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流牵引电动机的检测试验

浅谈直流牵引电动机的检测试验

一、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琪冰[2](2018)在《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电梯在公共场所的普及使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推动了电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在提高电梯运行速度的同时,如何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智能性成为电梯行业的研究热点,也成为我国电梯研发及制造策略的重大战略目标。电梯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曳引绳、制动器及安全钳等,国内电梯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后,其核心部件会出现疲劳、磨损等故障,导致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目前这类电梯故障处理和隐患排查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是:曳引绳的磨损状态还没有能够做到实时自动监控监测,还依赖于维护人员定期上门观察绳索状态,导致现有传统制动器、安全钳控制方案响应滞后,故障频发;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技术尚未广泛得到有效应用,对电梯的维护与管理仍采用定期上门或发生故障时电话维修等传统方式,使得电梯状态信息的实时性及对称性均不能得到保证。除此之外,电梯轿厢导轨的传统连接方式极易造成运行过程中的轿厢振动,影响乘客主观乘坐的舒适性。另外轿厢门防夹控制智能化水平也亟需提高。课题以高磁式双驱动类型的高速重载型曳引式电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曳引绳磨损状态无法预知、轿厢减震方法被动、无法探测到电梯门内较细的异物、在小机房内不易安装等问题以及现有检测和监控方法的不足,研究电梯的安全可靠性、稳定舒适性、智能性等关键技术,使电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电梯产业化中。课题首先研究了电梯安全可靠性这一最关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先进的故障实时监测方案,通过分析曳引绳寿命周期与状态模式,建立了曳引绳的故障树,利用光照微细毛刺产生衍射图像的物理机制,研发了基于高精度激光检测技术的曳引绳磨损断裂自动检测与报警系统,实现了曳引绳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安全隐患的自动报警。其次针对轿厢升降过程的速度变化导致电梯振动不稳定而使乘客产生不舒适感的问题,课题提出了轿厢振动的智能抑制技术,通过在轿厢的底面和减振地板之间设置阻尼减振单元,以动态力实时补偿的方式抵消轿厢运动过程因速度变化所产生的不适感,实现最大幅度降低60%的减振效果。为了消除外部光源对于拍摄图像的影响,并避免光学器件由于电梯震荡造成图像质变的问题,课题研发了一种电梯门智能防夹系统,通过电梯门上方的高清摄像机获取电梯门边和门槛的实时漫反射图像,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智能划分图像区块,再经过对图像颜色的实时处理,可更加精准智能的判断电梯门内是否夹有异物,并可根据异物所在区块判定异物在电梯门的实际立体位置。为提升电梯的远程监控与实时服务能力,课题研发了智能电梯物联网与云计算服务平台,将云计算技术引入电梯运行与维护,在物联网的云端中心将信息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大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并给予维修指令,使电梯事故大幅度减少。根据上述多项创新研究与设计,课题还探索了电梯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方法。针对目前国内电梯企业发展管理中存在的缺乏技术创新、高技术产品依赖国外市场、重大技术领域占比不足、智能化程度低、过分依赖人员劳动力等问题,提出了通过集中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开展大量电梯基础性研究工作,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模式,对企业当前所处阶段和面临问题做清晰的分析,并结合政府对高技术企业大力扶持的优待政策,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以确保创新战略目标能顺利到达的技术创新管理方法。最后课题将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引入到电梯企业产业开发和产品化中。在对比国内外电梯产品性能优劣的基础上,根据电梯乘坐过程中乘客的核心需求,开展客用电梯关键技术的创新及管理研究,依托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将相关研究成果在GRPS系列乘客电梯产品中进行产业化试点推广应用,实现工业产值3亿多元,并成功应用于吉林长春轨道交通、沪京高铁、中国兵器研究院、国家风景名胜区天平山、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要基础工程领域,以期大幅提高该系列相关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

赵猛[3](2015)在《煤矿井下杂散电流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来源于山西省晋煤集团科技攻关项目“寺河矿井下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及防治技术的研究”(项目编号:JMJS-JS-2012050),是针对因杂散电流而引起的井下事故频发及相关理论研究的缺乏、检测设备落后等问题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持续攀升以及综采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矿井生产各环节的隐患监测及预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中因杂散电流引起的爆炸及火灾事故非常多,而目前关于煤矿井下杂散电流的研究比较滞后,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且由于井下工作条件特殊,同时缺乏用于井下且检测精度高的相关检测设备。因此,研究杂散电流的产生机理,建立符合实际且准确的数学模型,开发一种矿用的杂散电流检测仪,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确定了井下杂散电流的种类,分析了各种杂散电流的形成机理,建立了井下杂散电流的模型,通过计算仿真分析了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制定了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最终提出了消除井下杂散电流危害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并到现场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井下杂散电流的可能来源及种类,分析了各杂散电流的产生原因,总结了井下杂散电流可能带来的危害,分析了杂散电流各种危害的机理。根据井下直流杂散电流及交流杂散电流的产生机理,基于微元法建立了直流杂散电流的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用MATLAB分析了各参数的改变对直流杂散电流的影响;分别基于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建立了交流杂散电流的模型,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仿真模块,对比了在使用不.