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

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

一、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胡益涛[1](2020)在《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曾是全球产量第二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润湿、乳化、增溶和洗涤去污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工农业各领域。然而由于生物降解性差、环境累积性强和生物毒性高,目前NPEOn已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或限用,所以其绿色化学替代品的研发已经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相关应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开发了多个部分性能替代品,但是从结构和性能全方位替代NPEOn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结构替代角度,以环己醇砌块替代酚氧砌块,设计并合成了与NPEOn分子结构相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NCEOn),并研究其构效关系。通过与NPEOn比较,重点考察NCEOn是否拥有优异的初级生物降解性,是否保持甚至优于NPEOn的应用性能,特别是其乳化硅油的性能,以此评判本文设计合成的NCEOn能否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为了建立快速分析NCEOn产品中原料壬基环己醇(NC)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快速跟踪检测的需求,本文筛选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两类5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和初步条件优化,确定了用Inertsil NH2色谱柱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以及乙酸乙酯为洗脱液的NP HPLC法定量分析NC,方法的回收率为91.77%~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4.46%,最低检测限为9.8μg·mL-1,满足本文合成NCEOn产品中NC残留量的快速分析要求。以催化活性、NC残留率和产物选择性为主要指标,筛选了金属氢氧化物、金属醇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长链脂肪酸盐、金属氢化物、Lewis酸和Lewis酸型离子液体等八类共41个品种的催化剂,优选了NaH为催化NC乙氧基化反应合成NCEOn的催化剂。在催化剂用量为NC质量分数0.5%,反应温度为120℃和环氧乙烷(EO)分压为0.4 MPa条件下,NaH催化NC合成NCEO7的反应中催化活性为0.519 g EO·g-1 Cat·min-1、NC的转化率为99.6%、产品中PEG的质量分数为7.2%以及产品的EO多分布指数为85%,证实NCEOn产品具有NC残留量少、PEG含量低和产品EO分布窄的特征。以NaH为催化剂分别制备了EO加成数为5、7、9和11的系列NCEOn产品,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鉴定了NCEOn结构。测定了系列NCEOn的代表产品NCEO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以及系列NCEOn产品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再采用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优化壬基环己醇乙二醇单醚(NCEO1)、壬基酚乙二醇单醚(NPEO1)和正十二烷基苄醇乙二醇单醚(DBEO1)的分子构型,以期为NCEOn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NCEO7的七天初级生物降解度为100%,显着优于NPEOn。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增加,NCEOn的浊点(CP)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饱和吸附量(Γm)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增大,乳化硅油的能力降低,发泡力增强,润湿、乳化力及对炭黑油污布去污力都先增强后减弱且NCEO9最佳,对皮脂污布的去污力增强。与NPEO9对比的结果表明,NCEO9的表面活性更加接近甚至优于NPEO9,其在乳化硅油、炭黑油污布去污方面优于NPEO9,具有比NPEO9更优的低泡性能,而皮脂污布去污和润湿性略小于NPEO9,这都得益于NCEOn与NPEOn高度相似的结构。综合NCEOn的合成、初级生物降解度和包括乳化硅油性能在内的应用性能的结果,表明NCEOn可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

周青青[2](2020)在《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对纺织品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关于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及应用已受到广泛关注,如阻燃、疏水、柔性导电织物等。其中,超疏水纺织品在医疗防护、油水分离、户外服装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关超疏水表面和超疏水纺织品的研究日益增多,部分酚类化合物被报道可用于纺织品表面的超疏水改性。然而,对于纺织行业来说,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基于酚类化合物构建超疏水纺织品的方法或改性技术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改性试剂污染性高、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工艺复杂及原料成本高等,且目前很多方法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本文系统研究了在无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多巴胺等酚类化合物对多种纺织品的疏水改性,并探讨了超疏水结构的快速构建及部分结构的形成机理,为酚类化合物在纺织品超疏水改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方面:本文首先研究了漆酶的最适反应条件:选取醋酸缓冲液作为调节漆酶反应pH值的缓冲液,其最佳浓度为0.1mol/L,在pH=3.5和温度为55℃时漆酶显示出最高活性。发现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漆酶催化多巴胺自聚合,改性时间3h可达到碱性环境下24h的改性效果,且酶法催化获得的聚多巴胺在基材表面表现出更好的沉积均匀性。且经分子模拟分析,多巴胺聚合物容易与丝素蛋白的非晶区结合,且多巴胺低聚物与丝素蛋白的氨基酸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多巴胺低聚物可以通过氨基、羟基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多巴胺低聚物在向丝素蛋白结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聚集,以聚集体的形式吸附到丝素蛋白表面。将负载着聚多巴胺的蚕丝纤维分别与Ag+,Cu2+,Fe3+,Ni2+及Fe2+沉积,可在蚕丝纤维表面形成不同形貌的颗粒,改性后的蚕丝织物大多为疏水织物,其中与Fe2+改性后的织物具有160°以上的超高接触角。且上述聚多巴胺分别与Ag+和Cu2+所形成的颗粒为其相应的零价纳米颗粒及其氧化物,与Ni2+形成的颗粒仅为无定形杂化颗粒,与Fe3+则形成矿化物α-FeOOH。此外,一些植物源多酚改性蚕丝织物也分别被用来沉积上述金属离子,其中与Fe2+沉积反应后的多酚改性蚕丝织物接触角均高于145°,疏水效果最佳,因此筛选出Fe2+作为目标反应金属离子。本文第三章采用漆酶催化一系列酚类化合物用于修饰蚕丝织物,然后将其与亚铁溶液反应并陈化。发现在丝织物表面上生长出不同形状的铁和多酚的杂化物。其中多巴胺/Fe2+改性蚕丝织物的接触角高达165°,其表面覆盖有致密且均匀的针状γ-FeOOH纳米棒,可在蚕丝纤维表面构建粗糙结构。多巴胺/Fe2+改性蚕丝织物具有优异的超疏水、阻燃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耐洗涤性,且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在对多巴胺/Fe2+改性蚕丝织物进行燃烧性能测试时,FeOOH和聚多巴胺极大地促进了纤维表面致密炭层的形成,其阻燃机理主要来源于炭凝聚相的阻燃性。此外,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阿魏酸、咖啡酸和多巴胺及其低聚物的静电势进行对比分析,对纤维表面不同形态Fe和多酚杂化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阿魏酸、咖啡酸及其低聚物分子表面有一半以上的区域静电势呈中性,导致它们的水溶性均较差,使其生成疏水性球状形貌,由于β-β或者β-5反应生成的连接基团周围静电势仍然较负,故可以和铁离子形成配位,继而矿化沉积。多巴胺的氧化聚合过程中保留有大量羟基,且多巴胺及其低聚物分子中静电势的绝对值较大的区域更多,水溶性更好。聚多巴胺自身可以靠羟基、氨基形成氢键缔合,由于水溶性较好,在水中可以自由伸展而形成棒状分子。引入的Fe2+可以与棒状的多巴胺通过配位键络合,矿化沉积后形成纳米棒。本文第四章考察了漆酶催化单宁酸、阿魏酸、多巴胺和咖啡酸等多种酚类化合物和Fe2+对棉织物的疏水改性,发现除阿魏酸和多巴胺改性的棉织物外,其他酚类化合物与Fe2+改性后棉织物的接触角均大于150°,其中咖啡酸/Fe2+改性棉织物接触角最高,达到159°。因此,本章重点研究咖啡酸/Fe2+对棉织物的超疏改性。咖啡酸/Fe2+改性棉织物与原始棉织物相比,其表面被包含咖啡酸/Fe2+杂化颗粒的复合沉积膜所覆盖,且表面的粗糙度均方根值约为93.7nm。该超疏水棉织物可以承受高温、极寒、紫外辐照等极端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自清洁性和油水分离性能,且改性前后棉织物的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此外,该沉积方法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咖啡酸/Fe2+可以沉积于蚕丝织物、PU海绵等多种基材上从而构建高疏水表面。本文第五章研究了在无漆酶催化条件下,不同酚类化合物分别与Fe2+对棉织物疏水改性,发现茶多酚与Fe2+对棉织物的一步法改性效果最佳。在茶多酚/Fe2+改性棉织物表面均匀有序的覆盖着一层致密的三维微颗粒,其粗糙度均方根值约为70.9nm。茶多酚/Fe2+改性棉织物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水接触角约162°,滚动角约15°,且茶多酚/Fe2+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优异的耐磨性。此外,茶多酚/Fe2+改性棉织物还具有良好的自洁性能和对多种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分离性能,即使在HCl(pH=1)、NaOH(pH=12)、热水(80℃)等恶劣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该超疏水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将蚕丝织物等改性为疏水性织物,其中羊毛织物接触角大于150°,涤纶织物的接触角高于160°,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

