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稻瘟病菌防治

温室稻瘟病菌防治

一、温室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常亚文[1](2021)在《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斑潜蝇种类繁多,不断向世界各地入侵扩散,在其过程中种间竞争取代频繁。三叶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是入侵我国危害严重的三种多食性斑潜蝇。三种近缘斑潜蝇有着相似的形态特征和重叠的生态位,但它们的竞争能力不同,其中已有研究表明,三叶斑潜蝇与其近缘种相比拥有更强的入侵和竞争能力。在影响入侵性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诸多因子中,温度的作用不容忽视。而有关斑潜蝇物种竞争和温度适应性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但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和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和温度耐受性相关基因(Hsps)的比较,探究三种斑潜蝇竞争力强弱的分子证据;然后针对竞争优势种三叶斑潜蝇进行温度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温度胁迫相关的基因和调控通路;同时对温度胁迫下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家族-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sHsps)和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Hsf1)的功能进行研究;最后以重要小分子量热激蛋白20.8基因(Hsp20.8)为对象探讨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斑潜蝇虽然具有不同的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簇,但在差异表达基因两两比较中,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相似,显着的高于南美斑潜蝇。同时也发现,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一些与竞争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上相近,而与南美斑潜蝇显着的不同。此外,基于5条不同Hsps家族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叶斑潜蝇无论在非编码区的TATA-box-like元件数目,还是Hsps表达模式中的起始显着表达温度(Ton)和表达量最高的温度(Tmax)值,都表现出其在温度适应能力方面高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2)通过对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表明,在经历高、低温胁迫下的三叶斑潜蝇中共鉴定并注释了超过3000个显着差异表达的单基因(Unigene)。GO、COG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高、低温胁迫下,涉及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和“脂质转运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被显着地富集。热激蛋白和表皮蛋白基因分别在三叶斑潜蝇的高温和低温应激反应组的差异基因中被大量的注释。其中在高温胁迫下Top10差异表达基因中sHsps是表达倍数和数量都相对较高的基因家族。(3)采用RACE和qPCR对三叶斑潜蝇中小分子量热激蛋白(sHsps)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和表达模式研究,在三叶斑潜蝇中共获得5条sHsps和1条Hsf1。表达模式显示,预蛹和蛹是sHsps表达量最高的虫态;在三叶斑潜蝇蛹中,不同高低温胁迫下sHsps都能被显着诱导表达;在三叶斑潜蝇成虫中,随着温度的升高,sHsps也随着升高,但有趣的是Hsf1表达量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40℃不同处理时间和恢复时间下,Hsf1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又逐渐的增加,同时恢复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未恢复组。为了进一步阐明Hsf1与sHsp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三叶斑潜蝇成虫中通过RNA干扰(RNAi)来敲低Hsf1的表达,结果表明敲低Hsf1的表达降低了高温胁迫下三叶斑潜蝇的存活率和Hsp19.5、Hsp20.8和Hsp21.3的表达水平。(4)利用pET28a载体构建Hsf1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对三叶斑潜蝇Hsf1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验证目的蛋白。采用Genome Walker法扩增Hsp20.8的启动子序列,使用JASPAR在线工具分析预测Hsp20.8启动子中的HSE元件位置,并设计引物进行凝胶迁移实验(EMSA)实验,结果显示Hsf1蛋白可以与启动子中的第三个HSE序列结合。同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分析不同区域Hsp20.8启动子序列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Hsp20.8启动子区各区域均具有转录活性,但PGL3-20.8-2+PRL-TK的活性最高。此外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Hsp20.8启动子进行比较分析,邻接(NJ)法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按照纬度高低Hsp20.8启动子分为两支,且与采样点的地理分布模式类似。此外各地理种群突变位点数目统计发现,在Hsp20.8启动子-2(-573~-382bp)和Hsp20.8启动子-3(-383~-192bp)片段突变位点较多,总的来说Hsp20.8启动子片段中突变位点数越多,其转录活性越高。因此三叶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区域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理种群温度耐受能力的不同,造成南北地理种群分化并不断向北扩散传播。本研究通过对三种近缘斑潜蝇的转录组和温度胁迫相关关键基因(Hsps)的比较,选择竞争优势物种三叶斑潜蝇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作为竞争因子,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重要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来揭示三叶斑潜蝇温度影响下的种间竞争及其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揭示斑潜蝇物种之间的竞争取代分子机制和三叶斑潜蝇入侵扩散中的温度胁迫耐受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此外,基于三种斑潜蝇竞争力和温度胁迫耐受性潜在的差异分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防控策略,这对斑潜蝇的入侵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缪春蕾[2](2021)在《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台市每年种植蔬菜面积近140万亩次,主要种植青椒、西瓜、马铃薯、甘蓝、韭菜、大白菜、花菜等作物,长期以来蔬菜上害虫一直严重威胁着东台市的蔬菜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蔬菜上害虫的暴发为害,本文调查了东台地区主要蔬菜害虫的发生动态;对于东台主要害虫烟粉虱进行了种群隐种检测;同时,针对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三叶斑潜蝇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2015至2017年间系统调查发现:在东台地区蔬菜上的主要虫(螨)害为:烟粉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其中,以烟粉虱和三叶斑潜蝇为害最重。调查发现:烟粉虱越冬虫量低,随后大棚青椒上的烟粉虱种群逐渐增加。但是,这三年烟粉虱在大棚青椒上的发生动态又有所不同,在2015年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高峰,2016年仅有一个高峰,2017年也仅有一个高峰,且明显高于前两年高峰期虫量。潜叶蝇的为害也是逐年增加,2015年的见虫棚率为66.7%,平均百叶虫道67.7条。到了 2017年见虫棚率90%,平均百叶虫道44.7条,同时,在普查露地丝瓜田发现百叶虫道为262.5条。而小菜蛾在东台地区发生呈现下降的趋势,例如,2015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52341粒,而2017年2代系统点百株甘蓝累计卵7241粒。2015年菜青虫1代轻发生,2代大发生;2016年的发生情况类似与2015年;2017年菜青虫2代大发生,但虫卵量明显低于常年。2016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4代大发生,为近十年来为害较重的一年。2017年斜纹夜蛾2代轻发生,3代大发生,4代偏重发生。2015至2017年由于东台地区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甜菜夜蛾的发生逐年增加,2017年萝卜田见虫田率46.5%,平均百株虫量3.7头。在东台地区,2015、2016和2017这三年茶黄螨都轻发生或偏轻发生。为了明确东台地区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类,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对东台市东台镇、头灶镇、安丰镇、南沈灶镇、新街镇、弶港农场和三仓镇七个乡镇不同的寄主植物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了隐种种类检测发现:东台地区蔬菜上的烟粉虱均为烟粉虱MED隐种,未检测到烟粉虱MEAM1隐种和其他烟粉虱隐种。使用芹菜上饲养的三叶斑潜蝇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研究表明:发现20%阿维·杀虫单和溴氰虫酰胺对幼虫的防效最好,防效达91.95%和86.07%。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蛹的防效最好,蛹死亡率分别为94.44%和94.27%。总防效来看,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9.05%和97.53%。综述所述,东台市三叶斑潜蝇的防治策略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为前期控制措施,选用上述筛选的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药剂来防治。但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来减缓抗性抗性。

