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预防

鲍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预防

一、鲍养殖的常见病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宋艳萍[1](2022)在《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成因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促进了养殖工作的进步。当前养殖工作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养殖工作进行时,依然面临猪病高发的情况,部分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对养殖工作的发展造成极大不利影响。造成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疾病需做好防治工作,找准病因,做好治疗工作。基于此,文章对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成因与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仁青加[2](2019)在《牦牛常见病的防治》文中研究说明主要对牦牛的常见病如创伤、瘤胃积食、寄生虫病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牦牛疾病的防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杨冬梅[3](2019)在《生猪的常见病与防治》文中提出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类食品,猪肉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市场上猪肉的安全,应从源头进行控制,做好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生猪养殖户应充分了解生猪常见病,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保证生猪健康,提高生猪养殖效益,防止病猪肉流向市场。1生猪的常见病1.1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皮肤与眼结膜损伤、呼吸道等

凌宇恒[4](2017)在《饲用海洋动物源益生菌在幼鲍养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面临了诸如养殖病害频发、海水养殖动物生长缓慢、沿海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海洋动物源饲用益生菌以其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功能、防病抗病力、且无污染、无毒害等特点,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应用的新焦点。源自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肠道的两株细菌,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 A3440)和海洋褐色杆菌(Phaeobacter daeponensis AP1220),因其分别具有显着的消化酶活性和抗菌活性,作为潜在益生菌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本论文初步测试了两株菌的安全性、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杂色鲍幼鲍的养殖实验中,明确促生抗病效果并就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益生菌在杂色鲍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对两株潜在益生菌的安全性及菌间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3440对28种抗生素中的16种表现敏感、AP1220对13种抗生素表现敏感。AP1220可以有效抑制20株指示菌中的16株。两株菌均不会产生溶血素、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和硝基还原酶活性。在菌液浓度为105cfu/mL时,两株菌不会相互抑制。其次,对两株潜在益生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细菌芽孢产率和蛋白酶活力作为检测指标,对菌株A3440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A3440的蛋白酶活力从166.66 U提高至294.44 U、芽孢率从86.7%提高至94.3%。以OD630值和抑制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能力对菌株AP1220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AP1220的OD630值从0.83提高至1.10、抑菌直径从1.62 cm提高至 1.75 cm。第三,探究了两株潜在益生菌对杂色鲍的益生作用。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了 A3440,显着提高了幼鲍的壳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胰蛋白酶活力、4种体液免疫酶活力(P<0.05);添加AP1220显着提高了体重增长率、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P<0.05),并在弧菌攻毒实验中使幼鲍存活数量对比无益生菌添加的对照组提高了 45.65%。添加了两株菌的实验组,生长指标、淀粉酶和3种体液免疫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研究了两株潜在益生菌对杂色鲍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两株菌在饲喂后,宿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发生显着性变化。但攻毒后,益生菌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群落整体结构上并未发生显着性变化;而对照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显着性降低,且群落结构明显变化;同时一些肠道有益菌群在益生菌组也显着性增高(P<0.05),而有害或机会细菌菌群丰度降低。进一步表明,益生菌通过维持或重建肠道中健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而达到有效的益生效果。

