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

抚顺市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

一、抚顺市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占卫[1](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矛盾的有效途径。抚顺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长期以来采取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已经使当地的水环境生态功能持续下降。找到一条适合抚顺发展的道路,平衡已经出现的矛盾,是抚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不确定性理论等为基础。首先,构建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确定指标权重。其次,采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并借助Vensim软件建立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2016-2025年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模拟值。最后,采用情景分析法设计四种规划方案用于对比研究,结合指标权重和指标模拟值,应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计算四个方案的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基准方案的发展模式能使抚顺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在未来有缓慢提升,到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能达到0.57,处于“一般”承载状态。方案1在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会下降到0.32,方案2仅能升至0.60,两者均不能有效的改善当地水环境问题。而采取协调发展策略的方案3能让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显着提升,到2025年达到0.72,进入“良好”承载状态。考虑到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本文引入蒙特卡罗方法从经济和水环境两方面着手,以近20年的降水量和GDP增长率的概率分布情况(本文中的概率分布均采用区间形式表示,[a,b]中a为最小值,b为最大值)作为其他指标概率分布的客观基准,对三次产业增长率等参数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三次产业增长率的概率分布特征为基础对方案1、方案2和方案3进行修正,得到2016-2025年不同方案中水环境承载力指数的概率分布特征。方案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方案1到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为[0.22,0.45],不能使抚顺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得到提升,处于“不良”至“一般”的承载状态。方案2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到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为[0.48,0.67],虽然水环境承载力有所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处于“一般”至“良好”的承载状态。而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案3将各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得的效果十分显着,到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可以达到[0.59,0.79],基本进入“良好”承载状态。另外,此方案发生的概率最高,达到53.16%。综合两次方案设置的结果,无论是从方案实现的概率上看,还是从2025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大小上看,方案3都是抚顺的最优选。只有不断平衡甚至化解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之间的矛盾,抚顺市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钱思彤[2](2021)在《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文中认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有限资源的枯竭,使生态环境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国家与地方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国民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从无序开发到合理运用,从粗放掠夺到友好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理念已成为人类进入新时代的明确共识,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世代延续的正确判断与必然选择。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关乎着国家生态安全,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改革黄金期,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危害着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和挑战。当前亟需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本文以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为评价目标,以2005、2010、2015、2018年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土地利用、PM2.5年均浓度、植被覆盖指数等数据集作为支撑,以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出发,测算东北三省182个县域单元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探索其时空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讨论测算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基于理论深化与案例实证,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界定相关概念,梳理支撑论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并明晰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方案部分,说明研究区域基本情况,陈述研究使用的数据的来源与详细处理过程,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并阐明研究运用的方法。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县域单元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排序,其次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分析子环境质量服务指数及其内部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总结基本规律。第四章,系统梳理了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文件,以国家重要时间线、东北振兴时间线以及重要会议为时间轴,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了各时期政策的关注重点和变化情况,讨论前文评估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与比对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实证经验。第五章,通过前文系统的分析,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根据研究发现进行讨论,总结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主要表明:(1)2005年至2018年,东北三省整体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先降后升、整体略微下降的特征,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沿边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的特征,高值区在小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连续带周围展开,形成明显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高值连续带,中西部县(市)形成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低值区,东部县(市)集中于中值区,呈现出低值区向东北部扩张,中值区、高值区向东部移动的特征。(2)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从北至南递减的特征,各年份最高值的县域均处于吉林省,最低值县域均处于辽宁省,辽宁省内各县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相差最大。(3)东北三省水质等级指数呈先升后降、整体下降的特征,高值区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区域,中部和西部的水质等级指数较低;土地生态指数整体上升,呈现出东高西低、沿边沿海县(市)高于内陆县(市)的特征;大气质量指数先降后升、整体下降,呈现出从北部及东北部向西南递减的特征,大气质量为优的县(市)数量先下降后上升,且多数县(市)大气质量有所下降;植被覆盖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治理体系逐渐完善,相关政策数量呈“波浪式”上升,根据各时期“东北现象”的变化应时调整,政策施行与评估结果的比对整体趋于一致。本文研究结果可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宁丽君[3](2020)在《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抚顺市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其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产生的矿区地质灾害风险不仅严重影响矿区及周边生命财产安全,更威胁整个城市安全,阻碍甚至使城市呈负发展趋势。与急性冲击不同,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同时具有急性冲击和慢性冲击,急性冲击会让城市通过反思、学习来获得免疫力,使其发展成为更高的生命体,但慢性冲击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的稳定性,矿区渐变性灾害风险对抚顺市系统的迫害不断累积,使城市各系统处于崩溃或极端不健康状态。而传统的城市发展研究未考虑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影响。因此从城市系统的角度探索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整体发展的迫害程度,诊断城市生命体的健康程度已迫在眉睫。