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

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

一、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徐艺泽[1](2021)在《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将双肺12区肺脏超声评分法与双肺8区肺脏超声评分法用于判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期望优选出评估NRDS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NRDS后疗效监测的肺脏超声评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出生,并于新生儿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被诊断为NRDS的患儿8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传统临床相关检查结果(胸部X线、血气氧合指数、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并根据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所有患儿应用双肺12区评分法、双肺8区评分法进行肺超声评分,对其中接受外源性PS替代治疗的30例NRDS患儿分别在用药后12小时再次进行胸部X线检查、肺脏超声检查并进行双肺12区及双肺8区评分、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计算及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通过ROC曲线评价双肺12区评分法、双肺8区评分法用于预测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截断点、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两种肺超声评分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one-way ANOVA对不同分组患儿的两种肺超声评分、血气氧合指数、胸部X线分级等计量资料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分析对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双肺8区超声评分与胸部X线分级、血气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外源性PS替代治疗前后胸部X线分级、呼吸窘迫评分、血气氧合指数、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及双肺8区超声评分比较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用以探讨肺超声评分用于评估外源性PS替代治疗NRDS疗效的价值。所有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儿之间胸部X线分级、血气氧合指数、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双肺8区超声评分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双肺8区超声评分预测NRDS患儿呼吸窘迫轻度、中度、重度的情况提示,采用双肺12区超声评分在预测轻度-中度以及中度-重度呼吸窘迫的敏感度均优于双肺8区超声评分,且双肺12区超声评分在预测轻度-中度呼吸窘迫的特异度也优于双肺8区超声评分;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及双肺8区超声评分与胸部X线分级均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P<0.05),且双肺12区超声评分与胸部X线分级具有更为显着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P<0.01),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及双肺8区超声评分与血气氧合指数均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性(P<0.05),且双肺12区超声评分与血气氧合指数具有更为显着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性(P<0.01),双肺12区超声评分及双肺8区超声评分与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均呈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P<0.01);本研究中30例患儿经过外源性PS替代治疗后12小时,胸部X线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双肺8区超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血气氧合指数及双肺12区超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肺超声评分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评分越低,病情越轻,且双肺12区评分法较双肺8区评分法在评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严重程度及评估外源性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疗效监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陈静茹[2](2021)在《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或称胎粪吸入性肺炎,该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并于分娩前或分娩时吸入一定量粪染羊水后导致气道机械性梗阻、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功能障碍和肺部炎症反应,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表现为发绀、呻吟、气促、鼻翼扇动等,同时伴有其他器官及系统受损的一组综合征。相较于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多见。MAS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羊水胎粪污染(MSAF),MSAF的发生率随着胎龄(GA)增加而增加。GA>42周者,MSAF发生率超过30%;而GA<37周者发生率<2%;在GA<34周者极少有胎粪排入羊水。近些年来尽管围生医学取得较大进展,但是MAS发病率和导致的患儿病死率仍较高,是新生儿主要的死因之一。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关于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MAS间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故为本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一部分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关于足月儿MA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MAS为分组变量,分为未发生MAS组(174例)和发生MAS组(117例)。分析来自孕母的变量如胎次、产次、分娩方式等和来自患儿的变量如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对MAS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中,未发生MAS组有174例,发生MAS组有117例,MAS发生率为40.2%。2、MAS的发生与胎龄相关,发生MAS组平均胎龄为40.0±1.00w,高于未发生MAS组的平均胎龄39.1±1.13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增加而增加。3、MAS的发生与羊水污染分度显着相关(P<0.05),且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存在羊水胎粪污染的患儿共有291例,其中羊水I度污染有73例,发生MAS 1例,MAS发生率为1.4%;羊水II度污染有44例,发生MAS 9例,MAS发生率为20.5%;羊水III度污染有174例,发生MAS 107例,MAS发生率为61.5%。在发生MAS组中,主要为羊水III度污染,共有107例,占91.5%(107/117)。4、MAS的发生与剖宫产相关,在未发生MAS组和发生MAS组中,剖宫产分别有63例(36.2%,63/174)和65例(55.6%,65/117)。发生MAS组的剖宫产率相较于未发生MAS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MAS的发生与入院时动脉pH值相关,发生MAS组平均入院时动脉pH为7.28±0.03,低于未发生MAS组平均入院时动脉pH为7.32±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MAS的发生与Apgar评分相关,发生MAS组Apgar评分分别为5.84±1.46、6.97±1.22、8.51±1.00,未发生MAS组Apgar评分分别为8.55±0.85、9.68±0.58、9.87±0.37。发生MAS组的评分低于未发生M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MAS的发生与性别、出生体重、胎次、产次、有无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入院时动脉BE值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S的发生与胎龄、羊水污染分度、剖宫产、入院时动脉pH值、Apgar评分相关。2、性别、出生体重、胎次、产次、有无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入院时动脉BE值与MAS的发生无显着相关性,即非MAS发生的影响因素。