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关于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一、论试验方法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严弼宸[1](2021)在《试验与冶炼之辨——论南图藏《坤舆格致》抄本第二卷内容与卷次》文中研究说明《坤舆格致》是明末传教士汤若望等人译自阿格里科拉所着欧洲矿冶经典《矿冶全书》的汉译本。2015年《坤舆格致》的一个抄本在南京图书馆重现于世,引发中外学者关注。当前研究多认为该抄本抄录了叙目记载的五卷本中的最后三卷,其中抄本第二卷论述冶炼矿石的各种方法,应为叙目所述"论炼法"的第五卷。对比抄本与《矿冶全书》,结合相关奏疏及叙目对各卷内容的描述,本文认为抄本第二卷所论乃是西方矿冶技术中迥异于冶炼的一类试验技艺。因此该卷应属叙目所述"并论试法"的第三卷,抄本仅抄录了五卷本中的第三、四卷。与《矿冶全书》的对比研究还表明,为使《坤舆格致》更易在中国推行,译本调整了原文卷次,对原文介绍的部分方法作了补充和改动。

武杏杏[2](2021)在《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徐旭生一生着述颇丰,涉及哲学、历史、考古、教育等诸多领域。其学术思想渊源有自,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极具行动的自觉。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式教育的影响,又受西方近现代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的训练,并在西北考察的实践中逐渐体悟而成。在中国考古学初创之际,徐氏挺进陕西,促进陕西考古会的成立。此间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影响至今。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尚属探索阶段,但将调查和发掘相结合、重点发掘兼顾他期遗存的发掘理念,为后世学者直接继承。他通过瓦鬲认定沣都的位置、对墓葬方向的思索、对史前期陶器形制的分类等,为苏秉琦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丰镐考古和先周文化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建立在徐氏陕西考古的基础上。徐旭生对疑古学说扬弃的同时,继承民国史家关于古史多元的研究成果,提出上古时期三大变革的认识体系。他揭橥“新信古”的大旗,实是疑信之间的考释。“传说时代”概念的提出和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其信史观的依据。他提出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较早阐释了历史和考古的关系,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蒙文通和傅斯年相比,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的古史多元论更具说服力。在新的学术视野下,其“三集团”及其冲突、“大禹治水”等观点,或被证明或被纠正,凸显了方法论在其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其学术思想通过苏秉琦、张光直的学术体系对古史重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疑古学者对夏代史事的极端质疑,徐旭生走出书斋到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展开田野调查本身即是开拓之举。豫西调查和二里头作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典范,直接引发了考古学的族属认定、考古与历史的整合以及考古学的学科使命等学术思考。二里头最有可能是夏文化,表明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可以整合研究的。徐氏对二里头族属的推测虽有偏差,但将哲学的思辨融入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进而探索考古学上比较文化类型的方法,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学术遗产。不论当今学术界如何定义夏文化,如何判断二里头文化的性质,都没有否定徐旭生的发现,都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

刘璐[3](2020)在《阿克塞尔罗德合作演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合作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础,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危害、恐怖主义的肆虐以及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的存在使任何一个个体、组织和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这诸多的共同难题,人类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需要合作,了解更多有关合作产生与发展的知识,对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囚徒困境是人们达成合作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研究合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较为常见的破解办法是引入一个强大的、非博弈的第三方去设置各种规则,调整博弈矩阵中的支付结构。那么,如果没有外在权威的规范,在每个人都有自利动机的前提下,合作能否通过自发演化发展壮大?阿克塞尔罗德通过计算机竞赛和模拟生态分析得出了一个乐观的结论,如果未来的影响足够大,基于回报的合作可以在多样化、甚至是在绝对背叛的世界中发展起来,并且一旦发展起来就能保护自己不被入侵,社会进化的齿轮不可逆转。这样的结论固然让人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理论与现实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验中的一些设定与真实世界不尽相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是有声博弈,真实生活中的人也更为复杂,人们不仅在做出选择时会受到自身识别能力、实力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失败后也未必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然而,在计算机竞赛中,这些因素很难完全被纳入考量。阿克塞尔罗德的仿真实验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合作的运行机理,但这种借助计算机竞赛去进行模拟博弈的研究,在进一步描绘和阐释人类合作进化的问题上,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海[4](2020)在《铁路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分析与衔接系统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北京南站、武汉站、成都东站等为代表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陆续完成规划建设,开始进入运营组织阶段。作为连接铁路运输网与城市交通网的重要节点,这些铁路客运站往往汇集了常规公交、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私家车、网约车等多种城市交通方式,形成铁路客运枢纽。上述各类城市交通系统承担着铁路出发和抵达旅客的聚集与疏解衔接任务,共同组成了铁路客运枢纽的衔接系统。衔接系统的协调状况不仅影响着铁路旅客的出行效率,也影响着铁路客运枢纽功能的发挥、运输企业的效益以及城市的形象。