脆弱性理论是衡量城市健康程度的重要工具,则文章以抚顺市为例,在充分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脆弱性表征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抚顺市发展的影响,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出发,依据脆弱性评价理论和集对联系数方法的原理,对西露天闭坑前后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变化开展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脆弱性内涵、评价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法确定突发性灾害风险和渐变性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再采用专家打分-灰色统计法对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得到生态环境、经济脆、社会和工程脆弱性四类影响因素即具体子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熵值法确定权重。(2)评价了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等级。根据相关文献和抚顺市经济发展情况界定了抚顺市脆弱性等级划分标准和各指标阈值,利用集对联系数法评价了抚顺市脆弱性,得到了抚顺2007-2017年抚顺脆弱性等级。(3)分析了西露天矿区闭坑前后抚顺市脆弱性变化趋势。基于脆弱性评价等级,分析抚顺市2007-2017年脆弱性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2007-2017年辽宁省各城市社会经济增长水平,确定抚顺市较辽宁省其他城市的脆弱性排名,然后采用障碍度结合西露天闭坑后灾害风险与抚顺社会经济变化情况,分析预测闭坑后抚顺市脆弱性程度。(4)提出了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及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基于标杆城市管理理论,对比分析标杆城市与抚顺市脆弱性差距,确定抚顺市脆弱性调控面临的问题,提出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该论文有图14幅,表32个,参考文献95篇。

刘宏磊[4](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康雪琼[5](2019)在《抚顺市关山Ⅱ水库工程设计》文中认为东洲河地处抚顺市南部,是浑河下游左侧的一级支流,在大伙房水库下游5.3公里处汇入浑河。东洲河流域是暴雨多发地区,洪涝灾害比较频繁。东洲河碾盘桥以下市区段是抚顺市的石油化工重点工业区,总人口25.9万人,东洲河防洪地位十分重要。根据现行的《防洪标准》和《辽河流域防洪规划》,该区段的防洪标准应不低于100年一遇。但是,目前该段堤防的防洪标准也只有70年一遇,东洲河流域防洪形式比较严峻。另外,根据抚顺市城市用水量预测和水资源平衡分析,2020年缺水达1601万m3。故此,需在该流域建设集防洪、供水功能为主的枢纽建筑物,以提高该流域防洪标准并为城市提供新的可靠的供水水源。本文主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及数据分析,研究如何在东洲河流域设计一处适应当地的水利枢纽工程,以便提高该流域防洪标准问题和缓解供水紧张问题。拟建关山Ⅱ水库位于抚顺市救兵乡前腰村下游0.5km处。座落在浑河支流东洲河上游东支。关山Ⅱ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79.6km2,是一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溢洪道、输水洞,附属工程为水库管理处和上坝公路。根据水利调节计算及调度运行方案比选,确定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通过收集、整理水文资料,综合考虑地质、施工、经济等因素,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枢纽工程总体布置。对水库大坝采用粘土心墙坝与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两种坝型比选,在考虑筑坝材料、工程量、溢洪道开挖弃料利用、施工导流、工期及总投资等综合因素下,重点比较后推荐采用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水库溢洪道、输水洞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总体布置分别选取3个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右岸溢洪道,左岸输水洞方案。利用Auto bank软件分别对大坝、溢洪道及边墙进行渗流稳定和应力应变分析。并结合经济分析最终选定了适合当地的水利枢纽结构型式及规格。水库一旦建成,东洲河碾盘桥以下城市段的防洪标准可由7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水库建成后,还将为抚顺城市提供用水1805.91万m3,再加上关山Ⅰ水库、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基本可满足城市近、远期设计水平年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及环境用水的需求。

宋泽宇[6](2019)在《山西省汾河上游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以宁武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生态承载力是从水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关于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尚不多见。作为汾河的发源地及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区,宁武县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不仅影响着本县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下游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鉴于此,本文以宁武县各乡镇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扰动的因素,构建了水生态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粒子群引力搜索算法,运用matlabR2017b、GIS等软件,对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建立了宁武县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2)针对水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合性以及系统本身信息所具有非正态、高维度等特点,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粒子群引力搜索算法的宁武县各乡镇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宁武县各乡镇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宁武县水生态修复的方案。研究结果主要有:(1)PSOGSA-PP运算结果与宁武县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粒子群引力搜索算法(PSOGSA-PP)适用于乡镇尺度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价;(2)宁武县2017年各乡镇水生态承载力总体情况较好。宁武县水生态承载力可分为四等,分别为Ⅰ级(理想)(涔山乡、薛家洼乡)、Ⅱ级(良好)(东马坊乡、东寨镇、新堡乡、石家庄镇、圪廖乡、迭台寺乡)、Ⅲ级(临界)(怀道乡、化北屯乡、余庄乡、西马坊乡、凤凰镇)、Ⅳ级(超载)(阳方口镇)。宁武县无Ⅴ级(严重超载)乡镇;(3)根据PSOGSA-PP模型中的投影特征值公式可提取出对各乡镇影响较大的“优势指标”和“劣势指标”,通过对优势和劣势指标以及关键指标的分析,提出宁武县水生态保护区(Ⅰ级、Ⅱ级乡镇)和水生态修复区(Ⅲ级、Ⅳ级乡镇)的保护及修复措施。

蒋毓琪[7](2018)在《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上游水源地是国家为保护相对脆弱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划定的区域,其森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下游水资源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下游地区作为受益者免费享有上游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上游地区因保护水源地森林生态环境而自身发展权利受限。为了弥补上游保护森林资源与建设生态环境遭受的损失,下游有义务对上游进行补偿。由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较低和补偿资金有限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很难弥补流域上游林农权利受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跨区域横向补偿势在必行。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作为一项环境保护政策,将成为协调区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服务享用的损益关系、矫正流域内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共分十一章,核心章节为第四章至第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部分:(一)理论分析。首先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演化博弈论阐明了浑河流域上游补偿客体与下游补偿主体的逻辑关系,即“是什么”,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将上述问题抽象化;其次,根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和森林—水资源系统的产流过程分别对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和上游森林资源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即“补什么”和“为什么补”;最后,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经济学解释,即“补多少”和“怎么补”。(二)实证分析。根据浑河流域上游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346户林农和下游抚顺市区、沈阳城市段、辽中县、辽阳县、灯塔市、海城市和台安县970户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利用WTA测算上游林农的受偿意愿,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林农在不同分位点接受补偿意愿的差异;其次,运用IAD延伸模型,对下游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城市居民以基础水价提升作为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运用Log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而后,利用ELES模型探析居民基础水价提升幅度的承受能力以确定其承受范围;利用WTP测算下游辽中县、辽阳县、灯塔市、海城市和台安县居民的补偿意愿,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依据浑河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的测算结果,确定补偿标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浑河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关键取决于上游保护流域水源地森林资源和下游补偿。