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动“检查”改为主动“掌握”

将被动“检查”改为主动“掌握”

一、变被动“把关”为主动“把握”(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岩[1](2020)在《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产业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最具“朝阳产业”之一,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部分优质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得突显出来,如古北水镇、白石山等。但是,旅游产业面临的风险较为复杂,管理难度大,也不乏存在投资失败的案例。因此,对于旅游项目前期风险分析,除了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外,还需要对标的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决策。通过对国内外学者风险管理研究的总结,结合集团实际情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路径,针对多个主体设计了不同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旅游景区项目投资整体风险因子,每一类风险中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又包含不同的细分风险。然后,运用FUZZY-AHP对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确定各风险权重,权重代表风险的高低,权重越高,代表此项风险越高,准则层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施工风险相对较高,应予以高度关注。指标层范围内一级风险为文物古迹破坏风险、施工技术风险、施工安全风险权重占比相对较高,风险较高,应高度重视;二级风险资金筹措风险、成本预测风险、投资方式风险、资源配置风险、市场导向风险及游客安全风险等级相对较高,投资者应加强重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接着,以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为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BV为0.7935,说明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接近较高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需要加强相关风险管控措施。最后,依据相关文献及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风险应对方法及对策,同时针对性的给出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及规划建议:一是在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中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相关培训,提升全局风险意识。明确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各类风险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及各种应急预案;二是项目的投资者(集团公司)需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观念,领导层应具备较高的投资风险专业知识,树立高层次的战略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为集团公司内所有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决策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动态监控工作,帮助项目管理者在风险结果出现之前可以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四是持续完善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从而优化风险管理机制,使之更加规范化;五是建立完善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投资风险的动态监控,实现对风险实时察觉,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来解决风险。本文构建的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目前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集团对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管控流程,从而实现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核质量与效率,提高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等目标。

范丽君[2](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吴敏志[3](2020)在《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组织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互联网的进步推动了自媒体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微信公众号的普及使得大众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拓展和释放,传统话语体系逐渐被解构并重组,给警务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和挑战。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是指以民警个人名义自发开通、运营和维护的警务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与单位并无直接关联,其发文具有警察职业性与基层导向性、自我约束性与相对自由性、及时性与权威性、互动性与联动性等鲜明特征。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如“Police”“小警之家”“六品锦衣卫”等兴起与壮大是警务场域适应自媒体时代发展的产物。部分民警积极把握涉警舆论生态重构和秩序再造的重要机遇,入驻微信公众平台持续发声,通过普法宣传、辟谣打谣、倡议引导等,对外积极展示公安工作成果、维护公安队伍形象,对内释放队伍情绪、营造网上警营文化,展现出良好的示范和引导效应。当前,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大多官方警务平台,特别是在介入涉警舆情时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引导力作用于舆论场及警务工作。然而,由于民警的运维水平参差不齐,观察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及语言组织各异等,部分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呈现出“个体化”“碎片化”的发展特点,在发声过程中存在话语失范、情感撕裂、利益负向分化等不合理、不理性的现实困境。这种现象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与重视,在传播实践中容易引发话语冲突、情感障碍,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为本就复杂的警务舆论环境增添更多的风险因素。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事关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队伍内部关系的和谐,如何规范与引导便显得十分重要。对此,警学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作了初步探索,实践证明,组织化整合是破解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展难题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讲,组织化整合应坚持规范引导与支持保障相统一的原则,促进硬组织与软组织的结构性整合以及规范性与多样性的融合发展,在尽可能保持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原有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组织与自组织的整合把关功能,全面整合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话语、情感和利益。警察自媒体的组织建设是组织化整合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核心,现阶段依托“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这一国家组织形式,推进“警界自媒体联盟”等自组织的自律自治,进而实现对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规范引导和支持保障。首先,营造组织化的话语表达氛围,规范议程设置与话语表述,加强组织联动,共享话语资源;其次,重塑组织化的情感引导体系,推动情理交融,引导情感认同,培育情感自觉;再次,完善组织化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民警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拓宽群体间利益关系协调途径,强化组织的正当权益维护功能。总之,只有进一步完善警察自媒体的组织建设,在话语、情感、利益等整合维度上持续发力,才能实现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高质量发展。

