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

输送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

一、运输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寇元宝[1](2021)在《陕蒙煤田采煤机截割与牵引特性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陕蒙煤田开采地质条件优越,煤层稳定,构造简单,层理和节理不发育,虽煤质较硬,但适合进行高速开采。目前增大采煤机的牵引速度以及截割功率是煤炭企业实施增产提效的主要方法。但牵引速度与滚筒转速的选取以及截割功率和牵引功率的选取,以类比试凑法为主,缺乏理论依据。本文针对陕蒙地区的煤岩条件,利用已有采煤机运行数据,探究截割与牵引特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到了采煤机行业,通过数据分析来为采煤机未来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陕蒙地区未来采煤机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为高速采煤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陕蒙地区运行的四种机型采集到的11组数据作为研究数据。首先利用现有采煤机截割特性与牵引特性的理论公式,推导出理论上滚筒转速与牵引速度的边界条件,以及截割功率与牵引功率的匹配曲线。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设计了针对性的数据清洗算法。并根据位置数据筛选正常截割工况。分析了采煤机实际使用时的速度分布情况,提出了基于最佳切削厚度的滚筒转速与牵引速度的匹配方法。通过python语言对前后截割电机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对比了不同装机功率,不同矿区,不同时间段的总截割比能耗曲线,得到了具体的功率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童明波,陈吉昌,李乐,肖天航,古彪,董登科,汪正中[2](2021)在《飞行器水载荷结构完整性数值模拟现状与展望-Part I: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文中提出现代飞行器面临水上迫降、水上漂浮、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等复杂水载荷的结构完整性和乘员安全性分析问题日趋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飞行器设计、分析和适航取证的重要手段。以固定翼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直升机、火箭和卫星等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为对象,围绕适用于飞行器水载荷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综述,根据外流(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和内流(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的不同将综述内容分为Part I和Part II两部分。Part I的主要工作为:首先,归纳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事故和试验,总结水气两相流和流固耦合算法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随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飞行器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范畴、水载荷分析要点、适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其中,水上迫降的总结包括飞行参数、波浪水面和弹性体对迫降性能的影响研究,水上漂浮的总结涵盖了飞行器构型参数、破舱和波浪对漂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最后,指出复杂风浪情况下水上迫降和漂浮的水气固三相耦合工程应用难点和解决途径,并探讨飞行器水载荷数值分析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巍[3](2020)在《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井下输煤系统是煤矿重要的系统之一,输煤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是煤矿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传统的控制方式下运行,输煤系统通常处在欠载运行的状态,能耗高,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进一步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要对输煤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指出了煤矿的运输成本较高,同时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对煤矿井下输煤系统在电气控制和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国内输煤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输煤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在优化策略和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进行改进。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结合了分时电价的基本政策,对运行模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其次,对带式运输机所受阻力进行分析,通过阻力分析建立带式运输机的功率消耗模型,并结合分时电价建立了24h时间段内的最小成本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已有历史数据,通过高斯-牛顿法对能量消耗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得到准确的数学模型。然后,研究系统节能优化策略,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对带式运输机的优化速度进行求解。为减少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的时间,引入RBF网络,利用求解出的优化速度对改进的RBF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好的RBF网络可以通过产煤量、分时电价等变量对优化速度进行快速求解。接着,对输煤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通过参数辨识得到的能量消耗模型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以在优化过程中使用。同时,求解的优化速度可以充分利用煤仓容量和分时电价,减少了运输成本,证明了优化策略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完成硬件设计和监控系统设计。该论文有图30幅,表10个,参考文献60篇。

