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

中国大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

一、中国内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国[1](2020)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以大同市两类项目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建设项目和区域规划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办法和治理措施,以预防或减轻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的制度与方法,它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制度,是指社会公众自觉自愿的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各种活动的管理,并对政府管理中所做决策和落实情况的监督,体现了社会民主化管理的理念。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项目民主性、科学性,监督决策落实,协调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生态环境质量却越来越差,政府面临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影响广泛,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除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付出努力之外,还有赖于公众的参与。然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宁波镇海PX事件、厦门PX事件、安宁炼油事件等近年来频发的各类环境群体性事件,反映出我国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未真正起到作用,公众参与制度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与引入的大同市某废旧汽车拆解站项目和大同某医院建设项目两个案例作对比,分析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参与领域、扩展参与时限、确定参与主体、完善信息公开、完善独立监管、建立公益诉讼制和加强宣传等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对策。

黄晓慧[2](2019)在《区域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中的跨界环评法制研究》文中提出环境评价制度作为预见性环境保护制度的支柱,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由于邻国或区域间的跨界大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需求迫切。从国际双边、多边条约,国际法院及其他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判实践来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基本上是在有共享陆地、水域的相邻国家或地区之间,相应的国际法惯例业已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共享陆地、水域广泛,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实施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对协调大湾区区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确有必要性。由于"一国两制"下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粤港两地要实施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仍面临两大法律障碍,一是环评报告中的"替代方案"问题,二是政府行政决策的"司法复审"问题。这需要通过双边协议的谈判、磨合,推进两地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立法观念和技术、执法观念和程序等方面的衔接、协调。

程雨燕[3](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策层面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在制度层面的实施推进却仍然不足,应当通过建立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机制。推行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借鉴了国际先进湾区的经验教训,结合了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的政治和法治背景,顺应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其核心内容包括评价范围、公众参与、评价标准和协调监督四个方面。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路径先是通过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加以认可,再通过粤港澳各自法律体系的内化具体推进,并依据"就高不就低"原则协调粤港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差异以尽量减少运行阻力。

张苏楠[4](2019)在《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以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兴起,而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仍将是大兴土木的几十年。城市的工程建设活动构建起城市物质实体、形成城市风貌、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也具有深远影响。但因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工程建设模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全球得到普遍共识后,又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采纳,同时也为建筑业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本文将以城市系统为视角,研究城市地理空间单元内部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及其构建的城市物质实体的可持续性。本文在界定城市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建设理论,识别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路径分析探究其影响机理,并构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选取中国内地29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予以实证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献研究法识别出23个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借助问卷调查法获得其重要度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均值排序,重要度排名前5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城市工程质量”、“城市工程事故多发性”、“建筑设计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建设土地利用”,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23个影响因素萃取成6大影响因子,并予以命名。(2)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萃取结果形成的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理论模型予以修正。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法探究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得到作用效果最明显的三个影响因子及三条影响路径。(3)基于6大影响因子类别极其包含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起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选取29个中国内地省会城市从综合值、6大类别以及区域分析三方面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处于工程建设可持续性中等发展水平;6大类别的不同城市得分间有所差异;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城市整体表现优良,大西北和东部城市整体表现不佳,其余区域城市表现参差不齐。(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关键影响因素、关键影响路径和实证评价结果三方面,在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现实条件下、结合政策法律与技术应用,对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张王勇[5](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指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谢伟[6](2018)在《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冲突与协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协调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粤港澳三地"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现实状况导致三地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的冲突。应在"一国两制"框架内,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协调机构,分别协调粤港澳差异化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公众参与规定。

