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标准和湿度计方程的发展

湿度标准和湿度计方程的发展

一、Developments in Humidity Standards and the Psychrometer Equ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高欢[1](2021)在《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制备及其传热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是社会能耗最主要的领域之一,发展墙体保温材料和技术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多孔地质聚合物具有三维交联骨架结构和较高的孔隙率,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保温材料。本论文以珍珠岩尾矿为原料,制备了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研究了添加剂和热处理对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结构和成分的影响。筛选了适合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的传热模型,研究了影响多孔地质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控方式。研究了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在热、湿耦合因素长期作用下的成分、结构和性能变化,探讨了影响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并提出改善耐久性的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珍珠岩尾矿粉为原料,以水玻璃为激发剂、H2O2为发泡剂、CTAB为稳泡剂,采用常温发泡法制备了孔隙率高、密度低、导热系数低的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研究表明,H2O2是影响材料孔隙率、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和密度的决定性因素;CTAB是改善材料孔均匀性和提高孔隙率的重要因素;岩棉在碱性环境中发生溶蚀,从而不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强度。通过优化发泡工艺和原料配比,制备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可低至0.040W·m-1·K-1,密度小于0.2 g·cm-3。2.研发了一种可在珍珠岩基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中形成多级孔结构的方法——常温发泡+热处理方法。常温发泡过程形成初级孔结构(孔径在几百微米左右),热处理形成次级孔(孔径在几十微米左右)和三级孔结构(孔径介于微米和亚微米)。多级孔结构使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密度显着降低了10%和15%,软化系数提高80%。3.对比研究了几种两相介质传热模型对多孔地质聚合物的适用性,发现新型有效介质理论传热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多孔地质聚合物的传热机理。以新型有效介质理论传热模型为指导,研究了主要变量对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导热系数的理论方向为:增加孔隙率、降低固体骨架导热系数和均匀介质导热系数。4.研究了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耐久性。发现Na+对材料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孔隙中的水合Na+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形成Na2CO3·H2O,同时部分Na+进入并破坏凝胶骨架,导致物理性能蜕化。采用HCl或CaCl2溶液浸泡处理的方法,显着提高了材料的长期稳定性。HCl或CaCl2溶液处理过程中,孔隙中的Na+与Cl-反应形成氯化钠,阻止了Na+进入和破坏凝胶骨架,从而显着提高材料的长期稳定性。HCl或CaCl2溶液浸泡和老化过程还促进了材料的进一步聚合。

周彪[2](2021)在《小流量工况下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非定常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在小流量工况下内部流动的定常和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的主要焦点是为了揭示小流量工况下各种流动现象及其非定常特征的产生机理。本文对不同流量下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进行建模并数值计算,分析速度云图、压力云图、流线图,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流动特征图。观察子午面二次流、回转面和蜗壳出口的分离流动等大尺度涡旋运动,揭示这些大尺度流动的形成位置、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计算的数值结果表明,流量减小时,大量涡流越来越多地占据叶轮内部。低流量下,在蜗壳出口附近大量地出现回流和分离流动,叶轮内部的流动被分离涡阻塞。叶轮旋转对气体持续推动,使分离涡持续产生与发展,对叶片压力面作用强烈,分离涡与附近流体和叶片表面相互作用逐渐产生小尺度涡。同时,本文清晰地解释了双吸后向离心风机的旋转失速等现象的非定常特性。文章监视了蜗舌和叶道内的压力、速度脉动,讨论脉动的传递机理,以及流量降低对脉动频率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当流量减小时,直接导致压力和速度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流体脉动现象与叶轮旋转和蜗壳结构有直接关联。本文通过计算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确定了研究小流量工况下吸力面和叶片尾迹流动的必要性。文中分析了吸力面附近和叶片尾迹的速度分布特性、脉动特性和湍流速度谱。对吸力面附近速度脉动时空关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流量降低对叶片尾迹和吸力面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使尾迹速度沿流向衰减变快,沿轴向分布受到轮毂边界层影响较大。随着流量降低在吸力面附近发生多次流动分离和再附着现象。湍流速度谱特性显示,能量注入区的频段宽度减小,惯性子区频段宽度增加。表明了流量降低增加了粘性耗散,惯性输送能力明显不足。速度脉动的时空关联特征表明了在较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内,时空关联性较高,并且符合何国威的“椭圆模型”。随着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增大,速度脉动在时空之间的关联性呈指数衰减。本论文建立了通风机实验测试平台。为了与原始通风机性能参数进行对比,验证实验平台的可靠性,利用通风机实验平台进行了气动性能实验。还设计监测了风机进出口速度脉动,对速度脉动数据做时域和频域分析,验证了叶轮与流体间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余鸿[3](2020)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景观设计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更多注重美学、形态和功能分区等要素,忽略了同一时期内区域生态安全问题。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保障了生态安全才能为区域稳定提供土壤。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对区域景观关键过程的识别分析,提高传统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有效促进景观生态学与城乡物质空间相连接。南沙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和珠江出海口,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航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自1993年5月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至2019年2月被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其一直被视为珠三角地区与世界接轨的窗口。由于卓越的区位条件和坚实的第二产业基础,南沙区经济建设增速连年增长,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区域生态安全平衡即将被打破。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的南沙区景观设计研究不仅具有设计研究价值,更能促进南沙区城市精明增长和生态空间精明保护。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例论证进行,运用实地调查、文献分析和Arc 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对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所需数据进行收集和预处理。然后对南沙区现状单因子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识别南沙区不同敏感分区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态特征。再次,根据南沙区资源分布情况和景观过程,构建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水土保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生态安全格局,在以上单一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垂直叠加,综合形成南沙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将生态安全格局与环境设计手法相结合,选取南沙区局部地块进行景观设计,通过理论结合设计实践促进南沙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滕霖[4](2019)在《超临界CO2管道泄漏扩散特性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威胁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关乎到人类的命运,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CO2输送是CCS技术的必要环节。在超临界条件下管输CO2既保证了输送效率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然而对于超临界CO2管道泄漏引发的安全问题人们还知之甚少。由于CO2的特殊物性及高压力输送方式,超临界CO2管道泄漏扩散伴随着复杂相变、跨音速流动、颗粒演化、重气扩散等复杂物理变化,对此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CO2管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CO2管道输送可能产生的风险还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综合流体力学、相变动力学、相平衡以及概率统计方法等理论,采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2管道泄漏扩散特性。针对CO2泄漏扩散特点,将泄漏扩散过程分为近场射流和远场低温重气扩散两个阶段。在科学层面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喷射和扩散过程作用机理,耦合跨音速低温流动下的相变模型,建立不同阶段的扩散模型,着重考虑低温和杂质对扩散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杂环境条件下CO2泄漏扩散特性。