赵翔刚[5](2016)在《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微生物、水质及大米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1绪论稻田养殖被公认为是一种生态、高效的,能实现水稻及水产养殖品种双丰收的种养模式,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它不仅可以缓解农业用地与养殖用地的部分矛盾,还可在不需要额外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因而稻田养殖业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稻田养虾以及稻田养鸭等各种模式逐渐被开发出来。关于稻田养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稻田养殖的生态学机制等问题也不断地得到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是我国近十年来开发的一种特种养殖经济鱼类,国内对其人工养殖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池塘养殖,对沙塘鳢在稻田的养殖研究鲜见。作为一种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沙塘鳢的养殖将具有较大的前景。为了探讨沙塘鳢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养殖的可行性,本研究对稻鱼共作模式下沙塘鳢对稻田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养殖和稻田水质及大米性状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的实验研究,旨在为后续研究沙塘鳢稻田养殖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了研究养殖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对稻田水体及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2015年4月-12月于浙江海盐江南四阡现代农业公司进行了沙塘鳢的稻田养殖实验,利用DGGE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稻田水体及底泥16s r DNA进行图谱分析。本次研究共检测到水体及底泥微生物共10个细菌门类,包括α-变形菌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亚门(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亚门(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亚门(Deltaproteobacteria)、ε-变形菌亚门(Epsilonproteobacteria)、绿菌门(Chlorob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等。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沙塘鳢的稻田底泥微生物物种条带数多于常规养殖稻田,养殖稻田的底泥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86,显着多于常规稻田的2.27,同时养殖稻田沟的底泥Shannon多样性指数随养殖时间由2.56变化到2.16。PCA及DG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稻田的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常规稻田存在较大差异。表明,稻田养殖环境的微生态条件可能优于常规稻田。3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水体水质的影响为了研究沙塘鳢养殖稻田系统对养殖稻田水体及沟水体水质的影响及稻田水质的变化,我们于2015年对上述稻-鱼养殖系统中的稻田水体、沟水体、常规稻田水体进行了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态氮(NO3--N)、叶绿素a(Chla.)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沙塘鳢稻田养殖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硝态氮、总磷等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在总氮较低时对总氮亦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在较高浓度时净化作用较弱。沙塘鳢养殖稻田的稻田水体、沟水体的氨氮、硝态氮、亚硝酸盐、总氮等指标的变化基本一致。4稻田养殖沙塘鳢对水稻产量及加工品质等的影响为了研究稻田养殖沙塘鳢是否有利于改善稻田养殖系统中水稻的生产性能,我们还对上述稻-鱼共作系统中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及出糙率、精米率、米粒长宽比等加工和外观品质进行了统计和观察研究,实验分为养殖沙塘鳢组及常规稻田两组,水稻收获后分别对水稻的产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米粒长度、米粒宽度及米粒的长宽比进行测定,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沙塘鳢养殖稻田的水稻的穗粒数(165.38)、千粒重(27.10)、结实率(88.48%)等产量性状均明显大于常规稻田的水稻的穗粒数(156.52)、千粒重(24.19)、结实率(82.16%);同时沙塘鳢养殖稻田使得水稻的米粒宽度得到了增加(沙塘鳢养殖稻田(2.96mm),常规稻田(2.83mm)),并且降低了水稻的米粒长宽比(沙塘鳢养殖稻田的1.74,常规稻田的1.81);但是水稻的出糙率、精米率及米粒的长度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体现出沙塘鳢稻田养殖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并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樊海平,吴斌,龚晖,张伟妮,廖碧钗,郑磊,林丽聪,宋振荣,马平,陈植[6](2016)在《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该报告通过对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学科研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研究内容等发展现状,介绍了新疾病、病原生物学、诊断及防控发展趋势,指出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与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学科发展对策。