通过构建引入约束机制后的演化博弈模型,本研究发现:在收益大于保护成本的前提下,上游愿意保护流域森林生态环境,实现稳定均衡(保护-补偿);收益小于保护成本,上游选择不保护,不可能实现稳定均衡(保护-补偿),引入第三方(上级政府)加以约束,保证流域森林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第二,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向下游地区空间流转,体现为正的空间外溢效应。本研究依据浑河流域森林资源面积与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得到浑河流域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413641.08万元;利用断裂点公式和ArcGIS9.3软件的Buffer与Intersect工具,测算出上游向下游各地区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9536.57万元,其中,抚顺市区得到空间流转价值最高为3118.51万元,台安县得到空间流转价值最低为268.72万元。第三,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与下游水资源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关系。本研究以沈阳城市段为例,通过2011—2015年浑河上游向沈阳城市段空间流转的生态服务价值,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上游森林资源生态服务空间流转对沈阳城市段水资源供给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森林生态服务在空间范围发生流转,其土壤水含量通过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进行水文循环,以河流为通道流转至流域下游,间接影响沈阳城市段供水量并产生正外部效应。第四,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强烈,高于补偿标准。林农对于提高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意愿高达93.36%;林农受偿意愿为37.88元/亩;林农年龄、公益林比重、家庭收入与对补偿标准认知是其受偿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其中家庭收入对其影响呈“倒U型”。第五,浑河流域下游居民为了保护水源地森林生态环境,愿意进行补偿。本研究运用IAD延伸模型,对下游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城镇居民以基础水价提升作为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接受意愿进行研究,并利用ELES模型探析居民基础水价提升幅度的承受能力以确定其承受范围。结果表明:74.60%沈阳和抚顺城市居民愿意通过提升基础水价方式对流域上游水源地进行补偿,其基础水价提升幅度不超过0.18元/m3;下游其他五个地区的76.48%居民意愿对上游水源地林农支付补偿资金,总体平均支付意愿水平为12.16元;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现状评价与认知等多维度变量显着影响其支付意愿,这些影响因素均与居民支付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第六,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共同决定生态补偿标准,补偿资金分配受流域面积、流域森林面积、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综合影响。依据浑河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的测算结果,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为8225.25万元/年,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的贡献系数分别为50.80%、41.15%和8.05%,相对应的森林生态补偿金的分配额度为4178.43万元、3384.69万元和662.13万元。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为: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1)本研究从“是什么”、“补什么”、“为什么补”、“补多少”与“怎么补”等方面展开分析,建立了“上、下游利益相关者—上游向下游提供生态服务—上游林农受偿意愿和下游居民补偿意愿—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的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2)针对目前仅仅依靠政府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所存在补偿标准较低和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以抚顺市和沈阳城市段为例,从提升城市居民基础水价为视角对浑河流域上游进行补偿,增了补偿资金,丰富了补偿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研究视角与方法应用的创新:已有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水资源污染和水权分配,采用直接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静态地计算流域生态服务外溢价值,本研究着眼于流域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ArcGIS9.3软件动态地测算浑河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测算流域生态服务外溢价值测算提供了新思路。

陈如铁[8](2017)在《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不断推进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的扩展、更新等步伐的加快又带来了城市土地结构以及空间类型的更新。这就促使中心城市与周边郊县地域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作网络的发展和效率也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大都市区化以及城市整合的趋势已经显现。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等多种功能的地理中心,在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中的关键角色。因此对于大都市区空间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其城市间整合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大都市区正在制定、实施的相关规划和未来城镇进一步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架构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从大都市区和城市目前的研究进展入手,理顺大都市区、城市及整合的概念,科学界定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通过各时期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变化,揭示沈阳大都市区演变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与沈阳大都市区在地理空间上紧密相连的抚顺、铁岭和本溪三座城市间的整合发展基础作以总结,并对于未来几座城市间的整合方面和途径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在写作思路上总体遵循“实践问题的初步认识——已有研究的总结——实证研究——理论的上升与完善”这一基本路线展开,具体包括:(1)对本研究的相关背景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目前研究遇到的瓶颈;(2)针对问题对前人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和认识,把握相关研究的系统构建以及最新进展,进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3)根据文献的概览,对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搭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和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4)选择沈阳这一较为典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以上理论框架下对沈阳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空间特征、形成机制等作以详细分析;(5)总结沈阳大都市区已有的城市整合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整合的路径,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全文包括七个部分,即绪论、五章正文以及结论:绪论部分,在充分了解选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通过回顾目前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方面的建设、发展,发现其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阐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确立全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大都市区、城市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以沈阳为例,主要研究其发展及空间界定。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沈阳大都市区自身发展基础;以及不同界定方法下,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第四章,主要研究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过程、特征及动力机制。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阶段特征;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及相关讨论。第五章,主要梳理了沈阳大都市区与抚顺、铁岭、本溪三座城市的整合发展基础和已有实践总结。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客观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已有相关规划实践及规划实践评价。第六章,主要研究未来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路径。其中主要包括,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发展模式选择、整合发展重点方面、整合发展的路径三个方面。结论部分,为文章总结并对结论进行理论思考。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认识,提炼出8条主要的研究结论和3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宏志[9](2017)在《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自然资源,水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来说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水资源中的淡水资源尤为重要,当今,全世界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大致是每年3.45万亿立方米,整个人类每年淡水使用需求总量大致是2.6万亿立方米到3.5万亿立方米,可见淡水资源面对人类的高需求量来说,将要显现出水资源的稀缺性。