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考试分析的重要性

论考试分析的重要性

一、考试分析的重要性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姜秀娟[1](2021)在《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中的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是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正在研发的“英语教师证书考试”的一部分,拟测量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用于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素养。本研究旨在验证该测试任务的效度,以确保其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模式是当今语言测试效度验证的前沿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效度验证结论的说服力。但现有效度论证框架均用以指导整项测试效度验证,不适合直接用于开发阶段测试任务效度验证。因此,本研究以Bachman&Palmer(2010)的AUA框架为理论指导,立足测试任务开发阶段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三大核心环节,聚焦分数解释有意义性、概括性和评分一致性,构建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根据该框架中测试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推理证据收集的需要,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探究性次序式混合研究设计,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效度证据。质性研究方面,分析6名专家参与的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探究测试内容的相关性、取样的充分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恰当性;分析59名试测对象的作答文本,判断测试任务充分考查拟测文学素养以及试测对象的作答反映评分标准各等级关键特征的程度;分析5名评分员的反馈信息,考察评分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量化研究方面,对5名评分员评阅出的30份答卷的分数进行多面Rasch模型分析,判断测试任务的区分性、评分标准等级划分的恰当性以及评分一致性;就上述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检验评分员间的一致性;将5名评分员对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打出的分数进行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验证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测试任务具有代表性和区分性,说明测试任务设计恰当;评分标准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各等级难度设置恰当、区分性较好,评分员自身以及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达到理想水平,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其分数之间存在显着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评分标准制定得当。上述证据均用于支撑效度论证框架内的相应主张及其理由,形成自上而下从“测试任务构念界定”到“分数”、自下而上从“分数”到“分数解释有意义性”的双向闭合推理链,测试任务效度得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效度验证框架的不足,为开发阶段的语言测试任务效度论证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采用读、写、说相结合的综合型测试任务形式,全面考查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应具备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现行英语教师资格考试设计的完善以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张硕[2](2021)在《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叶丽珍[3](2020)在《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课程改革最终会落到教材改革的身上。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既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也是达成素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论文以教材内容整合为研究主题,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为一线教师科学地运用教材提供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论文共五个部分,概括如下:论文第一部分从新课程改革的呼唤、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要求和一线教师的实践诉求三方面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对教材使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对教材内容整合的三个重要概念——“教材”、“整合”和“教材内容整合”予以界定和明晰,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方面寻求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从课标要求、素养目标的达成和应对教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同时,从学科内容特性和教材局限性两个不同角度对教材内容整合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教材内容整合的现状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本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某中学的三位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位历史教师长达三个月的跟踪调查,了解了教师对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看法和进行教材内容整合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韶关某中学的历史教师在整合教材方面还存在理论研究不足、整合目的不明确和整合方法单一的问题。第四和第五部分在对现实考察的基础之上,明确了教材内容整合的基本原则为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教材内容整合的角度有课时内容整合与单元内容整合两种。论文的第五部分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教材内容整合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在指出论文不足之处的同时明确了论文的改进方向。