胡国宇[4](2020)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料分拣搬运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红利的减少,人们需要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线效率,减小人工成本。物料的分拣搬运是自动化生产线必不可少的部分,分拣搬运的快慢决定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效率。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一般要提前编制好程序规划好固定的动作,因此对物料的位置要求很高,也不能应对实时复杂情况的改变。运用机器视觉可以实时准确处理物料位置及其他复杂信息,从而提高物料的分拣搬运效率。本文针对不同形状和颜色物料的分拣工作,提出利用机器视觉和气动机器人的自动化分拣解决方案,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提出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该自动分拣系统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单元、物料输送单元、气动机械手单元和PLC控制单元等,并对各单元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行了相应概述。(2)对机器视觉单元的算法及软硬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设计。通过对物料输送的实际情况及图像的特点,确定了以最大类间方差法为主的阈值分割方法,并对视觉系统的硬件进行了设计,选取了机器视觉软件Halcon对图像进行准确编程处理。(3)提出利用气动机械手及推料机构联合进行分拣的方案,并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及给出气动机械手的气动回路。对物料输送的交流伺服系统的变频器进行相应的硬件设计,确定了参数设置和接线方式。(4)通过对PLC硬件和通信接口的研究,设计出PLC的硬件接线,并对PLC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硬件连接电路。(5)通过对系统的工作要求,设计出了基于PLC的系统工作流程图并编写相关程序。根据三菱GX Developer编程软件和GX Simulator仿真软件控制外接设备的工作顺序和监控工作状态,根据组态软件组态王对系统仿真和监控,通过实验仿真和系统调试证明了本系统的有效性。本文运用机器视觉算法和机器视觉软件Halcon,能够高效、精确判断出物料相关信息,通过视觉系统与计算机及PLC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设备分拣搬运物料的实时控制要求。结果表明,采用机器视觉对物料的分拣搬运显着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分拣物料的准确性、速度和智能化,对于食品、制药、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各种行业的高效生产和自动化管理,具有显着意义。

周凯[5](2020)在《反推状态下涡扇发动机进口精细化流场捕捉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推力装置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常设部件,可以显着缩短大型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可用于紧急停止滑跑起飞和着陆不成功时的复飞,保证飞机在应急状态下安全、迅速、准确的着陆。然而在飞机降落滑跑过程中,反推气流可能引吧发地面涡的形成或被发动机再吸入,造成发动机的进口流场畸变,导致发动机进入旋转失速或喘振的不稳定工况,从而造成飞行事故。为了避免由反推气流重吸入和地面涡吸入引发的航空发动机气动失稳现象,必须掌握在飞机降落滑跑过程中,反推气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对发动机进口流场的影响。反推气流被发动机再吸入,引起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进口流场不均匀性由风扇输送至反推力装置进口,再由反推叶栅通道传至外界流场,可知研究反推气流再吸入问题,必须采用飞/发内外流耦合计算方法才能准确捕捉反推扰流流场信息。本文基于能反映畸变流场在风扇/增压级内部传播特性的彻体力模型以及复杂边界条件下的内外流CFD数值模拟技术,发展飞机/发动机一体化内外流耦合计算方法。耦合计算分为三步进行迭代计算,分别为:反推力装置内部流场数值计算、飞机/发动机一体反推气流扰流流场数值计算以及风扇/增压级内部全周三维流场彻体力模型数值计算。本文首先针对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开展了正/反推力模式下的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分别研究了网格密度、网格类型以及湍流模型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本文大涵道比涡扇排气系统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涡扇发动机进口流场旋涡的仿真与分析方法研究,重点研究了离地高度、侧风以及反推气流对发动机进口地面涡形成的影响。最后针对某装配四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开展机身/机翼-短舱-反推力装置-风扇联合仿真方法研究,通过0和0.05两个飞机滑跑Ma数工况,详细介绍联合仿真计算流程和结果分析。