初步估算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将有近50个国家和35亿人口将会出现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另外,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对于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情况也日益严重,又出现了水资源质量问题。这些足以说明了人类以往“资源无限,环境无价”想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了,那种总是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也必须予以改变。人类在向大自然大量索取水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回报于大自然,需要正确有效地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针对于保护与建设水源地生态环境,我国政府虽说也制定了一些应对政策,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不过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水源地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水源地地区为了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经济上依然付出了沉重地代价与牺牲,这主要表现为水源地当地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被限制而造成机会成本损失、居民经济收入减少。与之相比的受水区获得所需水资源,经济较为发达,受益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祉。水源地和受水区两地之间难免会因为水资源而出现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对于水质保护和水安全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2)当今非常有必要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水源地生态补偿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妥善协调相关的各个利益有关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保证受水区给予水源地相应的生态补偿,当然这种生态补偿既可以是经济形式,也可以是非经济形式。如果水资源利益有关各方能够认真贯彻与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那么就会促进水源地与受水区两者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因水资源造成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出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资源提供民用生活用水的对象主要是受水区抚顺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营口市和大连市七城市市辖区居民,文中所提居民如不做特殊说明都是指市辖区居民。论文着重研究了以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测算了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年人均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及其修正值、年生态补偿金总额,提出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参考依据的水源地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经过对调查数据采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与家庭月水费支出影响显着。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年人均支付水平(修正值)分别为139.15元(修正值为99.07元)、153.13元(修正值为113.76元)、139.08元(修正值为88.01元/)和109.98元(修正值为80.61元);各城市居民年支付总额分别为1.936亿元、1.312亿元、0.490亿元和0.471亿元,合计总额为4.209亿元/年;推算受水区七城市居民补偿意愿年人均生态补偿金支付水平为132.15元(修正值为95.05元),年生态补偿金总额为4.942亿元。通过水资源价值法、成本法与水质水量法三种方法测算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年生态补偿金额,测算结果分别为28.887亿元,4.778亿元与3.929亿元。将这三种方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额与本文采取的支付意愿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总额4.942亿元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受水区城市居民合理支付生态补偿水平应该是介于支付意愿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与水量水质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两者之间,建议取两者之间的中点值4.436亿元做为合理年生态补偿金总额;85.32元作为合理年人均生态补偿金额度,这一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与可行性。提出了以单位水量的生态补偿金与水价决定的承担系数确定受水区各城市居民应该支付生态补偿金额度;以流域面积和入库水量决定的贡献系数来确定水源地各地区间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具体来说,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是绪论。阐明论文选题背景与论文研究意义,并且列举出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评价,说明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与资源环境学三大领域理论。各个基础理论错综复杂地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由此提供了测算水源地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水源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从自然、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情况后阐述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进而提出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首先介绍了CVM法,其次较为详细地说明对四城市进行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样本的选择、调查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描述;再次就市辖区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状况调查进行分析;最后通过CVM法调查分析了四个受水城市整体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不同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与不同因素影响的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第五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做了一些假设,结合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检验并且构建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单个城市居民与四城市整体居民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显着影响因素。第六章是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通过水资源价值、成本法、水量水质法三种方法来比较CVM法测算的生态补偿金,提出CVM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具有一定合理性与可行性,确定七城市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合理生态补偿金额度是年4.436亿元,年人均合理支付水平85.32元。提出受水区各城市居民按照以承担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支付,水源地各地区间按照贡献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分配。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在水费里增加生态补偿金现实可行、居民支付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有显着差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额度必须具有合意性。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居民对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和参与意识、建立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和水资源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等政策建议。

王雪微[10](2016)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也进入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阶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至今部分地区仍依赖于农业发展,致使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现代化,未能实现全方位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2003年国家确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至今十余年,成效显着。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显着,承载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逐步增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有机联系走向有序、和谐;城市群组在演化过程中趋于优化重组的现象和趋势频繁且显着。如此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近年来,受到全球化的有力驱动,空间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与重塑。立足于此,本文在特定背景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在于,首先,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所形成的理论基础未必适用于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旨在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城市群组研究理论体系;其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成效显着,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区域发展要素形成大幅转轨,人地关系呈现出显着的失调状况,本文对东北地区进行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试图寻求相对合理的未来区域发展策略及模式,以破解新时期要素张力下人地关系失调状况;再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动态的区域空间重构研究比静态空间结构状态和属性研究更加紧迫且有意义,本文在传统与新型空间结构理论相结合的视阈下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构建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东北地区提升空间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可能。