3、胎龄、剖宫产、羊水污染分度、入院时动脉pH值为M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gar评分是MA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第二部分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将发生MAS组患儿(117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中重三组,两两组间比较,分析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17例确诊MAS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中重三组,两两组间比较即轻度组vs中度组、轻度组vs重度组、中度组vs重度组,分别将来自孕母的变量如胎次、产次、分娩方式等和来自患儿的变量如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在三组间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结果:1、Apgar评分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轻度MAS Apgar评分分别为7.47±0.86、8.07±0.87、9.03±0.49;中度MAS Apagr评分分别为5.83±0.85、6.97±0.89、8.58±0.77;重度MAS Apgar评分分别为4.11±0.88、5.79±1.07、7.82±1.39。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评分随之降低。2、入院动脉pH值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轻度MAS平均入院动脉pH值为7.32±0.02,中度MAS为7.28±0.01,重度MAS为7.25±0.02。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入院动脉pH值也随之降低。3、在发生MAS组中,以羊水III度污染居多,占91.5%(107/117),故组间差异性不明显。羊水污染分度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4、MAS病情严重程度分型与胎龄、分娩方式无关。结论:1、羊水污染分度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2、Apgar评分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评分随之降低。3、入院动脉pH值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入院动脉pH值也随之降低。

徐倩倩[3](2021)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预测价值,为提高重症MAS的抢救和治疗水平提供帮助,从而降低重症MAS患儿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MA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分为治疗成功组(n=53)和治疗失败组(n=24),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血气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治疗重症MAS的预后与胎龄、日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无关(P>0.05),治疗成功组较治疗失败组机械通气联合PS气管内滴入使用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失败组胎儿宫内窘迫、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分别为66.7%、41.7%及66.7%,均高于治疗成功组(41.5%、5.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新生儿肺出血(NPH)的发生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失败组的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碱剩余(BE)值均明显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 O2、BE值、PPHN、MODS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M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E值预测重症M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0.558-0.867,P<0.05),临界值为-8.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和58.3%;Pa O2预测重症M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95%CI:0.559-0.853,P<0.05),临界值为40.5mm Hg(1mm Hg=0.133k Pa),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和58.3%。结论胎儿宫内窘迫、酸中毒和Apgar评分与重症MAS预后不良有关。机械通气联合PS气管内滴入有助于改善重症MAS的预后,但不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a O2、BE值及并发症PPHN、MODS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M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a O2及BE值可作为重症MAS早期预测指标,早期及时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防治措施能够降低重症MAS的病死率。

吴书晗[4](2021)在《血清白介素-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新生儿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指在新生儿应用辅助通气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参数调整不当、未与个体肺相匹配等,导致患儿氧合功能障碍和肺水肿,从而导致的肺部功能受损的一系列并发症。在新生儿中常见的肺损伤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目前最常见的VILI主要为VAP,有研究显示我国新生儿早发性VAP发生率为3.33%,迟发性VAP为11.67%,病死率为8.33%。新生儿VAP常会增加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延长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患儿死亡。白介素-17(IL-17)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分泌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IL-17通常指IL-17A,其被发现与多种炎症性疾病有关,可通过活化转录因子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促进细胞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早期发挥促炎作用。肺部超声是基于超声伪像来进行分析肺部病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超声检查。与成人相比,新生儿具有肋骨骨化程度低、胸壁薄、肺部容量小、体表面积小等多种优势,且肺部超声操作方便,并可提供实时图像,可进行床头诊断且无辐射,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且近年来超声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肺部超声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推崇的一种新型监测手段。本课题通过比较机械通气患儿上机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IL-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及两者VAP组与非VAP组的表达差异,旨在探讨血清IL-17水平、LUS及血清IL-17水平联合LUS在新生儿VAP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新生儿VAP、寻找新的思路及监测手段。方法1.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住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57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以下情况的新生儿:(1)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性肺疾病;(2)先天呼吸系统畸形;(3)母亲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绒毛膜羊膜炎等;(4)住院期间死亡或者中途放弃(中断)治疗。并按新生儿VAP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VAP组与非VAP组。2.所有患儿分别于机械通气后0h、48h及72h分别采用肝素管采集外周静脉血1.5ml,标本室温静置15-25 min后,3000r/min离心15min,离心结束后用吸管吸取上层血清,置于-20℃的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所有患儿三个时间点的血清白介素-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有样本由同一名检验科主管医师进行检测。3.对所有患儿在相应的3个时间点(机械通气后0h、48h及72h)进行床边肺部超声检查,并进行肺部超声评分(LUS),所有检查由同一位超声科中级及以上职称,接受肺部超声培训半年以上的专职医师进行。4.