钱晓强[6](2020)在《临近空间高速飞机概念设计工具集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随着空天一体化作战思维的逐步实施,临近空间作为连接空天战场的中间地带,成为各国争抢的战略高地。临近空间高速飞机具有飞行速度高、生存能力强、突防响应快等特点,拥有巨大的军事价值,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还缺乏适用于此类飞行器的总体概念设计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临近空间高速飞机概念设计中各模块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一套可行性与实用性更强的概念设计工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编写了主要总体参数设计计算工具。根据飞行性能要求,利用该工具可初步确定飞机的主要总体参数,即机翼面积、最大起飞重量、发动机推力等;2)根据临近空间高速飞机的特点,应用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与MATLAB编程技术,建立了几何建模工具;通过MATLAB集成Cart3D与Friciton程序,建立了气动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参数化几何建模与气动分析之间连贯性;3)采用发动机零维分析方法和MATLAB编程技术,编写了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对发动机的稳态工作性能进行快速计算;4)总结了一套适用于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重量估算方法,并应用Excel设计制作了重量特性分析工具,实现了对飞行器各部分重量的快速计算与分析;5)根据飞行力学方法,应用Excel软件开发了总体性能的分析工具。该工具可用于对飞机的起飞性能、平飞性能、爬升性能、巡航性能、盘旋性能、下滑性能和着陆性能的计算和评估;6)以高空高速侦察机SR-71的数据和相关算例,对每个工具的计算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际飞机和算例的数据比较接近;7)通过应用示例,展示了本文所开发工具在飞机概念设计中作用。示例表明:应用本文开发的临近空间高速飞机概念设计工具集,可有效地支撑提高临近空间高速无人机概念设计中主要总体参数初始设计、外形建模和性能评估工作,有效地缩短了设计周期。

赵坤[7](2019)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石资源采选量越来越大,致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成为了危害人体身体健康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在注重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存的环境。而大气污染由于其具有广阔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微细粉尘(PM10、PM2.5),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重点空气监控的指标。本文是针对金属矿山在选矿生产工艺中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影响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等问题。为了改善当前矿山企业粉尘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的特征,优化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对选矿厂的选矿系统进行除尘工程设计。除尘效果达到如下要求:(1)厂房内的环境(岗位粉尘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标准;(2)排放粉尘浓度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安徽某金属矿为设计研究对象,采用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和机械通风除尘相结合方式治理选矿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扬尘。其中转运工序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系统,通过利用超声波产生雾化的微细雾滴,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内捕获、凝聚扬起的微细粉尘,同时对物料加湿,减少破碎、筛分等后续工序中扬尘的产生,减轻后续除尘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尘器的净化效果。破碎、筛分工序的扬尘利用集气罩减少扩散区域,然后由机械通风除尘系统收集起来,最后经除尘器净化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机械通风除尘系统中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影响粉尘排放浓度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属矿山粉尘的高浓度、高湿度、颗粒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匀、细颗粒粉尘比例大等特点,进行多种除尘器比选后选用新型微孔膜过滤除尘器。该除尘器克服常规袋式除尘器出现的粘袋、糊袋现象的缺点,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为基材,通过独特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制成,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阻力低、清灰效果好、微孔膜不吸水等优点。为了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采用湿法造桨处理,泥浆通过渣浆泵输送到主厂房回收利用。本文还阐述了除尘系统运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系统风量分配的方法,为除尘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除尘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在矿山选矿粉尘治理得到了成功利用。除尘系统在选矿厂运行后,厂区环境明显改善,经检测厂房内岗位粉尘浓度均小于1 mg/m3,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不超过20 mg/m3(标),满足国家铁矿采选工艺污染物排放标准。

