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抗风湿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抗风湿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抗风湿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梁雪珍,周辉,刘恒,陈康桂,袁世新,冯应聪,黄晓新[1](2021)在《210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其合理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1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3月于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21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科室分布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1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前三的分别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占31.90%,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23.33%,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95%;21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前三的科室分别为骨一科,占34.29%,骨四科,占24.29%,呼吸内科,占19.05%。210例住院患者中存在15例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率为7.14%;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别为适应证不合理6例(40.00%),用法用量不合理4例(26.67%),联合用药不合理3例(20.00%),遴选药品不合理2例(13.33%)。结论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多分布于骨科和呼吸内科,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需强化监管力度,加强临床医师专业知识培训,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率,提高院内整体用药水平。

毛旭峰[2](2020)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医学大数据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一类常见的用于治疗胃酸分泌相关疾病的药物,其通过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泵的不可逆结合抑制胃酸分泌,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PPIs具有作用时间长、抑制餐后胃酸分泌效果好、不易出现药物耐受性等优势,其近年来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并随之带来了过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增加、患者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治疗是PPIs过度使用的重要来源,但临床上两者联用的获益尚未明确,而且两种药物具有一些可能发生协同作用的不良反应,增加使用的风险。规范此类患者的PPIs使用需要产生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需要掌握出现PPIs不合理使用的具体原因,PPIs预防的疗效以及PPIs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受限于大型的医学数据库缺乏,不能提供充足的病例样本数量来支撑相关研究所需的检验效能。研究目的:通过医学大数据研究住院患者在接受GCs治疗时,发生PPIs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PPIs预防的有效性以及PPIs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明确PPIs使用的获益和风险,进一步规范PPIs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同时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新的证据。研究方法:1、接受PPIs治疗患者的特征属性分析:通过上海长海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管理中心,从我国20家综合性医院中采集了出院时间为2015-01-01至2018-03-31且具有GCs使用记录的成年住院患者诊疗数据。而后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对使用PPIs患者的特征属性进行探索,这些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PPIs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与PPIs处方的开具有重要联系。依据随机森林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各个特征的重要性进行排序,通过分析后得出区分PPIs使用患者和非使用患者最相关的特征属性。另外,对不同种类的PPIs分别建模,分析对应药物的特征属性。最后通过这些特征属性推测PPIs不合理使用的影响因素。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有效性:以使用GCs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预防使用PPIs是否能减少GCs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消化道出血(Clinically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SGB)的风险。研究的病例组为使用GCs后出现CSGB患者,随机匹配具有相同入院日期且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配对比例为1:10。利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影响CSGB发生的危险因素作为协变量,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调整后PPIs暴露优势比。3、质子泵抑制剂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评价:以使用GCs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队列研究,探索患者接受PPIs后是否会增加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风险。研究的暴露因素为PPIs使用,对照组为未进行PPIs治疗的GCs使用患者,通过协变量调整和倾向性评分两种方法,计算暴露组和对照组发生HAP的优势比。结果:1、接受PPIs治疗患者的特征属性分析:2015-01-01至2018-03-31期间,共有20家医院的701 673例GCs使用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接受PPIs治疗的患者为510 100例,PPIs使用率为72.7%。较差的入院基础情况(高龄、高合并症指数),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出血相关药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肝素、高剂量GCs)是导致GCs合并使用PPIs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眼科疾病则较少选择PPIs合并治疗。在不同品种的PPIs中,与奥美拉唑使用增加高度相关的特征属性为脊椎疾病和高剂量GCs;泮托拉唑使用主要和肾小球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三种药物使用患者的特征属性相对较集中,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药物、消化道疾病。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有效性:在701 673例GCs使用患者中,有1 465(0.21%)例患者出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经过筛选,共有178例病例患者和1 780例对照患者被纳入研究。