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录

《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录

一、《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亮[1](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黎冬瑶[2](2020)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齐如山是20世纪着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他不但注意对戏曲剧本、古典小说及档案文献的收藏,而且具有十分合理的藏书、护书思想。本文以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说明其概况的基础上,一方面阐明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另一方面举例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基础介绍,包括齐如山生平、藏书来源、藏书分类及珍本举例。齐如山搜求古籍文献的渠道主要有戏界各种公共场所、梨园世家、清宫以及市面及街上小摊;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按内容可分为:戏曲剧本、小说、话剧剧本、昇平署档案文件、梨园文献、戏曲曲谱、昇平署剧本曲谱纲、戏曲理论、戏剧图表九类,各具特色,具有重要版本、学术研究和历史档案价值。第二章系统研究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包括原生性保护、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陈列古籍文献、编纂存藏目录以及出版书籍及文献目录。齐如山对其所藏小说和戏曲文献撰写大量跋语,并且通过跋语可知齐如山至少对其存藏的五部受损的珍稀古籍进行过修复保藏;齐如山的藏书印数量可观,且具有一定的钤印规律,体现其藏书理念;齐如山创立北平国剧学会任国剧陈列馆主任,将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陈列并编着《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等五部藏书目录,出版三部。第三章通过当代古籍保护的案例,具体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包括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及其当代保护模式,阐明其对于后世的意义。齐如山旧藏现主要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当今主要以海外古籍回归、古籍数字化以及影印出版、图录出版的方式加以保护与利用,其成果推动学术发展。本文将有利于综合研究齐如山及其收藏的古籍文献的情况、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的方式,以及当代对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保护,进而补充并充分发掘齐如山作为藏书家身份的研究资料。从而探明利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所取得的成果在促进中外古籍的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陈利萌[3](2020)在《武亿方志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亿,字虚谷,号小石,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是乾嘉时期的着名经学家、金石学家。经学、金石研究之外,武亿于晚年涉足方志编纂之事,自乾隆六十年始,他先后主持编纂了(嘉庆)《鲁山县志》、(嘉庆)《宝丰县志》、(嘉庆四年)《安阳县志》三部县志(1),留下了丰硕的方志编纂成果,被誉为一代修志名家。本文分三章对武亿的方志编纂成就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考察了武亿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参与编纂地方志的背景和经过,整理了武亿所编县志的版本和收藏情况。第二章通过对比的方法,将武亿所编县志与当地旧志及同时期地方志进行比较,考察了武亿所编志书的特色。第三章通过分析归纳史料,总结了武亿的方志编纂思想,分析了武亿所编方志的价值,发现了武亿方志编纂的不足之处。得出研究成果如下:武亿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承学,天资聪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走上了读书治学的道路。此后在从学朱筠的过程中,他形成了考据学的治学路径。清代修志之风盛行,武亿作为河南的着名学者被邀请主持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经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地方志较其他志书展现出了诸多精良之处:体例精善、舆图精良、考证详赅、内容严谨。同时,作为当时着名的金石学家,武亿非常重视金石在地方志中的作用,因此他编纂的地方志均设置金石专目,并且广泛引用金石资料资考证之用。在地方志编纂的实践中,他形成了“方志为史,详略配合”、“考信不诬,反对凿空”、“经世致用,简明扼要”、“金石乃一方文献之要”的方志编纂思想。他所编的三部志书详于考据,保存了丰富的地方史料,设置“金石”之目保存了丰富的金石资料。其中“金石”专目的设置扭转了中原金石研究被外省人士主导的局面,亦对此后河南方志中“金石”专目的设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他所编志书均仿史例采用纪传体,体例精善,得到了纪昀的大力推崇,影响了此后一段时间的志书编纂体例。诸多优点之外,武亿所编几部志书亦有不足之处,如不设类序,详古略今,以及志书中所透露出的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但归根究底,他所编几部志书在乾嘉时期的河南展现出了超越同时期其他志书的精良品质,武亿足资可称一代修志名家。

张亚军[4](2019)在《明清时期“山西会馆”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山西商人走南闯北,在国内外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商业奇迹。随着晋商崛起,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经商之地的权益,协调自身内部在经营之地的利益纷争,同时也为了满足自身长期在异乡他地的生活文化需要,先后在所在之地建立了各级各类的“山西会馆”,成为山西商人发展的重要平台。据本人初步研究,明清时期“山西会馆”多达182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这些“山西会馆”中,有的是仕绅建立的,有的是商人建立的。有的会馆是某府县的同乡会馆,而有的会馆容纳了山西各地商人,甚至还有会馆是山西与外省商人合建的。“山西会馆”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本文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山西会馆”进行初步的统计和研究,将“山西会馆”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认为应该是明后期至清初时期,这个阶段是“山西会馆”发展的兴起阶段。第二个阶段我认为应该是康乾嘉时期,这个阶段是“山西会馆”发展的高峰阶段。第三个阶段我认为应该是道光至宣统时期,这个阶段是“山西会馆”发展的衰落阶段。从各地“山西会馆”的筹建方式这个角度来分析研究,把“山西会馆”分为仕绅建设型、仕商共建型、晋商共建型、府县晋商共建型、联合兴建型等五个类型。从营建会馆的资金来源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把营建“山西会馆”的出资方式分为仕绅出资、行会出资、仕商共同捐资、属地晋商出资等四种方式。以会馆经营行业为考察点,将“山西会馆”可以分为颜料会馆、布行会馆、煤行会馆等等。对“山西会馆”的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无论是馆长负责还是轮值负责,都要接受严格的监督。整理了部分会馆内部的规约制度,得出会馆对内有仲裁和处罚的功能,对外有协调的功能。还对会馆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探求“山西会馆”作用和“山西会馆”支撑数百年的原因。本文还对“山西会馆”的空间分布做了统计分析,梳理出“山西会馆”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并且,“山西会馆”在京师都会及北方多有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河的商埠也多有分布。从文化信仰的角度对“山西会馆”进行研究,会馆不仅有关公信仰,还有财神信仰等其他神灵信仰,而且还体现出儒家的思想文化信仰。