肖建军[3](2019)在《若干精细化学品的新型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化石资源、能源的大肆消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绿色化学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精细化工行业大力推行绿色化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原料绿色化”、“原子经济性”、“无毒害溶剂体系”等角度出发制备了几种医药和涂料领域的重要精细化学品。一方面,首先以廉价的H3PO3为助还原剂,优化了H3PO3/HI两相体系催化转化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的工艺参数;在较优条件下,5-甲基糠醛产率可达到79.6%;考察了水相体系的循环利用,循环使用3次,5-甲基糠醛无明显降低,循环使用5次,5-甲基糠醛产率降至66.4%;反应体系对葡萄糖、菊粉、蔗糖、纤维素等生物质基糖类底物也有较好的适用性。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配位稳定还原钯胶体涂覆活性炭然后再炭化的方法制备了钯炭催化剂,其中钯的负载量为4.86%,钯粒子尺寸小且均匀(35nm),对于5-甲基糠醛与苯胺直接还原胺化制取N-(5-甲基糠基)苯胺的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可循环回收至少4次;常压条件下,所述直接还原胺化反应在表观上由脱水缩合和催化加氢两步连串进行;在较优的加压条件下,N-(5-甲基糠基)苯胺的产率可达到99%以上;研究发现,反应体系对苯环上不同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取代基取代的苯胺衍生物大多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取果糖“一锅”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反应的上层有机相,经简单纯化处理后,以所得含5-甲基糠醛的甲苯溶液与苯胺在加压条件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最终实现从“原料绿色化”的生物质糖类两步转化合成N-(5-甲基糠基)苯胺。论文还探讨了H3PO3/HI水相—甲苯体系协同作用下果糖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的反应路径及钯炭催化5-甲基糠醛直接还原胺化的反应机理。另一方面,尝试在“无溶剂体系”中,以传统的Speier’s催化剂催化“原子经济性”的硅氢加成反应得到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改性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并将其用于水性自消光苯丙乳液的制备。结果表明,在无溶剂条件下,加入阻聚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Speier’s催化剂,以七甲基三硅氧烷硅氢加成改性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制备得到了含C=C键的有机硅功能单体,且在较优条件下,七甲基三硅氧烷与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的转化率分别达到88%、92%;在实验条件下,添加七甲基三硅氧烷改性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后,涂膜表面光泽度可降低71%,而水接触角提高63%,表现出较好的哑光效果和一定的耐水擦洗性,这与有机硅链段向空气界面迁移并富集的行为有关。

奉先波[4](2016)在《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棉织物前处理是在高温、强碱条件下完成的,能耗高,污染排放大,严重制约印染行业的发展。环保、节能、高效的前处理工艺显得日益重要。生物酶具有温和、专一、高效等特点使其很早就受到印染行业的关注,并广泛地应用在织物前处理中。但大量实践表明生物酶前处理部分效果仍不及传统处理。因此,生产出更优的酶制剂并优化出更为理想的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首先对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生物酶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酶浓度、工作液p 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盐的种类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退浆酶退浆工艺、DM-8654精练酶精练工艺。在单因素法优化出的工艺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再次探究和优化退浆、精练工艺。在较优的精练工艺基础上探究精练酶与纤维素酶、脂肪酶的复配性能和精练效果。对上述所有优化出的工艺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法和正交法优化出的退浆、精练工艺基础上,再次运用正交实验,探究和优化生物酶退煮一浴一步法工艺。本文还探究了六种不同生物酶前处理工艺,通过对织物的退浆率、白度、毛效、断裂强力等指标与常规前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对漂白后的织物采用不同清洗工艺,以研究DM-8697除氧酶的实际应用效果。用四支活性染料对分别经过生物酶前处理和传统前处理的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种酶的最佳使用条件一般不同,其中p H对酶的作用效果影响较大;不同种类的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同,有的能加强酶处理效果,有的会抑制酶的作用;表面活性剂JFC、SDS、SDBS在低浓度时基本都能增强酶处理效果,其中JFC是三者中最为理想的助剂;酶与酶之间的复配并不是种类越多,前处理效果越明显,不同酶使用条件的异同会影响酶复配使用的效果;退浆酶与DM-8654精练酶同浴使用的效果优于各种酶单独使用的效果;实验所涉及的生物酶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复配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运用在实际生产中;生物酶退煮漂两浴两步法处理效果良好,与碱氧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处理效果相近;棉织物漂白后使用除氧酶处理,能显着减少清洗热水的使用量,同时还能提升织物的白度,提高染色明度;生物酶前处理的棉织物染色饱和度不及传统碱氧处理,但匀染性要好。另外,织物经生物酶前处理后其强力损伤程度小,且手感更为蓬松柔软。

薛颍[5](2016)在《α-淀粉酶制备纺织淀粉浆料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和淀粉是纱线上浆常用的三大类浆料。聚乙烯醇(PVA)具有良好的上浆性能,但是不容易被微生物所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聚丙烯酸吸湿再粘性严重,目前常作为辅助浆料使用。淀粉类浆料耗用量约占浆料总耗用量的70%以上。与原淀粉相比,变性淀粉的上浆性能得到了显着改善。目前较为成熟的淀粉改性方法是化学改性法,化学试剂通过切断、分子重排、氧化或引入取代基作用于原淀粉,改变淀粉性质,提高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化学试剂的使用产生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生物酶法改性原淀粉,制备纺织淀粉浆料的工艺。本文主要通过对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制备淀粉浆料的工艺、变性淀粉的结构性能、浆液性能及浆纱性能的研究,得到具有良好上浆性能的变性产品。首先,探讨了影响α-淀粉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介质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以及α-淀粉酶添加量与淀粉黏度的关系,设计酶解淀粉的制作流程及工艺;其次,制备了粘度为9.0m Pa·s的酶解淀粉,系统的研究了浆料的浆膜、浆液及浆纱性能。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酶法水解原淀粉制备酶解淀粉的最佳工艺为:原淀粉浓度为15%,α-淀粉酶添加量(占淀粉干重比)为1.17%2.29%,介质p H值为6.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50min;α-淀粉酶酸失活工艺为:介质p H值为4.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min。(2)制备黏度为9.0m Pa·s酶解淀粉,测试了酶解淀粉浆料的物理基本性能。(3)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酶解淀粉浆料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淀粉在3330.1cm-1、2928cm-1、1646.2cm-1、1146.1cm-1、1000.8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分别属于O-H、C-H和C=O伸缩振动以及C-H弯曲振动,透射光强度增大。说明原淀粉表面及内部的醇基、羟基、羰基、C-O-C基的化学键断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酶解淀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酶解淀粉的颗粒形状保持不变,但颗粒表面分布微小孔洞,说明淀粉酶先对淀粉的无定形区进行水解,保持淀粉形状完整。(4)制备的酶解淀粉浆料的黏度热稳定性超过90%。选择工厂用氧化淀粉作为对比试样,测试了浆料的抗凝沉性、对纯棉粗纱黏附性、以及浆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酶解淀粉的抗凝沉性、粗纱黏附性及浆膜各项性能均优,满足经纱上浆对浆料的要求。(5)使用酶解淀粉浆料和氧化淀粉浆料分别对14.6tex纯棉纱进行上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酶解淀粉浆料能改善原纱的耐磨性、断裂强力,显着降低原纱毛羽,能够作为经纱上浆用浆料。

