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职教育的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蒋婷[1](2020)在《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政策本身并非原子化的存在,而是具有系统性(contextuality),即镶嵌(embed)在特定的时空情境系统之中的。所有的政策结果的产生与政策现象的形成都可以看作是政策本身与情境系统相互激荡影响的结果。依照此理,政策变迁便是指镶嵌在特定的政策系统中,具有主导社会价值配置的权威规则(包括政策和广义的制度),随着系统的更迭而产生一定程度变化。因此,政策变迁是由政策本身与系统相互激荡所形成的结果。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七十多年的历史演变。早期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几乎是国家经济建设计划主导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但随着知识、政府、市场这三层环境的变化,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几经波折,几度改制,在经历了近80年的风云激荡后,目前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完整性在全世界职业教育都可谓前列。而技职教育的改革80年间政策的变迁分不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借助量化分析工具CiteSpace(5.2.R1)对大陆地区职业教育及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职业教育”相关知识区块并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针对性论述,对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评析;对技职教育所涉及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就研究理论适切性进行分析;梳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演变的历程,运用既有制度变迁模型探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制度变迁模式;从而全面揭示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特色之处,并基于此展望大陆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沿与趋势。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文献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之后再进行个案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发现:(1)目前对于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研究,台湾地区学者有一定研究基础却未能形成体系,大陆地区学者的研究大多较为宏观,对于深层次研究较为缺乏。(2)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几次改革与政策变迁不无关系。(3)技职教育政策的变迁是多方行动者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而技职教育政策的变迁也存在多种反映类型。(4)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通过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成果研究,发现大陆未来的职业教育应关注:积极培养职业精神、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以及建立弹性化的职业教育体制。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胡逸斌[3](2019)在《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影响因素与因应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过去的高等教育政策或是招生政策之相关研究,针对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演进与变迁有详尽的探讨与分析,不过其研究的缺口在于偏重理论探讨,或是仅偏向针对单一政策议题或单一时期进行探讨,同时,这些研究已经离现今十年以上,已不符合现况。而且过去研究仅针对某些特定的招生政策或特定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实上招生政策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多项外在环境因素具有关联性。本研究将针对台湾高等教育与招生相关的政策做一统整的分析与研究,配合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座谈会的进行,透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广泛收集专家学者意见,探讨影响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重要关键因素,检讨尚存在的问题,并且藉由专家学者的意见整合出未来发展的创新模式。本研究透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台湾现今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关键因素,此研究的创新点与贡献,首先在问卷发放的对象,过去的研究可能仅针对知名的教育家或政策家,即过去的研究对象可能仅针对少数的样本,其样本的代表性可能不足,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偏颇。不同于过去的研究,本研究透过教育座谈会的机会,针对到场的所有专家学者进行问卷的发放,除了透过现场纸本的问卷发放之外,同时也将问卷透过网络的方式让更多关心教育的专家学者可以提供其专业的意见,故本研究所收集的意见更广泛,也更贴近现实。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不同于过去的研究仅透过问卷的量化分析,或是透过访谈的质性分析,本研究在问卷设计方面,除了量化的设计之外,也包含开放式的题项,即在设定特定的题目之下,由受访者回答,故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其内容将会包含量化和质性的分析结果。最后,问卷发放的对象,即座谈会的与会人员,以及参与人员皆是大学招生政策最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推动者和参与者,故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比起过去的相关研究将更具有创新性。本研究结果指出,台湾的高等教育在招生政策的规划当中,存在许多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学校在规划招生政策时无法规避这些问题,包含少子化和高龄化、大专校院数量过剩、大学质量不足学生出走、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招考制度转型偏离多元入学的精神、法令限制对招生形成障碍等都是目前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尚未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三大部分,包含「配合产业发展及区域发展趋势」,「推动校际个性化分流招生政策、强化质量内容」,「松绑法令制度,推动国内外菁英招生计划」及「回归国教的适性精神,改进招考制度,精进多元入学的招生方式」。经由问卷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台湾目前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全球化,其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以及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为最主要前三大影响因素;因此,如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拟定招生政策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由专家学者的回馈意见可以分成三个部份探讨,首先是高等教育扩大海外招生;其次是培养学生国际间的移动能力;最后是配合产业界的国际化趋势。而关键因素的实践经由专题研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综合集成为三个重要的实践方向,包含「提升国际学生的学习环境」、「营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色」,以及「透过产学合作媒合产业所需要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冯林林[4](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台湾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要更加重视其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主动改革其培养模式。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在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故研究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探讨其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主要特色,对大陆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研究生与职业教育相关理论背景下,通过系统论视角,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四大构成要素,并以此为维度,对台湾地区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法,运用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法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利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11编码分析资料,旨在探讨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特色,以为大陆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设计与实施,该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过程,包括访谈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以及研究信度与效度等方面,以确保本研究的客观性与严谨性;第二部分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该部分重点描述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各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旨在探讨其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剖析其发展规律;第三部分为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调查分析,该部分主要以台湾地区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11为主要分析工具。