在应用层面上,基于改进的高斯扩散模型,结合超临界CO2管道的失效概率、CO2暴露阈值及CO2浓度—反应函数,建立了超临界CO2管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绘制了风险等值曲线。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自主研制了一套超临界CO2泄漏扩散实验装置,能够实现在室内条件下高压CO2的安全可控泄放,分别研究了(1)超临界CO2泄漏过程水力热力特性;(2)泄漏过程近场射流机理以及(3)干冰颗粒粒径分布及演化特性,从不同的侧面掌握了超临界CO2泄漏过程的物理规律及机理。研究发现,泄漏孔口的形状对泄漏特性影响巨大。相较于圆孔泄漏形成的典型欠膨胀射流,矩形孔(或裂缝)泄漏时,形成扇形结构的激波系;进而影响射流角度和激波运动规律,最终体现在扩散范围的差别上。根据压降速率的变化,可将超临界CO2压降过程分为超临界区、饱和气液区和气态区三个阶段。饱和气液区的过热度随孔径增大而增大。圆孔泄漏时,泄漏孔径越大,近场射流温度越低,泄漏速率越快;而对于矩形孔,孔口面积和长宽比都会影响近场射流温度。与同面积的圆孔泄漏对比,矩形孔使得泄漏速率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泄漏时先在管内转变为准稳态(过饱和态),然后发生了急速的液滴成核和增长,进而聚并,根据孔口类型不同形成气液相分数占比不同的多相流动。固体CO2颗粒在射流近场中心线上的粒径分布在1–10μm范围内,分布规律为对数正态分布。蒸发和聚并共同作用于颗粒,使得干冰颗粒的粒径在运动中发生变化。(2)首次发现延迟相变对超临界CO2泄漏扩散源强度的影响规律。基于均相延迟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解释泄漏过程中的非平衡相变现象。通过对物性的“平滑化处理”丰富了CO2相变理论,解决了立方型状态方程不能准确预测CO2三相点附近物性突变的问题。建立了涉及超临界-液-气-固相变的可压缩多相流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延迟时间、泄漏孔尺寸、初始压力等参数对扩散源强度的影响。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对射流结构的复现性较好。研究表明,最大涡强度存在于孔口边缘和马赫盘之后。凝结相(液固)二氧化碳相分数在管外迅速降低。但是在泄漏口出口处,液相相分数处于射流过程中的最高值。迟滞时间的选择对二氧化碳射流温度和凝结相相分数的影响较大,而对射流速度和管外压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3)首次揭示了空气中水蒸气相变(结霜结露)对低温CO2扩散规律的影响机制,证明了考虑水蒸气相变后的模拟结果优于不考虑水蒸气的结果。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和相变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水相变的低温CO2重气扩散三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地表粗糙度、大气稳定度和湍流等对扩散的影响,优选了k-ω模型用于超临界CO2泄漏扩散模拟。研究表明,泄漏近场低温引起的结霜结露放出热量,使得气团温度上升,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快,进而导致CO2浓度较未考虑相变的情况低。城镇建筑群影响CO2的扩散规律,使其倾向于沿着建筑物表面(尤其是迎风面)扩散,而在背风侧形成CO2低浓度区。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干冰生成对扩散的影响,分析了干冰颗粒的运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考虑干冰生成的扩散模拟,纯气态扩散模拟更趋于保守。研究还发现,危险杂质泄漏扩散存在巨大风险,确定统一的杂质危害的评价标准对于CO2管道泄漏后果评估至关重要。(4)首次将“致死长度”的概念引入CO2管道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评价CO2管道风险的定量方法。全面分析了含杂质超临界CO2管道泄漏危害,总结、修正并确定了CO2管道具体失效概率;基于管道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建立了适用于超临界CO2管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CO2在中小孔径下泄漏时,对于人群的危害是有限的;而当发生全尺寸泄漏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建议将CO2管道定量风险评估当作为确定管道安全距离的前提工作。

张粮锋[5](2019)在《旅游气候评价:模型优化与中国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以舒适安全的气候为前提,针对旅游活动进行气候舒适度评价,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为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提供全面有效的旅游气候参考信息,同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分散季节性压力、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旅游活动的气候舒适度评价大多采用通用的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或直接套用国外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但通用的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重点在于热舒适性评价,而旅游活动具有其特殊性,大多时候在室外进行,除热舒适性方面的评价以外还需要考虑物理、美学层面的气象因子,因此通用模型无法客观地反映旅游过程中的气候舒适程度;而国外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多是基于西方游客或居民的问卷调查,倘若直接套用,恐怕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符合中国游客日常感知的旅游气候舒适程度。因此,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现有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的梳理基础上,选取各方面较为完善的度假气候指数HCI(Holiday Climate Index),尝试通过熵权法对各气象要素的权重合理性进行“试错”检验,并采用基于中国大陆季节经验感知的“季节锚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对各气象要素(热舒适、降水、风、云量)的阈值划分标准进行优化,将原有HCI的总体评价分级由8级简化为4级,分别为“舒适”、“亚舒适”、“不舒适”和“危险”,得到优化后的度假气候指数MHCI(Modified Holiday Climate Index)。选取最近一个完整气候标准期即1981-2010年间全国775个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通过MHCI测算中国大陆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运用ArcGIS分析旅游气候舒适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气候舒适期长短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测算中国大陆旅游气候舒适域的年内分布特点,并计算我国典型节假日各地的旅游气候舒适概率,按照不同地理分区选取代表城市分析年内旅游气候舒适概率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全年平均有127天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其中夏季的旅游气候舒适期最长,可达44天,冬季的旅游气候舒适期最短,仅有7天,春秋两季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均在37天左右;(2)近30年来我国大陆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增长趋势显着,平均每十年约增加6天左右,大部分地区呈现增加态势,仅海南省、京津冀和冀鲁豫交界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出现小幅降低;(3)我国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年均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均在三个月以上,以昆明的旅游气候舒适期最长,达219天;除昆明和厦门外,排名前十的其余八个都是北方城市,这与人们的日常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北方城市应加强对其自身旅游气候资源的重视与利用,打好“气候牌”;(4)我国大陆年均旅游气候舒适域面积的高峰值出现在5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低峰值出现在1月下旬,奠定了我国季节性旅游流的自然基础;五一和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概率都在50%以上,其中新疆地区尤为凸显,有关政府部门及旅游企业应重视新疆良好的旅游气候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未来,随着人体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可以尝试通过与机理模型的组合优化让评价结果进一步精细化,并尝试通过不同的定量化方法合理确定气象要素的权重,考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未来旅游气候舒适性的模拟预测,并将评价结果与旅游流结合分析,以使得评价更为全面、准确,更好地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申宪文[6](2018)在《含有结/融冰过程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寒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输对于建筑保温效果、建筑能耗和室内环境舒适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围护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多层多孔结构,其内部孔洞中充满湿空气、液态水或冰,这意味着其内部的热传递、湿传递和空气渗透是一个复杂且有挑战的耦合热湿传输过程。目前国内外对结/融冰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热湿传输特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对结/融冰条件下建筑多孔材料的热湿耦合传输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评估寒冷地区建筑多孔材料的物性参数、热湿场以及反复冻融对建筑多孔材料热湿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结/融冰过程对建筑多孔材料热湿传输性能的影响机理。这不仅能有效指导建筑保温、防潮等工程设计和施工,而且能丰富和完善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输理论,对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水泥砂浆、EPS保温板、建筑用红砖三种常用建筑多孔材料和它们构成的两种外墙外保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与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存在结/融冰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结果有:(1)针对多孔材料内部复杂孔隙微观结构使得孔隙率和渗透率的研究十分困难的问题,本文考虑显微观测的实际情形,以孔隙填充法为基础提出了孔隙率的改进分形模型,并采用二维和三维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孔隙率分形模型能准确描述分形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和孔体积分布。