卢春阳[6](2015)在《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提出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作为一类集炭源、酸源、气源于一体,具有无卤、低毒、低烟、高效的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电子电器、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诸多领域。本文以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三乙醇胺、乙醇胺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膨胀型阻燃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本文制备了以季戊四醇磷酸酯为中间体的膨胀型阻燃剂。在合成中间体季戊四醇磷酸酯和蜜胺盐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是所需产品。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2、本文制备了以季戊四醇、磷酸、乙醇胺为原料的膨胀型阻燃剂,在合成季戊四醇磷酸酯乙醇胺盐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用量质量比对合成工艺及整理条件的影响。3、本文制备了以季戊四醇、磷酸、三乙醇胺为原料的膨胀型阻燃剂,在合成季戊四醇磷酸酯乙醇胺盐时用目标产物对腈纶进行了阻燃性能测试,探讨了该类阻燃剂对腈纶阻燃整理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4、本文所制得的三种阻燃剂阻燃效果都比较好,本课题的实验工作对今后膨胀型阻燃剂的实际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春辉[7](2015)在《印染废水在线处理回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己经成为世界纺织印染业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纺织印染企业不仅是当地的耗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碱性大、盐度高、色度大、水质水温变化大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水价的不断攀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问题亟待解决。然而,目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存在二次污染、流程长、效率低、余热回收困难和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清浊分流,分质分节处理”原则,以离子交换纤维作为主要处理单元,利用其选择性吸附作用,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印染废水在线处理回用技术,简称OATRT(On-line Adsorption Treatment andReuse Technology),具体流程为:印染废水经以离子交换纤维填充的吸附柱处理以后,直接回用于印染加工工序;吸附剂饱和之后,以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再生废水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本文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TAC)和1-氯-2-羟基-3氨基丙烷(CHPAC)分别对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出强碱型(SBIEF)和弱碱型(WBIEF)离子交换纤维。采用浸轧-烘干-焙烘制备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RSM)优化了SBIEF和WBIEF制备工艺参数。所得到的SBIEF氮取代度DS=0.022,WBIEF氮取代度DS=0.027。WBIEF的等电点约在pH8.1。WBIEF和SBIEF在改性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红外谱图和CP/MAS13C-NMR谱图均可证实纤维素被成功接枝改性。在室温水、碱溶液环境中6周时间内,SBIEF和WBIEF吸附和强度稳定性表现良好,但是SBIEF耐高温稳定性能差于WBIEF。本文系统研究了SBIEF和WBIEF对水溶性阴离子型染料的吸附行为、机理与影响因素。SBIEF和WBIEF对染料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曲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SBIEF对于C.I AcidBlue350、C.I. Reactive Red195的最大单层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243.2mg/g和147.1mg/g,WBIEF对于C.I Acid Blue350和C.I. ReactiveRed195的最大单层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13.6mg/g和73.6mg/g,二者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常规吸附剂。水溶性阴离子染料与SBIEF上的季铵基、WBIEF上的质子化氨基均是以离子键结合。搅拌速度、染料初始浓度、温度、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其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其浓度、染料结构等均会对SBIEF和WBIEF的吸附染料速率和吸附容量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粒子内扩散模型表明,SBIEF和WBIEF对染料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纤维外部扩散、大孔(包括纤维间孔隙)扩散、过渡孔扩散和微孔扩散。本文建立了SBIEF和WBIEF的吸附扩散孔道模型,该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影响因素下SBIEF和WBIEF的染料吸附行为。SBIEF和WBIEF表现出良好的再生稳定性,连续5次再生后,再生率均高于84%。SBIEF与WBIEF吸附柱对C.I.Acid Red1和C.I. Reactive Red195具有良好的染料吸附去除能力,穿透曲线均能符合经典吸附体系的“S”型,并且对于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具有缓冲中和作用,而对于废水中大多数无机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吸附作用较弱,它们可以渗透过吸附柱。根据SBIEF和WBIEF不同特性,将它们分别应用于锦纶和棉织物染色洗涤废水在线吸附处理回用当中。OATRT(SBIEF)在锦纶织物染色洗涤过程静态应用实验结果显示,SBIEF对于酸性染料和浊度表现出较好的吸附和去除效果,脱色率高达100%,而对于平平加O-25和无机盐具有较弱的吸附能力。SBIEF对于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具有一定中和作用。所得回用水可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连续作为10次锦纶织物染色后的洗涤用水,染色样品的颜色质量指标仍然在合格范围之内,并且总节水率达90%以上。OATRT(SBIEF)在锦纶织物染色洗涤过程动态应用研究表明,随着循环倍数和应用水洗时间的增加,回用水水质愈好(但是无法完全去除色度),锦纶染色洗涤样品颜色越浅,最终皂洗牢度可提高半级。OATRT技术还可以显着降低无机盐对锦纶染色织物上游离染料洗脱的阻碍作用。回用水至少可以回用6轮,第一道60℃水洗只需加热一次,后续45℃和25℃两道水洗使用第一道水洗液余温即可满足水洗温度要求。在工厂小试中,SBIEF使用前后锦纶染色织物色差和色牢度指标均一致,节省洗涤用水量高达75%。OATRT技术在纯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洗涤过程应用研究中,将活性染料染色五道水洗分为两部分,前两道水洗合并,采用OATRT(SBIEF)技术,后三道水洗合并,采用OATRT(WBIEF)技术。该联合应用方式所得到纯棉染色织物色差ΔE*Lab为1.34,L*值显示颜色深度变浅,干摩擦牢度与标样一致,湿摩擦牢度提高半级,皂洗沾色牢度提高一级。OATRT可以不断破坏游离染料在染色织物上和水洗液中的溶解平衡,故具有提高染色织物水洗效果的作用。OATRT(WBIEF)技术完全可以替代皂片皂洗,甚至可达到较之更佳的水洗效果。上述处理回用循环可以连续进行6轮,也可用于其他颜色染色织物的水洗,总节水率近80%。原来标准水洗中第四道70℃水洗只需利用第三道90℃水洗液余温即可满足水洗温度要求。总体而言,以SBIEF和WBIEF作为吸附介质的OATRT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废水中的各组分可以进行选择性分离,同时避免染料和助剂的降解对回用水质所导致的二次污染;降低设备和运行成本;流程短,便于原位安装达到染色废水快速处理,并可回收或节省大量的水、热能和皂洗助剂;减少废水排放总量;缩短水洗时间,提高水洗效果和生产效率等。

张爱霞,周勤,陈莉[8](2015)在《2014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认为根据2014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赵莹[9](2015)在《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乳液制备》文中提出硅油广泛应用于农业、军事及日常生活等领域。近年来,改性硅油成为助剂工业发展的研究热点。硅油引入羟基、氨基、环氧基、羧基、聚醚链等有机基团后能赋予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亲水性、吸附性、柔软性及反应活性等。环氧改性硅油由于其反应活性高,可作为中间体制备其他改性硅油,如与聚醚胺反应可向硅油中引入氨基聚醚链。氨基聚醚改性硅油作为“第四代有机硅柔软剂”具有吸附性,相容性,可赋予织物及纤维柔顺性,柔软性,而聚醚链的引入使硅油具有亲水性及自乳化性,为后期改性硅油的乳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微乳液的形成。