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校企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沙[1](2020)在《多关系多源视角下校企协同创新强度测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入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日趋密不可分。当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单凭自身难以有效解决行业重大发展问题,校企之间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校企协同创新的模式、绩效评价、隐性知识传播以及校企协同创新强度的研究现状,从阐述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出发,给出多关系多源视角进行协同创新强度测度的必要性,提出利用Stouffer-Liptak方法对六种主要的合着和引用关系进行有机融合。在此之前,首先解释了构建校企论文合着关系、校企联合申请专利关系、校企专利直引关系、校企专利同被引关系以及校企专利耦合关系的具体方式,紧接着详细说明了关系融合的实现框架:首先,将校企合着关系矩阵、企业专利引用高校论文关系矩阵、高校论文引用企业专利关系矩阵、校企专利加权直引矩阵四个矩阵中的值转化为相应的Z得分矩阵;然后,需要对每一种关系的重要性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判别;接着,根据Stouffer-Liptak提出的融合方法将其转化为新的Z值。最后,虽然可以进行不同校企对之间强度的比较,但是由于其理论上讲可取[-∞,+∞]区间的任意值,尤其是有可能取负值,不便于比较观察,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转化,这里将其转化到[0,100]之间,该值越接近100越表明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强度越高。以纳米材料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据为例,使用新构建的测度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在结果中分析了校企协同总体分布、校企协同地域特征、校企协同高校类型以及校企协同的典型个体,同时将本文的融合模型与单一关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校企协同总体分布方面,校企协同创新强度服从集中-离散分布规律;在校企协同地域特征方面,校企协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是企业优先选择自身所在省份高校进行协同创新,二是企业青睐与科教实力较强的省份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在校企协同高校类型方面,平台越高的理工、综合类高校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校企协同创新中越占有优势。由此得出结论:一是多关系多源能够更为全面科学测度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情况,二是地域和学科实力是影响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
汪广源[2](2019)在《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劳动密集性行业传统零售企业,基于人力成本和行业特性,长期以来在人才定位方面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不高,加上员工主要以一线服务类员工为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简单,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当今随着国家教育的进步,新生代员工普遍不愿意从事普通一线岗位的工作,另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零售迅速崛起并发起了人才抢夺战,传统零售一方面不再像以往那样较轻松获得大量一线员工,另一方面自身人才在加速向新零售企业流动。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与职业学校增强互动,希望不断加深合作力度。然而在合作过程中就如何深化合作关系,建立有效合作模式和实践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甚至政府多方共赢的局面,还有待于多方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与理论研究法,借鉴和引用了国内关于校企合作和实习生培养的研究经验;其次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传统零售企业中具有代表性且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多年的跨国企业WM浙江公司的校企合作作为案例,了解目前行业中校企合作概况;最后在分析了WM浙江公司目前校企合作现状及现阶段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借助了“三螺旋”理论作为本研究主要理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及建议。如同国内大多数学者对现阶段国内校企合作现状所分析的那样,目前大多数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合作向中层次合作的过渡期,本研究在以WM浙江公司的校企合作及实习生培养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在收集和分析了企业数据资料基础上,分析认为要达到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目标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通过政策扶持、模式创新、制度优化、管理改进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在结论方面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从企业视角分别从政-企关系建设、校-企关系建设,并根据三者之间各自分工内容,提出了一个新关系模型,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相对应行业的校企合作下的企业实习生培养走向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罗丹萍[3](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而职业教育能促进“人的城镇化”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湛江市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未来发展呈现利好态势。湛江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湛江市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双主体合作能培养出促进湛江市城镇化发展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查阅湛江市历年统计年鉴和湛江市教育志总结出湛江市城镇化与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规模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和内涵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城镇化背景下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以及企业访谈提纲作为本文研究工具,实地调研湛江市13所公办中职学校,回收有效学生问卷641份、有效教师问卷296份,对14位教师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对11位企业的校企合作负责人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现状。“实践出真知”,从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本文通过调查法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中职学生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公办中职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政府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吴希[4](2017)在《双元制视角下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输送大批技能型人才,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贡献。然而,在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下,加之我国在教育体制方面的制约,使得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定向进行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对此,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使高职院校的作用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不仅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更能够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是以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就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指明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引入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充分考虑泉州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泉州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基于“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层面分析,针对泉州民办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应首先明确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主体能够对自身的定位予以明确,并且努力探索有利于改进职业教育体制的方法和路径,立足于提升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整体上推动泉州民办高校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为更好的培养新型职业教育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潘建华[5](2017)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及制度性安排,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至今日,在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合作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校企合作”也成为时下职业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开展,也是企业、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然而,在此背景之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效果并不尽人如意,表现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在一些企业和职业院校并不显着,效果有待提高,区域差异显着。