吴茂生[7](2011)在《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单壳类,因其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成为我国人工养殖鲍类中最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随着70年代末北鲍南移试验的成功,皱纹盘鲍在福建地区的养殖面积也逐年增加,特别是90年代以后,已成为福州沿海的首选鲍种。但随着养殖面积和产量的大幅增加,鲍鱼病害也逐渐增多,成为福州皱纹盘鲍养殖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为查找病害发生的原因,为下一步的有效防治提出相应的措施,于2009年8月~2010年7月份对福州市主要养鲍区域进行了养殖情况和海域环境的调查;采用细菌学生化检测方法,对患病鲍鱼体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感染试验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确认,以探讨病害的根源。1养殖海域养殖情况和环境调查对福州沿海几个主要养殖海域(罗源湾、福清及平潭海域)的鲍鱼养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监测机构当月对养殖区域附近海水的理化指标检测数据,结果显示养殖区域海水水质达到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符合海水产品养殖的要求。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的增加,忽视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养殖密度大大超过鲍鱼最适养殖密度,且对鲍苗的选购缺乏统一管理,部分鲍苗虽然价廉,但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低,不能有效抵抗高温和病害的危害。2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分别从罗源湾、福清及平潭海域养殖的病鲍和死鲍体内分离纯化出14株细菌,革兰氏染色发现均为革兰氏阴性螺杆菌,只在大小和弧度上略有差别。采用生化试验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联合分析此14株细菌,发现均为弧菌,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河流弧菌II型。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菌株(包含以上三种细菌)进行浸浴感染、创伤感染和复感染试验,确定了这三种菌的致病性,最终确认其为鲍病发生的病原菌。

苏秀文[8](2006)在《鲍常见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鲍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鲍与海参混养技术的提高,鲍养殖逐渐升温,但是要搞好鲍养殖就不能不注意病害的防治。鲍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6-8 月,7月为高峰期。为有效控制鲍病害的发生发展,现将本人掌握的鲍病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张朝霞[9](2006)在《杂色鲍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致力于研究病原和非病原细菌的入侵引起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血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因子的变化,从形态与功能对鲍的血细胞进行分类,研究了鲍血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探讨了鲍血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对病原弧菌和非病原细菌及其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不同防御机制,阐述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杂色鲍血细胞的形态观察和功能研究1.首次以血细胞在抗凝剂中的死亡率和凝集情况为指标,对实验室自行配制的3种鲍血淋巴抗凝剂和其它6种无脊椎动物血淋巴抗凝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自行配制的抗凝剂HA1和RH中的鲍血细胞分布均匀,6h内死亡率均低于6%,24h死亡率均未超过33%,抗凝效果最佳。2.首次根据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合其细胞核质比和免疫功能特点将杂色鲍的血细胞分成3类:一类血细胞为7.18.6μm×7.89.2μm,核质比均值1.39,细胞质中一般仅见线粒体以及杆状、椭圆状和中空状的丰富颗粒,可吞噬细菌和酵母,NBT还原反应阴性的颗粒细胞(Ⅰ型);二类血细胞为6.78.1μm×7.18.3μm,核质比均值1.82,细胞质无颗粒且富含内质网,可吞噬细菌和粘附酵母,具有NBT还原能力的透明细胞(Ⅱ型) ;三类血细胞为4.566.49μm×3.825.75μm,核质比均值为3.24,细胞质中有较多的线粒体,没有吞噬功能也不还原NBT的类淋巴细胞(Ⅲ型)。第二部分杂色鲍离体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1.首次研究了2种病原弧菌(F3602和X4302)和非病原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液对腹足类离体血细胞产生活性氧、吞噬活性、溶酶体膜的完整性和趋化性4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浓度相同的E.coli菌液相比,2种弧菌抑制了离体杂色鲍血细胞产生活性氧,但差异不显着;严重破坏了血细胞溶酶体膜(P<0.05);菌液浓度同为2.1×107cfu/mL时,血细胞对F3602和X4302的趋化距离分别是E.coli的1.69(P<0.05)和1.57倍;血细胞对浓度为6.3×107cfu/mL的2种病原弧菌的吞噬作用显着大于对同一浓度E.coli的吞噬(P<0.05)。2.首次报道菌ECP对腹足类离体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蛋白浓度为30mg/L的2种弧菌ECP对杂色鲍血细胞溶酶体膜的破坏性远高于E.coli ECP(P<0.05);蛋白浓度同为7.5mg/L,X4302和F3602 ECP导致血细胞的趋化性高于E.coli ECP,其中F3602 ECP组与E.coli ECP组血细胞的趋化性差异显着(P<0.05);蛋白浓度同为30mg/L时,F3602 ECP组血细胞对F3602的吞噬活性明显地大于E.coli ECP组(P<0.05);在同一浓度下,加入2种弧菌ECP后血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少于E.coli ECP组,但差异均不显着。