通过综合分析与整理,将分析结果按照“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四大构成要素的顺序详加论述;第四部分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将其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支持、传统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变更、少子女化现象的加剧)与微观(学校类型、师资力量、学生需求)两大层面;第五部分为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特色及对大陆的启示,研究发现,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具有四大特色:培养目标的具体明确化;培养对象的来源广泛化;课程设置及选择的灵活化;培养过程的严谨规范化。其主要启示为:1.积极转变硕士生培养理念,培育多元适性型人才;2.主动以外部环境为依托,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3.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严加规范培养过程;4.适时拓展培养方向,扩大职教硕士生发展出路;5.全面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引进。
汪自兰[5](2018)在《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区别于技能型的专科教育,在类型上又不同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大学教育。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的载体,更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其构建的水平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各职业院校发展的前景。同时,社会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推进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进行课程变革和研究的必要性。但我国的技术本科教育相较而言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课程的建构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台湾地区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从上世纪就开始建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陆地区现在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与台湾地区当时相同的情况。因此,研究台湾地区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验,取长避短,对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提出些许启示。本文的主要内容除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外,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的界定,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二、从时代背景,实践历程及发展特点三方面论述了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且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师资建设总结了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方式,对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教育的实践中去研究课程设置的基本问题。三、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也是多方调和的结果,需要在其课程建构有关的理论基础,课程设置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内容的分析上,对其课程设置的科学和合理性进行理解。四、具体的课程设置问题还是要具体到其相关课程的安排上,在对其课程进行归类的基础上,梳理通识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训课的设置缘由及具体安排,实施,归纳出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安排的普遍规律。再以台湾地区第一所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台湾科技大学大学部及研究所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地图的案例,直观地了解其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五、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特点评析及启示。从课程开发主体,课程实施,课程形式,课程计划的制定四个方面分析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另一方面从宏观上对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些许不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为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经验启示。成功的经验借鉴也需要将其本土化才能提供有效的作用,因此只有在清楚自身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明确汲取的经验。在对大陆地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和不足作出客观的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大陆地区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胡艳兰[6](2016)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演进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台湾的技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历了70年代的改制和9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高等技职教育成为台湾技职教育的主体,向上发展至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与中等技职教育共同构成一贯完整的体系,成为台湾教育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历史及其学制、一贯体系等发展演进特点,对大陆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益有的借鉴与启示。大陆应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立"两条高速公路"并驾齐驱的局面;扬长避短借鉴经验,避免走职业教育发展不必要的弯路;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加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合作。
王莹[7](2016)在《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战后经济得到速复苏与发展。随之而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促使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从单一走向多元。在经济、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应用技术大学通过新建、升格或改造重组等模式率先在欧洲国家产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以其准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广泛认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但由于这些高校存在着数量少、难以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发展无序,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水平较低,服务于区域的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学界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现实存在产生质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和定位模糊不清。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但仅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政策框架,建设的主体则在地方本科院校,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地方本科院校的探索和创新。