在充分肯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对于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如何真正发挥彼此的正效应,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实证检验、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研究。首先,对全文框架进行搭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研究,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研究问题。同时还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其次,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包括契约论、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等各项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些理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每个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表征及其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进行划分,并基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飞速增长,指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三,为了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职业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基础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中校企有效性的体现即要积极有效地发挥校企自身的功能;要积极有效地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然后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实际水平,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结果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还对我国五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进行了论述,重点关注校企合作的内涵、特点、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运作中需关注的问题、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总结有效性的成功经验。第四,通过专家意见反馈,确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了检验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出于研究的可行性,选取了江西和浙江两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作为评价对象,采用自制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量表收集其自评数据,运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其有效性分值。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有待提高,区域差异显着。第五,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制度、职业院校、企业和利益四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分析的重点是四个因素如何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回答了“为什么”这四个因素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先选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比较发达的德国和澳大利亚,分析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特征,重点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及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启示。然后就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借鉴现实考量和国际经验,从制度建设、内涵建设、观念转变、行业建设和寻找利益平衡点等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为核心,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理论与模型分析法等手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层次进行了合理划分。本研究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初级发展层次、中级发展层次、高级发展层次。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做出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目前正处于中级发展层次的中级阶段的判断,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现象较多。(2)本研究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构成要素及维度方面是一次理论拓展和评价指标体系创新。(3)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规范性分析,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综合评价而进行的一次在测评方法、工具和模型等方面的创新。
叶秋红[6](2016)在《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推进,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管理,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科学定位,形成各自办学特色。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高校与企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企业品牌、提高学校就业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相关文献,对校企合作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论文主体部分以XX学院校企合作办学为例,介绍了XX学院当前校企合作办学的现状。通过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企业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学生几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充分借鉴国(境)内外的合作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归纳了对策的做法和特点,并对该对策的前景进行了研究。
杨建[7](2016)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探索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关分析,着重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主要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开展本研究依据的一些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做法,提出了可供我国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第三部分分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校企合作模式,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原因主要是:企合作双方认知存在差异,合作双方关系不够牢固,合作双方均存在无法回避的风险。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一是改革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主要路径有:科学定位,确保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企业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师资合力;高校在校企合作时应做制度化调整。二是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主要路径有:关注企业人才需求指向,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忠诚度意识,降低企业合作中应用型人才流失风险。三是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主要路径有: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丁雯[8](2014)在《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清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依托各类科研项目进行,高校教师是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承担主体。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创新性成果缺失、科研经费乱用和滥用、科研项目人工成本补偿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宏观科研环境和科技发展阶段有关,在微观层面上,也可视为高校教师项目申请和承担行为的集合和体现。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除了从宏观方面弥补相关环境和条件的不足之外,更要从微观上对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为此,必须在微观层面厘清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方可对症下药,加以改进。本文选取清华大学为例,以基于访谈文本分析的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探讨影响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的因素,构建相应的解释性框架,进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25名高校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对12万余字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以科研项目申请行为主体(申请人)和客体(科研项目)为主线的理论框架,其逻辑是:行为主体特征、客体特征,以及其他主体(研究团队和依托单位)会对个人申请科研项目产生直接影响,环境则通过影响主体特征对个人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来源、层次、导向和其他维度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选择。其中,行为主体特征包括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而客体特征包括项目实施成本和收益。本文还从节点频次分析、关系结构分析、矩阵分析三个层面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阐释。节点频次分析从数据统计上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其中排序最高的为价值取向、考核激励机制、学术能力;关系结构分析从具体案例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因素和教师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矩阵分析则通过对共有参考点的统计揭示了不同因素和教师申请特定类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申请横向项目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学科类型和人际关系,纵向项目为考核激励机制和学术能力,国家级项目为考核激励机制和项目申请难度,重点项目为学术能力、年龄和资历。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采用多样化的科研项目激励手段和措施,适当提高劳务费比例,完善以专家决策为主的项目评审体制等政策建议。