基于改进的孔隙率分形模型,提出了无条件限制的孔径概率密度函数,这使得多孔材料迂曲度分形维数模型的适用范围变得更广泛。基于改进的孔隙率分形模型和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了改进的渗透率分形模型。通过渗透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证实本文提出的渗透率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分形多孔材料的渗透率。此外实验测试了多孔材料物性参数,设计了常功率平面热源非稳态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含湿多孔材料热传导率,并验证了有效导热系数模型。(2)针对存在结/融冰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过程,提出了采用温度和体积含水量为热湿传递的驱动势的结/融冰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模型。模型考虑了气、液、固三相湿分对多层建筑墙体热湿传输的影响,以及水蒸气凝结和液态水蒸发对结冰和融化的促进作用。能量方程不仅考虑了结冰(或融化)和凝结(或蒸发)的相变潜热的影响,还考虑湿传递引起的能量变化。提出了多层结构墙体界面处含水量梯度的处理方法,克服了界面间含水量传递不连续的问题。(3)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三种主流求解耦合方程算法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变时间步长的多三对角阵算法VSMTDMA,在满足求解精度前提下降低了计算时间成本。在非结融冰自然条件下,设计了一个微型实验房以验证提出模型应用于多层墙体热湿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分别从温度、相对湿度和结冰湿含量(冰、水和水蒸气)方面,实验验证了结融冰条件下提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比提出模型预测数据、传统方法预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发现没有考虑液态水结冰作用的传统方法的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偏离较大,而综合考虑结冰因素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较好,这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存在结/融冰建筑多孔材料的热湿耦合传输过程。(4)应用本文提出方法研究在中国广泛应用的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S1)和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S2),在哈尔滨(严寒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运行十年的湿性能、热性能和年能耗。结果表明,大部分液态水集中于混凝土层,结融冰和温降主要发生在保温层。含水量和含冰量导致保温系统S1和S2的传热系数相比其干燥状态在十年中分别平均升高了24.1%和20.8%。这导致系统S1的传热系数高过了当地规定值。两种保温系统的年能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考虑结冰保温系统S1和S2的年能耗比其不考虑结冰的年能耗,在十年中分别平均高出17.24kWh?m-2和11.05 kWh?m2-。此外,本文确定了两种保温系统在满足规定传热系数限值前提下的保温层厚度,研究了设置隔汽层和空气层对于两种保温系统热湿特性的影响。

沈文娟[7](2018)在《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估算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与陆表温度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长和造林是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主要方式。造林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森林碳汇,同时也改变了区域的能量收支,使得造林对于区域气候具有反馈作用。中国的人工林分布面积排世界第一。理解造林所带来的森林生物量变化和生物物理效应有助于合理地制定造林计划和可持续地利用森林资源,并进而评价中国的人工林碳储量动态。当前,森林生物量的评估主要使用传统的野外实测法,或基于单一遥感数据源(低、中、高分辨率)的短周期反演方法。此外,结合物理模型或者生物化学模型的方法通常由于模型复杂而不适于大范围推广,因而缺乏一种节省人力与成本且可实现长时间跨区域监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评估方法。另外,造林(人工林)的分布关乎碳核算,并与森林生物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造林的空间分布通常来自于国家林业局的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或者基于粗分辨率、短周期的遥感数据产品,数据可获取性或者时效性需要考证。如何发展适于区域研究的连续数据关系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评估的合理性,以及造林对气候变化机制(地表温度)的合理响应。本文首先在广东省粤北区域进行了基于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以及连续清查数据预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研究,然后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构建了光学、合成孔径雷达和星载激光雷达多源数据融合的广东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并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构建了造林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联关系,以及人工林(造林和再造林)的陆表生物物理效应(如反照率和蒸散发)及其对陆表温度的影响。主要的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发展了一种结合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估算粤北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方法(光学-SAR模型),并分析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森林干扰的关联关系。基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FI)数据和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影像以及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影像(PALSAR),构建结合光谱变量或辅助数据的随机森林模型(光学-SAR),量化粤北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AGB)(19902011年)。结果表明基于样地验证所得的森林生物量均方根误差RMSE值在6.44(t/ha)至39.49(t/ha)之间,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值在7.49%和19.01%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在5.06(t/ha)和23.84(t/ha)之间,其中,2006年有最高的可决系数R2(0.8)和最低的NRMSE(7.49%)。自1988年2000年,平均AGB值由最低13.58 t/ha上升到最高66.25 t/ha,而2000年之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于2004年达到最高值67.13 t/ha。通过整合AGB变化与森林干扰动态的结果表明干扰的面积变化与森林地上生物量下降的趋势吻合。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发现在短期的森林AGB动态变化中,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动的影响。再结合当地的石漠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场景,发现引起森林AGB变化最主要的干扰是采伐和人为火灾。然后,在光学-SAR模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星载激光雷达GLAS数据,构建随机森林(RF)和随机梯度上升(SGB)模型,并选取最优模型用于生成广东省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图(19862016)。结果表明基于RF的GLAS波形预测森林AGB的模型(R2adj=0.89,n=277,p<0.001,RMSE=21.24 t/ha),以及基于RF的GLAS波形外推构建的森林AGB模型(R2adj=0.86,n=558,p<0.001,RMSE=11.35 t/ha),经验证发现模型结果受饱和以及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从总体上能够有效地搭建森林AGB预测的框架(RF-GLAS),生成合理的森林AGB分布图。此外,RF-GLAS模型的精度优于光学-SAR模型。另外,广东省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从1986至2016年呈上升趋势,上升率达到55.9%。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分布区域的总森林地上生物量也呈上升趋势,分别占总量的42%62%和38%57%,而热带森林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就广东省四个经济区的总森林生物量而言,分别呈上升趋势,其中山区有最高的森林AGB分布,约占总量的58%70%,紧接着依次是珠江三角洲区域(20%30%)、粤西区域(3%9%)和粤东区域(2%7%)。模型中引入了物候变量和气候变量,对于准确地监测森林AGB的年际、季节和时空分布动态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将RF-GLAS模型与光学-SAR模型结果以及连续清查数据相比,结果发现本文模拟的结果呈现偏高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遥感方法和连续清查方法中关于森林定义的不同所致。最后,结合具备不同光谱和纹理特征的PALSAR数据,以及基于Landsat的物候数据进行森林与非森林的精确识别,得到造林分布,并理解造林的碳汇效应和对气候的生物物理效应。首先,采取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随机梯度上升)并结合PALSAR镶嵌数据进行森林与非森林的初步识别,发现随机梯度上升SGB分类模型所得的结果是四种方法中最为有效的。其次,结合基于Landsat的物候变量,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度最大合成值进行森林与非森林的进一步识别,得到基于随机梯度上升算法和NDVI干季最大值的分类模型(SGB-NDVI)。然后,为了便于描述人工林(造林和再造林)的陆表生物物理变化机制及其对于陆表温度影响。先识别广东省的人工林、天然林、农田和草地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再选取便于识别人工林与天然林、农田和草地差异的格网点,结合MODIS每8天的陆表数据--白天和夜晚陆表温度、蒸散以及黑空反照率数据,刻画了人工林对于陆表温度的反馈作用。分别对2007年、2010年、2016年的森林非森林结果图像进行验证,得到的总体精度最高达85%左右,Kappa系数最高达0.58。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和对比已有数据产品的验证发现总体精度优于日本的PALSAR/FNF(森林非森林)产品,与全球30 m土地覆盖产品和基于植被变化追踪模型(VCT)的产品在小区域进行验证,结果精度保持持平或略微逊色。尽管存在一些分类误差,SGB-NDVI分类模型仍能够有效地识别造林和再造林分布。造林变化的趋势与森林AGB变化的趋势密切相符。19911995年间造林面积和AGB有最高值,20062010年间造林面积和AGB有最低值。粤北地区每五年间隔的造林与森林AGB趋势表示p122r043覆盖的区域19911995和20012005年间的造林与森林AGB达到峰值,19962000和20062010年呈现低值。而p121r043覆盖区域在20062010年间达到低值,在19911995年达到峰值,然后呈现一定的波动下降。这些变动均与营林举措与城市化的变化紧密关联。另外,遥感意义上的造林年龄与森林AGB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造林对气候的效应表明降水丰富的广东省人工林带来陆表温度的降温,其中白天和夜晚的温度都存在降温效应,且夏季的降温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方法为亚热带和热带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监测提供了基础,能够帮助决策者以及遥感研究者们理解森林干扰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热带、热带造林毁林的森林碳储量情况,为综合多源数据的大区域生物量制图探索开辟了新方向。人工林造林对于广东省的气候具有正向反馈作用,为中国南方及其他区域未来合理的造林计划提供了时空意义明确的指示作用,也有助于为维持全球气候的平衡提供科学借鉴。

