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

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

一、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郭光[1](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长期高强度煤矿开采造成土地挖损、占压、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当地已治理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缺乏科学、规范工程规划设计等问题。以新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理论,采用无人机遥感、Arc GIS,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在对矿区土地损毁、水资源匮缺、植被破坏、沙尘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依据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区和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修复保护区为各采矿区之间人为扰动较少的原生地貌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150~1250m,坡度<15°的缓斜坡。占地面积201.08hm2。主要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采矿机械的扰动,保护原地貌土壤和植被。生态修复治理区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干扰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50~1150m,坡度基本在35°~55°峭坡和<5°平原、微斜坡。包括采矿区、内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占地面积318.15 hm2。通过采矿区表土剥离工程、道路优化、工业场地绿化等措施布局设计,减少沙尘污染,提高植被覆盖,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为矿区西侧外排土场区域,成片集中、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平均海拔高度1250~1330m,坡度在15°~40°的陡坡,占地面积85.03hm2。排土场坡面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坡底挡墙、坡面截排水措施;拱形骨架、生态袋、生态棒、植被毯、植物网格等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对其设计依据、标准、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CAD图件,包括现状、分区,措施布局及典型设计图等。解决排土场弃土裸露、边坡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指导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表土利用率达到98.3%,预计新增植被覆盖面积49.78hm2,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道路优化治理7832m;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环境,提升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当地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提供治理经验。

房佳兴[2](2020)在《碳、氮添加及干湿交替对排土场刺槐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刺槐人工林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分别对叶凋落物进行C添加(5个梯度,药物为葡萄糖)、N添加(5个梯度,药物为氯化铵)和干湿交替处理(3个梯度);C和N添加研究以不添加C和N的凋落物为对照,干湿交替研究以恒湿处理的凋落物为对照,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质量残留率)、养分指标(C、N、P和木质素残留率)以及化学计量值(C/N、C/P和木质素/N)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C(7.5g C.m2·a-1)和极高C(10g C.m2·a-1)添加对凋落物的分解无影响,低C(2.5g C.m2·a-1)和中C(5g C.m2·a-1)添加抑制了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减慢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添加抑制了凋落物向土壤中C和木质素元素的释放,进而降低了土壤部分养分,减少了植物根部养分的来源。(2)低N(3g N.m2·a-1)和极高N(24g N.m2·a-1)添加对凋落物的分解无影响,中N(6g N.m2·a-1)和高N(12g N.m2·a-1)添加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N添加促进了凋落物向土壤中释放C、N和木质素元素,进而提高了土壤部分养分,提高了植物根部养分的来源。(3)干湿交替添加抑制了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减慢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干湿交替抑制了凋落物向土壤中C和木质素元素的释放,进而降低了土壤部分养分,减少了植物根部养分的来源,但其效应具有短期性和延时性。总之,C添加和干湿交替抑制了凋落物的分解,N添加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通过C/N、C/P和木质素/N不能准确预测凋落物分解过程,但木质素可以很好预测凋落物分解过程,本研究为露天矿复垦场地土壤改良及合理地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论文有图27幅,表9个,参考文献146篇。

吴振华[3](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刘鹏[4](2020)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绿色矿山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和发展方式,是践行“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煤炭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露天煤矿绿色矿山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是绿色矿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矿山建设进程的回顾,结合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要求,总结了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历史发展路径—“环保—高效—安全”,结合露天煤矿的具体生产特点和环节,确定了绿色露天煤矿建设的核心内涵,根据我国露天煤矿具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提出了我国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的总体方略和方针。结合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核心内涵和露天煤矿具体特征,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各评价指标内在联系,从安全、高效、环保三个维度构建了“3-9-35-69”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类指标计算模型和方法。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要求,设计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方法、等级划分和评价方式,并依据露天煤矿的特点,借鉴图论与网络结构里中心性的概念,考虑“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触中心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建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模糊评价集,根据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整体的隶属度,给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计算公式,依据评价流程,运用Java语言,开发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以我国不同区域、类型的3个典型露天煤矿作为绿色度评价实例,通过收集露天煤矿具体评价指标值,运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对3个露天煤矿进行综合评价,A矿绿色度评分为95.05分,属于一级绿色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分为82.05,属于二级绿色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分为74.25,属于三级露天煤矿。根据绿色度评价报告,进行了横向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露天煤矿绿色度改善措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丰富了绿色矿山理论,有助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该论文有图19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4篇。

