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蚊子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几种蚊子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一、几种蚊虫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弘宇[1](2016)在《基于16S rRNA、12S rRNA和Cyt b基因的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Locust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稻蝗属Oxya,两者在我国各大水稻种植区皆有分布,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形态相似、习性相同,喜欢取禾本科植物幼嫩叶片,对叶片造成重大损害,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等农作物,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研究两种蝗虫的遗传差异不仅对两种稻蝗的分类鉴定具有理论意义,也为生产实践中蝗虫防治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基于线粒体基因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两者间的遗传差异性研究以及遗传分化和地理变异研究较少,本论文以16S rRNA、 12S rRNA、Cytb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两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为揭示两种稻蝗间的亲缘关系、各自种内亲缘关系与地理变异的关系、两种稻蝗的进化机制等提供分子证据。本研究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中华稻蝗5个地理种群与日本稻蝗4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基因16S rRNA(508bp)、12S rRNA(357bp)、Cyt b(579bp)基因部分片段,对这三个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碱基替换饱和性、遗传距离进行了检验。用数学模型对三个基因片段间的相合性进行了分析与检测。并分别采用ML、NJ、UPMGA、ME等4种方法依次对16S rRNA基因片段、12S rRNA基因片段、Cyt b基因片段以及12S rRNA & 16S rRNA &Cyt b联合数据集进行建树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PCR扩增出的中华稻蝗16SrRNA基因片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9%、31.6%、17.1%、12.4%,A+T碱基含量为70.5%。日本稻蝗16S rRNA基因片段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6%、32.2%、17.4%、11.8%,A+T碱基含量为70.8%。中华稻蝗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41.4%、16.9%、9.6%;A+T碱基含量为73.5%。日本稻蝗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7%、41.6%、17.6%、11.0%,A+T碱基含量为72.3%。中华稻蝗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3.5%、10.6%、15.5%,A+T碱基百分比分别为73.8%;日本稻蝗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9%、32.1%、12.0%、15.9%。A+T碱基碱基含量为72.0%。符合线粒体基因的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2)对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统计,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12颠换值为8,R值为1.53,且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在密码子第一、三位点上。对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信息进行统计,结果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9颠换值为3,R值为2.80,在密码子第一、三位点是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应用MEGA6对Cyt b基因数据集的转换值Ts、颠换值TV、转换/颠换比R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22,颠换值为8,R值为2.81,且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在密码子第一位上。(3)以校正遗传距离p为横坐标,转换数(Ts)和颠换数(Tv)为纵坐标作饱和替换分析图。结果表明16S rRNA、12S rRNA、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转换数(Ts)的值要都高于颠换数(Tv),且伴随着横坐标遗传距离p数的增加,转换数(Ts)与颠换数(Tv)两者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颠换数(Tv)趋向平缓,而转换数(Ts)则呈线性快速增长趋势。两者皆成线性增长,说明序列无替换饱和迹象。(4)根据Kimura双参数模型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分别基于16S rRNA、12S rRNA、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结果都显示两种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均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但总体分析,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不大,尚未出现种群的遗传分化;而两种间遗传距离较大,差异明显。(5)通过LID检验16S rRNA、12S rRNA、Cytb三个序列的联合数据集。得到的P值为0.51,远大于不可联合建树值阈0.05,同样根据PHT检验得到12SrRNA& 16S rRNA& Cyt b联合数据集的P值为0.4,远大于不可联合建树值0.05,说明12S rRNA & 16S rRNA & Cyt b联合数据集适用于联合建树。(6)采用ML、NJ、UPMGA、ME等4种方法依次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线粒体基因16SrRNA片段、12S rRNA片段、Cytb片段以及12SrRNA & 16S rRNA &Cytb联合数据集进立系统发育树,比较三个基因部分序列与联合数据集所建树以及3个数据集4种方法所建树与联合树有的存在些许的差异,但都支持共同的分支关系。即: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种间遗传差异明显,中华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不大,遗传差异并不明显,其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远近没有相应的关联。日本稻蝗的武汉、济南、哈尔滨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小,而海南岛儋州种群与三者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在各系统发育树中单独聚合为一分支。

游小花,方义亮,张建庆,高博,杨靓,吴祖建[2](2015)在《尖音库蚊复合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尖音库蚊复合组分布广泛,具有医学重要性,加之其"成员"形态相似,对其准确鉴定是一项重要而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本文在介绍尖音库蚊复合组形态特征及医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该复合组的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其蚊虫的鉴定提供新思路,以期对该复合组蚊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检验检疫有所帮助。

黄羿鑫[3](2014)在《中国飞虱族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飞虱科:飞虱亚科)》文中研究指明飞虱族Delphacini隶属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飞虱亚科Delphacinae,是飞虱科内种类最多的族,全世界已记载1500余种,分布于各大动物地理区;是一类重要的植食性害虫及植物病毒传播介体,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自该族建立以来,其分类研究发展迅速,但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尤其是属级分类比较混乱,单种属过多,一些属的地位存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很少有人探究,亟需借助包括分子研究在内的其它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编码蛋白基因COXI、Cyt b,线粒体非编码基因16S rDNA和核基因28S rDNA探讨中国飞虱族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飞虱族49属70个代表种的一段核基因28S rDNA和3段线粒体基因(Cyt b、16S rDNA、COXI)进行了序列测定;利用MEGA软件计算序列各碱基(A,T,G,C)的组成、保守位点、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的数量,及转换和颠换的比值;计算了各个分类单元间的遗传距离;采用3种建树方法,即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I)分别构建了单基因树和联合基因树。研究结果如下:1.