屈云娟[4](2020)在《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各方面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敏感案(事)件类型愈发复杂多样。公安机关由于其常处在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一线,需要以强制力实现国家意志等自身特点,受关注度极高。全媒体时代信息科技使新闻媒体与普通公众意见表达渠道更为畅达。全媒体时代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一方面可以使涉警舆情所反映的群众关切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也对公安机关工作效能和国家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发挥推动作用。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与公民日常生活关联重大,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职工、辅警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日常行政执法、个人行为中稍有不慎,便极易引发全媒体时代舆论场关注,形成涉警网络舆论舆情,负面舆情若不能有效进行应对,势必“民意”难平,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公安机关形象,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极其严重。近年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涉警舆情形成与发展已经极大消除了地域边界,J市是华北地区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普通城市舆情应对研究更具有普适性价值和研究意义。目前很多学者对舆情应对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涉警舆情应对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生命周期、全媒体时代对涉警网络舆情及其应对产生的影响、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现状进行了阐述,运用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对J市在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优化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该研究,给J市公安机关提升全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供有效帮助,为提升J市公安机关队伍形象,提升J市政府公信力提供参考,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张喻萱[5](2020)在《建构理论视角下的“饭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饭圈”,作为由粉丝群体自发集结而成的圈子,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发展和翻新,呈现出一种由资本驱动、组织严密的集体狂欢仪式现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饭圈”文化。“饭圈”作为粉丝共同体借助互联网建构而成的网络新生态现象,不仅是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媒介文化景观,更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独特社会现象。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饭圈”现象的基本内涵和建构机制,从而发现其运行功能及其意义,特别是对“饭圈”组织的传播扩散产生的明星光环的号召力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积极影响,以及泛娱乐化挤占公共资源、群体极化撕裂社会共识等消极影响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从而结合近年来我国“饭圈”现象的发生发展,从粉丝群体与公共议题、粉丝民族主义利与弊方面进行反思,最后就“饭圈”的定位及发展方向从媒体、粉丝、社会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我国“饭圈”现象现状及呈现出的新特征,针对互联网环境下“饭圈”现象以及粉丝群体可能存在的社会影响,从传播学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策略建议,是对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媒介景观解读的延展,也是对新时代受众的研究补充,同时,也为后续多学科多领域研究“饭圈”现象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传播学依据。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从传播学角度运用建构理论分析“饭圈”现象的研究命题。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并且对国内外关于“饭圈”粉丝群体、“饭圈”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建构”的传播学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整合。此外,明确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是通过对学界学者研究成果的吸收借鉴,将作为社会现象和媒介景观的“饭圈”进行定义和相关阐述说明。其中,“饭圈”被定义为一种由粉丝共同体形成的网络圈子,而“饭圈”文化则是一种基于媒介形成的意义生产与集合体。第三章对“饭圈”的建构机制及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传播学领域的建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饭圈”的建构机制从内容生产、组织结构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其次,归纳出“饭圈”在当下呈现的主要建构效果。第四章在参与式观察和调查问卷基础上,总结出“饭圈”现象的社会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有偶像光环的榜样力量、带动粉丝经济发展,消极影响主要有泛娱乐化挤占公共资源、群体极化撕裂社会共识。第五章从传播学角度对“饭圈”现象进行相关思考和给出应对策略。从社会和国家层面分别对“粉丝群体与公共议题”和“粉丝民族主义利与弊”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以及,从媒体自身定位、粉丝理性思维、社会开放多元三个角度给出应对策略。本文在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对“饭圈”现象的众多研究成果之上,从建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综合的论述,试图厘清“饭圈”现象的内容生产、组织结构以及建构效果,进一步填充传播学领域对此现象的学术研究,从而较为全面、深入地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认知,并对新媒体环境下“饭圈”这一庞大受众群体进行剖析。同时,以本位视角和文献分析、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饭圈”现象给予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从社会整体出发对文化多元、多样性以及社会治理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赵琴[6](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系列要求,并强调“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必然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遵循“增强感染力”的工作要求。本文尝试以教育者的主体维度为切入视角,从真、善、美的维度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思想、心理、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正向感染力量,以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理论内核,以期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实践研究。