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城市群组识别与评判原则,探求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关键作用机理,形成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一般规律和概念性图景,形成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市群组空间格局走向及动力机制的科学判断,探索城市群组承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并预判可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选择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和重点。根据文章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最后介绍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理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传统空间结构理论更多的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范式,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现代化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机制有其特有的新逻辑。因此第二章中首先构建起文章研究的理论框架,特别融合了世界体系理论、空间惯性理论等新的空间组织理论;随后总结城市群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并建立城市群空间识别标准。第三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与过程。首先对本文研究范围东北地区进行概述,突出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问题;其次,根据第二章的城市群演化过程理论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整合发展状态和城市集中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的正负向效应,为后文研究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提供基础。第四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及其空间图景。本章通过把握区域空间扩展方向、计算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预测城市首位联系强度及方向、划分等时交通圈,将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趋势归纳为一群分化,二组融合,四个地方性城市组群孕育成形,蒙东地区链接成为城市密集区。第五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机制。综合第三章和第四章,确定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三组动力。其中外部动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牵引力,内部动力是自发的区域创新推动力,耦合动力是区域间的协同力。此外,城市群组空间重构需要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模式,如牵引空间模式、城市经济区模式、流域经济区模式等。第六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城镇化效应。本章评估吉林中部城市组群单项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应用生态系统单元服务价值表测算吉林中部城市组群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因应关系;揭示了城市群域快速城镇化的突出性消极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文章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抚顺市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市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进展
        1.3.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1.3.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系统论
        2.1.3 不确定性原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模糊层次分析法
        2.2.2 系统动力学模型
        2.2.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2.2.4 蒙特卡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2 资源概况
        3.2.1 水资源概况
        3.2.2 矿产资源
        3.2.3 森林资源
    3.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1 社会发展概况
        3.3.2 经济发展概况
    3.4 水环境概况
        3.4.1 水质状况
        3.4.2 污染物排放状况
第4章 指标体系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4.1 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4.1.2 权重值计算
    4.2 抚顺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4.2.1 边界界定
        4.2.2 模型建立
        4.2.3 模型一致性检验
    4.3 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分析
    4.4 不同方案下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方案修正与不确定性分析
    5.1 方案修正
    5.2 不确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
        1.3.1 生态环境
        1.3.2 生态环境质量
        1.3.3 生态环境服务质量
    1.4 理论基础
        1.4.1 人地关系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4.4 协同论
        1.4.5 环境规制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生态环境研究进程与发展
        1.5.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1.5.3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1.5.4 文献述评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1 研究区域
        2.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2.2.1 指标体系
        2.2.2 指标计量方法
        2.2.3 空间分析方法
3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1 总体环境
        3.1.1 时间特征
        3.1.2 空间特征
    3.2 水环境
        3.2.1 水质等级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2.2 水资源禀赋时空演变特征
        3.2.3 水质类别时空演变特征
        3.2.4 水质评价因子变化特征
    3.3 土地环境
        3.3.1 土地生态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3.3.3 功能用地重心转移特征
    3.4 大气环境
        3.4.1 PM_(2.5)浓度时空演变特征
        3.4.2 基于AQI数据的空气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5 植被环境
        3.5.1 植被覆盖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3.5.2 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政策调控效果与优化建议
    4.1 主要政策回顾
        4.1.1 整体政策汇总
        4.1.2 国家生态环境重要政策梳理
        4.1.3 基于“东北振兴”时间线的政策梳理
        4.1.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梳理
    4.2 结果比对情况
        4.2.1 “十一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2 “十二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3 “十三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3 政策优化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讨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南丁格尔玫瑰图
    附录2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县域“水、土、气、生”指数变化热图
    附录3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类型面积转化情况(km~2)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5 生态环境相关政策
    附录6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水)
    附录7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大气)
    附录8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土地)
    附录9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年)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2 抚顺市基本概况及矿区灾害类型
    2.1 抚顺市自然环境概况
    2.2 抚顺市社会经济特征
    2.3 抚顺市矿区概况
    2.4 抚顺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概况
3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抚顺市各系统的影响分析
    3.2 抚顺脆弱性评价指标维度划分
    3.3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四级指标的确定
    3.4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处理