刘兴春[3](2020)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文中认为随着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的扩大,斑潜蝇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日光温室蔬菜的生产安全。本文对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与分布特征、为害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日光温室斑潜蝇无公害防治技术。

母小庆[4](2020)在《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是果树上的重要的两种蛀果害虫,主要以幼虫孵化钻入果实内部取食蛀食果实危害,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在果园混合发生,有着相同的生态位。新疆是重要的林果基地,果树栽培面积很大,因食心虫的为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论文以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竞争能力(食物)、环境条件适应性及不同类型农药适应对策等关键因素入手,结合系统的田间跟踪调查,拟从食物资源占有顺序、生殖干扰、食心虫间的种间互作效应等角度研究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以期揭示两种害虫之间的竞争替代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为优势种群,苹果园中苹果蠹蛾种群数量较多,且与梨小食心虫交替发生。梨小食心虫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一年中的发生时间为4月到8月,一年中梨小食心虫可以发生3代。苹果蠹蛾一年中发生时间在4月下旬到9月,一年中发生3代。梨小食心虫每年出现的时间早于苹果蠹蛾,苹果蠹蛾存活的时间长于梨小食心虫。2.温度对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发育速度在22-34℃之间不断增长,在25℃时,梨小食心虫的净增殖率达到最大;而苹果蠹蛾在温度超过31℃时,生长发育时间延长,在28℃时净增殖率最大;在22-34℃的温度范围内,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时间均快于苹果蠹蛾,世代平均周期均少于苹果蠹蛾。说明温度会抑制苹果蠹蛾的发育,而对梨小食心虫造成的影响小。3.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在不同寄主、不同密度的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不同:取食7401的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群比取食红富士的生长发育时间更短,发育更快;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两种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时间缩短。苹果蠹蛾种群的发育时间均比梨小食心虫长,种群加倍时间均少于梨小食心虫。4.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相互干扰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混合种群的产卵量、化蛹数与成虫数均明显小于单独种群的产卵数、化蛹数和成虫数。混合种群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梨小食心虫成虫数明显多于苹果蠹蛾。说明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的时间与食物资源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在竞争中占优势。5.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害对苹果果实防御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果实受到食心虫危害后,寄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SOD活力、POD活力和CAT活力均上升。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单独取食时,寄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SOD活力、POD活力和CAT活力无明显差异。而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混合取食后,寄主体内防御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取食的处理(P<0.05)。6.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适应性研究表明: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啶虫脒对梨小食心虫的致死中浓度均小于苹果蠹蛾,说明苹果蠹蛾对药剂的耐受性更高。