总体上,本文遵循总——分的思路构建逻辑框架,旨在更清晰地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善的感化力和美的感通力的统一性问题。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科学把握。本章旨在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核心内核。首先从核心概念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进行基本界定和理论阐明,进而通过分析感染力的类型特征以明晰其理论外壳,再通过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在构成以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核,内外有机结合,以期较为全面立体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理论形态。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本章立足“真”的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首先,通过分析真的思想吸引人、真的理论说服人、真的逻辑解惑人,环环相扣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生成问题;其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真理内容进行抽茧剥丝,紧紧围绕抽象思想内容的具象化、理性政治内容的社会化、感性道德内容的生活化三个方面,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实现问题;最后,立足教育者视角,强调以丰富思想提升施教的思想魅力、以透彻理论增强施教的理论魅力、以解疑释惑展现施教的育人魅力,来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提升问题。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本章立足“善”的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首先,通过阐释善的情感动人心、善的情感引人思、善的情感促人行,层层递推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作用问题;其次,从教育目的融入“善”的情感奠定共情基础,到教育者展现“善”的情感产生移情效应,至教育对象接受“善”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进行动态剖析,以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生成问题;最后,立足教育对象情感之线,提出通过善捕情感点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善用情感时机以激发教育对象的参与热情、善创情境氛围以增强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由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实践问题。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本章立足“美”的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首先,通过分析美的行为愉悦人、美的行为鼓舞人、美的行为启发人,以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价值问题;其次,通过对教育者行为之美进行抽象概括,从教育者亲切可感的话语活力、润物无声的行为魅力、身教示范的人格魅力三方面展开探讨,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呈现问题;最后,明确提出要由点及面促进行为感染带动思想感染、由表及里实现感性与理性感染相融合、由情及理推动显性与隐性感染相结合,以整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实践问题。

刘玉娟[7](2020)在《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控人”,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于记忆。如何将繁多的字词“记得准”,减少错别字;如何将丰富的语文知识“记得牢”,运用得活;如何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记得多”,积累得多,都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少注重记忆方法的传授,学生也没有掌握系统高效的记忆规律,只能死记硬背。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因此将记忆方法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共为五章:第一章是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重点阐述了将记忆方法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理论研究、教育界关于中学生记忆的应用研究两方面,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这些成果是本论文写作的立论基础和有益借鉴。第二章探讨了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认知学习、建构学习、记忆过程与策略、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等理论是本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启示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选择最佳的记忆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第三章采用“听课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将记忆方法引入语文教学的意识,在诗歌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也能采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与记忆,但仍存在着记忆方法不够系统、轻视记忆过程、教师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第四章着重阐述了图像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定位奇象法和连锁故事法等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蜀道难》、《锦瑟》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教学案例,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突出了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性。第五章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对记忆方法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记忆规律的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并从“提升记忆素养”、“扩展教学活动”和“改进教学方式”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便于一线教师参考。

周丽君[8](2020)在《场域视角下微博超话社区内粉丝对明星形象的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向明星和粉丝进行了赋权,改变了前网络时代由经纪公司等专业机构和传统媒介主导的明星形象建构。互联网推动了明星、粉丝、媒体和以经纪公司为代表的专业机构之间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关系的调整,由此形成互联网时代明星形象建构场域。粉丝作为明星消费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到明星形象的建构过程中,粉丝对于明星形象建构的话语权不断扩大。此外,随着娱乐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明星日益被社会公众所知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星越来越像一个品牌,明星是表演出来的品牌。因此,研究粉丝对明星形象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研究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明星形象建构看作一个场域,采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法、文本分析法来研究微博超话社区内粉丝对明星形象的建构,遵循“粉丝互动——形象文本生产——形象建构”这一框架和线索。首先通过分析作为星粉互动空间的明星超话社区的结构特点,探讨粉丝在明星超话社区内的互动惯习,粉丝在互动的过程中生产大量的明星形象文本。其次,运用编码/解码理论来分析明星形象文本的生产与传播,粉丝在生产明星形象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情感融入到文本中,来参与明星形象的建构。最终,通过对粉丝生产的明星形象文本的分析,归纳出粉丝参与明星形象建构的策略。本研究对当前粉丝参与明星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推动粉丝文化健康发展。