    3.5 指标权重确定
    3.6 指标权重计算
4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
    4.1 脆弱性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基于集对联系数的抚顺市脆弱性评价
    4.3 抚顺市脆弱性评价分析
    4.4 西露天矿闭坑后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脆弱性预测分析
5 抚顺市脆弱性调控和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提出
    5.1 标杆城市选取
    5.2 标杆城市与抚顺市脆弱性对比分析
    5.3 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提出
    5.4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提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矿区地质灾害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2 矿区地质灾害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影响因素权重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1 基本概念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4 本章小结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抚顺市关山Ⅱ水库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建设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水库设计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山Ⅱ水库水文调查与计算
    2.1 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象
        2.1.3 工程概况
    2.2 流域水文站基本情况
        2.2.1 测站情况及资料整编
        2.2.2 资料审定
        2.2.3 历史洪水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
        2.2.4 洪峰、洪量统计计算及水文资料插补延长
    2.3 年径流
        2.3.1 年径流插补延长及系列的代表性
        2.3.2 年径流保证率计算
    2.4 设计洪水
        2.4.1 暴雨洪水特性
        2.4.2 1995 年实测洪水分析
        2.4.3 东洲洪水重现期分析
        2.4.4 东洲站设计洪水
        2.4.5 枢纽及区间的设计洪水分析
    2.5 小结
        2.5.1 关于CV参数合理性分析
        2.5.2 洪峰、洪量设计值的合理性分析
        2.5.3 同其它设计成果比较
第三章 关山Ⅱ水库地质条件及评价
    3.1 区域地质地貌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岩性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1.4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3.2 库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2.1 库区工程地质概况
        3.2.2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
        3.2.3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3.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3.1 地形地貌
        3.3.2 地层岩性
        3.3.3 地质构造
        3.3.4 岩体透水率
        3.3.5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4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5 输水洞工程地质条件
    3.6 天然建筑材料
        3.6.1 砂砾料场
        3.6.2 石料场
    3.7 小结
第四章 关山Ⅱ水库工程及有关专业设计
    4.1 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4.1.1 工程等别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4.1.2 防洪标准
    4.2 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及设计、校核水位的确定
        4.2.1 关山Ⅰ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4.2.2 关山Ⅱ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4.2.3 全区洪水调节方式
        4.2.4 水库设计、校核水位的确定
    4.3 工程选址
        4.3.1 坝址比选
        4.3.2 坝线比选
        4.3.3 坝型选择
        4.3.4 泄洪建筑物方案比较
        4.3.5 枢纽方案选择
    4.4 主要建筑物设计
        4.4.1 挡水建筑物设计
        4.4.2 溢洪道设计
        4.4.3 输水洞设计
        4.4.4 帷幕灌浆设计
    4.5 主要建筑物结构计算
        4.5.1 挡水建筑物结构计算
        4.5.2 溢洪道结构计算
        4.5.3 边墙结构计算
    4.6 其他说明
        4.6.1 施工进度
        4.6.2 建设征地与移民
        4.6.3 环境影响
        4.6.4 投资概算
        4.6.5 经济评价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山西省汾河上游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以宁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及内容研究进展
        1.3.2 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1.3.3 投影寻踪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资源状况
        2.1.5 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1 经济发展状况
        2.2.2 社会发展状况
    2.3 数据来源
第3章 水生态承载指标体系构建
    3.1 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1 水资源
        3.1.2 水环境
        3.1.3 水生态
        3.1.4 水足迹
    3.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4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与分析
        3.4.1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3.4.2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第4章 基于PSOGSA-PP模型的宁武县水生态评价
    4.1 PSOGSA-PP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PSOGSA-PP模型特点
        4.1.2 PSOGSA-PP实现步骤
        4.1.3 PSOGSA-PP运算过程
    4.2 基于PSOGSA-PP模型的宁武县水生态评价结果
        4.2.1 宁武县水生态评价等级划分
        4.2.2 宁武县各乡镇水生态总体评价结果
        4.2.3 宁武县各乡镇水生态评价的优、劣势指标识别
第5章 水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建议
    5.1 水生态保护区(Ⅰ级、Ⅱ级乡镇)保护措施
    5.2 水生态修复区(Ⅲ级、Ⅳ级乡镇)修复措施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基础
        2.1.2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生态补偿
        2.2.2 森林生态补偿
        2.2.3 流域生态补偿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浑河流域范围界限划分
    3.3 数据来源
        3.3.1 资料数据
        3.3.2 实地调查数据
第四章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4.1 流域上、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博弈模型构建
        4.1.1 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1.2 变量设定及支付矩阵
    4.2 流域上游林农与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3 引入约束机制后的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价值测算
    5.1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流转类型的界定
    5.2 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5.3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测算
        5.3.1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面积
        5.3.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各地区相对距离
        5.3.3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转移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沈阳市城市段为例
    6.1 沈阳城市段水资源影响因素选择
    6.2 数据标准化
    6.3 相关分析
    6.4 沈阳城市段水资源影响模型构建与通径分析
    6.5 偏相关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分析
    7.1 样本特征描述与变量选择
        7.1.1 样本特征描述
        7.1.2 林农对流域生态环境重要性及补偿标准的认知分析
        7.1.3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测算
    7.2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模型建立
        7.2.2 稳健性检验
    7.3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差异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分析
    8.1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
        8.1.1 样本特征描述
        8.1.2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认知分析
        8.1.3 变量选择
        8.1.4 模型建立与假说提出
        8.1.5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对提升基础水价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8.1.6 城市居民对提升基础水价的承受能力分析