3.首次研究了抗生素对离体贝类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链霉素对离体杂色鲍血细胞溶酶体膜破坏作用微弱,略微抑制血细胞的趋化性,提高血细胞活性氧的作用不明显(P>0.3),浓度≧50μg/mL的链霉素显着促进血细胞对F3602的吞噬(P<0.05),可做为养殖杂色鲍弧菌病的防治药物。浓度≧50μg/mL的新霉素显着抑制血细胞趋化(P<0.05),对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促进作用不如链霉素,不宜用于鲍弧菌病的防治。氯霉素和壮观霉素对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严重破坏溶酶体膜(P<0.05),浓度为100μg/mL时明显抑制血细胞产生活性氧(P<0.05),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的2种抗生素作用下血细胞的趋化距离均明显缩短(P<0.05),在养殖鲍弧菌病防治中均应被禁用。4.15℃和30℃两组温度条件下,低温组的离体鲍血细胞在F3602及其ECP作用下,相对高温组呈现出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加强,产生的活性氧减少,对F3602的吞噬活性增强,血细胞的趋化距离缩小。而在抗生素实验中,相对高温组而言,低温组的离体鲍血细胞产生的活性氧稍有波动,吞噬活性略有下降,除了浓度为100μg/mL的壮观霉素和新霉素组鲍血细胞趋化距离变大以外,其余实验组血细胞的趋化距离缩小,抗生素对溶酶体膜的破坏作用相对减轻。结果表明,低温条件可以减轻抗生素对血细胞溶酶体膜的破坏,更有利于贝类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第三部分病原弧菌和E.coli及其ECP感染对杂色鲍活体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副溶血弧菌F3602及其ECP均可以导致杂色鲍死亡,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88×107cfu/mL、2.84×107cfu/mL和252.9mg/L、183.2mg/L。在低于48h半致死浓度的F3602和E.coli及其ECP感染健康杂色鲍后对活体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对于F3602及其ECP而言,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菌液浓度≧8.7×107cfu/mL时F3602可导致杂色鲍活体血细胞的溶酶体膜被显着破坏(P<0.05),趋化性被显着抑制(P<0.05),活体血细胞产生的活性氧显着增加(P<0.05),低浓度(5.8×106cfu/mL和8.7×106cfu/mL)F3602菌液显着促进血细胞对F3602的吞噬(P<0.05)。高浓度的F3602 ECP(蛋白浓度为204mg/L)感染明显抑制杂色鲍活体血细胞产生活性氧(P<0.05)和对F3602的吞噬活性(P<0.05),极严重破坏血细胞的溶酶体膜(P<0.01),明显提高血细胞的趋化性(P<0.05)。对于E.coli及其ECP而言,注射高浓度的E.coli菌液明显促进了鲍血细胞对F3602的吞噬(P<0.05),极严重破坏了血细胞的溶酶体膜(P<0.01)。高浓度的E.coli ECP感染仅极显着增加了活体血细胞活性氧的产生(P<0.01)。低浓度的E.coli菌液及其ECP(蛋白浓度为51mg/L)感染对血细胞的上述4项免疫功能几乎没有影响。2.分析了F3602和E.coli感染杂色鲍48小时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比酶活改变。首次报道了菌ECP感染对贝类血清中的ACP、ALP和SOD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的F3602 ECP和F3602菌液感染可显着地抑制鲍血淋巴中SOD的活力(P<0.05);鲍血淋巴中ALP的比酶活因注射低浓度的E.coli菌液和高浓度的F3602菌液而明显提高(P<0.05);低浓度的E.coli菌液和低浓度的F3602 ECP(蛋白浓度51mg/L)感染可显着提高鲍血淋巴中ACP的比酶活(P<0.05),ACP比酶活却因注射高浓度的F3602菌液而大大降低(P<0.05)。3.首次报道腹足类血清中存在与羊抗人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类似人IgA、IgG和IgM的类抗体。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前杂色鲍血清中类IgA、类IgG和类IgM含量在64~71μg/mL之间,经浓度为8.7×106cfu/mL E.coli诱导后鲍血清中类抗体的含量大大增加,IgM为157.008±18.201μg/mL、IgG为100.252±6.870μg/mL、IgA为88.019±6.599μg/mL。细菌感染后IgM含量和其他动物及人在一个数量级,IgA和IgG含量均比其他动物及人低1-2个数量级。4.首次比较了F3602和E.coli菌液及其ECP感染对贝类血清中类抗体含量的影响。低浓度的2种菌液和ECP均可使杂色鲍血清中类IgA的含量显着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低浓度的2种菌液和浓度为51mg/L的E.coli ECP同样可以显着增加血清中类IgG的含量(P<0.05)。但菌液及ECP对IgM抗体的诱导作用则表现为:低浓度F3602菌液组鲍血清中类IgM含量显着低于同浓度E.coli菌液组(P<0.05),相反,高浓度F3602菌液组鲍血清中的类IgM含量显着地高于同浓度E.coli菌液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的F3602 ECP组鲍血清的类IgM含量显着下降(P<0.05),低浓度的F3602 ECP和E.coli ECP分别导致血清中类IgM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和显着增加(P<0.05)。