芦晓芳[8](2018)在《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酸枣仁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抑菌等功效,这与酸枣仁中含有的皂苷、黄酮、生物碱、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和多酚类等物质密切相关。其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酸枣仁皂苷是人们广泛关注且深入研究的重点。目前酸枣仁皂苷的提取纯化方法有传统的单一型提取与纯化法和集成型提取与纯化方法,后者大大提高了酸枣仁皂苷的提取效率。但极性较大的酸枣仁皂苷的生物活性较极性小的皂醇差,因此,酸解成为皂苷转变为活性较高皂醇的唯一途径。该酸解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加提取成本。针对该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高压-超声法(PUSE)提取酸枣仁皂苷,通过水热法实现酸枣仁皂苷中的糖苷键和缩醛键的断裂,采用铁锰催化剂的选择氧化使酸枣仁皂醇间发生转化,采用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高压-超声法所得皂苷,结合相关结构表征,详细探究其抗氧化机理,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1)利用TGA和DSC考察了酸枣仁粉末及其醇提物的热降解行为。结果发现酸枣仁活性组分的热稳定性强于酸枣仁粉末,酸枣仁皂苷的分解温度超过240°C;酸枣仁粉末和醇提物的热降解属于零级反应。使用Kissinger法、FRL法和FWO法分别计算了酸枣仁粉末及其醇提物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R2Kissinger(0.9968)和R2FWO(0.9833)大于R2FRL(0.9684),表明Kissinger和FWO比FRL更适合描述酸枣仁醇提物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Kissinger得到的是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FWO和FRL在转化率α为0.05–0.95间完整的线性加热的动力学参数。α区间为0.05-0.8间,FWO所得动力学参数较FRL准确,该法更适合描述酸枣仁醇提物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组分越小,Kissinger和FWO法所得动力学参数越接近真实值。室温下酸枣仁粉末及其醇提物活性组分失重时间长,当温度达到313.15 K时,较室温的失重时间缩短6.5倍,当温度达到513.15 K时,活性组分彻底分解。利用TGA和DSC测试结果能够很好地掌握药品的热稳定性和计算其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药物生产和评价的主要技术。(2)选择非极性大孔树脂(D-101)对酸枣仁粗提物进行纯化。采用超声扩孔、真空干燥和甲醇浸渍等方法对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101)进行了预处理,并对其分离纯化行为进行了分析,运用SEM、BET、DSC等手段对树脂特征进行表征,采用分光光度计、质谱等手段对提取化合物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确定,并结合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了其绝对构型。结果表明,超声和湿度控制的操作处理主要通过改变树脂的孔径和含水量影响树脂分离纯化酸枣仁皂苷和苷元的纯度;皂苷与树脂的吸附与解吸作用力受皂苷和苷元的空间构象影响,含水21%的树脂在甲醇溶液中175 W下超声30 min预处理树脂分离纯化酸枣仁醇提物的总皂苷和苷元的总含量可达43%。(3)高压-超声辅助提取法(PUSE),实现了酸枣仁皂苷提取与转化的同步进行,与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和高压提取法比较,表现出独特的萃取能力,该方法所得酸枣仁皂苷的提取率和皂苷含量最高。由电镜分析可知,压力、温度和超声的协同作用,可增强细胞壁的破碎程度。PUSE法提取酸枣仁皂苷的最佳条件如下:粉末粒度0.18-0.25 mm,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130oC,萃取压力为4 atm,超声功率480 W,提取时间60 min,氧化铁的含量0.01%,锰离子浓度10-3 mol/L。该条件下,皂苷的提取率和含量高达30.46±0.46%和30.82±0.40 mg/g,明显优于热回流法的22.65±1.05%和9.55±0.61 mg/g,超声提取法的14.92±0.72%和11.62±1.21mg/g和高压提取法的26.97±0.90%和13.24±1.41 mg/g。(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酸枣仁皂苷之间的转变进行了分析。HPLC和TLC结果表明,PUSE法的产物中出现了不同于CSE、USE和PSE法的新化合物。FT-IR光谱证实了新化合物特征谱带:水热法条件下,出现糖苷键和缩醛键断裂;铁锰基催化剂条件下,在共轭双键链端出现共轭双键和不饱和酮。PUSE法所得酸枣仁总皂苷抗氧化活性最佳,其中皂苷的总抗氧化活性和总还原活性与其还原性官能团和氧化性官能团含量呈正相关;清除自由基历程中,PUSE法所得酸枣仁皂苷以烯丙型自由基形式存在,其能有效清除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且清除OH自由基能力远强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原因在于:DPPH自由基空间位阻较OH自由基大;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导致皂苷自由基有效活性位显着减少,最后在自由基链反应的终止阶段无法实现自由基间的有效碰撞而终止自由基的生成。同时发现高压-超声提取条件下,亚油酸酯发生酯键断裂,生成大量的亚油酸。

周东谟[9](2016)在《定应变下HTPB推进剂老化机理及发动机寿命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特点,从制造出厂到投入使用或报废的全寿命周期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贮存状态,其贮存寿命是制约导弹武器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也是武器装备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贮存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体推进剂的贮存性能。传统上,固体火箭发动机寿命预估主要是通过固体推进剂方坯老化性能研究来实现的。对于贴壁浇铸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壳体与推进剂药柱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固化降温后,推进剂药柱在实际贮存过程中将长期处于定应变状态,其失效机理与推进剂方坯也有所不同。因此,研究推进剂在定应变作用下的老化机理与贮存性能更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也是准确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寿命预估的理论依据和模型数据来源。本文首先以HTPB推进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定应变贮存条件下HTPB推进剂的老化性能,分析了热、定应变对HTPB推进剂老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包含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和定应变的最大延伸率老化模型和推进剂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分析了定应变和温度对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其次,从试验机理、试验参数的确定、试验过程监测与取样方面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整机综合加速贮存试验方法。最后,以三维粘弹性随机有限元法和固体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固化应变对发动机长期贮存寿命的影响,以及推进剂性能参数及载荷条件对药柱Von Mises应变的影响水平。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建立了定应变贮存条件下HTPB推进剂最大延伸率的老化模型,发现在定应变作用下,推进剂的最大延伸率变化过程是外载荷引起的物理拉伸和温度引起的化学老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物理拉伸作用能够显着提高HTPB推进剂的最大延伸率,其提高幅值与施加的定应变水平呈正比关系。化学老化降低推进剂的最大延伸率,其作用效应与表征推进剂特性的临界温度CT有关。在老化温度低于临界温度CT时,定应变对推进剂的延伸率老化速率没有影响;在老化温度高于临界温度CT时,定应变会降低延伸率老化速率。2.基于ZWT粘弹性本构方程,通过引入老化损伤系数来量化定应变老化对推进剂的损伤程度,构建了考虑老化损伤的推进剂统计损伤本构方程。通过对模型参数进一步分析发现:老化损伤系数方程能区分化学老化与定应变对推进剂的损伤作用。化学老化对推进剂的损伤作用随老化时间呈指数规律增大,且化学老化不但影响本构模型曲线在损伤段强度的大小,还影响其形状特性。定应变对推进剂的损伤作用亦呈指数规律增大,但定应变仅降低损伤段强度的大小,不改变其形状特性。3.基于转化法思想,提出了发动机材料及整机联合加速贮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综合加速贮存试验方法。并从试验机理、加速试验模型参数的确定与修正方面介绍了综合加速贮存试验方法,提出了基于推进剂方坯和发动机双源数据的多步加速模型参数修正法。在此基础上以某装药燃烧室为应用对象,开展了整机加速试验技术应用验证研究,提出了解决整机加速试验过程中的药柱性能监测与取样问题的对策,分别设计了可用于药柱内腔环境监测和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内部取样的装置。4.研究了固化应变对发动机长期贮存寿命的影响,以0.97为可靠性下限,预估了药柱在不同应变敏感系数下的可靠性寿命,发现固体火箭动机可靠性寿命主要取决于应变敏感系数,其可靠性寿命随应变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长期贮存过程中,模量对药柱Von Mises应变的影响水平基本不变;泊松比和内压的影响水平在15年前基本不变,15年后泊松比的影响水平逐渐降低,内压的影响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基本呈互补的关系。