梁旭东[8](2019)在《空降空投物伞耦合系统动力学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大型军用运输机空降空投装备的发展需求,从国内外物伞耦合动力学研究成果的不足及国防武器装备发展中降落伞系统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入手,分别针对空降空投运动全过程数学模型,模块化通用数值仿真平台,大气运动对空降空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及分析。本文研究了物伞系统工作全过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将空投全过程划分为载荷舱内运动及出舱阶段、主伞拉直和主伞充气张满及稳定降落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建模。提出了比传统双质点三自由度模型更符合真实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物伞系统五自由度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结合充气距离法,建立了降落伞充气及稳降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以MSC.Easy5为基础构建了空降空投仿真通用平台,以C#语言为工具设计了用户友好型界面和后处理软件,为物伞系统工作全过程提供了一致性的建模方法。通过与弹射座椅弹射过程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相比于传统动力学模型更趋近于试验数据。基于空降空投通用仿真平台,引入了大气运动模型,对弹射救生、人员空降和货物空投的物伞系统在不同大气环境下、载机不同飞行速度下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仿真和分析,总结出了大气环境对伞物系统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并与国军标进行对比得出了风速的允许范围,为进一步提高模拟仿真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润铎[9](2020)在《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弹道优化设计及发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中,由于机载平台的特殊性,机载主动防御系统一直是研究较为欠缺的领域。但是随着大型空中平台在现代战争中面临的威胁日益严峻,研究设计一种小型机载主动防御系统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款全新的武器系统,其发射过程的方案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某小型机载主动防御系统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这一新型武器装备的气动外形和发射系统内弹道参数进行了方案设计,同时开发了两种新型智能优化算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且通过数值仿真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系统发射初始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具体内容如下:a)根据本文所研究的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总体设计要求,对其气动外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初步设计了合适的气动布局与尺寸参数。利用工程经验方法,编制了一套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力计算软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气动力软件进行了评估与修正,以提高工程计算方法对气动力参数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基于初始设计方案,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该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部件形状参数及安装位置对全弹气动性能的影响。b)根据本文所研究的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总体设计要求,考虑到机载平台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用于机载平台的高低压垂直弹射发射方式。通过分析该发射方式过程,对高低压内弹道装填参数与结构进行了方案设计。建立了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弹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且编制了内弹道数值计算程序,研究讨论了不同装填条件与发射系统尺寸结构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c)受到晶体在过饱和溶液中逐渐结晶这一物理现象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简便的智能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数学原理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和可行性,其次利用十余种不同类型的标准测试函数对算法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找出了最佳的参数组合方案。此外,利用测试函数对该算法与几种常见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编写简单、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进一步地,基于该算法的计算原理,开发并建立了适用于复杂工程设计的多目标优化计算方法。此外,受到子母弹打击毁伤原理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通过引入新的粒子更新规则来对算法进行改进,经过与其他几种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相比较,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方便简单、计算效率高等优点。d)利用所提出的智能优化方法针对文中所建立的内弹道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得到了最优的内弹道装填参数与结构参数组合,实现了低膛压条件下的最大弹射初速。此外,利用本文建立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对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基于不同评价标准的气动外形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验证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制导控制一体化技术建立了载机—来袭目标—拦截弹三者的整体运动模型,通过对比外弹道飞行过程与控制面变化过程可知,当采用操纵性最佳的设计方案时,整个拦截弹道曲线较为平滑,拦截全程的需用过载最小,表明其对舵机的要求也最低。