经协变量调整后,病例组和对照组的PPIs暴露优势比为0.9(95%CI:0.6-1.4,p=0.5989);其中PPIs预防使用与胃肠出血高危因素(机械通气>48h或凝血障碍)间存在交互效应(p=0.0241),分析交互效应后发现,以无胃肠出血高危因素且不使用PPIs患者作为参照,具有胃肠出血高危因素且不使用PPIs患者的调整后优势比为82.0(95%CI:27.2-246.8),而具有胃肠出血高危因素但使用PPIs患者的调整后优势比为22.8(95%CI:13.1-39.4)。3、质子泵抑制剂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评价:在符合研究条件的307 622例GCs使用患者中,PPIs暴露患者和未暴露患者分别为217 460例和90 162例,HAP发生数分别为5 626例和1 292例,PPIs暴露组的HAP发病率大于对照组(2.6%vs 1.4%,OR:1.8,95%CI:1.7-1.9)。经协变量调整后,暴露组和对照组发生HAP的调整后优势比为1.7(95%CI:1.5-1.8);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PIs暴露组和对照组均包含83 786例患者,暴露组和对照组的HAP患者分别为1 795例(2.1%)和1 286例(1.5%),HAP的优势比为1.4(95%CI:1.3-1.5),PPIs使用导致HAP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17.2%。患者暴露的PPIs剂量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rug dose,DDD)为单位分成0、0-2、2-7、>7这四个剂量组,对应的调整后优势比分别为1(参照组)、1.0(95%CI:0.9-1.1)、1.3(95%CI:1.2-1.4)、1.9(95%CI:1.8-2.1)。结论:1、接受PPIs治疗患者的特征属性分析:在接受GCs治疗的患者中,与联合使用PPIs有关的特征属性为较差的入院基础情况、恶性肿瘤和抗肿瘤药物、消化道出血风险有关的药物和消化道疾病,而过于广泛地使用PPIs预防化疗相关的呕吐可能为过度用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的使用的特征属性分别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的使用可能不够规范,其特征属性主要为恶性肿瘤和抗肿瘤药物。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有效性:使用GCs的住院患者发生CSGB的概率较低,尚不能认为PPIs预防可以减少GCs使用患者CSGB的风险;但当GCs使用患者具有呼吸衰竭或凝血障碍时,PPIs预防可能会减少CSGB的风险。3、质子泵抑制剂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评价:住院患者接受GCs治疗时,合用PPIs会增加HAP的风险,其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较高,是HAP发生的重要原因;HAP的风险随着PPIs累计使用的剂量增加而变大,短疗程的PPIs使用则相对安全,控制PPIs疗程是降低HAP风险的有效方法。

孟宣延[3](2020)在《RA及SLE患者化验指标与抗风湿类药物使用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某院血液内科、免疫学科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与治疗前检测的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并推断治疗前检测的化验指标是否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分析用药合理性及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和免疫学科RA患者515例,SLE患者21 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治疗前检测的化验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等数据。通过患者的用药情况分为不同的给药方案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以下四组:Ⅰ组为仅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Ⅱ组为DMARDs+云克、Ⅲ组为DMARDs+糖皮质激素、Ⅳ组为DMARDs+云克+糖皮质激素;SLE分为以下为四组:Ⅰ组为仅用糖皮质激素(GC)、Ⅱ组为GC+羟氯喹、Ⅲ组为GC+免疫抑制剂、Ⅳ组为GC+羟氯喹+免疫抑制剂。采用SPSS 24.0和Prism8.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A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WBC中Ⅱ组平均值为6.70±2.27,明显低于其他三组;RF中Ⅱ组中位数值为67.70(11.80,199.00),明显低于Ⅲ组和Ⅳ组;CRP中Ⅱ组中位数值为8.70(3.17,27.50)、Ⅳ组中位数值为8.63(3.17,41.38),两组值都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ESR中Ⅱ组中位数值为30.85(16.08,54.03)、Ⅳ组中位数值为34.70(17.20,55.60),两组值都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两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云克使用组WBC 平均值为 7.18±57、RF 平均值为 265.81±561.42、CRP 平均值为 24.97±36.18、ESR平均值为37.20±25.69,非使用组WBC平均值为8.43±3.62、RF平均值为446.21±813.26、CRP平均值为54.58±60.54、ESR平均值为57.01±30.39,对比两组化验指标,非使用组WBC、RF、ESR、CRP平均值明显高于使用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WBC中Ⅱ组平均值为6.07±3.50,明显低于Ⅲ组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氯喹和免疫抑制剂不同用药情况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WBC、RF、CRP、ESR四种化验指标有助于给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WBC、ESR值高的患者推荐使用Ⅰ组(仅用DMARDs)给药方案,RF、CRP值高的患者推荐使用Ⅲ组(DMARs+GC)给药方案,WBC、RF、ESR值低的患者推荐使用Ⅱ组(DMARDs+云克)给药方案,CRP值低的患者建议使用Ⅳ组(DMARDs+云克+GC)给药方案。WBC、RF、CRP、ESR值高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云克,糖皮质激素与化验指标无相关性。2.WBC有助于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WBC值低的患者建议使用Ⅱ组(GC+羟氯喹)给药方案,WBC高的患者建议使用Ⅲ组(GC+免疫抑制剂)给药方案。羟氯喹和免疫抑制与化验指标无相关性。

张玉飞[4](2020)在《IL-6受体抑制剂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红蛋白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约30%-70%的RA患者合并贫血。托珠单抗是一种IL-6受体抑制剂,治疗RA的疗效已得到公认。然而,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对RA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存在分歧。本研究通过检索托珠单抗对RA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影响的相关文献,评估了托珠单抗对RA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目的评估托珠单抗对RA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万方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搜集标题、摘要、关键词中含有:“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Rheumatoid”、“tocilizumab”、“Interleukin-6”、“IL-6”、“IL-6receptor inhibitor”、“Anemia”、“Hemoglobins”和“Hemoglobin”等英文检索词与“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托珠单抗”、“雅美罗”、“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受体抑制剂”、“IL-6抑制剂”、“IL-6受体抑制剂”、“贫血”和“血红蛋白”等中文检索词的相关文献。