姚舜[7](2018)在《内地与澳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内地与澳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异同,尝试探索澳门环评制度的发展方向。环评制度特点鲜明,其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澳门)同样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社会问题,但两地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背景、发展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如今澳门环评制度尚处构建阶段,将内地与澳门相比较,有助于为澳门环评制度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陈艾[8](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钟卫红,王翠红[9](2013)在《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思考——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各国不断建立、完善并推广之,我国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该项机制。通过比较研究该机制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立法现状,从立法体系、公众参与的阶段、信息公开的方式、组织者及救济五个方面,总结内地在立法上存有的缺陷,并结合香港地区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立法体系、扩展公众参与的阶段范围、明确信息公开方式、厘清三方角色关系以及健全权利救济制度等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完善内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最终实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郑明远[10](2012)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研究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文中认为论文基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形成实质是一个由于轨道交通‘嵌入’城市空间而对后者的形态及其历史形成的空间利益关系进行重组的过程”的基本判断,以“界面”作为考察规划对象的着眼点和核心分析工具,尝试建构一个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载体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处理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问题的规划实践和文献的梳理分析,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内容框架。指出,①整合规划的对象是“轨道-空间”系统,形成于“拟议中”的轨道交通对“现实中”的城市空间的“嵌入”,具有“多层级性”、“非完全整合性”和“准客体性”;②“轨道-空间”系统在规划阶段的存在体现为一种“建构”,因此,应从宏观结构化制约和微观能动性相互建构的角度考察其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③“轨道-空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轨道交通“嵌入”城市空间而对后者的形态及其历史形成的空间利益关系进行重组的过程,这一过程诱发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冲突”,因此,整合规划的核心任务是“认知冲突”和“化解冲突”。2.按照“哲学信仰-理论-方法论-方法-应用”知识论域体系,通过规范分析和理论演绎,提出整合规划方法论原则和核心分析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检验,分析了轨道交通“嵌入”城市空间所引发的“冲突”的基本类型。指出,①应以“过程哲学”作为哲学信仰,以“结构-能动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按照“有限理性、底线优先和多隐喻分析”的原则建构整合规划方法论框架。②轨道交通“嵌入”城市空间所引发的“冲突”,可以划分为“目标”、“行为”、“利益”和“工具”等类型;以“界面”作为核心分析工具,可以将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实现整合的复杂性问题结构化为界面构成要素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而可以将研究焦点集中于研究它们耦合时在界面上所发生的过程和结局。3.通过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进行丰富和更新,对其应用于规划领域所表现出的不足进行完善,将整合规划转换为一种“异质性行动者网络”,从而将整合规划方法论的核心内容转换为:①“组构行动者网络”——形成解决界面问题的“路径”,核心是建构“促使目标协同、行动协同和利益协同的行动逻辑”;②“如何通过强制通行点”——形成解决界面问题的“规则”,核心是寻求促使“关于界面问题的争议”得以“平息”的“行动边界”;③“改进行动者的行动结构”——运用什么“工具”改进解决界面问题的效果,核心是完善整合规划的工具箱,从而建构起一个可以将整合规划中涉及的各种技术性和社会性、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要素对等地聚合起来进行整合的“路径—规则—工具”一体化框架。4.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论证了包括“点-线均衡”、“1h法则”和“空间发展战略”三个层次的“轨道-空间”系统“界面规律”。指出,为有效利用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能和维持相应的服务水平,应该,①注重在走廊层次上统筹部署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不建议在每个车站地区都寻求居住和就业的均衡;②根据“1h法则”所决定的线网功能层次结构选定各层次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和相应的速度等级、换乘衔接方式,审慎处理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问题;③从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动、整合和协同发展的角度,在资源约束下,注重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整合交通设施资源、完善空间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和交通政策等途径综合地审视和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线网规模和形态布局。5.通过对规划实践的现状进行评析,剖析香港在解决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问题中所应用的规划工具的内容、应用条件和应用效果,结合内地的规划实践,系统地提出了促使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实现整合的一系列规划工具。6.应用本文建构的“路径-规则-工具”框架,剖析内地引进和学习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的经验教训。指出,这一模式是一种包括制度、技术和文化等异质性要素的行动者网络,“嵌入”于特定的社会网络、自然环境和制度网络之中,因而不能把这一模式简单地当作“先进经验”拿来使用,而更应该关注模式创建的思想和经验。根据内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这一模式内地化的对策。

二、中国内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内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以大同市两类项目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基础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协商民主
        2.1.2 民主集中制形式下的参与阶梯
        2.1.3 公共治理
    2.2 概念界定
        2.2.1 环境影响评价
        2.2.2 公众参与
        2.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3 大同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研究
    3.1 大同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概况
        3.1.1 环境影响评价各方机构介绍
        3.1.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法律法规
    3.2 大同市某废旧汽车拆解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案例分析
        3.2.1 项目概况及环境污染分析
        3.2.2 公众参与概况
        3.2.3 公众参与数据统计
        3.2.4 公众参与意见落实及结果分析
    3.3 大同市某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案例分析
        3.3.1 项目概况及环境污染分析
        3.3.2 公众参与概况
        3.3.3 公众参与数据统计
        3.3.4 公众参与意见落实及结果分析
    3.4 大同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参与主体受限制
        3.4.2 参与方式还不完善
        3.4.3 参与结果受其他目的影响
        3.4.4 问题原因分析
4 其他国家与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研究
    4.1 国外经验研究
        4.1.1 美国经验研究
        4.1.2 日本经验研究
        4.1.3 法国经验研究
    4.2 国内经验研究
        4.2.1 中国香港地区经验研究
        4.2.2 厦门市经验研究
    4.3 其他地区经验对大同市工作的启示
        4.3.1 实行项目全程公众参与
        4.3.2 鼓励第三方在公众参与中发挥作用
5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对策
    5.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领域
        5.1.1 对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开展公众参与
        5.1.2 对宏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公众参与
    5.2 扩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时限
        5.2.1 初期介入
        5.2.2 终身监督
    5.3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主体
        5.3.1 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
        5.3.2 合理选择公众参与主体
        5.3.3 重视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
    5.4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制度
        5.4.1 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内容
        5.4.2 多渠道公开信息
    5.5 完善环境保护独立监管和公益诉讼机制
        5.5.1 实行环境保护独立执法监管
        5.5.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
    5.6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宣传
        5.6.1 建设大同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官方平台
        5.6.2 推进环境主管部门、项目建设方与公众积极对话
        5.6.3 利用新媒体宣传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粤港澳大湾区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借鉴国际先进湾区的经验教训
    (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需求
    (三)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
二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
    (一)评价范围
    (二)公众参与
    (三)评价标准
    (四)协调监督
三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路径