飞虱族昆虫的28S rDNA基因序列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为729bp,其中可变位点194个,保守位点528个,简约信息位点为113个,A+T平均含量为47.5%;16S rDNA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为482 bp,其中可变位点242个,保守位点236个,简约信息位点202个,其中A+T平均含量76.5%;COXI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537 bp,其中可变位点250个,保守位点287个,简约信息位点221个,其中A+T平均含量为68.8%;Cyt 6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588 bp,其中可变位点300个,保守位点288个,简约信息位点267个,其中A+T平均含量为73.1%。线粒体基因的A+T的平均含量都高于C+G的平均含量,这体现了昆虫线粒体基因的A+T偏嗜性。2.基于Kimura’s 2-parameter model(K2-P)模型计算了28S rDNA、16S rDNA、COXI、Cyt 6序列各个分类单元之间的遗传距离,28S rDNA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25,最大值为0.163,内群之间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132;16SrDNA内外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151,最大值为0.260,内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239;COXI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141,最大值为0.265;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262;Cytb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234,最大值为0.365;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354。3.分别基于 28S rDNA、16S rDNA、COXI、Cyt b、16 S rDNA+COXI 和 28S rDNA+16 S rDNA+COXI序列构建了飞虱族代表类群的MP树、ML树和BI树,得到以下结论:(1)古北飞虱属的3个种(古北飞虱,暗古北飞虱,疑古北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2)褐飞虱属的3个种(拟褐飞虱,褐飞虱,伪褐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3)大叉飞虱属的2个种(大叉飞虱和齿突大叉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4)白带长唇基飞虱与黑额长唇基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5)齿缘奇臀飞虱与片刺奇臀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6)长唇基飞虱属是奇臀飞虱属的姊妹群;(7)梅塔飞虱属与托亚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8)艾尤飞虱属、光额飞虱属和希普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9)单突飞虱属、披突飞虱属、凹缘飞虱属和瓶额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支持将飞虱族划分为3个亚族,将皱茎飞虱属作为淡肩飞虱属的异名。

邢丹[4](2013)在《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文中提出尖音库蚊复合组Culex pipiens Complex是全球性分布的媒介蚊虫复合组。在我国,该复合组包括尖音库蚊指名亚种、致倦库蚊、淡色库蚊和骚扰库蚊。我国已知前三者的分布情况,其中新疆地区是典型的尖音库蚊的孳生地,北方地区为淡色库蚊,南方地区为致倦库蚊,并在北京、沈阳、上海地区发现骚扰库蚊。该复合组种类遍布于全国,而且是全球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其中尖音库蚊亚种的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我国斑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复合组还是我国广大城乡的优势蚊虫,其中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常见蚊种,是城镇入室吸血骚扰的主要蚊种。该复合组的分类是蚊虫分类学研究中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该复合组分类地位、鉴别形态和地理区划做了不少研究,该复合组的各亚种形态颇为相似,从外形上很难鉴别,其雄蚊阳茎侧板中叶的形态特征是种下分类的重要依据,且雄蚊阳茎DV/D值是该复合组的重要形态学鉴别特征。然而对于雌性成蚊,仍然,没有可鉴别的形态特征,同时该复合组成员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也还没有深入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PCR技术和核酸自动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熟的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结合比较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以DNA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分类学的发展。较传统的形态分类学而言,分子系统分类学可以利用小块生物体组织进行鉴别,能够在生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鉴别物种;并能够对传统分类系统进行验证,弥补其不足。现已被广泛用于研究昆虫系统发育、行为进化、种群遗传变异和分化,以及区分近缘种的鉴别,种下分类单元的鉴定等方面。多种分子标记的出现,为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在系统分类学、种群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能更好地阐明媒介蚊虫和疾病传播的关系,为蚊媒和蚊媒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依据外部形态分类鉴定及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中的四亚种为研究对象,综合多个分子标记,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分子标记的基因序列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基因序列,对每个分子标记进行详细的分析,构建了该复合组在分子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15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中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获得的长度为633bp和626bp,两者均表现出A+T含量高于C+G含量的趋向性和氨基酸的偏向性,它们的各序列之间的差异度与遗传距离均呈线性关系,且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未达到饱和,说明尖音库蚊复合组种间存在较大的进化潜能。2.15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中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遗传距离范围均在0~0.013之间,说明该复合组变异性较低,遗传相似性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OⅠ和COⅡ基因在尖音库蚊复合组种内十分保守,不适合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用于作亚种阶元的分子特征指标,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由于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较为相似,因此可以看出尖音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和骚扰库蚊仍属于同一个种。3.30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中AChE2基因序列获得的长度为925bp,其也表现出A+T含量趋向性和氨基酸的偏向性,它们的各序列之间的差异度与遗传距离也呈线性关系,且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未达到饱和。4.30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中AChE2基因序列遗传距离范围均在0~1.292之间,说明该复合组变异性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ChE2基因序列在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阶元分类上具有重叠交叉现象,不能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统一起来,说明就AChE2基因来说,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分化还没有达到可以通过该序列区分的程度。5.34个地区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除新疆霍城的尖音库蚊外均有wolbachia感染,感染率在24%~100%。说明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地理种群内wolbachia感染现象十分普遍,且其分布不均匀,感染情况呈现多样性。其中32个地区中测得的wsp基因序列差异较小,经多序列比对排齐后完全一致。说明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较高。6.22个地理采集点经雄蚊阳茎形态、DV/D值与蚊虫生存环境及自育性综合分析,认为黑龙江黑瞎子岛、甘肃嘉峪关、甘肃张掖、甘肃民勤、和甘肃武威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为尖音库蚊,并确定在内蒙古满洲里发现骚扰库蚊新纪录。7.22个地区雄蚊阳茎DV/D值与纬度之间呈强负相关,运用其回归方程验证了30°左右为我国淡色库蚊与致倦库蚊地理分布的理论分界线,说明尖音库蚊复合组雄蚊阳茎DV/D值随地理纬度不同而变化。