刘学英[9](2014)在《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酒店业的激烈竞争和高质量酒店专业人才的匮乏,酒店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酒店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动态追踪与分析。研究发现,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系统架构、同步交错协调的运行机理、“合作案例”的整理与分析等问题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认为酒店人才培养特征、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型人才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和拓展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在对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海航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航酒店”)与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简称“南方职院”)为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实证分析。接着,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借鉴国外经验启示,构建了融入式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以海航酒店集团与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合作为例,对所构建的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企业、学校、学生和政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单作民[10](2014)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与大力推动下,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和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的高等职业学院,与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一样,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方向。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校企合作活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在这种业已推进的改革过程中,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已成为影响校企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相关组织理论为理解、分析框架,以高职教育的个体组织--J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J学院”)为例,以该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实地观察、演绎归纳和量化分析等具体方法,对J学院近三十年来学生管理活动的历史进行了考察,重点从组织和个体层面对该高职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制度变革的角度对J学院学生管理的变革举措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研究表明,J学院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深受国家政策影响,尤其是深受校企合作制度影响,同时也受到不断介入的其它内部和外部管理情境因素变化的制约。随着J学院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院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在组织内部层面主要表现为学生管理职能的模糊性、某类校企合作方式(如“订单式教育”)的特定性以及学生管理形态的分散性。而在个体层面则主要表现为学院管理者和师生因不同的价值信念或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导致的,对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问题的不同理解。类似这些问题在合作企业一方也同时存在着。学院为了协调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妥善处理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和矛盾,一方面采取强化学生管理“重心”的移动、加快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的多重利益关系以及学生管理流程再造等调适举措,使得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得到加强,学生管理者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态度有所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J学院变革举措之间又体现了一定的冲突性。J学院在后期又加强了院一级的统筹管理力度和频度,也因此造成了为适应某些校企合作项目而不断地“肢解”着该院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和政策规定的统一,使合作项目在大多数情景下无章可循,从而延续着“一事一议”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下级实习教学单位拓展其校企合作空间的主动性;从整体上看,这种制度变革不仅带有一种冲突性、不确定性色彩,并且也是渐进的。论文根据当代美国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学者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nd Scott)所归纳的论点,分别以社会系统制度化的三种竞争性机制(回报递增、承诺递增和客观化)来理解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以制度三大基础要素(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的组织合法性观点来解析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现状;以组织场域的构成、冲突和协同来解释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在把组织理论运用于中国高职学院内部管理个案研究(组织个体研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论证了当今中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开展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密切相关:实地研究表明,个案所体现的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变革并不是独立的过程,而是个案对象在变迁中所呈现的不同侧面。
二、中外校企关系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校企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关系多源视角下校企协同创新强度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校企协同创新强度测度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
2.2 合作关系强度测度既有方法 |
2.3 多源融合的必要性 |
2.4 多关系融合的必要性 |
2.5 多关系多源融合视角下进行校企协同创新测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 校企协同创新测度模型的构建 |
3.1 关系矩阵的构建 |
3.1.1 合着关系矩阵的构建 |
3.1.2 引用关系矩阵的确定 |
3.2 具体融合模型的实现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纳米材料领域为例 |
4.1 纳米材料领域简介及数据获取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校企协同强度总体分布分析 |
4.3.2 校企协同地域特征分析 |
4.3.3 校企协同高校类型分析 |
4.3.4 校企协同典型个体分析 |
4.4 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行业发展的角度 |
二、人才培养发展的社会角度 |
三、加强深度合作是企业解决用人不足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校企合作概念 |
第二节 实习生概念 |
第三节 三螺旋理论模型 |
一、三螺旋理论内涵 |
二、三螺旋理论在国内的研究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章 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WM公司简介 |
第二节 WM浙江公司人员现状 |
一、人员结构分析 |
二、人员关键指标分析 |
第三节 WM公司培训体系 |
一、软技巧培训制度 |
二、专业技能培训制度 |
三、电子学习(E-LEARNING) |
第四节 WM浙江公司校企合作与实习生培养开展现状 |
一、WM浙江公司现有校企合作模式 |
二、WM浙江公司现有校企合作以及实习生人员情况 |
三、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训、实施和考核体系 |
第五节 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
二、人员发展机制不够合理 |
三、校企合作模式相对单一导致实习生源不足 |
第四章 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的改进策略及建议 |
第一节 基于政-企之间关系建设 |
一、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平台建设 |
二、企业积极响应政策与政府良好互动 |
第二节 基于校-企之间建设 |
一、校企共建方面 |
二、企业建设方面 |
第三节 基于三螺旋视角建立新型三方关系模型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湛江市中职发展 |
二、湛江市城镇化发展需要中职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湛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
四、湛江城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镇化 |
二、中等职业教育 |
三、校企合作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