记录两组患儿的常规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胸部X线等结果,并根据患儿临床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5.所得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连续性变量均首先完成正态分布检测和方差齐性检测。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描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比较单项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VAP早期预测的价值。结果1.本实验共纳入57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死亡、中途放弃治疗共3例。资料完整者共54例,其中VAP组30例、非VAP组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胎龄、性别、身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在上机后0h、48h、72h时间点的比较,血清IL-17水平VAP组均高于非VAP组,但0h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72h时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组血清IL-17水平显着增高,48h与0h及72h与48h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VAP组血清IL-17水平也较前略有增高,但48h与0h及72h与48h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LUS在上机后0h、48h、72h时间点的比较,VAP组均高于非VAP组,但0h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72h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组LUS48h低于0h,72h高于48h,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AP组LUS呈下降趋势,48h低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低于48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IL-17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804,P<0.01);LUS与CPIS呈正相关(r=0.695,P<0.01)。5.CPIS、血清IL-17、LUS、血清IL-17联合LUS早期预测新生儿V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72、0.776、0.836、0.865,灵敏度分别为 0.862、0.707、0.724、0.828,特异度分别为 0.760、0.741、0.880、0.843。结论1.血清IL-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均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呈正相关;血清IL-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均可作为新生儿VAP早期预测指标。2.血清IL-17水平、LUS均能早期预测新生儿VAP的发生;但血清IL-17水平联合LUS预测新生儿VAP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单一血清IL-17水平、LU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李小霞[5](2021)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入选研究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ARDS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并发症并进行分析,提高对新生儿ARDS的早期识别、预防及干预,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并对于今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按照新生儿ARDS蒙特勒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份本中心筛选出57例ARDS患儿临床资料,对一般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胎龄、出生体质量、产前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剖宫产、男性、宫内感染、出生窒息、败血症、SNAPPE-Ⅱ评分、胎膜早破、孕母上呼吸道感染、孕母贫血、妊娠期糖尿病、胎粪吸入、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可能是新生儿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发病人群以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为主,Logis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SNAPPE-Ⅱ评分、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与新生儿ARDS发病相关。2.跟同期NRDS相比,ARDS患儿组Lac、Fi O2及MAP升高(P<0.05),而Pa O2、Sp O2(P<0.05)降低。3.重度ARDS患儿相对同期ARDS组占比较高,重度ARDS患儿有创通气率显着高于同期NRDS组(P<0.05)。4.新生儿ARDS的常见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颅内出血、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NRDS组(p<0.05),病死率较高。结论1.胎龄、出生体质量、SNAPPE-Ⅱ评分、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是新生儿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2.新生儿ARDS常见的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颅内出血、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NRDS组,且病死率较高。3.ARDS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多为重度,重度ARDS患儿有创通气率显着高于同期NRDS组。

宋飞飞[6](2021)在《LISA技术和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LISA技术相较于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疗效及对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观察组的20例早产儿是自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住入安徽省8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采用了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完成PS给药。其中6例来自安庆市立医院,4例来自安徽省立医院,3例来自亳州市人民医院,2例来自阜阳市人民医院,2例来自铜陵市人民医院,1例来自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例来自淮北市妇幼保健院,1例来自池州市人民医院。对照组采用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拔管(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INSURE)技术完成PS给药的36例是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患儿。收集患儿及母亲的基本信息、给药前后的动脉血气值、给药时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情况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和用氧情况。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基线特征方面:在患儿的胎龄(周)、出生体重(g)、性别、多胎、试管及apgar评分≤3;母亲的年龄(岁)、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18h、胎盘/羊水异常、产前体温≥37.5℃、产前应用硫酸镁、产前注射激等情况上,LISA组与INSURE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在动脉血气值方面:LISA组给药后的PH值较给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ISA组给药后的PCO2值较给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ISA组给药前后PO2改变无统计学意义;INSURE组患儿在给药前后的PH值、PCO2值及PO2值均无明显改变。LISA组在给药24内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较INSURE组明显增多(p=0.009)。3.