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扎来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浅谈扎来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一、浅谈扎赉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杨[1](2021)在《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文中指出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粮食供给不足,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粮食生产逐渐由总量供给不足转向结构性供给冗余。突出表现在2003—2015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种植结构扭曲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即玉米面积的快速增加、大豆面积的快速减少。为了缓解种植结构扭曲问题,我国2016年开始施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次年探索大豆收储制度改革,即2017年将大豆目标价格制度改为实施与玉米相同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统筹大豆、玉米的补贴机制,兼顾大豆、玉米的比价关系,通过远高于玉米补贴标准的方式实现“增大豆、减玉米”的目的。然而,我国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基于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的长期考虑,大豆生产面积不能过度增加,应将更多的土地份额提供给口粮作物。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大豆的振兴还是应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效率。那么,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能否改善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短期目标)和提高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长期目标)?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又有哪些?如何促使当下及未来的大豆政策发挥积极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行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以及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户行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等理论,构建了“政策激励—行为响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背景下,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并从农户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回应性。具体而言,首先,对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的思路与效果进行了梳理,对大豆目标价格制度到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两个政策进行了比较,为后文的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其次,基于政策原理的均衡分析,使用2013—2018年446个县域宏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具体沿着“政策激励——比较收益变化——种植结构调整”的分析思路,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并讨论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局限性;第三,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使用2013—2018年446个县域宏观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SE-DEA)和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具体沿着“政策激励——要素配置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析路径,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直接和间接两条影响路径;第四,基于2018—2020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SE-DEA)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IVQR),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了再检验,并对不同种植结构水平、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同经营主体进行了异质性考察;最后,以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为切入点,构建了政策认知—期望与现实偏差—政策满意度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政策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价格制度的弊端。从政策构想与设计上而言,其政策初衷更多地表现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调整大豆、玉米种植结构,且在市场机制之外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降低市场价格造成扭曲,符合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转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大豆振兴等诸多时代发展要求。(2)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显着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但持续性不强。由于种豆预期相对收益的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促进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但受限于农户对种植玉米的路径依赖、补贴错位、地租的不合理增长以及大豆、玉米相对价格不理想等原因,调整效果持续性不强。(3)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促进了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但存在显着的时间异质性。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显着改善2017年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但对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效果不佳。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未带来有效的收益激励,财富水平和市场扭曲不利于提高豆农改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的积极性。(4)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种植结构和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农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农户家庭种植大豆的比重越低或越高,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越不利于激发该家庭增种大豆的积极性;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低位和生产率处于高位的农户作用更大;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仅能促进普通农户和家庭农场Ⅰ型调整种植结构,而对家庭农场Ⅱ型的效果不佳,并且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政策调整种植结构的作用程度在减小;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仅能够改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对家庭农场Ⅰ型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程度显着强于家庭农场Ⅱ型。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引起家庭农场Ⅰ型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因不是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而是总经营规模的减少,现行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能不利于大豆规模化发展。(5)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政策目标认知程度较低。