运营计划层面的枢纽衔接系统协调,主要包括运能协调和时间协调两个方面,分别对应衔接方式间的运能结构匹配问题和衔接方式内的发车频率优化问题。但现有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现有行为分析调查对试验策略的选择,即试验设计方法和试验情景数的联合选择问题研究较少,难以有效指导试验情景表的构建。二是现有枢纽换乘行为分析模型只能描述旅客对衔接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偏好异质性,忽略了对属性处理异质性的表达。三是传统协调优化模型对需求弹性以及弹性的异质性考虑不足,将运能协调和时间协调作为两个独立问题来处理,忽略了弹性需求下运能协调和时间协调间存在的关联性。为了能更好掌握铁路旅客衔接换乘行为、进而有效开展衔接系统运能与时间一体化协调优化,本文对衔接换乘行为调查试验设计策略、衔接换乘行为分析复合异质性模型、旅客衔接换乘等候时间价值、考虑异质性需求弹性的衔接系统协调建模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铁路客运枢纽衔接系统组成及参与主体交互分析,梳理“衔接交通政策”、“衔接交通服务”、“旅客衔接方式选择”三者间的双向关联,探讨开展旅客衔接换乘行为分析在衔接系统协调研究中的必要性。分析衔接系统服务水平在衔接系统“能力协调”和“时间协调”间的桥梁作用,提出衔接系统“运能”与“时间”一体化协调的研究问题。探讨“集中指挥”和“自组织”两种衔接系统协调管理机制,分析两种机制下衔接系统的供需平衡关系和协调演化路径,为后续开展旅客衔接换乘弹性需求描述、统筹开展衔接系统运能和时间一体化协调建模理清思路。2.从提升叙述偏好调查数据质量的角度,基于数值分析法对常用叙述偏好调查试验设计方法在不同试验情景数下的统计特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联合均匀设计方法与效率设计方法的两阶段试验设计策略。以成都东客站聚集和疏解旅客衔接换乘方式选择问题为实证对象,对提出的试验设计策略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均匀-效率两阶段试验设计策略同时具备均匀设计方法试验情景数选择灵活的优势,以及效率设计方法参数标定精度优良的特点,在两个衔接方向上均能有效减少试验设计情景数、降低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工作量、提高调查效率,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性。同时,针对预调查中发现的部分受访者主动忽略或合并处理部分属性信息的现象,在第二阶段调查中增加了受访者属性处理异质性的自述调查,采集了受访者属性处理自述数据。3.针对调查过程发现的受访者属性处理异质性现象,提出一种能同时表达受访旅客属性偏好、属性处理双重异质性的换乘行为分析复合异质性模型,提升了换乘行为分析模型的解释能力和精细化表达水平。在效用函数中引入属性考虑指示变量和合并赋权参数变量,结合旅客偏好异质性的离散型偏好分布描述,实现了复合异质性的复合表达,拓展了传统离散选择模型中的全属性处理假设,弥补了只能进行属性偏好异质性描述的缺陷。针对复合异质性模型参数标定解析求解复杂的特点,给出了基于BHHH算法的极大似然函数估计参数标定方法。以成都东客站为实证对象,构建了铁路旅客聚集和疏解衔接方式选择的复合异质性模型,并结合调查数据完成了复合异质性模型及其有关单异质性模型的参数标定工作。通过比较不同模型在调整R2、标准化赤池信息量指数、求解时长、属性显着性捕捉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表现,验证了复合异质性模型相比传统离散选择模型在拟合效果和属性显着性表达能力方面的优良性。4.面向集中指挥和自组织两种协调组织机制,分别构建了考虑异质性需求弹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和广义纳什均衡博弈模型,实现了枢纽衔接系统能力与时间的一体化协调优化,拓展了传统协调优化模型中的同质化需求弹性假设,弥补了能力协调与时间协调分散优化的不足。针对集中指挥机制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中的帕累托解集特征,设计了基于NSGAII的求解算法和基于模糊隶属度的最佳妥协解选择方法;针对自组织机制广义纳什均衡博弈问题,证明了广义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并将其转化为一个非线性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成都东客站一天中高峰、平峰、夜间三个时段为背景开展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借助两种机制协调状态的表征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完善了叙述偏好试验设计策略选择方法,能有效减少试验设计情景数、降低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工作量、提高调查效率。拓展了传统离散选择模型中的全属性处理假设,弥补了只能进行属性偏好异质性描述的缺陷,实现了枢纽换乘行为分析的复合异质性表达、提高了模型解释能力和描述准确性。拓展了传统协调优化模型中的同质化需求弹性假设,弥补了能力协调与时间协调分散优化的不足,实现了考虑异质性需求弹性的枢纽衔接系统能力与时间一体化协调优化。可为运营计划层面的衔接系统协调方案制定提供方法借鉴和决策支持。

吴惠宇[5](2019)在《自由面格林函数与船行波的实用解析近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由面Green函数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中线性势流理论的基本要素。本文只考虑三维定常移动兴波Green函数和三维无航速频域Green函数。众所周知,利用自由面Green函数,三维无界流域中流场的求解问题可被简化为求解有限的浮体表面处流场的二维问题,简化的代价便是Green函数的形式较为复杂,此时流场计算的主要困难在于Green函数的实用计算。船舶在无限深广的静水域中匀速直线航行所兴起的船行波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话题,并在文献中被广泛研究。这个问题可在经典的线性势流理论框架下求解,本文主要考虑船行波问题中的远场波和短波。对于远场船行波,Kelvin,Havelock和Peters给出了三个经典的解析近似式,但这些近似式分别仅在Kelvin角内、Kelvin角上和Kelvin角外适用。Ursell给出了一个在整个船后远场范围内均适用的近似式,但该近似式相对复杂,包含Airy函数及其导数,且无法给出将船行波分解为横波和散波的简单显式分解式。另一方面,在经典的船行波Fourier–Kochin表达式中,船行波可写为一系列基本波的线性Fourier叠加的形式。这些基本波的波幅由一个沿船体平均湿表面的面积分给出。这个面积分式不利于理论分析,且在波长较短的情况下,该面积分式难以高效地计算。本文研究了自由面Green函数与船行波的实用解析近似及其应用。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i)自由面Green函数的解析近似。这一部分首先考虑了一个三维定常兴波Green函数实用解析近似式的误差,证明由精确积分式或解析近似式Green函数计算的速度势、升沉、纵倾角和波阻差别极小。又提出了三维无航速频域Green函数及其梯度(包括近场扰动项和波浪扰动项)的全局解析近似式,并作出验证。这些全局解析近似式提供了一种十分简单且极为高效的自由面Green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ii)远场船行波的解析近似。这一部分提出了一个在Kelvin角内、Kelvin角上和Kelvin角外均适用的远场船行波的简单解析近似式,称为Kelvin–Havelock–Peters(KHP)近似式,并用该近似式研究了傅汝德数和潜深对由水下点源、水面单体船或水下潜体兴起的远场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少情况下,实际船行波的外观和经典的Kelvin波形图看上去有很大区别。尤其在高傅汝德数时,船行波主要由散波构成,这些散波在远小于Kelvin角的内部区域十分显着;在低傅汝德数时,占主导的波有时在Kelvin角以外,这一点并不十分为人所知。(iii)短船行波的解析近似。这一部分通过应用Laplace方法和Kelvin驻相法,在船舶静水兴波的Neumann–Michell(NM)线性势流理论框架下,推导了船行波中短波的解析近似式,这些短波近似式适用于低傅汝德数下的短船行波(横波和散波),也适用于在任何傅汝德数下船行波中的短散波。这些近似式深入揭示了傅汝德数和船型对短船行波的影响。然后将短波近似式与无粘性流沿船侧波高的非线性解析关系式耦合起来。对短散波波陡的分析表明,对于实尺度船舶,散波在一个相对较宽的内Kelvin尾流区里由于太陡而不能存在。故本文中的解析近似式有以下重要优势:(i)解析近似式为数值计算提供了简单高效的计算方法,十分适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工作,尤其适合于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水动力学优化;(ii)帮助我们在理论上深入了解船行波中的远场波和短波的物理机理,没有解析近似式,相关的研究工作将会难以开展。

