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与科技

论建筑与科技

一、杂谈建筑与科学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堃[1](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认为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史鹏飞[3](2020)在《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嘉胄《装潢志》作为中国第一本总结归纳古书画修复原则及步骤的系统性论着,以其丰富的鉴赏知识及长久的装裱实践经验,确保了该书所记载工艺步骤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设计文献的刊行在晚明时期蔚然成风,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深厚积累,手工业的多样化发展,在明代中后期进入到异常繁荣多样的阶段,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类手工技艺的精进与钻研,为社会财富的积累提供来源;另外,明代中期思想的解放潮流,以及明晚期西风东渐的历史变化,刺激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而朝代的更迭,终止了这种思想解放潮流的进一步发展,江山易主,思想重建,文人思想的敏感性促使其着文写作的文化担当感;丧乱年代之文化载体的非命,引发文人的着书刊行的文化道义感。除了文化担当意识之外,面对当时受士绅阶层的审美趣味及要求而深刻影响的物质文化形态,周嘉胄的《装潢志》不仅仅是一种延续书画性命的手段,而是一种变革背景下,文化遗存恐难延续的焦虑状态下,试图通过手工技艺的技术总结,为文化传承提供技术保障的创新与突破。技艺是手工艺人的技艺,趣味是赏玩者的趣味。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改变趣味,但是趣味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艺,甚至亦可成为技艺的主导。然而,一人若兼具赏玩者的趣味及手工艺人的技艺,再能够敏感于世事变迁及社会动荡导致的文化败落现象,而反思技艺在辅助文化传承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着文志之,或可成为一种经典。

赵泽祥[4](2020)在《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民宿产业在旅游与体验经济兴盛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由此带来建筑业的生产活动随之增多。在城市或者乡村中,新建或更新改造类的民宿建筑迅速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机遇和危机。通过对民宿建筑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精品民宿存量少,城市或乡村民宿的设计观念意识不强,大量的民宿建筑缺乏地域性和精品特质,同质化现象严重,面临重蹈快速城市化建设的覆辙。在旅游的住宿选择中,游客选择民宿而非一般酒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当地居住文化的体验的要求,在住宿之余,能够体验当地的美食美景和民俗特色。因此,民宿建筑不仅承担了住宿的功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民宿建筑不同于一般类住宅,更不同于传统酒店,应体现出地方特色,还要具有时代性。在满足当代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应呼应传统,体现建筑设计的价值。为了更好的体现民宿建筑的文化性及价值,本文以“建构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建筑现象学”,“动态保护”和“工匠精神”等理论,从建筑学建造本体——材料和技术出发,而非单纯的讨论形式与空间,并引入场所精神和关于人的情感体验要素,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的民宿建筑,也从侧面研究小规模住宅、小规模酒店和小规模文化建筑的优秀案例,从建筑的结构,界面和细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探讨民宿建筑在建构语境下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本文为民宿建筑的创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任航[5](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认为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吴浅[6](2020)在《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目标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加快,古村落的消亡与折损也在与日俱增。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策略,古村落需要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活力。基于宣传、弘扬古村落文化遗产、提高社会公众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所产生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古村落数字化平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本研究以情感需求理论和情感化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目标群体的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最终得出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不仅满足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让用户体验线上古村落的过程中,意识到古村落的价值,提升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本文首先对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选取4款主流的古村落平台作为基础样本,提取形态构成元素和感性意象,通过用户调研的方式将产品形态和用户的情感关联起来,构建古村落数字化平台情感交互方法。其次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及需求有所了解,基于产品形态与情感关联归纳出用户的情感需求,并提出用户情感体验目标。通过分析用户调研数据结果,将目标用户分为探索型用户、娱乐型用户、研究型用户,通过对目标用户角色建模,将主要用户定为探索型用户。基于情景故事获取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将其作为后续方案设计的依据。然后基于用户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点,绘制功能架构图,选择寻找古村、古村展示、古村主页三个主流程展开设计,以高保真原型图展示设计效果。最后邀请目标用户对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交互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要求被测用户完成测试任务,对交互方案进行评估。