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补贴标准的认知程度越高,则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豆农对优化种植结构意愿越强,则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倾向于提高大豆生产要素配置水平的农户几乎与政策的满意度无关,这就意味着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农户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不足;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了解较多,但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了解较少,黑龙江省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明显好于吉林省;当大豆/玉米的补贴标准提高时,相较扩大大豆面积,豆农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提高大豆产出水平。黑龙江省农户扩大大豆面积的意愿明显强于吉林省,而农户提高大豆产出水平的意愿,除四平市外,其它地区均相差无几;样本农户种植大豆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轮作倒茬、种植习惯和政策支持;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补贴发放时间、申报方式和发放方式相对较为满意,而对政策宣传相对不够满意;除生产者补贴政策外,豆农最主要的三个政策需求为: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推广以及土地流转服务。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政策目标应以粮食安全目标为前提,尤其要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虽然短期内恢复大豆生产、促进粮食品种的种植结构调整仍然是政策的必然选择,但长期来看,大豆种植面积不应过度增长,应将大豆“扩面”目标逐步转为“增效”;其次,对大豆的支持方式应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种豆的示范作用,促进大豆的规模化生产;第三,单纯的依靠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和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未来对大豆的支持方式,应由单一化的补贴激励转向多元化的政策支持;最后,较长期的结构失衡固化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大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调控难度,因此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老龄化的农户而言,应使其充分理解政策精神。

鱼小芸[2](2020)在《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文中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涉及多种乡村资源及其对应的乡村景观建设,承担着乡村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任。目前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宽泛,聚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所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较少。而且由于“田园综合体”这一模式较新,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其在实际建设中仍旧存在与乡村资源结合不紧密、产业链设置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意等种种问题。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田园综合体的景观研究基点,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设策略。“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其涵义与“乡村旅游”相近。引文部分对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各国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源起与特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研究部分围绕其理论基础、开发要素、产业构成展开,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并从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建筑道路布局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部分由分五个部分层层推进:首先明确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原则,接着明确供求关系并确立开发动力模型,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和客源需求研究,确定主导开发类型,落实到景观层面上对田园综合体中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类资源提出景观营建策略。选取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对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解读,明确其主导资源与主导开发模式,归纳总结了其规划建设的经验。本文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作为研究实例。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明确其资源构成、开发机遇及挑战,紧密结合理论部分的研究,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升级为导向,拥有完善产业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为北方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高鹏[3](2020)在《春玉米土壤-根系-冠层系统对深松及灌水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导致土壤耕层变浅,影响作物产量,而深松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措被广泛应用,但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怎样组合才能使增产效果最大化值得研究。在干旱条件下,明确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耐旱性的响应机制,对提高玉米的耐旱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玉米高产稳产,本项研究通过三年三地区深松定位试验,设定不同深松时期(春季深松、秋季深松)及深松深度(30cm、40cm、50cm),以探究何种深松模式更为适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土壤进行深松后,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利于培肥地力,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使土壤孔隙度增大透气性以及水分入渗能力。合理的深松措施可以使土壤内部形成有效的水库增加土壤保水性。合理的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十分显着。(2)当玉米受到干旱胁迫后生长条件受阻引起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物质发生转换,导致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地下部生长加快,导致玉米籽粒产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是干旱胁迫后耐旱性分析的可靠生化指标,干旱胁迫后,这些保护酶的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提升。(3)合理深松可一定程度上提高SOD、POD活性,进而缓解玉米受到活性氧的伤害,提高其抗逆能力;由于丙二醛(MDA)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作物受胁迫严重程度,而合理的深松降低MDA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作物的影响。(4)深松对根系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由于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范围、使土壤疏松,直接促进玉米根系下扎并提升玉米根系吸收深层营养物质与水分的能力,使得玉米根系形态特征随着深松深度的增加得到进一步改善。(5)深松对提高玉米成熟期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具有积极影响。深松对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具有正效应,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深松能促进玉米高产稳产。