8.25个尖音库蚊复合组地理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中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9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7,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236,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71,说明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比较丰富,为高度多态性,属高度杂合群体,有较大的遗传潜力,能反映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信息。9.9个微卫星位点在25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除Cx2、Cp3和Cx7位点外均偏离哈温平衡;它们的平均固定指数为0.224,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228,说明群体间并非随机交配,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的平均值为1.008,说明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不高,而且所选的尖音库蚊复合组群体存在或者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10.25个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89~1.775之间,说明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位点的微卫星标记基本能够正确的反映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群内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各群体间的关系,及该复合组和地理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李乐[5](2012)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假眼小绿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 the),属半翅目叶蝉科(Hemiptera:Cicadellidae)是我国各大茶区为害最严重的害虫,发生量大,世代多,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叶蝉种类很多,是为害茶树的一类重要害虫,在生产上早已普遍引起重视。由于这些种危害的寄主植物种类多,加之叶蝉种类外形特征很相似,仅仅依靠传统的分类学方法难以界定,这就导致在小绿叶蝉为害种上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能够准确了解和预测害虫的经济地位和对作物的经济损害能力,必须对有关害虫种类,尤其是具有重要性的种类作出正确鉴定。本文利用对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线粒体DNA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不同地理种群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1个外群共10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构建单倍型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假眼小绿叶蝉536bp的序列中A+T含量占76.8%,其中5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100个个体共检测出5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7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06;12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1.64。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026;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97.4%)。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不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根据构建的单倍型进化关系网,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未显示出与地理分布的一致性。2.测定了12不同地理种群84个个体假眼小绿叶蝉及近缘种间的的线粒体DNA COI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并构建NJ和ML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假眼小绿叶蝉710bp的序列中A+T含量占70.5%,其中110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84个假眼小绿叶蝉个体共检测出6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5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53;12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0.92。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100;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90.0%)。NJ分子系统树显示,假眼小绿叶蝉各地理种群格局总体呈平行关系;其与桃一点斑叶蝉的亲缘关系比葡萄叶蝉远,与青岛葡萄叶蝉的亲缘关系最近。3.贵州湄潭茶园小绿叶蝉在聚类分析时分成2个分支,由于时间问题没能明确贵州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出现的明显的分化,还是茶园中存在多种小绿叶蝉共同为害。总而言之,假眼小绿叶蝉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差异不显着。

罗晓平[6](2012)在《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rDNA-ITS序列研究》文中指出骆驼盘尾丝虫(Onchocerca of camels)是一种寄生于骆驼体内的白色丝状线虫,其成虫寄生在骆驼的皮下组织、肌腱及韧带等部位,最终导致宿主寄生部位形成纤维组织结节,对驼肉的品质、皮革质量以及骆驼的生长和发育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给养驼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原、传播媒介以及生前诊断和预防的研究,在国内外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流行病学调查和虫种鉴定以及系统发生研究是骆驼盘尾丝虫病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内蒙古养驼业生产实际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骆驼盘尾丝虫病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寄生虫学剖解技术,调查了内蒙古两个骆驼主产区(阿拉善地区和巴彦淖尔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的流行状况。共剖解骆驼64峰,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2%,最大感染强度为23个虫结/峰,虫结平均大小为38×20×9(mm3)。对所检获的盘尾丝虫结节进行胃蛋白酶消化处理,首次在双峰驼体内检获了完整的盘尾丝虫雌虫和雄虫,并对成虫和微丝蚴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且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运用PCR方法扩增该盘尾丝虫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其进行克隆与测序,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虫种确认。结果表明,骆驼盘尾丝虫种类为福斯盘尾丝虫(Onchocerca fasciata)随后,以线虫通用引物NC5和NC2扩增福斯盘尾丝虫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以及5.8S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412bp、341bp和157bp。以ITS2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盘尾丝虫属其他虫种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所比较的各盘尾丝虫虫种间,同源性在93.2%~97.3%范围内,而且显示0. linealis为最原始的进化种,0. fascia ta、0. gibsoni和0. gutturosa则进化较慢。根据福斯盘尾丝虫rDNA ITS序列,设计了福斯盘尾丝虫种特异性引物OFIs和OFIas,并对虫体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约702bp的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引物具有很好的种特异性,可用于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筛选和确认。本研究对福斯盘尾丝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骆驼福斯盘尾丝虫ITS序列,为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树艳,李鑫,李娟,沈前程,朱兴全,黄维义[7](2011)在《广西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线粒体rrnL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方义亮[8](2010)在《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mtDNA-COI和mtDNA-ND4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Ⅳ(mtDNA-ND4)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I)基因序列特征,探索从分子水平对不同地理株进行鉴别,掌握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遗传结构以及基因漂流,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遗传多态性,推测其与登革热流行的关系。