在并发症方面:LISA组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的BPD的发生率及无创失败率降低,LISA组的NEC发病率升高,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副反应方面:在给药过程中LISA组出现1例心率下降和3例血氧饱和度下降,这些反应在INSURE组出现例数为零,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LISA技术可以在有自主呼吸的患儿中进行,可以明显改善肺泡通气,且不会增加BP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万子文[7](2020)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病例资料,通过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以及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28-34周有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且已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早产儿病例,按其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枸橼酸咖啡因A组,枸橼酸咖啡因B组,氨茶碱C组,每组各20例。各组给药方式如下:A组:负荷剂量为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间隔24 h后,给予5 mg/kg的维持剂量,每24小时一次;B组:负荷剂量为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间隔24 h后,给予10 mg/kg的维持剂量,每24小时一次。C组:氨茶碱首剂负荷量5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一次。三组患儿用药均使用至呼吸暂停消失后7-10天,如仍有呼吸暂停发作,则用药至纠正胎龄至34周。对三组患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用药72小时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减少50%以上、呼吸暂停消失时间)、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时间、氧疗持续时间、出院前死亡率、生后4周BPD、PDA及ROP的发生率、听力筛查未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心率增快、胃肠失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各组患儿在产前激素、母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方式、性别、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龄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三组在用药72小时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减少50%以上的比例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枸橼酸咖啡因B组明显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略高于氨茶碱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和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在呼吸暂停完全消失的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B组对比氨茶碱C组,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均缩短,其中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B组对比A组,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亦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枸橼酸咖啡因A组及枸橼酸咖啡因B组拔管时纠正胎龄均小于氨茶碱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之间对比,拔管时纠正胎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氧疗持续时间略短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出院前死亡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A组、B组患儿在心率增快、胃肠失调、高血糖的发生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者NEC发生率无明显差异。6.并发症:A组、B组生后4周BPD发生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PDA及ROP的发生率、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包括用药72小时呼吸暂停减少50%以上的比例及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两方面)优于氨茶碱;2.枸橼酸咖啡因对比氨茶碱,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3.大维持剂量(10mg/kg)与小维持剂量(5mg/kg)枸橼酸咖啡因对比,虽然用药72小时呼吸暂停减少50%以上的比例无明显改变,但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缩短,前者疗效优于后者;4.枸橼酸咖啡因不良反应略低于氨茶碱,且增加枸橼酸咖啡因的维持量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对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推荐优先使用枸橼酸咖啡因,且维持剂量10mg/kg优于5mg/kg。

梁振宇[8](2020)在《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预测价值研究。选择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入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NRDS患儿5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首次胸片2小时内完成肺超声及血气分析检查,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辅助通气模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肺超声评分与X线分级、辅助通气模式分级、血气分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预评价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机械通气中的预测效能。(2)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机械通气撤离中预测价值研究。选择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入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儿382例作为对象,分成撤机成功组(208例)和撤机失败组(104例),撤机前2h完善肺超声、心脏彩超、胸片、血气分析等检查。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再根据危险因素建立NRDS机械通气撤机失败预测模型;评价肺超声评分对撤机失败预测能力与联合预测模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第一部分:肺超声评分与X线分级、辅助通气模式分级及氧合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肺超声评分与NRDS患儿X线分级、辅助通气模式分级、氧合指数均具有正相关性。肺超声评分在NRDS治疗中AUC值为0.867,对机械通气治疗预测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637。第二部分:身长、出生体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肺超声评分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建立NRDS撤机失败的预测模型进行综合预测。该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839-0.914),灵敏度为85.85%(95%CI:77.7-91.9),特异性为77.88%(95%CI:71.6-83.3)。联合预测模型与肺超声评分的预测能力无统计学差异(Z=0.427,P=0.669)。肺超声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灵敏度为84.91%,特异性为80.77%。结论:(1)肺超声评分可用于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使用的预测;肺超声评分与X线分级、氧合指数存在一定相关性。(2)肺超声评分可用于机械通气治疗NRDS患儿的撤机预测,与撤机成功率存在相关性,撤机预测灵敏度较高。(3)肺超声在临床上能够为NRDS机械通气应用及撤离提供一种较为方便、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指导依据。