查佳雯[9](2020)在《“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以扬州市J社区“仁丰里”项目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一种被称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简称ABCD模式)在美国兴起,与传统自上而下的“需求为本”社区发展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内生型的、自下而上的社区发展模式,强调通过挖掘社区资产、发动居民参与,实现社区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模式高度切合当今“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社区发展要求,为实现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提供一种新途径,对我国社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ABCD模式在西方发展较为成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并获得巨大成功。但由于中国近些年才引入ABCD模式,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应用研究还存在很大空间。不少学者在发现ABCD模式优势与有效性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社会结构、政府角色等存在巨大差异,ABCD模式在我国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本文对国内外ABCD模式应用实践进行梳理,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的支持下,对ABCD模式在扬州市J社区“仁丰里”项目的应用过程进行研究,从“社区组织化”、“愿景构建”、“社区规划”、“具体实施”这四个环节进行实证分析。实践发现,ABCD模式使得J社区焕然一新,它使J社区看见自己的社区资产财富,找到发展机会,在全市众多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典范。但同时,ABCD模式的价值理念和方法技术也与J社区实际产生了些“水土不服”的情况,使社区工作者陷入困惑:ABCD模式对居民能力过于乐观,社区发展的复杂性超出了居民能力范畴,容易产生居民矛盾;居民参与主体狭窄且参与权力不平等,难以确定主体性地位,处于被动状态;社区未能正确理解ABCD模式内涵,低估实际问题,容易在跳出悲观主义后却陷入盲目自信之中;社区资产动员精力不足,资源闲置浪费,缺乏持续管理;政府介入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在避免政府依赖中实现社区内生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应用ABCD模式,完成其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笔者试图从国内外成功的ABCD模式实践中寻找启示,对台湾桃米社区的社区营造、阿拉巴马州约克镇的多元化社区运动、埃及明亚省Al-Kayat村的社区发展、澳大利亚北领地达尔文市的文化融合、重庆石油街道的社区规划这五个案例分别进行研究,为上述每个问题寻找到了解决的灵感,提出了 ABCD模式的改进对策:一是引入专业力量来带动居民增能,完成“文化转译”过程;二是培育社区领袖来为民发声,实现居民赋权,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将社区资产和社区问题并存考量,发挥问题与资产各自的优势;四是利用滚雪球技术绘制网络地图,搭建资本网络关系,寻找对应的资产动员力量;五是坚持社区驱动,把握政府角色。以期在改进中形成中国式ABCD模式,探索出符合中国环境的现代化社区发展之路。

张鲜鲜[10](2020)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文中认为本质而言,意识形态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既以概念化、理论化的理性形式存在,也以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感性形式存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发展,意识形态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随处可感知的现实力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交互发展的态势愈加明显,网络社会日益崛起,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在此社会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沿着两条发展路径生成,一是传统意识形态的网络化发展;二是网络交流中民间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自此,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核心话题。网络意识形态在生成、发展、传播以及建构主体、内容表达、作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集中表现为网络舆论、网络社会思潮、网络文化三种形态,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网民在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新时代,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互联网+”重叠发展的特殊时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这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成效显着。网络意识形态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水平显着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得到有效巩固和扩大、网络空间中的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发展壮大。但不容忽视,越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互联网纵深发展的关键期,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网民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社会共识凝聚难度,网络意识形态的隐蔽性加大了信息管理难度,网络技术赋权加大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中西技术势差加大了意识形态安全防御难度。新时代,要直面挑战,积极应对。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根本目标,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顾全大局的原则、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线上与线下相统筹的原则,统筹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介体、治理平台、治理环体等治理要素,建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框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遵循。据此,应当德法并举,培育新时代中国好网民;夯实责任,落实互联网平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引导,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刚柔相济,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优化环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措并举破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难题,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水平,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

二、变被动“把关”为主动“把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被动“把关”为主动“把握”(论文提纲范文)

(1)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1.3.2 风险识别研究
        1.3.3 风险评价研究