第二章 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初步发展阶段(1978 年—1992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92 年-2001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内涵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四节 湛江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总结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企业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学生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一、教师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四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访谈调查 |
一、公办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学校参与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学校管理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访谈调查 |
一、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结果与分析 |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共建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管理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十、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 |
二、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追求享乐等问题 |
三、中职生心智不成熟 |
第二节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 |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 |
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 |
第三节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 |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 |
三、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 |
第四节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
第五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 |
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 |
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 |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 |
一、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
二、启动教师进修工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回炉”实践的机制 |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
第三节 推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一、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二、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 |
第四节 政府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 |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三阶段 |
二、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三、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几点问题与对策 |
四、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双元制视角下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点和创新之处 |
一、关键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双元制”校企合作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校企合作 |
三、双元制 |
第二节 “双元制”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及其特征 |
一、“双元制”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 |
二、“双元制”校企合作的特征 |
第三章 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
第一节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
一、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培养合格人才 |
二、以培养一线专业教师着手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
三、以校企利益一致为基础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
四、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较困难 |
二、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明显脱节 |
三、契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还未完全形成 |
第三节 泉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和功能认识不足 |
二、政策支撑与制度保障相对缺乏 |
三、高职院校自身实力弱 |
第四章 国内外“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 |
一、以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为代表的DH模式 |
二、以德国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HochschuleUlm)为代表的“乌尔姆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其他高职院校“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 |
一、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
二、山东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
三、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双元制”视角下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 |
第二节 市政府应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统筹和宏观引导作用 |
一、政府转变职能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
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严格把关,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
三、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制度 |
第三节 发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
一、建立相关的校企合作部门 |
二、建立行(企)业的调研制度 |
三、打造“内培外引、兼职聘任”的人才互聘机制 |
四、建立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 |
五、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师资专业化制度 |
六、创新“双元共管”的管理机制 |
第四节 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
一、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
二、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工作实践引发的思考 |
1.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重要性引发的思考 |
1.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引发的思考 |
1.1.4 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日益短缺引发的思考 |
1.1.5 已有研究的偏失引发的思考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内容 |
1.4.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契约论 |
2.2 系统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层次及其挑战 |
3.1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1.1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1.2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2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2.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2.2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3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3.3.1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
3.3.2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
3.4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层次 |
3.4.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的划分 |
3.4.2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的判断 |
3.5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挑战 |
3.5.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 |
3.5.2 提升校企合作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1 何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 |
4.1.1 有效性 |
4.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
4.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
4.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中校企有效性的体现 |
4.3.1 积极有效地发挥校企自身的功能 |
4.3.2 积极有效地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
4.3.3 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
4.4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判断标准的相关研究结论 |
4.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5.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