缪继[6](2016)在《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思想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思维过程、理论、原则以及观点。而柏拉图与大多数哲学家不同,用对话写作哲学、表现哲学家,并在这过程中不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柏拉图思想的特点。在描述、论证类的哲学作品中,哲学如何表达似乎并不成问题。但柏拉图哲学在形式上的特殊性让哲学的表达成为研究的主题。只有对柏拉图以写作的方式进行思想表达这样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柏拉图哲学如何表现自身,才能更好地理解柏拉图哲学。柏拉图哲学除了柏拉图留下的作品和有关学园教学的传闻,最重要的是他以写作把苏格拉底作为主角的对话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方式。柏拉图通过写作这一行动达到几个效果:首先他的写作在苏格拉底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条哲学之链。柏拉图的写作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保存下来。苏格拉底是独特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就是他的一生,不能将他的哲学活动归结为书面化的理论和观点,也不能模仿他的生活。柏拉图的写作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记录下来。当然,记录苏格拉底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增添和删减的要素,是不能进入哲学探讨的。关键是柏拉图在记录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时,完成了苏格拉底式哲学活动的转型。这一转型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哲学研究从苏格拉底式的行动变为书面写作;二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保持沉默,因此很难断定这些书面对话是柏拉图的思想还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其次,柏拉图的写作在哲学上建立了绝对的优势,对话中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排挤了其他作家描写的苏格拉底,例如色诺芬、第欧根尼、亚里士多德等人。读者只有通过柏拉图的书面写作才能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而其他作家的论述只能成为柏拉图对话的补充。最后,柏拉图的写作本来是一个传达思想的中介行为,却成为既无法还原为哲学理论又无法模仿的哲学中心,成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方式。柏拉图的写作在遮蔽苏格拉底的原型的同时也遮蔽了柏拉图的原型,他的历史、写作动机、写作方法等都无法考证。但是对话是无可动摇的中心。柏拉图通过书写书面的对话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展现给读者,也通过对话呈现自己的思想。读者面临的挑战是:除了通过写作行为写下来的东西,哲学还有别的表达方式。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以非写作化的行为来表达哲学,柏拉图采取了写作的方式进行思想表达。我们应关注思想自身。

白红妹[7](2016)在《小议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重要性和完善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受到各种施工环境、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公路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施工试验逐渐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重要性,然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高了针对性的试验完善对策。

刘海燕[8](2013)在《基于学生“就读经验”的本科教育质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就读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关联的基础上,对就读经验的测量工具——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兴起背景、理论依据、发展现况做了系统的梳理,并以SERU为案例(南京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对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分析进行了系统展示。随后,本文结合对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思,分析了中国大学关注学生就读经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探讨了基于学生就读经验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第一章论述了大学生就读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的关系。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哲学、大学职能变迁、利益相关者、大学自身发展的视角论述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结合美国学生事务两大专业团体,ACPA(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与 NASP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发布的关于“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报告,阐释当代背景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涵变化。其次,从剖析大学生就读经验内涵入手,论述就读经验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推论基础——学生的学习结果。最后,重点论述了调查大学生就读经验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促进大学质量主体回归;关注“过程”;深入“微观”;探索有效教育实践标准;协助诊断、改进教育质量等。第二章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兴起的背景及理论基础。首先,从增值质量观的形成、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本科教育质量危机、社会问责压力加大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在美国兴起的背景。