根据反馈的问题和缺陷继续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完成设计。本文提出的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目标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设计满足了用户的心理期望,提升了用户的情感体验,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本课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人们更真实了解乡村、了解古村落提供服务,研究所得的设计体系和方案为古村落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情感体验理论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邱佳铭[7](2020)在《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大量运用开后世山水画之先,本文注意到点景建筑在宋代山水画造境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点景建筑这一元素切入,以点景建筑参与山水画意境营造作为展开讨论的背景,结合对宋代代表性山水画的考察,探讨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各大博物馆馆藏宋代山水画代表性作品中点景建筑的数量、类别、形态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对客观、详实的数据和结论,既有对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宏观特征的把握和认知,又有微观上相对清晰准确的检视与分析。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在绘画本体的形式语言层面上可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点景建筑参与画面空间和“远”意的营造;其二是在山水画造境法则制约下点景建筑图式结构的提炼和运用。前者是点景建筑对山水画造境的作用与意义,是其作为山水画元素之一参与造境的重要路径。后者可以看作是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规定和制约,是山水画造境法则对点景建筑的反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萧寺”、“草庐茅舍”、“村落”以及“亭”等点景参与特定意境的营造为例,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萧寺”与佛禅文化,“草庐茅舍”、“村落”与老庄思想影响下的隐逸文化,“亭”与儒家仕隐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山林幽趣”的内在联系。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塑造了点景建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是山水画点景建筑及其图式的语义来源,建构起人们对“萧寺”、“草庐茅舍”和“村落”、“亭”的普遍文化认知,并形成一种文化惯例和集体经验,这必然会作用于山水画意境的创造并且被观者感知。对点景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进行文化阐释和语义溯源,既是挖掘解析宋代山水画特定意境的深层内涵,实际上也是山水画造境过程反作用于点景建筑文化品格、精神内涵和图式结构进一步提炼、集中和明确的过程。通过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在重新审视、发掘宋代山水画特质和智慧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点景建筑在山水画中既是人文精神与自然山川精神聚积、交汇的中介和交点,又是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和绘画实践本体。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并非创作过程中简单的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中,在外显的形式语言和内蕴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上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双向建构的关系,凸显出中国山水画区别于风景画的文化意义。宋以后的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无不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拓展。

吕天石[8](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朱天一[9](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何倩[10](2019)在《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评估及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下,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入市能有效增加住房需求、改善农民生活,保障村集体利益。但以何种模式推行集体土地租赁建租赁房可能对住房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地方政府开拓一条兼顾租赁房市场、商品房市场和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论文以此为题展开研究,既是对现有理论的有益补充,也为地方政府合理制定政策奠定了科学基础。论文探讨了集体土地入市建设租赁住房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住宅价格的特征价格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北京“泓鑫家园”和上海“联明雅苑”两个研究对象,并实证研究分别得出两个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通过两个实证模型的结果以及相关公开资料分析得出两个集体用地建设租赁房运营模式、项目风评的差别,并结合比较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建议。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取和集体租赁住房相关的特征变量为“与集体租赁住房之间的距离”这个特征变量。在相关文献梳理和专家问卷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住宅价格特征变量,确定了“与集体租赁住房之间的距离”、“生活配套”、“教育配套”等14个住宅价格特征变量。然后确定了两个研究对象,北京“泓鑫家园”集体租赁住房项目和上海“联明雅苑”项目,找出两个研究对象1km范围内的商品房。通过python爬取相应特征变量数据以及百度地图获取相关的特征变量数据并进行量化。再者分别对两个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进行影响评估。其中泓鑫家园项目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到集体租赁住房的距离扩大一单位(km)则导致周边住宅价格增加约31.4%。相反联明雅苑对周边住宅价格不产生影响。两个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的不同的影响。最后将这两个集体租赁住房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相关公开资料和第三章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两个集体租赁住房不仅在对周边房价的影响不同,同时两个集体租赁住房的运营模式,收益分配方式、入住率以及网络评价都各不相同。泓鑫家园项目政府参与度较高,且更偏向保障性住房运营模式,而联明雅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集体参与度更高,由集体自筹资金以及自主运营。相比较而言,集体参与度更高的联明雅苑项目无论是分红以及入住率,以及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都好于泓鑫家园。