王羽沙[4](2019)在《经典测量理论在高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市XX中学高三物理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期望通过研究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成绩测量方法和具备较强实践性的参考案例.在教学中,帮助教师把握年级,班级学生群体及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物理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同时判断学生该阶段的物理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努力方向,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完善中学物理成绩分析系统.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进行访谈活动,完成关于中学阶段高三年级物理学科成绩测量的现状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了在常规指标物理成绩分析之外的物理成绩测量现存问题和具体需求,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改善因历次物理考试难度差异所带来的原始分数不能直接对比的现状,实现学生个体历次成绩的动态测量;其次,深化对班级群体的成绩分析,得到班级群体进退人数的量化数据;再次,明确学生成绩和班级物理学科成绩在年级排名进步或退步的具体分数(进步值),实现物理成绩的动态管理和定量分析;最后,突破传统的阶段性,模块性物理成绩测量,得出学生一段时间内多次物理考试的综合成绩.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了解决现存问题和满足实际物理教学需求,笔者在N评价法模型的理论基上,提出了优化成绩分析的四部曲:一,依据标准分数原理完成成绩直接对比和物理成绩动态管理;二,依据进步率进行学生群体进步幅度的测量;三,依据进步分数计算学生学习进退的量化分数和班级在年级的进步分数排名;四,依据N评价法,得出学生一段时间内多次物理考试的综合成绩.通过案例研究,得出最终结论:依据N评价模型的基础理论甄选出的测量指标,可有效且切合实际的优化中学物理成绩测量系统.本文研究结论对学生物理成绩的有效测量,物理教师团队的成绩测量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对物理教育学者对物理成绩的研究工作均有一定的启发和辅助作用,对高中教学中其他学科课程的测试成绩分析和探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挺木[5](2019)在《M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训是探索员工素质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M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福建自动化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在行业兴起和企业快速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并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员工成长缓慢,传统的培训体系缺乏系统规划和战略引领,对未来人才储备的重视度和预见性不足等。为避免由此造成企业发展瓶颈,M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问题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系统集成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背景,选取M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分析,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构建及优化的有益做法。在对M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状况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M公司原有培训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再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从运作层、资源层和制度层提出如下系列策略来优化M公司培训体系。其中,运作层侧重于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预算、组织和实施培训、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资源层侧重于围绕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培训资料库和员工培训档案等展开;制度层侧重于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和培训制度(例如预算、考核与奖惩等)系统的优化。本文通过对M公司培训体系的整体优化,提炼出适合该行业领域的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模型,将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成长目标提供支持。

梁文昱[6](2019)在《基于教育测量学和可视化技术的考试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有发展潜力就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这是对教学进行导向、诊断、激励和鉴别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且发达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对试卷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是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1]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级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学院、护理学院及国际学院的12个班级总计5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Ⅰ、计算机基础Ⅱ四套试卷的统计分析,设计了基于教育测量学及可视化技术的考试分析数据库及可视化报表,以实现对试卷指标及成绩的统计分析、对试卷知识点的分词提取处理、对数据结果的可视化分析等功能,达到辅助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促进考试分析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目的,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试题、试卷质量改进的建议。希望能为学校的考试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参考。方法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及信息研究法,收集并梳理国内外有关教育测量学、考试分析系统设计等内容的研究及报道,结合网页检索补充可视化设计内容。利用Access 2016数据库设计整体架构并导入数据完成试卷及试题的标准分、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统计学指标计算,再利用Python和TFIDF算法对题干和选项进行分词及关键词提取,整理为试题知识点,最后利用power BI进行可视化分析设计,并发布可视化报表,可以通过QR码或者Web页面实时共享报表结果。结果及结论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基本完成了基于教育测量学及可视化技术的考试分析研究,实现了对学生、班级、教师、课程、试题、试卷等几个维度数据的组织管理,实现了与考试相关的各类指标的统计计算,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可视化报表设计。本研究通过对考试及试卷各项指标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工作,能够帮助教师简化较为烦琐的考试分析工作,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改进教学工作质量及考试质量。