其次,分别从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理念根基、关注焦点、调查维度的设计依据方面,系统介绍了其支撑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和大学影响理论。第三章主要回顾、探讨了美国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在对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主要项目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作为一类调查的主要特征,包括问卷设计依托坚实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调查核心内容一致,同时又各具特色;注重与其他问卷、数据整合,以利数据的深度挖掘;注重评估参照指标的构建;调查管理和运作机制完善等。随后,本章还探讨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结果的主要应用面向,面临的现实问题等。第四章通过对南京大学和伯克利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的比较,系统展示了大学生就读经验的调查过程、结果分析及对改进本科教育质量的价值意义等。本章主要从学习参与、时间分配、校园氛围、收获自评、整体满意度和归属感等维度对两校就读经验整体情况进行总体描述,逐一比较两校本科生在就读经验方面的差异,并结合两校本科教育背景探寻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第五章在对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现实反思的基础上,探讨关注就读经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我国政府和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举措的介绍,剖析了面临的主要困惑,包括对“质量”本质理解的模糊与泛化、缺乏对体现质量“核心要素”的关注、缺乏与“顶层设计”相衔接的“底层设计”、本科教育质量管理的过度行政化、质量文化培育的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一步论述了当前我国大学关注学生就读经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六章着重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透过就读经验调查的深层次理念和实践来提升我国本科教育质量。在理念层面上,推动大学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从关注“输入”走向关注“过程”与“结果”;在实践层面上,需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大学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进行系统规划。在大学层次上,应围绕明确学生的“核心学习结果”、提供丰富的校园经验、促进学生投入学习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革。在外部层次上,应着力构建与大学层次相匹配的基于学生学习的院校审核支持系统,以推进大学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整体变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张国秋,王文璇[9](2013)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项目"均匀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过去二十年中,中文期刊引用及应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文章有2384次,英文期刊并为SCI认可的总引有782次。本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统计了均匀设计应用的领域,文章刊登的期刊领域,按年发展情况。同时,又介绍了部分应用的案例。

成颖[10](2011)在《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关性是情报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界的普遍认同。国外的相关性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成果可参见Saracevic(1975)、Mizzaro (1997)、Schamber(1994)以及Saracevic (2007)等完成的综述。相关性研究虽然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重视,但是只能检索到为数不多的国外研究成果的综述与介绍。鉴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本土的面向用户的相关性判据研究以及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有:(1)相关性判据集。本文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4个年级以及南京大学教育科学系1个年级的相关性判据文本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内容分析法解析出了包括传播特征,内容,情境,使用,系统特征,愉悦,质量,总体以及文献特征等9类相关性判据。通过频次分析发现,文献特征、质量判据以及内容判据、总体和使用占据了相关性判据的主要位置,而愉悦、情境、传播特征以及系统特征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与Schamber(1991)以及Barry(1993)等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拓展了面向用户的相关性判据集,提炼出了包括文献总体、文献使用以及传播特征等三个新的相关性判据类别。(2)影响信息用户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通过对相关性判据文本数据的内容分析,解析出了包括参考文献、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关键词、基金、篇幅、全文、题名、文献格式、文摘、语种、文献类型、来源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等在内的15个影响信息用户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3)任务复杂性以及性别影响相关性判据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面对不同复杂性的任务时,在文献内容、文献使用、文献特征、作者以及文献类型等相关性判据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而性别维度仅影响作者、文献类型以及文献总体层面的相关性判据选择。由于数据量的原因,本文没能证实任务复杂性以及性别对信息用户在选择来源期刊、机构、系统特征、传播特征以及愉悦感知等5个类别相关性判据时的影响。(4)基于相关性判据、价值增值模型、TEDS模型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了面向相关性判据的学术信息检索系统成功模型,并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模型设计了问卷,问卷共发放1114份,回收1054份,其中有效问卷929份。通过对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证实:①系统因子1和系统因子2对选择性存在正负不同方向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9和-0.39。②系统因子2、系统因子3以及选择性对系统效能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是0.11、0.15和0.50。