二、杂谈建筑与科学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谈建筑与科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2、艺术、经济与社会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人口构成
        二、交通方式
        三、经济发展状况
        四、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一、 “自娱+娱人”模式
        二、 “趣味+金钱”模式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第二节 税收制度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结论
附录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明的变革与新知
    二、《装潢志》研究现状
第一章 《装潢志》前的“装潢”论
    第一节 “装潢”之变
    第二节 装潢的文献记录
    第三节 字画装潢从业人员
第二章 周嘉胄及其交游
    第一节 周嘉胄成长的时代
        一、何心隐之死
        二、书院复建与文人结社
    第二节 周嘉胄及其交往
        一、鉴古工书富收藏
        二、交往官员
        三、好睡嗜香,意于遁世
第三章 《装潢志》成书考
    第一节 装潢技艺的广泛需求与应用
        一、装潢与字画收藏
        二、多重身份的装潢艺人
    第二节 周嘉胄的忧虑与写作
        一、国变后的焦虑
        二、紧迫的写作
第四章 《装潢志》的写作特点与开创性
    第一节 明代装潢文献分析
        一、抄袭
        二、考证纠谬
    第二节 周嘉胄新创《装潢志》
        一、定装潢原则——书画之司命
        二、装潢步骤的分析总结
        三、对装裱品式的初步归纳
第五章 《装潢志》价值论
    第一节 清代装潢文献
        一、周二学《赏延素心录》
        二、典籍中的“装潢”
        三、笔记小说中的“装潢”
    第二节 近代装潢文献
        一、拯冬《装潢杂谈》
        二、蒋吟秋《书画与装潢》
    第三节 现当代字画修复技艺与研究
        一、装潢匠师身份之变
        二、博物馆与字画修复
        三、民间艺术机构中的字画修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经典装潢文献辑注

(4)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热带来民宿产业的发展
        1.1.2 城市既有建筑改造和乡村振兴战略
        1.1.3 国家及本土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1.2 研究问题分析
        1.2.1 工匠精神
        1.2.2 文脉延续和审美
        1.2.3 地域特色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关于民宿的研究
        1.3.2 关于建构的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和分析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6.1 论文研究的层面和范围界定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研究框架
2 民宿建筑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关于民宿建筑
        2.1.1 民宿建筑的概念辨析
        2.1.2 民宿建筑的分类
        2.1.3 民宿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
        2.1.4 民宿建筑设计中的条文规范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建构
        2.2.2 建筑现象学
        2.2.3 动态保护
    2.3 建构要素
        2.3.1 建构中的材料要素
        2.3.2 建构中的技术要素
    2.4 建构应用于民宿建筑的必要性
        2.4.1 传统地域性的呼唤
        2.4.2 形式与空间的要求
        2.4.3 细部的表达与审美
    2.5 本章小结
3 结构表现
    3.1 显现与消隐
        3.1.1 真实性显现
        3.1.2 冲突性消隐
    3.2 受力形式
        3.2.1 点受力
        3.2.2 线受力
        3.2.3 面受力
        3.2.4 体受力
    3.3 层次性
        3.3.1 空间层次
        3.3.2 时间层次
    3.4 本章小结
4 界面形式与建构
    4.1 界面限定
        4.1.1 被动限定
        4.1.2 主动限定
    4.2 界面打破
        4.2.1 传统形式转译
        4.2.2 肌理纹路变化
        4.2.3 内外空间翻转
        4.2.4 异质元素置入
    4.3 界面延伸
        4.3.1 与自然的接触融合
        4.3.2 界面的分离
        4.3.3 过渡的交通空间
    4.4 界面消解
        4.4.1 通过材料统一消解
        4.4.2 透明性与反射消隐
        4.4.3 流动性
    4.5 本章小结
5 细部构造与装饰
    5.1 转译重构
        5.1.1 材料替换
        5.1.2 比例尺度
        5.1.3 形式转译
    5.2 传统再现
        5.2.1 图案文字
        5.2.2 装饰构件
    5.3 工艺感知
        5.3.1 控制度
        5.3.2 行为触动
        5.3.3 时间记忆
    5.4 本章小结
6 民宿建筑项目实践
    6.1 项目背景概况
        6.1.1 基地状况
        6.1.2 场地与方案
    6.2 项目中的建构体现
        6.2.1 结构设计
        6.2.2 界面设计
        6.2.3 细部设计