英文文献检索均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结果纳入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2442例RA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4周血红蛋白合并效应量MD=0.31,95%CI(0.22,0.40);治疗后8周血红蛋白合并效应量MD=0.56,95%CI(0.15,0.98);治疗后12周血红蛋白合并效应量MD=0.30,95%CI(0.21,0.40);治疗后16周血红蛋白合并效应量MD=0.29,95%CI(0.20,0.39);治疗后24周血红蛋白合并效应量MD=0.28,95%CI(0.18,0.37)。合并效应量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RP治疗前后合并效应量MD=-0.35,95%CI(-0.43,-0.26)、ESR治疗前后合并效应量MD=-0.23,95%CI(-0.37,-0.08),合并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的分析结果未检测出发表偏倚。结论对RA合并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影响,IL-6受体抑制剂(托珠单抗)组升高血红蛋白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

刘晖,韩韬[5](2019)在《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学特点对提升临床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高效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机制,而应用不当则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诱发代谢紊乱,甚至抑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所以研究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始终是医药学界的重要课题。目的:浅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其药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糖皮质激素处方1300张,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科室、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其中皮肤科使用最多,占比49.46%,其次是肾内科14.31%,41~60岁患者使用率最高,占比45.69%,地塞米松酸钠注射液类使用率较高,占比21.77%。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效果良好,应用广泛,在合理使用前提下,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为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现状,笔者将486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作为研究样本,旨在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任静[6](2019)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测,为药物治疗和长期预防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既往临床研究不足,医生们对在不同类型凝血紊乱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主要病理因素、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缺乏了解,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借助队列研究阐释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其排除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界值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诊断敏感性随年龄而降低(从100%降至7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其中STEMI、多支病变血管以及左前降支(LAD)堵塞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显着,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后,恢复不良病人D-二聚体在手术后第14天达到峰值,此时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反映90天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但不能预测手术后1年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2、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ROC、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OPCAB病人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在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Ag临界值可预测OPCAB手术后1年内的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发现了vWF:Ag与冠脉介入(PCI)病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将临界值设定为312.0%时,血浆vWF:Ag预测PCI术后病人发生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4.4%,并能反映抗栓治疗后的凝血紊乱的缓解状态。3、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PC: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利用方差分析、q检验、ROC、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的PC: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情未得到控制病人血浆中PC:A水平高于病情被控制的患者,利用PC:A评价病情是否得到完全控制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7%。哮喘病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TNF-α、IL-8和ECP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均显着降低,可敏感反映治疗效果,对病人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4、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颗粒过滤法和Acu Star发光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Ab),用U检验、ROC、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均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合并血栓栓塞的HIT病人的IgG型HIT-Ab水平显着高于孤立性HIT病人,以2.32 U/ml为临界值,高于此水平的病人在15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显着增高(Log-rankχ2=56.577,P<0.001),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0.0%。在HIT高风险病人中,混合HIT-Ab(定性)阳性率>混合HIT-Ab(定量)>IgG型HIT-Ab;在非HIT病人中,IgG型HIT-Ab的特异性优于混合HIT-Ab(定量),混合HIT-Ab(定量)优于混合HIT-Ab(定性)。5、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各项止血指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用U检验、ROC、Kruskal-Wallis H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肝癌病人抗凝血蛋白质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t-PA:A、PAI:A、vWF:Ag、FⅧ:A、FIB、PT和APTT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肝癌病人存在多系统失衡。在临床监测中,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可作为监测肝癌疗效的敏感指标;血浆D-二聚体预测肝癌病人发生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临界值为549.5μg/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67.1%,可用于对门静脉血栓风险做排除诊断。