作为舶来品的应用技术大学能否在我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应有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建设高校能否明确建设观念,能否进行准确定位。然而,由于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近年来才被学界所关注,对许多问题仍缺乏专门研究,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系统研究则更少。随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合理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为题,尝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层面,从结构功能主义和系统论等视角来考察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是什么”以及“定什么”等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实现特色发展的一些建议。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厘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内涵,在对已有关于应用技术大学和高等学校定位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脉络与定位现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梳理了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指出应用技术大学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定位上的共性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境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定位特征。分析了德国、英国以及中国台湾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定位特征,寻求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共性特征。第四章,社会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大学定位。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的位置、角色、取向与功能,确定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第五章,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大学定位。运用系统论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功能定位,确定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第六章,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定位:方法、策略与建议。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依据、原则与策略,解决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如何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定位是实现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用技术大学必须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优势,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服务地方的办学使命,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马燕[8](2015)在《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当前这个阶段,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以终身教育理论、需求决定论、CAS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围绕当前我国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借鉴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尝试制定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搭建外部保障体系,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学校职业教育,它与本科层次普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有着等级上的区分,它的发展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实现,能够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第二,基于我国国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坚持“纵向单轨,横向双元”的发展方式。“纵向单轨”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在同一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对应的层次结构,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高校与主要实施高等普通教育类型的高校享有同样的权利,法律地位、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二者只有类型区分,没有等级之分;“横向双元”是指立足高等教育资源,在同一办学层次中高校要有适度、合理的分工,有趋向于举办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也有趋向于举办普通教育的高等院校,引导高等院校的合理定位,促进高校的特色化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弱化了职业院校的标签,又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第三,提出三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依托本科教育资源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逐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实施本科层次职业资格教育,弥补学历职业教育的不足。第四,从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经费投入、政府管理效率、社会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搭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优化它的外部发展环境。
何珊珊[9](2014)在《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里,其发展犹如一部台湾经济发展史,其发展脉络遵循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满足对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它曾为台湾地区创造“经济奇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的学制和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认同。其中产学合作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当前的重要政策。台湾地区“教育部”为鼓励高等技职院校与产业合作,积极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共同创造更多价值。将产学合作大致分为研究发展和人才培育两方面,研究发展主要着重整体规划产业界与学校间的合作,其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产企业间双向交流,藉由学术界的研究,引导产业界正确的经营理念、协助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相对地也提升学术界研究发展水准,以达到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理念。此外,人才培育则强调经由课程共构与教学合作缩短学校教学与产业需求的落差,加强学生职场能力的培养,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产学合作的两方面必须有全方面的设计,才能带动产业和学术需求的满足,形成产学合作双赢的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探索,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一套独特的运行体系。本研究希望通过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梳理其发展过程,尽力概括和总结其发展规律,期望给我国大陆高等职业学校产学合作发展提供些许建议。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本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再简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对台湾地区高等职业发展历程进行剖析,首先交代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再对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分三阶段发展历程:初创期——劳动密集型社会发展期,发展期——技术密集型阶段以及成熟期——知识信息型阶段;第三部分,对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历程、产学合作发展的现状、发展政策、产学合作的发展策略、管理上的不足及产学合作未来展望的思考;第四部分,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