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可视化报表,增强协作交流空间,促进考试分析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考试分析工作进行了丰富与补充,在理论及技术层面均具备可行性和推广性,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商寅,姜有为[7](2019)在《考试分析在操纵员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核是系统化培训方法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培训有效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及时的方式。而试卷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载体,试卷的分析与评估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讨论了核电培训领域中考试分析的现状及其重要性,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考试分析的各项指标及意义,并以此建立了基于Excel的考试分析方法。

丁莺[8](2018)在《基于人-职匹配视角的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公务员考录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机关选人用人的入口环节,也是政府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承载着维护党和政府形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大责任。公务员分类管理对公务员考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公务员主管部门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在确保公务员考录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公务员考录的科学性、精准性。本文基于公务员分类改革的背景,从人-职匹配的视角,对以上海市为代表的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进行研究,并得出规律性认识,对于把握好公务员入口关,解决好新进公务员人与职位的匹配问题,做到人需其职、职得其人、适才适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据人-职匹配理论和现代人才测评原理,运用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实地访谈相结合开展调研。样本人群为2017年上海市新进公务员。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自评和他评两个层面对照统计,梳理了当前存在的新进人员考录效果不理想的各种现象,分析了激励手段、职位分析、人才测评技术缺位等突出问题,并找出了各问题之间的关联和运作机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新进公务员年龄、报考专业科目与人-职匹配情况显着相关;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对于新进公务员人-职匹配情况有着显着影响;行测笔试成绩与新进公务员入职后的人-职匹配情况显着相关;面试成绩与新进公务员入职后的人-职匹配情况显着相关。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了公务员考录过程中,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应遵循的人-职匹配基本原则。从人-职业匹配、人-工作匹配、人-组织匹配、人-团队匹配、人-领导匹配等方面提出了新进公务员考录过程中可以优化的政策制度和执行路径,即通过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和人文关怀制度提高新进公务员工作满意度,通过公务员分级分类考录践行人-职匹配的选人用人导向,通过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知人”,通过规范完善的职位分析“识岗”,通过构建胜任力特征模型实现“知人善任”,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效提升新进公务员考录的人-职匹配效果。

王娇娇[9](2018)在《高校课程考试命题改革初探 ——以湖北省H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课程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育教学得失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高低则决定着高校课程考试质量的高低。故此,研究高校课程考试命题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命题理论的适用范围;有助于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有助于克服命题工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通过文本分析与访谈调查两种方法,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讨论。除引言与结语之外,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阐释,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四大概念及三大理论进行界定和阐释;第二部分是通过对高校课程考试试卷进行抽样,从试卷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确定命题质量标准,进而依照标准对试卷进行样本分析以明确试卷存在的四大问题;第三部分是通过对教师和命题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得来第一手材料,对教师命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是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促进高校课程考试命题改革的对策建议。高校乃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授业乃传授知识技能之石,考试乃检验教学成效之尺,命题乃保证考试质量之基。课程考试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命题又是实施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此,只有在保证命题的专业化,才能确保考试功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孙爱军[10](2017)在《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评估,作为科技评估的一种形式,能够科学地和客观地反映临床研究课题是否按照研究方案执行及其执行水平,进而发现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更正、调整,确保研究质量。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和“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防治慢病临床研究”项目,构建了适合于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三方质控评估指标(外控评估指标),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实践证明,上述评估指标对保证中医临床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采用独立的第三方质控(外控)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中医临床研究课题,如果未设立质控专项经费进行第三方质控,则可能会由于监管的缺失,造成临床研究的质量无法得到应该有的保证。