    6.3 设计反思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民宿调研案例汇总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目标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中国古村落现状调研
        1.1.2 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研究进展
        1.1.3 国内外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课题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情感体验分析
    2.1 情感体验理论依据
        2.1.1 情感化设计理论
        2.1.2 情感体验与需求关系
    2.2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引发用户情感体验因素
        2.2.1 基于古村落元素平台样本选择
        2.2.2 古村落平台形态构成元素研究
        2.2.3 古村落平台情感化意象研究
        2.2.4 产品形态与用户情感关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村落数字化保护平台的用户情感与需求研究
    3.1 用户分析
        3.1.1 用户基本特征
        3.1.2 用户心理特征
    3.2 用户情感需求调研
        3.2.1 用户访谈调研
        3.2.2 问卷调研
        3.2.3 问卷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3.3 用户情感体验目标
    3.4 情感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概念设计
    4.1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概念
    4.2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创新思路
    4.3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情景故事分析
        4.3.1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用户角色构建
        4.3.2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情景故事分析
    4.4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需求定义和功能设定
        4.4.1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需求定义
        4.4.2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功能设定
    4.5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功能架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交互设计
    5.1 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交互流程
        5.1.1 “寻找古村”的交互流程
        5.1.2 “古村展示”的交互流程
        5.1.3 “古村主页”的交互流程
    5.2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原型设计
        5.2.1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寻找古村”原型
        5.2.2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古村展示”原型
        5.2.3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古村主页”原型
    5.3 基于情感体验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方案评估和修改
        5.3.1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方案的可用性测试
        5.3.2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方案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B 古村落数字化平台的用户调查问卷
    附录C 用户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宋人的山水画造境观念与方法简析
        (一) 意境的内涵辨析
        (二) 造境的观念与方法
第一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类别、形态特征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从早期建筑图像到宋代山水画中的点景建筑
    第二节 点景建筑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现存宋代代表性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统计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 点景建筑数量与画幅体裁相关
        (二) 点景建筑类别及其历时性拓展
    第三节 不同类别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分析
        一、点景建筑形态特征的两个层次
        二、楼观类点景
        (一) 建筑结构对形态特征的影响
        (二) 楼观类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
        三、村居类点景
        (一) 村居类点景的建筑结构
        (二) 村居类点景的形态特征
        四、亭榭类点景
        五、桥栈类点景
        六、城关类点景
第二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参与从空间到“远”意的营造
    第一节 点景建筑自身空间感的表达
    第二节 因点景建筑布局形成的空间联动关系
        一、影响点景建筑布局的观念
        (一) 伦理秩序与自然规律的合一
        (二) “可居”“可游”的审美观
        二、联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 沿主峰轴线纵向多点式布局
        (二) 横向展开多点式布局
        (三) 边角聚点式布局
    第三节 在空间的营造中体现“远”意
        一、表现“重叠覆压”的前后空间关系
        二、参与进深空间的营造
        三、参与诗意山水的空间营造
第三章 宋代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制约
    第一节 点景建筑图式内涵辨析
    第二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结构
        一、楼观与林木、山体、云烟的组合
        (一) 丛林楼观式
        (二) 山腰掩抱式
        (三) 云锁楼殿式
        二、村居与人物、舟车、路径的组合