评价mtDNA-ND4和mtDNA-COI作为分子标志物在白纹伊蚊种内鉴别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福建省四个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登革热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饲养至成蚊,形态鉴定并收集、制成标本,以国内其它地区(云南、上海、贵州)白纹伊蚊作为对照,参考相关文献设计的引物,研磨并提取线粒体DNA,采用PCR方法扩增mtDNA-ND4和mtDNA-COI基因,通过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确认,运用基因分析软件与遗传分析软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①获得mtDNA-ND4和mtDNA-COI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324b和415bp,碱基A+T含量分别为73.2%和70.2%,碱基置换位点分别为17和8个,颠换率为62.5%和64.71%。mtDNA-ND4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12,大于mtDNA-COI(0.00277)。②基于mtDNA-ND4基因,发现福建19个个体存在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442,单倍型家系网络图显示福建单倍型由两种单倍型分别进化而来。N-J法与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显示种间分类清楚,但不同地理种群分类杂乱。③基于mtDNA-COI基因,发现福建、云南、上海、贵州41个个体存在6种单倍型,其中福建16个个体存在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为0.592,分子多样性指数显示福建高于其它地理种群。单倍型家系网络显示所有的单倍型都由一种单倍型进化而来,有三种单倍型在本次研究中未被发现。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出现较小程度的分化(FST=0.28136),很可能由遗传漂变引起的,AMOVA结果显示该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占71.86%)。N-J法与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东山、武夷山三个地理种群分别归为一类。结论:①种群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的白纹伊蚊出现了小程度的遗传分化,很可能由遗传漂变引起,主要由种群内变异引起。福建种群的分子多态性高于其它地理种群。②在白纹伊蚊种内鉴别上,分子标志物mtDNA-COI基因序列优于mtDNA-ND4基因序列。③福建东山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线粒体遗传多态性高,与登革热流行地区毗邻,存在登革热暴发的危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冯毅[9](2010)在《中国蓟马族基于CO Ⅰ和16S rRNA的系统发育研究(缨翅目:蓟马科)》文中提出蓟马族Thripini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蓟马亚科Thripinae,是蓟马亚科Thripinae中最大的一个族。本研究分别测定了18种蓟马的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以及17种蓟马的16S rRNA部分序列,其中蓟马族蓟马各15种。分析了序列的碱基组成、变异位点、遗传距离等数据,以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为外群,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对两基因和其联合基因构建分子系统树,初步探讨了蓟马族部分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论如下:1.所测18种蓟马COⅠ基因T、C、A、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6 %、17.0 %、32.7 %和13.7 %。其中A+T平均含量(69.3 %)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31.7%)。17种蓟马的16S rRNA基因T、C、A、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7 %、17.5 %、32.1%和16.7 %,其中A+T的平均含量(65.8 %)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34.2%。两基因联合序列T、C、A、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7%、17.5 %、32.1%和16.7 %,其中A+T的平均含量为65.8 %,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34.2%。2.18种蓟马COⅠ遗传距离最小是0.002,最大是0.322,所有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00。17种蓟马的16S rRNA基因遗传距离最小是0,最大是0.382,所有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43,两基因联合序列遗传距离最小是0.004,最大是0.300,所有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18。COⅠ基因、16S rRNA以及两者联合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与各自转换(Ts)和颠换(Tv)数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对COⅠ基因、16S rRNA基因及两者联合序列利用g1检测和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发育信号检测。结果说明这3种数据组均可进行属间系统发育分析。4.用COⅠ和16S rRNA两种独立的基因及两基因联合序列建立MP、ML、BI 3种系统树,依据联合分析所获得的3种树所显示的拓扑结构和各类群间的关系大体上一致。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大蓟马属Megalurothrips以及蓟马属Thrips均为较进化的类群。3种树均显示蓟马属Thrips为一并系群,其中的烟蓟马Thrips tabaci在3种系统树中均较早分化出来。在MP和BI树中,带蓟马属中的大带蓟马Taeniothrips major和食螨蓟马属的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tahashii先后分化出来。蓟马属的八节黄蓟马Thrips flavidulus以及葱韭蓟马Thrips alliorum聚为一支。花蓟马属与大蓟马属Megalurothrips聚为一支。在这3种树的末端,均显示拟斑蓟马属Parabaliothrips较为进化,其次为喙蓟马属Mycterothrips和近娟蓟马属Sussericothrips。研究结果对蓟马族的传统分类提出了新观点,也能够充实蓟马族昆虫的基因数据库,并为进一步完善蓟马科的分类系统和揭示其系统发育及演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李娜[10](2008)在《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螽蟖总科是直翅目中的第二大类群,世界上已经描述的螽蟖有6000余种,隶属于1070属。大多数螽蟖为植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部分类群为捕食性种类,是重要的昆虫天敌和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而关于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很不统一,给同行之间的交流造成诸多不便。因此,螽蟖的分类学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的防治和资源的利用上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螽蟖种类丰富,现在已记载至少有330多种,而且分布广泛。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复杂;其中直翅目昆虫资源也较为丰富。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螽蟖在东北地区分布相当普遍。本研究首先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分布进行了记述。在本地区分布的螽蟖有一些近缘种类,它们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因此,作者对本地区螽蟖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四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次研究共获得螽蟖标本21种,隶属于3科,10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采用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外部形态描述及分类学记述。本文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9)所提出的分类系统,将螽蟖科提升为总科,下分为12科。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究的21种螽蟖隶属于3科10属:①露螽科Phaneropteridae,露螽属Phaneroptera Audinet-Serville,条螽属Ducetia Stal,掩耳螽属Elimaea Stal;②螽斯科Tettigoniidae,蝈螽属Gampsocleis Fieber,拟蝈螽属Uvarovites Tarbinsky,螽斯属Tettigonia Linnaeus,姬螽属Metrioptera,寰螽属Atlanticus Scudder;③草螽科Conocephalidae,草螽属Conocephalus Thunberg,钩额螽属Ruspolia Schulthess。形态学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2)一些种类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如:蝈螽属的普通蝈螽模式亚种G. sedakovii sedkovii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G. sedakovii obscura,螽蟖属的乌苏里螽蟖 T. ussuriana和短翅螽蟖 T. cantans,钩额螽属的线条钩额螽R. nitidula和姬钩额螽R. jezoensis,草螽属的中华草螽C. chinensis和普通草螽C. fuscus等,属于近缘种类。