而作为中医院临床研究主管的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从医院内部加强对中医临床研究的科研管理和质量控制,以保证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构建适用于医院内部管理(内控管理)的质控体系。经过文献检索,目前尚无供科研管理部门使用的,对临床研究质量进行内控管理的量化评估指标。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具有科研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双重特点,直接使用为第三方质控所构建的量化评估指标具有不适用性。因此构建适用于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针对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的内控评估指标是有必要的。1研究目的1.1在前期中医临床研究外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的特点,构建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实现对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的量化评估,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内控管理提供新的方法。1.2结合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一个以质量控制与质量量化评估相关业务为核心的网络化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实现质量控制的远程、实时监管,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控制效率。1.3将构建的内控评估指标,结合质量监督管理平台,通过实例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的内控管理中,探讨两者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研究方法2.1依据前期研究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对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特点的分析,通过核心小组讨论初步确定内控评估指标的要素层的组成和指标层的组成,但未确定各个要素包含哪些指标。2.2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归纳科研管理部门的专家对内控评估指标归属要素的意见,并通过频数优势法对专家意见进行筛选(至少50%以上的科研管理部门的专家同意作为入选所属要素的基本条件),构建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专业模型(多维结构模型)。2.3对“中医防治慢病临床研究”项目的课题进行质控检查,采集运用统计学方法所需要的建模数据。2.4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ultidimensionalItem Response Theory,MIRT)的多维广义分部评分模型(Multidimensional Generalized Partial Credit Model,MGPCM),借助评估指标的区分度参数,从整体上和每个维度(要素)上,逐层对内控评估指标进行筛选,对内控评估指标的结构和组成做进一步的调整,初步确定内控评估指标的理论模型。2.5将初步确定的内控评估指标的理论模型,采用经典测量理论的信度、效度,来评价内控评估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信度评价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α);效度评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的验证性二阶因子模型(Second-order Latent Variable Model,SLVM)统计学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参数估计的显着性检验;并且通过模型拟合检验,对数据和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验证。2.6将经过信度和效度验证后的内控评估指标,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的专家,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从而最终确定内控评估指标及其主观权重。2.7将最终确定的内控评估指标,推广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3个中医临床研究课题质量进行内控评估。得分采用主观权重加权求和方法,对其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3研究结果3.1经过核心小组讨论初步形成了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估评指标,包括1个目标(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4个要素(方案的依从性评估、研究记录质量评估、受试者权益保护评估和课题内部运行管理评估),13个指标(研究设计方法的执行、按照纳/排标准入组受试者、干预措施应用符合研究方案、干预措施记录的完整准确性、病例记录报告表(Caes Report Form,CRF)记录完整准确规范性、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的记录与分析、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书签署完整规范性、规定时间窗内的到诊率、研究进度、质量控制、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受试者真实性核实)。3.2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上述13个指标作为内控评估指标,并且根据科研管理专家对内控评估指标要素层的选择,归纳和筛选出8个内控评估指标具有多维度,即8个内控评估指标可以归属于两个不同的要素,这8个指标分别为:按照纳/排标准入组受试者、AE/SAE的记录与分析、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书签署完整规范性、规定时间窗内的到诊率、研究进度、质量控制、受试者真实性核实。基于此得出内控评估指标专业模型(多维结构模型)。3.3本研究建模数据的采集涉及28个中医临床研究课题,内控评估人员依据《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表》对每个临床研究课题的质量分别评分,最终获得168份质控数据。3.4全部课题受试者真实性均得到核实,指标“受试者真实性核实”执行良好,经过核心小组讨论,本指标不进行量化评估,仅作为内控量化评估的前提,即在真实性核实的基础上,再进行内控的量化评估。应用MIRT对内控评估多维结构模型其余12个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区分度参数从模型整体结构和每个要素层面对指标逐层进行筛选,获得2个内控评估指标理论模型。3.5应用Cronbach α和SEM-SLVM,从评估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和结构的有效性方面,对2个内控评估指标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总体信度系数为0.6,基本可以接受。但是其中一种结构要素层的内部一致性检验为负值,剔除该结构,保留一种内控评估指标模型,其要素层内部一致性非负;其结构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评估指标与要素之间的载荷系数、评估要素与目标层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着非零;且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为0.812,接近0.9,增量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均接近0.6,模型拟合未达到最优,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6通过第二轮专家咨询,确定内控评估指标的结构及主观权重,至此,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得到最终确定,包括1个目标(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4个要素,12个指标。