许海娟[9](2020)在《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评估集束化护理预防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7年1月4日至2020年7月4日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行NCPAP治疗的440例新生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选择合适的管路固定帽、鼻塞、鼻罩并妥善固定;每隔2小时松解鼻塞或鼻罩,观察并按摩鼻面部受压皮肤。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包括定时清洁鼻面部皮肤;水胶体敷料保护鼻面部皮肤;鼻腔涂抹鱼肝油;通过测量新生儿头围及鼻部大小选择个体化的管路固定帽、鼻塞及鼻罩;规范化固定鼻塞、鼻罩。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2)、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睡眠时间、家属满意度情况。3.数据分析:采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对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对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新生儿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鼻面部压力性损伤7例(3.18%),对照组新生儿出现鼻面部压力性损伤26例(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18.66±0.65)小时/天,对照组新生儿睡眠时间(16.08±0.40)小时/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95.49±1.80)分,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80.23±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CPAP的新生儿在预防鼻面部压力性损伤时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降低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而且可以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进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徐尚[10](2020)在《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肺功能影响及临床转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是新生儿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较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肺损伤有:气压伤(barotrauma)、容积伤(volutrauma)、不张伤(atelectrauma)、生物伤(biotrauma),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后果。益生菌(Probiotics)是—类对宿主有益且与宿主互利共生的微生物,益生菌对人体的有利功能包括稳定和维持胃肠管道屏障功能、减少致病菌在肠黏膜感染定植、维持宿主消化道微生物平衡、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抑制炎症性免疫反应、促进营养等。目前在新生儿消化性疾病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16,CC16)是由呼吸道上皮Clara细胞分泌的保护远端气道的小分子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是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和完整性的标志物。肺功能相关参数监测能判别新生儿肺功能情况,临床常用有血气分析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法,均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检测等优势。本课题通过对益生菌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研究,旨在探讨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肺功能影响及临床转归。方法1.选取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生后一周之内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生菌干预组(29例)与非益生菌干预组(31例)。2.两组患儿均在上机前1小时、上机后12小时、72小时及撤机前1小时4个时间点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2mL,收集血液后,3000 r/min离心10分钟,离心结束后用吸管吸取上层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等待批量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定。3.同时在对应的4个时间点(上机前1小时,上机后12小时、72小时及撤机前1小时)自桡动脉采血,检测动脉血气情况,并计算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F)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计算公式为:P/F=PaO2/FiO2(mmHg);PaO2/PAO2=PaO2/(713 × FiO2-PaCO2/0.8)。4.两组患儿出院前行肺功能检测,观察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I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每位患儿连续测试5次,每次记录20次潮气呼吸,取其平均值,同时描绘出流速-容量环。5.统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气胸及BPD的发生率。6.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所有连续性变量均首先完成正态分布检测和方差齐性检测。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Student’s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0例患儿中,益生菌干预组29例、非益生菌干预组3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身高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上机前1小时血清CC1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机后12小时非益生菌干预组血清CC16水平略高于益生菌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72小时非益生菌干预组血清CC16水平明显高于益生菌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前非益生菌干预组血清CC16水平明显低于益生菌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后12小时血清CC16水平较上机前1小时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后72小时血清CC16水平较上机后12小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撤机前1小时血清CC16水平较上机后72小时均降低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儿的PaO2、PaCO2、P/F和PaO2/PAO2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PaO2、P/F和PaO2/PAO2随治疗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aCO2则呈下降趋势。上机前1小时两组PaO2、PaCO2、P/F、PaO2/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机后12h、72h益生菌干预组PaO2、P/F、PaO2/PAO2均明显高于非益生菌干预组(均P<0.05),而PaCO2低于非益生菌干预组(均P<0.05)。撤机前1小时两组患儿PaO2、P/F、PaO2/PAO2较上机后72小时均有升高(均P<0.05),PaCO2下降(均P<0.05);撤机前1小时益生菌干预组患儿PaO2、P/F、PaO2/PAO2明显高于非益生菌干预组(均P<0.05),PaCO2低于非益生菌干预组(P<0.05)。4.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TEF50、TEF2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益生菌干预组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TEF50、TEF25)均大于非益生菌干预组(P<0.05);呼吸频率则低于非益生菌干预组(P<0.05)。5.益生菌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略短于非益生菌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气胸、BPD发生率相仿(均P>0.05)。结论1.机械通气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伤;随通气时间的延长,肺泡上皮完整性破坏日显明显;长期机械通气可致气道上皮受损,Clara细胞数量减少,分泌CC16蛋白能力下降。2.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性免疫反应、促进营养等机制,阻止肺泡上皮细胞破坏,维护其完整。3.益生菌能增加肺泡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纠正低氧血症,促使肺泡内CO2排出;且可更好的改善氧合,减少肺损伤,促进损伤肺泡修复及肺功能恢复,改善机械通气肺损伤后肺通气、换气功能。4.患儿预防性服用益生菌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临床转归可能会得以一定的改善。

二、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绪论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分组与试验步骤
        1.2.2 肺超声检查
        1.2.3 胸部X线检查
        1.2.4 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
        1.2.5 血气氧合指数
        1.2.6 接受外源性PS替代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两种肺超声评分预测NRDS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2.2 两种肺超声评分与X线分级、OI及新生儿呼吸窘迫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两种肺超声评分评估外源性PS替代治疗NRDS疗效的分析