鉴于此,本文又从以下四个微观角度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21种螽蟖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的内部显微结构以及胃盲囊进行了研究,首次利用螽蟖消化道前、中、后肠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螽蟖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不同属种以及近缘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前胃及中肠的胃盲囊,其余部分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辅助作用。(2)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高级阶元中具有非常稳定的差异性,不同科、属之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不同科及属之间的分类指标。(3)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低级阶元中也具有较稳定的差异性,同属不同种之间以及形态学上相近的近缘种之间差异较明显,因而也可以作为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我们探索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5)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乌苏里螽蟖和短翅螽蟖,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以及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都各自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3、细胞学方面: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研究了21种螽蟖的染色体核型,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螽蟖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X♀/ X0♂,这也是直翅目昆虫大多数种类所具有的性别决定机制。(2)螽蟖科昆虫染色体数目为2n(♂)= 31,29;露螽科为2n(♂)= 31,29,27;草螽科为2n(♂)= 31,都属于螽蟖总科最普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3)不同螽蟖以及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在染色体组式、染色体形态以及相对长度等方面差异较大: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在染色体相对长度以及染色体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上差别都很明显;短翅螽蟖的染色体组式为1L+5M+8S+X,而乌苏里螽蟖则为1L+4M+9S+X,二者在染色体相对长度方面差异也很显着;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在染色体核型方面差别非常显着,线条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9m+2t,染色体组式为11M+4S+X,而姬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5m+6t,染色体组式为10M+5S+X;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则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两者的染色体组式分别为6M+9S+X和7M+8S+X,差别同样显着。因此,染色体核型可以作为螽蟖和其它昆虫类群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是一致的:上述几种外形相近的近缘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与形态学上的近似程度呈正相关。4、生物化学方面: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16种螽蟖的酯酶(EST)同工酶,利用各酶带的迁移率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 EST同工酶在螽蟖不同体段的酶谱中存在着差异,螽蟖胸部的EST同工酶活性明显强于后足股节。(2) EST同工酶在科等高级阶元中的差异不大,从酶带数及酶活性上看,属间、种间差异都很明显,因而可以作为属内不同种间、不同属不同种间的分类指标。其中,螽蟖科昆虫的酶带数量最多,露螽科昆虫次之,草螽科昆虫最少。螽蟖的EST酶谱的差异表现出了与该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呈正相关的趋势。(3)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之间,EST酶谱的差异显着。普通蝈螽模式亚种有6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短翅螽蟖有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乌苏里螽蟖则有9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线条钩额螽共有10条酶带,其中7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姬钩额螽则共有11条酶带,其中有4条酶带染色最深,酶活性最强;中华草螽共有11条酶带,其中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草螽则有10条酶带,其中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另外上述各近缘种之间的酶带分区也不同,差异显着。(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近缘种类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以及细胞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5、分子生物学方面:首次提取了东北地区螽蟖总科21种昆虫基因组总DNA,利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Cytb基因510bp,16SrDNA 454bp;使用ClustalX1.81、MEGA 3.0等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遗传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简约法(MP)对Cyt b数据集和16SrDNA数据集进行了螽蟖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结果如下:(1) 21种螽蟖昆虫的510bpCytb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性是50.2%,变异性是49.2%;测得的454bp16S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位点占总数的60.1%,变异性是39.9%。(2) Cytb基因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22.1%、29.5%和11.2%,其中,A+T含量为66.8%,而G+C的含量只有33.3%。Cytb基因的不同密码子之间碱基组成表现了一定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最保守,保守位点占所有保守位点的55.2%;密码子第三位点保守位点只有6个,而变异位点最多,占所有变异位点的65.3%。16SrDNA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4 %、11.2%、32.8%和20.3%,A+T含量为68.5%,而G+C的含量只有31.5%。这种高A+T含量是节肢动物线粒体DNA的共同特性。(3) Cytb基因的两种转换(T-C、A-G)的频率要高于四种颠换(T-A、T-G、C-A、C-G)的频率,其中转换以T-C替换数目最多,达到49个,颠换以T-A最多达到28个,以C-G最少,只有2个;从颠换发生的位点看,大多数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这可能与密码子第三位点的高A+T含量相关。16S基因的转换频率与颠换频率差不多,为1.1倍;转换数最高的也发生在A-G之间,颠换数最高的则发生在T-A。(4) 21种螽蟖由20种氨基酸组成,编码170个氨基酸,其中保守氨基酸为115个,占所有氨基酸数目的67.6%,变异氨基酸55个,所占比例为32.4%。(5)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的拓朴结构大致相同,3科10属螽蟖的系统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的系统关系如下:蝈螽属Gampsocleis:(((G. sedakovii obscura, G. sedakovii sedkovii), G. ussuriensis), G. gratiosa);螽蟖属Tettigonia:((T.caudata, T. cantans), T. ussuriana);草螽科Conocephalidae:((R. nitidula, R. jezoensis), (C. fuscus, C. chinensis)),结果与上述解剖学、细胞学以及生物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相同。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理解剖—电镜扫描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测序等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及手段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应用以上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区分本论文中所研究的形态学上较相近的近缘种类。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证明此分类系统是完全正确且可靠的;同时表明,现代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客观、灵敏等优点,能够鉴定出形态学不能区分的昆虫亲缘种,尤其是对一些疑难、近缘种类的区分与鉴定上,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

