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剧的戏剧实验

广东实验剧的戏剧实验

一、实验戏剧在广东的戏剧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黄爱华[1](2019)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剧教队史实考述》文中认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戏剧在抗战宣传和社会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自上而下成立了大量的巡回演剧队伍。其中教育部于1938年5月先成立了第一、二巡回戏剧教育队,此后又成立了第三、四巡回戏剧教育队、实验戏剧教育队。1938年8月,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上海救亡演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十个抗敌演剧队。洪深在总结抗战戏剧时表示:"这种移动演剧,巡回于农村或部队中间,进行宣传与教育,实为当时的抗战环境所迫切需要。这种移动演剧,乃是抗战戏剧运动的一大特色。"②学界认为"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1年民营的重庆中华剧艺社(’中艺’,1941—1947)和桂林新中国剧社(’新中国’,1941—1947)先后成立,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演剧的主力是隶属于军委会、教育部和三青团的几十个专业演剧队,以及无数的业余剧社"③。作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巡回演剧队伍,教育部的巡回戏剧教育队与军委会政治部的抗敌演剧队在"戏剧下乡"、"戏剧入伍"的抗战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相关活动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军

顾振辉[2](2020)在《欧阳予倩在上海剧校的戏剧教育实践》文中提出前言欧阳予倩先生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与创始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现代戏剧教育家。对于欧阳予倩先生在民国时期的戏剧教育活动,学界主要关注于他在由他先后创办并领导的南通伶工学社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期间所进行的戏剧教育活动。对于欧阳予倩先生在抗战胜利后至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之前的生平经历,学界往往关注于他随新中国剧社前往台湾的事迹,以及在桂、沪、港等地的戏剧创作及排演活动。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欧阳予倩先生曾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前

王京强[3](2019)在《戏剧教育与抗战: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研究(1938-1941)》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是抗战期间新建的文化教育机构,于1938年在成都创办,熊佛西任校长,1941年被勒令解散。作为文化抗战的一部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以抗战宣传为使命,致力于培养"戏剧的铁军",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足3年的办学历程虽然短暂,但它却将抗战文化融入管理组织架构、校园文化营造、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分类培养中,不仅推进了戏剧教育的发展,培养了戏剧人才,发挥了戏剧的抗战功能,增加了文化抗战的力量,而且还促进了地方戏剧的发展,丰富了戏剧教育思想。

唐旖宁[4](2018)在《当代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戏剧社团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高校戏剧社团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其他单一的、狭隘的社团活动相比,戏剧演出活动在沟通和交流上的效果更为明显。通过戏剧演出,演员进行自我内心的表达,观众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深刻的思考,戏剧社团建设提高了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动性,大学生们也能从社团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戏剧艺术体验。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对戏剧社团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增加了社团的建设比重,但与此同时,高校戏剧社团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优秀作品少等问题也相继涌现。为了让高校戏剧社团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加强高校戏剧社团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笔者从社团的历史渊源、功能作用、发展情况方面对国内高校戏剧社团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以广东公办本科院校发展较好的戏剧社团作为问卷调查对象,结合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广东高校发展较好的戏剧社团之特点,并与外省其他高校戏剧社团进行比较,分析广东省高校戏剧社团目前的发展现状。根据调查研究,广东高校戏剧社团存在作品题材模式化、舞台呈现单一化、社团建设局限化等问题。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一是社团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对社团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全面促进社团发展;二是重视剧本选择,培养核心人员,打造精品演出,充分激发社团活力;三是学校和社团要提高戏剧社团的品牌意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形成社团特色。本文对广东高校戏剧社团进行了调查研究,归纳和总结了广东省高校戏剧社团的问题,提供了当代广东省高校戏剧社团研究的基础数据,对未来高校戏剧社团在运营管理、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竞赛交流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期为广东高校戏剧社团整体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帮助。