张胤达[4](2017)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而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人们对于优质风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不缺乏好的风景资源,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国土层面的风景保护战略与体系存在缺失。主管部门数量较多、管理混乱、权责不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且缺乏统筹规划的旅游风景区建设使大量的优质景观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单体景区彼此间缺乏有机连接,“孤岛效应”日益凸显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一国的风景保护体系不仅应关注风景保护地的总量,更应关注其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GIS应用、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于我国目前风景保护存在的空间破碎化、精英景观单体与自然背景相分离等问题,分析构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第一,是以具有杰出价值的自然精英景观与文化精英景观为主体的“斑块”元素保护。利用3302个精英景观单位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34个精英景观区。第二,是以文化景观廊道为主体的“廊道”线性元素保护。分析30个国家级景观廊道资源,加权选取13个廊道与8个重要节点。同时将精英景观区串联,使其与廊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的国土景观生态格局。第三是以文化景观特征分区为主体的“基质”元素保护,以5大分区为主体,(?)包含16个地区和31个副区的三级分区体系。要点是将日常景观作为宏观生态系统的背景进行整体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最后从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立法保障、区域整合、运营模式和维护机制等六个方面提供政策实施层面的建议。根据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构建以“胡焕庸线”为界,以西部大型自然保护区斑块、东部精英景观跳板、景观廊道、文化景观特征分区为要素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空间格局,希望能为我国国土风景保护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关参考与建议。

聂利颖[5](2016)在《濉溪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针对濉溪县农作物种植基本情况,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必要性,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农作物秸秆焚烧原因,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经验与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李文杰[6](2015)在《以“生态法益”为中心的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似乎已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在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成绩”而欣喜的时候,自然开始了报复,人类开始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环境危险社会之中。因此,环境问题逐渐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完善环境刑事立法也随之成为我国立法之重点。然而,我国现行环境犯罪保护的目标并不明确,在人身法益、财产法益、秩序法益与生态法益之间左右游移,造成环境犯罪立法目的的模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不利。本文主张在四种法益之间,生态法益应该成为环境犯罪保护的主要目标,其余三种法益则是环境犯罪保护的次要目标。以此为主题思想,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对以生态法益保护为中心的环境犯罪立法完善进行研究。本文以“利益”为出发点,利益的本意是需要的满足,而最低的需要应是生存,它的表现就是生命,由此将非生物体和后代人的利益主体资格排除。生态利益是生态法益的上位概念,本文通过对生态利益概念的梳理,得出生态利益的主体是人类及非人类生物体。本文以“法益”为出发点,通过法益与利益关系的辨析得出生态法益的主体是人的观点,排除了非人类生物体生态法益主体的资格。本文以“生态”为出发点,通过对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的比较,指出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难以跳脱古典人类中心主义泥潭的先天缺陷,而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性及其自然科学研究基础之雄厚的特征,得出生态系统作为生态法益客体更为适宜的结论。由此,生态法益的概念应当界定为:法所保护的,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脱离了人类的人身、财产、秩序法益和环境精神利益而独立存在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支持和决定作用的利益。在环境犯罪以生态法益保护为中心的合理性讨论中,笔者提出生态法益中心论的观点,这一点源于生态利益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不易恢复性、公共性和跨国影响性。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标准对具有不易恢复性的生态法益损害完美赔偿的不可行进行论证,通过生态利益损害所具有的公共性论证其所具有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由生态利益损害所具有的跨国影响性引出环境犯罪的惩治并非某一国家自己的事务,而是整个世界的共同事业,我国环境刑法应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环境刑法相接轨,由此得出我国刑法介入生态法益保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环境刑法以人类传统法益为保护中心的表现,本文进一步论证生态法益是环境犯罪主要客体、生态法益损害是环境犯罪与其他类罪的最本质区别、以生态法益保护为中心能够有效遏制环境犯罪的发生等观点。我国环境刑法中虽有生态法益保护的蒙醒和迹象可寻,但以生态法益保护为中心对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进行反思,会发现我国环境犯罪存在三方面不足。对生态法益保护不全面表现为缺少对生态脆弱区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条文中“数量较大”与“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之间的重复与表述不当和危害林木类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度量以林木的立木蓄积为标准的财产倾向。对生态法益保护深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仅停留在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层面,而且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不够周延,具体表现为缺少外来物种入侵罪的设置、缺少对生命运行整体过程的考虑、对纯正生态法益损害的入罪考量不足。环境犯罪刑事责任设置对生态法益的保护不足表现为环境犯罪与相关其他犯罪的刑罚幅度设置存在罪刑不均衡现象以及对生态法益损害行为缺乏直接以恢复生态为目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无论是罪名的增加还是刑法条文及解释的调整都应以环境犯罪的独立成章为基础,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生态法益与其余三种法益之间的冲突与位阶的讨论,得出其所处位置应该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与侵犯财产罪两章之间。在具体罪名的增加与法文的调整方面,应该给予重点生态脆弱区以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同等的保护,通过解释的方法将湿地纳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对象中,增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外来物种入侵罪,危害自然保护区罪和违法获取、毁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蛋卵罪。在刑罚方面,针对司法实践中涌现的以恢复生态为目的的裁判,通过对理论学说的比较,本文主张在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以及被裁定假释的环境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中增加以恢复生态为内容的社会服务令制度。我国环境犯罪现有量化标准无法满足生态法益保护的需要,对生态法益损害通过鉴定评估的方式进行量化是克服生态法益损害模糊性的唯一途径。对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进而纳入法律规制范畴的方法已经在美国和欧盟得到适用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广受各国推崇和借鉴。我国目前适用这种方法对生态法益进行量化所具有的基础包括我国生态经济学学者已经拥有对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的技术,我国刑法内和刑法外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规范基础,在司法鉴定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操作基础,但是虽存在这些基础,真正做到生态法益损害量化纳入刑法规制还需要更加充足的准备。本文进一步对污染环境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的立法进行了与之相契合的调整,并主张在生态法益损害入罪标准的设计中采用浮动区间的方式以化解环境容量的地域性与生态法益损害定罪数额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韩畅阳[7](2014)在《扎赉特旗贫困治理路径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顺利实施,我国的扶贫事业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如何推进扶贫开发,仍然是困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个战略性课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考虑本区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十八大提出到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8337”战略部署,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点突破路径之一。