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系统的土壤养分收支

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系统的土壤养分收支

一、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永[1](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车升国[2](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邵云,王小洁,张紧紧,胡永娟,冯荣成,姚利娇,赵院利,李春喜[3](2013)在《小麦-玉米轮作区耕作及培肥方式对麦田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索华北地区适宜的耕作培肥方式,通过在河南省获嘉县小麦-玉米轮作区高产农田4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深耕(DT)与浅耕(ST)2种耕作方式和增施有机粪肥(OF)、秸秆还田(SF)、有机粪肥+秸秆还田(OSF)与对照(CK)4种培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耕作方式,耕层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含量均为ST>DT,而全磷含量变化不定;对于不同的培肥方式,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均为:OSF>OF>SF>CK,但土壤全磷含量变化则有所不同,深耕条件下为:OSF>OF>SF>CK,浅耕条件下则为:OF>OSF>SF>CK。耕作方式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极显着,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显着;培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极显着,对全磷含量影响显着。从小麦产量来看,无论深耕还是浅耕均以OSF处理最高,其中深耕+有机粪肥+秸秆还田(DTOSF)处理最高,单独深耕处理(DTCK)最低。此外,耕作方式对穗长的影响极显着,培肥方式对穗长、结实小穗、千粒质量、穗粒数的影响均为极显着,耕作与培肥互作对不孕小穗影响显着。综上所述,DTOSF处理是华北地区较好的增产耕作培肥方式。

宋丹[4](2013)在《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文中指出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与自然土壤比较,耕地土壤由于受到人类长期的干预,其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强度增大。尤其是在全球变暖受到关注的情况下,耕地土壤是碳“源”还是“汇”,已经成为当今土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我省重要流域——下辽河平原区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储量及固碳潜力,为提高耕地碳储量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目标等方面提供依据。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1980年以来,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2010年耕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比1980年低5.05%。从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变化看,呈南部增加、北部降低的趋势。1980年与2010年土壤有机碳均属中等空间自相关,分析两期的变程数据,30年来其分布的均一性减弱,在小范围内的变异加强,整体分布趋向复杂。(2)下辽河平原土地利用方式(旱田和水田)和年降水量是影响土壤碳变化的主要因素,旱田促使有机碳含量降低,水田促进了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3)20世纪80年代初,下辽河平原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2.72kg m-2,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2010年有机碳密度平均为2.70kg m-2,空间上无明显差异性,地区间差异较小。1980年耕地耕层有机碳库总量为67.24Tg,2010年则为66.53Tg,总体上减少了0.71Tg。(4)利用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0年耕地地力评价数据,结合近30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和田间试验数据,建立该地区耕地土壤固碳潜力模型。预测该地区土壤固碳潜力(饱和碳密度)为4.95kg m-2,其空间分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根据最新土壤调查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估算,该区域潜在耕地土壤碳汇密度增加值为2.25kg m-2,可增加耕地土壤固碳量为57.52Tg。

