技理并重、武医融合、创新发展的技术空间
        3.3.3 弘扬文化、术道并举、育人为重的文化空间
        3.3.4 精准定位、服务大众、持续发展的社会空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诉求
        1.1.2 学校是培养峨眉武术传承队伍的主要阵地
        1.1.3 峨眉武术进校园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武术进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
    2.2 武术进校园困境方面的研究
    2.3 地域武术进校园的相关研究
    2.4 峨眉武术进校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地考察法
        3.2.2 访谈法
        3.2.3 文献资料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机遇分析
        4.1.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机遇
        4.1.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机遇
        4.1.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机遇
        4.1.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机遇
        4.1.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机遇
    4.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困境分析
        4.2.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困境
        4.2.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困境
        4.2.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困境
        4.2.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困境
        4.2.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困境
    4.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路径探索
        4.3.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路径
        4.3.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路径
        4.3.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路径
        4.3.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路径
        4.3.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路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 附件

(5)河南省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1.1.2 传统武术保护的现实所需
        1.1.3 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所需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利于改善内黄县梅花拳的发展现状
        1.2.2 有利于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1.2.3 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传统武术的研究
        2.1.1 传统武术传承现状的相关研究
        2.1.2 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梅花拳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2.2.1 梅花拳传承脉络的相关研究
        2.2.2 梅花拳传承特点的相关研究
        2.2.3 梅花拳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内黄县梅花拳的研究
        2.3.1 内黄县梅花拳武学思想的相关研究
        2.3.2 内黄县梅花拳传承空间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内黄县梅花拳的概述
    4.1 内黄县梅花拳的源起背景
        4.1.1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4.1.2 多元交织的人文环境
    4.2 内黄县梅花拳的渊源发展
        4.2.1 内黄县梅花拳的起源
        4.2.2 内黄县梅花拳的发展
5 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空间
    5.1 梅花拳的传承内容
        5.1.1 文场传理
        5.1.2 武场传术
        5.1.3 文场与武场的交互关系
    5.2 梅花拳的传承方式
        5.2.1 传统规范中的家族传承
        5.2.2 技艺赓续中的师徒传承
        5.2.3 现代适应中的社会传承
    5.3 梅花拳的传承场域
        5.3.1 拳场:主体场域的式微
        5.3.2 基地:现代场域的承接
        5.3.3 学校:场域外化的延伸
6 内黄县梅花拳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形成原因
    6.1 梅花拳传承的现实困境
        6.1.1 技艺传承断层化
        6.1.2 传承场域压缩化
    6.2 梅花拳传承困境形成的原因
        6.2.1 内部因素
        6.2.2 外部因素
7 内黄县梅花拳发展的路径探析
    7.1 完善传承主体机制
        7.1.1 建构传承人的“代言人”身份
        7.1.2 筹建内黄梅花拳传承研究团队
    7.2 拓宽传承空间范围
        7.2.1 打造“武术+旅游”梅花拳特色小镇
        7.2.2 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传播模式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9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6)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依据
        1.1.1 乡村振兴作为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战略布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保证
        1.1.2 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与根脉,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根柢
        1.1.3 乡土武术作为植根于乡村社会的文化样态,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
        1.1.4 太谷区形意拳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与标签,是传承乡土武术的典型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2.2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
    2.3 关于乡土武术传承的研究
    2.4 关于太谷区形意拳的研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调查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个案研究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贾家堡形意拳传承的个案研究
        4.1.1 贾家堡形意拳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4.1.2 传承过程:受地方文化传统濡化
        4.1.3 制度规范:约定俗成的师训门规
        4.1.4 形意史实:培塑民众的家国情怀
        4.1.5 车毅斋武馆:传承守正的实践场域
    4.2 贯家堡形意拳传承的个案研究
        4.2.1 贯家堡形意拳传入与传承的时空
        4.2.2 传承模式:趣缘与业缘的新连接
        4.2.3 惯例约束:相沿成习的历史传统
        4.2.4 演进变迁:民众生活的自我调适
        4.2.5 形意拳协会:守正创新的实践场域
    4.3 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主体的失位
        4.3.1 乡民对形意拳的认知偏差
        4.3.2 乡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4.3.3 传承主体出现断层与流失
    4.4 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方式的失策
        4.4.1 “拜师但不练拳”的现象显现
        4.4.2 “学校形意拳教育”内涵弱化
        4.4.3 “组织发展趋同”的态势突显
    4.5 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失范
        4.5.1 文化多元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判断
        4.5.2 需求差异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取向
        4.5.3 取向的外化影响形意拳传承价值的实践
    4.6 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的现实出路
        4.6.1 立足民众:夯实形意拳传承的主体地位
        4.6.2 完善机制:耦合协调形意拳的传承方式
        4.6.3 价值寻绎:注重形意拳传承的规范创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9 附录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评析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创新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2.2.1 健体修身养性
        2.2.2 思想道德濡化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3.2.2 传承路径单一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4.4.1 统筹与合力
        4.4.2 创造与创新
        4.4.3 信任与沟通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5.3.1 搭建传承平台
        5.3.2 拓展传承面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6.2.1 社团教学
        6.2.2 社团活动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不足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自信概念