    8.2 浑河流域下游其他地区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
        8.2.1 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变量设定
        8.2.2 样本特征描述
        8.2.3 居民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意愿
        8.2.4 居民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认知分析
        8.2.5 居民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测算
        8.2.6 浑河流域下游其他地区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与补偿资金分配
    9.1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测算
        9.1.1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金额
        9.1.2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金额
        9.1.3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测算
    9.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贡献系数与补偿资金分配额度
        9.2.1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贡献系数
        9.2.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额度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10.1 结论
        10.1.1 浑河流域利益相关者博弈
        10.1.2 浑河流域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10.1.3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
        10.1.4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
        10.1.5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
        10.1.6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与分配
    10.2 政策建议
        10.2.1 扩大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主体范围
        10.2.2 拓宽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渠道
        10.2.3 丰富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方式
        10.2.4 建设和完善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8)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进入大都市区化的发展阶段
        二、行政壁垒导致政府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
        三、整合城市是沈阳大都市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大都市区
        二、城市
        三、城市/区域整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大都市区界定的理论基础
        二、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理论基础
        三、城市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大都市区空间的认知
        二、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三、城市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催生了新的地域现象
        二、国家及省域战略支持
        三、沈阳自身发展诉求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基础
        一、地理环境基础
        二、经济发展基础
        三、社会人文基础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界定
        一、界定方法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三种方法下的沈阳大都市区空间范围
        四、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范围探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阶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各年份的范围界定
        三、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阶段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的规模和方向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规模
        三、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方向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一、特征数据选取和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第四节 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
        一、非政府因素
        二、政府因素
        三、指标体系建立
    第五节 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基础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整合的现实意义
        二、整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可能性
        一、地缘临近,人文相亲
        二、城市资源优势各异,互为依存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匹配,产业门类互为依靠,互补性较强
        四、文化同源,一脉相承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
        一、经济要素
        二、空间要素
        三、制度要素
        四、社会与文化要素
        五、生态要素
    第四节 已有规划实践
        一、沈阳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三、沈阳——抚顺整合相关规划
        四、沈阳——本溪整合相关规划
    第五节 规划实施现状及评价
        一、规划实施现状
        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三、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壁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模式、发展重点及路径
    第一节 整合原则与目标
        一、整合原则
        二、整合目标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整合模式的选择
        一、几种较为成熟的城市整合模式
        二、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模式——雁行模式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重点方面
        一、经济:产业与市场的双重整合
        二、空间:从点轴到网络
        三、社会文化:地方认同和地方性的寻求与创造
        四、制度:大都市区管治框架下的整合
        五、生态:从源头控制、保护与修复
    第四节 整合途径
        一、认知层面:政府、企业与居民的认识转变
        二、规划层面:多规合一与单元引导
        三、技术层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区域
        四、制度层面:区划调整与政策导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1 经济学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公共物品属性理论
        2.1.3 生态资本理论
        2.1.4 水资源系统经济价值理论
    2.2 生态学理论
        2.2.1 生态系统服务功价值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水足迹理论
    2.3 资源环境理论
        2.3.1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
        2.3.2 环境正义理论
        2.3.3 水资源质量可再生性理论
第3章 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1 自然与经济状况
        3.1.2 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
    3.2 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2.1 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3.2.2 生态补偿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
        3.2.3 缺乏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3.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3.3.1 维护生态补偿主客体间的稳定发展关系
        3.3.2 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3.3.3 贯彻水源地保护相关法规与规划
        3.3.4 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3.3.5 缓解水源地当地政府经济压力
第4章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
    4.1 基于CVM法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
        4.1.1 CVM法概述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4 问卷核心问题
        4.1.5 调查实施开展
        4.1.6 调查数据描述
    4.2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认知程度
        4.2.1 零支付意愿人数比例偏高
        4.2.2 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程度偏低
    4.3 基于CVM法的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1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2 城市差异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4.3.3 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分析