③系统因子1和灵活性对自适应性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达到0.14和0.70。④系统因子5、灵活性、时间认知以及可靠性对系统性能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0,0.29,0.10以及0.38。⑤美感和娱乐体验对情感认知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4,0.27。⑥系统因子4和系统因子6对易用认知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21。⑦完整性、实时性、权威性、有效性对于信息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6,0.38以及0.25。⑧系统因子1、灵活性、隐私以及自适应性对服务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0,0.15,0.10,0.52。⑨效能认知、性能认知、选择性、易用认知、情感认知以及自适应性对系统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30,0.29,0.08,0.32,0.23。⑩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对满意度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6,0.29。最后,结构方程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以及满意度对使用意图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55以及0.11,而服务质量对于使用意图存在负性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16。

二、论试验方法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试验方法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与冶炼之辨——论南图藏《坤舆格致》抄本第二卷内容与卷次(论文提纲范文)

1 南图藏《坤舆格致》抄本概述
2 《矿冶全书》中试验与冶炼的区别
3 《坤舆格致》抄本第二卷中的试法
4 抄本第二卷与《矿冶全书》的对应关系
5 《坤舆格致》抄本的卷次
6 结语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两大阶段
        (二)专题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生涯与志趣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宋明理学的熏陶
        (二)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三 西方学术的训练
    四 徐旭生与西北考察
    五 小结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基础——周秦考古
    一 陕西考古会与周秦考古调查
        (一) 陕西考古会成立的动因
        (二) 徐旭生与陕西考古会的成立
        (三) 周秦考古调查(酝酿期)与斗鸡台发掘点的选定
    二 斗鸡台遗址的发掘
        (一)第一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二)第二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三)发掘期间的调查
        (四)第三次发掘概况
    三 周秦考古的学术影响
        (一)推动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诞生
        (二)推动丰镐遗址的发掘
        (三)推动先周文化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三章 上古史体系的建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该书的撰写缘起及内容
    二 上古史体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
        (一)疑信之间考释
        (二)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和科学实证
        (三)“不约而同”与“同中有异”:与蒙文通、傅斯年古史多元论的比较
    三 现代学术视野下对上古史体系的审视
        (一)“古代部族三集团”的划分
        (二)“三集团”的冲突
        (三)“大禹治水”传说
    四 上古史体系的影响
        (一) 苏秉琦的文明起源研究
        (二) 张光直的“史前文明互动圈”论
        (三) 颛顼“绝地天通”和萨满教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
    五 小结
第四章 上古史体系的展拓——夏文化的探索
    一 从顾颉刚的夏史研究说起
    二 夏代史事研究
    三 夏文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阿克塞尔罗德合作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不足
    (五)论文框架
一、合作的障碍——囚徒困境
    (一)单次囚徒困境中的不合作
    (二)有限重复囚徒困境中的不合作
    (三)以往对囚徒困境的破解之道
二、合作的演化——阿克塞尔罗德的理论
    (一)合作出现的条件
    (二)合作的发展
    (三)合作的稳定性
三、阿克塞尔罗德合作演化理论分析
    (一)识别的困难性问题
    (二)报复的有效性问题
    (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问题
    (四)“杀不死”的假定
    (五)无声的博弈
    (六)合作的稳定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铁路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分析与衔接系统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旅客衔接换乘行为分析
    2.2 旅客衔接换乘行为调查
        2.2.1 RP与SP调查法
        2.2.2 SP调查试验设计
    2.3 枢纽衔接系统协调优化方法
    2.4 研究现状总结
第3章 考虑换乘行为的枢纽衔接系统协调内涵解析
    3.1 铁路客运枢纽系统分析
        3.1.1 铁路客运枢纽概念与功能
        3.1.2 铁路客运枢纽模块分析
    3.2 旅客换乘行为与衔接系统主体交互
        3.2.1 旅客换乘行为
        3.2.2 衔接系统组成
        3.2.3 相关主体交互分析
    3.3 衔接系统协调内容与管理机制
        3.3.1 协调内容
        3.3.2 协调管理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P试验设计策略与衔接换乘行为调查研究
    4.1 衔接换乘影响因素与水平编码
        4.1.1 铁路出行属性
        4.1.2 衔接行程属性
        4.1.3 旅客社会经济属性
    4.2 均匀-效率两阶段试验设计策略
        4.2.1 SP试验设计构建影响因素
        4.2.2 SP试验设计策略比较
    4.3 铁路旅客聚集与疏解衔接换乘行为调查
        4.3.1 调查方案设计
        4.3.2 调查实施过程
        4.3.3 调查数据初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复合异质性的衔接换乘行为分析模型
    5.1 属性偏好与属性处理异质性
        5.1.1 属性偏好异质性
        5.1.2 属性处理异质性
    5.2 复合异质性表达
        5.2.1 建模思路