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1)采用硅氢加成的方法,以四甲基二硅氧烷(HMM)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氯铂酸-异丙醇(Speier催化剂)为催化剂,合成双端含环氧基的1,3-二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其为封端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3-缩水甘油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为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法合成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最后通过环氧基与氨基的氨解开环反应,将聚醚胺引入,制备出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HNMR)、红外光谱(IR)等手段表征并证明了产物合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硅氢加成反应中HMM:AGE摩尔比为1:2.5, Speier催化剂用量为10ppm,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h;本体聚合中催化剂用量为0.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h;氨解开环反应中异丙醇用量为50%,环氧基:聚醚胺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2)以AEO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用量、配比及用水量等对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乳化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无色透明的稳定性较好的乳液。最佳乳液配方为(硅油含量20%):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100%,乳化剂20%,AEO-3:AEO-9配比为1:1.5,前期水用量为35%,后期水用量为345%,调节乳液pH值为6左右。将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二甲基硅油乳液及侧链氨基聚醚改性硅油乳液分别对PAN基碳纤维原丝上油,进行预氧化,观察纤维表面状态的变化,表明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乳液在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层,改善了纤维表面缺陷。

李新平[10](2014)在《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效果差的问题,课题采用本体聚合工艺及自乳化法引入聚醚三元醇,合成了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主要探讨了预聚条件、季胺化程度、阳离子单体比例、交联单体引入量、有机硅接枝量等因素对提升剂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通过激光粒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等仪器对合成的试样进行表征,同时对乳液的各项稳定性(耐酸碱、耐电解质及离心稳定性)及其在湿摩擦色牢度提升方面的效果也做了相关测试与评价。最终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浸渍最佳应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经提升剂整理过的织物出现黄变和季胺化程度相关;赋予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适度的阳离子性可增加其对染料分子中阴离子基团的吸附;硅烷偶联剂的引入对乳液大分子的交联度有很大贡献,乳液的成膜性及耐磨性也得以提高;适当含量交联单体的引入可改善胶膜的机械性能;有机硅的用量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提升剂的乳液稳定性及胶膜性能。课题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实验合成的试样结构表征发现:合成的样品中无游离的羟基和异氰酸酯基团,说明二者反应充分,且产物为经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粒径分析结果表明,乳液平均粒径为31.0nm且分布范围较窄。经有机硅改性且引入交联单体后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在活性染料织物上的提升等级可达到1-1.5级左右,且对织物手感影响不大,对织物色光的改变及其他服用性能的影响较小。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提升剂的浸渍最佳工艺:工作液pH=5.5、提升剂用量35g/L、浸渍温度40℃、烘干温度100℃、并在145℃下焙烘5min。

二、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1.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研究概述
        1.2.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性质和应用
        1.2.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
        1.2.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毒性问题
        1.2.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替代研究进展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研究进展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1.3.2 脂肪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3 仲醇聚氧乙烯醚
    1.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成分分析的的主要方法
        1.4.1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4.3 其他分析方法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中残留壬基环己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NCEO_9的合成
        2.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分析的尝试
        2.3.3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NCEO_n优化的结果
        2.4.2 NP HPLC-ELSD法的建立
        2.4.3 NP HPLC-RID法的建立
        2.4.4 NP HPLC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壬基环己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NC中水分测定
        3.3.2 NC中 NP残留量测定及NP的脱除
        3.3.3 NC的乙氧基化反应
        3.3.4 NCEO_n的 TLC分析
        3.3.5 NCEO_n产品中残留原料醇NC的定量分析
        3.3.6 NCEO_n产品中二恶烷的定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NC原料的预处理
        3.4.2 催化剂的初筛选
        3.4.3 合成NCEO_n的原料选择性
        3.4.4 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
        3.4.5 反应器的类型对NaH催化NC乙氧基化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构效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NCEO_n的合成、处理、NC残留量分析与PEG生成量分析
        4.3.2 NCEO_n的结构表征
        4.3.3 初级生物降解性测定
        4.3.4 表面张力测定
        4.3.5 浊点测定
        4.3.6 乳化力测定
        4.3.7 润湿力测定
        4.3.8 泡沫性测定
        4.3.9 去污力测定
        4.3.10 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NCEO_n的 NC残留量与PEG生成量分析结果
        4.4.2 NCEO_n的结构表征
        4.4.3 NCEO_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
        4.4.4 NCEO_n浊点的构效关系
        4.4.5 NCEO_n表面活性的构效关系
        4.4.6 NCEO_n乳化力的构效关系
        4.4.7 NCEO_n润湿力的构效关系
        4.4.8 NCEO_n泡沫性能的构效关系
        4.4.9 NCEO_n去污力的构效关系
        4.4.10 NCEO_n的构型优化结果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NCEO_n的TLC
附录2 :NCEO_n的结构鉴定
附录3 :NCEO_7的生物降解性检测报告
附录4 :最小能量结构的笛卡尔坐标
附录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对纺织品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疏水表面概述
        1.2.1 自然界的超疏水表面
        1.2.2 超疏水材料的性质
        1.2.3 超疏水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1.2.4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
    1.3 酚类化合物概述
        1.3.1 酚类化合物简介及分类
        1.3.2 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3.3 基于酚类化合物构建超疏水表面
        1.3.4 酚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反应性
        1.3.5 酚类化合物与漆酶的反应性
    1.4 漆酶简介
        1.4.1 漆酶的性质
        1.4.2 漆酶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文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漆酶催化酚类物质改性蚕丝及其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模拟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漆酶活性的基础研究及分析
        2.3.2 漆酶催化酚类对蚕丝织物改性及其对多巴胺的催化聚合