        1.3.4 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1.3.5 述评小结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6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风险管理
        2.1.2 风险评价
        2.1.3 投资风险评价
    2.2 风险评价方法比较
        2.2.1 风险度评价法
        2.2.2 检查表评价法
        2.2.3 决策树法
        2.2.4 德尔菲法
        2.2.5 FUZZY-AHP
        2.2.6 小结
    2.3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2.3.1 旅游投资特点
        2.3.2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的分类
        2.3.3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第3章 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HBLT集团简介
    3.2 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现状
        3.2.1 风险评价部门组织设置
        3.2.2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流程
    3.3 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3.3.1 规范性不强
        3.3.2 评判过程非系统化
        3.3.3 部门协调整合困难
        3.3.4 计划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第4章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4.1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4.2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识别流程
    4.3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具体分析
        4.3.1 社会风险
        4.3.2 经济风险
        4.3.3 经营风险
        4.3.4 环境风险
        4.3.5 市场风险
        4.3.6 施工风险
        4.3.7 安全风险
        4.3.8 政策风险
第5章 基于FUZZY-AHP的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FUZZY-AHP简介
        5.2.1 FUZZY-AHP特点
        5.2.2 FUZZY-AHP流程
    5.3 基于FUZZY-AHP的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构造层次结构
        5.3.2 构造判断矩阵
        5.3.3 确定指标权重
    5.4 基于FUZZY-AHP的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4.1 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概况
        5.4.2 确定评价因素集U
        5.4.3 采用FUZZY-AHP确定权重集
        5.4.4 确定评语集
        5.4.5 建立模糊评价隶属矩阵
        5.4.6 综合评价
        5.4.7 BCY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风险
第6章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后的应对策略
    6.1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后的应对策略
        6.1.1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6.1.2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类
    6.2 案例应用-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后的应对策略
        6.2.1 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后的应对策略
        6.2.2 BCY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后的规划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调查表
附录二 基于FUZZY-AHP的重要程度比较调查表
附录三 风险因素打分表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组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与壮大
        1.1.2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1.3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分类与主要特征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警察自媒体的研究
        1.4.2 关于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1.4.3 关于组织化整合的研究
    本章小结
2 “议程设置”与“把关人”:组织化整合的传播学机理
    2.1 “议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2.2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议程设置”
    2.3 “把关人”的主要内容
    2.4 组织化整合与“把关人”
    本章小结
3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困境
    3.1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话语失范
        3.1.1 话语表达的失实
        3.1.2 话语表达的非理性
        3.1.3 留言评论的选择性偏见
    3.2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情感撕裂
        3.2.1 情感滥用与情绪放大
        3.2.2 情感的认同危机
        3.2.3 群体间情感的分化嬗变
    3.3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利益负向分化
        3.3.1 利益诉求的个体化与碎片化
        3.3.2 利益表达的非理性
        3.3.3 群体利益的博弈与冲突
    本章小结
4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运行中的潜在风险
    4.1 话语失范加剧话语冲突
        4.1.1 消解官方舆论场的公信力
        4.1.2 激化群体的话语对抗
        4.1.3 加深对警话语的“刻板印象”
    4.2 情感撕裂引发情感障碍
        4.2.1 推动警队的群体极化
        4.2.2 弱化组织认同与内部团结
        4.2.3 诱发群体间的情感对立
    4.3 利益负向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4.3.1 加剧涉警舆论场的紧张
        4.3.2 加速与利益冲突群体的疏离
        4.3.3 放大公安队伍的内部分化
    本章小结
5 组织化整合的原则:规范引导与支持保障的统一
    5.1 硬组织与软组织的结构性整合
    5.2 规范性与多样性的融合发展
    5.3 组织化整合与社会控制的区分
        5.3.1 组织化整合不是限制言论自由
        5.3.2 组织化整合不是简单的行政化
    本章小结
6 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组织化整合的路径
    6.1 组织建设: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组织化整合的核心
        6.1.1 警察自媒体组织的共建框架
        6.1.2 组织把关的规范性价值
        6.1.3 组织的服务保障职能
    6.2 营造组织化的话语表达氛围
        6.2.1 规范议程设置与话语表达
        6.2.2 组织联动形成话语合力
        6.2.3 共享和融通话语资源
    6.3 重塑组织化的情感引导体系
        6.3.1 情理交融:以情感连接为基础的理性引导
        6.3.2 组织归属:情感认同的内容建设
        6.3.3 情感自觉:自律自治的内在动力
    6.4 完善组织化的利益诉求机制
        6.4.1 畅通民警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6.4.2 拓宽群体间利益关系协调途径
        6.4.3 强化组织的正当权益维护功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Police”微信公众号2019年1-6月推送抽样汇总表