冯方[7](2019)在《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目的: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的肌病患者进行筛查,符合抗SRP肌病诊断的患者有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了肌肉活检并接受了免疫抑制治疗。详细采集40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等并进行追踪随访。所有患者肌肉活检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记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MHC-I)和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表达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起病缓急将患者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并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抗SRP肌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3,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夏季为高发季节(50%)。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649-16013IU/L),肢体无力以近端为主。47.5%的患者肌肉严重受累,肌力≤3级,肌肉疼痛和萎缩的患者分别占42.5%和30%,有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分别占35%和12.5%,17.5%的患者有心肌受累,20%的患者有间质性肺改变,其余肌外受累如皮疹、发热、雷诺现象等不常见。急性组肌力≤3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亚急性组(P=0.026);慢性组肌肉萎缩较急性组更常见(P=0.032),肌痛则是急性组较慢性组更常见(P=0.036);慢性组治疗效果较亚急性组差(P=0.026)。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再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是最主要的炎性细胞,其中CD163+M2型巨噬细胞占主导地位,其次可见散在分布的CD4+T细胞,而CD8+T细胞和CD20+B细胞较少见。MHC-I分子阳性表达以及MAC沉积于非坏死性肌纤维可见于大多数患者。结论:抗SRP肌病患者多见于40-5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夏季高发,病情进展快慢不一。严重的肌肉受累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是突出的临床表现,慢性起病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所有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的肌纤维坏死和再生,M2型巨噬细胞为主要炎性细胞,大部分患者可见肌纤维MHC-I阳性表达和C5b-9沉积。第二部分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目的:对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并且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IMNM患者20例,所有患者使用他克莫司(0.05mg/kg/d)联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起始剂量0.8-1 mg/kg/d)治疗达一年以上。他克莫司目标血药谷浓度为5-10ng/ml,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定期复查和评估患者在联合治疗开始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的肌力和活动能力、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口服强的松用量,对他克莫司的有效性进行评价,7例联合治疗不足24月的患者采用最后一次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长为21个月(14月-24月)。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以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开始联合治疗时相比,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1),肌力也逐步改善。随访过程中仅1例(5%)患者复发,1例(5%)患者病情恶化。自第3月起,口服强的松剂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1)。随访期间2例(10%)患者出现血糖升高,1例(5%)血肌酐轻度升高,1例(5%)轻度脱发,上述不良反应均在调整用药后逆转。结论:他克莫司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对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他克莫司可以减少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并且无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何俏明,覃祖前,黄建静,谭妮,杨雁月[8](2019)在《皮肤免疫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某医院皮肤免疫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品种、适应证、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和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皮肤免疫科住院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不存在无指征用药的情况,但激素的品种选择较单一。各种激素的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及给药途径不存在不适宜的情况,均符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结论应继续加强临床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把控,以期逐步减少临床不合理或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

黄忠华,黄富宏,姜亚莉,陆昊[9](2018)在《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理。方法从医院2016年的儿科门诊处方中,每季度随机抽取10 d处方(4个季度共计11 560张),统计其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共1 246张,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46张处方中,患儿男770例,女476例; 47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例较高,占43. 50%;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的占31. 22%;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使用比例最高,占63. 57%;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为无适应证用药。结论医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总使用率不高,但适应证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抗风湿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抗风湿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210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其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糖皮质激素种类