杨御寒[5](2018)在《新世纪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戏剧蓬勃发展,究其背后原因,除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戏剧影视艺术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综合大学纷纷开设戏剧影视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使得综合性大学在戏剧人才培养、戏剧创作实践和戏剧观念更新等方面更加专业和系统,因而,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在戏剧影视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下进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潮,呈现出新的特点:从业余走向专业,校园戏剧创作回归戏剧本体,在编导演和舞台美术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主体不再局限于小范围爱好戏剧的青年学生或是戏剧社团而不断扩大;从宣传载体走向审美自觉,进一步提升校园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逐渐向艺术探索和文化创意的方向前进。本文以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在戏剧影视学科建设背景下校园戏剧的不同发展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台湾文化大学相比较,从学科发展、剧目创作、艺术追求等方面,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发展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挖掘校园戏剧如何在艺术审美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上更加完善,并进一步探寻在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发展基础上,教育戏剧、社区戏剧的扩展可能性,以及更加体系化的教育戏剧建设之路。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回溯了校园戏剧的源流与历史概况,比较分析学科发展前后校园戏剧发展的不同。第二章以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文化大学为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其代表性原创剧目,进一步比较三者在校园戏剧发展方面的异同。第三章探讨如何推动校园戏剧向教育戏剧体系发展的建设。

安然[6](2017)在《顾仲彝改译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顾仲彝(1903.12.12-1965.02.07)是中国着名的戏剧家、翻译家、教育家,为中国的话剧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观其一生,作为戏剧家,顾仲彝创作、改译了多部戏剧,并始终不渝地参与着中国话剧运动的重要历程;作为翻译家,顾仲彝重视向我国读者介绍外国戏剧,翻译了多个作家的多部作品;作为教育家,顾仲彝亲手创办了上海戏剧实验学校(即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为我国的戏剧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本研究立足于顾仲彝的改译剧,作为中国话剧史上改译外国戏剧最多的剧作家,顾仲彝从1925年到1947年共创作改译剧22部,其中有多部常年上演,成为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改译是一个立足于本民族需求,将外国戏剧融入中国本土的过程,改译者如何通过改译作品传递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体现了改译者的思想和眼光。本文首先从顾仲彝一生的教育教学及戏剧活动出发,探究其改译实践和具体的话剧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此更为全面地理解改译者改译的初衷、目的及意义。其次,顾仲彝作为戏剧家同时作为教育家,他主动地通过改译戏剧表达了一定的社会教育的思想。在中国话剧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时期——"五四"和抗战时期,顾仲彝通过不同剧目的改译表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期望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以此促进民智民德的进步、激发爱国爱民的热情,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从而改造改良社会。如《人之初》的改译,通过主人公张伯南从一个正直的小学教员在金钱世界中堕落的遭遇,表达了剧作家对于金钱社会的讽刺与批判,在抗战的语境中,启示了人们应该走的道路;《生财有道》的改译,在增添的抗战背景下,有目的地转换了"吝啬"的含义,通过"悭吝人"指涉在国难当头仍自私自利,只求"小我"的自保而无视民族危难的利己主义者;《梅萝香》的改译,在"五四"社会问题剧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以一个"堕落的娜拉"的女伶形象引起了观众的惋惜与哀叹,以她不幸的爱情悲剧引发了观众对妇女命运问题的讨论。最后,改译戏剧的本质是为了舞台表演。在改译的过程中,顾仲彝从"语言""舞台动作"及"布景"三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考量,通过这三方面的改译,将那些与中国文化很不相同的西方作品融入到了中国土壤中,完成了异质文化的转换,赢得了观众与时代的民族认同。附录部分笔者根据已有资料分析并加以补充,整理出了顾仲彝改译剧目一览表及顾仲彝生平简表,并通过申报数据库、民国报刊索引等数据库全面搜集了有关顾仲彝的戏剧实践活动资料及改译剧的文本资料,整理出顾仲彝改译剧从1937年到1945年的上演情况,对现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江棘[7](2017)在《作为“问题”的民众戏剧——从1930年代的“民众戏剧问题征答”说起》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戏剧史上,民众戏剧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概念。它经历了理论和概念上的二度舶来。在今天的语境中,人们所谈及的民众戏剧,形式多样,风格多元,似乎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也有一些共同的指向,例如扎根底层,面向弱势群体并以其为主体,将戏剧与社会运动、社区建设和教育结合,是带有文化抵抗性质的剧场实践,等等。今日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台湾、香港以及东亚、东南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民众戏剧开展的现状和各地之间不断寻求交流与互相支持的联结诉求,也提示了当代民众戏剧作为反抗性实践所面对的