附录 B“六品锦衣卫”微信公众号2019年1-6月推送抽样汇总表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研究现状评述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思路
    0.4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0.4.1 论文创新点
        0.4.2 论文难点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
        1.1.1 全媒体时代
        1.1.2 涉警网络舆情
        1.1.3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
    1.2 相关理论
        1.2.1 沉默的螺旋理论
        1.2.2 公共危机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2 全媒体时代对涉警网络舆情及其应对的影响
    2.1 全媒体时代对涉警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
        2.1.1 发声门槛降低
        2.1.2 传播信息更便捷
        2.1.3 各类炒作盛行
        2.1.4 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斗争掺杂其中
        2.1.5 影响波及范围更扩大
    2.2 全媒体时代对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产生的影响
        2.2.1 亟需更有效应对
        2.2.2 对舆论传播“把关”变难
        2.2.3 对应对队伍专业素质要求更高
        2.2.4 永久在线要求应对更经得起时间检验
        2.2.5 处置更需“法、理、情”统一
3 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概述
    3.1 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类型
        3.1.1 行政事项类涉警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3.1.2 队伍建设类涉警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3.1.3 重大案件类涉警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3.1.4 执法争议类涉警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3.1.5 其他敏感事件类涉警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3.2 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3.2.1 组织架构与保障
        3.2.2 应对体系与流程
        3.2.3 典型案例
4 全媒体时代J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全媒体时代J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4.1.1 舆情应对过于“官方”不亲民
        4.1.2 舆情应对媒介素养低
        4.1.3 舆情潜伏期预警疏导水平不足
        4.1.4 舆情爆发期反应迟缓管控不力
        4.1.5 舆情发展期引导力欠缺
        4.1.6 舆情消解期警示意义挖掘不够
    4.2 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4.2.1 对应对重要性认识不足
        4.2.2 应对体系不健全
        4.2.3 应对机制不能与时俱进
5 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优化对策与建议
    5.1 贯彻一盘棋应对理念
        5.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
        5.1.2 加强自身建设减少风险
    5.2 完善应对体系
        5.2.1 加强组织建设盘活应对体系
        5.2.2 加强保障力度支撑应对体系
        5.2.3 强化总结反馈机制形成体系闭环
    5.3 健全应对机制
        5.3.1 与传播格局相结合建全应对机制
        5.3.2 与生命周期相结合建全应对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建构理论视角下的“饭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fans”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饭圈”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关于“建构”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饭圈”及“饭圈”文化概述
    2.1 “饭圈”:粉丝共同体
        2.1.1 “饭圈”的由来
        2.1.2 何为“饭圈”
    2.2 “饭圈”文化:媒介新生态
        2.2.1 “饭圈”文化的产生
        2.2.2 “饭圈”文化的涵义
第3章 “饭圈”的建构机制
    3.1 建构理论的相关概述
    3.2 “饭圈”的内容生产
        3.2.1 社会身份
        3.2.2 媒介形象
        3.2.3 意义生产
    3.3 组织结构
        3.3.1 规模控制
        3.3.2 内在结构
    3.4 建构效果
        3.4.1 数据流量虚妄
        3.4.2 粉丝民族主义
第4章 “饭圈”现象的社会影响
    4.1 问卷调查说明
    4.2 积极影响
        4.2.1 偶像光环的榜样力量
        4.2.2 带动粉丝经济发展
    4.3 消极影响
        4.3.1 泛娱乐化挤占公共资源
        4.3.2 群体极化撕裂社会共识
第5章 “饭圈”现象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5.1 反思
        5.1.1 粉丝群体与公共议题
        5.1.2 粉丝民族主义利与弊
    5.2 策略
        5.2.1 媒体:明确自身定位,把握适当尺度
        5.2.2 粉丝:培养公民精神,保持理性思维
        5.2.3 社会:直面群体异质,正视“对说言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6)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科学把握
    一、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概念厘定
        (一)感染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相关概念辨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类型及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类型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容构成
        (一)真的感召力:达成思想共识
        (二)善的感化力:引起情感共鸣
        (三)美的感通力:达到行为共振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生成逻辑
        (一)“真”的思想吸引人
        (二)“真”的理论说服人
        (三)“真”的逻辑解惑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实现路径
        (一)抽象思想内容的具象化
        (二)理性政治内容的社会化
        (三)感性道德内容的生活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召力的实践提升
        (一)以丰富思想提升施教的思想魅力
        (二)以透彻理论增强施教的理论魅力
        (三)以解疑释惑展现施教的育人魅力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作用呈现
        (一)“善”的情感动人心
        (二)“善”的情感引人思
        (三)“善”的情感促人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生成过程
        (一)教育目的融入“善”的情感奠定共情基础
        (二)教育者展现“善”的情感产生移情效应
        (三)教育对象接受“善”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三、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化力的实践策略
        (一)善捕情感点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
        (二)善用情感时机以激发教育对象的参与热情
        (三)善创情境氛围以增强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价值指向