朱璋龙[10](2014)在《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程与再造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台湾技职教育历经了肇始、发展、完善和提升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发展变革都与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教育目标也跟随演进,为行业企业培养了技术人力,支持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与转型。21世纪以来,在遭遇少子化、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等冲击,为应对多年来台湾技职教育自身积累的如升学主义、定位趋向模糊等问题,政府开始了技职教育的再造,即围绕培育毕业生的立即就业能力,在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等方面做文章,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大陆发展职业教育有较多启示。
二、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职教育的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职教育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台湾地区学者相关在地研究 |
(二) 大陆地区学者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
三、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及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缘起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 |
(一) 制度变革影响因素的来源 |
(二)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三) 关键转折点、断裂平衡及渐进转型理论 |
三、历史制度主义在本文的适切性分析 |
(一) 在政策变革中的已有研究 |
(二) 一套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建构阶段(1945-1965年) |
(一) 实施经济自建,教育百废待兴 |
(二) 接受美国援助,发展受到牵制 |
二、成长阶段(1966-1987年) |
三、繁荣阶段(1987-1996) |
四、解构阶段(1996-2002) |
五、重构阶段(2003-至今) |
第三章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社会变迁因素与技职教育政策 |
(一) 人口结构变迁 |
(二) 产业结构转变 |
(三)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 |
二、经济发展因素与技职教育政策 |
第四章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的渐进变迁 |
一、政策渐进变迁的类型模式 |
(一) 渐进转型理论 |
(二) 渐进转型的四种模式 |
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的渐进变迁 |
三、政策重叠的类型漂移 |
第五章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变迁影响因素的理性分析 |
一、技职教育体系完整、制度健全 |
(一) 职业学校 |
(二) 专科学校 |
(三) 技术学院 |
(四) 科技大学 |
二、招生入学方式实现多元适性 |
(一) 五专学制的招生入学 |
(二) 四技二专的招生入学 |
(三) 科技大学的硕士班招生入学 |
三、以工作及能力导向的创新化人才培育模式 |
第六章 大陆技职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 |
一、重视职业启蒙和灌注职业精神 |
二、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
(一) 畅通职业教育横纵向渠道 |
(二) 建立职业教育的弹性学制 |
(三) 建立多元化的招生制度 |
(四) 学位制度向职教院校延伸 |
三、完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
(一) 通过立法保障职业证照与学历教育之间衔接 |
(二) 畅通产业求职与职业证照之间的渠道 |
四、以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
(一) 政府发挥调控协调作用 |
(二) 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45年至2017年台湾技职教育改革一览表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影响因素与因应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3 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方法、步骤及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名词释义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现今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概述 |
3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发展历程与现况 |
3.1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发展历程 |
3.2 台湾过去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对招生政策之重要影响 |
3.3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发展之现况 |
4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演变及影响因素 |
4.1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演变 |
4.2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政治影响因素 |
4.3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经济影响因素 |
4.4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社会人口影响因素 |
4.5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教育影响因素 |
4.6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全球化影响因素 |
5 当前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存在的问题根源分析 |
5.1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关键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
5.2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关键影响因素的甄别 |
5.3 当前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存在问题根源分析结果 |
6 国内外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
6.1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概况 |
6.2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比较 |
6.3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变迁概况 |
6.4 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启示 |
7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对台湾当局招生政策建议 |
7.2 对台湾各大专院校招生政策建议 |
7.3 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之实践方向及创新改革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后续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
附录2-1 1991-2017学年度台湾大专校院校数 |
附录2-2 1991-2017学年度大专校院学生数 |
附录2-3 1991-2017学年度大专校院毕业学生数 |
附录2-4 1991-2017年台湾出生人数及入学学年度对照 |
附录2-5 台湾大专校院新生注册概况 |
附录2-6 台湾大专校院新生注册概况-按学校体系别分类 |
附录2-7 台湾大专校院新生注册概况-按公私立别分类 |
附录2-8 1991-2017学年度大学院校联招(指考)录取率 |
附录2-9 2017学年度大专校院注册率 |
附录2-10 历年退场大专校院 |
附录2-11 近年来大专校院境外学生在台留学/研习人数 |
附录2-12 调查研究问卷 |
(4)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台湾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历程安排 |
(二)个案与访谈对象选择 |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
(四)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 |
(一)培养模式初期:以中职师资培养为主 |
(二)培养模式发展期: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 |
(三)培养模式成熟期:科技大学研究力量的加入 |
(四)培养模式调整期:以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 |
三、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调查分析 |
(一)培养目标 |
1.彰化师范大学:具体细致 |
2.云林科技大学:定位明确 |
(二)培养对象 |
1.培养对象:专业不限,技职体系学生居多 |
2.招生选拔:精简规范,重实务经验与能力 |
(三)培养过程 |
1.课程设置 |
2.教学与管理 |
3.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 |
(四)考核评价 |
1.考核方式 |