        5.2.2 模型参数标定
    5.3 聚集衔接方式选择复合异质性模型
        5.3.1 模型描述
        5.3.2 模型测试与比较
        5.3.3 测试结果讨论
    5.4 疏解衔接方式选择复合异质性模型
        5.4.1 模型描述
        5.4.2 模型测试与比较
        5.4.3 测试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枢纽衔接系统协调优化研究
    6.1 协调策略分析
        6.1.1 弹性分析法
        6.1.2 价格调整策略
        6.1.3 车内时间调整策略
        6.1.4 等候时间调整策略
        6.1.5 衔接等候时间价值测算
    6.2 集中指挥机制下的衔接系统协调优化
        6.2.1 集中指挥优化模型构建
        6.2.2 算法设计
        6.2.3 最佳妥协解的选择
    6.3 自组织机制下的衔接系统协调演进
        6.3.1 广义纳什博弈模型构建
        6.3.2 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证明
        6.3.3 算法设计
    6.4 算例分析
        6.4.1 基础数据与参数设置
        6.4.2 集中指挥机制协调
        6.4.3 自组织机制协调
        6.4.4 结果比较分析
        6.4.5 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基于真实水平的聚集衔接方式属性水平编码表
    附录B 基于真实水平的疏解衔接方式属性水平编码表
    附录C 聚集衔接换乘行为调查表项
        附录C-1 聚集衔接换乘行为预调查均匀设计表
        附录C-2 聚集衔接换乘行为预调查问卷示意
        附录C-3 聚集衔接换乘行为第二阶段调查效率设计表
        附录C-4 聚集衔接换乘行为第二阶段调查问卷示意
    附录D 疏解衔接换乘行为调查表项
        附录D-1 疏解衔接换乘行为调查均匀设计表
        附录D-2 疏解衔接换乘行为预调查问卷示意
        附录D-3 疏解衔接换乘行为第二阶段调查效率设计表
        附录D-4 疏解衔接换乘行为第二阶段调查问卷示意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5)自由面格林函数与船行波的实用解析近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两类自由面Green函数
        1.1.2 远场船行波和短船行波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由面Green函数的计算
        1.2.2 船行波问题
    1.3 本文的工作和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三维移动源实用解析近似的误差
    2.1 引言
    2.2 定常兴波Green函数
    2.3 Green函数中的近场扰动项
    2.4 Green函数中的误差
    2.5 速度势中的误差
    2.6 升沉、纵倾和阻力中的误差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脉动源的全局解析近似
    3.1 引言
    3.2 基本积分表达式
    3.3 两类特殊情况
    3.4 近场扰动项
        3.4.1 近场和远场近似式
        3.4.2 简化方法
        3.4.3 实用全局解析近似
        3.4.4 误差分析
    3.5 波浪扰动项
        3.5.1 实用全局解析近似
        3.5.2 数值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船行波的Kelvin–Havelock–Peters近似式
    4.1 引言
    4.2 船行波的Fourier表达式
    4.3 驻相关系式
    4.4 经典渐近近似式
        4.4.1 Kelvin角内的Kelvin近似式
        4.4.2 Kelvin角上的Havelock近似式
        4.4.3 Kelvin角外的Peters近似式
        4.4.4 Ursell全局近似式
    4.5 Airy函数及其导数的近似式
    4.6 修改的Ursell近似式
    4.7 KHP近似式
    4.8 数值应用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傅汝德数和潜深对船行波的影响
    5.1 引言
    5.2 Kelvin–Havelock–Peters近似式
    5.3 水面单体船
    5.4 水面下的点源
    5.5 水下潜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船行波中短波的Neumann–Michell理论
    6.1 引言
    6.2 Neumann–Michell理论
    6.3 通过Laplace方法得到水线积分近似式
        6.3.1 分析
        6.3.2 结果
        6.3.3 数值应用
    6.4 通过驻相法得到渐近展式
        6.4.1 驻相法
        6.4.2 船首和船尾的贡献
        6.4.3 内驻相点的贡献
        6.4.4 驻相点在船首或船尾时的情形
        6.4.5 水线上有拐点的情形
        6.4.6 总结
        6.4.7 数值应用
    6.5 远场船行波
        6.5.1 基本关系式
        6.5.2 船型与Kelvin尾流特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船侧波高,远场短波与无散波的内尾流区
    7.1 引言
    7.2 船舶水线处的非线性近场流
    7.3 关于Wigley抛物线形船的数值应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自由面Green函数的解析近似
        8.1.2 远场船行波的解析近似
        8.1.3 短船行波的解析近似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
    1 对柏拉图的写作进行考察的必要
    2 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3 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早期哲学表达方式的多样及柏拉图哲学的特殊之处
    1.1 哲学表达的简要考察:形式与内容
    1.2 柏拉图对话的特点
    1.3 从理论到行动的研究转向
第二章 柏拉图对话的主题: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
    2.1 独一无二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2.2 苏格拉底哲学及方法的实质
    2.3 苏格拉底之死与哲学活动的终结
    2.4 作为哲学研究转向的柏拉图的书写
第三章 作为无思想者的思想的柏拉图哲学
    3.1 柏拉图的缺席
    3.2 苏格拉底的沉默与柏拉图的沉默
    3.3 柏拉图的沉默之为哲学的主题
    3.4 无主的哲学与作为中介的哲学家
第四章 无思想者的思想的传播
    4.1 对柏拉图对话的非在场式误读
    4.2 读者对无思想者的思想的参与
    4.3 思想传播的链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小议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重要性和完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2 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
    1.3 降低工程造价