以此为依据,可发现“山西会馆”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并且可以凝聚同乡情谊、弘扬行善义举、传承乡土文化。晋商的崛起使山西会馆在众多省份建立,对山西会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回溯历史,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明清时期晋商商业的发展,也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闻虹[5](2019)在《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文中指出旅游是人们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活动,交通是位于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连接体。交通的范围和效能制约着人们的旅游空间,也制约着人们的旅游方式。决定交通状况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工具,而近代旅游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工具的进步,即由人力、畜力等自然力转变为利用机械力,使人们获得了超越自然限制的交通能力,从而使大规模异地性的人口流动成为可能,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而交通的机械化——即交通近代化是旅游事业变革的一个必要条件。交通工具的革新过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变革问题,还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流动等一系列变革的过程。从古代到近代,旅游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近代前后的旅游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样是旅游,在近代以前,它仅仅特指个人的活动,但在近代以后,则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活动。19世纪60年代,北洋三口开埠通商,以轮船、铁路为代表的新式交通开始传入该区域,不但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而且也为旅游事业各要素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文所研究的就是近代铁路、轮船的兴起对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背景。19世纪中期,环渤海区域的天津、烟台、营口开埠通商,开始了被动冲击式的近代化进程。北洋三口开始与西方国家通商贸易,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发展。轮船、铁路所构成的新式交通体系在该区域初步建立。在经贸结构、交通条件、矿业开采等具体因素变动的刺激下,环渤海地区城镇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该区域在社会转型之中,逐渐形成了新资产阶级、新知识群体等新兴社会阶层。近代工业社会衍生出工作时间制度,使城市人口的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逐渐分离。在西风东渐潮流冲击之下,人们的休旅生活也呈现出了新的风貌。第二部分是对航运与旅游空间扩展的研究,即北方旅游事业变革开端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渤海地区的青岛、大连、威海等海滨区域相继开埠,西方人为满足旅居中国外侨的生活需求,对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区域城市避暑功能进行了开发。北方各轮船航线陆续开通,并与南方甚至世界航运线路对接,形成了系统的交通网络体系,环渤海区域各海滨成为夏季西人避暑度假的“飞地”。国际航线的开辟为人们拓展了国际旅游空间,便利了西方人来到中国考察、度假、经商、传教等活动。同时,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去体验西方文明,航运的开通直接推动了近代出入境旅游的发展。第三部分是铁路及铁路部门所促进的旅游空间的延展。铁路兴起以后,在环渤海区域产生了较强的旅游效应。铁路将沿线分散的景观串联起来,为游客构筑了一条线性景观廊道,位于线性廊道内的传统旅游地,因铁路交通的便捷而吸引力大增。在传统旅游空间不断变革的同时,铁路也带动了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19世纪末,西人筑路时发现了避暑地——北戴河,被清政府确定为“各国人士避暑之地”。1917年,为便于中西人士避暑往来,北宁铁路局增筑海滨支路,锐意推广北戴河的铁路旅游,参与北戴河海滨地的建设,使得北戴河从无人知晓的地理空间,逐步演变为闻名中外的避暑度假地。1930年代,北宁铁路出于营利的动机,致力于开发沿线兴城温泉、宁园等新型旅游空间。民国时期,各铁路都发行了旅行指南作为宣传媒介,铁路旅行指南反映了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变迁规律,即旅游地的空间序列从线性发展成网状,旅游空间呈现出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第四部分是新式交通所引起的旅游大众化倾向。新式交通在技术层面上的先进性促使了人们旅游意识逐渐萌发,新式交通部门将旅游作为发展客运的重要路径,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推广,旅游群体的波及面越来越广,其中以新知识群体的旅游活动最为突出。修学旅行、蜜月旅行以及会议旅行是较为典型的旅游方式。修学旅行作为新式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蜜月旅行是新知识群体“摩登”生活方式的标志,参观游览成为学术团体举办学术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近代交通部门是这些新型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外部支撑力量。第五部分是对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的研究。对近代旅游产业发育影响最大的是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直接催生了近代旅游业。新式交通及其部门促使旅游活动呈现出较高程度的商品化与市场化。铁路部门为便利旅客在沿线遍设旅馆,与传统客栈相比,这些旅馆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经营管理上均发生了“质”的飞跃。铁路部门重视宣传铁路旅行,采用报刊、杂志等现代化的商业媒体刊发广告,并以各铁路局为单位组织多届全国范围的“铁展会”。铁路运输凭借其技术层面的优势,促使了团游模式的出现;铁路部门更是促进了作为其附属部门的专业性旅行服务机构即中国旅行社的产生,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形成的标志。在旅行社产生之前,铁路部门一直行使着组织、发展旅游活动的职能。

魏珂[6](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指明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李博强[7](2015)在《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文中指出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此设立台湾总督府,建立以总督府专制独裁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为巩固殖民统治积极推动资源调查、整顿土地林野、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及加强施行奴化教育等政策,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而在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的过程中,盐作为台湾的重要经济资源成为台湾殖民政府调查、改造及掠夺的对象。本文以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产销体系的殖民化改造为研究重心,运用贯通性、比较性和微观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台湾盐政的曲折性发展历程。同时运用横向共时维与纵向历时维的角度,从盐这一微观视野透视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专卖制度的重构与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宏观视野下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殖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沿革提供补充,并且以盐业专卖制度的变革为主线,以日据时期为重点,全面阐述在不同时期,不同政府,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台湾盐业体系的连续与断裂。