“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以县域为基础,因地制宜研究一个县的贫困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本地区贫困,且对于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扎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贫困状况最为突出的旗县之一,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其贫困状况具有程度深、规模大、资金投入低的特点。本文将县域经济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对扎赉特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在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得出造成扎赉特旗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农林牧水开发层次偏低、矿场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和人口文化程度低等。通过总结近年来扎赉特旗扶贫政策的绩效分析和对扎赉特旗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从产业扶贫路径、财政扶持、人力资本的扶贫路径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建立一个县域经济综合反贫困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体制、资金和政策三个方面提出对扎赉特旗贫困治理的有效对策。

徐全忠[8](2013)在《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带。内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农牧业大省,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乳类、肉类商品供应基地。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结合农业生态学、可持续农业理论,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一方面深化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农业理论研究,强化其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提升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丰富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厘清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首先,从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历史渊源出发,阐述了我国空间经济战略演变历程以及主体功能区出台过程,论证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政策体系。其次,探寻可持续农业的学理基础,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原则及其评价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最后,从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间的关联关系、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间内在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其次,指出了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并验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关联。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后,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阐述。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揭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内在一致性。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农业发展定位、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到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再到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较为系统的给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孙猛[9](2013)在《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科学认识和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社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与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社会问题,是保护区自然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也成为了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需要考证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松嫩平原是鹤类等水鸟的重要的繁殖地与栖息地,其内保护区大片沼泽地及周边区域成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的关键区域。目前,松嫩平原的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社区的协调关系问题,因此开展此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2008—2012年,通过有针对性的现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二手资料搜集等方式对松嫩平原的扎龙、向海、莫莫格和图牧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人口、社区经济(包括经济收入、经济来源、经济支出、支出科目、人均纯收入)、社区教育等三个方面从保护区内和保护区间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居民的劳动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四个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省内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区普遍低于所在县市的平均水平;收入来源以保护区内的农业和简单经营业为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3)四个保护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均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为主(80-90%),核心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整体高于保护区的平均水平。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可以概括总结:影响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可以获得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保护区社区居民人力资源状况。其次,为了更客观地理解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社区居民素质等要素的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灵活应用经济数学原理的研究方法,运用具有截面和时间序列特征的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均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初级经济体;(2)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程度相似,核心区尤为明显,缓冲区和实验区受区域经济影响较大;(3)人口素质对社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社区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剧了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和破坏,可持续发展是缓解经济落后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困境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充分分析四个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途径,包括宏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低碳模式的生态旅游开展力度,(2)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经济功能,(3)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农民的致富欲望;以及微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保护区组织申报社区发展基金示范项目,(2)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建设农民文化学校,(4)旅游工艺品制作技术的推广等主题多元化、途径广泛化的脱贫策略。最后,概括了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的初步建议。