        (一) 平居四列式
        (二) 酒肆当途式
        (三) 高士幽居式
        三、亭与山体、水面的组合
        (一) 亭踞山颠式
        (二) 亭临水岸式
        (三)水中立亭式
        四、桥梁与水面、人物、驴和路径的组合:溪桥策蹇式
        五、云烟雾霭与城的组合:雾锁孤城式
    第三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运用
        一、点景建筑图式运用的本质
        二、点景建筑与其它元素相匹配的笔墨诉求
        (一) 在笔墨语言上的匹配
        (二) 在笔墨结构上的匹配
第四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特定意境营造的范例
    第一节 萧寺与荒寒之境的营造
        一、从“古寺萧条”的诗境到画境
        二、宋人对佛寺萧索枯败迹象的亲历体验
        三、萧寺与秋、冬景“萧寺图”造境
        (一) 萧寺与秋、冬季物候特征在审美感知上的契合
        (二) 萧寺与秋景“萧寺图”造境
        (三) 萧寺与冬景“萧寺图”造境
    第二节 村居类点景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隐逸思想塑造了村居类点景的语义内涵
        (一) 村舍:隐居山林的“结草为庐”
        (二) 村落:归隐田园的“草屋八九间”
        二、村舍村落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 高士幽居的村舍
        (二) 平居四列的村落
    第三节 亭与两种意境类型的营造
        一、宋代士人借亭抒发思想情志
        (一) 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二) 旷达自适的超脱情怀
        (三) 文化、历史的追溯与认同
        二、亭与冲淡空灵、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一) 两种空间布局中的亭
        (二) 亭与冲淡空灵之境的营造
        (三) 亭与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路
    四、概念界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2.1.1 棉纱的情况
        2.1.2 棉布的情况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小结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小结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小结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6.2.1 关税与主权
        6.2.2 城市与乡村
        6.2.3 洋货与国货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评估及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集体土地入市建设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机理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集体土地概念
        2.1.2 集体土地入市
        2.1.3 房价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理论依据
        2.2.2 经济人假设:集体行为理论依据
        2.2.3 供需理论:构建冲击-传导理论分析框架
    2.3 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市场房价
        2.3.2 优化住房结构,分流住房需求
        2.3.3 产生邻里效应,增高矛盾发生率
        2.3.4 依赖土地财政,成本差价转移
        2.3.5 影响机理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影响的计量分析
    3.1 实证模型构建
        3.1.1 特征价格模型理论基础
        3.1.2 特征价格模型的拟合形式
    3.2 确定住宅特征变量
        3.2.1 住宅特征的初选
        3.2.2 问卷调查编制与回收
        3.2.3 特征变量的确定
    3.3 样本的获取与量化
        3.3.1 研究对象的确定原因
        3.3.2 数据来源及整合
        3.3.3 特征变量的量化
    3.4 泓鑫家园片区特征价格模型建立
        3.4.1 模型函数选择
        3.4.2 特征价格模型函数的检验
        3.4.3 模型结果分析
    3.5 联明雅苑片区特征价格模型建立
        3.5.1 模型函数选择
        3.5.2 特征价格模型函数的检验
        3.5.3 模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个集体租赁住房项目比较分析
    4.1 两项目基本情况
        4.1.1 政府参与度高的泓鑫家园项目
        4.1.2 集体参与度高的联明雅苑项目
    4.2 两公租房对周边房价影响差异分析
        4.2.1 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4.2.2 计量实证结果差异比较分析
    4.3 基于比较分析的政策建议
        4.3.1 搭好法律框架,保障多方利益
        4.3.2 政府适度放权,转向市场主导
        4.3.3 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市场需求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商品房的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2 :爬取安居客二手房数据的python语言
附录3 :联明雅苑周边二手房数据
致谢

四、杂谈建筑与科学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D]. 史鹏飞.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4]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D]. 赵泽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目标的古村落数字化平台设计研究[D]. 吴浅.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D]. 邱佳铭.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9]《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10]集体租赁住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评估及比较分析[D]. 何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论建筑与科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