马莉[5](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李岩岩[6](2019)在《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实施效果研究 ——以小气候、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草地、农田、白榆林地、刺槐林地、白榆刺槐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对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小气候指标(光照强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0-15cm、15-30cm处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小气候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土壤养分指标(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和土壤酶活性指标(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模式小气候均有降温、增湿、保水、减小日较差和日均值的功能。不同复垦模式下小气候指标在7月份显着性差异最大,且不同复垦模式在7月份遮光降温保湿效果更加明显,小气候调节能力更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肥力均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提高显着,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提高不明显。不同复垦模式土壤酶活性均有提高,土壤脲酶含量提高显着。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对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的小气候及土壤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小气候、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改善能力表现为白榆刺槐混交林地>刺槐林地>白榆林地>农田>草地>裸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随着土地复垦植被的恢复,小气候和土壤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复垦实施效果明显。该论文有图17副,表8个,参考文献104篇。

孙维然[7](2019)在《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的基础能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贡献,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人类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剧,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及矿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程度持续加重。同时,过度的开采和利用煤矿资源使土地结构受到了破坏,资源储量急剧减少,使矿区最终沦落为矿业废弃地。如今,我国已经开展对矿山景观修复的研究,并将其纳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生态矿区的生态修复,能够十分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逐渐解决人、地、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矿山公园的成立,作为改善矿山废弃地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存当地矿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展示出矿业资源的时代烙印。同时,在公园内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使其兼具研究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一处可为游人提供休憩活动、科普教育的场所,使矿山公园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矿山公园作为“绿色矿业”的产物,不仅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最佳的途径,也是促进矿业城市多元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能够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加快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循经济的发展,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体系。本文先从宏观层面阐述了矿山区域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在现阶段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详细介绍出一些地区在煤矿废弃地、矿山公园等有关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问题上的措施与理念,归纳总结出露天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基本理论,分析出露天煤矿的地理特征以及开采后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并深入讨论了景观营造在矿山废弃地区域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手法等,以期许为露天矿重塑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李缓[8](2019)在《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徐州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煤炭、电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废弃地生态环境恶劣,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生态恢复及景观重塑角度对煤矿废弃地再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复垦、生态重建、自然再生等相关理论,总结各类型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提出煤矿废弃地可以再生为生态产业用地、公园绿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等功能置换,解决矿区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精明性”转型。最后,以徐州市夏桥煤矿区为例,从空间结构重塑、遗址文脉传承和生态系统修复等角度构建矿区空间优化路径,从而给徐州市煤矿区环境修复及再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卓百会[9](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杨震[10](2019)在《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文中提出我国草原区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开采扰动指的是开采活动对生态自然状态造成的严重变化。开采扰动会直接影响地表的土壤、植被等,也会间接地影响到水资源、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空气质量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然而,当前缺乏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不能定量地获取开采扰动的位置和时间信息,且难以评估采后的复垦状况,不利于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及整治与修复。因而,定量、准确地识别草原区煤炭开采扰动及分析开采-复垦变化过程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对地观测传感器性能不断改进,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环境监测的很多领域。传统关于矿区环境监测及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分类,比较不同时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达到监测矿区环境的变化的目的。该方法需要对影像进行分类,易受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且很难反映开采-复垦的变化过程。