为实现所要研究的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回顾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建立的背景,了解日本殖民者是如何确立实行盐专卖政策的;其后论述甲午战后台湾总督府对原有专卖制度进行重构,通过建立或调整盐业专卖的管理、法规及资本体系,使其成为殖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之后分析台湾总督府对台湾盐业产销体系进行殖民化改造的过程。在盐业生产方面,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及盐田的开设修复;在盐业购销方面,总督府颁布盐业收纳方式、手续等规则,改造岛内贩盐行销体系,推动台湾盐向日本、朝鲜等岛外市场销售。此过程中,台湾总督府颁布一系列殖民法令,强化对盐业产销的控制,鼓励日本盐业资本的侵入,逐步形成以日本盐商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最后阐述日据中后期,台湾盐在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背景下,被纳入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之中,实现本地“工业化”。日据时期,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充当了战略物资的供应地及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形成了殖民地对日本的附属化,日本对殖民地的依赖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从“工业日本,农业台湾”向“工业台湾,农业南洋”的转变均是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相关经济资源,使台湾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盐业资源是台湾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日本重点控制和掠夺的战略物资。日本在台湾建立盐业专卖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台湾盐的生产和销售,以维护其殖民统治,保证日本本国生产生活中对盐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日本在台湾所建立盐专卖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财税经济制度,而是以掌握殖民地经济命脉为核心,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的重要一环。台湾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追随于日本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对外侵略和殖民为最终目的。

高健[8](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石永拴[9](2013)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既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全新的重大理论问题。1978年以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增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经济成果。在此其间,由于区域内部金融支持能力不足,导致金融运行状况整体呈现弱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原经济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成为制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发展瓶颈。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力求揭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并从中总结出有关金融支持与区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并在金融实践领域中做出有益探索。本文从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存在动态相关性这一逻辑出发,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理论为支撑,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所采用的主要模式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将区域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三化”协调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构建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探讨金融支持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渠道和效应,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趋势。同时,基于区域金融支持对产业关联、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化”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合开放条件下金融资源全球配置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从金融发展层面来寻求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提出了有关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中原经济区内部经济增长的差距。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金融只是被动地适应区域开发对融资的需求,未能全面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在金融生态、信用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从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实际出发,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确立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然后定义和规范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概括相应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归纳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述评。本章梳理了国内外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从区域金融、金融支持的视角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厘清了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研究的内容和现状,发现了既有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并从中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主要提出了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金融发展与金融支持,分析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三化”的发展脉络,建立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研究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结合经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实践,梳理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模式,并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找到适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为本文相关章节提供借鉴。