        2.3.3 多巴胺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蚕丝织物表面结合过程的研究
        2.3.4 酶促多巴胺改性蚕丝织物与金属离子的沉积
        2.3.5 酶促植物酚类改性蚕丝织物与金属离子的沉积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多酚诱导矿化铁的生长及多功能蚕丝织物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疏水性能及表面形貌分析
        3.3.2 疏水性与粗糙度的关系
        3.3.3 XRD及XPS分析
        3.3.4 FeOOH矿化铁的形成机理
        3.3.5 自清洁性能
        3.3.6 阻燃性能
        3.3.7 微型量热(MCC)分析
        3.3.8 热重(TG)分析
        3.3.9 耐磨性和耐洗牢度
        3.3.10 紫外防护及物理性能
        3.3.11 油水分离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疏水咖啡酸/铁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酚类化合物与亚铁离子对棉织物的疏水改性对比
        4.3.2 SEM分析及表面元素分析
        4.3.3 AFM分析
        4.3.4 FTIR分析
        4.3.5 XPS分析
        4.3.6 XRD分析
        4.3.7 稳定性及物理性能测试
        4.3.8 超疏水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4.3.9 超疏水棉织物的油水分离性能
        4.3.10 CfA/Fe在多种基材上的沉积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疏水茶多酚/铁棉织物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条件对棉织物接触角的影响
        5.3.2 表面形态分析
        5.3.3 化学组成
        5.3.4 稳定性测试
        5.3.5 物理性能测试
        5.3.6 自清洁性能
        5.3.7 油水分离试验
        5.3.8 乳液分离试验
        5.3.9 不同织物基底的疏水改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若干精细化学品的新型绿色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精细化学品及其工业
    1.3 精细化学品生产绿色化
        1.3.1 绿色生物质原料
        1.3.2 原子经济性
        1.3.3 水溶剂及无溶剂体系
    1.4 几种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制备研究进展
        1.4.1 5-甲基糠醛
        1.4.2 N-(5-甲基糠基)苯胺
        1.4.3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硅油
        1.4.4 水性哑光涂料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5.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部分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H_3PO_3/I-催化转化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
        2.3.1 H_3PO_3/HI体系催化果糖转化
        2.3.2 H_3PO_3/NaI/HCl体系催化果糖转化
        2.3.3 5-甲基糠醛制备水相的循环使用
    2.4 果糖催化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效果分析
        2.4.1 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
        2.4.2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2.4.3 5-甲基糠醛标准曲线的绘制
        2.4.4 5-甲基糠醛的产率计算
    2.5 活性炭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
        2.5.1 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钯胶体的制备
        2.5.2 PVP-Pd涂覆活性炭
        2.5.3 PVP-Pd/C的热解炭化
        2.5.4 传统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2.6 活性炭负载钯催化剂的表征
        2.6.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6.3 热重分析
        2.6.4 X射线衍射分析
        2.6.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7 5-甲基糠醛的直接还原胺化反应
        2.7.1 常压下5-甲基糠醛的直接还原胺化
        2.7.2 活性炭负载钯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
        2.7.3 加压下5-甲基糠醛的直接还原胺化
    2.8 5-甲基糠醛直接还原胺化效果分析
        2.8.1 GC-MS定性分析
        2.8.2 GC定量分析
        2.8.3 核磁共振分析
        2.8.4 5-甲基糠醛的转化率计算
        2.8.5 还原胺化产物的产率计算
    2.9 果糖两步转化制备N-(5-甲基糠基)苯胺
        2.9.1 果糖催化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实验的放大
        2.9.2 果糖基5-甲基糠醛一锅合成N-(5-甲基糠基)苯胺
    2.10 有机硅硅氢加成反应改性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2.11 Speier's催化剂催化硅氢加成反应效果分析
        2.11.1 红外光谱分析
        2.11.2 紫外光谱分析
        2.11.3 GC定量分析
    2.12 水性自消光苯丙乳液的制备
    2.13 水性自消光苯丙乳液的表征
        2.13.1 光泽度测试
        2.13.2 水接触角分析
        2.13.3 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2.13.4 XPS分析
        2.1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第3章 H_3PO_3/I-体系催化糖类转化为5-甲基糠醛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HI用量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2 H_3PO_3用量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4 HCl用量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5 甲苯用量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6 反应时间对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产率的影响
        3.2.7 果糖制备5-甲基糠醛水相体系重复使用性能
        3.2.8 H_3PO_3/I-体系在其它糖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常压下活性炭负载钯催化5-甲基糠醛还原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ICP分析
        4.2.2 XPS分析
        4.2.3 XRD分析
        4.2.4 TG分析
        4.2.5 TEM分析
        4.2.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2.7 反应路径的捕捉
        4.2.8 不同反应温度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4.2.9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2.10 第一步表观活化能E_1的确定
        4.2.11 第二步表观活化能E_2的确定
    4.3 核磁谱图数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压下N-(5-甲基糠基)苯胺及其近似物的催化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溶剂对N-(5-甲基糠基)苯胺产率的影响
        5.2.2 催化剂用量对N-(5-甲基糠基)苯胺产率的影响
        5.2.3 反应温度对N-(5-甲基糠基)苯胺产率的影响
        5.2.4 氢气压力对N-(5-甲基糠基)苯胺产率的影响
        5.2.5 反应时间对N-(5-甲基糠基)苯胺产率的影响
        5.2.6 胺源底物拓展制备N-(5-甲基糠基)苯胺近似物
    5.3 核磁谱图数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果糖两步法制备N-(5-甲基糠基)苯胺及机理探讨
    6.1 引言
    6.2 果糖催化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实验的放大
    6.3 果糖基5-甲基糠醛合成N-(5-甲基糠基)苯胺
    6.4 H_3PO_3/I-酸性水相—甲苯体系协同作用机制与反应机理
        6.4.1 两相体系中果糖转化制备5-甲基糠醛的反应路径
        6.4.2 酸作用机制与果糖水解机理
        6.4.3 I-作用机制与5-羟甲基糠醛脱羟基机理
        6.4.4 H_3PO_3作用机制与I_2原位还原机理
    6.5 5-甲基糠醛直接还原胺化反应机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水性自消光苯丙乳液的制备
    7.1 引言
    7.2 有机硅改性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的结构表征
        7.2.1 FT-IR分析
        7.2.2 UV分析
    7.3 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7.3.1 Speier's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7.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7.3.3 MDHM用量的影响