同电缆及三相对地阻抗不对称情况下交流杂散电流的变化,总结了井下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制定了杂散电流检测仪器的硬件设计方案,并具体绘制了各个模块的原理图,具体包括磁阻传感器的外围电路、单片机的外围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搭建了硬件电路的测试平台,主要的测试实验有磁阻传感器输出验证实验、磁阻传感器置复位性能实验。通过仿真对比,探明了影响杂散电流的主要参数,总结了井下杂散电流的防治措施,直流杂散电流的防治措施有减小轨道电阻、减小机车负载电流、缩短供电半径等,交流杂散电流的防治措施有提高电网对地绝缘、采用屏蔽电缆及对称电缆等,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研究成果将大幅提高煤矿安全水平,推动煤炭行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喻乐[4](2012)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建模与直流馈线保护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面交通日趋紧张,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为其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如高峰运行时列车密度加大、城郊及城际线路供电距离过长、早期修建线路老化严重等。特别是直流馈线由于敷设条件和运行环境差等原因更容易在上述新问题的影响下引发短路故障,严重威胁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特性、故障分析、保护与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其特殊的供电及运行方式建模,分析运行特性及故障特性,研究直流馈线保护的配置与配合以及新的判据和算法。完成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殊供电方式及机车运行特性,结合实际参数及所获得的相应机车数据,对供电系统各主要元件牵引变电站、机车、轨道等进行了综合建模与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地铁直流馈线运行录波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机车过电分段、机车再生制动时发生短路故障等情况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分析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特性及电流特征。(2)深入研究了轨道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集肤效应对直流馈线短路电流变化特征的显着影响。推导并提出了一种考虑集肤效应的钢轨等效暂态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求取电压阶跃级数以获得电流级数响应,实现对钢轨等效圆柱形导体的电流暂态特性计算;针对远端短路的情况,通过分析供电系统短路回路模型,采用S-function模块实现上述方法,采用该方法与轨道暂态阻抗计算的相互迭代实现轨道远端短路时的电流暂态计算。(3)区别远端短路时的直流馈线短路电流与机车恒转矩运行时直流馈线电流是传统保护算法的难点。本文研究了两种电流所具有的指数函数特性及其时间常数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Mexh小波基辨识两种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Mexh小波变换具有提取指数函数中的时间常数特征的能力,对直流馈线电流进行反向大尺度小波变换分析并提取其时间常数变化特征实现辨识,并通过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实测直流馈线电流进行变换及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辨识方法的有效性。(4)本文提出了DDL (di/dt与△I保护组合)+小波上升率保护的直流馈线主保护方案,方案充分利用三种原理保护的优越性并使其相互配合实现直流馈线全长100%保护:DDL+AI保护反应近距离短路故障、DDL+AT保护反应中远距离短路故障、小波上升率保护反应远端短路故障,研究保护方案的参数整定与配合,设计了保护实现流程。通过各种不同运行情况的仿真及现场录波数据对该保护方案进行了测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胡俊[5](2011)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母线保护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畅通运行的基础。直流牵引保护系统是保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研究适合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是研究系统运行与故障机理的基础。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出发,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建模,包括牵引变电站、第三轨及走行轨、地铁机车传动系统模型,并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系统不同的运行状态下直流母线的电流分布情况,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地铁直流母线的保护算法,针对CT断线这一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地铁直流牵引系统的CT断线闭锁判据。对地铁直流大电流的测量装置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谐波对地铁直流保护的影响,并设计了相应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基于Matlab/Simulink对本文设计的母线差动保护算法以及CT断线闭锁判据进行编程开发,利用仿真模型及现场录波数据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进行验证,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针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流测量装置以及直流保护系统应满足的要求,本文对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直流侧保护装置进行了配置,最后对该保护系统的数据通信方式进行了探索。本文根据北京轨道交通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地铁车辆进行建模仿真,提出了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母线的保护算法,并对直流牵引保护系统的结构以及直流侧的保护配置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对保护系统的数据通信方式进行了探索,为直流母线差动保护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杜芳[6](2010)在《地铁机车建模及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分析》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畅通的基础。本文在剖析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机车传动系统以及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对地铁直流保护系统的研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北京地铁750V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特点以及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地铁交流机车传动系统,得出机车运行控制策略图并重点剖析了机车制动工况。用某线路车辆实际参数进行详细的牵引计算,绘制了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曲线。