二、几种蚊虫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蚊虫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6S rRNA、12S rRNA和Cyt b基因的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
        1.1.1 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的形态特征
        1.1.2 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生物学特征
        1.1.3 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危害
    1.2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2.2 基于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1.3 线粒体DNA
        1.3.1 线粒体基因组成
        1.3.2 线粒体基因的特征
        1.3.3 线粒体基因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3.4 线粒体DNA应用的前景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虫源
    2.2 药品与试剂
    2.3 仪器
    2.4 所需试剂配制
    2.5 实验方法
        2.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5.2 模板DNA质量检测与纯度测定
        2.5.3 基因片段的扩增及测序
        2.5.4 PCR产物的检测及测序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模板DNA质量检测及纯度测定
        3.1.1 模板DNA质量检测
        3.1.2 模板DNA纯度检测
    3.2 PCR扩增结果
        3.2.1 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扩增结果
        3.2.2 12S rRNA基因部分片段扩增结果
        3.2.3 Cyt b基因部分片段扩增结果
    3.3 DNA序列分析
        3.3.1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3.2 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3.3 Cyt b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3.3.4 联合数据集序列组成特征分析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4.1 总结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尖音库蚊复合组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尖音库蚊复合组形态特征及医学重要性
2 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形态学分类
3 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4 结 语

(3)中国飞虱族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飞虱科:飞虱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飞虱族研究概况
        1.1.1 国外学者研究概况
        1.1.2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1.2 分子系统学概述
        1.2.1 线粒体基因的特点及应用
        1.2.2 核基因28S rDNA的特点及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材料及保存方法
    2.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2.2.1 仪器和设备
        2.2.2 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基因组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3.3 目的基因的扩增
        2.3.3.1 PCR扩增引物
        2.3.3.2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2.3.4 扩增产物的测序
        2.3.5 序列的处理和组成分析
        2.3.5.1 序列的处理与比对
        2.3.5.2 序列的组成分析及信息检验
        2.3.6 系统发育分析
        2.3.6.1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2.3.6.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总DNA的检测
    3.2 扩增结果
    3.3 碱基的同质性检验
    3.4 碱基替代饱和度检验
    3.5 碱基序列组成分析
    3.6 单元间的遗传距离
    3.7 系统发育信号的树长分布分析(g1检验)
    3.8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1 基于单基因28S rDNA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2 基于单基因16S rDNA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3 基于单基因COXI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4 基于单基因Cyt b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5 基于联合基因16S rDNA、COXI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8.6 基于联合基因28S rDNA、16S rDNA、COXI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3.9 系统发育树部分分支的单系性检验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关于MP树、ML树、BI树选择的讨论
        4.2.2 单基因和联合基因对飞虱族系统发育分析的影响
        4.2.3 飞虱族的系统发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COⅠ基因COⅡ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2.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ACHE2 基因序列结果
    3.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感染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结果
    4.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雄蚊阳茎DV/D值测定及研究结果
    5.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讨论
    1.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COⅠ、COⅡ基因的研究
    2.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ACHE2 基因的研究
    3.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感染WOLBACHIA的研究
    4.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类型及其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5.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5)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假眼小绿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假眼小绿叶蝉的研究概况
        1.1.1 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学特性
        1.1.2 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
        1.1.3 茶小绿叶蝉种群分类研究
    1.2 遗传多样性的概述及研究方法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2.2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的进展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1.2.3.1 距离矩阵法
        1.2.3.2 简约法
        1.2.3.3 似然法
    1.3 线粒体 DNA 及其在昆虫系统进化中的应用研究
        1.3.1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和特点
        1.3.2 线粒体 DNA 序列在昆虫系统进化研究中应用
        1.3.2.1 分子进化研究
        1.3.2.2 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分析
        1.3.2.3 物种遗传变异及进化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1 主要仪器
        2.1.2.2 主要试剂
        2.1.3 DNA 提取
        2.1.4 线粒体 DNA 16S rRNA 基因片段的 PCR 扩增
        2.1.5 目的片段的克隆
        2.1.5.1 PCR 产物的纯化
        2.1.5.2 连接
        2.1.5.3 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 TG1 感受态细胞
        2.1.5.4 转化
        2.1.5.5 单菌落筛选
        2.1.5.6 菌落 PCR 检测
        2.1.6 目的片段序列测定
        2.1.7 DNA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基因组 DNA 质量检测和 16S rRNA 的扩增结果