近些年,关于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主要是以植被为媒介,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基于相应的植被指数监测地表植被的变化过程,实现矿区开采扰动的识别。但现有研究集中于森林区域,鲜有关于草原矿区开采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与森林区不同,我国草原矿区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且往往存在很多其它扰动,使得开采扰动识别相对较难。因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及矿区环境治理和监测的急迫性,如何识别草原矿区开采扰动并分析采后的复垦状况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为研究区域,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1-4)进行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5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结合研究区域的采煤过程,充分利用测绘学、数理统计、地理学和时序分析等相关理论方法,反演了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开采扰动识别的主要难点,并探索出了研究区开采扰动的特征及开采-复垦过程中植被变化特点,提出了一套集遥感时序数据去噪、开采扰动识别和复垦状况评价于一体的针对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技术方法,并从定性和定量等多角度对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了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退化明显,显着退化和极显着退化区域占研究区域的11.22%。而植被显着退化区域可能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为明确开采扰动在植被退化区域中的比重,有必要开展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相关研究。(2)为去除气候及噪声对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去除Landsat年际NDVI时序数据噪声的方法—BISE-WT滤波器。并以BISE(Best Index Slope Extraction)和 S-G(Savitzky-Golay filter)两种滤波方法为参照,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变化检测分析三个方面,评价了新方法BISE-WT滤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保留时序数据的真实信息。(3)针对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开采扰动变化规律和地物拓扑关系的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研究区域,取得了 92.2%(Kappa系数=0.83)的总体精度,将基于光谱方法总体精度提高了 10.2%。(4)分析矿区开采-复垦过程中,NDVI时序数据的变化特征,将开采-复垦的变化过程分为采前、植被清除和压占、采中和采后四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利用相应的参数、表达式和阈值表示,这些参数、公式和阈值形成了开采扰动模板,并通过模板匹配确定每个开采扰动像元的年际信息及开采-复垦轨迹类型。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宝日希勒矿区,结果表明:开采扰动年际信息的识别精度为74.4%,而开采-复垦轨迹类型的识别精度为85.7%。(5)研究区域开采扰动按照强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6-1998年,该阶段研究区出现零星的开采扰动;第二个阶段为1999-2015年,该阶段研究区进行了大规模开采。(6)宝日希勒矿区近90%的开采扰动区域处于无植被恢复的状态,且开采扰动区域恢复到开采前植被水平的比率低。本文利用Landsat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一套集时序数据重构、开采扰动识别和复垦状况评价的技术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将来主要从不同开采工艺、不同影像分类识别方法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二、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进展
        1.3.1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念、理论
        1.3.2 矿区生态修复立法进展
        1.3.3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进展
        1.3.4 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进展
        1.3.5 矿区生态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矿区内各矿山生产开采情况
        2.2.1 新星煤矿
        2.2.2 恒实煤矿
        2.2.3 高岭土矿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新星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4.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4.2 地形地貌现状及影响分析
        4.2.1 新星矿区海拔分析
        4.2.2 矿区坡度、坡向分析
        4.2.3 采矿区(包含内排土场)
        4.2.4 外排土场
        4.2.5 工业场地
        4.2.6 矿区道路
    4.3 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4.3.1 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
        4.3.2 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
    4.4 矿区植被现状影响及分析
    4.5 矿区水土流失分析
        4.5.1 水土流失调查情况
        4.5.2 防治现状及治理经验
    4.6 矿区开采对空气污染现状影响
    4.7 小结
5 矿区分区建设与布局研究
    5.1 规划建设功能区划分
        5.1.1 分区原则和标准
        5.1.2 分区依据
        5.1.3 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结果
    5.2 规划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5.2.1 规划建设目标
        5.2.2 总体布局
6 规划建设各功能区措施研究与设计
    6.1 生态修复治理区
        6.1.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1.2 措施设计
    6.2 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
        6.2.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2.2 措施设计
    6.3 生态修复保护区
        6.3.1 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3.2 措施设计
7 新星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8 实施保证措施
    8.1 政策保障措施
    8.2 组织保障措施
    8.3 资金保障措施
    8.4 技术保障措施
9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2)碳、氮添加及干湿交替对排土场刺槐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形特征
    2.2 水文气象状况
    2.3 土壤植被状况
3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3.1 调查与采样原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指标及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 碳添加对凋落物分解影响试验研究
    4.1 凋落物初始理化性质
    4.2 碳添加对凋落物质量残留率的影响研究
    4.3 碳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4.4 碳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4.5 碳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氮添加对凋落物分解影响试验研究
    5.1 氮添加对凋落物质量残留率的影响研究
    5.2 氮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影响研究
    5.3 氮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5.4 氮添加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干湿交替对凋落物分解影响试验研究