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DC750V第三轨供电方式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包括牵引变电站系统,地铁机车传动系统以及轨道系统进行建模。由于机车运行过程中频繁起动、制动会引起供电系统电气参数的频繁变化,因此本文对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地铁机车起动、过三轨无电区、再生制动工况时的电流进行仿真,模拟各种工况对直流牵引电网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机理及故障电流的分析,可知当故障点不同时故障电流的特征量即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增量也不同。短路故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机车起动电流和远端短路电流的相似会对直流馈线保护造成影响。探讨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保护配置,详细分析了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保护的原理。本文中地铁机车模型的搭建以及故障分析对研究保护整定及各种类型保护的相互间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模型基础。

王渤[7](2010)在《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共交通的安全性是衡量整个系统的首要因素,因此,研究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简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对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直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解决方法。介绍了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原理,和所采用的几种直流馈线保护方法。其次,对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故障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机车起动时和线路发生故障时电流的变化特征,对地铁直流馈线保护(大电流脱扣保护、di/dt+ΔI保护)进行配置,给出相应的整定原则,并对整定值设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加以验证。再次,分析在特殊情况下传统保护的不足,并通过比较机车起动时和线路发生故障情况下的电流曲线特征,提出基于电流积分值和平均值或电流变化特征的地铁直流自适应电流保护,并对第一种方法进行了保护动作的校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自适应保护的有效性。最后,分别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检测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

李墨雪[8](2010)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及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直流牵引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畅通的基础。因此,对直流牵引系统的故障分析与保护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是直流牵引系统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详细的建模分析是研究系统运行与故障机理的基础之一。本文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特点以及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基于MATLAB/Simulink对其各子系统建模,最后形成完整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模型。模型包括牵引变电站整流系统;机车牵引负荷系统;地铁车辆电传动系统以及轨道系统。本文基于北京地铁13号线的实际数据,进行牵引计算,由计算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实用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具有多样性,而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启动、加速、惰性和制动又会引起供电系统电气参数的频繁变化。本文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不同供电方式分别建模,对不同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仿真测试,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典型情况下机车起动电流及远端短路电流的特性,总结传统保护算法在区分机车起动状态和远端短路状态的难点。本文深入分析直流牵引供电保护系统,基于电流上升率保护和电流增量保护,研究一种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综合保护算法,推导保护动作方程,研究保护整定原则和算法逻辑。本文采用Simulink仿真以及m语言编程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程序,并利用牵引供电系统在不同供电方式和运行情况下的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保护算法程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证明了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能够有效区分机车起动电流和远端短路电流,并能可靠保护供电线路全长。由于直流牵引系统电气参数的频繁变化,其保护装置采样率的选取直接影响保护算法的判断结果。本文编写了一种新的MATLAB/Simulink自动测试程序,可实现保护算法程序在不同采样率下循环运行并输出结果,通过分析自动测试程序的运行结果,得到保护硬件平台适用的最优采样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编写的保护算法程序有效并且运行可靠,仿真结果验证了保护算法的正确性,最优采样率的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和产品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前期实验基础。

薛玉春[9](2007)在《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逐渐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争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电动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的结构有别于普通燃油汽车,尤其是驱动系统,其结构以及对系统的激励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所以,必须根据这种变化来研究其整车或部分系统的振动问题。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振动的主要振源之一,正确地了解和分析驱动电机对整车系统的激励情况,是解决电动汽车振动问题的关键所在。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在概述了电动汽车及其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动机)当前状况的基础上,从电机应用和结构动力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就应用于电动汽车的SR电机(即开关磁阻电动机)激振力问题;多自由度系统电动汽车的整车振动问题;电动汽车转向系统的耦合振动问题;以及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等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同时,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做了比较全面的振动分析。从而奠定和发展了有关电动汽车的振动理论。