而采用稳定性最佳的设计方案时,拦截方案弹道全程用时最长,且舵机长时间处于最大舵偏角位置,在飞行过程中可用过载较需用过载有着较大的差距,导致整个过程弹道最为弯曲,不利于最终实施有效的拦截。e)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垂直式高低压弹射发射装置,由于存在初始来流的影响,其膛口流场与一般发射装置的膛口流场有较大的区别。为了研究发射初始阶段膛口流场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载机和小型机载制导弹药运动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初始流场、发射筒内火药气体压力分布的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不同来流速度和不同弹出速度下膛口流场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由于载机运动的影响,膛口流畅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弹体迎风侧的激波强度要强于背风侧激波强度,会导致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生俯仰运动。同时,由于高低压发射方式发射筒内压力较低,其膛口流场的火药气体对载机本身没有过大的负面作用,证明了发射初始阶段载机的安全性。f)为了研究该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在初始来流影响下垂直发射分离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建立了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分离过程的运动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结合制导弹药六自由度运动模型,模拟计算了载机不同速度和不同弹出速度条件下弹体在发射初始过程的运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载机运动速度越大时,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在发射初始过程受到侧向初始来流的影响越大;弹体初始弹出速度较小时,弹体受到膛口流场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膛口流场与侧向来流共同作用下弹体做摆动运动;当初始弹出速度较大时,弹体能够快速脱离膛口流场区域,并且在到达安全点火距离时产生更小的俯仰角与俯仰角速度,有利于发射过程的稳定性。

李泽艺[10](2019)在《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平顺性研究与座椅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水果产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地理环境限制,我国南方的果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这就造成在果树培育和果实采收过程运输作业困难,常规的运输工具难以适应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投入农业运输领域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劳动力减少和成本增高成为制约水果运输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山地果园运输机凭借爬坡能力强、低速高扭和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山地环境严苛的运输要求。但是目前针对山地果园运输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结构设计、载重能力提升和爬坡度优化等方面,而与驾驶员舒适性息息相关的平顺性研究则非常少,导致目前山地果园运输机平顺性较差,驾驶员舒适度较低。平顺性主要是要求运输机在运载果实和物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等不利因素对驾乘人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之内,运输机平顺性提升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运输机平顺性进行研究和优化:(1)设计运输机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的软硬件设备和原始加速度信号去噪方案。采集运输机在停车怠速、8km/h空载匀速运行和满载匀速运行三种工况下,座椅、地板、方向盘、车桥、车体和货箱等六个位置的三轴向加速度信号;在Matlab中编写算法对采集到的原始加速度信号进行EMD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阈值联合去噪,然后利用去除高频噪声后的IMF分量重构得到去噪信号,计算平顺性评价指标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v,发现座椅处全身振动的av值分别为1.71m/s2、2.43m/s2和3.59m/s2,对应主观感受为很不舒适、很不舒适和极不舒适,说明运输机平顺性较差,而座椅处全身振动是对驾驶员造成伤害的主要形式,需要对座椅进行优化设计。(2)建立“车轮-车身-座椅”三自由度振动理论模型,对其幅频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座椅三维模型,并在ANSYS中进行模态分析,原座椅固有频率远高于人体敏感的范围;最后在ADAMS中以去噪后地板处振动信号为驱动激励,仿真三种工况下座椅支撑面处三轴向加速度信号的av值分别为1.87m/s2、2.81m/s2和3.75m/s2,与试验值相比误差在4.5%-13.5%,可认为仿真与试验计算结果相一致。(3)提出运输机座椅优化设计要求,对剪式座椅悬架进行总体布置设计、力学分析和关键部件强度校核,然后建立座椅悬架三维模型,虚拟装配并检查干涉后导入ADAMS中进行振动仿真分析;然后加工制作剪式座椅悬架的实物,安装在运输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怠速、8km/h空载和满载匀速运行三种工况下座椅上表面中心点考虑加权系数的三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v分别为1.57m/s2、2.22m/s2和3.14m/s2,与原座椅相比分别降低了8.2%、8.6%和12.5%,证明剪式座椅悬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二、运输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输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陕蒙煤田采煤机截割与牵引特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截割力学模型与整机受力研究