孙灵喜[10](2015)在《灌木热湿特性及数值计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iv-met的不足,结合Ansys软件的优势,提出了通过使用CFX的用户白定义语言(CEL)实现Envi-met所有子模块功能的构想,对在城市微气候中有重要作用的植物中的灌木进行研究。Envi-met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不支持并行计算;2)只提供了三种网格模型:100×100×30、180×180×30和250×250×30,导致网格尺寸较小时计算域较小,若计算域大则需网格尺寸较大;3)局部加密的功能较弱,只能在垂直方向上按比例加密且网格形式比较单一,只支持正交网格;4)湍流方程只有一阶的梯度方程和1.5阶的E-ε模型,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Ansys软件的优势:1)支持并行及分布式并行计算;2)支持四面体等非结构化网格及各种网格加密;3)有多种湍流模型供选择。其最大不足是它没有像Envi-met那样的适宜于复杂城市中风、热、湿以及辐射环境的完全耦合计算的现成的模型。本文从灌木对环境的风、热、湿三个方面实现CFX与Envi-met模拟的一致性。并采用由易到难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了空旷区域没有辐射时的情况,在明确了Envi-met对边界的处理方法之后,又在空旷区域中加上障碍物模拟流体的绕流情况,得出湍流模型对于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的结论,并选择了适宜室外环境模拟的RNGκ一ε模型作为CFX的湍流模型。在研究清楚了空旷区域和有障碍物时的流场后,将障碍物改为灌木,创造性的推导出多孔介质孔隙率和叶面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且用CEL语言在湍流方程中添加源项,成功地使CFX实现了Envi-met模拟灌木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木可以使风速降低约56.5%-57.4%。考虑到辐射对灌木蒸发蒸腾作用的影响,先研究夜间灌木的蒸发蒸腾作用,通过研究发现Envi-met中灌木蒸发蒸腾作用对温度的影响是在能量方程中添加了源项。CFX中,使用局部非热平衡原理,为固体域和流体域设置不同的温度,并在固体域添加源项,从而实现了CFX模拟灌木蒸发蒸腾作用的功能。研究清楚了蒸发蒸腾作用之后,又模拟了日间辐射作用影响下的温度分布,CFX中选择蒙特卡洛模型,采用与Envi-met相同的设置,从而成功模拟出了太阳辐射作用下灌木周边温度的分布。接着,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比验证了CFX和Envi-met的模拟结果。最后研究了异形灌木流场模拟时,Envi-met和CFX两种软件模拟结果的差异并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最后对比分析了并行计算的优点。

二、Developments in Humidity Standards and the Psychrometer Equ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nts in Humidity Standards and the Psychrometer Equ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制备及其传热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1.1.2 传统建筑保温材料概况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保温材料研究现状
        2.1.1 保温材料的结构和形状类型及研究进展
        2.1.2 保温材料的成分分类及研究进展
    2.2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2.2.1 多孔材料简介
        2.2.2 多级孔结构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2.3 多孔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
        2.3.1 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
        2.3.2 多孔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
        2.3.3 多孔珍珠岩基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
    2.4 多孔地质聚合物传热机理研究进展
    2.5 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耐久性研究进展
    2.6 建筑保温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
3 实验设备及表征方法
    3.1 实验设备
    3.2 测试方法
        3.2.1 化学成分分析
        3.2.2 物相分析
        3.2.3 谱学分析
        3.2.4 微形貌及孔结构分析
4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的常温发泡法制备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保温材料常温发泡制备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固液比(珍珠岩/水玻璃)对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4.2.2 CTAB对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4.2.3 发泡剂对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4.2.4 岩棉对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4.2.5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
        4.2.6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的发泡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的制备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原材料
        5.1.2 珍珠岩基多级孔保温材料制备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热处理方式设计
        5.2.2 热处理温度对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2.3 热处理时间对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2.4 CTAB对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2.5 热处理对珍珠岩基多级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5.2.6 温、湿度对样品导热系数的影响及防水改性
        5.2.7 材料性能对比
    5.3 本章小结
6 多孔地质聚合物的传热机理研究
    6.1 两相多孔介质传热模型简介
        6.1.1 并联传热模型(Parallel model)
        6.1.2 串联传热模型(Series model)
        6.1.3 几何平均导热模型(Geometric mean model)
        6.1.4 麦克斯维-厄根方程(Maxwell-Eucken)
        6.1.5 球形结构模型(Hashin’s spherical structure model)
        6.1.6 有效介质理论(EMT)
        6.1.7 新型有效介质理论传热模型(NEMT)
    6.2 多孔地质聚合物的传热机理研究
        6.2.1 研究对象和传热模型选择
        6.2.2 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热传导的影响因素
    6.3 降低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6.3.1 提高孔隙率
        6.3.2 降低骨架导热系数
    6.4 本章小结
7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耐久性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原材料
        7.1.2 材料制备及耐久性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形貌及孔结构随热/湿耦合处理时间的变化
        7.2.2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主要物性随热/湿耦合处理时间的变化
        7.2.3 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的成分和结构随老化时间的变化
        7.2.4 改善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耐久性的研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成果
    8.2 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小流量工况下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非定常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通风机的内部流动研究
        1.2.2 通风机内部流动不稳定特性研究
        1.2.3 通风机叶片尾迹研究
    1.3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介绍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2.1 流动控制方程
    2.2 湍流模型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2.4 边界条件与网格生成
第3章 小流量下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双吸后向离心风机几何模型及参数计算
    3.3 网格生成和无关性验证
    3.4 边界条件
    3.5 实验测试
        3.5.1 实验平台
        3.5.2 风机性能
    3.6 结果和讨论
        3.6.1 流场分布特性
        3.6.2 二次流分布
        3.6.3 内部复杂流动随时间演化的非定常结果
        3.6.4 压力、速度脉动和谱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吸力面和叶片尾迹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内部湍流特性
        4.2.1 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
        4.2.2 湍流动能耗散率
    4.3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吸力面和叶片尾迹速度分布特性
    4.4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吸力面和叶片尾迹速度脉动特性
        4.4.1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叶片尾迹速度脉动特性
        4.4.2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吸力面速度脉动特性
    4.5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的湍流时空关联探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的气动性能实验分析及数据采集
    5.1 引言
    5.2 实验设备
    5.3 风机数据采集
    5.4 实验方案及内容
        5.4.1 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实验
        5.4.2 风机进出口速度脉动情况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景观设计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建设给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挑战