第5章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前提假设
    5.2 解释变量设定与性质划分
    5.3 不同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1 沈阳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2 大连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3 鞍山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3.4 抚顺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4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4.1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4.2 居民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与支付意愿正相关显着
        5.4.3 居民性别、家庭月水费支出与支付意愿负相关显着
第6章 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
    6.1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
        6.1.1 其他三种方法的生态补偿金测算
        6.1.2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分析
    6.2 以承担系数提取受水区居民部分水价支付生态补偿金
        6.2.1 居民支付含生态补偿金的水价可行性分析
        6.2.2 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金承担系数与支付额度
    6.3 以水源地区间生态补偿金贡献系数分配额度
        6.3.1 水源地各地区的贡献系数
        6.3.2 水源地各地区的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
        7.1.2 采取收缴含生态补偿金的民用水费举措具有可行性
        7.1.3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表现出显着差异
        7.1.4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必须要具有合理性
    7.2 政策建议
        7.2.1 加强居民水源地生态补偿宣传力度与参与意识
        7.2.2 建立区域经济差异化的民用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
        7.2.3 提高居民文化程度与水资源使用效率
        7.2.4 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一、实践发展背景
        二、理论研究依据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重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重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市群组研究进展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三、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研究进展
        四、城镇化效应研究进展
        五、东北老工业基地及类似区域研究进展
        六、总结:文献述评与论文题目选取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技术路线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组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
        三、空间重构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空间结构理论
        二、等级规模结构理论
        三、世界体系理论
        四、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驱动要素
        一、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
        二、城市群形成的传统驱动要素
        三、城市群形成的新型驱动要素
    第四节 城市群组的空间识别与评判
        一、城市群发育程度综合判断
        二、城市群的阶段性空间识别
        三、城市群空间形态的基本评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与过程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地区城市特征
        三、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
        一、东北地区城市整合状态
        二、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化程度
        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演变历程
        一、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形成与发展
        二、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正向变化
        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负向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及其空间图景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条件
        一、基础设施升级
        二、重大工程项目集中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
        一、现状城市群组空间结构合理性
        二、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三、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四、地方性城市群组的孕育
        五、东北地区城市群组重构态势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重构的空间图景
        一、城市群组重构后东北地区整体格局
        二、空间重构后城市群组状态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调控政策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三、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
        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五、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沿边开发开放战略
        六、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模式
        一、经济协作区模式
        二、经济一体化模式
        三、多系统融合模式
    第二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机制
        一、内在机制
        二、外生机制
    第三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
        一、外部动力
        二、内部动力
        三、耦合动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城镇化效应
    第一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区域效应
        一、经济增长效应
        二、协调发展效应
        三、持续城镇化效应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群组核心载体功能
        一、城市群组承载新型城镇化的能力与特征
        二、城市群组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中的突出作用
    第三节 城市群组城镇化的生态效应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响应
        二、城镇化的生态效应评估意义
        三、城镇化的生态效应评估方法
        四、典型区域解析—以吉林中部城市组群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研究实践意义突出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阶段性特征
        三、新旧理论交互融合能更好指导空间重构
        四、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度低且结构分散
        五、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正负双向演化
        六、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四层级空间重构格局
        七、空间重构在三组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
        八、城市群组城镇化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显着负效应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抚顺市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抚顺市水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研究[D]. 占卫.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D]. 钱思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D]. 宁丽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
  •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抚顺市关山Ⅱ水库工程设计[D]. 康雪琼.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6]山西省汾河上游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以宁武县为例[D]. 宋泽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蒋毓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8]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D]. 陈如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9]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D]. 张宏志. 辽宁大学, 2017(02)
  • [10]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D]. 王雪微.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抚顺市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