    2.2 科室分布情况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
3 讨论
    3.1 糖皮质激素应用现状
    3.2 适应证不合理
    3.3 遴选药品不合理
    3.4 用法用量不合理
    3.5 联合用药不合理
    3.6 改进措施

(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医学大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特征属性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有效性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部分 质子泵抑制剂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评价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RA及SLE患者化验指标与抗风湿类药物使用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称对照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 研究背景
        1.1.1 风湿病
        1.1.2 类风湿性关节炎
        1.1.3 系统性红斑狼疮
        1.1.4 药学监护
        1.1.4.1 药学监护的起源
        1.1.4.2 药学监护现状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资料
        2.1.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方法
        2.2.2 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2.3.1 类风湿性关节炎
        2.3.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
        3.1.1 RA患者基本情况
        3.1.2 RA患者不同给药方案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分析
        3.1.3 化验指标与糖皮质激素和云克的相关性分析
    3.2 系统性红斑狼疮
        3.2.1 SLE患者基本情况
        3.2.2 SLE患者不同给药方案的各项化验指标比较
        3.2.3 化验指标与羟氯喹和免疫抑制剂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析与讨论
        4.1.1 用药情况与指南推荐药物及治疗方法比较
        4.1.2 化验指标在RA中的诊断价值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析与讨论
        4.2.1 用药情况与指南推荐药物及治疗方法比较
        4.2.2 化验指标在SLE中的诊断价值
第五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药学监护
    5.1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学监护
        5.1.1 RA患者使用DMARDs中的用药监护
        5.1.2 RA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中的用药监护
    5.2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学监护
        5.2.1 SLE患者使用抗疟药中的用药监护
        5.2.2 SLE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中的用药监护
        5.2.3 SLE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中的用药监护
    5.3 案例分析
        5.3.1 RA患者合并肺炎
        5.3.2 SLE患者合并狼疮肾炎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IL-6受体抑制剂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红蛋白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学特点对提升临床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运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学特点来提升临床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三、结束语

(6)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意义
    1.2 凝血紊乱相关生物标志物
        1.2.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2.2 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类型
    1.3 临床研究方法
        1.3.1 病例对照研究
        1.3.2 队列研究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4.1 研究现状
        1.4.2 发展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血浆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与血栓诊断临界值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D-二聚体的健康人基线水平
    2.4 D-二聚体对VTE的排除诊断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5.1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
        2.5.2 D-二聚体诊断各型心肌缺血的ROC
        2.5.3 D-二聚体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预后
    2.6 冠脉搭桥病人D-二聚体变化特征与血栓复发风险
        2.6.1 冠脉搭桥病人围手术期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
        2.6.2 D-二聚体诊断术后31~90天心血管缺血事件的ROC
        2.6.3 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6.4 D-二聚体评估术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
    2.7 小结
        2.7.1 健康人参考区间与静脉血栓排除诊断临界值初探
        2.7.2 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7.3 D-二聚体反映冠脉搭桥术后90天内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冠心病病人血栓风险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用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3.1 病人在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3.2 血浆vWF:Ag诊断缺血性事件的ROC
        3.3.3 评估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3.4 用vWF:Ag评估冠脉搭桥术后1 年内缺血事件风险
