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一、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1](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认为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梁昊[2](2019)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中国事业起步、发展和壮大于马克思主义。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文选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追溯其来源,分析其结构,阐述其内容。文章以实践性、物质运动性和统一性解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继而梳理中国对其的运用和发展。通过总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中国梦想的历史过程及其辩证智慧,在当代发展中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彰显其无可取代的特殊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理论的哲学来源于实践,也只有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伟大建设,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胜利的前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丰富的发展历程,并经由中国反复的实践验证其真理性和价值性。全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概述研究意义、现状、思路与重难点;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第三章梳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运动及其理论成果,用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展示其当代发展;第四章论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修文举[3](2018)在《二十世纪的易学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的易学研究是中国哲学史和易学史上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易学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路的易学研究、新儒家的易学研究以及“科学易”研究。本文主要沿着这三个方向,对哲学与易学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研究范式、研究体系进行探讨和挖掘,并试图探析出易学发展对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作用和影响。全文共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路的易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得到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传播。郭沫若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研究易学中的社会历史问题,其后,许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研究易学,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易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易学的研究打破了固有的研究范式,为易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第二章:“现代新儒家的易学研究”。本文的新儒家易学研究主要以熊十力、牟宗三、方东美和成中英等学者为代表,从熊十力的“生生之谓易”思想、牟宗三的“从自然哲学到道德哲学”阐释研究体系、方东美的“易的本体生命哲学”,以及成中英的“易学本体论与太极创化论”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现代新儒家对易学的本体论、易学哲学体系以及中国哲学体系的建构做出了很大的理论贡献。第三章:“科学易与中国现当代世界观的理性化”。“科学易”致力于以科学方法和理论解易,从易学的科学阐释、易学的数理逻辑建构、易学的现实应用等方面建构“科学易”体系。同时指出现代科学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深入研究的可能思路。如加强哲学辩证方法的研究,以解决“科学易”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汲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突破;发挥创造力和直觉;在科技发展中“易”的自然法则和道德框架的介入等。第四章:“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主要从当代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入手,探讨易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关系。试图析出易学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及建构的有用因素。本文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路的易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其次,对20世纪“科学易”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将其融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框架之中。再次,尝试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儒学和科学对易学的研究于一体,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易学体系,进而为建构当代中国哲学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王青林[4](2013)在《宪法概念研究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者们对宪法概念的研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宪法概念演进的历史,大多把揭示所谓"真正"的宪法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在宪法学的研究中出现了概念帝国主义教条和概念激进主义教条。而对宪法概念发展历史和宪政制度变迁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是突破这两个教条,正确认识宪法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石华灵[5](2012)在《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哲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深刻的哲学变革,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主题和实质及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蕴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综述,笔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澄清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揭示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邵然[6](2011)在《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文中指出本论文围绕“柯尔施问题”,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问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和科学性质的讨论已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的构成成分为我国学术界所关注,但对它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局限在近代哲学的基本框架内——要么通过强调费尔巴哈而最终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实证科学”或“经验实证主义”,要么通过强调黑格尔而最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支脉”或“一种发展”。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及其哲学意义在当代视域下都无法被揭示出来,而与之相伴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科学”之关系的“柯尔施问题”也无法加以澄清。为了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也为了强调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哲学的本质不同,本文从马克思思想的一个根本之点或一个核心之点——存在论基础——出发来讨论问题。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科学”之关系问题(“柯尔施问题”)的两种主流看法及其相互间的争论,并从存在论基础出发,提出证明马克思主义之为哲学的新路径。第二章返回到早先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研究他们如何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重点关注以梅林、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和以卢卡奇、柯尔施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的两条阐释路径,并通过探究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而获得启示,得出如下结论,即:把“物质-实体”和“辩证法”作为马克思思想基础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只有首先把“实践”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基础,才能在当代的视域下更好地阐释马克思本人的“历史科学”,并赋予其以哲学的性质和意义。第三章返回到马克思本人那里,继续围绕“为什么‘实践’必须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基础”和“为什么作为存在论基础的‘实践’能使马克思的学说成为哲学”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最终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以人类解放为指向的马克思主义来敞开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哲学维度。