王鑫[5](2011)在《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施肥是维持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但是,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容易导致土壤退化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作物产量的持续提升。江南丘陵是我国双季稻主产区,江西稻田是该区域的典型代表,在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长期影响,对保障我国南方双季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29年的田间施肥小区试验和4年的养分耗竭盆栽试验,分析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下稻田系统生产力、物质生产效率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变异系数和产量可持续指数(SYI)等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阐明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江西稻田生产力和抗逆性的综合效应。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氮磷钾单施在短期对双季稻有增产效应,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更显着。单施氮肥(N)增产年限约为16年,随时间推移,增产优势减弱。试验进行29后,N、P、K处理籽粒产量分别与对照相差9.8%、-6.1%、-1.0%,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长期缺失氮肥(PK)生产力显着低于NP、NK处理,多年籽粒产量均值分别比上述处理低15.0%、14.8%。平衡施肥处理(NPK和NPK+OM)生物量、产量始终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其中有机无机配施(NPK+OM)生物量、产量始终显着高于化肥氮磷钾配施(NPK)处理,其周年平均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比氮磷钾配施的高24.5%和20.2%。只有NPK+OM、P处理周年籽粒产量呈现上升趋势(6.9 kg hm-2 a-1、5.2 kg hm-2 a-1),未达到显着水平。2.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单施氮肥降低了双季稻周年生物量的变异系数(CV)、提高双季稻周年生物量的可持续性指数(SYI),其次是氮磷钾配施(NPK)处理;无论早稻还是晚稻季,平衡施肥处理(NPK、NPK+OM)下产量变异系数均小于其他处理,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均大于其他处理。虽然N处理下生物量生产稳定性较高,但其生产力水平低。可见,只有平衡施肥能够确保双季稻田系统持续高产、稳产。3.在养分耗竭试验中,单施氮肥的稻田系统耐瘠能力好于单施磷肥和单施钾肥,其周年生物量、籽粒产量均值分别比上述处理高3.5%、3.7%,6.2%、8.0%。长期单施磷肥的稻田系统退化严重,耐瘠力差,偏施NK处理产量以-5.0 g pot-1 a-1的速度呈显着下降趋势,可见长期单施磷肥以及长期缺失磷肥对稻田系统的耐瘠性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在红壤稻田系统中合理配施磷肥才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耐瘠能力。耗竭试验4年后,各季及周年水稻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以NPK+OM处理最高,而且试验期内生物量、籽粒产量均值也以NPK+OM处理为最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的稻田土壤耐瘠能力高于其它施肥处理。可见,有机无机配施不仅能使稻田系统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系统的抗逆性,有利于江西双季稻田系统持续高产稳产。4.施氮肥的处理降低了氮收获指数,PK处理氮收获指数最高,显着高于N、NPK+OM、NP、NPK处理。氮肥施用量相等的情况下,氮肥利用效率随着氮磷钾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大小表现为:NPK>NP, NK>N;在氮磷钾配基础上适量加施有机肥同样能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马强,刘中良,周桦,徐永刚,宇万太[6](2011)在《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土壤系统养分收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1组2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针对不同施肥模式下作物-土壤系统养分收支状况进行研究。本试验共8个处理,分别由化肥氮(N)、磷(P)、钾(K)和循环有机肥(M)组合而成。结果表明,养分循环再利用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对大豆和玉米籽实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2.9%和16.4%;但随化肥的均衡施用,有机肥增产作用明显降低。仅施用循环有机肥可缓解土壤养分收支赤字,但无法实现作物高产和土壤养分收支平衡;施用氮肥加剧土壤磷收支赤字,同时施用氮、磷肥加剧土壤钾赤字。本研究中同时施用氮、磷、钾肥和循环肥模式可满足作物高产的养分需求,同时能够平衡土壤养分收支,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

徐永刚,宇万太,马强,周桦[7](2010)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显着降低土壤pH;长期施用化肥并不能增加土壤全碳、氮含量,而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却能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长期无P、K肥料施入则会出现P、K的亏损。有机肥处理(M,N+M和NPK+M)的微生物量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CK),且这些处理间无显着差异;NPK处理与CK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长期施用N肥显着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均衡施肥处理(M,N+M,NPK和NPK+M)均能显着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P<0.05),而单施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无显着影响;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土壤氨化作用(P<0.05),其中以NPK+M处理最高;除N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显着提高土壤硝化作用(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呼吸,氨化和硝化作用均与土壤全碳、全氮极显着相关(P<0.01),均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而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一致,表明它们对土壤理化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

朱先进,马强,周桦,宇万太[8](2010)在《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收支及循环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下辽河平原一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循环率及当季微量养分收支。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差异较大,Zn的循环率最低,但也接近80%,Fe、Mn、Cu、Pb的循环率均超过80%,其中Fe、Mn、Pb的循环率均接近90%,微量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随投料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以有机肥形式输入农田的微量元素远大于以化肥形式输入农田的量,且输入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微量元素的移出量以NPK+M处理最高,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M<CK<NPK,表明单施化肥加剧土壤微量元素赤字化,养分循环利用可弥补土壤微量元素的损失,减小收支差额。