其中,要素“方案的依从性评估”包括3个指标(研究设计方法的执行、按照纳/排标准入组受试者、干预措施应用符合研究方案);要素“研究记录质量评估”包括4个指标(干预措施记录的完整准确性、CRF记录完整准确规范性、知情同意书签署完整规范性、质量控制);要素“受试者权益保护评估”包括2个指标(伦理审查、AE/SAE的记录与分析)、要素“课题内部运行管理评估”包括3个指标(规定时间窗内的到诊率、研究进度、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3.7将内控评估指标,推广应用于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并借助其对13个临床课题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对质控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该平台实现了加载规范的质控清单和质控报告,使得质控更加规范;提供研究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研究进度、课题组质量控制情况的远程实时查看等功能。4研究结论4.1内控评估指标的筛选,是采用在专业筛选的基础上再联合MIRT筛选的方法,利用区分度参数从整体上和每个要素层面对内控评估指标逐层进行筛选,为中医临床研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4.2基于前期中医临床研究外控评估指标的研究基础和科研管理部门内控管理的特点,联合使用专业和统计学方法筛选指标,并且通过信度和效度的科学验证,构建了供中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使用的、针对中医临床研究质量进行量化评估的内控评估指标,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医临床研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4.3通过内控评估指标的实例应用,构建的中医临床研究内控评估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课题执行质量;实现不同课题、不同指标执行情况的客观比较;能直观展示影响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为课题评估及科研管理提供依据。4.4构建了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并且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3个临床课题进行测试应用,初步验证了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控制效率。

二、考试分析的重要性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分析的重要性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提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学英语教师的典型文学素养
        2.1.1 文学素养
        2.1.2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界定及其内涵
        2.1.3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2.2 文学素养测试
        2.2.1 文学科目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2.2.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2.3 综合型测试任务研究
    2.4 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
    2.5 效度及效度验证框架
        2.5.1 效度及其内涵的演变
        2.5.2 效度验证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
        3.1.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评分标准
    3.2 研究设计
        3.2.1 混合研究法
        3.2.2 探究性次序式设计
    3.3 研究参与者
        3.3.1 受访专家
        3.3.2 试测对象
        3.3.3 评分员
    3.4 研究工具
        3.4.1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3.4.2 评分记录表
        3.4.3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3.5.1 专家意见和建议
        3.5.2 试测对象测试表现
        3.5.3 评分结果和评分员反馈信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质性分析
        4.1.1 测试任务的代表性
        4.1.2 试测对象对拟测文学素养的运用
        4.1.3 评分标准的可靠性
    4.2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量化分析
        4.2.1 多面Rasch模型分析
        4.2.2 评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4.2.3 评分结果与试测对象测试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测试任务效度论证
        5.1.1 测试任务测量拟测能力的充分性
        5.1.2 测试任务的区分性
    5.2 评分标准效度论证
        5.2.1 评分标准对测量目标的体现
        5.2.2 评分标准的区分性
        5.2.3 评分结果的可靠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研究贡献
    6.3 研究启示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外文学素养测试样题及评分标准
    附录2 测试样题
    附录3 各等级试测对象作答文本示例
    附录4 样题(初稿)试测调查问卷
    附录5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附录6 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示例
    附录7 评分标准
    附录8 评分员培训材料
    附录9 评分记录表
    附录10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附录11 FACETS软件数据分析指令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需要
        3.一线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三)理论基础
        1.教材内容整合的教育学基础
        2.教材内容整合的心理学基础
    (四)概念界定
        1.教材
        2.整合
        3.教材内容整合
    (五)研究方法及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六)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需求分析
    (一)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1.必要性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2.必要性之二:历史核心素养达成的需要