    3.4 血浆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3.4.1 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4.2 用vWF:Ag预测冠脉介入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的ROC
        3.4.3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后房颤相关卒中的生存分析
        3.4.4 评估vWF:Ag水平与房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5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7天时房颤病人vWF:Ag测定结果
    3.5 小结
        3.5.1 血浆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5.2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第4章 用蛋白C、TNF-α和IL-8 监测变应性炎症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学方法
    4.3 血浆PC:A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4.3.1 哮喘病人和对照组血浆PC:A水平
        4.3.2 治疗6个月后的PC:A水平
        4.3.3 治疗6个月后的ROC
        4.3.4 哮喘病人PC: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4.3.5 PC:A评估病人在随访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4.3.6 PC:A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分析
    4.4 用TNF-α、IL-8、ECP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4.5 小结
        4.5.1 用PC:A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
        4.5.2 用TNF-α、IL-8、ECP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
第5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5.3 HIT的主要检测技术
        5.3.1 主要的HIT功能试验
        5.3.2 主要的HIT-Ab检测方法
    5.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4.1 研究对象
        5.4.2 实验方法
        5.4.3 统计学方法
    5.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5.1 肝素暴露病人的HIT-Ab检测结果
        5.5.2 两种HIT-Ab诊断HIT的ROC
        5.5.3 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的阳性率
        5.5.4 孤立性HIT和HITT病人两种HIT-Ab血浆浓度的比较
        5.5.5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风险的ROC
        5.5.6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事件的生存分析
    5.7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方法学比较
        5.7.1 中、高度临床可能性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2 不同治疗分组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3 三种HIT-Ab检测方法的阳性特征比较
    5.8 小结
        5.8.1 两种HIT-Ab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8.2 三种HIT-Ab的诊断性能研究
第6章 凝血-炎性标志物在肝癌诊疗中的监测价值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学方法
    6.3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4 用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的体外试验
    6.5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相关门静脉血栓
    6.6 小结
        6.6.1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6.2 体外试验验证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
        6.6.3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病人的门静脉血栓风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肌病信息登记表
第二部分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皮肤免疫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合理性评价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激素的使用与选择
    3.2 品种单一
    3.3 护胃治疗

(9)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用药合理性的参照标准
2 结果
    2.1 患儿年龄分布
    2.2 儿科门诊应用情况
    2.3 联合使用情况
    2.4 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调查
    3.2 品种和给药途径分析
    3.3 在疾病使用中的分析
    3.4 减少联合用药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抗风湿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210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其合理性分析[J]. 梁雪珍,周辉,刘恒,陈康桂,袁世新,冯应聪,黄晓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3)
  • [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风险的医学大数据研究[D]. 毛旭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RA及SLE患者化验指标与抗风湿类药物使用的回顾性研究[D]. 孟宣延. 延边大学, 2020(05)
  • [4]IL-6受体抑制剂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红蛋白影响的Meta分析[D]. 张玉飞.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5]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学特点对提升临床效果的影响[J]. 刘晖,韩韬.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0)
  • [6]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D]. 任静. 天津大学, 2019(01)
  • [7]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D]. 冯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皮肤免疫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J]. 何俏明,覃祖前,黄建静,谭妮,杨雁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01)
  • [9]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J]. 黄忠华,黄富宏,姜亚莉,陆昊. 中国药业, 2018(19)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标签:;  ;  ;  

糖皮质激素在抗风湿病中的合理应用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