    2.4 肺超声典型声像图表现及病例
第三章 讨论
    3.1 肺脏超声检查NRDS的原理及超声表现
    3.2 两种超声评分方法对NRDS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临床意义
    3.3 两种超声评分对NRDS治疗效果的评估
    3.4 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脏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资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2 研究方法
        1.1.3 诊断标准及说明
        1.1.4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影响MA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1.2.2 影响MAS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诊治
    参考文献
致谢

(3)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B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 MAS 患儿观察指标记录表
附录 C 个人简历
附录 D 综述 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血清白介素-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诊断标准
        1.1.4 分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准备
        2.3.3 操作过程
        2.4 肺部超声检查
        2.4.1 肺部超声仪器选择
        2.4.2 肺部超声检查方法
        2.4.3 肺部超声评分
        2.5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比较
    3 两组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比较
    4 两组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
    5 血清IL-17、肺部超声评分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6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血清IL-17、肺部超声评分及血清IL-17联合肺部超声评分的ROC曲线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LISA技术和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特征
    3.2 并发症情况
    3.3 无创失败及用氧情况
    3.4 给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3.5 给药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值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LISA的对NRDS并发症的影响
    4.2 LISA技术给药时的不良反应
    4.3 LISA技术对血气的影响
    4.4 LISA技术前的准备
    4.5 其他无创PS给药方式
    4.6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病因
    1.3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机制
    1.4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2 资料收集
        2.3.3 分组
        2.3.4 统计学方法
        2.3.5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3.2 有效性分析结果
    3.3 安全性分析结果
    3.4 并发症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对比
    4.2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安全性对比
    4.3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并发症对比
    4.4 研究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新生儿呼吸暂停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8)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NRDS超声检查结果
        2.3 肺超声严重程度分级与X线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2.4 X线不同分级下肺超声评分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辅助通气模式与X线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2.6 不同辅助通气模式与肺超声评分的比较与相关性分析
        2.7 超声评分与血气分析相关性分析
        2.8 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需要机械通气中的预测效能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肺超声评分在NRDS患儿机械通气撤离中预测价值研究
    第1节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第2节 结果
        2.1 基线数据
        2.2 肺超声结果及两组肺超声主要异常征象比较
        2.3 撤机失败的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2.4 NRDS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2.5 NRDS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预测模型
    第3节 讨论
第三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预防新生儿NCPAP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肺功能影响及临床转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步骤
        2.3.3 操作过程
        2.4 血气标本采集及检测
        2.5 肺功能检测
        2.5.1 肺功能仪器选择
        2.5.2 肺功能测定方法
        2.5.3 肺功能观察指标
        2.6 疗效指标记录
        2.7 益生菌制剂的选择及使用
        2.7.1 益生菌选择
        2.7.2 入组对象的处理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儿血清CC16水平比较
    3. 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4. 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比较
    5. 两组患儿临床转归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益生菌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疾病(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研究[D]. 徐艺泽. 河北大学, 2021(09)
  • [2]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陈静茹. 大理大学, 2021(09)
  • [3]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D]. 徐倩倩.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血清白介素-17水平、肺部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D]. 吴书晗. 扬州大学, 2021(02)
  • [5]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D]. 李小霞.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LISA技术和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分析[D]. 宋飞飞.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D]. 万子文. 南昌大学, 2020(01)
  • [8]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梁振宇.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9)
  • [9]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研究[D]. 许海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益生菌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肺功能影响及临床转归的研究[D]. 徐尚. 扬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相关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