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全面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一、综合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森[2](2021)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发展身心健康、形成健康体育意识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校体育中,体育课程承担着重要角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我国体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宏观导向作用,然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实际体育课堂教学衔接不畅、体育课程改革不够深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落实。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实施之间的中介,构建和开发具有国际视野、本土特色并适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模式,对有效实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原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状况与问题、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要素构成与开发路径、“560体育课程模式”的个案研究等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课程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模式是贴近课堂教学的模式,而体育课程模式是统筹了多方面因素的整体方案,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中介。(2)基于课程模式、体育课程模式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非普适性原则。(3)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在设计和实践中混淆;(2)模式照搬,流于形式;(3)课程设计目的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4)美国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主题鲜明,模式多样化;(2)课程结构丰富,具有可操作性;(3)非普适性,适用于特定的教育环境。(5)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首先要对体育课程模式要素进行分析,其次还需要从课程的角度进行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6)“560体育课程模式”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包括每周五节60分钟的体育课、“导师制+选课制”、“五级竞赛”三大特色,模式的开发具有从问题出发的,与学校教育理念相适应;课程结构的创新与融合;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十分具有借鉴与研究价值。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李伟[3](2021)在《基于创客教育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及影响因素探究》文中提出创客教育是一种强调创新实践、自主探究的全新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创客教育在课堂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采用现代智能及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主导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此来重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初中物理的学科知识相对抽象,而且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学生如果不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自主探究,很难深入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学知识。将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显着提升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要按照“理论研究—案例导入—影响因素提取—优化方案解决”的思路来展开研究,首先对创客教育、学生参与度涉及的概念及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加深对相关知识理论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在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创客教育理念,探讨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优势及意义,并对创客教育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与应用的步骤进行分析;接着研究选取案例学校作为调研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重点对创客教育模式下初中物理课堂的学生参与度展开调查研究,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过因子分析模型来进一步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创客教育模式下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主影响因素表现在创客教育的整合性、研创性和协同性三个方面,因此基于这三方面因素提出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优化发展建议:一是要合理建设物理教学的创客空间,促进创客教育与物理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二是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创客物理学习项目;三是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分享和交流研讨,以此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物理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并加强对初中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李建楠[4](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罗艺[5](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凌琳[6](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认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张庭瑜[7](2020)在《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综合素养要求的提高,艺术设计教育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也成为设计与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面对当前文化缺失的现状,文化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乡土文化正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资源。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研究较少,缺少融入理论与策略的支持,缺少帮助乡土文化资源提取与融入的设计工具等现有不足,本文旨在探究艺术设计教育自身发展的机会与挑战,挖掘更多乡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育功能;提出乡土文化融入策略,梳理融入流程,构建融入模型;开发艺术设计教育文化融入的设计工具,帮助艺术设计教育者进行研究与实践,实现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与解构,重组与再创造,完成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别归纳了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内容。通过调研对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必要与融入价值,并提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融入的问题。其次,总结前期研究,选择针对中小学教育阶段进行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教育的途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环境等四个教育要素入手,总结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同时,从内在环境基础与外在环境基础两个层面出发,调研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基础,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基础。以此为指导,明确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并从融入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提出原则与方法,构建融入模型;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对所提出的融入模型进行测试,总结融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最后,提出融入策略,完善融入的流程并总结得到最终的融入模型与课程设计工具。基于以上,总结了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策略,主要从决策构建与生态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应完善教育系统与顶层架构的设计,在决策制定时考虑平衡教育的内容与内容层次,明确教育的主辅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教育主体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式发展,教育研究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构建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社会文化生态。其次,乡土文化元素提取要满足全面性、完整性、时代性的要求,全面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环境、途径,并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融入模型可行性合理性。最后,构建了以文化元素选择、提取、融入三个阶段组成的融入模型,以此模型呈现完整的乡土文化融入流程,并开发设计工具,帮助相关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张瀚[8](2020)在《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往单一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015年开始,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发表多项文件指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提出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常规中小学已经出现了多种校园空间不满足新需求的现象,因此本文以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首先是提出问题,第一章,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建立研究框架,提出本文研究重点。