        3.必要性之三:应对因教材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的需要
    (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可能性
        1.可能性之一:历史学科内容的特性
        2.可能性之二:教材本身存在局限性
三、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现状研究
    (一)调查设计思路和背景介绍
        1.调查设计思路
        2.调查背景介绍
    (二)教师教材观的个案调查
        1.教师教材观的评判标准
        2.教师教材观的评判过程
    (三)教师整合教材内容现状的访谈调查
        1.访谈问题设计
        2.访谈实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2.问题分析
四、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原则和角度
    (一)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适度性原则
    (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角度
        1.课时内容整合
        2.单元内容整合
五、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升教材理解能力
        1.更新教材观念的途径
        2.提升理解教材的能力
    (二)转换视角,整合重构教材内容
        1.以主题教学为视角,整合教材内容
        2.以深度教学为视角,整合教材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经典测量理论在高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市XX中学高三物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物理课程成绩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2 经典测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三物理考试成绩的现状研究
    3.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2 调查的研究方法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物理成绩分析的指标甄选及特征
    4.1 常规指标的不足
    4.2 甄选指标及指标特征
第五章 高三物理课程成绩分析的应用研究
    5.1 中学物理成绩分析的相关策略
    5.2 成绩分析的准备工作
    5.3 高三物理成绩分析的案例研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M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培训的界定
        2.1.2 培训体系的界定
    2.2 理论综述
        2.2.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演变
        2.2.2 员工培训理论
        2.2.3 培训体系理论
第3章 M公司及其培训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行业特点分析
    3.2 M公司概况分析
        3.2.1 M公司组织背景介绍
        3.2.2 M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3.3 M公司企业战略分析
        3.3.1 M公司战略发展定位
        3.3.2 M公司战略发展外部因素分析
        3.3.3 M公司战略发展内部因素分析
    3.4 M公司培训现状调研与分析
        3.4.1 M公司培训现状调研
        3.4.2 M公司培训现状分析
    3.5 M公司培训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5.1 公司培训体系与发展战略整合程度不高
        3.5.2 公司培训需求调研不够深入和科学
        3.5.3 公司培训讲师培养体系不够立体和充足
        3.5.4 公司培训体系制度流程和保障措施不够健全
第4章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
    4.1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原则
        4.1.1 战略目标性原则
        4.1.2 部门协同及动态匹配原则
        4.1.3 共性——个性兼顾原则
        4.1.4 长期——短期兼顾原则
    4.2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思路
    4.3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方案
        4.3.1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框架设计
        4.3.2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设计思路
    4.4 M公司培训体系优化实践
        4.4.1 M公司培训体系运作层面优化
        4.4.2 M公司培训体系资源层面优化
        4.4.3 M公司培训体系制度层面优化
第5章 M公司培训体系实施的策略保障
    5.1 提高培训重视度,防范培训风险点
        5.1.1 培训风险点
        5.1.2 防范措施
    5.2 整合人财物资源,做好经费预算和档案管理
    5.3 建立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完善学分制绩效管理体系
    5.4 持续改进和完善培训模式,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
    5.5 重视横向纵向沟通,构筑基于战略的共同愿景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教育测量学和可视化技术的考试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1 相关概念
        1.1 教育测量学理论
        1.1.1 经典测量理论
        1.1.2 项目反应理论
        1.2 数据库概念
        1.3 可视化概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为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标准化考试分析工作
        1.2 多数院校试卷分析结果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利用考试数据
        1.3 一体化考试分析设计,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建立科学的考试分析系统,提高考试质量
        3.2 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改进教学工作质量
        3.3 学生个人发展评价
    4 研究内容
        4.1 统计学指标的选取
        4.2 具有存储数据、计算指标功能的数据库设计
        4.3 机器学习算法提取知识点的探索
        4.4 考试成绩及指标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设计
    5 研究方法
        5.1 文献研究法
        5.2 信息研究方法
    6 技术路线
1 统计学指标研究
    1.1 标准分
    1.2 信度
        1.2.1 信度概念
        1.2.2 信度影响因素
        1.2.3 对策
    1.3 效度
        1.3.1 效度概念