    6.1 干湿交替对凋落物质量残留率的影响研究
    6.2 干湿交替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6.3 干湿交替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6.4 干湿交替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化学计量特征影的响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矿山概念及内涵
    2.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理论基础
    2.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2.4 本章小结
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基础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介绍
    4.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
    4.3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软件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实例研究及绿色度改善路径
    5.1 北方某大型露天煤矿A矿绿色度评价
    5.2 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价
    5.3 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价
    5.4 不同区域、类型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7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2 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5.10 本章小结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6.1 分析方法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实施效果研究 ——以小气候、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形特征
    2.2 水文气象状况
    2.3 土壤植被状况
3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3.1 观测与采样原则
    3.2 试验设计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 不同复垦模式小气候效应研究
    4.1 不同复垦模式光照强度研究
    4.2 不同复垦模式空气温度研究
    4.3 不同复垦模式相对湿度研究
    4.4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温度研究
    4.5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含水量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研究
    5.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全氮含量研究
    5.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全磷含量研究
    5.3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研究
    5.4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速效钾含量研究
    5.5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研究
    5.6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pH值
    5.7 本章小结
6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酶活性研究
    6.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
    6.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蔗糖酶活性研究
    6.3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6.4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不同复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7.1 数据分析统计原理
    7.2 各指标主成成分分析
    7.3 排土场复垦效果综合评价
    7.4 不同复垦模式聚类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矿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区域内自然生态的不平衡问题
        1.1.2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1.3 国家对矿山的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的重视度日益突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1.4.2 国外发展的历程
2 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相关理论
    2.1 露天矿相关概述
        2.1.1 露天矿的基本概念
        2.1.2 不同矿山废弃地的特征
        2.1.3 露天矿区土地景观受损特点
        2.1.4 露天矿区传统发展方式的借鉴与思考
        2.1.5 本章小结
    2.2 矿山公园的相关概念
        2.2.1 矿山公园概念
        2.2.2 矿山公园范例——加拿大布查公园
        2.2.3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2.2.4 土壤重构的必要性
        2.2.5 露天矿景观营造理论
        2.2.6 露天矿景观营造设计理念
3 露天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3.1 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环境修复技术手段
        3.1.1 物理技术修整受破坏矿区地表
        3.1.2 化学技术改善土壤微观结构
        3.1.3 生物技术完善立体空间
    3.2 露天矿排土场与边坡的生态修复
    3.3 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物种选择
    3.4 本章小结
4 露天矿景观营造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探讨
    4.1 地表形态营造设计
    4.2 植物营造设计
    4.3 水体营造设计
    4.4 露天矿地域特色的保留与改造
        4.4.1 场地特色的保留
        4.4.2 废弃资源的改造与利用
    4.5 露天矿景观营造策略
        4.5.1 营造场地自然景观,恢复矿山生态平衡
        4.5.2 借助矿场原有形态,营造场所独特景观
        4.5.3 利用场地矿业设施,彰显行业特征
        4.5.4 改造场地原材料,还原场所精神
    4.6 本章小结
5 国内外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5.1 废弃矿坑矿山恢复工程
        5.1.1 门头沟大砂坑景观恢复工程项目
        5.1.2 项目小结
    5.2 矿山公园规划
        5.2.1 舟山长岗山矿山森林公园
        5.2.2 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5.2.3 项目小结
    5.3 废旧工业基地改造工业景观公园
        5.3.1 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项目概况
        5.3.2 德国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项目概况
        5.3.3 项目小结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景观营造的规划设计
    6.1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项目背景
        6.1.1 场地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自然条件
        6.1.4 交通条件
        6.1.5 社会条件
        6.1.6 上位规划解读
        6.1.7 场地内部分析
        6.1.8 SWOT分析
    6.2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整体规划总纲
        6.2.1 规划原则
        6.2.2 规划目标
        6.2.3 设计理念
        6.2.4 设计依据
    6.3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设计说明书
        6.3.1 总体结构
        6.3.2 入口广场区
        6.3.3 矿山文化区
        6.3.4 农田景观区