第五章主要考察了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总体上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区域金融发展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第六章着重对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金融发展与产业关联、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技术能力提升等几个层面揭示出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效果,并结合实际指出影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第七章主要是提出完善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章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强化金融支持作用的总体思路,并根据区域发展特征,提出可以通过优化金融生态、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加快融资模式创新、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来提升区域金融支持能力,扩充金融服务功能。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根据论文所做的工作,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刘廷[10](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二、《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2)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
    一、齐如山生平
    二、齐如山藏书来源
        (一)戏界各种公共场所
        (二)梨园世家
        (三)清宫
        (四)市面及街上小摊
    三、齐如山藏书之分类构成
    四、齐如山藏书珍本举例
第二章 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
    一、原生性保护
    二、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
        (一)书籍题跋
        (二)藏书印
    三、陈列古籍文献
    四、编纂出版存藏目录
第三章 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
    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
        (一)国内藏书情况
        (二)海外藏书情况
    二、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保护模式
        (一)海外古籍回归及应用
        (二)古籍数字化保护
        (三)古籍出版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统计表
附录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附录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后记

(3)武亿方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一)武亿家世、生平考证
        (二)武亿着述的着录及考述
        (三)武亿学术成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武亿生平及其方志编纂
    第一节 武亿生平简述
        一、官宦世家,少年承学
        二、拜师笥河,入学术门
        三、官知博山,廉政爱民
        四、坐馆授徒,着书修志
    第二节 武亿编纂方志的背景和经过
        一、武亿编纂方志的背景
        二、武亿编纂方志的经过
        三、(嘉庆四年)《安阳县志》的编纂责任厘清及各志的版本和收藏情况
第二章 武亿所编志书的特色
    第一节 武亿所编志书简析
        一、三部志书的相同之处
        二、三部志书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武亿所编县志与旧志相较的特色
        一、体例的特色
        二、内容的特色
    第三节 武亿所编县志在乾嘉间河南志书中的特色
        一、乾隆、嘉庆两朝河南修志情况
        二、武亿所编县志在乾嘉间河南志书中的特色
第三章 武亿的方志编纂思想及其方志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武亿的方志编纂思想
        一、方志为史,详略配合
        二、考信不诬,反对凿空
        三、经世致用,简明扼要
        四、金石乃一方文献之要
    第二节 武亿所编方志的价值及影响
        一、丰富的地方史料宝库
        二、推动了纪传体在志书编纂中的应用
        三、开中原金石研究之先,启后世金石研究之流
        四、培养了修志人才
    第三节 武亿所编方志的局限
        一、不设类序
        二、详古略今
        三、封建思想之局限
        四、迷信思想之羁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清时期“山西会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中国会馆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山西会馆”的研究
第一章 明清山西会馆的发展历史与基本概况
    一、明清山西会馆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山西会馆的发展阶段
        (一)山西会馆的兴起阶段
        (二)山西会馆发展的高峰阶段
        (三)山西会馆的衰落阶段
第二章 山西会馆的分类及营建
    一、山西会馆的筹建分类
        (一)晋商共建型
        (二)晋商与他省商人联建型
        (三)府县晋商共建型
        (四)行业共建型
        (五)仕绅主办型
        (六)仕商共建型
    二、山西会馆的营建分类
        (一)属地晋商出资
        (二)行会出资
        (三)仕绅出资
        (四)仕商共同捐资
    三、山西会馆的营建方式
        (一)新建会馆
        (二)扩建会馆
        (三)迁建会馆
        (四)重建会馆
第三章 明清山西会馆的经营管理
    一、会馆的组织与领导
        (一)馆长负责制
        (二)轮值制
    二、会馆的规约制度
        (一)会馆对内的仲裁处罚功能
        (二)会馆对外的协调功能
    三、会馆的经营管理
        (一)会馆的收入
        (二)会馆的支出
    四、会馆的经营行业
        (一)盂县商人经营的氆氇行业会馆
        (二)临汾商人经营的干果杂货行业会馆
        (三)长治商人经营的煤铜铁行业会馆
第四章 明清山西会馆的分布
    一、会馆南北分布
    二、会馆东西分布
    三、会馆分布的主要区域
        (一)京师
        (二)省会城市
        (三)商埠码头
        (四)边陲要塞
        (五)山西省内城镇
    四、会馆分布的主要走向
        (一)沿陆路商路分布
        (二)沿水路商路分布
        (三)在海路商路口岸分布
第五章 明清山西会馆的文化信仰
    一、会馆的神灵信仰
        (一)关公信仰的形成
        (二)会馆的其他信仰
    二、会馆中的文化
        (一)建筑设施
        (二)儒家思想观念
第六章 山西会馆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一、山西会馆的特点
        (一)层级分类多样化的特点
        (二)经营行业多样性的特点
        (三)分布侧重于京师大都会北方和东南沿海的特点
        (四)融合商业经济和乡土文化为一体的特点
    二、山西会馆的作用
        (一)凝聚同乡情谊
        (二)弘扬行善义举
        (三)传承乡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的概念内涵
        (二)新式交通的概念
        (三)旅游事业的变革
    三、学界的研究综述
        (一)新式交通与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新式交通体系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三)新式交通体系与社会变动的关系研究