        (一)“美”的行为愉悦人
        (二)“美”的行为鼓舞人
        (三)“美”的行为启发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具体呈现
        (一)“亲切可感”的话语活力
        (二)“润物无声”的行为魅力
        (三)“身教示范”的人格魅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通力的实践要旨
        (一)由点及面促进行为感染带动思想感染
        (二)由表及里实现感性与理性感染相融合
        (三)由情及理推动显性与隐性感染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记忆的重要性
        1.1.2 记忆与语文学习
        1.1.3 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1.1.4 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困扰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研究历程
        1.3.2 教育界关于中学生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方法
2.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1 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
        2.1.1 逻辑记忆能力显着提高
        2.1.2 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2.1.3 易于掌握各种记忆规律
    2.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2.1 记忆的过程
        2.2.2 记忆的策略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记忆方法的不足是制约中学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工具
        3.1.3 调查过程
        3.1.4 数据分析
        3.1.4.1 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3.1.4.2 认知风格问卷分析
        3.1.4.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3.2 基于听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3.2.1 听课目的
        3.2.2 听课对象
        3.2.3 听课内容
        3.2.4 听课记录分析
        3.2.4.1 现代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2.4.2 诗歌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2.4.3 文言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3 问题总结与原因分析
        3.3.1 问题总结
        3.3.1.1 教师层面
        3.3.1.2 学生层面
        3.3.2 原因分析
        3.3.2.1 教师层面
        3.3.2.2 学生层面
4.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4.1 图像记忆法
        4.1.1 图像记忆法的原理
        4.1.2 教学案例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1.3 运用图像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2 思维导图记忆法
        4.2.1 思维导图记忆法的原理
        4.2.2 教学案例之二:《春》
        4.2.3 运用思维导图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3 联想记忆法
        4.3.1 联想记忆法的原理
        4.3.2 教学案例之三:《蜀道难》
        4.3.3 运用联想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4 定位奇象法
        4.4.1 定位奇象法的原理
        4.4.2 教学案例之四:《锦瑟》
        4.4.3 运用定位奇象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5 连锁故事法
        4.5.1 连锁故事法的原理
        4.5.2 教学案例之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3 运用连锁故事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5.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
    5.1 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时间
        5.1.4 实验材料
        5.1.5 实验工具
        5.1.6 实验方案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前/后测试卷分析
        5.2.2 调查问卷分析
        5.2.3 访谈发现
        5.2.3.1 学生访谈
        5.2.3.2 教师访谈
    5.3 实验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5.3.1 主要结论
        5.3.2 教学建议
        5.3.2.1 提升记忆素养
        5.3.2.2 扩展教学活动
        5.3.2.3 改进教学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认知风格问卷
附录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学前测试卷
附录5 学后测试卷
附录6 将记忆方法融入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调查表
附录7 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场域视角下微博超话社区内粉丝对明星形象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阐释
        1.3.1 微博超话社区
        1.3.2 粉丝
        1.3.3 明星形象
    1.4 研究现状
        1.4.1 粉丝文化研究现状
        1.4.2 明星形象研究现状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明星形象建构场域的发展
    2.1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
        2.1.1 认识场域
        2.1.2 理解惯习
        2.1.3 资本争夺
    2.2 媒介赋权:互联网时代明星形象建构场域
        2.2.1 “走下神坛”的明星
        2.2.2 主动的受众
        2.2.3 被消解的大众传媒
        2.2.4 被削弱的专业机构
3 微博超话社区内粉丝互动惯习
    3.1 星粉互动空间:明星超话社区
        3.1.1 技术结构
        3.1.2 管理结构
        3.1.3 规则结构
        3.1.4 身份结构
        3.1.5 沟通结构
    3.2 明星超话社区内的粉丝互动表现
        3.2.1 粉丝互动的行为表现
        3.2.2 粉丝互动的表达特点
4 多元明星形象:粉丝参与建构
    4.1 编码/解码范式下明星形象文本的生产与传播
        4.1.1 顺从立场下的补写文本
        4.1.2 协商立场下的拼贴文本
        4.1.3 对抗立场下的阐释文本
    4.2 粉丝参与下的明星形象建构策略
        4.2.1 挪用-加冕
        4.2.2 投射-臆想
        4.2.3 首因效应下的角色认同与移情
5 粉丝参与明星形象建构的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可能
    5.1 粉丝参与建构下的现实问题
        5.1.1 过度美化下的明星“捧杀”
        5.1.2 舍本逐末下的明星形象价值偏差
        5.1.3 “颜值即正义”下的社会道德规范错位
    5.2 “明星-粉丝”生态的规范与引导
        5.2.1 变一厢情愿为双向对话:凝聚星粉合力
        5.2.2 变被动为主动:明星形象严把关
        5.2.3 变各自为营为综合治理:粉丝应援规范化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以扬州市J社区“仁丰里”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境外关于“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概述