        7.3.4 熟化时间的影响
    7.4 水性自消光苯丙乳液涂膜的性能与结构
        7.4.1 GM分析
        7.4.2 WCA分析
        7.4.3 FTIR-ATR分析
        7.4.4 XPS分析
        7.4.5 AFM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1.2.1 纤维素
        1.2.2 果胶物质
        1.2.3 蜡状物质
        1.2.4 含氮物质
        1.2.5 灰分
        1.2.6 其它杂质
    1.3 生物酶
    1.4 前处理常用酶的作用原理
        1.4.1 淀粉酶作用原理
        1.4.2 果胶酶作用原理
        1.4.3 纤维素酶作用原理
        1.4.4 脂肪酶作用原理
        1.4.5 过氧化氢酶作用原理
    1.5 酶催化反应影响因素
        1.5.1 pH的影响
        1.5.2 温度的影响
        1.5.3 酶浓度的影响
        1.5.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1.5.5 机械搅动的影响
        1.5.6 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
    1.6 生物酶前处理发展现状与趋势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药品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前处理工艺
        2.4.1 碱退浆
        2.4.2 酶退浆
        2.4.3 碱精练
        2.4.4 DM-8654精练酶精练
        2.4.5 复配酶精练
        2.4.6 复配酶退煮一浴一步法
        2.4.7 复配酶退煮漂一浴一步法
        2.4.8 双氧水漂白
        2.4.9 碱氧退煮漂一浴一步法
        2.4.10 DM-8697除氧酶处理
    2.5 活性染料染色处方及工艺曲线
    2.6 测试与分析方法
        2.6.1 高氯酸法测退浆率
        2.6.2 毛效的测定
        2.6.3 白度的测定
        2.6.4 失重率的测定
        2.6.5 织物强力的测定
        2.6.6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2.6.7 织物染色性能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因素法研究退浆酶退浆工艺
        3.1.1 温度对退浆率的影响
        3.1.2 pH、酶浓度、处理时间对退浆率的影响
        3.1.3 盐的种类及用量对退浆率的影响
        3.1.4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退浆率的影响
        3.1.5 退浆酶工作液稳定性的研究
        3.1.6 小结
    3.2 正交法研究退浆酶退浆工艺
        3.2.1 正交法优化退浆工艺
        3.2.2 退浆酶工作液稳定性的研究
        3.2.3 小结
    3.3 单因素法研究DM-8654精练酶精练工艺
        3.3.1 pH、DM-8654精练酶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精练效果的影响
        3.3.2 盐的种类及用量对精练效果的影响
        3.3.3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精练酶精练效果的影响
        3.3.4 精练酶工作液稳定性的研究
        3.3.5 小结
    3.4 正交法研究DM-8654精练酶精练工艺
        3.4.1 正交法优化精练工艺
        3.4.2 精练酶工作液稳定性的研究
        3.4.3 小结
    3.5 多种酶复配前处理工艺研究
        3.5.1 DM-8654精练酶与纤维素酶的复配
        3.5.2 DM-8654精练酶与脂肪酶的复配
        3.5.3 DM-8654精练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复配
        3.5.4 高浓退浆酶与DM-8654精练酶的复配
        3.5.5 多种酶复配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3.5.6 小结
    3.6 生物酶前处理与传统前处理效果对比
    3.7 不同前处理工艺染色性能研究
        3.7.1 DM-8697除氧酶的应用研究
        3.7.2 不同前处理工艺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4.1 本论文所得到的结论
    4.2 本文创新点
    4.3 本文不足处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α-淀粉酶制备纺织淀粉浆料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纺织浆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2 经纱上浆目的发展现状
    1.2 淀粉和变性淀粉类浆料
        1.2.1 淀粉浆料存在的问题
        1.2.2 常用变性淀粉及发展趋势
        1.2.3 变性淀粉的分类及性能
    1.3 酶解淀粉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酶的基本性能与酶解淀粉浆料制备机理
    2.1 酶的基本性质
    2.2 酶的作用专一性机制
    2.3 酶的分类
        2.3.1 淀粉酶
        2.3.2 纺织用酶制剂的要求
    2.4 α-淀粉酶的概述
        2.4.1 α-淀粉酶的活性中心
        2.4.2 α-淀粉酶的分类
        2.4.3 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2.4.4 淀粉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2.5 制备酶解淀粉浆料机理
        2.5.1 淀粉化学结构及化学性质
        2.5.2 淀粉水解与制备酶解淀粉浆料
    2.6 本章小结
3 酶解淀粉浆料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原淀粉基本性能
    3.3 α-淀粉酶活性测试
        3.3.1 溶液配置
        3.3.2 测试方法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 酶解淀粉酶失活工艺研究
        3.4.1 α-淀粉酶对淀粉颗粒的黏度影响
        3.4.2 淀粉酶酸失活工艺
    3.5 酶解淀粉工艺研究
        3.5.1 实验步骤
        3.5.2 淀粉浓度对酶解淀粉黏度的影响
        3.5.3 反应时间对酶解淀粉的黏度影响
        3.5.4 α-淀粉酶添加量对酶解淀粉的黏度影响
    3.6 酶解淀粉的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测试
    3.7 本章小结
4 酶解淀粉浆料结构表征及基本性能测试
    4.1 酶解淀粉的微观表面形态
    4.2 酶解淀粉浆料的红外光谱图及分析
    4.3 酶解淀粉浆料基本性能测试
        4.3.1 酶解淀粉浆料黏度及热黏度稳定性测试
        4.3.2 酶解淀粉浆料配方浆液性质测试
        4.3.3 酶解淀粉浆料对纯棉粗纱的黏附性测试
    4.4 酶解淀粉浆料抗凝沉性测试
    4.5 酶解淀粉浆料浆膜性能测试
        4.5.1 浆膜的制备
        4.5.2 吸湿性
        4.5.3 浆膜厚度
        4.5.4 断裂强力
        4.5.5 耐屈曲性测试
        4.5.6 水溶速率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酶解淀粉浆料浆纱试验
    5.1 浆纱工艺
        5.1.1 浆纱设备及工艺
        5.1.2 浆纱条件
    5.2 浆纱性能测试
        5.2.1 回潮率
        5.2.2 增强率、减伸率
        5.2.3 毛羽
        5.2.4 纱线纵向表面形态
        5.2.5 耐磨性
        5.2.6 退浆率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阻燃剂的发展及现状
    1.3 阻燃剂的分类
        1.3.1 无机阻燃剂
        1.3.2 卤系阻燃剂
        1.3.3 氮系阻燃剂
        1.3.4 有机磷系阻燃剂
        1.3.5 N-P系阻燃剂
        1.3.6 硅系阻燃剂
    1.4 阻燃机理
        1.4.1 气相阻燃机理
        1.4.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4.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1.4.4 协同作用机理
        1.4.5 冷却机理
        1.4.6 稀释机理
        1.4.7 隔离层机理(交联)
        1.4.8 终止链反应机理
        1.4.9 阻燃剂的基本要求
    1.5 阻燃剂的重要性
    1.6 未来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1.7 膨胀型阻燃剂的组成
        1.7.1 膨胀型阻燃剂的组成
        1.7.2 膨胀阻燃剂的发展状况
    1.8 阻燃技术的发展
    1.9 国内外现状
        1.9.1 国内发展现状
        1.9.2 国外发展现状
        1.9.3 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第2章 三聚氰胺类新型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主要实验药品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图
        2.2.1 酯化反应装置
        2.2.2 减压蒸馏装置
        2.2.3 成盐装置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过程
        2.4.1 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
        2.4.2 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
        2.4.3 阻燃整理工艺
    2.5 分析测试
        2.5.1 磷酸酯测定
        2.5.2 阻燃测试