梁波[10](2002)在《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使机车具有优良的牵引性能 ,保证牵引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环节 ,因此牵引电动机都要进行检查性的检测和试验。本文对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项目、方法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二、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2)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梯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研究动态
        1.3.1 曳引系统结构
        1.3.2 曳引绳及其安全检测
        1.3.3 轿厢组成及其振动抑制
        1.3.4 电梯智能化运行系统
    1.4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创新点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结构及关键部件动力学特性
    2.1 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结构
    2.2 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关键部件动力学特性
        2.2.1 曳引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2.2.2 电梯轿厢部件的动力学特性
        2.2.3 轿厢横向振动的仿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梯安全性与舒适性及结构优化研究
    3.1 电梯安全性研究
        3.1.1 曳引机及其制动限速器结构优化
        3.1.2 曳引绳的安全检测
        3.1.3 曳引系统可靠性的测试和分析
    3.2 电梯舒适性研究
        3.2.1 轿厢减振系统设计与优化
        3.2.2 轿厢智能减震系统设计
        3.2.3 轿厢门智能防夹系统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云服务研究
    4.1 电梯物联网系统结构
        4.1.1 物联网概念
        4.1.2 云计算
        4.1.3 电梯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
        4.1.4 电梯云计算架构
        4.1.5 电梯联网监控系统
    4.2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4.2.1 分布式电梯关键数据采集
        4.2.2 电梯运行状态数据远程传输与云端监控
        4.2.3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梯故障智能预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磁双驱动智能电梯产业化管理模式研究
    5.1 电梯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5.1.1 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5.1.2 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和类型
        5.1.3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依据
        5.1.4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5.2 实例分析--浙江省CS电梯企业技术创新
        5.2.1 企业概况
        5.2.2 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5.2.3 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5.3 企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
        5.3.1 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
        5.3.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5.3.3 应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5.4 技术创新产品
        5.4.1 面临问题和研发内容
        5.4.2 主要技术创新点
        5.4.3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获得科研成果情况说明
致谢

(3)煤矿井下杂散电流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井下杂散电流的形成及其危害
    2.1 井下直流杂散电流的形成
    2.2 井下交流杂散电流的形成
        2.2.1 井下电缆产生的感应电流
        2.2.2 井下电网的零序电流
        2.2.3 离子电流
    2.3 井下杂散电流的危害
        2.3.1 杂散电流对井下金属设施的腐蚀
        2.3.2 杂散电流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杂散电流模型的建立
    3.1 直流杂散电流模型的建立
        3.1.1 单边供电“轨道-大地”结构模型
        3.1.2 双边供电“轨道-大地”结构模型
        3.1.3 单边供电“轨道-管道-大地”结构模型
        3.1.4 双边供电“轨道-管道-大地”结构模型
    3.2 交流杂散电流模型的建立
        3.2.1 矿用电缆结构介绍
        3.2.2 井下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3.2.3 基于集中参数交流杂散电流的数学模型
        3.2.4 基于分布参数交流杂散电流的分布数学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杂散电流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1 直流杂散电流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1.1 机车负载电流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4.1.2 供电半径的影响
        4.1.3 大地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4.1.4 轨道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4.1.5 轨道与大地过渡电阻带来的影响
        4.1.6 轨道电压及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4.2 交流杂散电流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2.1 不对称阻抗对交流杂散电流的影响
        4.2.2 不对称电容对交流杂散电流的影响