陈泓渝[5](2020)在《“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作为我国国土面积第一大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对于现代化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施蔬菜产业。然而,由于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田间管理不恰当、虫害防治技术薄弱、滥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导致设施蔬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因此,本研究通过南疆地区主要设施蔬菜害虫种类的调查,针对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寄主植物趋性的筛选,以确定对西花蓟马具有明显趋性的寄主植物,并利用“push-pull”策略建立不同作物布局对田间西花蓟马的防治技术,为有效调控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以及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有6科14种,包括蓟马、粉虱、蚜虫、斑潜蝇、地蛆、菜粉蝶等。这些害虫在番茄、辣椒、甘蓝、茄子、豇豆、葫芦瓜、芹菜、黄瓜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经PCR鉴定,蓟马种类均为西花蓟马。2.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性:本试验针对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产卵选择性以及对不同寄主植物嗅觉行为反应的研究表明,西花蓟马无论取食还是产卵都偏好甘蓝和茄子,忌避芹菜和香菜;且对甘蓝和芹菜的嗅觉行为反应显着高于其他寄主植物,可得出西花蓟马最偏好甘蓝,忌避芹菜。3.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本试验采用不同植株布局(诱集处理、忌避处理、诱集-忌避处理)观察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控效果表明,田间不同植株布局处理对西花蓟马若虫、成虫种群动态都具有调控作用,诱集处理、忌避处理、诱集-忌避处理三种方式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治效果依次为54.35%、49.44%、75.44%。诱集-忌避处理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效要显着高于单一诱集处理和单一忌避处理,且防效期最长。运用“push-pull”策略对西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许兰杰,梁慧珍,聂战胜[6](2020)在《中药材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潜叶蝇是危害中药材红花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红花的产量和品质。该研究以卫红花、9个红花种质和3种化学杀虫剂为试验材料,评价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不同红花种质抗潜叶蝇能力、3种化学杀虫剂单施和复配对红花潜叶蝇的药效。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对红花的危害占80%,且暴发高峰期为7月份;而油菜潜叶蝇危害相对较轻,爆发高峰期为6月份。不同红花种质抗潜叶蝇能力不同,其中,FQ12和YJ65兼抗3种潜叶蝇。在现蕾期用2%阿维菌素2 000倍液或复配药剂(10%联苯菊酯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阿维菌素乳油=1∶1∶1)3 000倍液喷施,施药48 h后潜叶蝇致死率达96%以上。该文研究了红花潜叶蝇暴发高峰期、筛选了抗潜叶蝇红花种质和高效化学杀虫剂,为中药材红花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陈景芸[7](2019)在《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斑潜蝇属Liriomyza种类繁多,约有160种可为害栽培作物和观赏植物。由于这些昆虫个体小或微小(长1.3~2.1mm),形态特征相似,部分种类生态位重叠明显,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鉴定工作受虫态和虫体保存完整状态的限制,因此其分类鉴定比较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混乱,给植物检疫、测报和防治等工作带来困难。2014-2017年作者调查采集了中国大陆11省、38市4771头斑潜蝇属昆虫,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其中前三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为害性的入侵性斑潜蝇。为了进一步研究斑潜蝇属昆虫种间和种内的形态学特征变异和基因遗传分化程度,给检疫鉴定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更便捷的鉴定方法,给斑潜蝇的分化、扩张、控制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对采集到的5种4771头斑潜蝇个体形态特征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其中对5种285头斑潜蝇个体的主要背面特征(详见附录Ⅰ)做了拍照记录和线粒体COI基因检测的验证,以期探索更稳定、快速和便捷的鉴定方法;对5种258头斑潜蝇个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和对5种255头斑潜蝇个体EF-1a基因片段序列做了种间及三叶斑潜蝇种内的遗传结构分析;对5种284头斑潜蝇个体进行了基于微卫星(SSR)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对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斑潜蝇形态鉴定特征本文研究了 5种斑潜蝇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结果与Spencer(1973)书中描述一致,经过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仍然是斑潜蝇形态鉴定中最可靠的特征。由于现有文献资料中的大多鉴定图都是引自Spencer的手绘图,缺少清晰的实物对比鉴定特征图,所以本文拍摄了 5种斑潜蝇雄性外生殖器清晰的实物特征图,作为手绘鉴定图的补充。此外,本文研究发现目前使用最频繁的斑潜蝇种类鉴定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内外顶鬃着生区域的颜色具有不稳定性和种间界限不清晰的缺点,只可作为辅助鉴定特征;2)前翅M3+4脉末段长与次末段长的比值在种内差异范围较大,种间无明显绝对的界限且比值范围重叠部分较大,无法区分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只能作为区分其它种类的辅助特征;3)斑潜蝇腹部背面观花纹多变,但三叶斑潜蝇具有独特的腹部背面特征。在不解剖、不做分子鉴定的情况下,为达到快速准确鉴定,本文总结了这5种斑潜蝇最稳定和可靠的形态鉴别特征:1)三叶斑潜蝇腹部背面中间有一条贯穿腹部背面黑色横条纹的黄色纵带将黑色条纹分割成两列,或者至少在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中间靠近下端有或大或小可明显区别于其它种类的黄色斑块在黑色条纹中形成一个明显的缺口,且大多个体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2)美洲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无明显缺口,且外顶鬃着生区域颜色为黑色;3)番茄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或整条成一个大弧形,中间无明显缺口,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4)南美斑潜蝇腿节有明显的黑色斑块,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黑色;5)葱斑潜蝇小盾片为全黑色,且内顶鬃着生区域为黄色,外顶鬃着生区域或下侧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斑潜蝇属种类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黑色斑块。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斑潜蝇种群COI基因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和不同寄主植物间均表现出相对保守的特性,可以作为斑潜蝇属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EF-1a基因的碱基突变率相对较高,可用于斑潜蝇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5种斑潜蝇种间分化明显,其中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虽然形态极其相似,但种间无基因交流,未发现杂交现象;番茄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葱斑潜蝇与4种斑潜蝇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种关系与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程度一致。基于EF-1a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总体一致,但美洲斑潜蝇单倍型与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种间分化界限不明显。针对三叶斑潜蝇种内不同种群间的进一步遗传分化结果显示,这两个分别位于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基因,在三叶斑潜蝇种内分化程度和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本文选用了 8个三叶斑潜蝇微卫星位点对20个三叶斑潜蝇种群和6个近似种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做了进一步分析,总体分析结果与基于COI基因和EF-1a基因的分析结果一致。在测试样品中,5种斑潜蝇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种间的种群之间均发生高度分化。微卫星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5种斑潜蝇之间(尤其是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之间)虽然形态极为相似,但在线粒体和核基因层面均已经发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即种间分化明显。本测试样本中三叶斑潜蝇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大于0.5,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小于0.5,说明目前中国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总体看,中国这5种斑潜蝇各个地理种群内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且遗传分化指数FsT较高,说明地理隔离等因素对斑潜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一地理不同寄主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同一寄主不同地理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差异性,说明地理隔离对三叶斑潜蝇种群的遗传分化产生很大影响,寄主植物对斑潜蝇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尚未检测到。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三叶斑潜蝇部分种群处于明显或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状态,而且大致分为两大类群,即华南沿海地区类群和江浙及以北方地区类群,从入侵路径判断,应该是华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北扩散。瓶颈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三叶斑潜蝇群体规模正处于平稳增长期。4、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全长16175 bp(GenBank登录号MG252777),包括37个线粒体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tRNA,2个核糖体rRNA)和一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其基因排序与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Lewis et al,1995)的基本相同。该基因组有23个基因分布在J链上(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4个转运tRNA),14个基因分布在N链上(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转运tRNA和2个核糖体rRNA),16个基因间隔区总长64 bp,最短的只有1 bp,最长的有19 bp,位于tRNAGlu和tRNAPhe之间。在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里有9个基因重叠区,最长的在tRNATrp和tRNACys之间,重叠长度为8 bp。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与潜蝇科其它种类相似。此外,葱斑潜蝇基因组序列与原始祖先trnI-trnQ-trnM的分布比较一致。与已测序的5种潜蝇科昆虫一样,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没有发现重排现象,即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基因间隔区的长度和位置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通过分析线粒体基因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对斑潜蝇属5个种构建了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了一致的结果,证明葱斑潜蝇应该隶属于斑潜蝇属。

