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国内文化现状

反思国内文化现状

一、反思国内文化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双[1](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王慧[3](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李雨潜[4](2021)在《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速发展新时期,激烈的竞争环境、攀升的生活成本、盛行的量化绩效考核方式……使高校青年教师陷入相互竞争、加速追逐、与时间赛跑的焦虑状态。出世与入世的纠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由思想与体制规范的对立复杂交错,使心浮气躁之态和急功近利之风盛行,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再守着“一张安静的书桌”平心静气地“十年磨一剑”,“闲逸的好奇”成为一种浪漫主义奢望。匆忙原本无可厚非,但若匆忙的动因并非源于浓厚的学术旨趣或发自纯粹的理想坚守,就需重新思考造成匆忙的原因究竟为何。罗萨提出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将时间视为一种社会总体现象,认为加速几乎无差别地对社会结构、进程、体制、人际关系、个体经验和个人认知等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现代人的时间症候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和与其他社会变量的关系中产生的,社会时间有其不同层面与结构,“社会时间类型学”为解释现代人的时间症候提供了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的每一层面都有各自的时间结构化特征:在个体层面是“自我时间”,在群体层面是适应于非正式互动的“互动时间”和适应于官僚机构或其他正式组织的“制度时间”,在社会文化层面是“文化时间”。四种时间层面相互“嵌入”,形成“分层”,在寻求结构性“同步”的过程中相互牵制,决定了身处时间结构中的人们的时间感受。基于此,本研究建构了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开发出一套《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008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在性别、学历、抚养未成年子女人数、学校层次、地区几个方面呈现异质性特征。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呈现出倒“U”的关联性,与身体亚健康程度之间也具有显着二元相关性。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目的性访谈发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主要表现在“自发性”加班导致的过劳焦虑、“竞赛式”匆忙引发的加速焦虑和“自责式”时间管理引致的时间失控焦虑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文化时间层面,政策话语中的“加速”偏好与社会舆论中的“人才年轻化”取向共同塑造了一种“竞速”文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使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职生活驶向“快车道”;在制度时间层面,各种考核要求中的时间节点造成强烈的“倒计时压力”,生活与工作时间边界模糊增加了“隐性工作时间”,时间碎片化引发注意力障碍延长了“无效工作时间”;在互动时间层面,竞争逻辑使高校青年教师之间情感淡漠、互动疏离,然而在不愿掉队的同步偏好下又难以摆脱对他人的持续关注和暗中比较;最后在自我时间层面,膨胀的时间期望与较低的时间效能感将高校青年教师推向或“战”或“逃”的两极,沦为辛劳的“时间穷人”。现代高校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四个构面形成层层相扣的完整结构——自我时间受互动时间同步偏好的影响,在制度时间的规定下,通过文化时间的价值导向,意义完整的联系在了一起。时间的结构化要求与行动者期望在“产生冲突”与“达成一致”间不断碰撞、摩擦,通过行动者对自己的“反思性监控”达成与时间结构的调和与共生,由此产生的行动结果为高校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再加速”提供支持,促成高校学术职业“加速循环圈”的进一步加速运转,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加速。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加速循环促成了高校“青焦”(时间焦虑感偏高的青年教师)群体的诞生,也造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选择“躺平”的意外结果。因此,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各项支持政策应遵循学术职业内在发展规律,灵活设置时间要求,弱化“加速”宣传,注重内涵引导;高校行政部门应转变工作职能观念,从高校教师的“管理者”转变为高校教师的“服务者”,淡化“淘汰”色彩,减少管理的形式主义,以为教师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制度支持;优化“共同体”环境,改善高校青年教师互动时间生态,营造以“相互信任”为基调的教师文化,充分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热情与教学活力;高校青年教师也应加深自我认知,对个人职业生涯作出长远、合理的规划。

王硕[5](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国吉[6](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贾芳[7](2021)在《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学教学楼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风格略显单调而一定程度上缺失特色,强调视觉形象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而知觉现象学研究人的身体知觉与运动,主张身体在空间中进行知觉体验,致力于研究知觉体验的重要意义,这为解决空间中一系列被忽视的问题带来了极好的启发与指导。论文引入知觉现象学视域,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量中学教学楼为例证,立足学生的静、动态知觉与空间的互动,从物质层面研究了静态下界面材料、色彩、纹理、自然要素等物质构成要素,以及精神层面对动态情节与气氛等非物质构成要素作研究。基于此,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从静态下学生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展开对空间物质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从动态场景的知觉体验进行空间精神层面的分析。最后,总结出“重返现象空间”与“尊重人的知觉体验”的设计原则,以此提出激发学生知觉体验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实践作品对设计策略进行论证并作进一步阐释,从而增进学生在空间中互动的行为性,也提升了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品质。本文期待为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知觉现象学指导教育建筑设计的理论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对推进知觉现象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文中晴[8](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赵思琪[9](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中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深度教学实践力求解决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重知识、轻意义、浅交流的表层化现象。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是指教师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价值体系,深入分析学生“知情意行”,依据深度教学设计理念,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创设高度契合思政学科知识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开展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究,全面掌握知识的符号表征、内在逻辑、价值意义,促使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并将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根本在于发展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新样态。