第二章、第三章是分析问题,对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上课方式、空间需求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常规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对比,总结出常规校园空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发达国家中小学校空间规划的逻辑以及内部空间的设计要点。第四章、第五章是解决问题,分析并总结出当前常规中小学的三种改造模式,对三种改造成果进行评价,并相应地提出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我国当前采用创新教育理念设计的中小学案例,挖掘其空间规划逻辑及其空间设计要点,进一步指导常规校园的适应性改造设计。第六章为结论,针对现有三种改造模式中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得出结论如下:前期策划阶段,需提升空间设计标准;设计模式上,分析“参与式”设计对提高校园空间适应性的重要意义;总体布局上,提出校园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布局模式的设计策略;在空间设计上,分析出提高校园空间“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进行简析,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宫兴运[9](2020)在《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1世纪初开始,国家为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陆续推进改革中小学教师培养体制,调整师范院校的布局结构,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等措施,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于是部分地方师范院校纷纷抛却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非师范类专业,向综合型大学转型。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发现抛却原有的教师教育优势被削弱,而综合的优势也没有凸现出来。所以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又采取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比如有的师范院校采取的U-G-S教师教育模式,那么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如何,优势如何,本文将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对其进行研究。为了解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U-G-S教师教育模式以及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出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起因发展、功能特点、运行机制,进而分析出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为本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其次,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通过运用文本分析和基于半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果。通过调查发现,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辽宁省某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发挥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与此同时,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辽宁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还处于初始运行阶段,由于运行机制认知模糊和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设计不完善,内部动力机制缺失,部分合作内容形式化等问题。由此论文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包括:秉持多元价值追求,激发三方合作意愿、优化运行机制,促使合作共生公长、深化管理机制,增强合作组织活力。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加以完善,才能提升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势。

黄蓝紫[10](2020)在《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至今是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此前建立起来支撑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也在各种社会压力下开始转型。通过相关政策的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历经强调规模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发展阶段,在培养目标、模式、标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成效显着。同时,战后英国独特的两党交替执政模式,以及政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导致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彰显着政治和利益属性。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视角,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一方面可以丰富对英国教师教育史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视野,这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视角,以政党交替为纵向划分依据,结合公共政策学的横向分析框架,对不同历史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剖析,以探究政策的阶段性议题和影响政策形成的内外动因。同时,通过梳理政策变迁的轨迹与总结其特征,分析导致政策变迁的利益博弈,进而归纳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强调数量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阶段。二战后至1979年的“共识政治”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主题是强调数量扩张。英国政府通过颁布《麦克奈尔报告》、《罗宾斯报告》和《詹姆斯报告》扩大了职前教师教育规模,提高了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确立了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培养路径。20世纪70年代保守党上台执政,受撒切尔主义意识形态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英国政府通过颁布多个政策,拓宽注重实践的师资培训途径,制定能力本位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立多个职前教师教育督查机构,进而确立了质量与能力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同时,中央政府逐渐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控制,鼓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市场化竞争。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在“第三条道路”的指导下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标准与质量。为此,新工党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拓展合格教师准入途径等政策确立了注重标准与专业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2010年后,联合政府确立了培养“卓越教师”的发展方向,通过《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白皮书、《2012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的颁布实现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卓越化。第二,1944至2015年,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内容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和能力;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导致政策发生上述变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政府;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高等教育机构、中小学;自身利益的维护者:教师。此外,不同执政党、教师与中央政府,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直接导致了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第三,通过探讨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不难发现,实现职前教师教育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即构建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多元平衡的发展格局。首先,应当倡导职前教师教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中介机构、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其次,追求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持续开发针对不同生源、多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培养模式。最后,实行职前教师教育生源选拔的多元化。

二、综合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
        1.1.2 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研究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之需
        1.1.3 体育课程模式开发是细化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
        1.2.1.1 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研究
        1.2.1.2 课程模式开发研究
        1.2.2 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1 国内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2 国外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个案分析法
        2.2.4 比较分析法