        4.2.3 屏蔽电缆与非屏蔽电缆交流杂散电流的对比
        4.2.4 交流杂散电流的沿线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杂散电流检测装置硬件的设计
    5.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5.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设计
    5.3 磁阻传感器的外围电路设计
        5.3.1 置位/复位电路的设计
        5.3.2 电桥偏置调节电路
        5.3.3 磁阻传感器的偏置电流驱动电路
        5.3.4 磁阻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5.4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5.5 电源模块的设计
    5.6 装置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6.1 磁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检测实验
        5.6.2 磁阻传感器置复位性能的验证实验
        5.6.3 磁阻传感器输出性能及误差的验证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防治杂散电流的具体措施
    6.1 直流杂散电流危害的防治
        6.1.1 改变井下电机车牵引电网的电压极性
        6.1.2 减小供电半径,增加变流所
        6.1.3 减小牵引系统中轨道的电阻
        6.1.4 增大轨道与大地之间的过渡电阻
        6.1.5 减小机车的负载电流
        6.1.6 采用绝缘道夹板
        6.1.7 钝化防护
        6.1.8 电机车供电网络中的回流线敷设成双线
    6.2 交流杂散电流危害的防治
        6.2.1 提高电网绝缘水平
        6.2.2 采用对称结构矿用电缆
        6.2.3 采用倒换电缆芯线的方法
        6.2.4 采用屏蔽电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建模与直流馈线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综述
    1.2 供电系统仿真与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轨道短路电流暂态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直流馈线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供电系统运行及故障特性仿真与分析
    2.1 引言
    2.2 牵引变电站建模
    2.3 机车运行特性分析
    2.4 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分析
        2.4.1 单边供电方式运行特性分析
        2.4.2 双边供电方式运行特性分析
        2.4.3 大双边供电方式运行特性分析
        2.4.4 Tee型供电方式运行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轨道短路电流暂态特性分析、计算与仿真
    3.1 引言
    3.2 等效圆柱形导体暂态特性计算
        3.2.1 导体表面叠加阶跃电场强度情况的暂态计算
        3.2.2 导体叠加阶跃电压信号情况的暂态计算
    3.3 任意形式信号的阶跃信号分析方法
    3.4 频域电流计算验证
    3.5 轨道短路电流计算模型
    3.6 算法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流馈线电流暂态特征及其提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直流馈线暂态特征的小波变换分析
    4.3 直流馈线电流仿真及实测数据的小波变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流馈线主保护新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DDL保护原理分析
    5.3 反应远端短路的小波上升率保护
    5.4 直流馈线主保护新方案
        5.4.1 保护方案
        5.4.2 保护实现流程
        5.4.3 参数整定原则
    5.5 保护算法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母线保护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建模仿真
    2.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
        2.1.1 供电系统的构成
        2.1.2 直流牵引系统建模目标
    2.2 直流牵引变电站的建模
        2.2.1 等效三相电源模型
        2.2.2 牵引整流机组模型
        2.2.3 地铁直流母线模型
    2.3 考虑铁轨特性的第三轨及走行轨的建模仿真
    2.4 地铁机车传动系统的建模仿真
        2.4.1 逆变器前端滤波电路模型
        2.4.2 机车牵引逆变器模型
        2.4.3 交流机车电机模型
        2.4.4 电机负载转矩计算
    2.5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2.5.1 牵引变电站的仿真分析
        2.5.2 地铁机车传动系统的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母线保护的研究
    3.1 直流母线保护算法的原理研究
        3.1.1 电流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3.1.2 直流母线保护的基本要求
        3.1.3 地铁直流母线差动保护原理
    3.2 牵引供电系统直流大电流测量装置的误差分析
        3.2.1 分流器和霍尔互感器
        3.2.2 法拉第光学传感器
    3.3 CT断线对直流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3.3.1 CT断线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3.3.2 CT断线闭锁判据
        3.3.3 带CT断线闭锁判据的直流母差保护流程图
    3.4 地铁直流系统谐波对保护的影响
        3.4.1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的产生及危害
        3.4.2 牵引供电系统直流侧谐波对直流保护的影响
        3.4.3 减小系统谐波对保护影响的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算法的仿真研究
    4.1 直流牵引系统及机车运行特点
        4.1.1 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分析
        4.1.2 地铁车辆运行状态的分析
        4.1.3 仿真条件
    4.2 边供电方式下保护算法的验证
        4.2.1 供电区段无车
        4.2.2 供电区段有车
    4.3 单边供电方式下保护算法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直流牵引系统保护平台的设计
    5.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作用
    5.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5.3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直流侧的保护配置
    5.4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通信研究
        5.4.1 基于过程总线的采样值传输