董震[7](2011)在《寻找属人的希望 ——生存论基础上的希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此在”在世的基本情绪,希望意味着人对于未来的积极渴求和自我承诺,但长期以来,希望并非属人的,而是在一种非人的传统中得以展开。希望在古希腊时代体现为神秘化的命运,在中世纪外化为上帝,在现代抽象化为主体性的人,希望被误读为希望对象,从而僭越了希望着的人以及希望本身,造成了对象化困境,使人陷入不愿希望的绝望当中。为了寻找属人的希望,我们必须以一种“面向希望本身”的基本立场重新切入希望问题。面向希望本身不是面向希望的既有立场,不是面向希望的对象,不是面向此在的其他种种情绪。我们的任务在于将希望同其他有限性情绪的区别中澄明出来,从而呈现出希望所蕴含的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具体语言情境中的“希望”与其他概念交织在一起,歧义丛生,因此我们首先所能面向的只是一组包含“希望”在内的语词的家族相似。然而,我们想要的既非所指先验化专名化的“希望”,也不是表义空泛化贫困化的“希望”,而是一种存在论追求意义上的希望。本文将首先从类型学的角度以“个体”意义上的希望为切入点对希望展开语义分析。类型学将“概念”视为可创造的历史性范畴,家族相似视野下的类型学分类不是传统的“种加属差”,而是“特性”加“相似特性”,在不完全相似的家族相似中选取的某一类型的“相似特性”即成为两个定义间的区隔之维。因此,从类型学的角度讲,“希望”的含义向上可以归属为“情绪”和“需求”,向下可以细化为“欲望”、“期望”、“愿望”等相似情绪,以及一种更原初的狭义希望。原初的希望始于“愿有情绪”,它的动机是好奇,它需求纯粹的存在本身,却又属于彻底的尚未存在。自此在作为具有自我领会能力的个体存在伊始,希望就寓于其自我意识内部而得以发生,但这种基于自我而生的向来我属的希望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最终陷入绝望之中。绝望的发生自失望开始,失望不是不希望,它只是对于某个具体需求的失效判断,是一种否定的信念。希望总是能延宕失望的定论,然而在此在的向死认知中,“死”变成了一个无法延宕也无法逃避的悬临事实,它令此在怀疑甚至放弃希望。因此,绝望要言说的是希望的“不可能”,它要放弃信念本身,要求怀疑论式地重估一切希望的信念基础,以便使希望的外在规定性得以显露,此在对它只有依赖而并没有需求的自由。这种单方面的规定在最日常的意义上表现为死之绝望,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表现为不朽之绝望,在唯意志论的意义上表现为世界之绝望,并最终在彻底的虚无主义中达到绝望的顶峰,这种价值的绝对否定性构成了绝望的最高形态。希望对于虚无的需求与绝望对于虚无的依赖是截然对立的。希望者要求在虚无面前保有“愿有需求”的主动性,但彻底的绝望者却是因放弃了一切信念而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虚无。愿有情绪的此在生而希望,而不是生而绝望,它唯有放弃希望才能陷入绝望,但这不等于说绝望只是杞人忧天。绝望者超前于时代而思,并为当下的我们指明了前方的意义危机。真正的希望不应无视绝望的警告,而是要直面绝望,谋求对于绝望的超越。这种超越要求绝望者从一味叹息的悲苦转换到痛定思痛的悲悼,将绝望作为一个除它本身之外再无其他可能的“物”埋葬起来,重新计算和点数这虚无化的世界上尚可利用的遗产——世界本身,以及世界中的他物和他人。悲悼者因此而不得不抛弃原有的自在意义上的“种希望”,转而以“类”的方式考量自我的生存价值,以及他所可抱有的自觉的“类希望”。我们在马克思的意义上使用“类”的概念,不仅是指人自在的共同社会属性,还代表着人对于“种”存在的自觉超越的能力。简单依赖的人身依附关系只能被视为人的“类本能”,唯有当自由的个体相互联合成为自我规定的“类”时,人类的“类本质”才可能脱离“类本能”的窠臼,真正成为“自洽”的自觉特性。在此基础上,类希望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每一他人都愿有需求”的基本共识之上的共同希望,通过共同的生产实践来实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共同需求,并且以具体的为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希望实践。单纯的种希望必将陷入自身内在的绝望当中,而脱离了种希望的类希望将会与人的具体生存现实相割裂,沦为抽象化的希望。种希望只有诉诸于类希望才能从自身的有限性中解脱出来,进而彻底地摆脱绝望,类希望只有植根于种希望才能获得其坚实的生存论根基。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关系唯有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当中才能得以展开。因此,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运动构成了属人希望的真实内涵。