        2.2.5 实地调查法
    2.3 研究思路
3 核心概念界定
    3.1 课程的概念界定
    3.2 课程模式的概念界定
    3.3 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概念辨析
    3.4 体育课程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概念辨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状况与问题分析
        4.1.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状况
        4.1.2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现存问题
    4.2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分析
        4.2.1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概况
        4.2.2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特点总结
        4.2.3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原则、要素构成与开发路径
        4.3.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原则
        4.3.2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要素构成
        4.3.2.1 体育课程模式要素构成分析
        4.3.2.2 基于课程角度的整体设计
        4.3.3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的开发路径
    4.4 “560 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证分析
        4.4.1 “560 体育课程模式”概况
        4.4.2 “560 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背景
        4.4.3 基于课程模式角度的“560 体育课程模式”内容与分析
        4.4.4 基于课程角度的“560 体育课程模式”的内容设计
        4.4.5 对“560 体育课程模式”的评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实地调查记录
附录2 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体育课选课方法
附录3 访谈问卷
致谢

(3)基于创客教育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及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客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1.2 创客教育符合基础课程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1.1.3 创客教育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客及创客教育
        2.1.2 学生参与度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理论研究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创新教育理论
        2.3.3 做中学理论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创客教育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与应用
    3.1 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意义
        3.1.1 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内涵本质
        3.1.2 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表现形式
        3.1.3 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意义
    3.2 创客教育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3.2.1 课前教学准备环节
        3.2.2 课堂教与学的参与互动环节
        3.2.3 课后线上巩固与复习环节
    3.3 创客教育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实例分析
第四章 基于创客教育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实证研究
    4.1 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研究问题
        4.1.2 调查研究目的
        4.1.3 调查研究对象
        4.1.4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5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4.2 信效度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参与调查学生的基本概况
        4.3.2 初中物理课堂创客教育模式的开展情况
        4.3.3 基于创客教育的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情况
    4.4 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因子提取
        4.4.2 影响因子维度分析
    4.5 学生参与度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6 学生参与度各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章 初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创客教育优化发展路径
    5.1 加强初中物理课堂创客教育的整合性
        5.1.1 合理建设物理教学的创客空间
        5.1.2 促进创客教育与物理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
    5.2 提升初中物理课堂创客教育的研创性
        5.2.1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创客物理学习项目
        5.2.2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5.3 增强初中物理课堂创客教育的协同性
        5.3.1 优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5.3.2 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分享和交流研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创客教育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2.2.1 劳动能力提升
        2.2.2 劳动形态变化
        2.2.3 劳动范围拓展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
        二、素养与素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育支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一、媒介素养
        二、数据素养
        三、网络素养
        四、信息素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三、调查对象概况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二、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7)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1.2.2 文化资源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之一
        1.2.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价值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文化构成与符号学相关研究
        1.3.2 乡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研究
        1.3.3 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6 研究流程和框架
第二章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
    2.1 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化教育
        2.1.1 乡土文化的定义
        2.1.2 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现状
    2.2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2.2.1 乡土文化的构成要素
        2.2.2 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2.3 乡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2.3.1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必要
        2.3.2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价值
        2.3.3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
    3.1 调研背景与计划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计划与目的
        3.1.3 调研内容与对象
        3.1.4 调研方法与准备
    3.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融入乡土文化的实践调研
        3.2.1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
        3.2.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途径
        3.2.3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
        3.2.4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
        3.2.5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
        3.2.6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3.3 乡土文化融入基础的调查研究
        3.3.1 内在环境基础
        3.3.2 外在环境基础
        3.3.3 融入基础调研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型构建
    4.1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
        4.1.1 以中小学生认知心理为准则
        4.1.2 以教师团队的执行性为参考
        4.1.3 以学校建设创新性为小环境
        4.1.4 以社会发展时代性为大环境
    4.2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元素选择
    4.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提取方式
        4.3.1 元素提取全面性