        1.1.2 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给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挑战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研究
    2.1 “反规划”核心理念
        2.1.1 反思中国城市状态
        2.1.2 反思规划方法
        2.1.3 “逆”向的规划程序
        2.1.4 “负”的规划设计成果
    2.2 生态安全格局概述
        2.2.1 景观生态学在城乡物质空间的实践途径——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规划
        2.2.3 生态安全格局与景观生态规划
        2.2.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步骤
    2.3 案例分析——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战略研究
        2.3.1 基本概况
        2.3.2 规划途径
        2.3.3 规划设计策略
        2.3.4 案例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沙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3.1 南沙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社会经济情况
    3.2 数据准备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沙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1 南沙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1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选择
        4.1.2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4.1.3 评价因子及等级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4.1.5 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
    4.2 南沙区综合水安全格局
        4.2.1 水文现状特征
        4.2.2 基础水文分析
        4.2.3 雨洪淹没分析
        4.2.4 水源保护分析
        4.2.5 综合水安全格局
    4.3 南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4.3.1 生物资源现状
        4.3.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4.3.3 大白鹭保护安全格局分析
        4.3.4 豹猫保护安全格局分析
        4.3.5 蟾蜍保护安全格局分析
        4.3.6 南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4.4 南沙区水土保持安全格局
        4.4.1 水土流失现状
        4.4.2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
        4.4.3 水土保持安全格局
    4.5 南沙区乡土文化生态安全格局
        4.5.1 乡土文化景观资源现状
        4.5.2 乡土文化景观分析
        4.5.3 乡土文化景观格局
    4.6 南沙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4.6.1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4.6.2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视角下景观设计
    5.1 区位条件
    5.2 基地特征
        5.2.1 水上门户
        5.2.2 景观生态联动轴
        5.2.3 滨水生态节点
    5.3 现状分析
    5.4 地形地貌分析
        5.4.1 现状高程分析
        5.4.2 现状坡度分析
        5.4.3 现状坡向分析
    5.5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指引
        5.5.1 水安全格局
        5.5.2 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
        5.5.3 水土保持安全格局
        5.5.4 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
        5.5.5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5.6 景观设计
        5.6.1 设计原则与定位
        5.6.2 设计成果
        5.6.3 设计说明
        5.6.4 局部景观节点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超临界CO2管道泄漏扩散特性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1.1 碳捕集及封存(CCS)
        1.1.2 CO_2泄漏危害
        1.1.3 超临界CO_2泄漏扩散的特殊问题
        1.1.4 超临界CO_2泄漏扩散过程中的科学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CO_2近场多相射流研究进展
        1.2.2 高压CO_2管道泄漏远场扩散研究进展
        1.2.3 CO_2管道风险定量风险评估(QRA)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临界CO_2泄漏扩散实验研究
    2.1 实验装置设计原则及考量
    2.2 泄漏扩散实验系统
        2.2.1 实验流程及工艺参数
        2.2.2 实验系统
        2.2.3 实验测试参数及不确定度分析
        2.2.4 实验方案及步骤
        2.2.5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3.1 超临界CO_2泄漏过程水力热力特性
        2.3.2 超临界CO_2泄漏近场射流特性
        2.3.3 干冰颗粒演化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源强度研究
    3.1 超临界CO_2泄漏源强度预测模型
        3.1.1 控制方程
        3.1.2 热物性模型
        3.1.3 二氧化碳相变模型
        3.1.4 湍流模型
    3.2 数值计算方法及模型验证
        3.2.1 验证实验条件及工况
        3.2.2 网格及边界条件
        3.2.3 数值方法
        3.2.4 实验验证结果及讨论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3.3.1 超临界CO_2射流近场特性
        3.3.2 泄漏口尺寸对泄漏源强度的影响
        3.3.3 迟滞时间对泄漏源强度的影响
        3.3.4 初始压力对泄漏源强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条件下含杂质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远场扩散特性研究
    4.1 水蒸气相变对低温CO_2扩散的影响
        4.1.1 考虑水蒸气相变的CO_2扩散模型
        4.1.2 BP超临界CO_2扩散实验验证
        4.1.3 考虑水相变的城镇复杂地形低温重气扩散模拟
    4.2 考虑固体二氧化碳生成的三维多相扩散模拟
        4.2.1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4.2.2 模拟条件
        4.2.3 结果与讨论
    4.3 危险杂质扩散模拟
        4.3.1 杂质的含量要求
        4.3.2 气体扩散数值模型及参数设置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杂质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扩散定量风险评估
    5.1 危害识别
        5.1.1 CO_2的危害
        5.1.2 有毒杂质的危害
        5.1.3 噪声污染
        5.1.4 低温及冲击波的危害
    5.2 管道失效模式及其概率分析
        5.2.1 基础失效频率
        5.2.2 失效概率修正
    5.3 风险计算模型
        5.3.1 致死概率函数
        5.3.2 计量-反应概率模型
        5.3.3 致死长度计算方法
        5.3.4 个人风险计算模型
        5.3.5 社会风险计算模型
    5.4 后果评估实例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旅游气候评价:模型优化与中国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气候与旅游
        1.2.2 气候舒适度评价
        1.2.3 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模型的比较与优化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评价模型的选择
        2.2.1 旅游气候指数TCI(Tourism Climate Index)
        2.2.2 海滩气候指数BCI(Beach Climate Index)
        2.2.3 气候旅游指数CIT(Climate Index for Tourism)
        2.2.4 修正气候旅游指数MCIT(Modified Climate Index for Tourism)
        2.2.5 度假气候指数HCI(Holiday Climate Index)
        2.2.6 模型的比较分析
    2.3 模型的优化改进
        2.3.1 权重试错
        2.3.2 阈值划分
        2.3.3 评价分级
        2.3.4 实例验证
第三章 旅游气候舒适期的时空分布
    3.1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分月特征
    3.2 旅游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
        3.2.1 全国
        3.2.2 重点旅游城市
    3.3 旅游气候舒适期的季节差异
        3.3.1 春季
        3.3.2 夏季
        3.3.3 秋季
        3.3.4 冬季
    3.4 旅游气候舒适期的历时变化
第四章 旅游气候舒适域的分布特点
    4.1 旅游气候舒适域面积的年内变化
    4.2 典型节日的旅游气候舒适概率分布
    4.3 代表城市的年内旅游气候舒适概率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含有结/融冰过程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材料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分形研究
        1.2.2 多孔材料热湿传输的理论研究
        1.2.3 求解多变量耦合模型的方法研究
        1.2.4 结/融冰外墙外保温系统热湿性能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多孔材料特性参数的分形模型和物性参数测试
    2.1 引言
    2.2 改进的分形模型
        2.2.1 孔隙率
        2.2.2 概率密度函数
        2.2.3 渗透率
    2.3 分形模型实验验证
        2.3.1 孔隙率模型的验证