        5.4.2 直流牵引系统保护通信方案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地铁机车建模及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2.1 供电方式
    2.2 牵引网
    2.3 地铁车辆
    2.4 地铁相关辅助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地铁牵引传动系统及其计算
    3.1 地铁车辆电力传动方式
        3.1.1 直流电机传动方式
        3.1.2 交流电机传动方式
    3.2 地铁交流机车电力传动系统分析
        3.2.1 机车牵引逆变系统
        3.2.2 机车控制策略分析
        3.2.3 制动工况分析
    3.3 地铁交流机车的牵引计算
        3.3.1 计算条件及流程
        3.3.2 牵引性能计算
        3.3.3 制动性能计算
        3.3.4 再生制动电流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牵引传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1 牵引变电站模建模
    4.2 机车传动系统建模
        4.2.1 交流牵引逆变模块
        4.2.2 交流牵引电机模块
    4.3 地铁轨道建模
    4.4 仿真及结果分析
        4.4.1 起动工况
        4.4.2 再生制动工况
        4.4.3 过三轨无电区
    4.5 本章小结
5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分析
    5.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分析
        5.1.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5.1.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电流分析
    5.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仿真
        5.2.1 短路故障仿真
        5.2.2 仿真结果分析
    5.3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保护
        5.3.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作用
        5.3.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保护的配置
        5.3.3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主保护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1.2 城市轨道供电系统和供电技术
        1.2.1 外部电源形式
        1.2.2 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
        1.2.3 牵引供电系统
        1.2.4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1.3 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城市轨道交通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原理
    2.1 直流牵引系统保护的工作原理
    2.2 直流馈线保护
        2.2.1 大电流脱扣保护
        2.2.2 电流上升率di/dt和电流增量△I保护
        2.2.3 定时限过流保护
        2.2.4 热过负荷保护
        2.2.5 双边联跳保护
    2.3 直流牵引系统保护配置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轨道交通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仿真分析
    3.1 地铁多车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3.2 机车起动仿真分析
    3.3 大电流脱扣保护和di/dt+△I保护的整定及合理性验证
        3.3.1 保护整定原则
        3.3.2 保护整定
        3.3.3 保护合理性验证
    3.4 常用di/dt保护存在的问题
        3.4.1 多辆列车短时间内相继起动
        3.4.2 小电流短路故障
    3.5 地铁多车牵引供电系统自适应保护设计模型
        3.5.1 基于电流积分值和平均值的自适应电流保护
        3.5.2 基于起动电流和短路电流突变次数的自适应电流保护
    3.6 本章小结
4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电路设计
    4.1 直流大电流的检测
        4.1.1 饱和型电流传感器
        4.1.2 霍尔元件型直流电流传感器
        4.1.3 光电流传感器
    4.2 直流电压测量原理
    4.3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保护测控装置
        4.3.1 装置总体介绍
        4.3.2 数据处理单元总体介绍
        4.3.3 保护框图
        4.3.4 定值整定
        4.3.5 实例测算
    4.4 监控和显示系统的模块设计
        4.4.1 事件管理器模块
        4.4.2 SCI接口模块
        4.4.3 显示模块
        4.4.4 按键模块
        4.4.5 SCI串行通信模块
        4.4.6 采集模块
    4.5 本章小结
5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控制系统设计
    5.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控制器设计
        5.1.1 主程序
        5.1.2 显示程序和键盘处理设计
        5.1.3 SCI模块程序设计
        5.1.4 采样模块程序设计
    5.2 中断检测模块实现
    5.3 保护软件实现
        5.3.1 阻抗保护
        5.3.2 电流增量及变化率保护
        5.3.3 定时限过电压保护
        5.3.4 定时限过流保护
        5.3.5 保护软件主程序
    5.4 控制流程实现
        5.4.1 线路测试与自动重合闸的控制流程
        5.4.2 警告控制流程
        5.4.3 闭锁控制流程
        5.4.4 跳闸控制流程
    5.5 系统软件主程序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及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直流牵引供电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1.3 直流牵引供电保护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 直流牵引系统的构成
    2.1 开闭所
        2.1.1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2.1.2 降压变电所
    2.2 牵引网
    2.3 地铁车辆
    2.4 直流牵引系统的供电方式
    2.5 小结
第三章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3.1 直流牵引变电站的建模与仿真
        3.1.1 十二脉波牵引整流机组
        3.1.2 二十四脉波牵引整流机组
        3.1.3 整流变电站的仿真建模
        3.1.4 整流变电站仿真电压输出特性
    3.2 地铁车辆电传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3.2.1 逆变器前端滤波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3.2.2 机车牵引逆变器的建模与仿真