        4.3.2 元素提取完整性
        4.3.3 元素提取时代性
    4.4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方式
        4.4.1 融入教育途径
        4.4.2 融入教育形式
        4.4.3 融入教育环境
    4.5 模型验证与改进
        4.5.1 以无锡地区为例的模型验证
        4.5.2 融入模型的问题与改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5.1 融入的决策构建策略
        5.1.1 艺术设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并完善系统构建
        5.1.2 平衡文化素养与创新科技的内容,研究与形成教育层次
        5.1.3 明确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主辅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5.2 融入的生态构建策略
        5.2.1 教育主体师生间互助互利的持续发展
        5.2.2 教育模式创新与学校发展的相互促进
        5.2.3 社会艺术文化生态的建设与可持续性
    5.3 融入的模型最终呈现
        5.3.1 融入流程
        5.3.2 元素选择阶段的方法
        5.3.3 元素提取阶段的方法
        5.3.4 元素融入阶段的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来源
附录二 :调研的学校、机构、组织
附录三 :实践调研焦点小组提纲
附录四 :实践调研个人访谈提纲
附录五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实践活动

(8)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改革需求
        1.1.2 引入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政策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创新教育理念
        1.2.2 中小学校园空间
        1.2.3 适应性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需求
    2.1 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
        2.1.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演变原因
        2.1.2 创新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2.1.3 创新教育与常规教育课程模式的区别
    2.2 教育模式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分析
        2.2.1 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
        2.2.2 常规教育模式下的校园空间设计
        2.2.3 常规校园空间的设计模式
    2.3 创新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2.3.1 创新教育理念下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转变
        2.3.2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理论
        2.3.3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需求
    2.4 创新教育理念下空间需求与常规中小学空间的矛盾
        2.4.1 缺乏创新型的教学实验空间类型
        2.4.2 教学空间难以满足创新教育活动的灵活性要求
        2.4.3 缺乏公共学习空间
        2.4.4 公共活动空间使用效率低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3.1 美国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进程
        3.1.1 功能集约化,复合化的过程
        3.1.2 图书馆的“中心化”过程
        3.1.3 以公共学习资源为核心的校园组织模式
    3.2 其他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3.2.1 开放式布局模式
        3.2.2 均衡式布局模式
    3.3 总结分析
        3.3.1 以学习资源为核心的“学习街区”布局模式
        3.3.2 促进学习活动的校园空间设计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4.1 改造实验室和公共学习空间
        4.1.1 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4.1.2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4.1.3 上海美国学校浦西校区探究与设计中心
        4.1.4 本节小结
    4.2 采用小班教学并调整功能布局
        4.2.1 中黄外国语小学
        4.2.2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双语部”教学楼
        4.2.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教学楼
    4.3 全方面的校园系统化改造
        4.3.1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嘉善校区室内设计
    4.4 改造案例的对比分析
        4.4.1 三种改造模式使用效果对比
        4.4.2 设计方式的对比分析
        4.4.3 功能布局的对比分析
        4.4.4 空间设计的对比分析
        4.4.5 改造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4.4.6 本节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新建中小学校园空间案例分析
    5.1 开放式布局——以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为例
    5.2 均衡式布局——以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为例
    5.3 封闭式布局——以广州市英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5.4 新建案例的对比分析
        5.4.1 总图布局的对比分析
        5.4.2 由教学单元到整体设计的转变
        5.4.3 通过“面”形成连接的内部空间组织
        5.4.4 校园空间的设计分析
        5.4.5 生均面积指标对比
        5.4.6 新建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5.4.7 本节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6.1 前期策划——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空间标准提升
        6.1.1 生均面积指标的提高
        6.1.2 创新型教学实验空间的增加
        6.1.3 教学空间使用模式的调整
    6.2 设计模式——通过“参与式设计”提高校园空间使用效率
        6.2.1 采用参与式设计的必要性
        6.2.2 参与式设计的定义
        6.2.3 参与式设计流程
        6.2.4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简析
    6.3 总体布局——融入“学习街区”布局的校园空间改造
        6.3.1 “学习街区”功能布局的关键要素
        6.3.2 校园空间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的设计策略
    6.4 空间设计——提高“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设计策略
        6.4.1 提高特定空间的“灵活性”
        6.4.2 提高空间之间的“灵活性”
        6.4.3 提高空间的“丰富性”
        6.4.4 提高空间的“透明性”
        6.4.5 创新实验室改造原则
    6.5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1.研究结论
    2.研究价值
    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关于U-G-S教师教育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关于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2.国外关于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3.国内外U-G-S教师教育模式现状的研究
        4.国内U-G-S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概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的确立
        2.研究方法的选择
    (五)本文创新点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理论背景与现实选择
    (一)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1.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偏差导致教师教育弱化
        2.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兴起对师范院校提出挑战
        3.教师教育政策的转型为师范院校发展提供机遇
        4.师范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新要求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理论背景
        1.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
        2.国家基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影响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多元路径
        1.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分离制:内分外融模式
        2.多层次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天津师范大学
        3.创设教师教育学院培养模式:南京师范大学
三、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一)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广泛兴起
        1.由东北区域运行走向全国布局规划
        2.由一般性量的增长转向全面质的提升
        3.由U-G-S模式迈向与U-G-E共生模式
    (二)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1.高校培养单位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2.政府行政部门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3.基础教育机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三)U-G-S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1.合作各方的身份地位不平等
        2.合作主体间的文化格局不同质
        3.合作三方间的规章制度不规范
    (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
        1.全面理顺大学、政府、中小学的角色分配