4.5.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结果的有效性 |
4.5.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性 |
4.6 我国职业教育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 |
4.6.1 基于产业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2 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3“校中厂,厂中校”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4“政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4.6.5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5.1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结论 |
5.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内涵解释 |
5.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
5.3.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构建的程序和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1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成果 |
6.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2.1 问卷设计与问卷检测 |
6.2.2 调查对象与样本选取 |
6.2.3 样本统计与分析 |
6.2.4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6.3 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制度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专业建设 |
7.2.2 人才培养模式 |
7.3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企业规模和实力 |
7.3.2 企业所有权性质 |
7.3.3 企业项目负责人 |
7.4 利益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8.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简述 |
8.1.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概述 |
8.1.2 德国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措施 |
8.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简述 |
8.2.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概述 |
8.2.2 澳大利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措施 |
8.3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启示 |
8.3.1 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
8.3.2 建立完善行业有效参与的校企合作体制框架 |
8.3.3 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制化建设 |
8.3.4 加强职业教育与合作企业利益关联度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9.1 制度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 |
9.1.1 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不可规避的生存环境 |
9.1.2 制度安排:职业教育校企有效发展的内动力 |
9.1.3 具体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发展的关键 |
9.2 内涵建设,夯实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物质基础 |
9.2.1 专业建设 |
9.2.2 师资建设 |
9.3 观念转变,改善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外部环境 |
9.3.1 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
9.3.2 提高企业的战略眼光 |
9.4 行业建设,搭建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桥梁纽带 |
9.5 互利共赢,寻找校企合作有效运转的利益平衡点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专家问卷 |
附录C 我国部分省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文本汇编 |
附录D 我国校企合作有效性现状与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个案分析 |
第一节 XX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XX学院校企合作办学问卷调查 |
第三节 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共性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国(境)内外校企合作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的启示 |
第二节 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驻马店市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探索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做法 |
第二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特点 |
第三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效果预判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校企合作概述和理论依据 |
2.1 校企合作概述 |
2.1.1 校企合作的内涵 |
2.1.2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
2.1.3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
2.2 校企合作机制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教育生态学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协同论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的有益经验 |
3.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实践 |
3.1.1 美国“合作教育”机制 |
3.1.2 德国“双元制”机制 |
3.1.3 英国“三明治”机制 |
3.1.4 澳大利亚“TAFE”机制 |
3.1.5 日本“官产学”机制 |
3.2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 |
3.2.1 政府为校企合作提供立法保障 |
3.2.2 本土化的制度与路径选择 |
3.2.3 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
3.2.4 严格的教育质量保障 |
3.2.5 多样化和终身化的改革方向 |
3.2.6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中的问题 |
4.1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中的问题 |
4.1.1 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校企合作模式 |
4.1.2 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
4.1.3 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
4.2 原因分析 |
4.2.1 校企合作双方认知存在差异 |
4.2.2 校企合作双方关系不够牢固 |
4.2.3 校企合作双方均存在无法回避的风险 |
4.3 小结 |
第五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
5.1 改革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 |
5.1.1 科学定位,确保企业人才培养质量 |
5.1.2 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企业人才培养特色 |
5.1.3 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师资合力 |
5.1.4 高校在校企合作应做制度化调整 |
5.2 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
5.2.1 关注企业人才需求指向,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 |
5.2.2 提高学生忠诚度意识,降低企业合作中应用型人才流失风险 |
5.3 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
5.3.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5.3.2 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清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理性分析视角 |
1.3.2 社会认同理论视角 |
1.3.3 激励理论视角 |
1.3.4 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
1.3.5 知识分享和转移理论视角 |
1.3.6 资源依赖的理论视角 |
1.3.7 文献评述和本文创新点 |
1.4 扎根理论及其优势 |
1.4.1 探索性研究有助于摆脱对现有理论的依赖 |
1.4.2 目的性抽样方法有助于充分收集信息 |
1.4.3 理论饱和度检验为确定样本容量提供了可行标准 |
1.5 资料来源和处理方式 |
1.5.1 访谈对象和资料来源 |
1.5.2 资料处理的方法和 NVIVO 8 软件 |
1.6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2章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概况 |
2.1 全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概况 |
2.1.1 全国高校 R&D 经费支出情况 |
2.1.2 全国高校 R&D 项目概况 |
2.2 清华大学科研项目申报体系 |
第3章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
3.1 开放式编码 |
3.1.1 不同科研项目类型的开放式编码 |
3.1.2 影响科研项目申请因素的开放式编码 |
3.2 主轴编码 |
3.2.1 不同科研项目类型的主轴编码 |
3.2.2 影响科研项目申请因素的主轴编码 |
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4章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1 自由节点和树节点的频次分析 |
4.1.1 自由节点频次分析 |
4.1.2 树节点频次分析 |
4.1.3 节点频次分析小结 |
4.2 理论框架的关系结构分析 |
4.2.1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偏好分析 |
4.2.2 影响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的因素分析 |
4.2.3 理论框架关系结构分析小结 |
4.3 矩阵分析 |
4.3.1 不同来源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 |