        2.3.2 孔体积分布
        2.3.3 渗透率模型的验证
    2.4 烘干实验
    2.5 浸水实验
    2.6 自由摄水实验
    2.7 干湿杯实验
    2.8 等温吸湿实验
        2.8.1 等温吸湿曲线
        2.8.2 湿保持曲线(MRC)
    2.9 差式扫描量热实验
    2.10 常功率平面热源非稳态实验
    2.11 本章小结
3 建筑多孔材料热湿耦合传输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假设
    3.3 质量守恒方程
    3.4 能量守恒方程
    3.5 结/融冰判据
    3.6 导热系数和边界热质交换系数
        3.6.1 导热系数
        3.6.2 边界热质交换系数
    3.7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8 多层维护结构层间界面处理
    3.9 本章小结
4 耦合模型的数值求解和实验验证
    4.1 引言
    4.2 守恒方程通用格式
    4.3 守恒方程及边界条件的离散处理
        4.3.1 计算区域离散化
        4.3.2 守恒方程离散化
        4.3.3 边界条件离散化
    4.4 控制容积界面处当量系数的处理
    4.5 数值方法比较
        4.5.1 求解方法
        4.5.2 仿真示例
        4.5.3 求解结果比较
    4.6 多变量耦合方程组的求解
    4.7 程序实现
    4.8 传输模型验证实验
        4.8.1 非结融冰条件下模型验证实验
        4.8.2 结融冰条件下模型验证实验
        4.8.3 冻结湿含量验证实验
    4.9 本章小结
5 含有周期性结/融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热湿性能
    5.1 引言
    5.2 外墙外保温系统
    5.3 外墙外保温系统热湿性能的仿真研究
        5.3.1 墙体结构及材料属性
        5.3.2 运行环境气候
        5.3.3 评估参数
        5.3.4 结果与讨论
        5.3.5 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4 隔汽层和空气层对外保温系统热湿性能的影响
        5.4.1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5.4.2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估算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与陆表温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森林生物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2.2 基于激光雷达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2.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森林覆盖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利用对森林覆盖变化的影响
        1.3.2 气候变化对森林覆盖变化的影响
        1.3.3 森林干扰对森林覆盖变化的影响
        1.3.4 综合多种因素对森林覆盖变化的影响
    1.4 森林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毁林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1.4.2 造林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1.4.3 森林变化数据与气候数据
    1.5 选题依据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2.2.2 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
        2.2.3 PALSAR数据
        2.2.4 ICESat/GLAS数据
        2.2.5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
        2.2.6 地表温度数据
        2.2.7 蒸散发数据
        2.2.8 反照率数据
        2.2.9 其他数据
    2.3 数据处理
        2.3.1 森林资源数据处理
        2.3.2 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预处理
        2.3.3 PALSAR数据预处理
        2.3.4 GLAS数据处理
        2.3.5 陆表数据处理
        2.3.6 其他数据预处理
    2.4 软件与执行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粤北山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和干扰的量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基于样地的预测变量
        3.1.2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光学-SAR模型
        3.1.3 森林干扰识别
        3.1.4 整合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和森林干扰
        3.1.5 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的多因子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变量重要性排序和选择
        3.2.2 模型预测评价
        3.2.3 粤北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森林干扰动态
        3.2.4 时空多尺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动态驱动因子
    3.3 讨论
        3.3.1 预测变量选择和模型预测
        3.3.2 森林地上生物量和森林干扰动态
        3.3.3 森林地上生物量驱动力分析
        3.3.4 森林地上生物量和森林干扰动态的不确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估算广东省森林生物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匹配野外调查数据与GLAS波形参数
        4.1.2 基于随机模型构建GLAS-光学-SAR模型
        4.1.3 外推GLAS获取的点森林地上生物量到面尺度
        4.1.4 基于PALSAR和Landsat的森林制图
        4.1.5 森林地上生物量制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GLAS波形参数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
        4.2.2 基于PALSAR-FNF/Landsat的广东省森林制图
        4.2.3 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精度的评价
        4.2.4 光学-SAR模型和GLAS-光学-SAR模型估算比较
        4.2.5 广东省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估测
    4.3 讨论
        4.3.1 GLAS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匹配
        4.3.2 比较估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与现有结果的区别
        4.3.3 广东省森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要素分析
        4.3.4 广东省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不确定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造林与生物量、气候关系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基于多时相后向散射数据的信息提取
        5.1.2 基于多时相PALSAR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分类方法
        5.1.3 基于多时相与多源PALSAR与Landsat数据识别森林与非森林
        5.1.4 探索造林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联关系
        5.1.5 探索人工林的生物物理效应对气候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PALSAR的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结果与分析
        5.2.2 基于PALSAR和Landsat的森林与非森林的区分
        5.2.3 精度评价与验证
        5.2.4 与现有土地覆盖产品比较
        5.2.5 广东省造林与生物量关系分析
        5.2.6 广东省人工林与陆表温度变化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6.3.1 存在的不足
        6.3.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8)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酸枣仁的药用研究进展
        1.1.1 酸枣仁化学成分
        1.1.2 酸枣仁的炮制
    1.2 酸枣仁皂苷的提取
        1.2.1 传统提取法
        1.2.2 半仿生提取法
        1.2.3 复合酶法
        1.2.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2.5 超高压提取法
        1.2.6 超声辅助提取法
        1.2.7 负压空化提取法
        1.2.8 超临界-CO2提取法
        1.2.9 三效逆流提取法
    1.3 酸枣仁皂苷的纯化
        1.3.1 正丁醇萃取法
        1.3.2 大孔吸附树脂法
        1.3.3 超滤法
        1.3.4 硅胶柱层析法
    1.4 酸枣仁皂醇的转化
        1.4.1 酸枣仁皂醇的体内转化
        1.4.2 酸枣仁皂醇的体外转化
    1.5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1.5.1 自由基产生机理
        1.5.2 抗氧化活性研究
        1.5.3 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机理
    1.6 论文的选题和实验方案的构建
        1.6.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6.2 对现有问题的分析
        1.6.3 实验方案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酸枣仁的炮制(热解)及其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热解特性—热重分析
        2.3.2 酸枣仁粉末和醇提物的DSC分析
        2.3.3 反应级数
        2.3.4 Kissinger模型
        2.3.5 The Friedman-Reich-Levi(FRL)模型
        2.3.6 Flynn-Wall-Ozawa(FWO)模型
        2.3.7 等温失重时间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酸枣仁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酸枣仁皂苷提取实验