邢振龙[8](2018)在《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文中认为生物入侵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甚至可能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确定的入侵生物包括约70种微生物、近200种动物和300种植物。入侵动物大部分可危害农林作物(包括100多种害虫),其中有3种重要外来斑潜蝇,它们已成为我国蔬菜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本文以其中两种近缘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在我国入侵扩散和竞争互作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和生物的入侵性角度初步探讨了隐藏在它们在我国发生、扩散和分布差异以及种群演替背后的可能机理,主要结果如下:确定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率远慢于美洲斑潜蝇。通过对24省76市的田间调查(2014~2017),在其中6省13市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比较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进程发现,美洲斑潜蝇入侵两年多已扩散至我国大部分省市,并在各入侵地暴发成灾;而三叶斑潜蝇已入侵我国十余年,却刚扩散至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也相对较轻(仅在东南沿海地区稍重)。本地生物可通过竞争和寄生抑制三叶斑潜蝇种群增长速率(生态系统的生物障碍)。发现两种斑潜蝇存在种间竞争与抑制现象,本地寄生蜂对新入侵的三叶斑潜蝇与其它斑潜蝇有相同的寄生率。美洲斑潜蝇的干扰能显着降低三叶斑潜蝇种群丰度,且竞争越激烈,种群数量降低幅度越大,同样三叶斑潜蝇的存在亦可降低美洲斑潜蝇种群丰度。这种现象表明近缘种间相互干扰可以通过降低种群增长率而限制斑潜蝇种群的局部扩散。通过比较2014至2017年间15省40多个市斑潜蝇的寄生情况,发现不同斑潜蝇种群结构的寄生率无显着性差异,这表明本地寄生蜂亦可寄生后来入侵的三叶斑潜蝇,进而可能在限制其种群暴发扩散中发挥作用。低温环境不是阻挡三叶斑潜蝇快速扩散至西北地区的主要因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障碍)。发现局限分布的三叶斑潜蝇的耐低温能力与广泛分布的美洲斑潜蝇相当甚至更强。越冬试验表明,两种斑潜蝇在我国北方(河北廊坊)田间均无法越冬,而在北方的温室则均可以越冬,但三叶斑潜蝇蛹在冬季的野外存活时间比美洲斑潜蝇更长。耐寒性研究表明两种斑潜蝇蛹在4℃(温室最低温度的平均)下能存活大于10天,-1O℃(田间最低温度的平均)下仅能存活一天左右,而-20℃或-40℃下最多能存活几十分钟,这些温度下三叶斑潜蝇蛹的存活时间均比美洲斑潜蝇更长一些。该部分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亦具有在我国西北低温地区定殖、扩散和分布的潜力。在局部地区,三叶斑潜蝇已经取代或有逐渐取代美洲斑潜蝇的趋势(生物的入侵性)。在新发现入侵的6省13市中的3省6市,三叶斑潜蝇已占据种群优势;海南省三叶斑潜蝇也继续保持种群的主导地位。对新入侵地区的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安徽中南部(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已取代美洲斑潜蝇占据主要生态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湖北(黄冈)、河南(信阳)邻近安徽的地方,其它入侵地(如河北、山东等)三叶斑潜蝇种群比例仍较低或处于刚刚入侵的状态。两种斑潜蝇的种间取代结果由它们在寄主上的直接竞争决定,但亦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实验室、温室和田间以不同相对起始比例进行罩笼竞争模拟发现,排除已报道介导两者竞争取代的环境因子如农药、寄生蜂的影响,两种斑潜蝇仍可发生竞争取代,且不同的寄主作物上存在相反的取代方向:在豇豆和菜豆上的大部分处理三叶斑潜蝇取代了美洲斑潜蝇,丝瓜的大部分处理美洲斑潜蝇则取代了三叶斑潜蝇。同一寄主上的各处理虽取代方向基本一致,但取代发生的速率和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种群起始比例或不同竞争环境的温度差异导致。生殖干扰可能包括在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过程之中。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行为存在相似和差异之处,可能分别是两种斑潜蝇产生和抵制种间生殖干扰的行为基础。使用自组装小型昆虫行为监控系统,对两种斑潜蝇近千次交配行为的全程监控与回放观察发现,两种斑潜蝇的求偶交配过程并无明显差别;但三叶斑潜蝇的交配频次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且前者的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二十多分钟)只是后者(平均四十多分钟)的一半左右;另外,美洲斑潜蝇对交配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三叶斑潜蝇更高,还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节律也存在一定差异。本论文明确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和分布现状,并试图解析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对其发生、扩散和分布的影响;阐明了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在我国各地竞争取代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它们发生竞争取代的内在机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度远慢于美洲斑潜蝇,同时与本地生物的互害或偏害互作(也即生物抗性)可能是导致三叶斑潜蝇在我国扩散速率较慢的原因;发现三叶斑潜蝇正在逐渐取代先前入侵的美洲斑潜蝇,且该取代可能是由种间直接竞争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导致。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外来斑潜蝇的管理与防控,并可为入侵生态学和近缘种的竞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王淑英,仵均祥[9](2012)在《温室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六种农药防治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通过调查青海西宁地区温室内番茄百叶潜道数,从而掌握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并利用6种生物农药对美洲斑潜蝇做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年5~6月和9~10月为美洲斑潜蝇2个发生高峰期;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维菌素、阿·辣椒碱、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鱼藤酮。