2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2.2 试验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2.3 试验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3 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完善对策
    3.1 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试验流程的规范性
    3.2 加强施工试验队伍的建设
    3.3 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检测效率
4 结语

(8)基于学生“就读经验”的本科教育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就读经验研究
        二、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主要架构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第一章 大学生就读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
    第一节 本科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与发展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不同理解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三、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当代意蕴
    第二节 学生学习与发展和就读经验
        一、就读经验的内涵
        二、就读经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推论基础:学生学习结果
    第三节 调查就读经验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价值
        一、促进质量主体回归
        二、促进大学关注“过程”
        三、促进大学深入“微观”
        四、探索有效教育实践标准
        五、协助诊断、改进教育质量
第二章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兴起背景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兴起背景
        一、增值质量观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
        四、高等教育问责压力的增强
    第二节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调查的理念根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调查聚焦学生学习
        三、大学生发展理论和大学影响理论:调查维度的设计依据
第三章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现状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主要形式
        一、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CSEQ
        二、全国性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
        三、研究型大学就读经验调查:SERU
        四、其他国家的一些形式
    第二节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主要特征
        一、问卷维度设计依托学生发展理论和大学影响理论
        二、问卷均以“学生参与”为调查核心,同时又各具特色
        三、注重与其他问卷、数据整合,以利深度挖掘
        四、注重构建大学生就读经验评估参照指标
        五、调查管理完善,形成一套良好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应用与挑战
        一、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结果应用
        二、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南京大学与伯克利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比较
    第一节 调查概述
        一、问卷设计
        二、调查过程与策略
        三、调查对象及其基本状况
        四、研究的问题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术参与
        二、时间分配
        三、对校园环境的感知
        四、收获自评
        五、整体满意度和归属感
第五章 我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思
    第一节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
        一、外部举措
        二、内部举措
    第二节 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现实困惑
        一、对“质量”本质理解的模糊与泛化
        二、缺乏对体现质量“核心要素”的关注
        三、缺乏与“顶层设计”相衔接的“底层设计”
        四、本科教育质量管理的过度行政化
        五、质量文化培育的缺失
    第三节 中国大学关注就读经验的必要性
        一、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保证模式变革的新趋势
        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需要有推动全局改革的抓手
        三、质量提升内在动力不足需要寻找新的引擎
第六章 基于“就读经验”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第一节 大学教育与评价理念的变革
        一、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二、从关注“输入”走向关注“过程”与“结果”
    第二节 大学层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整体设计
        一、明确学生“核心学习成果”
        二、提供丰富的校园经验
        三、促进学生投入学习
    第三节 外部层面:构建“基于学生学习的院校审核”支持系统
        一、院校审核概述
        二、苏格兰“以质量强化为导向的院校审核”个案分析
        三、对我国推进“院校审核”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10)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术语定义—相关性
        1.4.1 面向系统的相关性
        1.4.2 面向用户的相关性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性理论研究综述
        2.1.1 第一阶段的研究
        2.1.2 第二阶段的研究
        2.1.3 第三阶段的研究
    2.2 相关性判据研究综述
        2.2.1 第一阶段的研究
        2.2.2 第二阶段的研究
        2.2.3 第三阶段的研究
        2.2.4 小结
3 相关性判据研究
    3.1 研究问题
    3.2 数据搜集
        3.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2 数据搜集的基本要求
        3.2.3 数据搜集方法
        3.2.4 数据搜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内容分析法