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应具有教师主导战略性、学生主体参与性性、问题导向精准性、问题解决科学性、取向进阶多维性、活动体验真实性、思维训练高阶性、知情意行关联性、知识体系整合性、价值引领层级性、教学评价发展性等典型特征。论文首先阐释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深度教学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在分析深度教学概念基础上,对各个学科深度教学概念进行对比,界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相对于一般教学的取向进阶;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阐释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近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深度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深度学习情景体验有待加强,深度教学反思力度有待提升,深度学习科学评价有待增强;针对主要问题,从深度教学设计、深度教学实施、深度教学反思、深度教学评价的教学全过程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更好发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培育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一清[10](2021)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教育,作为国家学制的起始阶段,一直以来颇受国家重视,现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男幼师在幼教队伍中占比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专业发展现状对吸引更多男性加入学前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幼教队伍的师资水平影响重大。然而就目前而言,聚焦于男幼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少。笔者希望通过调研这类少数幼师群体专业发展需求的具体内容及需求满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求为促进男性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进而提升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的稳健发展。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四位男性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研究方法,调研他们专业发展需求的现状,总结其专业发展需求特征的异同,并对其专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根据影响因素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为男幼师满足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四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特征既呈现了共性,也体现了差异性。共性主要包括四位男幼师均明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运用相似途径来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且内外部专业发展需求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差异性则表现在专业发展需求的驱动因素、内容指向、满足程度和现实困境的不同。同时,影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及学历、当前专业发展阶段、自我的职业期望、家庭方面;还与幼儿园为其提供的“硬”、“软”环境以及政府部门的投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与支持和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关。最后,针对四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需形成社会、幼儿园、男教师的“三方合力”来促进其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

二、反思国内文化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思国内文化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2.1.4 批判与反思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2.2.4 本节小结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2.3.3 本节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3.1.1 研究问题
        3.1.2 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3.3 研究场域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3.3.2 H项目概述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3.4 研究对象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3.5 数据收集过程
        3.5.1 访谈
        3.5.2 观察
        3.5.3 反思日志
        3.5.4 实物资料
        3.5.5 研究日志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模型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
        一、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二、社会时间类型学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
        二、时间焦虑感的概念
        三、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核心概念
    第三节 概念模型构想
        一、研究假设提出
        二、概念模型建构
第二章 测量工具开发与验证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量表修订
        一、时间焦虑感量表选择依据
        二、时间焦虑感量表变量解释
        三、时间焦虑感量表初步修订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开发
        一、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变量解释
        二、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三、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初步修订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影响因素量表检验与修订
        一、预测实施程序
        二、预测样本概况
        三、量表预测分析
    第四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生成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修订
        二、调查问卷结构与内容设置
        三、部分问题表述修订与说明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现状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一、数据来源
        二、调查过程
        三、样本信息
        四、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总体状况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作用结果分析
        一、时间焦虑感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二、时间焦虑感对高校青年教师身体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第四章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信效度检验
        一、正态分析
        二、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四、验证因子分析
        五、判别效度分析