丁芳芳[8](2015)在《民族认同、公民教育与抗战演剧——论熊佛西的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熊佛西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积极从事戏剧的社会教育工作,着力于培养普通民众以民族国家意识为核心的现代公民意识,为此他极力推崇前苏联政治戏剧、拟出了详细的戏剧社教规划、推动建立新型剧院、构筑戏剧社教网、开展一系列大众积极参与的社教演剧活动,形成了完整的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他的这种戏剧理念的变化和当时整个国家及文艺界的社教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值得深入分析。

贤骥清[9](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认为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路晓明[10](2013)在《身体的诗学:牟森戏剧先锋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二十年来牟森戏剧研究的述评开始,通过对1990年代牟森戏剧研究文献和新世纪以来的牟森戏剧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了目前学界在牟森戏剧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牟森戏剧研究、进而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疏失。认为包括牟森戏剧研究在内的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研究,需要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的介入。由于牟森戏剧呈现出显着的对“演员身体”和“舞台装置”的重视,本文有针对性地借助“身体理论”和“装置艺术”理论来对牟森1990年代的戏剧特点展开的分析。由外而内,由浅而深,通过思潮史论和表现形态两条途径,去分析把握牟森戏剧的核心美学特征,触摸1990年代牟森戏剧实践的独异之处:戏剧表演语言的身体性与舞台空间布置的装置性。阐释了牟森之所以将“身体”作为演员表演最重要的工具和凭借,将舞台装置作为牟森戏剧重要表现力量的内在机理。将牟森戏剧实践放到1980年代到新世纪社会变革的背景中,放到作为西方艺术形态的话剧从形式到内容的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放到文学由1980年代的受关注到1990年代以来的受冷落的变化中,对其进行全面深刻地思考与审视。认为牟森的戏剧实践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领域比较独特的一部分,呈现出于中国传统话剧不一样的样貌,虽然以目前的情况看,牟森的戏剧实践已经结束,并很少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但毫无疑问,牟森的戏剧实践展现出了中国戏剧发展的新的可能,也必将对未来的中国戏剧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牟森的戏剧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应当占有更为重要地位。

二、实验戏剧在广东的戏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戏剧在广东的戏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2)欧阳予倩在上海剧校的戏剧教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欧阳予倩战后初到上海的情况
二、欧阳予倩在上海剧校期间的教学与排演
三、欧阳予倩对上海剧校的深情与别离
四、欧阳予倩剧作在上海剧校的演出与接受
结 语

(3)戏剧教育与抗战: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办历程
二、管理组织架构与校园文化营造
三、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分类培养
四、历史意义