        2.2.2 假眼小绿叶蝉线粒体 16S rRNA 序列特征及变异
        2.2.3 假眼小绿叶蝉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2.2.4 假眼小绿叶蝉种群间遗传距离
        2.2.5 假眼小绿叶蝉 mtDNA 16S rRNA 单倍型的进化网络关系
        2.2.6 假眼小绿叶蝉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2.3 讨论
第三章 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及近缘种的 mtDNACOI 基因序列分析和比较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DNA 提取
        3.1.4 线粒体 DNA COI 基因片段的 PCR 扩增
        3.1.5 目的片段的克隆
        3.1.6 目的片段序列测定
        3.1.7 DNA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COI 的扩增结果
        3.2.2 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 COI 序列分析
        3.2.3 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2.4 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及近缘种间遗传距离
        3.2.5 构建系统发育树
        3.2.6 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果和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rDNA-ITS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部分
    1.1 盘尾丝虫病概述
        1.1.1 种类和形态特征
        1.1.2 发育和生活史
        1.1.3 致病作用和危害
        1.1.4 诊断和防治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寄生虫分类生物学及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1.2.1 在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1.2.2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2.3 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一 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3 研究二 骆驼盘尾丝虫形态学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骆驼福斯盘尾丝虫成虫形态描述
        3.2.2 骆驼盘尾丝虫微丝蚴形态描述
    3.3 讨论
    3.4 小结
4 研究三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虫种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PCR扩增结果
        4.2.2 扩增产物克隆结果
        4.2.3 测序结果
        4.2.4 序列比对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研究四 福斯盘尾丝虫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ITS序列PCR扩增结果
        5.2.2 ITS片段克隆结果
        5.2.3 ITS序列测序结果
        5.2.4 基于ITS2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研究五 福斯盘尾丝虫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及验证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通用引物PCR扩增结果
        6.2.2 特异性片段PCR扩增
    6.3 讨论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mtDNA-COI和mtDNA-ND4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白纹伊蚊DNA 模板制备方法比较
        2.2 PCR 扩增
        2.3 基于mtDNA-ND4 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遗传分析方法
        2.4 基于mtDNA-COI 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遗传分析方法
结果
    1 白纹伊蚊MTDNA 模板制备方法比较结果
    2 白纹伊蚊MTDNA 序列比对结果
    3 基于MTDNA-ND4 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遗传分化分析结果
    4 基于MTDNA-COI 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遗传分化分析结果
讨论
    1. 蚊虫MTDNA 提取方法分析
    2. 白纹伊蚊线粒体基因遗传多态性
    3. 白纹伊蚊线粒体基因遗传多态形成的影响因素
    4. 登革热媒介遗传多态性与其传播登革热病毒媒介效能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9)中国蓟马族基于CO Ⅰ和16S rRNA的系统发育研究(缨翅目:蓟马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缨翅目昆虫简介和系统学研究概况
        1.1.1 缨翅目昆虫简介
        1.1.2 缨翅目分子系统学研究简介
        1.1.3 缨翅目系统学研究前景
    1.2 蓟马族简介及其系统学研究现状
        1.2.1 蓟马族昆虫简介
        1.2.2 蓟马族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2.3 目前蓟马族系统学中存在的问题
    1.3 线粒体基因组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特点
        1.3.2 线粒体DNA 序列分析在昆虫系统学中的应用
        1.3.3 COⅠ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3.4 16S rRNA 基因序列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的种类与采集
    2.2 仪器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总DNA 提取方法
        2.3.1 总DNA 的检测
    2.4 PCR 扩增
        2.4.1 PCR 反应体与反应条件
        2.4.2 PCR 产物的直接测序
    2.5 序列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5.1 序列校正和同源性比较
        2.5.2 序列比对及组成分析
        2.5.3 基因序列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2.6 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
        2.6.1 系统发育软件及使用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总DNA 提取与PCR 扩增结果
        3.1.1 总DNA 检测结果
        3.1.2 PCR 扩增结果
    3.2 COⅠ基因序列分析
        3.2.1 COI 基因的序列组成及变异
        3.2.2 COI 基因碱基替换和遗传距离分析
        3.2.3 树长分布分析
    3.3 16Sr RNA 基因序列分析
        3.3.1 16SrRNA 基因的序列组成及变异
        3.3.2 16SrRNA 基因碱基替换和遗传距离分析
        3.3.3 树长分布分析
    3.4 COⅠ和16S rRNA 基因联合序列分析
        3.4.1 COⅠ和16S rRNA 基因联合序列组成及变异
        3.4.2 COⅠ和16S rRNA 基因联合序列碱基替换和遗传距离分析
        3.4.3 树长分布分析
    3.5 分子系统树
        3.5.1 基于COⅠ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3.5.2 基于16S rRNA 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3.5.3 基于COⅠ与16S rRNA 联合基因系统发育树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系统发育分析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分类学发展史概述
    2. 螽蟖总科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2.1 螽蟖的分类特征
        2.2 螽蟖的研究概况
        2.2.1 世界范围螽蟖的研究概况
        2.2.2 我国螽蟖的研究概况
        2.2.3 螽蟖的系统学研究
    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 螽蟖总科昆虫的基本特征
    2. 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名录
    3. 本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露螽科
        3.2 螽蟖科
        3.3 草螽科
第三章 消化道内部结构研究
    1. 概述
        1.1 昆虫解剖的研究概况
        1.2 昆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螽蟖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集
        2.3.2 材料制备
        2.3.3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