2.毕业生就业方向 |
四、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面影响因素 |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
2.相关人才培养政策的支持 |
3.传统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变更 |
4.少子女化现象的加剧 |
(二)微观层面影响因素 |
1.学校类型方面因素 |
2.师资力量方面因素 |
3.学生需求方面因素 |
五、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特色 |
1.培养目标的具体明确化 |
2.培养对象来源的广泛化 |
3.课程设置及选择的灵活化 |
4.培养过程的严谨规范化 |
(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
1.积极转变硕士生培养理念,培育多元适性型人才 |
2.主动以外部环境为依托,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 |
3.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严加规范培养过程 |
4.适时拓展研究方向,扩大职教硕士生发展出路 |
5.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引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 |
(一)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二)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方式 |
二、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问题 |
(一)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二)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 |
(三)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
三、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二)台湾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具案分析 |
四、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 |
(一)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及评析 |
(二)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何谓“应用技术大学” |
二、何谓“定位”和“高校定位”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定位的研究 |
二、关于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脉络与定位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背景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节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程 |
一、萌芽阶段:1999年新建本科院校创办之前 |
二、形成阶段:1999年至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 |
三、发展阶段: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现状 |
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彰显出应用技术特色 |
二、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基本概况 |
三、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境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定位特征 |
第一节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与定位 |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发展 |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 |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发展与定位 |
一、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产生发展 |
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定位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发展与定位 |
一、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产生发展 |
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定位 |
第四节 境外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共性特征 |
一、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 |
二、成为普职融通、上下衔接的“立交桥” |
三、形成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办学功能 |
四、获得法律政策的保障与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大学定位 |
第一节 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系统中定位的理论依据 |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界定 |
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思想的主旨 |
第二节 应用技术大学的“位置”与“角色” |
一、位置:社会系统中的受托子系统 |
二、角色:技术知识的受托机构 |
第三节 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取向与功能 |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取向 |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知识中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大学定位 |
第一节 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定位的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及其核心思想 |
二、高等教育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应用技术大学的类型定位 |
一、基于教育分类的应用技术大学类型特征 |
二、基于院校划分的应用技术大学类型特征 |
三、应用技术大学的类型定位:应用技术型高校 |
第三节 应用技术大学的层次定位 |
一、高等教育系统分层与高校层次结构 |
二、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层次特征 |
三、应用技术大学的层次定位:以本科层次为主 |
第四节 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定位 |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技术应用型人才 |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研究定位:应用技术的协同创新 |
三、应用技术大学的服务面向定位:服务区域社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定位:方法、策略与建议 |
第一节 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合理性分析 |
一、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依据 |
二、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思考维度 |
三、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系统判断 |
第二节 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策略 |
一、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基本策略 |
第三节 特色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的实现 |
一、定位与特色的耦合 |
二、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路径探寻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1.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
1.2.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1.2.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职业教育 |
1.3.2 本科层次教育 |
1.3.3 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
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解析 |
2.1.1 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
2.1.2 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 |
2.1.3 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 |
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 |
2.2.1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2.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
第三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 |