(4)当代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的概述
    第一节 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的历史渊源
        一、晚清民国时期:戏剧社团引领思想解放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戏剧社团传播校园戏剧文化
        三、新世纪以来:戏剧社团承担文化建设的功能
    第二节 广东高校戏剧社团的发展历程
        一、发轫期:从助力抗战到传播戏剧
        二、沉寂期:培养人才与风格探索
        三、蓬勃期:推广普及形成规模
    第三节 当代高校戏剧社团的文化功能
        一、戏剧社团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二、戏剧社团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戏剧社团有效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
        四、戏剧社团建设为艺术教育提供平台
第二章 当代广东高校戏剧社团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广东高校戏剧社团的现状调查
        一、社团数量
        二、社团分布
        三、社团规模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的案例分析
        一、活动形式较为固定
        二、社团定位清晰完整
        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
        四、注重开展专业培训
        五、积极参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广东高校戏剧社团特点
        一、实验风格突出
        二、成员参与活跃
        三、人才战略明显
        四、社团结构稳定
        五、艺术氛围浓厚
第三章 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作品题材的模式化
        一、依赖经典进行变体
        二、内涵及主题深度不够
        三、艺术创作缺少视野
    第二节 舞台呈现的单一化
        一、舞台美学效果不高
        二、表演控制能力较弱
        三、台词魅力展现不全
    第三节 社团建设的局限性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硬件支持有待加强
        三、缺乏鲜明社团特色
第四章 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加强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发展
        一、校方进行扶持,给予全面保障
        二、完善社团制度,规范社团运营
        三、强调资料保存,重视戏剧传承
    第二节 重视社团品质,激发社团活力
        一、选择高质量的剧本
        二、重点培养社团骨干
        三、加强全员戏剧培训
    第三节 形成社团特色,延伸戏剧魅力
        一、宣传推广社团活动
        二、积极参加戏剧比赛
        三、推进对外交流合作
结语
附录
    对广东高校戏剧社团的调查问卷
    广东省公办本科高校戏剧社名单(48所)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世纪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戏剧学科建设与校园戏剧发展
    第一节 早期校园戏剧发展特点
    第二节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戏剧发展状况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发展新气象
第二章 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发展的三种模式探索
    第一节 校园戏剧传统发展模式: 学生戏剧社团
    第二节 南京大学模式: 校园戏剧的商业化尝试
    第三节 厦门大学模式: 兼顾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
    第四节 不同模式戏剧发展的比较
        一、不同模式戏剧教育发展的差异性
        二、不同模式校园戏剧发展的相同点
        三、小结
第三章 新世纪综合性校园戏剧发展方向
    第一节 以培养专业戏剧人才为目标的校园戏剧
        一、戏剧专业教育是培养戏剧人的教育活动
        二、培养创新型编剧人才
        三、培养不忘初心的戏剧评论人
    第二节 教育戏剧: 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的纵向发展
        一、教育戏剧的内涵与现阶段教育戏剧的探索实践
        二、现今教育戏剧存在的发展问题
        三、校园戏剧填补教育戏剧空缺
    第三节 社区戏剧: 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走向社会
        一、社区戏剧的内涵
        二、校园戏剧与社区戏剧的内在联系
        三、校园戏剧如何应用于社区戏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顾仲彝改译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仲彝的教育教学及戏剧活动
    第一节: 顾仲彝的教育及教学生涯
        1.1 戏剧及翻译的启蒙:秀州中学及"南师"期间
        1.2 顾仲彝的教学生涯及对改译实践的影响
        1.2.1 作品选择的多国别与多流派
        1.2.2 对于学校戏剧活动的重视及独幕剧的改译
    第二节 :顾仲彝的戏剧活动与改译实践
        2.1 上海戏剧协社及中国旅行剧团(1924-1937)
        2.2 上海剧艺社与孤岛时期的改译(1937-1941)
        2.3 沦陷时期的戏剧活动及改译(1941-1945)
第二章: 戏剧教育目标:顾仲彝的改译实践
    第一节: "五四"影响下的对妇女命运的探讨
        2.1 梅萝香——"五四"语境中堕落的"娜拉"
        2.2 对妇女命运的讨论——从《捷径》到《梅萝香》
    第二节: "抗战"语境中的讽刺与批判
        2.1 金银世界里的个人选择——从《窦巴兹》到《人之初》
        2.2 "吝啬鬼"意义的延伸——从《悭吝人》到《生财有道》
第三章: 顾仲彝改译戏剧的本质——合于表演
    第一节: 改译剧的盛行及改译的本质
    第二节: 顾仲彝改译语言分析
    第三节: 舞台动作及布景的改译
        3.1 舞台动作的改译
        3.2 舞台布景的改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顾仲彝改译剧目一览表
附录二: 顾仲彝改译剧演出年表
附录三: 顾仲彝生平简表