    第一节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缘起
        一、“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兴起背景
        二、社区发展模式的转变:从“需求为本”到“资产为本”
    第二节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理论解读
        一、社区资产的内涵分析
        二、“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
        三、“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在扬州市J社区的应用
    第一节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应用过程
        一、“仁丰里”项目之“社区组织化
        二、“仁丰里”项目之“愿景构建”
        三、“仁丰里”项目之“社区规划”
        四、“仁丰里”项目之“具体实施”
    第二节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居民参与能力不足
        二、居民主体地位模糊
        三、社区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社区资产利用不足
        五、社区依赖政府资助
第四章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本土化策略
    第一节 国内外“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
        一、台湾桃米社区的社区营造——外来专业人士的介入
        二、阿拉巴马州约克镇的多元化社区运动——社区领袖的作用
        三、埃及明亚省A1-Kayat村的社区发展——问题与资产的探讨
        四、澳大利亚北领地达尔文市的文化融合——社会网络的建立
        五、重庆市石油街道的社区规划——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融合
    第二节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应用改进策略
        一、引入专业力量,带动居民增能
        二、培育社区领袖,变被动为主动
        三、“资产挖掘”与“问题评估”双管齐下
        四、分析社区网络,绘制关系地图
        五、坚持社区驱动,把握政府角色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相关概念论述
    一、意识形态概念梳理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
        (二)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概念变迁
    二、网络社会与网络意识形态
        (一)网络社会的兴起
        (二)网络社会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定
    三、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内涵
        (一)治理概念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概念
第二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的应然之义
        (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的应然之义
    三、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现实需求
        (一)维护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需求
        (二)维护当代中国网络安全的现实需求
第三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水平显着提升
        (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
        (四)壮大了网络空间领域中的主流思想舆论
    二、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网民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社会共识凝聚难度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隐蔽性加大了信息管理难度
        (三)网络技术赋权加大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
        (四)中西技术势差加大了意识形态安全防御难度
第四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架构
    一、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目标
        (一)具体目标
        (二)终极目标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原则
        (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统筹兼顾原则
        (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原则
        (四)内容和技术并重的原则
        (五)线上与线下相统筹原则
    三、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素
        (一)多方治理主体
        (二)多变治理客体
        (三)多样治理介体
        (四)多维治理环体
        (五)多元治理平台
第五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德法并举:培育新时代中国好网民
        (一)以德治涵养公民网络道德素养
        (二)以法治引领规范网民网络行为
    二、夯实责任:落实互联网平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
        (一)全面督促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二)着力提升网络从业人员的内容把关能力
    三、强化引导: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
        (一)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
        (二)加快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三)注重优化网络舆论引导的艺术策略
    四、刚柔相济: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一)极力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新秩序
    五、优化环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塑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变被动“把关”为主动“把握”(论文参考文献)

  • [1]HBLT集团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 王力岩. 山东大学, 2020(05)
  •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3]民警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组织化整合研究[D]. 吴敏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全媒体时代J市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屈云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建构理论视角下的“饭圈”现象研究[D]. 张喻萱.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研究[D]. 赵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7]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玉娟.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8]场域视角下微博超话社区内粉丝对明星形象的建构研究[D]. 周丽君.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9]“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以扬州市J社区“仁丰里”项目为例[D]. 查佳雯. 扬州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D]. 张鲜鲜.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将被动“检查”改为主动“掌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