张健[10](2012)在《温室栽培小菊对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文中认为通过阐述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习性,结合前人对美洲斑潜蝇的系统研究结果,仔细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在温室条件下的生活习性和发生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综合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有效方法,为以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温室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斑潜蝇简介
        1.1.1 三种近缘斑潜蝇形态及生活史比较
        1.1.2 三种近缘斑潜蝇的发生分布
    1.2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及机制
        1.2.1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
        1.2.2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机制研究
    1.3 温度影响下斑潜蝇种间竞争生态学机制
    1.4 温度影响下近缘种间竞争分子机制—基因功能和转录组研究
        1.4.1 关键胁迫耐受性基因表达
        1.4.2 关键胁迫耐受性基因非编码区特征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温度介导下近缘物种竞争取代中的应用
    1.5 斑潜蝇温度耐受性分子机制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1 研究目的
        1.6.1.2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比较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1 主要试剂
        2.1.2.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3.1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测序
        2.1.3.2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序列组装
        2.1.3.3 三种近缘斑潜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验证
    2.2 结果
        2.2.1 转录组的组装和注释
        2.2.2 差异表达基因(DEG)的分析与注释
        2.2.2.1 DEGs的两两比较
        2.2.2.2 三种斑潜蝇共有DEGs (Co-DEGs)分析
        2.2.2.3 三种斑潜蝇竞争因子相关基因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三叶斑潜蝇与其近缘种的5条HSPS基因比较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1 主要试剂
        3.1.2.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虫源处理及RNA的提取
        3.2.2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片段的获得、回收纯化及克隆
        3.2.3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的5'和3'RACE片段的获得
        3.2.4 三叶斑潜蝇5条Hsps实时定量分析
        3.2.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定量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的序列特征分析
        3.3.2 三叶斑潜蝇Hsp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3.3.3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比较
        3.3.3.1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比较
        3.3.3.2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表达模式中Ton和Tmax比较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竞争优势种—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转录组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1.1 主要试剂
        4.1.1.2 主要仪器
        4.1.2 供试虫源、温度处理和存活率分析
        4.1.3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4.1.4 转录组序列组装和注释
        4.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验证
    4.2 结果
        4.2.1 温度处理与测试温度确定
        4.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
        4.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基因SHSPS及转录因子HSF1功能研究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2.1 主要试剂
        5.1.2.2 主要仪器
        5.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1.3.1 虫源处理及RNA的提取
        5.1.3.2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全长的获得
        5.1.3.3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实时定量分析
        5.1.3.4 dsRNA合成和显微注射
        5.1.3.5 显微注射及干扰效率检测
        5.1.3.6 序列生物信息学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的序列特征分析
        5.2.2 三叶斑潜蝇蛹中sHsps在高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3 三叶斑潜蝇成虫中sHsps和Hsf1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4 沉默Hsf1对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下死亡率及sHsps表达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小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转录调控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虫源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6.1.2.1 主要试剂
        6.1.2.2 主要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1.3.1 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6.1.3.2 原核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
        6.1.3.3 原核表达载体的大量表达纯化
        6.1.3.4 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Hsp20.8的启动子序列特征及HSE合成
        6.1.3.5 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序列分析
        6.1.3.6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
        6.1.3.7 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p20.8启动子不同区域活性
    6.2 结果与分析
        6.2.1 Hsf1重组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诱导表达及Western Blot验证
        6.2.2 Hsp20.8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6.2.3 凝胶迁移实验EMSA
        6.2.4 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序列分析
        6.2.5 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p20.8启动子不同区域活性
    6.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论文中涉及的基因登录号
    附录2 本论文中涉及的部分缓冲液配方
    附录3 三叶斑潜蝇成虫RNAi实验中dsRNA浓度和注射后时间摸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2)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
    1.2 小菜蛾
    1.3 菜青虫
    1.4 斜纹夜蛾
    1.5 潜叶蝇
        1.5.1 豌豆彩潜蝇
        1.5.2 美洲斑潜蝇
        1.5.3 南美斑潜蝇
        1.5.4 三叶斑潜蝇
    1.6 甜菜夜蛾
    1.7 茶黄螨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东台市蔬菜害虫种类与发生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烟粉虱
        2.1.2 小菜蛾
        2.1.3 菜青虫
        2.1.4 斜纹夜蛾
        2.1.5 甜菜夜蛾
        2.1.6 潜叶蝇
        2.1.7 茶黄螨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烟粉虱
        2.2.2 小菜蛾
        2.2.3 菜青虫
        2.2.4 斜纹夜蛾
        2.2.5 甜菜夜蛾
        2.2.6 潜叶蝇
        2.2.7 茶黄蜗
    2.3 讨论
第3章 东台地区烟粉虱隐种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仪器
        3.1.3 主要试验试剂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三叶斑潜蝇的药剂筛选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害虫
        4.1.2 供试药剂及用量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与分布特征
    1.1 重度发生区域
    1.2 中度发生区域
    1.3 轻度发生区域
2 为害特征
3 生活习性
    3.1 传播规律
    3.2 化蛹规律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4.1 农业措施
        4.1.1 加强田间管理
        4.1.2 人工扫蛹
        4.1.3 高温闷棚
        4.1.4 温室风口装置防虫网
        4.1.5 黄板诱杀
    4.2 药剂防治