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
3.1.1 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 |
3.1.2 传统文化观念转变 |
3.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
3.1.4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 |
3.2.1 专科职业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
3.2.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情况 |
3.3 阻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根源性剖析 |
3.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
3.3.2 顶层设计的滞后 |
3.3.3 保障政策的缺乏 |
第四章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4.1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多元化扩张阶段 |
4.1.3 内涵提升阶段 |
4.2 部分国家和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
4.2.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
4.2.2 英国多科技术大学 |
4.2.3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科技大学 |
4.3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4.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
4.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多样化的标准体系 |
4.3.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渐融合 |
4.3.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和产业界深度合作 |
第五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
5.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和理论依据 |
5.1.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 |
5.1.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
5.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 |
5.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
5.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
5.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5.3.1 依托本科教育资源 |
5.3.2 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 |
5.3.3 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 |
第六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 |
6.1 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6.1.1 完善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完善中观层面的横向法律法规建设 |
6.1.3 把握细节性法律法规建设 |
6.2 增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1 增加国家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2 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办学,创新教育财政体制 |
6.3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
6.3.1 建立高校分类标准体系 |
6.3.2 开发国家资格框架 |
6.3.3 增强地方政府“粘合剂”作用 |
6.3.4 加强高等教育评估 |
6.4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6.4.1 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
6.4.2 营造良好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3、 台湾地区产学合作研究 |
4、 相关文献评析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本文创新点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高等技职教育 |
2、 产学合作 |
3、 本研究使用的其他术语说明 |
二、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历程 |
(一)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历程 |
1、 初创期——劳动密集型社会期(20 世纪 50~70 年代) |
2、 发展期——技术密集型(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80 年代末) |
3、 成型期——知识信息型(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
本章小结 |
三、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 |
(一) 产学合作发展历程 |
(二) 当前产学合作的现状 |
(三) 产学合作发展政策 |
(四) 产学合作的策略模式 |
1、 产业园区产学合作补助案策略 |
2、 “教育部”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策略 |
3、 设立 40 所技术研发中心策略 |
4、 技术研发中心强化人才培育计划策略 |
5、 奖励大专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量策略 |
6、 办理产学合作相关活动 |
(五) 产学合作特点 |
1、 完善法规建设 |
2、 整合推动机制 |
3、 加强“系科本位课程”规划,推动“最后一哩学程” |
4、 建置产学合作资讯网 |
5、 建立产学评鉴制度 |
(六) 产学合作管理的不足 |
1、 各部会办理产学加值计划配合不充分 |
2、 各校落实建立产学合作机制不健全 |
3、 参与产学合作的师资法规不完善 |
4、 培育业界所需专业人才不足 |
5、 产学合作的专案奖补助不具体 |
(七) 产学合作未来展望 |
本章小结 |
四、 对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
(一) 大陆地区高职产学合作现状 |
(二) 对大陆地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启示 |
1、 完善高职产学合作法律法规 |
2、 推动产学合作政策发展 |
3、 健全高职产学合作机构 |
4、 强调区域产学合作平台建设 |
5、 健全产学合作成果评估机制 |
6、 构建产学合作互惠互利的机制 |
7、 实现师资多元化,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程与再造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
(一)肇始时期 |
(二)发展时期 |
(三)体系完善时期 |
(四)质量提升时期 |
二、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历程检视 |
(一)成功的经验 |
(二)积累的问题 |
三、当前台湾技职教育遭遇的挑战 |
(一)少子化造成技职院校生源不足 |
(二)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升级造成技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三)产业技术与设备的快速更新造成技职院校教学设备资源相对落后 |
四、台湾技职教育再造的政策措施 |
(一)制度调整 |
(二)课程活化 |
(三)就业促进 |
五、对大陆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一)完善职教体系,避免升学主义 |
(二)健全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教 |
(三)采用系统思维,统整职教资源 |
四、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职教育的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蒋婷. 扬州大学, 2020(05)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台湾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影响因素与因应创新研究[D]. 胡逸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6)
- [4]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台湾两所高校技职教育研究所为例[D]. 冯林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台湾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 汪自兰. 西南大学, 2018(02)
- [6]台湾技职教育发展演进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 胡艳兰. 机械职业教育, 2016(07)
- [7]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D]. 王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马燕. 天津大学, 2015(08)
- [9]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D]. 何珊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程与再造及其启示[J]. 朱璋龙. 职业技术教育,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