么红杰[10](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二、浅谈扎赉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扎赉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分析框架:政策激励——行为响应
第三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分析
    3.1 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的思路和效果
    3.2 大豆“目标价格”到“生产者补贴”的政策变迁
    3.3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与目标价格制度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4.1 问题的提出
    4.2 机理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如何影响种植结构调整
    4.3 特征性事实:种植结构变化与特征
    4.4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4.5 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4.6 影响机制分析: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局限是什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
    5.2 机理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
    5.3 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4 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5 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5.6 生产者补贴政策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质性分析: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与农户生产行为——基于微观数据再检验
    6.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6.2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6.3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农户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6.4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豆农对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回应性:认知、评价与期望
    7.1 问题的提出
    7.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7.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7.4 豆农对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及评价
    7.5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7.6 豆农的政策需求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农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1.1.2 乡村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
        1.1.3 乡村发展迎来政策机遇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1.3.2 乡村旅游
    1.4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1.4.1 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1.4.2 乡村旅游的研究与发展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策略
    2.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理论
        2.1.1 新田园主义理论
        2.1.2 产业融合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体验经济理论
    2.2 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要素
    2.3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成
        2.3.1 产业融合
        2.3.2 产业构成
    2.4 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
    2.5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策略
        2.5.1 明确功能构成
        2.5.2 统筹空间格局
        2.5.3 梳理建筑排布
        2.5.4 规划道路布局
    2.6 小结
3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
    3.1 开发建设原则
    3.2 开发动力模型
    3.3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3.3.1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3.3.2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3.4 乡村旅游开发的需求特征
    3.5 主导开发类型的确定
    3.6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景观营建策略
        3.6.1 乡村生产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3.6.2 乡村生态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3.6.3 乡村生活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4.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4.1.1 .项目概况
        4.1.2 资源构成
        4.1.3 开发建设
        4.1.4 .经验借鉴
    4.2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4.2.1 项目概况
        4.2.2 资源构成
        4.2.3 开发建设
        4.2.4 经验借鉴
    4.3 台湾南投清境农场
        4.3.1 项目概况
        4.3.2 资源构成
        4.3.3 开发建设
        4.3.4 产业构成
        4.3.5 经验借鉴
    4.4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一——川场田园Plaza
        4.4.1 项目概况
        4.4.2 资源构成
        4.4.3 开发建设
        4.4.4 经验借鉴
    4.5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二——水上町事例
        4.5.1 项目概况
        4.5.2 资源构成
        4.5.3 开发建设
        4.5.4 经验借鉴
    4.6 案例对比与小结
5 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旗域条件
        5.1.3 基地条件
    5.2 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5.2.1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5.2.2 旅游市场分析
        5.2.3 现状条件总结
    5.3 规划目标、定位与策略
        5.3.1 目标与定位
        5.3.2 规划策略
    5.4 总体规划设计
        5.4.1 规划平面
        5.4.2 规划结构
        5.4.3 规划分区
        5.4.4 用地分类
        5.4.5 道路交通规划
        5.4.6 建筑布局规划
        5.4.7 植物规划
        5.4.8 水系利用规划
        5.4.9 游憩规划
    5.5 分区规划设计
        5.5.1 旅游门户区
        5.5.2 田园生产区
        5.5.3 田园生态区
        5.5.4 田园生活区
    5.6 专项规划
        5.6.1 旅游产品专项
        5.6.2 生态设计专项
        5.6.3 住宿设施专项
        5.6.4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6.1.1 研究成果