(4)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树食心虫的经济作用
    1.2 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
    1.3 苹果蠹蛾研究进展
    1.4 昆虫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1.4.1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1.4.2 昆虫的种内竞争
        1.4.3 昆虫的种间竞争
    1.5 植物-昆虫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1.6 害虫综合治理与昆虫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的选取与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内竞争
    3.1 不同温度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结论与讨论
        3.1.4 小结
    3.2 不同密度与寄主对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结论与讨论
        3.2.4 小结
第四章 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
    4.1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相互干扰的影响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结论与讨论
    4.2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害对苹果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适应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虫源
        5.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变化
        6.1.2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的种内竞争
        6.1.3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
        6.1.4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适应对策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蔬菜概述
        1.1.1 我国设施蔬菜概况
        1.1.2 新疆地区设施蔬菜概况
        1.1.3 新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
    1.2 西花蓟马概述
        1.2.1 西花蓟马起源与分布
        1.2.2 西花蓟马危害
        1.2.3 西花蓟马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4 西花蓟马主要防治措施
    1.3 “Push-Pull”策略及应用
        1.3.1 “Push-Pull”策略原理
        1.3.2 “Push-Pull”策略研究现状
        1.3.3 “Push-Pull”策略应用实例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1.2 调查设施蔬菜种类
        2.1.3 试验材料
        2.1.4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分布
        2.3.2 南疆地区蓟马种类PCR鉴定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西花蓟马在不同蔬菜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偏好性
        3.3.2 西花蓟马在不同蔬菜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嗅觉行为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西花蓟马对不同设施蔬菜寄主植物的嗅觉选择性
        4.3.2 西花蓟马对不同设施蔬菜寄主植物组合的嗅觉选择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植株布局对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分布的影响
        5.3.2 不同植株布局对西花蓟马种群防治效果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南疆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分子检测
        6.1.2 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6.1.3 不同作物布局对西花蓟马防控效果的比较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中药材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黑光灯诱捕潜叶蝇成虫及天敌
    2.2 红花抗潜叶蝇种质级别鉴定及计算方法
    2.3 药效试验及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花潜叶蝇种类及种群活动规律
        3.1.1 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
        3.1.2 南美斑潜蝇种群动态
        3.1.3 油菜潜叶蝇种群动态
    3.2 分析3种红花潜叶蝇种群动态
    3.3 分析红花潜叶蝇和天敌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
    3.4 分析9个红花种质对潜叶蝇的抗性鉴定
    3.5 分析不同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4 讨论
    4.1 以培育抗潜叶蝇品种为主的农业防治
    4.2 调控栽培技术条件
    4.3 利用趋性诱杀进行防治
    4.4 天敌生态应用
    4.5 化学杀虫剂应用