        2.5.3 红外光谱表征
    2.6 结果与讨论
        2.6.1 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工艺
        2.6.2 摩尔比对双酯收率的影响
        2.6.3 催化剂用量对双酯收率的影响
        2.6.4 时间对产品双酯收率的影响
        2.6.5 带水剂用量对双酯收率的影响
    2.7 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合成工艺
        2.7.1 中间体与三聚氰胺质量比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2.7.2 水用量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2.7.3 反应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2.7.4 反应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2.8 红外表征
        2.8.1 中间体红外谱图
        2.8.2 目标产物红外谱图
第3章 乙醇胺类新型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原理
    3.3 阻燃整理剂的合成
        3.3.1 中间体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工艺
        3.3.2 目标产物季戊四醇磷酸酯乙醇胺盐的合成工艺
        3.3.3 实验装置及仪器图
    3.4 整理工艺
        3.4.1 工艺的设计
        3.4.2 工艺流程
        3.4.3 工艺条件
        3.4.4 测试依据
    3.5 阻燃测试及红外表征
        3.5.1 阻燃测试
        3.5.2 红外表征
    3.6 单因素实验
第4章 三乙醇胺类新型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主要试剂
        4.1.2 实验室主要仪器
    4.2 实验原理
    4.3 阻燃整理剂的合成
        4.3.1 中间体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
        4.3.2 目标产物季戊四醇磷酸酯三乙醇胺盐的合成工艺
        4.3.3 实验装置及仪器图
        4.3.4 红外光谱分析
        4.3.5 整理工艺的设计
        4.3.6 整理工艺流程
        4.3.7 工业处方
        4.3.8 测试依据
        4.3.9 单因素实验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印染废水在线处理回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征
    2 印染废水排放和回用标准
    3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3.1 生化法
        3.2 膜分离技术
        3.3 吸附法
        3.3.1 活性炭
        3.3.2 粘土矿物类吸附剂
        3.3.3 硅胶
        3.3.4 其他类型吸附剂
        3.4 离子液体萃取
        3.5 高级氧化技术
        3.6 离子交换法
        3.6.1 离子交换树脂
        3.6.2 壳聚糖
        3.6.3 离子交换纤维
        3.7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对比分析
    4 印染废水回用技术概述
        4.1 典型印染综合废水回用技术
        4.2 典型印染特定废水回用技术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分析
        5.2 离子交换纤维存在的问题
    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纤维素基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1.2 CHTAC 的合成
        1.3 CHPAC 的制备
        1.4 CHTAC 及 CHPAC 含量的测定
        1.5 WBIEF 和 SBIEF 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效果表征
        1.6 单因素分析
        1.7 响应面实验设计
        1.8 仪器表征
        1.9 等电点测定
        1.10 WBIEF 和 SBIEF 断裂强度测定
        1.11 温度和碱稳定性测定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CHTAC 和 CHPAC 的表征
        2.2 WBIEF 和 SBIEF 的制备方法比较
        2.3 连续浸轧法中浸轧次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4 氢氧化钠与改性剂摩尔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5 CHTAC 和 CHPAC 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6 施加改性次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7 烘干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8 焙烘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2.9 SBIEF 和 WBIEF 连续浸轧稳定性
        2.10 响应面优化工艺
        2.10.1 SBIEF 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
        2.10.2 WBIEF 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
        2.11 SBIEF 和 WBIEF 表征
        2.12 SBIEF 和 WBIEF 的稳定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BIEF 和 WBIEF 的吸附及再生行为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药品与材料
        1.2 吸附等温曲线
        1.3 吸附动力学
        1.4 SBIEF 和 WBIEF 的再生
        1.5 动态吸附实验
        1.6 参数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平衡
        2.2 吸附动力学
        2.2.1 搅拌速度的影响
        2.2.2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2.2.3 温度的影响
        2.2.4 初始 pH 值的影响
        2.2.5 电解质的影响
        2.2.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2.7 不同染料的吸附
        2.2.8 速率常数研究
        2.3 粒子内扩散速率常数
        2.4 吸附扩散模型
        2.5 SBIEF 和 WBIEF 的再生性能
        2.5.1 氢氧化钠浓度对染料解吸的影响
        2.5.2 SBIEF 和 WBIEF 再生循环使用性能
        2.6 动态吸附穿透曲线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OATRT 在锦纶织物染色水洗中的应用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锦纶染色与洗涤工艺
        1.3 锦纶染色洗涤废水的处理及其回用
        1.4 水质指标和颜色参数测定方法
        1.5 OATRT 工厂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OATRT 静态实验研究
        2.1.1 处理回用次数对于回用水水质的影响
        2.1.2 处理回用次数对于染色织物质量的影响
        2.2 OATRT 动态实验研究
        2.2.1 循环倍数对回用水质和锦纶染色织物质量的影响
        2.2.2 OATRT 应用方式
        2.2.3 无机盐的影响
        2.2.4 回用次数
        2.3 OATRT 工厂试验研究
        2.3.1 工厂水质水量分析
        2.3.2 SBIEF 使用前后锦纶染色织物质量指标对比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OATRT 在棉织物染色水洗中的应用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和药品
        1.2 染色工艺
        1.3 OATRT 在棉织物染色水洗过程中的在线应用
        1.4 参数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水洗液水质分析
        2.2 第一道水洗中循环倍数对回用水质和纯棉染色织物质量的影响
        2.3 皂洗过程中循环倍数对回用水质和纯棉染色织物质量的影响
        2.4 SBIEF 和 WBIEF 联合应用方式
        2.5 回用次数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符号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2014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2 产品研发进展
    2.1 硅橡胶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2.1.2 热硫化硅橡胶
        2.1.3 加成型硅橡胶
    2.2 硅油
    2.3 硅树脂
    2.4 硅烷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2.6.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2.6.3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9)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乳液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有机硅化合物
    1.3 改性硅油
        1.3.1 改性硅油的种类
        1.3.2 改性硅油的研究
        1.3.3 改性硅油的应用
    1.4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研究现状