        6.1.2 研究创新点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3)春玉米土壤-根系-冠层系统对深松及灌水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深松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
    1.3 深松耕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深松与玉米耐旱相关性能研究
    1.5 深松耕作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1.6 合理深松的必要性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状况的测定
        2.3.2 土壤含水量
        2.3.3 土壤容重
        2.3.4 土壤紧实度
        2.3.5 地上部干物质测量
        2.3.6 根系指标测量
        2.3.7 耐旱性生化指标
        2.3.8 测产及考种
        2.3.9 参数计算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
    3.2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量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三相比
        3.2.4 土壤三相比相对偏离值
        3.2.5 土壤紧实度
    3.3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植株成熟期干物质总重量的影响
    3.4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叶片耐旱性生化指标的影响
        3.4.1 超氧化物歧化酶
        3.4.2 过氧化物酶
        3.4.3 丙二醛
    3.5 不同深松时期与不同深松深度对玉米根系指标的影响
        3.5.1 根干重
        3.5.2 根长
        3.5.3 根表面积
        3.5.4 根体积
    3.6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产量以及三相比偏离值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6.1 产量
        3.6.2 土壤三相比偏离值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7 不同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玉米耐旱性对深松时期及深松深度的响应
    4.2 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4.3 深松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4.4 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5 不同水分处理下深松时期与深松深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2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风景
        2.1.2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目标
        2.1.3 精英景观
        2.1.4 日常景观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遗产保护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斑块”要素构建
    3.1 我国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体系要素梳理
        3.1.1 我国主要保护地的分类体系
        3.1.2“斑块”元素的确定原则
        3.1.3“斑块”元素的选取
    3.2 精英景观的数量特征
        3.2.1 自然类景观数量分析
        3.2.2 文化类精英景观数量分析
    3.3 精英景观的分布特征
        3.3.1 数据获取
        3.3.2 数量分布
        3.3.3 点密度分析
        3.3.4 综合密度分析
        3.3.5 核密度分析
        3.3.6 密度分析小结
    3.4 精英景观的集群构建
        3.4.1 精英景观的综合价值分析
        3.4.2 精英景观区的形成
4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廊道”与“基质”要素构建
    4.1 廊道的概念与内涵
    4.2 我国的景观廊道要素梳理
        4.2.1 景观廊道要素选取原则
        4.2.2 景观廊道的类型
        4.2.3 景观廊道筛选范围与标准
    4.3 景观廊道的确定
        4.3.1 景观廊道列表
        4.3.2 景观廊道的空间分布
    4.4 基质的概念与内涵
    4.5 国土典型文化景观分区的构建
        4.5.1 分区构成要素分析
        4.5.2 文化景观分区的提取类型
        4.5.3 分区的原则
        4.5.4 分区设定的依据
    4.6 文化景观特征分区的构建
    4.7 文化景观特征分区分析
5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5.1 构建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
        5.1.1 打破部门间壁垒,设立风景保护机构,实施分区统筹管理
        5.1.2 开展相应立法工作,明确所有风景保护参与者的权责
        5.1.3 配合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将风景资源进行区域整合
        5.1.4 实施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营相配合的运营模式
        5.1.5 制定日常景观资源的维护机制
    5.2 未来展望
        5.2.1 制度与现实的挑战
        5.2.2 研究反思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图目录
索引——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以“生态法益”为中心的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态法益概述
    一、以“利益”为原点的生态法益主体分析
        (一)利益略论
        (二)以“利益”为原点划定生态利益的主体
        (三)法益简论
        (四)法益对生态法益主体的限缩
    二、以“生态”为原点的生态法益客体分析
        (一)“生态”释义
        (二)生态法益客体的两种观点: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
        (三)生态系统作为生态法益客体的优势
    三、生态法益内涵及概念的界定
        (一)生态法益是对人类具有基础支持和决定作用的利益
        (二)生态法益独立于人类传统利益之外
        (三)生态法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二章 生态法益作为环境犯罪中心的合理性
    一、生态利益的特殊性
        (一)生态利益损害的不易恢复性
        (二)生态利益的公共性
        (三)生态利益的跨国影响性
    二、通过刑法保护生态法益的必要性
        (一)生态利益损害完美赔偿不可行与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二)生态利益的公共性与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三)生态利益的跨国影响性与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三、生态法益中心论的提倡
        (一)现行环境犯罪的核心法益分析
        (二)环境犯罪生态法益中心论的宏观比较优势
第三章 生态法益中心论下的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反思
    一、趋向于生态法益中心论的我国环境犯罪立法
        (一)污染环境罪中的“严重污染环境”体现了对生态法益的保护
        (二)环境犯罪中的行为犯设置增强了生态法益保护的力度
        (三)危害动植物类犯罪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危害林木类犯罪中对生态法益保护的蒙醒
    二、我国环境犯罪立法不足之一:对生态法益保护不全面
        (一)缺少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
        (二)缺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生态法益保护不足
        (四)危害林木类犯罪的生态法益保护不足
    三、我国环境犯罪立法不足之二:对生态法益保护深度不足
        (一)外来物种入侵罪的刑法空白
        (二)缺少对生命运行整体过程的考虑
        (三)纯正生态法益损害的入罪考量不足
    四、我国环境犯罪立法不足之三:惩罚力度不够
        (一)刑罚幅度的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对生态法益的保护
        (二)缺乏直接以恢复生态为目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
第四章 生态法益理念下的环境犯罪立法优化设想
    一、环境犯罪刑法分则体系地位的提升:节至章的调整
        (一)环境犯罪刑法分则体系地位提升的价值
        (二)生态法益与人类传统法益之间的冲突与位阶
        (三)环境犯罪应位列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之间
    二、有限度的调整环境犯罪的处罚范围
        (一)增加对重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