        6.3.5 密林休憩区
        6.3.6 湿地科普区
        6.3.7 台地观赏区
        6.3.8 综合服务区
    6.4 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专项设计
        6.4.1 生态修复设计
        6.4.2 景观营造设计
    6.5 其他专项设计
        6.5.1 竖向设计
        6.5.2 植物专项
        6.5.3 道路交通
        6.5.4 服务设施
        6.5.5 游线设计
        6.5.6 标识系统
        6.5.7 照明系统
        6.5.8 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8)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1 煤矿废弃地的形成及其环境危害
    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及类型
        1.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
        1.1.2 典型煤矿废弃地的类型
    1.2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危害
        1.2.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1.2.2 对水域系统的破坏
        1.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2.4 对生态植被的破坏
    1.3 本章小结
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基本概念分析
        2.1.1 土地复垦
        2.1.2 生态重建
        2.1.3 自然再生
    2.2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2.2.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2.2 景观审美的构成
        2.2.3 大地艺术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3.1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原则
        3.1.1 保护性原则
        3.1.2 持续性原则
        3.1.3 整体性原则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策略
        3.2.1 矿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发展
        3.2.2 修复构筑物,传承矿业文化风貌
        3.2.3 重塑地形地貌,再造景观生态格局
    3.3 景观重塑运行保障措施
        3.3.1 采用BARCI监管设计
        3.3.2 科研与技术保障
        3.3.3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废弃地景观及生态修复方法
    4.1 不同类型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4.1.1 塌陷地:湿地生态修复
        4.1.2 排土场:生态林地修复
        4.1.3 煤矸石山的综合利用
        4.1.4 土壤:多措并举的治理与修复
    4.2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作用
        4.2.1 “回归自然”的环境效益
        4.2.2 “生态宜居”的社会效益
        4.2.3 “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4.3 本章小结
5 徐州市矿区废弃地景观重塑样本
    5.1 调查区域概况
        5.1.1 徐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5.1.2 徐州市煤矿发展概况
    5.2 采煤塌陷区湿地重建
        5.2.1 九里湖湿地公园
        5.2.2 潘安湖湿地公园
    5.3 露采宕口遗迹再生
        5.3.1 金龙湖宕口公园
        5.3.2 龟山公园
    5.4 煤矿废弃地其他用途再生模式
    5.5 煤矿废弃地再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5.6 本章小结
6 徐州市煤矿废弃地再生的针对性策略研究
    6.1 废弃地再生的基本功能构想
        6.1.1 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2 以公园绿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3 以商服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4 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2 徐州市夏桥煤矿区多用途再生的核心要素
        6.2.1 空间结构的重塑
        6.2.2 遗址文脉的传承
        6.2.3 生态系统的修复
    6.3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与再生效益分析
        6.3.1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
        6.3.2 徐州市煤矿区再生效益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9)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矿区地表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内矿区地表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煤炭资源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文水系
        2.1.6 气象
        2.1.7 土壤、植被
    2.2 数据获取
        2.2.1 遥感数据
        2.2.2 其它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1 植被覆盖度反演
    3.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年际NDVI时序数据重构
    4.1 研究方法
        4.1.1 BISE
        4.1.2 WT
        4.1.3 BISE-WT滤波器
        4.1.4 评价方法
    4.2 结果及分析
        4.2.1 定性评价
        4.2.2 定量评价
        4.2.3 变化检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
    5.1 开采扰动内涵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开采扰动识别
    5.3 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草原矿区开采-复垦变化过程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定义开采扰动模板
        6.1.2 动态匹配
    6.2 结果及分析
        6.2.1 植被恢复函数
        6.2.2 精度评价
        6.2.3 开采扰动年际信息
        6.2.4 复垦状况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四、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D].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碳、氮添加及干湿交替对排土场刺槐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房佳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3]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D]. 刘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6]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实施效果研究 ——以小气候、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为例[D]. 李岩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7]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D]. 孙维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D]. 李缓.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10]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D]. 杨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标签:;  ;  ;  ;  ;  

云硫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先进效益显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