    第二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总体状况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一、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模型适配度检验
        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第五章 “青焦”的诞生: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现状讨论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调查程序
        一、抽样方法与样本信息
        二、调查程序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反思性”时间规训: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表现
        一、“自发性”加班——高校青年教师的过劳焦虑
        二、“竞赛型”匆忙——高校青年教师的加速焦虑
        三、“自责式”时间管理——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失控焦虑
    第三节 结构中的“时间差”: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异质性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性别差异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学历及学校层次差异
        三、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未成年子女人数差异
        四、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地区差异
    第四节 寻找“适宜”的速度:时间焦虑感的作用结果
        一、“痛快淋漓”的加速体验
        二、“恰到好处”的时间焦虑
第六章 时间结构的力量: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讨论
    第一节 文化时间:弥漫的“竞速文化”与“快车道”上的学术生活
        一、话语中的“加速”导向
        二、“快车道”上的学术生活
        三、“竞速”文化的技术支持
    第二节 制度时间:管理主义鞭策下的“赶死线”与“无效劳动”
        一、时间节点逼迫造成“倒计时压力”
        二、时间边界模糊增加“隐性工作时间”
        三、时间碎片化延长“无效工作时间”
    第三节 互动时间:竞争逻辑与同步偏好中的“群体孤独”
        一、“竞争逻辑”导致“信任危机”,塑造“短平快”互动模式
        二、“同步偏好”隐藏“暗中较劲”,造就“群体孤独”
    第四节 自我时间:膨胀的时间期望与辛劳的“时间穷人”
        一、“增值期望”与“加速期望”
        二、“效能低下”与“时间穷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调查结果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总体情况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异质性特征
        三、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作用结果
        四、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结构化生存:学术职业的加速与高校“青焦”的诞生
        一、“加速话语”营造“竞速文化”,催生“新管理主义”盛行
        二、“效率至上”覆盖“慢速需求”,重塑学术职业时间秩序
        三、“同步偏好”触及“竞争逻辑”,制造人际互动信任危机
        四、“时间期望”遭遇“时间低效”,塑造“时间贫穷”心理
        五、“标准制定”转向“资源诱导”,转嫁时间管理责任主体
        六、“反思性”时间规训:“青焦”的诞生与“加速”再生产
    第三节 缓解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对策建议
        一、弱化“加速”宣传,注重内涵引导
        二、转变管理理念,淡化“淘汰”色彩
        三、优化“共同体”环境,改善互动条件
        四、加深自我认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5)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三、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6)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3.2.1 交往的疏离
        3.2.2 偏执的个体
        3.2.3 他者的掌控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4.1.3 主体的弱化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后记

(7)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学教学楼数量发展概况
        1.1.2 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学教学楼的重要地位
        1.1.3 学生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1.1.4 知觉现象学强调空间中人身体的知觉体验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知觉现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教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相关概念综述
    2.1 知觉现象学
        2.1.1 知觉现象学概述
        2.1.2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2.1.3 知觉现象学引导建筑实践的发展方向
    2.2 知觉体验
        2.2.1 知觉体验的观察与描述
        2.2.2 知觉体验的研究原则
    2.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
        2.3.1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概述
        2.3.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特征
        2.3.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意义
    2.4 知觉现象学引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2.4.1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关联
        2.4.2 知觉现象学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的指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知觉体验要素现状研究
    3.1 调研对象的构成
        3.1.1 门厅空间
        3.1.2 廊空间
        3.1.3 过厅空间
        3.1.4 楼梯空间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的整体设计
        3.2.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3.2.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3.3 调研的总结分析
        3.3.1 物质层面的总结分析
        3.3.2 精神层面的总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4.1 物质层面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分析
        4.1.1 视觉维度
        4.1.2 触觉维度
        4.1.3 听觉维度
        4.1.4 嗅觉维度
        4.1.5 味觉维度
    4.2 精神层面动态情节的知觉体验分析
        4.2.1 路径序列
        4.2.2 节点主题
        4.2.3 空间线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5.1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5.1.1 重返现象空间
        5.1.2 尊重人的知觉体验
    5.2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静态场景设计策略
        5.2.1 视觉维度诱导观察
        5.2.2 触觉维度引导碰撞
        5.2.3 听觉维度诠释静默
        5.2.4 嗅觉维度触及记忆
        5.2.5 味觉维度唤起共鸣
    5.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动态情节设计策略