        3.2.3 性能表征
        3.2.4 提取工艺评价指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的选择
        3.3.2 高压—超声辅助提取(PUSE)工艺
        3.3.3 热回流提取(CSE)工艺提取结果
        3.3.4 超声辅助提取(USE)工艺
        3.3.5 高压辅助提取(PSE)工艺
        3.3.6 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皂苷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仪器
        4.2.2 酸枣仁皂苷纯化
        4.2.3 酸枣仁总皂苷含量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4.2.4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及物性表征
        4.2.5 酸枣仁皂苷分子尺寸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大孔吸附树脂物理性质表征
        4.3.2 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枣仁皂苷含量
        4.3.3 树脂D-101 对酸枣仁皂苷的静态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4.3.4 树脂D-101 对酸枣仁皂苷的动态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压-超声法提取所得酸枣仁皂苷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样品制备
        5.2.3 酸枣仁皂苷HPLC、TLC、FT-IR、NMR、MS表征
        5.2.4 抗氧化活性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样品皂苷HPLC、TLC、FT-IR表征
        5.3.2 抗氧化活性检测波长扫描
        5.3.3 样品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
        5.3.4 化合物1 结构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性活性评价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定应变下HTPB推进剂老化机理及发动机寿命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1 推进剂热-力耦合老化研究进展
        1.2.2 损伤理论及含损伤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研究进展
        1.2.2.1 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1.2.2.2 含损伤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主要贮存研究计划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内容安排
第2章 HTPB推进剂定应变加速老化试验及性能测试
    2.1 总体试验方案
    2.2 主要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2.2.1 推进剂配方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条件与性能测试
        2.3.1 试验条件
        2.3.2 性能测试方法
        2.3.2.1 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2.3.2.2 凝胶百分数的测定
        2.3.2.3 推进剂表面形貌观察
    2.4 试验结果
        2.4.1 HTPB推进剂贮存过程中最大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
        2.4.2 HTPB推进剂贮存过程中最大延伸率的变化规律
        2.4.3 HTPB推进剂贮存过程中初始模量的变化规律
        2.4.4 HTPB推进剂贮存过程中凝胶含量的变化规律
        2.4.5 推进剂界面形貌试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定应变作用下HTPB推进剂延伸率老化模型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3 参数分析
        3.3.1 物理拉伸作用分析
        3.3.2 化学老化作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应变老化作用下HTPB推进剂含老化损伤的本构特性
    4.1 引言
    4.2 老化损伤
        4.2.1 老化损伤的产生及其对固体推进剂的影响
        4.2.2 固体推进剂老化损伤的SEM观察
    4.3 ZWT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
        4.3.1 ZWT方程的提出
        4.3.2 ZWT方程的导出及物理机制
    4.4 计及老化损伤演化的ZWT方程
        4.4.1 模型验证及分析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ZWT参数确定
    4.5 参数分析
        4.5.1 定应变老化损伤作用分析
        4.5.2 损伤应变阈值
        4.5.3 Weibull分布参数m和 η 的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整机加速贮存试验方法
    5.1 引言
    5.2 整机加速试验机理分析
        5.2.1 整机加速试验原理
        5.2.2 发动机寿命薄弱环节
        5.2.3 贮存环境
        5.2.4 贮存失效机理与失效模式
    5.3 加速贮存试验参数
        5.3.1 加速试验应力的确定
        5.3.2 加速试验模型的建立
        5.3.3 加速贮存试验时间的确定
        5.3.4 加速试验模型参数的修正
        5.3.5 应用实例
        5.3.5.1 加速应力
        5.3.5.2 应力水平数及应力水平
        5.3.5.3 试验应力加载方式
        5.3.5.4 加速时间因子
        5.3.5.5 加速时间因子的修正
    5.4 整机加速贮存试验监测技术
    5.5 整机加速贮存过程中的取样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定应变贮存寿命预估
    6.1 引言
    6.2 药柱结构参数统计分析
        6.2.1 药柱结构分析参数统计特征的获取方法
        6.2.2 老化性能统计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求解
        6.2.2.1 老化模型的确定
        6.2.2.2 性能变化速率的确定
        6.2.2.3 最大延伸率和初始模量统计特征随时间的变化
    6.3 发动机贮存寿命可靠性计算
        6.3.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6.3.2 可靠度及可靠指标
        6.3.3 药柱失效模式分析
    6.4 药柱结构可靠性分析及寿命预估
        6.4.1 某型固体发动机装药的有限元建模
        6.4.1.1 简化假设
        6.4.1.2 物理模型与有限元网格
        6.4.1.3 材料参数
        6.4.1.4 边界条件及计算工况
        6.4.2 结果分析
        6.4.2.1 固化降温时的结构分析
        6.4.2.2 点火过程时的结构分析
        6.4.2.3 考虑定应变影响的药柱可靠性及寿命预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10)灌木热湿特性及数值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城市绿地分布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空旷区域和有障碍物时的流场模拟
    2.1 Envi-met和CFX软件介绍
    2.2 基本数学方程
    2.3 方程的离散化
    2.4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2.5 边界条件设置
    2.6 模拟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灌木对风环境的影响
    3.1 植物对风环境的影响
    3.2 相关理论
    3.3 模拟的相关设置
    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灌木对热湿环境的影响
    4.1 植物对热湿环境的影响
    4.2 相关方程
    4.3 灌木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模拟研究
    4.4 灌木对环境温度的影响模拟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灌木热湿特性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过程
    5.3 与实验对应的数值模拟
    5.4 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网格及并行计算优势比较
    6.1 异形灌木模拟研究
    6.2 网格无关性验证
    6.3 并行计算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Developments in Humidity Standards and the Psychrometer Equ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珍珠岩基多孔地质聚合物保温材料制备及其传热机理[D]. 高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小流量工况下双吸后向离心通风机非定常特性研究[D]. 周彪.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景观设计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D]. 余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超临界CO2管道泄漏扩散特性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D]. 滕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5]旅游气候评价:模型优化与中国案例[D]. 张粮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含有结/融冰过程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输特性研究[D]. 申宪文. 重庆大学, 2018(09)
  • [7]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估算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与陆表温度的关系[D]. 沈文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8]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芦晓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
  • [9]定应变下HTPB推进剂老化机理及发动机寿命预估研究[D]. 周东谟.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灌木热湿特性及数值计算研究[D]. 孙灵喜.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湿度标准和湿度计方程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