        2.加强合作方文化融合,催成合作新质文化
        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权责义务
四、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
    (一)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调研方法
        1.案例学校教师教育模式资料的收集
        2.基于半结构的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
    (二)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历程
        1.辽宁某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
        2.辽宁某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
        3.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转型
    (三)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1.师范大学在U-G-S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2.地方政府在U-G-S合作模式中主要起协助作用
        3.中小学参与学校在U-G-S合作中起到配合作用
    (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成效
        1.以增强师范生从教能力为目的,顶岗实习项目的创设
        2.以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引导高层次就业
        3.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建立
        4.以发挥校地协同创新为合力,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服务
五、U-G-S教师教育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探析
    (一)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运行的调研过程
        1.确立调查的访谈对象
        2.拟定调查的访谈提纲
        3.访谈调查的程序安排
        4.访谈调查结果的呈现
    (二)辽宁某师范大学U-G-S合作存在的问题
        1.师范生在实习的执教阶段中缺乏有效指导
        2.大学研究者深入中小学实地研究力度不够
        3.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模式的问题原因分析
        1.合作各方主体参与意愿较弱,导致合作内驱力不足
        2.合作主体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各方利益不均衡
        3.合作三方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导致资源共享程度低
六、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深化合作机制,促进合作三方协同发展
        1.以合作主体共同发展为导向,达成共同愿景
        2.以合作三方利益均衡为核心,实现互利共赢
        3.以合作各方文化融合为要旨,催生新质文化
    (二)优化运行机制,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明确各方的权责划分,推动地方教育发展
        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各方合作热情
        3.构建完备的保障体系,促进合作稳定发展
    (三)强化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组织共事能力
        1.统筹深化合作管理机制,以确保运行机制的顺畅
        2.构建科学合作评价机制,以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
        3.建立健全合作规章制度,以确保合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二、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独特性
        三、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政策
        二、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三、利益相关者
        四、英国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英国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
        二、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五、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政策分析法
    第六节 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后“共识政治”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干预
        二、英国基础教育的广泛普及
        三、中小学师资数量和质量的欠缺
    第二节 强调数量扩张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麦克奈尔报告》:扩大职前教师教育办学规模
        二、《罗宾斯报告》: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
        三、《詹姆斯报告》:职前、入职与在职教师教育一体化
    第三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大学与教育学院的利益博弈
        二、不同执政党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章 保守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撒切尔主义与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经济危机爆发对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出新诉求
        三、职前教师教育扩张与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矛盾
    第二节 撒切尔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课标的控制
        一、3/84通告:突出实践倾向的课程标准
        二、24/89通告:注重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
    第三节 梅杰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全面控制
        一、ATS、LTS与 SCITT计划:拓宽师资供给途径
        二、9/92和14/93通告:强化职前课程标准监管
        三、《1992教育法》与《1994教育法》:设立师资培训监督机构
    第四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新右派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三、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第三条道路”指导下的新工党改革
        二、“教育优先”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
        三、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
        二、拓宽合格教师准入途径
        三、保障合格教师标准实施
    第三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新自由主义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四章 联合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联合政府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联合政府的执政理念
        二、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
        三、经济危机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补助紧缩
    第二节 追求卓越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卓越化
        二、《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培养标准卓越化
    第三节 联合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执政党与教师教育者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五章 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审思
    第一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相关者
        一、政府: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
        二、教育机构: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
        三、教师:自身利益的维护者
    第二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
        一、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与能力
        二、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
        三、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
        四、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
    第三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博弈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
        三、教育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综合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模式开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创客教育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度及影响因素探究[D]. 李伟. 延安大学, 2021(11)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5]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6]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7]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D]. 张庭瑜. 江南大学, 2020(01)
  • [8]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张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D]. 宫兴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D]. 黄蓝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于全面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