黄其洪,蒋志红[8](2009)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概念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我们只发现了经验的实践概念和道德的实践概念。以经验的实践概念为基础的马克思哲学体系以物质本体论为前提,会导致禁欲主义和专制主义。卢卡奇、施密特和高清海以道德的实践概念为基础重新反思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这对于破除禁欲主义和专制主义,重建主体性,起到伟大而积极的作用。由于他们缺乏对历史性本身的思辨的澄明,使得他们的实践概念仍然是不纯粹的,而建立思辨的实践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马克思哲学就成为我们今天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者的一项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张新京,赵新英[9](2008)在《最新哲学论文索引》文中认为

卞绍斌[10](2008)在《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文中研究指明从现代性视域来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是本篇论文的中心任务。之所以要进行重新理解,是基于人们对这一概念“日用而不知”以及种种“流俗化”的思维方式。在考查学界关于这一概念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指出这些论断存在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着重在现代性问题语境中呈现这一概念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经由这一概念所确立的新哲学观念,直接应对的是现代性状况下“个体主体”与“社会共同体”分裂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本文首先以“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话语”对马克思“社会”概念进行理论定位并确立研究的基本视域,进而通过该视域重点阐释这一概念所具有的重建“公共生活”的根本思想指向,并从“存在论”旨趣、“实践性”特质以及“历史性”维度等层面具体解读这一概念的理论意蕴。本文还自觉地与当代政治哲学思潮进行批判性对话,在比较研究中开拓“规范论”的马克思思想空间。

二、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1)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
    2.1 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
        2.1.1 普遍联系的事物以对立统一的方式运动和发展
        2.1.2 在事物的发展程度上呈现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2.1.3 唯物的否定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活的灵魂
        2.1.4 辩证范畴是对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把握
    2.2 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2.2.1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2.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2.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发展
    3.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1.1 辩证处理“一化三改”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1.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十大关系”和“两对矛盾”辩证探索
    3.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3.2.1.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历史
        3.2.1.2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国情和制定政策
        3.2.1.3 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3.2.2.1 发展才是硬道理
        3.2.2.2 在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发展的有机体系
    3.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与时俱进
        3.3.1.1 与时俱进是发展、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3.3.1.2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3.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3.2.1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进经济建设
        3.3.2.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政治建设
        3.3.2.3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文化建设
    3.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4.1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制定发展战略
        3.4.1.1 实事求是地把握世情国情党情
        3.4.1.2 以与时俱进精神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进路
        3.4.2 辩证的创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3.4.2.1 发展要义的辩证思想
        3.4.2.2 以人为本的辩证思想
        3.4.2.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辩证思想
        3.4.2.4 统筹兼顾的辩证思想
    3.5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5.1 实事求是地把握和开创新时代
        3.5.1.1 开创新时代是对新的历史方位的辩证思考
        3.5.1.2 开创新时代是对矛盾运动的辩证把握
        3.5.2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内涵
        3.5.2.1 “两个一百年”和“四个伟大”的关系
        3.5.2.2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关系
        3.5.2.3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
        3.5.2.4 “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的关系
        3.5.3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3.5.3.1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5.3.2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5.4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辩证升华
        3.5.4.1 “一带一路”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3.5.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辩证升华
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4.1 指引社会进步的世界观
    4.2 观察当代世界发展的认识工具
    4.3 实践和谐社会的辩证方法论
    4.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二十世纪的易学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四、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五、论文基本结构
    六、研究方法及路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路的易学研究
    第一节 易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一、易学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与易学世界观的联系
    第二节 易学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一、易学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与易学辩证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易学的“变易”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易学的“变易”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与易学“变易”史观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熊十力的“生生之谓易”思想
        一、“生生之谓易”的内涵
        二、熊十力“乾坤生命易学”的展开
    第二节 牟宗三的从自然哲学到道德哲学
        一、自然哲学视角的易学研究
        二、象数视角的易学哲学研究
        三、道德形上学的易学转向
    第三节 方东美的易本体生命哲学
        一、易的逻辑阐释及宇宙生命易学
        二、邵雍先天易学的解析
        三、生命本体论与机体形上学宇宙观
    第四节 成中英的易学本体论与太极创化论
        一、易学本体论的诠释
        二、太极创化论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科学易”与中国现当代世界观的理性化
    第一节 易学体系的数理化趋向
        一、易学现代宇宙观研究
        二、易学数学科学体系建立的尝试
        三、易学的符号化与数字化研究
        四、宇宙代数学研究
        五、二进制易学研究
    第二节 易学在现当代科学的应用
        一、“天地生”综合系统与太极序列研究
        二、易学预测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第二节 易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一、易学思维的现代化转变
        二、易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结语 易学的新局面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4)宪法概念研究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宪法学研究的“概念帝国主义”教条及其突破
二、宪法学研究中的“概念激进主义”教条及其突破