(4)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1.1.2 可持续城市建设理念成为全球共识
        1.1.3 我国粗放型的工程建设模式制约城市可持续建设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1.2.2 城市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1.2.3 城市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1.2.4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概述
        2.1.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涵义
        2.1.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范围
        2.1.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的特征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建设理论
    2.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2.3.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内涵
        2.3.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目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3.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来源
        3.1.1 资源层面
        3.1.2 参与者层面
        3.1.3 技术层面
        3.1.4 建造环境层面
    3.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3.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3.2.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3.3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问卷调查情况
        3.3.2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3.3.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3.4 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3.3.4.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3.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3.3.4.3 公因子命名与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4.1 概念模型的构建
        4.1.1 测量模型的构建
        4.1.2 结构模型的构建
        4.1.2.1 潜变量间的作用关系假设
        4.1.2.2 结构模型建立
    4.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4.2.1 结构方程模型初步分析
        4.2.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4.2.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讨论
    4.3 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机理总述
        4.3.1 关键影响路径识别
        4.3.2 关键影响路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5.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5.1.1 熵值法基本原理
        5.1.2 改进熵值法的无量纲化方法选择
        5.1.3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5.2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建立
        5.2.1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度量
        5.2.2 评价指标的含义阐释
    5.3 基于中国内地29 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实证分析
        5.3.1 城市选取与数据采集
        5.3.2 数据处理
        5.3.3 结果分析
        5.3.3.1 综合值分析
        5.3.3.2 六大类别分析
        5.3.3.3 区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提升策略
    6.1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升策略
    6.2 基于关键影响路径的提升策略
    6.3 基于29 个省会城市实证分析的提升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介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
    (一)香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览
        1、环境影响评估规定
        2、环境许可证规定
        3、技术备忘录规定
        4、上诉规定
        5、强制执行规定
        6、相关罪行规定
    (二)澳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三)广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冲突
    (一)环境影响评价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的冲突
        1、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体性规定冲突
        2、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性规定冲突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冲突
    (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冲突
    (四)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的冲突
三、协调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一)组建专门的粤港澳环境影响评价协调机构
    (二)协调粤港澳三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1、借鉴采用国际先进环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
        2、采用环评技术规范较全面和标准较高一方的标准
        3、三方协商制定新环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协调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
        1、评价范围和对象的协调
        2、评价申请和审批程序的协调
        3、评价对象救济机制协调
        4、法律责任机制协调
    (四)协调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7)内地与澳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评制度的特点及必要性
    1. 环评制度的特性
    2. 构建环评制度之现实必要性
        (1) 缓和社会需求与资源紧缺的必然要求
        (2)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的必然结果
        (3) 国家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现实所需
二、内地与澳门环评制度发展现状比较
    1. 内地:初成体系
    2. 澳门:尚在构建
        (1) 环评之法律依据
        (2) 环评制度发展现状
        (3) 环评现状评价
三、内地与澳门环评制度具体差异
    1. 概念及法律地位
        (1) 概念
        (2) 法律地位
    2. 环评对象
        (1) 内地:规划环评 (以下简称“SEA”) 和建设项目环评 (以下简称“EIA”)
        (2) 澳门:有限的指引项目
    3. 管理模式
        (1) 内地:分级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
        (2) 澳门:清单下的建议与分区管理模式
四、澳门环评制度建设的展望
    1. 拟定《环境影响评价法》
    2. 建立内部协调的管理模式
    3. 促进教育投入与两地人才交流
    4. 借鉴澳门城市规划法之组织架构
    5. 澳门特区政府带头示范