        3.2.3 牵引负荷的建模与仿真
        3.2.4 黏着系数的确定
        3.2.5 交流电机机车的建模与仿真
        3.2.6 第三轨及走形轨的建模与仿真
        3.2.7 断路器及短路故障模型
    3.3 直流牵引仿真计算
        3.3.1 计算条件
        3.3.2 列车性能计算
        3.3.3 加速度及牵引力计算
        3.3.4 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功率计算
    3.4 仿真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直流牵引系统的仿真研究
    4.1 正常供电方式
        4.1.1 短路故障电流
        4.1.2 机车起动电流
    4.2 Tee供电方式
    4.3 小结
第五章 直流牵引供电保护系统
    5.1 直流牵引系统短路电流特点
    5.2 直流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
    5.3 直流保护系统主保护
        5.3.1 电流上升率保护(di/dt+△T)
        5.3.2 电流增量保护(△I+/△T)
        5.3.3 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分析
        5.3.4 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动作特性及整定原则
        5.3.5 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的编程
        5.3.6 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直流保护装置硬件平台最优采样率的选取
    6.1 Tee供电方式下最优采样率的验证
    6.2 正常供电方式下最优采样率的验证
    6.3 采样率对保护算法的影响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及进展
    1.3 有关汽车振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1.4 电机可靠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概述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汽车振动的分析方法
    2.3 电机的可靠性基本理论
    2.4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5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用于电动汽车的SR 电机激振力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振动模型及运动方程
    3.3 SR 电机及其控制
    3.4 SR 电机激振力
    3.5 仿真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自由度系统电动汽车的振动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振动模型的建立
    4.3 五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
    4.4 SR 电动机激励
    4.5 仿真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动汽车驱动、转向系统的耦合振动及驱动电机的可靠性分析
    5.1 引言
    5.2 系统耦合振动机理及其模型的建立
    5.3 系统运动方程
    5.4 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5.5 电机定子与转子碰磨失效的可靠性分析
    5.6 电机轴承失效的可靠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振动研究
    6.1 引言
    6.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结构简介
    6.3 整车振动分析
    6.4 发动机激励
    6.5 电动机激励
    6.6 数值计算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简介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检测试验项目
    (1)
    (2) 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3) 1 h温升试验。
    (4) 超速试验。
    (5) 换向试验。
    (6) 速率特性曲线绘制。
    (7) 电枢绕组匝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8) 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
    (9) 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3 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线路
    3.1 带有升压机的反馈试验线路
    3.2 不用升压机的反馈试验线路
    3.3 不用高压电源的反馈试验线路
        (1) 具有辅助电动机的反馈线路
        (2) 陪试电机F改为它激磁的反馈线路
    3.4 采用可控硅供电的反馈试验线路
4 牵引电动机的特性试验
    4.1 速率特性n=f (I)
    4.2 力矩特性M=f (I)
    4.3 效率特性η=f (I)
        4.3.1 用反馈线路测定效率
        4.3.2 用损耗分析法测定效率
5 温升试验

四、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高磁式双驱动智能电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D]. 王琪冰. 天津大学, 2018(06)
  • [3]煤矿井下杂散电流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 赵猛.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8)
  • [4]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建模与直流馈线保护的研究[D]. 喻乐.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9)
  • [5]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直流母线保护的研究与设计[D]. 胡俊.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6]地铁机车建模及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分析[D]. 杜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7]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研究[D]. 王渤.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8]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及基于电流变化特征量的保护算法研究[D]. 李墨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
  • [9]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D]. 薛玉春. 吉林大学, 2007(03)
  • [10]浅议直流牵引电动机检测试验[J]. 梁波. 铁道机车车辆, 2002(S1)

标签:;  ;  ;  ;  ;  

浅谈直流牵引电动机的检测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