        1.2.2 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之间的关系研究
        1.2.3 总截割比能耗与功率匹配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采煤机截割与牵引匹配理论
    2.1 滚筒采煤机破煤理论基础
        2.1.1 煤层构造特点
        2.1.2 煤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质
        2.1.3 截齿破煤机理
        2.1.4 单个截齿受力分析
        2.1.5 滚筒受力模型
        2.1.6 整机受力分析
    2.2 牵引速度与滚筒转速匹配理论分析
        2.2.1 滚筒转速的边界条件
        2.2.2 牵引速度的边界条件
        2.2.3 液压支架移架速度的影响
    2.3 截割功率与牵引功率匹配理论分析
        2.3.1 总截割比能耗计算方法
        2.3.2 截割和牵引功率计算方法
        2.3.3 截割功率与牵引功率理论匹配
    2.4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数据采集与清洗算法设计
    3.1 所选地区煤矿地质条件介绍
    3.2 数据情况与采煤机滚筒参数介绍
    3.3 采煤机数据采集方法
    3.4 数据筛选与上传
    3.5 异常值与离群点检测
    3.6 数据清洗算法设计
        3.6.1 机架漂移修正
        3.6.2 采高数据清洗
        3.6.3 速度数据清洗
        3.6.4 基于位置数据的正常工况选取
    3.7 本章小结
4 滚筒转速与牵引速度匹配方法
    4.1 牵引速度确定方法与分析
    4.2 以截割性能确定最佳切削厚度
    4.3 基于最佳切屑厚度的滚筒转速与牵引速度的匹配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截割功率和牵引功率匹配方法
    5.1 功率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
        5.1.1 前后滚筒截割功率频率分布图
        5.1.2 牵引功率频数分布图
    5.2 牵引速度对功率分布的影响
    5.3 基于采煤机数据的总截割比能耗计算方法
    5.4 不同机型总截割比能耗计算结果对比
    5.5 不同矿区总截割比能耗计算结果对比
    5.6 不同时间段总截割比能耗计算结果对比
    5.7 不同地区不同机型总截割比能耗汇总
    5.8 截割功率与牵引功率匹配方法
    5.9 结果验证
    5.10 采煤机功率计算方法总结
    5.11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符号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飞行器水载荷结构完整性数值模拟现状与展望-Part I: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论文提纲范文)

1 飞行器水载荷数值模拟方法
    1.1 两相流界面数值模拟算法
    1.2 流固耦合算法
2 水上迫降数值模拟应用与展望
    2.1 飞行参数对水上迫降的影响
    2.2 波浪水面对水上迫降的影响
    2.3 弹性体对水上迫降的影响
    2.4 飞行器水上迫降数值模拟总结与展望
3 水上漂浮数值模拟应用与展望
    3.1 飞行器构型参数对水上漂浮的影响
    3.2 飞行器水上漂浮的破舱稳性
    3.3 波浪对飞行器水上漂浮的影响
    3.4 飞行器水上漂浮数值模拟总结与展望
4 未来发展趋势

(3)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输煤系统研究状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煤矿输煤系统介绍及优化分析
    2.1 输煤系统介绍
    2.2 输煤系统控制方案优化分析
    2.3 分时电价
    2.4 本章小结
3 输煤系统建模
    3.1 带式运输机能量模型的建立
    3.2 优化目标函数
    3.3 系统参数辨识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井下输煤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4.1 优化控制策略
    4.2 模型预测控制
    4.3 基于MPC的皮带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4.4 RBF网络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仿真
    5.1 仿真软件的选择
    5.2 带式运输机能量模型仿真
    5.3 基于MPC优化速度仿真
    5.4 RBF神经网络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控制系统硬件及组态设计
    6.1 硬件设计
    6.2 WINCC组态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料分拣搬运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2.1 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
    2.2 视觉系统的工作过程
    2.3 机械手工作过程
    2.4 皮带输送机工作过程
    2.5 PLC的控制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器视觉算法及软硬件设计
    3.1 机器视觉核心算法
    3.2 视觉系统的硬件设计
    3.3 视觉系统的软件设计
        3.3.1 机器视觉软件选择
        3.3.2 视觉软件Halcon的相机标定
        3.3.3 基于Halcon的形状识别
        3.3.4 基于Halcon的颜色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械手及变频器的硬件设计
    4.1 机械手工作原理及组成
    4.2 机械手设计方案
        4.2.1 机械手的坐标型式和自由度设计
        4.2.2 手爪结构设计
        4.2.3 手臂结构设计
    4.3 机械手气动回路设计
    4.4 变频器硬件设计
        4.4.1 变频器的结构设计和原理
        4.4.2 变频器主回路接线设计