王志[10](2006)在《九孔鲍鲍苗致病菌及潜在生物防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鲍鱼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各种病害越来越频繁发生并愈演愈烈。成鲍病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鲍苗掉板的问题又出现了。为解决此问题,在防治疾病中使用了各种抗菌剂、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药剂消毒。但这些防治手段都只是暂时性的,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而且滥用抗生素使鲍苗免疫力很差,对外部环境条件骤变极不适应,容易因环境突变或应激性环境条件造成感染或并发症进而导致大量死亡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导致九孔鲍鲍苗病害的养殖池中(包括水、藻膜和变白鲍苗)分离得到了124株菌,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菌株鉴定、药物敏感性和胞外产物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回归感染试验以确定致病菌。同时寻求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来防治病害,初步分离了4株蛭弧菌并对其生长和裂解致病菌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环保的、有效的消除和防治鲍苗病害。 通过对分离得到的124株菌的研究表明,有58%、53%、44%和26%的菌株分别具有分泌胞外水解酪蛋白酶、明胶酶、脂肪酶和溶解血细胞的能力。综合以上因素,本试验从124株菌中筛选出35株作为潜在的致病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经革兰氏染色后,分离得到的35株菌中,除了菌株7和14为革兰氏阳性菌之外,其它33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占总数的94.3%。所选定的35株菌主要由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腐败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putrafaciens等组成。其中弧菌Vibrio 17株,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0%,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则为弧菌的优势菌株,有11株,约占弧菌总数的70%。 在最后确定的这35株菌中,能产生胞外酪蛋白酶、明胶酶、脂肪酶和溶血素的比例分别为82.9%、94.3%、77.1%和85.6%。其中,除11、13、21和26外,其余13株弧菌均能同时产生上述三种胞外酶。同时,有16株菌在Tlh-PCR试验中呈阳性,其中有8株是弧菌,此16株菌经检验都会产生溶血毒素,因此引发溶血现象的最有可能是Tlh所编码的溶血磷脂酶。在分析弧菌中的优势菌溶藻弧菌时发现,能同时分泌三种胞外酶的菌株比例高达81.8%(9/11株),而具有Tlh基因的则占弧菌总数的63.6%(7/11株)。从本试验可以看出,在导致鲍苗病害的潜在致病菌中,弧菌特别是溶藻弧菌可能就是关键致病菌。 将分离的35株菌做鲍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导致鲍苗的死亡,确证其为致病菌。其中菌种1、3、5、6、10~13,15和16为主要致病菌,

二、鲍养殖的常见病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鲍养殖的常见病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成因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病的成因
    1.1 养殖环境差
    1.2 养殖人员不重视疾病的预防
    1.3 对疫苗和药物的使用不正确
2 常见病的预防以及治疗
    2.1 乙型脑炎
    2.2 猪瘟
    2.3 猪流行性腹泻
    2.4 中暑
    2.5 猪丹毒
3 结语

(2)牦牛常见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牦牛的常见病及表现
    1.1 创伤
    1.2 瘤胃积食
    1.3 寄生虫病
2 防治
    2.1 创伤
    2.2 瘤胃积食
    2.3 寄生虫病
3 小结

(3)生猪的常见病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猪的常见病
    1.1 猪瘟
    1.2 猪丹毒
    1.3 猪链球菌病
2 生猪养殖常见病的防治
    2.1 猪瘟的防治
    2.2 猪丹毒的防治
    2.3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3 做好生猪养殖常见病的日常预防
    3.1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3.2 做好圈舍的清洁与消毒
    3.3 做好生猪保健工作
4 结束语

(4)饲用海洋动物源益生菌在幼鲍养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1.1.1 益生菌的定义
        1.1.2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1.2 水产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1.2.1 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研究现状
        1.2.2 水产养殖用益生菌的类型
        1.2.3 我国鲍及水产养殖现状
        1.2.4 益生菌在鲍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两株鲍益生菌的安全性检测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菌液的制备
        2.2.2 抑菌活性检验
        2.2.3 抗生素药敏实验
        2.2.4 菌间相容性实验
        2.2.5 溶血实验
        2.2.6 硝基还原酶的测定
        2.2.7 氨基脱羧酶活性的测定
    2.3 结果
        2.3.1 抑菌活性实验
        2.3.2 抗生素药敏药敏性实验
        2.3.3 菌间相容性实验
        2.3.4 溶血实验
        2.3.5 硝基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2.3.6 氨基脱羧酶活性的测定
    2.4 讨论
第3章 两株鲍益生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种子培养
        3.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3 A3440芽孢率与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3.2.4 AP1220 OD_(630)与抑菌能力的测定
        3.2.5 培养基组分的选择
        3.2.6 培养基组分的正交优化
        3.2.7 培养条件的选择