(7)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潜蝇属的研究概况
    1.1 斑潜蝇属的分类研究简史
    1.2 斑潜蝇属的形态分类
    1.3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别特征
    
1.3.1 三叶斑潜蝇
    
1.3.2 美洲斑潜蝇
    
1.3.3 南美斑潜蝇
    
1.3.4 番茄斑潜蝇
    
1.3.5 葱斑潜蝇
    1.4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研究概况
    
1.4.1 三叶斑潜蝇
    
1.4.2 美洲斑潜蝇
    
1.4.3 南美斑潜蝇
    
1.4.4 番茄斑潜蝇
    
1.4.5 葱斑潜蝇
    1.5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物种分化的方式
    2.1 异域物种分化
    2.2 同域物种分化
    2.3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
    2.4 昆虫本身具备的种群分化的条件
    2.5 斑潜蝇的种群分化研究
3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3.1 线粒体简介
    3.2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3.3 线粒体DNA的进化
    3.4 线粒体RNA二级结构变化
    3.5 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卫星标记研究概况
    4.1 微卫星序列的概念和类型
    4.2 微卫星的功能
    
4.2.1 作为重组和复制密码
    
4.2.2 参与结构基因的表达
    
4.2.3 作为染色质折叠密码
    
4.2.4 与性别决定有关
    
4.2.5 与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有关
    
4.2.6 参与组成端粒与着丝粒结构
    4.3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形成的机理
    
4.3.1 滑链错配假说
    
4.3.2 基因重组假说
    4.4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4.4.1 数量丰富
    