        1.4.1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1.4.2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应用
    1.5 改性硅油乳液制备方法
        1.5.1 机械乳化法
        1.5.2 乳液聚合法
        1.5.3 微乳液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封端剂的制备
    2.4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制备
    2.5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制备
    2.6 产物分析
        2.6.1 外光谱表征
        2.6.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6.3 产物收率
        2.6.4 环氧值测定
        2.6.5 氨值测定
        2.6.6 黏度测定
    2.7 乳液分析
        2.7.1 平均粒径及透光率测定
        2.7.2 表面张力测定
        2.7.3 离心稳定性测定
        2.7.4 耐热稳定性测定
        2.7.5 耐酸稳定性测定
        2.7.6 耐碱稳定性测定
        2.7.7 耐电解质稳定性测定
第三章 封端剂的合成
    3.1 硅氢加成反应机理
    3.2 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封端剂的IR表征
        3.3.2 封端剂的1H-NMR表征
        3.3.3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3.3.4 HMM与AGE摩尔比的选择
        3.3.5 反应温度的选择
        3.3.6 反应时间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
    4.1 本体聚合反应机理
    4.2 本体聚合催化剂的选择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IR表征
        4.3.2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1H-NMR表征
        4.3.3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4.3.4 反应温度的选择
        4.3.5 反应时间的选择
        4.3.6 环氧值及黏度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
    5.1 环氧基氨解开环反应机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IR表征
        5.2.2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1H-NMR表征
        5.2.3 环氧基与聚醚胺摩尔比的选择
        5.2.4 异丙醇用量的选择
        5.2.5 反应温度的选择
        5.2.6 反应时间的选择
        5.2.7 氨值及黏度测定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硅油乳液制备及应用
    6.1 乳液
        6.1.1 乳液类型
        6.1.2 乳化方法的选择
        6.1.3 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6.2.2 AEO-3与AEO-9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6.2.3 W/O乳液中水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6.2.4 乳液的pH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6.2.5 不同硅油含量乳液性能及稳定性测定
    6.3 硅油乳液在碳纤维原丝上油中应用
        6.3.1 不同硅油乳液制备
        6.3.2 PAN基碳纤维原丝的预氧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概述
        1.1.1 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机理
        1.1.2 影响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的因素
        1.1.3 提升活性染料染色织物摩擦牢度的方法
    1.2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研究现状
    1.3 水性聚氨酯的有机硅改性方式
        1.3.1 共混改性
        1.3.2 共聚改性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2 实验原理
    2.1 聚氨酯高分子聚合反应
        2.1.1 异氰酸酯和活泼氢的反应
        2.1.2 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
        2.1.3 异氰酸酯的副反应及其避免方法
    2.2 聚氨酯乳化机理
        2.2.1 聚氨酯的亲水性
        2.2.2 聚氨酯乳化过程的相反转
    2.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技术原理
        2.3.1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技术特点及分子结构设计
        2.3.2 聚硅氧烷的分类及其结构
    2.4 嵌段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合成原料及选择
        2.4.1 羟烃基硅油的选择
        2.4.2 亲水性扩链剂的确定
        2.4.3 氨基硅烷偶联剂的确定
        2.4.4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制备方法
3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仪器
        3.1.3 测试织物的选择
    3.2 研究方法
        3.2.1 聚合反应方法
        3.2.2 湿摩擦牢度测试处理工艺
    3.3 乳液性能测试
        3.3.1 乳液贮存稳定性
        3.3.2 耐酸碱稳定性
        3.3.3 耐电解质稳定性
        3.3.4 乳液界面张力测试
        3.3.5 乳液粒径及尺寸分布
        3.3.6 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测定
    3.4 应用性能测试
        3.4.1 湿摩擦牢度的测定
        3.4.2 皂洗牢度的测定
        3.4.3 样品色差的测定
        3.4.4 柔软度的测试
        3.4.5 织物亲水性测试
    3.5 助剂结构表征
        3.5.1 红外光谱(FT-IR)
        3.5.2 同步热重(TG)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4.1 预聚反应条件的确定
    4.2 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研制的探索
        4.2.1 技术设想及实施
        4.2.2 季胺化与非季胺化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性能比较
        4.2.3 本节小结
    4.3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配方及合成工艺的优化
        4.3.1 水性聚氨酯阳离子扩链剂用量的调整
        4.3.2 交联单体的用量的确定
        4.3.3 引入交联单体后有机硅含量的确定
        4.3.4 提升剂合成的配方优化初探
        4.3.5 本节小结
    4.4 提升剂乳液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分析
        4.4.1 提升剂乳液稳定性分析
        4.4.2 乳液粒径分析
        4.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4 同步热重(TG)分析
        4.4.5 整理织物显微图片拍摄
    4.5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应用工艺探究
        4.5.1 浸渍工艺中各影响因素的确定
        4.5.2 浸渍工艺正交实验及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胡益涛. 江南大学, 2020(01)
  • [2]酚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对纺织品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D]. 周青青. 苏州大学, 2020(07)
  • [3]若干精细化学品的新型绿色合成工艺研究[D]. 肖建军. 南昌大学, 2019(04)
  • [4]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探究[D]. 奉先波.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5]α-淀粉酶制备纺织淀粉浆料的工艺研究[D]. 薛颍.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4)
  • [6]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D]. 卢春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6)
  • [7]印染废水在线处理回用关键技术研究[D]. 李春辉. 东华大学, 2015(11)
  • [8]2014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张爱霞,周勤,陈莉. 有机硅材料, 2015(03)
  • [9]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乳液制备[D]. 赵莹. 长春工业大学, 2015(12)
  • [10]聚氨酯基有机硅改性高分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制备与应用[D]. 李新平. 武汉纺织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高活性织物柔软剂的配方(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