4.3.2 不同层次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 |
4.3.3 其他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 |
4.3.4 矩阵分析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存在的问题 |
5.1.1 项目激励机制过分依赖物质手段 |
5.1.2 科研经费中人力成本补偿明显不足 |
5.1.3 部分项目评审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 |
5.1.4 高校科研文化受到功利思想侵蚀 |
5.1.5 年轻教师起步艰难,陷入项目申请“怪圈” |
5.1.6 现有项目普遍缺乏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扶持 |
5.2 政策建议 |
5.2.1 采用多样化的科研项目激励手段和措施 |
5.2.2 适当提高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比例 |
5.2.3 完善以专家决策为主的项目评审体制 |
5.2.4 营造求真务实的科研文化氛围 |
5.2.5 拓宽年轻教师科研项目申请渠道,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
5.2.6 增加针对女性科研人员的优惠性政策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概述 |
6.2 以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的说明 |
6.3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 |
6.3.1 融合了理性分析视角和社会认同理论 |
6.3.2 补充了激励理论视角 |
6.3.3 回应了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
6.3.4 完善了知识分享和转移理论视角 |
6.3.5 强化了资源依赖理论视角 |
6.3.6 创新性地发现了一些其他影响因素 |
6.4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扎根理论相关名词解释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理论分析 |
2.1 酒店人才培养特征分析 |
2.2 教育发展理论 |
2.3 创新型人才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 |
3 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现状描述 |
3.1.1 国内外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3.1.2 我国酒店人才培养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 |
3.2 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1 问卷设计的问题导向原则 |
3.2.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调查结论与启示 |
3.3.1 调查结论 |
3.3.2 启示 |
4 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4.1.1 企业文化融入原则 |
4.1.2 校企合作优势共享原则 |
4.1.3 校企合作市场需求导向原则 |
4.1.4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及可操作性原则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校企合作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2.2 酒店企业校企合作需求的影响分析 |
4.2.3 校企合作学校培养环境的影响分析 |
4.2.4 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体系的影响分析 |
4.3 基本框架构建 |
4.3.1 酒店人才培养的全球视野战略目标定位 |
4.3.2 培养模式架构 |
4.3.3 培养方案 |
4.3.4 运行分析 |
5 基于案例分析的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与实施保障研究 |
5.1 海航酒店与南方职院合作背景与现状分析 |
5.1.1 海航酒店与南方职院简况 |
5.1.2 海航酒店与南方职院当下校企合作模式运行分析 |
5.1.3 “合作案例”的启示 |
5.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合作案例”中的运用 |
5.2.1 人才培养特色定位 |
5.2.2 订单培养创新 |
5.2.3 优势师资共享 |
5.2.4 课程体系创新 |
5.2.5 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 |
5.2.6 校企共同构建全程监控“顶岗实习”体系 |
5.2.7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
5.3 基于案例分析的融入式校企合作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
5.3.1 企业构建利益保障及约束机制 |
5.3.2 学校构建开放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
5.3.3 学生管理方面构建“企业准员工”管理制度 |
5.3.4 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酒店人力资源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校企合作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基于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及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注 |
(二) 基于对高职校企合作及其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 |
(三) 基于研究者的工作与学习经历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职院校 |
(二) 校企合作 |
(三) 学生管理 |
(四)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 |
(一) 关于新制度主义的组织制度理论 |
(二) 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二、建国后校企合作制度的演进一案例的制度背景 |
(一) 新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
(二)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特征 |
第三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及运行 |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 校企合作的端倪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1982--1994年) |
(二) 学生量化管理与校企合作的初步尝试(1995--2001年) |
(三) 多校区时期的适应与升格后的探索(2002--2009年) |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考察 |
(一) J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基本情况 |
(二) J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运行 |
(三)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的制度基础分析 |
第四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 |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基本措施 |
(一) 学生管理“重心”移动 |
(二) 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融合 |
(三) 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多重利益关系 |
(四) 有限条件下学生管理流程再造 |
二、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动因 |
(一) 政策导向及政策利益追求 |
(二) 学生管理认识的分化和片面化 |
(三) 学生管理与教育过程统一性和完整性诉求 |
三、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效果调查分析 |
(一)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解决调查 |
(二) 调查结果及调适效能评价 |
四、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特征 |
(一) 高职学院及其学生管理组织场域 |
(二) 高职学生管理场域中的合作与冲突 |
(三)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多层次互动 |
第五章 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思考 |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深化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
(一)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
(二) 校企合作的深化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
二、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政策建议 |
(一) 必须加快推进高职校企合作的系统化进程 |
(二) 大力推动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形成 |
(三) 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体制改革 |
(四) 依托职业岗位规范共同谋划校企合作育人 |
(五) 合理地建构评估高职学生管理成效的标准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中外校企关系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关系多源视角下校企协同创新强度测度研究[D]. 赵沙. 山西大学, 2020(12)
- [2]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WM浙江公司实习生培养优化研究[D]. 汪广源. 浙江工商大学, 2019(12)
- [3]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D]. 罗丹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4]双元制视角下泉州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D]. 吴希. 华侨大学, 2017(01)
-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 潘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2)
- [6]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D]. 叶秋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 杨建.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8]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清华为例[D]. 丁雯. 清华大学, 2014(09)
- [9]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学英. 中南大学, 2014(02)
- [10]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D]. 单作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