        5.3.1 路径序列的呈现
        5.3.2 节点主题的烘托
        5.3.3 空间线索的贯穿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
附录 B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数据汇总
附录 C 案例统计表
附录 D 国内学校案例汇总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中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深度教学
        2.1.2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取向进阶
        2.2.1 知识:从符号表征到价值实现
        2.2.2 方式: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
        2.2.3 思维: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
        2.2.4 目标:从三维结构到学科素养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理论基础
        2.3.1 学科素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价值引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2.3.3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
        2.3.4 知情意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2.1 深度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3.2.2 深度学习情景体验有待加强
        3.2.3 深度教学反思力度有待提升
        3.2.4 深度学习科学评价有待增强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问题解决的对策分析
    4.1 深度教学设计:坚持学科素养中心
        4.1.1 深度解读学科知识
        4.1.2 深入分析学生“知情意行”
        4.1.3 制定核心目标
        4.1.4 设计议题活动
    4.2 深度教学实施: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4.2.1 立足真实生活,创设活动情境
        4.2.2 激活议题探究,深化学生体验
        4.2.3 把握议题深度,发展高阶思维
        4.2.4 注重双向交流,激发课堂参与
        4.2.5 依托迁移应用,建构知识体系
        4.2.6 强化价值引领,知识转化素养
    4.3 深度教学反思:强化师生共同反思
        4.3.1 优化教师教学反思
        4.3.2 深化学生学习反思
    4.4 深度教学评价:立足素养发展水平
        4.4.1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4.4.2 教学评价维度多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教师卷)
附录2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实践的调查问卷 (学生卷)
附录3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研究之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观察量表
致谢

(10)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呼声愈演愈烈
        1.1.2 幼儿园男教师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工作困境
        1.1.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1.1.4 研究者个人旨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
        1.3.2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幼儿园男教师
        1.4.2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现状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四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意识
        2.2.1 有无专业发展意愿
        2.2.2 对当下专业发展现状的认识
        2.2.3 专业发展需求的具体内容
    2.3 四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行为
        2.3.1 专业发展需求规划
        2.3.2 专业发展需求行动
        2.3.3 专业发展需求反思
        2.3.4 专业发展需求调控
3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特征
    3.1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共性特征
        3.1.1 明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
        3.1.2 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的途径类似
        3.1.3 内部专业素养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3.1.4 外部专业支持需求得到部分满足
    3.2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差异性特征
        3.2.1 专业发展需求驱动因素的差异
        3.2.2 专业发展需求内容指向的差异
        3.2.3 专业发展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
        3.2.4 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现实困境的差异
4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素
    4.1 教师个人因素
        4.1.1 教师专业及学历
        4.1.2 当前所处专业发展阶段
        4.1.3 自我的职业期望
        4.1.4 家庭因素的影响
    4.2 幼儿园环境因素
        4.2.1 幼儿园提供的“硬”环境
        4.2.2 幼儿园提供的“软”环境
    4.3 社会环境因素
        4.3.1 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
        4.3.2 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4.3.3 家长的要求与支持
        4.3.4 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5 基于需求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5.1 社会层面
        5.1.1 出台政策法律,保障需求满足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5.1.2 利用“互联网+”,拓宽需求满足的发展途径
    5.2 幼儿园层面
        5.2.1 “硬”环境方面
        5.2.2 “软”环境方面
    5.3 男教师自身
        5.3.1 终身学习——自学促进需求的满足
        5.3.2 未雨绸缪——规划促进需求的满足
        5.3.3 三省吾身——反思促进需求的满足
        5.3.4 他山之石——取经促进需求的满足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反思国内文化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4]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D]. 李雨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6]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7]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贾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中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思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D]. 王一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反思国内文化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