(8)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思考——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地纵观:公众参与环评的立法状况
    (一) 概述:公众参与环评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二) 内地:公众参与环评的立法状况
    (三) 香港:公众参与环评的立法状况
二、两地比较:内地公众参与环评的立法缺陷
    (一) 立法体系分散、内容杂乱
    (二) 公众参与的阶段局限
    (三) 信息公开的方式不科学
    (四) 公众参与的组织者公信力低
    (五) 公众参与的救济不足
三、借鉴香港:内地公众参与环评的立法完善
    (一) 完善现有立法体系
    (二) 扩展公众参与的阶段范围
    (三) 明确信息公开方式
    (四) 厘清三方角色关系
    (五) 健全权利救济制度
四、结语

(10)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研究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研究现状
    1.2.2 既有研究的不足
    1.2.3 研究范式的反思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框架
    1.4.2 论文结构 2 整合规划的对象与过程
2.1 整合规划的对象:“轨道-空间”系统
    2.1.1 “轨道-空间”系统的形成方式
    2.1.2 “轨道-空间”系统的特性
    2.1.3 “轨道-空间”系统的存在形式
2.2 整合规划的过程:“认知冲突——化解冲突”
    2.2.1 认知冲突
    2.2.2 化解冲突
2.3 本章小结 3 整合规划方法论原则和核心分析工具
3.1 整合规划方法论原则
    3.1.1 哲学信仰
    3.1.2 理论基础
    3.1.3 方法论原则
3.2 核心分析工具:界面
    3.2.1 “界面”作为分析工具
    3.2.2 利用“界面”分析“冲突”
    3.2.3 利用“界面”整合规划编制
3.3 本章小结 4 整合规划方法论框架
4.1 整合规划方法论的演绎载体
    4.1.1 选择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整合规划方法论的演绎载体
    4.1.2 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整合规划方法论演绎载体的论证
4.2 整合规划方法论框架
    4.2.1 确定行动者——哪些主体参与整合规划?
    4.2.2 分析转译过程——怎么做整合规划?
    4.2.3 检验转译效果——如何使整合规划更好?
4.3 本章小结 5 整合规划的“路径”与“规则”
5.1 整合规划的“路径”
    5.1.1 问题化:寻找解决界面问题的“方向”
    5.1.2 权益化:寻找解决界面问题的“方式”
    5.1.3 摄入:寻找解决界面问题的“途径”
    5.1.4 动员:明确界面问题解决的“状态”
5.2 整合规划的“规则”
    5.2.1 行动边界(1):界面规律
    5.2.2 行动边界(2):空间正义
5.4 本章小结 6 整合规划的“工具”
6.1 简化:改进界面问题解决的“方向”
    6.1.1 改进“规划层次结构”
    6.1.2 改进“土地使用结构”
6.2 并置:改进解决界面问题的“方式”
    6.2.1 改进“规划决策机制”
    6.2.2 改进“规划编制机制”
6.3 策略——改进解决界面问题的“途径”
    6.3.1 改进“利益分配机制”
    6.3.2 改进“知识共享机制”
6.4 粘联:衡量解决界面问题的“有效性”
    6.4.1 现状分析:重“管理”轻“治理”
    6.4.2 经验借鉴: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
    6.4.3 改进路径:“网运分离”+“两地合一
6.5 本章小结 7 应用示例:为何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难以内地化?
7.1 “路径”原因:以深圳地铁4号线“土地+BOT”模式为例的分析
    7.1.1 案例简述
    7.1.2 原因分析
7.2 “规则”原因:以广州地铁4号线为例的分析
    7.2.1 案例简述
    7.2.2 原因分析
7.3 “工具”原因:以广州地铁3号线永泰站为例的分析
    7.3.1 案例简述
    7.3.2 原因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结论
    8.1.1 关于整合规划方法论的基础研究
    8.1.2 关于整合规划方法论逻辑步骤与框架
    8.1.3 关于整合规划方法论的实证与应用
    8.1.4 相关研究发现
8.2 创新点、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中国内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以大同市两类项目为研究对象[D]. 杨建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区域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中的跨界环评法制研究[J]. 黄晓慧. 法治论坛, 2019(03)
  • [3]粤港澳大湾区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研究[J]. 程雨燕.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苏楠. 东南大学, 2019(05)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冲突与协调[A]. 谢伟. 新时代环境法的新发展——流域(区域)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201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国际视野及相关研究编), 2018
  • [7]内地与澳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 姚舜. 新经济, 2018(01)
  • [8]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思考——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J]. 钟卫红,王翠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06)
  • [10]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研究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D]. 郑明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中国大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