        1.3.2 效度影响因素
        1.3.3 对策
    1.4 难度
        1.4.1 难度概念
        1.4.2 难度影响因素
        1.4.3 对策
    1.5 区分度
        1.5.1 区分度概念
        1.5.2 区分度影响因素
        1.5.3 对策
    1.6 小结
2 数据库设计
    2.1 设计原则
        2.1.1 实用性
        2.1.2 易用性
        2.1.3 完整性
        2.1.4 模块化
        2.1.5 层次性
        2.1.6 稳定性
        2.1.7 灵活性
        2.1.8 可拓展性
        2.1.9 安全性
        2.1.10 共享性
    2.2 设计目标
    2.3 数据库对象
    2.4 数据库功能
        2.4.1 数据管理
        2.4.2 人员管理
    2.5 数据库表设计
    2.6 数据库查询设计
        2.6.1 标准分数的计算
        2.6.2 信度系数计算
        2.6.3 效度系数计算
        2.6.4 难度系数计算
        2.6.5 区分度系数计算
    2.7 数据库窗体设计
        2.7.1 导入标准模板数据
        2.7.2 学生基本信息
        2.7.3 教学基本信息
        2.7.4 试卷基本信息
        2.7.5 考试分析
    2.8 小结
3 知识点提取
    3.1 jieba分词
    3.2 TFIDF提取关键词
    3.3 代码及结果
4 可视化设计
    4.1 可视化设计工具
    4.2 设计原则
        4.2.1 清晰性
        4.2.2 准确性
        4.2.3 实用性
        4.2.4 美观性
        4.2.5 层次性
    4.3 设计目标
    4.4 设计内容及分析
        4.4.1 数据间关系
        4.4.2 教学基本信息
        4.4.3 试卷基本信息
        4.4.4 试卷分数分布
        4.4.5 试题总体分析
        4.4.6 试题难度分析
        4.4.7 试题区分度分析
        4.4.8 试题知识点提取
        4.4.9 试题正答率
        4.4.10 各班答题对比
        4.4.11 班级答卷情况
        4.4.12 错题汇总
        4.4.13 学生个人报表
        4.4.14 教师报表
    4.5 小结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2.1 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在考试分析中的应用
        2.2 分词及关键词提取算法的探索
        2.3 多工具融合联结的完整分析流程
    3 研究不足
        3.1 样本局限性
        3.2 分析题型局限性
        3.3 用户管理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学术论文
    2 课题研究

(7)考试分析在操纵员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考试分析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 考试分析的现状
    1.2 考试分析的重要性
2 考试分析的指标及建立方法
    2.1 试题分析
        (1) 试题难度系数
        (2) 试题区分系数
        (3) 选项分析
    2.2 成绩分析
        (1) 信度
        (2) 效度
    2.3 考试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优点
        2.3.1 考试分析方法的建立
        (1) 基本信息模块
        (2) 试卷信息模块
        (3) 试题信息模块
        (4) 专项信息模块
        (5) 考试分析报告的生成
        2.3.2 考试分析方法的优点
        (1) 建立标准化的试卷评估体系, 能科学、准确地分析试卷
        (2) 为教员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 减少工作量, 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3 结论

(8)基于人-职匹配视角的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第二节 公务员测评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节 人-职匹配理论研究
        一、人-环境匹配理论
        二、新进公务员考录与人-职匹配效果研究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有文献评论
第三章 公务员考录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历程
        一、探索创立阶段(1996 年—2000 年)
        二、发展适应阶段(2001年—2005年)
        三、改革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第二节 新进公务考录实践现状
        一、招录程序
        二、考试科目
        三、近五年新进公务员考录情况
    第三节 新进公务员考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调研方法
        二、研究发现
第四章 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检验:基于自评的视角
    第一节 调研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内容和范围的界定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新进公务员人-职匹配状况
        一、新进公务员人-职匹配情况分析
        二、对现有测评技术评价分析
        三、工作满意度分析
第五章 人-职匹配视角下的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检验:纵向他评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假设检验
        一、入职六个月回归分析
        二、入职一年回归分析
        三、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升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二、推进公务员分级分类考录
        三、建设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
        四、推进规范完善的职位分析
        五、构建胜任力特征模型
    第三节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高校课程考试命题改革初探 ——以湖北省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旨趣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高校课程考试的总体研究
        2. 关于高校课程考试命题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文本分析法
        3. 访谈法
    (四) 研究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考试
        2. 课程
        3. 高校课程考试
        4. 命题
    (二) 相关理论阐释
        1.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 教育测量理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二、高校课程考试试卷的抽样分析
    (一) 命题质量标准的构建
        1. 试卷构成的完整性