        3.2.8 发酵罐放大培养
    3.3 结果
        3.3.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3.2 酪蛋白标准曲线测定
        3.3.3 AP1220 OD_(630)值与生物量关系变化
        3.3.4 培养基组分优化结果
        3.3.5 培养基组分正交优化结果
        3.3.6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3.3.7 发酵罐放大培养
    3.4 讨论
第4章 两株鲍益生菌在杂色鲍幼鲍养殖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菌株
        4.1.3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益生菌冻干粉的制备
        4.2.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4.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4.2.4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4.2.5 免疫酶活性的测定
        4.2.6 弧菌攻毒实验
        4.2.7 益生菌定植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 结果
        4.3.1 冻干粉中活菌计数
        4.3.2 生长指标变化
        4.3.3 消化酶活性变化
        4.3.4 免疫酶活性变化
        4.3.5 攻毒实验结果
        4.3.6 高通量测序结果
    4.4 讨论
        4.4.1 益生菌对杂色鲍生长指标的影响
        4.4.2 益生菌对杂色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4.3 益生菌对杂色鲍免疫指标的影响
        4.4.4 益生菌对杂色鲍肠道共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试剂与耗材
附录2 实验仪器
附录3 攻毒实验幼鲍存活情况
在学期间完成的文章和专利
致谢

(5)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微生物、水质及大米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稻田养殖的含义
    1.2 传统稻田种植
        1.2.1 稻田养殖的优点意义
        1.2.2 稻田养殖的发展历史
    1.3 稻田养殖的现状
    1.4 稻田养殖相关的研究
        1.4.1 稻田养殖系统中水生动植物的研究
        1.4.2 稻田养殖系统中水质的研究
        1.4.3 关于稻田养殖系统中稻米品质的研究
    1.5 微生物对于养殖系统的重要性
    1.6 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
    1.7 沙塘鳢稻田养殖研究的意义
    1.8 实验研究运用的方法
        1.8.1 DGGE分析方法
        1.8.2 水体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1.8.3 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
2 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设计
        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1.3 样品DNA提取
        2.1.4 PCR反应及DGGE电泳
        2.1.5 分析方法及运用的公式
    2.2 结果
        2.2.1 不同样品的多样性指数
        2.2.2 DGGE聚类分析
        2.2.3 PCA分析
        2.2.4 DGGE切胶图谱及物种测定结果
    2.3 讨论
3 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水体水质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3 各项水质指标的测定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氨氮的变化
        3.2.2 硝态氮的变化
        3.2.3 总氮的变化
        3.2.4 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
        3.2.5 总磷的变化
        3.2.6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3 讨论
4 稻田养殖沙塘鳢对水稻产量及加工品质等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3 各性状的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及分析
        4.2.1 亩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的分析
        4.2.2 稻米结实率、出糙率、精米率分析
        4.2.3 稻米的米粒长、宽及长宽比的分析
    4.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学科发展现状
    1.1 学科研发平台建设现状
        1.1.1 病害防控技术研发平台
        1.1.2 省级水产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学科队伍建设现状
    1.3 学科研究进展现状
        1.3.1 病原学研究进展
        1.3.1.1 寄生虫研究进展
        1.3.1.2 细菌研究进展
        1.3.1.3 病毒研究进展
        1.3.1.4 真菌研究进展
        1.3.2 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3.2.1 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1.3.2.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
        1.3.3 病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3.1 药物防控进展
        1.3.3.2 免疫防控进展
        1.3.3.3 生态防控进展
2 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趋势