(5)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基问题
二、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观点
三、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教条与悖论
四、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柯尔施问题"概述
    第一节 "柯尔施问题"的涵义
    第二节 哲学的"隐蔽"还是"渗透"?
    第三节 动摇于真问题和假问题之间的"柯尔施问题"
第二章 使马克思主义之为哲学的两条阐释路径
    第一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的阐释路径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阐释路径
    第三节 马克思的启示:作为"历史科学"的哲学
第三章 回归马克思——敞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
    第一节 以实践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 以人类解放为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节 求解"柯尔施问题"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7)寻找属人的希望 ——生存论基础上的希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属人希望的缺场
    1.1 不愿希望的时代
    1.2 希望的对象化困境
    1.3 面向希望本身
第2章 建立在个体生存基础上的属人希望
    2.1 准备性的分析:家族相似与类型学
        2.1.1 希望的家族相似
        2.1.2 类型学:希望的区隔之维
    2.2 情绪与需求
    2.3 希望的相似情绪
        2.3.1 欲望
        2.3.2 期望
        2.3.3 愿望
    2.4 希望的生存论展开
        2.4.1 愿有情绪的情绪
        2.4.2 好奇
        2.4.3 从内部到外部
        2.4.4 尚未存在
        2.4.5 希望
第3章 个体希望的内在绝望
    3.1 希望中的失望
    3.2 向死认知:希望的虚无化风险
    3.3 个体希望的绝望进程
        3.3.1 生之怀疑:死之绝望
        3.3.2 杀死上帝:不朽之绝望
        3.3.3 古典虚无主义:自我之希望与世界之绝望
        3.3.4 虚无主义的虚无化:绝望的最高形态
第4章 超越绝望:“类希望”的属人共识
    4.1 悲苦与悲悼:从绝望到哀悼绝望
    4.2 “种希望”的遗产
    4.3 从自在到自觉
    4.4 “类希望”的共识
        4.4.1 作为共同需求的类希望
        4.4.2 作为共同生产实践的类希望
        4.4.3 作为共同关注的类希望
结语 属人希望的归家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与致谢

(8)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验的实践概念以物质本体论为前提
二、道德的实践概念重构主体性
三、构建思辨的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任务

(10)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第一节 被“误读”的马克思“社会”概念
    第二节 对马克思“社会”概念的种种“诘难”
    第三节 解读马克思“社会”概念遵循的基本理路
第一章 现代性的反省与理解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根本出发点
    第一节 “神圣形象”的消解:马克思的“现代性”体验与辩证立场
    第二节 反现代性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思想定位
第二章 重建“公共生活”:马克思“社会”概念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第一节 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现代性课题与黑格尔的解决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社会”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马克思与现代“公共”生活的重构
    第四节 探询马克思“社会”概念“公共性”内涵的当代意义
第三章 寻求“社会解放”的“存在论”价值旨趣
    第一节 解放何以可能:现代性问题的“存在论”追问
    第二节 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
    第三节 生活世界批判与解放的世俗基础
    第四节 把人的世界还给人:社会解放的理想图景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实践特质与“实践”的社会规范内涵
    第一节 “实践哲学”转向与现代生活的重新审视
    第二节 “理论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概念
    第三节 颠覆“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规范内涵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命运及其永恒正义的瓦解
    第一节 “历史的终结”:现代性状况与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境遇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性”的前提批判
    第三节 多元与异质:马克思“社会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理论指向与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1]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D]. 梁昊.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3]二十世纪的易学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D]. 修文举.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4]宪法概念研究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J]. 王青林. 学术交流, 2013(03)
  • [5]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的研究综述[J]. 石华灵.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D]. 邵然. 云南大学, 2011(04)
  • [7]寻找属人的希望 ——生存论基础上的希望研究[D]. 董震. 吉林大学, 2011(08)
  • [8]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J]. 黄其洪,蒋志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 [9]最新哲学论文索引[J]. 张新京,赵新英. 哲学动态, 2008(10)
  • [10]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D]. 卞绍斌. 吉林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