        2. 试卷格式的严密性
        3. 试卷结构的合理性
        4. 试卷内容的科学性
        5. 试题编写的规范性
    (二) 考试试卷的抽样
    (三) 课程考试试卷的结果分析
        1. 课程考试试卷各项目质量调查
        2. 课程考试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高校课程考试命题过程的访谈调查
    (一) 访谈维度的构建
        1. 命题实施前的认识和基础
        2. 命题实施过程
        3. 命题实施结束环节
    (二) 访谈对象的选取
    (三) 课程考试命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 学校层面
        2. 教师层面
四、提升高校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 学校层面
        1. 增设命题课程,重视职前训练
        2. 开展教研活动,共享命题经验
        3. 组织命题培训,培养命题能力
        4. 健全命题制度,规范命题行为
    (二) 教师层面
        1. 树立命题意识,明晰命题理念
        2. 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
        3. 强化实践训练,积累命题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10)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综述一 国内外临床研究质量控制及中医内控管理现状
        1 国内外临床研究质量监管模式现状
        1.1 监查委员会质量监管
        1.2 多委员会协同质量监管
        1.3 聘请商业性的科研机构和组织监管
        1.4 委托专业的学术性组织进行质量监管
        1.5 多种监管方式相互结合
        2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监管现状
        3 内控管理的定义、职能、特点及现状
        3.1 内控管理的定义及其主要职能
        3.2 内控管理的特点
        3.3 内控管理的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及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
        1 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
        1.1 专业筛选
        1.2 统计筛选
        2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
        2.1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
        2.2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参数估计
        2.3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上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及应用部分
    前言
    研究一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的构建
        材料与方法
        1 内控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
        2 建模数据的采集
        3 内控评估指标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4 内控评估指标的结构及主观权重的确立
        结果
        1 专家调查结果
        2 建模数据采集情况
        3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筛选指标
        4 内控评估指标模型信度和效度检验
        5 内控评估指标的结构及主观权重的确定
        讨论
        1 内控评估指标与外控评估指标的比较分析
        2 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
        3 数理统计方法的结果分析
    研究二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1 系统平台的设计
        1.1 平台设计目标
        1.2 系统平台的特点
        2 系统平台的构架
        2.1 系统平台的网络构架
        2.2 系统平台总体构架
        2.3 系统平台模块构架
        3 系统平台功能实现
        3.1 加载规范的质控清单和质控报告,课题组的质控更加规范
        3.2 研究资料的电子化管理
        3.3 研究进度的远程查看
        3.4 科研管理部门全程内控管理
        3.5 检查结果的展示、发送和导出
        4 实例应用
        4.1 课题的基本情况
        4.2 课题得分及排名情况
        4.3 结果及分析
        5 讨论
        5.1 内控评估指标的推广与应用分析
        5.2 提高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的措施
        5.3 质控平台的应用分析
总结
结论
创新性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第二轮专家咨询确定的12个内控评估指标的解释及评分标准
    附录2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3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4 本研究多维项目反应理论R软件程序代码
    附录5 本研究结构效度检验采用的R软件程序代码
附件

四、考试分析的重要性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D]. 姜秀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对比研究[D]. 张硕. 南昌大学, 2021
  • [3]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D]. 叶丽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经典测量理论在高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河子市XX中学高三物理为例[D]. 王羽沙.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M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陈挺木. 华侨大学, 2019(01)
  • [6]基于教育测量学和可视化技术的考试分析研究[D]. 梁文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考试分析在操纵员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J]. 商寅,姜有为. 科技视界, 2019(07)
  • [8]基于人-职匹配视角的新进公务员考录效果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丁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9]高校课程考试命题改革初探 ——以湖北省H高校为例[D]. 王娇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内控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孙爱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标签:;  ;  ;  ;  ;  

论考试分析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