    3. 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分析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4.2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4.3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4.4 螽蟖的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螽蟖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1. 概述
        1.1 细胞学分类学简介
        1.2 染色体研究在昆虫分类上的应用
        1.3 我国直翅目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现状
        1.4 螽蟖总科昆虫细胞学研究现状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用品
        2.2.1 器材
        2.2.2 药品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野外工作
        2.3.2 室内工作
        2.3.3 染色体分析方法
    3. 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4. 聚类结果分析
        4.1 结果
        4.2 分析
    5. 讨论
        5.1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5.2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5.3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第五章 酯酶同工酶研究
    1. 概述
        1.1 同工酶的原理及应用
        1.1.1 同工酶的概念发展历史
        1.1.2 同工酶的遗传学基础
        1.1.3 同工酶谱的判读与解释
        1.1.4 电泳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1.1.5 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
        1.2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应用
        1.3 酯酶同工酶在直翅目昆虫中的研究现状
        1.4 缩写及其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及实验用品
        2.3 研究方法
        2.4 实验步骤
        2.4.1 样品制备
        2.4.2 各种试剂的配制
        2.4.3 配制凝胶
        2.4.4 点样
        2.4.5 电泳
        2.4.6 染色
        2.4.7 脱色及固定
        2.4.8 凝胶计算及保存
        2.5 酶谱记录
        2.6 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同种不同部分之间 EST 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
        3.2 螽蟖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3.3 露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3.4 草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价值
        4.2 同工酶电泳分析方法用于分类的优缺点
        4.3 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
第六章 cytb 与16SrDN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1. 概述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1.1.2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1.3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分子标记
        1.1.3.1 线粒体 DNA(mtDNA)
        1.1.3.2 rDNA
        1.1.3.3 编码蛋白质的核基因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1.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
        1.2.3 线粒体假基因
        1.2.4 16S rDNA 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情况
        1.2.5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1.2.5.1 简约法
        1.2.5.2 距离法
        1.2.5.3 似然法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标本的采集、固定及保存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总 DNA 的提取
        2.2.2 DNA 样品的检测
        2.2.3 PCR 扩增目的基因序列
        2.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2.3.2 序列比对
        2.3.3 序列组成分析
        2.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2.3.5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产物及序列的测定
        3.1.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3.1.3 测序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2.1 Cytb 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分析
        3.2.2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3.2.3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4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3 16SrDNA 序列分析结果
        3.3.1 16SrDNA 部分片段分析
        3.3.2 16S 基因的遗传距离
        3.3.3 16S 基因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4 螽蟖总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1 距离法建树
        3.4.2 简约法建树
        3.5 两种建树方法得到的系统树的总结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分析
        4.2 目的序列的获得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特征
        4.3.2 Cytb 基因不同密码子碱基组成特征
        4.3.3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4.4 本文所研究的螽蟖系统关系分析
        4.4.1 Cytb 基因序列
        4.4.2 16SrDNA 基因序列
        4.5 两个分子标记在螽蟖总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探讨
第七章 结论
    1. 形态学部分
    2. 解剖学部分
    3. 细胞学部分
    4. 生物化学部分
    5. 分子生物学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几种蚊虫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6S rRNA、12S rRNA和Cyt b基因的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遗传多样性分析[D]. 廖弘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2]尖音库蚊复合组的最新研究进展[J]. 游小花,方义亮,张建庆,高博,杨靓,吴祖建.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5(01)
  • [3]中国飞虱族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飞虱科:飞虱亚科)[D]. 黄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5)
  • [4]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D]. 邢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3(11)
  • [5]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假眼小绿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6]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rDNA-ITS序列研究[D]. 罗晓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7]广西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线粒体rrnL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J]. 王树艳,李鑫,李娟,沈前程,朱兴全,黄维义. 中国畜牧兽医, 2011(01)
  • [8]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mtDNA-COI和mtDNA-ND4基因多态性研究[D]. 方义亮. 福建医科大学, 2010(02)
  • [9]中国蓟马族基于CO Ⅰ和16S rRNA的系统发育研究(缨翅目:蓟马科)[D]. 冯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10]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D]. 李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几种蚊子线粒体DNA-16S rRNA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