4.4.2 丰富的多态性
    
4.4.3 共显性遗传
    
4.4.4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4.5 检测的高效性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观察、解剖及拍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雄性外生殖器
    2.2 内外项鬃着生区域颜色
    2.3 翅脉M3+4脉比例
    2.4 腹部背面观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引物设计和PCR反应
    1.6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1.7 序列整理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1 三叶斑潜蝇种群CO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2 三叶斑潜蝇种群EF-1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2 五种斑潜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2.1五种斑潜蝇COI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五种斑潜蝇EF-1a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3.1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分化
    
2.3.2 分子变异分析
    2.4 5种斑潜蝇单倍型系统发育
    
2.4.1 5种斑潜蝇系统发育树
    
2.4.2 三叶斑潜蝇种群系统发育树
    2.5 单倍型网络图
    
2.5.1 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的网状图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三叶斑潜蝇及近似种种群遗传结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微卫星序列的检测与引物设计
    1.5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检测
    1.6 微卫星位点扩增
    1.7 基因分型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2 引物筛选结果
    2.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2.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1 位点间的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2.4.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2.5 种群遗传结构
    2.6 瓶颈效应的检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和DNA提取
    1.2 PCR扩增和测序反应
    1.3 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
    1.4 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苷酸组成
    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2.3 转运tRNA基因
    2.4 核糖体rRNA基因
    2.5 控制区(A+T富含区)
    2.6 系统进化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两种斑潜蝇的全球扩张历史和分布现状
    1.1.1 三叶斑潜蝇
    1.1.2 美洲斑潜蝇
1.2 国内斑潜蝇发生的历史与现状
    1.2.1 其它斑潜蝇
    1.2.2 三叶斑潜蝇
    1.2.3 美洲斑潜蝇
1.3 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
    1.3.1 生物学特性
    1.3.2 生态学
1.4 近缘种间竞争互作的研究进展
    1.4.1 物种互作的概念
    1.4.2 昆虫种间竞争
    1.4.3 近缘种间互作效应
1.5 昆虫种群竞争演替机制研究进展
    1.5.1 内在机制
    1.5.2 外在激发因子
1.6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立体依据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与美洲斑潜蝇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三叶斑潜蝇扩散追踪及地理分布调查
    2.1.2 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历史回顾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入侵斑潜蝇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现状(2014~2017)
    2.2.2 我国各省三叶、美洲斑潜蝇首次发现时间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和寄生蜂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3.1.2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抑制
    3.1.3 不同地区斑潜蝇寄生蜂寄生率调查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斑潜蝇的相互种群抑制
    3.2.2 寄生蜂寄生率
3.3 讨论 第四章 越冬耐寒能力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和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两种斑潜蝇北方越冬能力比较
    4.1.3 两种斑潜蝇蛹耐寒性比较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北方温室与田间冬季温度动态
    4.2.2 越冬能力差异
    4.2.3 两种斑潜蝇蛹的抗寒性差异
4.3 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调查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海南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变化的连年调查(2006~2015)
    5.1.2 我国各地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现状调查(2014~2017)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海南省三叶、美洲斑潜蝇种群相对比例的连年变化(2006~2015)
    5.2.2 三叶在新入侵省份与美洲斑潜蝇相对比例现状(2014~2017)
5.3 讨论 第六章 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试验模拟与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6.1.2 实验室罩笼试验设置
    6.1.3 温室罩笼试验设置
    6.1.4 田间罩笼试验设置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罩笼竞争
    6.2.2 温室罩笼竞争
    6.2.3 田间罩笼竞争
6.3 讨论 第七章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比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7.1.2 仪器设备
    7.1.3 交配行为实验设置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过程
    7.2.2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差异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温室栽培小菊对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2 生物学习性
3 寄主
4 传播和扩散
5 发生危害的情况
6 防治方法
    6.1 化学防治
        6.1.1喷雾
        6.1.2 烟雾剂熏杀
        6.1.3 土壤处理
    6.2 物理防治
    6.3 农业防治
    6.4 生物防治研究
    6.5 加强检疫

四、温室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D]. 常亚文. 扬州大学, 2021
  • [2]东台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技术研究[D]. 缪春蕾. 扬州大学, 2021(05)
  • [3]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J]. 刘兴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4)
  • [4]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D]. 母小庆.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push-pull”策略在西花蓟马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陈泓渝.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中药材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许兰杰,梁慧珍,聂战胜.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2)
  • [7]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D]. 陈景芸. 扬州大学, 2019(06)
  • [8]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D]. 邢振龙.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9]温室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六种农药防治效果研究[J]. 王淑英,仵均祥. 北方园艺, 2012(18)
  • [10]温室栽培小菊对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J]. 张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9)

标签:;  ;  ;  ;  ;  

温室稻瘟病菌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