        (二)增加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三)增设外来物种入侵罪
        (四)增加对生命运行整体过程的保护
        (五)环境犯罪量化标准中立木蓄积的去财产化
    三、环境犯罪恢复生态刑罚执行方式的解析
        (一)司法判例的创造性引领:一判三赢
        (二)理论界对司法实践的学说回应
        (三)社会服务令制度与我国环境犯罪的跨境结合
第五章 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引入环境犯罪的立法趋势研究
    一、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引入环境犯罪的必要性
        (一)我国环境犯罪现有量化标准无法满足生态法益保护的需要
        (二)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是克服生态法益损害模糊性的唯一途径
        (三)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将是国际通行的方法
    二、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引入环境犯罪的可行性
        (一)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的前提基础
        (二)生态法益损害量化评估的规范基础
        (三)生态法益损害量化刑事司法鉴定的具体操作
    三、与生态法益损害量化相契合的环境犯罪立法趋势
        (一)生态法益损害量化标准的确定应考虑环境容量
        (二)与生态法益损害量化相适应的环境犯罪应然立法例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扎赉特旗贫困治理路径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2.1 国内外关于贫困的意义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1.2.3 总结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扎赉特旗贫困状况及致贫原因
    2.1 扎赉特旗的基本状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资源禀赋
        2.1.3 经济发展状况
    2.2 扎赉特旗贫困状况与特点
        2.2.1 贫困规模大
        2.2.2 贫困程度深
        2.2.3 投入力度低,基础设施薄弱
        2.2.4 人口特征
    2.3 扎赉特旗致贫原因
        2.3.1 区位及历史原因
        2.3.2 基础条件落后
        2.3.3 产业发展水平落后
        2.3.4 区内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2.3.5 对自身有利区位和自然条件利用不合理
3 扎赉特旗扶贫实践及反思
    3.1 过去对扎赉特旗扶贫治理措施
    3.2 过去对扎赉特旗扶贫治理的反思
4 扎赉特旗贫困治理战略和路径
    4.1 扎赉特旗SWOT分析
        4.1.1 优势
        4.1.2 劣势
        4.1.3 机遇
        4.1.4 挑战
    4.2 扎赉特旗扶贫战略
        4.2.1 战略目标
    4.3 扎赉特旗扶贫路径
        4.3.1 产业扶贫路径
        4.3.2 财政支付路径
        4.3.3 人力资本扶贫路径
        4.3.4 加强基础设施的扶贫路径
5 扎赉特旗反贫困的对策
    5.1 扎赉特旗反贫困原则
        5.1.1 自主发展与借力扶持相结合
        5.1.2 跨越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
        5.1.3 缩小差距与提升能力相结合
        5.1.4 富民与强旗相结合
        5.1.5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5.1.6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2 扎赉特旗反贫困对策
        5.2.1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5.2.2 强化政策倾斜
        5.2.3 完善要素体系,提升保障能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1.3.2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1.3.3 简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1.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1.2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1.3 主体功能区的有关指标体系
        2.1.4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2.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3.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3.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3.3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4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2.4.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相联系
        2.4.2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关联
第3章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3.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演变
        3.1.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具体表现
        3.1.2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变化
    3.2 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3.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3.2.2 农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3.2.3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2.4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3.3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
        3.3.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3.3.2 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3.4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4.1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3.4.2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4.1 影响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1.1 经济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1.3 资源因素
        4.1.4 环境保障因素
    4.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5.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5.1.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5.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构建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5.2.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方法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评价过程与结果
        5.3.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1 内蒙古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产品主产区
        6.1.1 限制开发区域设立的目的
        6.1.2 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6.1.3 限制开发区域发展重点
    6.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6.2.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的契合性
        6.2.2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6.3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3.1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
        6.3.2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考验
    6.4 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效率的实证分析
        6.4.1 评价方法与模型