朱先进,姜子绍,马强,周桦,宇万太[9](2009)在《不同施肥模式下潮棕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状况》文中认为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利用下辽河平原18年的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Fe、Mn、Zn、Cu、Pb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下辽河地区所测微量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采用常规施肥方式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除了Fe以外,试验前后所测元素的变化量在施肥处理与CK间均有显着差异,而各元素的变化量在养分循环处理与化肥处理间无显着差异;长期试验过程中,对照处理除了Zn以外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施肥处理除Cu以外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重茬玉米地中Cu含量比豆茬玉米地高。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变化不同,但养分循环再利用能够增加农田中微量元素的输入,对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李忠芳[10](2009)在《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和机制》文中指出作物产量是土壤肥力和所处的气候条件及人为管理措施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其中施肥是提高产量的主要人为手段。长期施肥对粮食持续生产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程度、趋势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玉米、小麦和水稻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探明长期施肥下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在不同气候和轮作方式下长期动态演变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和主持的20个农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具体分析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施氮钾肥(NK)、施氮磷肥(NP)、施磷钾肥(PK)、施氮磷钾肥(NPK)、施有机肥(M)和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共8个处理下各产量系列的差异、变化趋势及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等用来表征产量演变特征相关参数,及综合分析施肥与产量、产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以期为土壤肥力提升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差异显着。与CK相比,偏施N、NK和PK处理3种作物产量无显着差异,而施NP、NPK、NPKM和M能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其中施NPK、NPKM产量最高。最优施肥(NPKM)玉米(7140 kg?hm-2)产量高于小麦(4230 kg?hm-2)和水稻(5892 kg?hm-2),与不施肥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42%、229%和81%。施NP、NPK和NPKM小麦产量与纬度呈显着正相关,表明小麦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具有高产优势。低纬度地区(祁阳、进贤、徐州和武昌等)作物增施K肥(施NP基础上)和增施有机肥(施NPK基础上)作物增产显着(玉米11%~86%、小麦和水稻11%~21%);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每年一熟制分别比两熟制的高49%,34%和46%。(2)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存在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玉米和小麦产量变化大,而水稻相对稳定。玉米和小麦在不施肥和化肥偏施(N、NK和PK)产量呈显着下降趋势,而配合施用化肥或化肥配施有机肥产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水稻产量在各施肥下相对稳定。水稻产量变化率与纬度及水热因子间相关性小。小麦和玉米产量变化率与纬度及年日照时数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种植地年平均温度、积温及降雨量间均呈负相关,表明在北方利于其产量稳定和上升,而南方高温多雨使土壤养分矿化加速淋溶而流失,导致产量趋于逐年下降。1熟和2熟制玉米产量年增长率分别为12 kg?hm-2和-23 kg?hm-2。不施肥、偏施N、NK和PK肥的3种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与初始产量都呈显着负相关,表明不合理的施肥模式其初始产量越高越难以维持。(3)长期不同施肥下水稻SYI值比小麦和玉米高0.1~0.2。不施肥、施N和NK下作物SYI小于0.45,产量可持续性差;施NP和PK作物SYI在0.45~0.55间,可持续性居中;施NPK、NPKM和M作物SYI大于0.55,产量可持续性好。水稻SYI变异小与各因子间没有显着相关性;小麦居中;玉米不施肥SYI或偏施N肥变异最大,且与纬度及水热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表明作物产量可持续指数的变化与施肥及作物种类密切相关,水稻产量可持续性高于小麦和玉米,其中施用NPK化肥配合有机肥作物产量可持续性最高。(4)不同作物基础地力贡献率不同,水稻季的(各地变化幅度42%~79%,平均值为62%)大于小麦季(各地变化幅度0.20~0.61,平均0.36)和玉米季(各地变化幅度10%~79%,平均42%)。玉米季基础地力贡献率大小与所处纬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纬度越高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就越大,而小麦和水稻季与纬度无显着相关性。在时间的变化上,水稻季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稳定。玉米季和小麦季基础地力贡献率都随时间变化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中小麦季下降的速率与纬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高纬度下其初始值较高难以维持而易下降。作物施肥产量与不施肥产量呈显着的正相关,长期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高于NPKM。总之,不施肥或化肥偏施小麦和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尤其在低纬度地区下降更为严重,表明北方小麦和玉米产量较高且稳定。但是在全国水稻产量相对稳定。南方要提高产量尤其注重增施钾肥或有机肥。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最有效高产稳产的可持续性施肥模式。

二、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3)小麦-玉米轮作区耕作及培肥方式对麦田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1.3.2 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年份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2.4 不同年份小麦产量的动态变化
    2.5 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2.6 耕作和培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耕作和培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 耕作和培肥方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提要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
    1.3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
    1.4 GIS在土壤有机碳库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1 GIS在土壤有机碳库方面的应用
        1.4.2 GIS在土壤有机碳库方面的研究进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章内容提要
    2.1 研究区域的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异研究
    本章内容提要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耕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
        3.2.2 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3.2.3 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内容嚷要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4.2.2 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4.2.3 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及储量估算
    本章内容提要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5.2.2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变化
        5.2.3 基于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变化
        5.2.4 基于不同土壤坡度等级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5.2.5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况
    5.3 结论
第六章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本章内容提要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基本原理
        6.1.2 数据来源
        6.1.3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固碳潜力分析
        6.2.2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长潜力分析
    6.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差异
        1.2.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产量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3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系统的耐瘠力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站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长期定位试验
        2.2.2 养分耗竭盆栽试验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系统生产力评价指标
        2.3.2 系统抗逆性评价指标
        2.3.3 氮素利用效率指标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生产力
        3.1.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3.1.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变化趋势
        3.1.3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差异
    3.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抗逆性
        3.2.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2.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耐瘠力
    3.3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第四章 讨论
    4.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生产力
        4.1.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4.1.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变化趋势
        4.1.3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差异
    4.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抗逆性
        4.2.1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4.2.2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田系统的耐瘠力
    4.3 长期不同施肥下双季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土壤系统养分收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移出量
    2.3 不同施肥模式下养分输入量
    2.4 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收支
3 讨论
4 结论