(7)作为“问题”的民众戏剧——从1930年代的“民众戏剧问题征答”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复线的交汇:“民众戏剧”运动的展开
二、势力不均的对垒:关于“征答”问卷反馈的话语分析
三、“征答”内外:重审“民教戏剧”的内部张力及与左翼的关系
结语

(8)民族认同、公民教育与抗战演剧——论熊佛西的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教演剧理念: 民族国家意识、现代公民意识、戏剧社会教育
    1. 民族国家意识
    2. 现代公民意识
    3. 抗战戏剧社会教育
二、社教演剧规划: 国策、计划戏剧、戏剧网
    1. 国策
    2. 计划戏剧、戏剧网的建立
三、社教演剧实践: 办学、新型剧院、大众化演出方式
    1. 办校
    2. 新型剧院
    3. 大众化演出方式

(9)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结语
附录1:剧场档案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附录4:剧场分布图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致谢
附图

(10)身体的诗学:牟森戏剧先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述评:牟森戏剧研究述评(1988-2012)
    第一节 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状况
        一、 情况述介
        二、 剧本、舞台
        三、 初步评价
        四、 《0 档案》:诗与戏剧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研究状况
        一、 消解剧本、重构舞台
        二、 政治、商业、戏剧
        三、 美学特色及其价值
    第三节 总结
第二章 史论:从激情理想到平庸落寞
    第一节 再探“八十年代”
        一、 “八十年代”的启蒙氛围
        二、 “八十年代”的“再度西潮”
        三、 “八十年代”的“戏剧观”论争
    第二节 “八十年代”的牟森戏剧
    第三节 牟森戏剧在 1990 年代
    第四节 “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新视野下的牟森戏剧
    第五节 总结
第三章 形态:从叙事危机到探索实验
    第一节 “却顾所来径”
    第二节 作为“叙事危机”的“戏剧危机”
    第三节 侧重形式的戏剧实验
        一、 剧本的解体
        二、 剧场的可能
    第三节 牟森戏剧探索的形式特征
        一、 解放了的舞台空间
        二、 依据身体的表演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章 诗学:从荒诞戏剧到身体诗学
    第一节 20 世纪 80 年代的戏剧主题与荒诞剧
        一、 再次“国民性”批判的歧途
        二、 荒诞剧、个人话语空间的恢复及意义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先锋戏剧主题
    第三节 另版“三大戏剧体系”与牟森的师承
    第四节 牟森的戏剧理想、装置舞台与身体诗学的实践
    第五节 “彼岸”/此在,“铁屋”进化升级:教室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结语:或曰结束或曰开始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四、实验戏剧在广东的戏剧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剧教队史实考述[J]. 黄爱华.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04)
  • [2]欧阳予倩在上海剧校的戏剧教育实践[J]. 顾振辉. 剧作家, 2020(01)
  • [3]戏剧教育与抗战: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研究(1938-1941)[J]. 王京强. 四川戏剧, 2019(08)
  • [4]当代广东高校校园戏剧社团研究[D]. 唐旖宁. 深圳大学, 2018(08)
  • [5]新世纪综合性大学校园戏剧研究[D]. 杨御寒. 厦门大学, 2018(07)
  • [6]顾仲彝改译剧研究[D]. 安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7]作为“问题”的民众戏剧——从1930年代的“民众戏剧问题征答”说起[J]. 江棘.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1)
  • [8]民族认同、公民教育与抗战演剧——论熊佛西的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J]. 丁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9]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10]身体的诗学:牟森戏剧先锋性研究[D]. 路晓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广东实验剧的戏剧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