        3.3.2 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3.4 相关性分析结果
        3.4.1 数据特征
        3.4.2 数据集
        3.4.3 数据分析过程
    3.5 相关性判据
        3.5.1 文献特征的相关性判据
        3.5.2 内容特征的相关性判据
        3.5.3 质量类别相关性判据
        3.5.4 总体类别相关性判据
        3.5.5 使用相关性判据
        3.5.6 系统特征相关性判据
        3.5.7 传播特征相关性判据
        3.5.8 情境相关性判据
        3.5.9 愉悦相关性判据
    3.6 相关性判据—性别与任务复杂度分析
        3.6.1 检验方法
        3.6.2 大类相关性判据
        3.6.3 子类别相关性判据分析
    3.7 小结
        3.7.1 相关性判据小结
        3.7.2 影响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小结
        3.7.3 相关性判断的任务复杂性与性别分析
4 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建模与问卷设计
    4.1 引言
    4.2 学术信息检索系统调研
        4.2.1 调查对象
        4.2.2 调查内容
        4.2.3 调查结果
    4.3 模型建构
        4.3.1 VAM与TEDS模型
        4.3.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4.3.3 面向相关性判据的学术信息检索系统成功模型
        4.3.4 研究假设
    4.4 问卷设计
        4.4.1 问卷第一部分
        4.4.2 问卷第二部分
        4.4.3 问卷第三部分
    4.5 问卷前测
    4.6 研究对象
    4.7 描述性统计分析
        4.7.1 缺失值的处理
        4.7.2 描述性分析结果
5 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分析结果
    5.1 数据分析方法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效度
        5.2.1 检索系统的浏览功能
        5.2.2 检索结果显示
        5.2.3 检索系统的导航功能
        5.2.4 检索结果的排序功能
        5.2.5 检索结果的标记功能
        5.2.6 检索结果的分类/分组功能
        5.2.7 查询扩展功能
        5.2.8 检索方式选择
        5.2.9 检索字段与限定条件选择
        5.2.10 检索技术选择
        5.2.11 相关反馈功能
        5.2.12 检索结果输出
        5.2.13 交互性
        5.2.14 个性化服务
        5.2.15 帮助服务
        5.2.16 激励机制
        5.2.17 链接功能
        5.2.18 存取方式
        5.2.19 问卷第一部分
        5.2.20 问卷第二部分外生潜变量
        5.2.21 问卷第二部分内生潜变量
        5.2.22 信息质量
        5.2.23 自适应性
        5.2.24 易用认知
        5.2.25 选择性
        5.2.26 系统性能认知
        5.2.27 情感认知
        5.2.28 系统质量
        5.2.29 服务质量
        5.2.30 满意度
    5.3 信度分析
        5.3.1 问卷第一部分
        5.3.2 问卷第二部分的外生潜变量
        5.3.3 问卷第二部分的内生潜变量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4.1 收敛效度
        5.4.2 区分效度
    5.5 结构方程分析
        5.5.1 测量模型的拟合标准
        5.5.2 结构模型的拟合标准
        5.5.3 研究假设的结果解释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6.1 研究结论
        6.1.1 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6.1.2 系统效能的影响因素
        6.1.3 自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6.1.4 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6.1.5 情感认知的影响因素
        6.1.6 易用认知的影响因素
        6.1.7 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6.1.8 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6.1.9 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
        6.1.10 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6.1.11 使用意图的影响因素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6.2.1 多视角的相关性排序方案
        6.2.2 检索系统的界面改进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 编码模式
附录B 学生作业
附录C 作业示例
附录D 调查问卷
附录E 第一轮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
附录F 学生提到的相关性判据的类别数和引用数
致谢

四、论试验方法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试验与冶炼之辨——论南图藏《坤舆格致》抄本第二卷内容与卷次[J]. 严弼宸.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04)
  •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D]. 武杏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3]阿克塞尔罗德合作演化理论研究[D]. 刘璐. 吉林大学, 2020(08)
  • [4]铁路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分析与衔接系统协调研究[D]. 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自由面格林函数与船行波的实用解析近似研究[D]. 吴惠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D]. 缪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7]小议公路工程中施工试验的重要性和完善对策[J]. 白红妹. 绿色环保建材, 2016(01)
  • [8]基于学生“就读经验”的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 刘海燕. 南京大学, 2013(04)
  • [9]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应用综述[J]. 张国秋,王文璇.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01)
  • [10]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D]. 成颖. 南京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关于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