    2.1 新疾病及病原的研究发展趋势
        2.1.1 新疾病及病原的发现
        2.1.2 病原生物学研究
        2.1.3病原检测及防控技术
    2.2 病原生物学研究发展趋势
        2.2.1病毒性病原
        2.2.2 细菌性病原
        2.2.3 寄生虫病原
    2.3 疾病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2.3.1 注重交叉学科优势的应用,开发新的诊断技术
        2.3.2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优化诊断方法
    2.4 药物防控主要进展与趋势
        2.4.1 药物对病原控制研究发展趋势
        2.4.2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
    2.5 免疫防控发展趋势
    2.6 生态防控主要进展及趋势
        2.6.1 设施渔业发展趋势
        2.6.2 环境调控发展趋势
3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导向
    3.2 产业发展
    3.3 平台建设与应用
    3.4 人才队伍建设
4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思路和目标
    4.1 发展思路
    4.2 发展目标
5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对策
    5.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稳定项目支持
    5.2 整合资源完善各专业平台建设,高效利用平台资源
    5.3 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5.4 加快各级疫病防治站建设,形成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网络
    5.5 分类实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7)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鲍简介
    1.2 福建省鲍养殖概况
    1.3 鲍人工养殖方式
        1.3.1 工厂化养殖
        1.3.2 海上筏式养殖
        1.3.3 海底沉箱养殖
    1.4 鲍养殖病害介绍
        1.4.1 病毒病
        1.4.2 立克茨氏体病
        1.4.3 细菌病
        1.4.4 真菌病
        1.4.5 寄生虫病
        1.4.6 非生物类疾病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罗源湾鲍养殖病害调查
    2.1 海洋环境调查
    2.2 养殖的基本情况
    2.3 病原调查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清海域鲍养殖病害调查
    3.1 海洋环境调查
    3.2 养殖的基本情况
    3.3 病原菌调查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潭海域鲍养殖病害调查
    4.1 海洋环境调查
    4.2 养殖的基本情况
    4.3 病原菌调查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杂色鲍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贝类免疫生物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贝类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免疫应答细胞
        2 免疫应答因子
        3 与贝类免疫基因有关的研究
        4 贝类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5 其他研究进展
    第二节 鲍的免疫生物学研究进展
        1 病原学
        2 鲍血细胞的分类
        3 血细胞免疫功能
        4 血淋巴中的免疫因子
        5 血细胞的培养和冷冻保存
        6 免疫分子生物学研究
        7 免疫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杂色鲍血细胞的形态及免疫功能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版
第三章 杂色鲍血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第一节 杂色鲍离体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影响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图版
    第二节 病原和非病原细菌及其胞外产物感染对杂色鲍活体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病原和非病原细菌及其胞外产物感染对杂色鲍血清中3 种酶活力和类抗体含量的影响
    第一节 病原和非病原细菌及其胞外产物感染对杂色鲍血清中ACP、ALP 和SOD 活力酶活力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病原和非病原细菌及其胞外产物感染对杂色鲍血清中类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对照表
已发表的论文
    与本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已发表论文
     其他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九孔鲍鲍苗致病菌及潜在生物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鲍鱼的分类、分布、生活史及其养殖方式
        1.2.1 鲍鱼的分类及其主要种类的形态
        1.2.2 鲍鱼的分布
        1.2.3 鲍鱼的生活史
        1.2.4 鲍的养殖方式
    1.3 鲍鱼养殖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3.1 鲍鱼饲料研究进展
        1.3.2 鲍鱼病害研究进展
    1.4 微生物制剂
        1.4.1 概念
        1.4.2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1.5 蛭弧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5.1 蛭弧菌的分类、分布及其生理学特征