        2.1.2 武术教育概念
        2.1.3 学校教育传承概念
    2.2 国外武术教育的研究
    2.3 国内武术教育的研究
        2.3.1 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
        2.3.2 学校教育传承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案例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4.1.1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1.2 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4.1.3 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4.1.4 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4.2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内涵
        4.2.1 高校武术强身健体技能的教育传承
        4.2.2 高校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
        4.2.3 高校武术精神的教育传承
        4.2.4 高校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传承
    4.3 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现状分析
        4.3.1 课程建设方面
        4.3.2 社团建设方面
        4.3.3 实践工作坊建设成果
        4.3.4 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等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4.3.5 文化展示活动开展效果
    4.4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路径选择
        4.4.1 优化高校武术课程建设与社团建设
        4.4.2 建立武术传承项目研究会、分基地
        4.4.3 利用网络媒体、微信、APP等进行文化传承
        4.4.4 政府扶持,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共同推动武术传承基地建设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 2 实地调查内容提纲
附录 3 部分实地调研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指导
        1.1.2 被外同化
        1.1.3 现实所需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田野调查与结构访谈
        1.4.3 扎根理论分析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武术研究现状
    2.2 武术异化研究
    2.3 武术技术异化研究
    2.4 武术异化规避研究
    2.5 相关概念释义
        2.5.1 异化
        2.5.2 传统武术
        2.5.3 竞技武术
        2.5.4 学校武术
3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的现象阐述
    3.1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内在诉求的异化
        3.1.1 由“武术”到“舞术”的异化
        3.1.2 由“技击”到“养生”的异化
    3.2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价值功能的异化
        3.2.1 由“身随意动”向“身随乐动”的异化
        3.2.2 由“防卫健身”向“育群之基”的异化
    3.3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实践操作的异化
        3.3.1 作秀离实“打练分离”的异化
        3.3.2 艺术张扬“以演代打”的异化
    3.4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进展趋势的异化
        3.4.1 习练目的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3.4.2 习练拳种及锻炼人群的单一化
    3.5 本章小结
4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资料的来源
    4.2 技术异化致因要素编码程序
    4.3 基于编码结果进行分析
        4.3.1 初步范畴化与概念化(开放式编码)
        4.3.2 主范畴化分析(主轴编码阶段)
        4.3.3 寻找核心范畴(选择性编码)
        4.3.4 构建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影响因素模型
    4.4 不同类型武术套路异化原因排序
    4.5 本章小结
5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的规避策略
    5.1 传统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5.2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5.3 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武术套路的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
        6.1.2 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的套路技术体系都是对传统武术异化
        6.1.3 武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其它文化形式融合发展
        6.1.4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技击特性
        6.1.5 武术技术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异化
    6.2 建议
        6.2.1 理性对待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异化
        6.2.2 加强对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重视
        6.2.3 丰富武术技术体系的内涵
        6.2.4 重视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技击特性
        6.2.5 增强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武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问卷调查(第一轮)
    附件二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理念与思想研究现状
        1.4.2 关于民国武术课程内容发展的研究
        1.4.3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对武术发展影响的研究
        1.4.4 总结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5.3.1 文献资料法
        1.5.3.2 历史分析法
        1.5.3.3 比较分析法
2.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发展的历史成因
    2.1 “尚武主义”的驱使
    2.2 “社会精英”的争辩
    2.3 培养“新民”的需要
3.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标准之演变
    3.1 武术课程内容兴起阶段(1911年~1927年)
        3.1.1 军国民思潮的兴起与武术“跻身”的“争取”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与体育课程的改造
    3.2 武术课程内容的普及与式微(1927年~1937年)
        3.2.1 由“兵”到“武”:军事教育的遍及与武术教育的普及
        3.2.2 由“外”到“内”:国外体育的“强行”与武术课程的式微
    3.3 武术中的旧内容消亡与改革内容的新生(1937年~1945年)
        3.3.1 兵操化的武术套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3.2 武术作为选修课内容存在于学校体育课程中
4.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之演变特征
    4.1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之演变
        4.1.1 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
        4.1.2 “体用兼备”的教学模式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4.1.4 武术师资的引入途径
    4.2 民国时期武术教材内容之演变
        4.2.1 编排方式从文字阐释向图文结合
        4.2.2 教材内容编写特点向西方体操形式靠拢
        4.2.3 教材内容的编纂理念向科学化转变
5. 结论
6.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变革的启示
    6.1 坚守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6.2 革新班级授课制的组织结构
    6.3 完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
    6.4 形成具有技击特色的武术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武术师徒制文化传续论[J]. 刘启超,戴国斌,李文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08)
  • [2]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研究[D]. 宿凤玲. 山西大学, 2021
  • [3]八卦掌在北京地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论绎[D]. 刘冬雨.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4]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D]. 石文颜.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5]河南省内黄县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和静静.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6]乡村文化建设中太谷区形意拳传承研究[D]. 程逸群.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D]. 焦艳菊.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9]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D]. 丁桥.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10]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D]. 吴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