        (四)关于近代旅游史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变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北洋三口的开辟与西方商业化的强力冲击
    第二节 北洋三口近代工业化的开启
    第三节 环渤海地区近代新式交通产业的初步建立
        一、港口与轮船运输
        二、近代化的陆路运输
    第四节 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序幕的拉开
        一、环渤海地区通商口岸率先城市化
        二、工业与交通枢纽型城镇的勃兴
    第五节 西风东渐与环渤海地区新式旅游风尚的萌动
        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二、近代化的时间节奏
        三、生活方式的西风东渐
第二章 航运与旅游空间的扩展
    第一节 渤海湾沿岸多口开放与航运网络的形成
        一、渤海湾沿岸多口岸开放与海滨避暑地的开辟
        二、渤海湾航运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北方海上航运与避暑旅游
        一、烟台航运与海滨避暑旅游的发端
        二、威海航运与旅居上海西人的避暑天堂
        三、青岛航运与都市避暑旅游
        四、大连航运与东北避暑之始
    第三节 国际航线与近代的出入境旅游
第三章 铁路与旅游空间的延展
    第一节 环渤海地区铁路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铁路与线性景观廊道的构建
    第三节 京奉(北宁)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休旅文化
        一、铁路与北戴河海滨“风景的发现”
        二、铁路与北戴河休旅空间的开辟
        三、世外桃源: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体验
    第四节 铁路与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
        一、京奉(北宁)铁路与温泉旅游地的开发
        二、北宁铁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第五节 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
        一、环渤海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与铁路旅行指南的产生
        二、线性——网络:指南与旅游地空间序列的形成
        三、内陆——沿海:指南与旅游空间的向海性迁移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的大众化倾向
    第一节 新式交通的驱动作用
        一、新式交通与人们旅游心态的变化
        二、交通部门促进旅游大众化的措施
    第二节 新式交通与修学旅行
    第三节 新式交通与新知识群体的旅游
        一、新知识群体的蜜月旅行
        二、学术团体的会议旅行
第五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
    第一节 旅馆服务设施的近代化
        一、火车站、码头与旅馆的集聚
        二、铁路部门自建的新式旅馆
    第二节 铁路旅行广告与展览会
        一、广告与铁路旅行宣传
        二、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推介
    第三节 铁路与旅行中介组织的近代化
        一、铁路与团体旅游的出现
        二、铁路营业所:铁路部门自建旅行中介组织的尝试
        三、旅行社:商业性旅行中介组织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二、学生卫生运动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四、自杀个案分析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二、喋血三·一八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生死本轮回
结语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7)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四、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建立的背景
    第一节 甲午战前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
    第三节 盐业自由买卖向专卖政策的转变
第二章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重构
    第一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管理体系的重建
    第二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法规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盐业资本体系的调整
第三章 专卖制度建立后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改造
    第一节 挖掘潜力: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
    第二节 扭转形势:日本盐商在盐田改造阶段“由弱而强”
    第三节 着力控制:台湾制盐株式会社的设立及运行
    第四节 提供支持:总督府在盐田修复过程中给予补助
    第五节 日系资本的进入:野崎台湾盐行对布袋盐田的开垦
第四章 专卖制度体系中台湾总督府对盐业购销的改造
    第一节 改革规则:总督府对台盐收纳手续的改造
    第二节 简化层级:总督府专卖局对岛内贩盐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强化管理:改造行销体系过程中的私盐问题
    第四节 “求贩路于岛外”:总督府推动台盐向日本国内输出
    第五节 拓展市场:寻求对朝鲜等台湾周边地区的输出
第五章 工业化与战时统制经济下的台湾盐业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工业盐机构的设立
    第二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台湾工业盐的深化发展
    第三节 工业盐田买卖关系的确立与规定
结论
    一、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本质
    二、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变迁的主线及其特征
    三、台湾盐专卖制与同一时期大陆盐政体制的关系
附录
    一、乾隆四十八年至光绪十四年台湾盐埕杜卖契约原文
    二、日据时期历年盐田面积及产盐量表
    三、日据时期历年台湾盐销售数量表
    四、1925年3月台湾盐田及盐配给图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日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概况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一、新疆方志数量
        二、新疆方志类型
        三、新疆方志名称
        四、新疆方志体例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一、《出关志》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三、道安《西域志》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一、隋唐西域佚志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一、宋元西域方志
        二、明代西域方志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小结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一、多收御制诗文
        二、门类独特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三、版本系统复杂
        四、同书异名混乱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二、新方志的兴起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一、设局修志未成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二、编纂体例特点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一、史料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方志学价值