(7)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2.1.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全量养分库的影响
        2.1.2 长期施肥对土壤pH和速效养分库的影响
    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比值的影响
        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和代谢商的影响
        2.2.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3 讨 论
    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制度对微生物呼吸作用和代谢商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制度对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4 结 论

(8)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收支及循环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1.2 试验地基本性质
    1.3 试验设计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量元素在饲喂-堆腐环中的循环率
    2.2 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微量元素的输入量
    2.3 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微量元素的输出量
    2.4 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微量元素的收支
3 讨 论
4 结 论

(9)不同施肥模式下潮棕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试验地基本性质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2.5 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安全评价
        2.1.1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2.1.2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量
        2.1.3 微量元素的生态安全评价
    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2.3 不同茬口下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10)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长期施肥作物产量演变研究现状
        1.1.1 研究作物产量的方法和参数
        1.1.2 长期不同施肥产量差异
        1.1.3 长期施肥下产量变化趋势
        1.1.4 长期施肥下产量可持续性
        1.1.5 长期施肥下产量的空间特征
        1.1.6 长期施肥土壤地力贡献率变化
        1.1.7 长期施肥产量差异的机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契机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本研究的切入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差异
        1.4.2 长期施肥作物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1.4.3 长期施肥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1.4.4 长期不同施肥作物增产效应的空间差异及与水热因子间的关系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我国长期不同施肥下玉米产量变化特征
    3.1 不同施肥下玉米产量的差异
    3.2 不同区域下玉米产量的差异
    3.3 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3.3.1 不同施肥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及原因
        3.3.2 不同区域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4 玉米产量变化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变异系数
        3.4.1 玉米产量变化的可持续性特征
        3.4.2 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
        3.4.3 玉米SYI 值与平均产量及与变异系数的关系
    3.5 玉米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3.6 讨论
        3.6.1 不同施肥与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
        3.6.2 产量的变化趋势
        3.6.3 玉米基础地力贡献率
    3.7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下我国小麦产量变化特征
    4.1 不同施肥下小麦产量的差异
    4.2 不同区域下小麦产量的差异
    4.3 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4.3.1 不同施肥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及其原因
        4.3.2 不同区域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4.4 小麦产量变化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变异系数
        4.4.1 小麦产量变化的可持续性特征
        4.4.2 小麦产量的变异系数
        4.4.3 小麦SYI 值与平均产量及与变异系数的关系
    4.5 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特征
    5.1 不同施肥下水稻产量的差异
    5.2 不同区域下水稻产量的差异
    5.3 水稻产量的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5.4 水稻产量变化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变异系数
    5.5 水稻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变化的综合比较
    6.1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的差异
    6.2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6.2.1 长期施肥下作物SYI 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6.2.2 长期施肥下作物SYI 及原因分析
        6.2.3 经纬度对不施肥作物SYI 影响
        6.2.4 水热条件对不施肥作物SYI 影响
        6.2.5 长期施肥下玉米SYI 与经纬度和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
    6.3 不施肥与配合施肥作物产量变化
        6.3.1 不施肥作物产量趋势及变异
        6.3.2 配合施用化肥作物产量趋势
        6.3.3 配合施用化肥加有机作物产量趋势
        6.3.4 不施肥与施肥作物产量的关系
    6.4 讨论
        6.4.1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差异及其可持续性特征
        6.4.2 不施肥与配合施肥作物产量趋势及这两种施肥产量间的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7.1.1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差异
        7.1.2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7.1.3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可持续性
        7.1.4 长期施肥下基础贡献率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3]小麦-玉米轮作区耕作及培肥方式对麦田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邵云,王小洁,张紧紧,胡永娟,冯荣成,姚利娇,赵院利,李春喜. 华北农学报, 2013(03)
  • [4]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D]. 宋丹.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5]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D]. 王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6]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土壤系统养分收支的影响[J]. 马强,刘中良,周桦,徐永刚,宇万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03)
  • [7]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 徐永刚,宇万太,马强,周桦. 生态学杂志, 2010(06)
  • [8]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收支及循环率的影响[J]. 朱先进,马强,周桦,宇万太. 生态学杂志, 2010(03)
  • [9]不同施肥模式下潮棕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状况[J]. 朱先进,姜子绍,马强,周桦,宇万太. 华北农学报, 2009(S1)
  • [10]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和机制[D]. 李忠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标签:;  ;  ;  ;  ;  

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系统的土壤养分收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