        6.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7.1 按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可持续农业
        7.1.1 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7.1.2 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2 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7.3 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第8章 结语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社区共管
        1.2.3 理论基础
        1.2.4 调查内容
        1.2.5 调查方法
    1.3 课题来源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2 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松嫩平原概况
    2.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野生动植物资源
        2.2.3 保护区区划状况
        2.2.4 保护区社区概况
    2.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1 自然地理概况
        2.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2.3.3 保护区区划状况
        2.3.4 保护区社区概况
    2.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4.1 自然地理概况
        2.4.2 野生动植物资源
        2.4.3 保护区区划状况
        2.4.4 保护区社区概况
    2.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5.1 自然地理概况
        2.5.2 野生动植物资源
        2.5.3 保护区区划状况
        2.5.4 保护区社区概况
    2.6 本章小结
3 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调查
    3.1 社区数据收集
        3.1.1 调查方法
        3.1.2 数据收集
        3.1.3 数据处理
    3.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1 社区人口
        3.2.2 社区经济
        3.2.3 社区教育
        3.2.4 综合分析
    3.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1 社区人口
        3.3.2 社区经济
        3.3.3 社区教育
        3.3.4 综合分析
    3.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4.1 社区人口
        3.4.2 社区经济
        3.4.3 社区教育
        3.4.4 综合分析
    3.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5.1 社区人口
        3.5.2 社区经济
        3.5.3 社区教育
        3.5.4 综合分析
    3.6 保护区间比较
        3.6.1 社区人口
        3.6.2 社区经济
        3.6.3 社区教育
    3.7 本章小结
4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定性分析
    4.1 扎龙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4.1.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4.1.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4.1.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4.1.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4.2 向海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4.2.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4.2.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4.2.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4.2.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4.3 莫莫格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4.3.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4.3.2 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4.3.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4.3.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4.4 图牧吉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4.4.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4.4.2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4.4.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4.4.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模型分析---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5.1 研究方法
    5.2 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模型
    5.3 分析样本及样本聚类
    5.4 指标体系构建
        5.4.1 构建的基本依据
        5.4.2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5.4.3 指标显着性检验
    5.5 模型统计
    5.6 统计结果实证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及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解决对策
    6.1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
        6.1.1 贫困的确定
        6.1.2 贫困的类型
        6.1.3 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6.2 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途径
        6.2.1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必要性
        6.2.2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途径
    6.3 本章小结
7 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意义
    7.1 资源利用趋势取决于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7.2 社区贫困问题分析有助于保护成效预测
    7.3 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4 保证保护区选建前评估体系建立的科学性
        7.4.1 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7.4.2 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建议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扎赉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D]. 周杨.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D]. 鱼小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春玉米土壤-根系-冠层系统对深松及灌水响应的生理机制[D]. 高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D]. 张胤达.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5]濉溪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聂利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4)
  • [6]以“生态法益”为中心的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D]. 李文杰. 吉林大学, 2015(07)
  • [7]扎赉特旗贫困治理路径及对策分析[D]. 韩畅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2)
  • [8]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全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9]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D]. 孙猛.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浅谈扎来特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