        1.5.2 蛭弧菌生长史
        1.5.3 蛭弧菌的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细菌的分离纯化及其胞外产物的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设备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样品的采集
        2.2.4 培养基
        2.2.5 细菌分离
        2.2.6 胞外蛋白酶
        2.2.7 胞外脂肪酶
        2.2.8 溶血素的测定
        2.2.9 溶血基因的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细菌胞外蛋白酶
        2.3.2 细菌胞外脂肪酶
        2.3.3 细菌溶血素
        2.3.4 潜在致病菌的选定及其分析
        2.3.5 PCR扩增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潜在致病菌的鉴定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设备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菌株来源
        3.2.4 培养基
        3.2.5 革兰氏染色
        3.2.6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7 菌株鉴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革兰氏染色结果及镜检形态
        3.3.2 生长曲线
        3.3.3 生理生化特点
        3.3.4 细菌的分类和种群组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导致鲍苗病害的致病菌
    4.1 引言
    4.2 材料设备与方法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菌株
        4.2.4 试验用鲍苗
        4.2.5 培养基
        4.2.6 Bouin’S固定液
        4.2.7 回归实验
        4.2.8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4.2.9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
    4.3 实验结果
        4.3.1 鲍苗病症
        4.3.2 回归感染实验
        4.3.3 组织病理学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菌株抗药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设备与方法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菌株
        5.2.4 培养基
        5.2.5 抗生素溶液
        5.2.6 药敏试验
        5.2.7 抗生素敏感性标准
        5.2.8 抗生素最低敏感浓度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5株菌株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5.3.2 35株菌MIC的测定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蛭弧菌的分离纯化及对病原菌的裂解
    6.1 引言
    6.2 材料设备与方法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2.3 培养基
        6.2.4 样品的采集
        6.2.5 蛭弧菌的分离纯化
        6.2.6 蛭弧菌电镜观测
        6.2.7 蛭弧菌特异性 PCR
        6.2.8 蛭弧菌对不同盐度适应性的测定
        6.2.9 蛭弧菌对不同温度适应性的测定
        6.2.10 蛭弧菌对宿主的依赖性
        6.2.11 蛭弧菌对35株菌的裂解谱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电镜观测结果
        6.3.2 蛭弧菌特异性PCR扩增反应
        6.3.3 盐度对蛭弧菌生长的影响
        6.3.4 温度对蛭弧菌生长的影响
        6.3.5 蛭弧菌对宿主菌状态的依赖性
        6.3.6 株蛭弧菌对33株宿主菌的裂解谱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1 菌株胞外产物分析结果
附录2 回归感染实验数据图

四、鲍养殖的常见病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成因及治疗[J]. 宋艳萍. 中国动物保健, 2022(01)
  • [2]牦牛常见病的防治[J]. 仁青加. 湖北畜牧兽医, 2019(07)
  • [3]生猪的常见病与防治[J]. 杨冬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03)
  • [4]饲用海洋动物源益生菌在幼鲍养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 凌宇恒. 厦门大学, 2017(06)
  • [5]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微生物、水质及大米性状的影响[D]. 赵翔刚.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6]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樊海平,吴斌,龚晖,张伟妮,廖碧钗,郑磊,林丽聪,宋振荣,马平,陈植. 海峡科学, 2016(01)
  • [7]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D]. 吴茂生. 集美大学, 2011(01)
  • [8]鲍常见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J]. 苏秀文. 齐鲁渔业, 2006(07)
  • [9]杂色鲍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研究[D]. 张朝霞. 厦门大学, 2006(07)
  • [10]九孔鲍鲍苗致病菌及潜在生物防治的研究[D]. 王志. 华南理工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鲍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