    小结
结语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一、西域古方志
    二、清代方志
    三、新疆乡土志
    四、民国方志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框架结构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二、有关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二、有关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三、有关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第三章 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发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传导路径
    第二节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一、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
        二、金融发展与“三化”协调发展
        三、金融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
        四、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美国对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美国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三、美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第二节 日本和韩国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日本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韩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一、印度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巴西对欠发达地区及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第五章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演变的历程
        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演变的三个阶段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一、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二、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三、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 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发展慢于经济发展
        二、金融增加值占比相对较低
        三、金融效率低下
    第四节 金融生态与金融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二、直接融资比重偏低
        三、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第六章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表分析
        一、金融保险业的使用结构分析
        二、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区域技术能力提升的空间分析
        一、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描述
        二、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金融发展与“三化”协调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模型
        二、实证与结论
第七章 完善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逐步完善金融发展的硬环境
        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塑造金融生态软环境
    第二节 构建跨省区联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一、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推动跨区金融联动
    第三节 推动城镇化引领下的“三化”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引领下“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引领下“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四节 加快融资模式创新
        一、探索金融脱媒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二、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
        三、以金融创新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
    第五节 加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路径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二、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课题

(10)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二、再利用原则
        三、再循环原则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一、庇古税
        二、科斯定理
        三、生态学理论
        四、系统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资源税
        二、资源补偿费
        三、矿区使用费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概论
        二、增值税(产品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煤炭产业
        二、废旧金属产业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一、资源税
        二、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排放费
        二、服务费
        三、污染产品税
        四、投入品税
        五、资源税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园区基本状况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附录二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附录三

四、《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D]. 黎冬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武亿方志编纂研究[D]. 陈利萌. 河南大学, 2020(02)
  • [4]明清时期“山西会馆”研究[D]. 张亚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D]. 闻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D]. 李博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石永拴. 武汉大学, 2013(01)
  • [10]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中州煤炭》2002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