        4.4.3 变频器控制回路接线端子和参数设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PLC硬件设计及通信连接
    5.1 PLC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5.2 PLC 选型和分配输入输出端子
    5.3 三菱FXPLC的硬件接线设计
    5.4 PLC与计算机通信及硬件连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仿真测试
    6.1 系统过程及分析
    6.2 PLC控制程序及编程
        6.2.1 PLC编程语言和编程规则
        6.2.2 三菱GX Developer程序设计
    6.3 PLC 与计算机的连接及程序输入输出
    6.4 三菱GX Simulator仿真软件设计
    6.5 组态软件系统设计
        6.5.1 组态王系统设计
        6.5.2 组态王系统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反推状态下涡扇发动机进口精细化流场捕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推力装置的发展及类型
        1.2.2 反推力装置的试验方法与研究
        1.2.3 反推力装置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流场中旋涡的仿真与分析方法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数值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值研究方法
        2.2.1 湍流模型
        2.2.2 彻体力模型
    2.3 耦合计算方法
    2.4 收敛评估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仿真方法验证
    3.1 正推状态下的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仿真方法研究
        3.1.1 建模与网格划分
        3.1.2 计算方法与计算状态
        3.1.3 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3.1.4 计算域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3.1.5 网格类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3.1.6 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3.2 反推状态下的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仿真方法研究
        3.2.1 建模与网格划分
        3.2.2 计算方法与计算状态
        3.2.3 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3.2.4 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3.3 流场中旋涡的仿真与分析方法研究
        3.3.1 建模与网格划分
        3.3.2 计算方法与计算状态
        3.3.3 离地高度对地面涡的影响
        3.3.4 侧风对地面涡的影响
        3.3.5 反推气流对地面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推状态下内外流场联合仿真技术研究
    4.1 数值模拟方案
    4.2 计算建模与网格划分
    4.3 计算方法与计算状态
    4.4 Ma=0 联合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风扇/增压级三维彻体力模型计算结果
        4.4.2 单发反推气流扰流流场计算结果
        4.4.3 飞/发一体反推气流扰流流场计算结果
    4.5 Ma=0.05 联合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4.5.1 风扇/增压级三维彻体力模型计算结果
        4.5.2 单发反推气流扰流流场计算结果
        4.5.3 飞/发一体反推气流扰流流场计算结果
    4.6 耦合计算收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临近空间高速飞机概念设计工具集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状况
        1.2.1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
        1.2.2 飞机概念设计工具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主要总体参数设计工具
    2.1 最大起飞重量的估算方法
        2.1.1 空重系数估算方法
        2.1.2 燃油系数估算方法
    2.2 推重比和翼载荷的估算方法
        2.2.1 传统约束分析方法
        2.2.2 约束分析法的改进
    2.3 发动机与气动特性的预估方法
        2.3.1 发动机工程模型
        2.3.2 气动工程模型
    2.4 主要总体参数设计工具
        2.4.1 MATLAB GUI简介
        2.4.2 界面设计与功能简介
    2.5 算例验证
        2.5.1 设计要求
        2.5.2 预估数据
        2.5.3 验证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何建模与气动分析工具
    3.1 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
        3.1.1 翼面参数化方法
        3.1.2 机身参数化方法
        3.1.3 短舱参数化方法
        3.1.4 全机外形的构建方法
        3.1.5 表面网格离散化方法
    3.2 三维外形建模工具
        3.2.1 程序的流程与结构
        3.2.2 界面设计与开发
    3.3 气动快速分析工具
        3.3.1 Cart3D程序简介
        3.3.2 黏性修正方法
        3.3.3 气动集成程序
    3.4 算例验证
        3.4.1 几何建模功能的验证
        3.4.2 气动分析工具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力特性分析工具
    4.1 发动机性能分析方法
        4.1.1 零维分析数学模型
        4.1.2 涡喷发动机模型建立
        4.1.3 冲压发动机模型建立
    4.2 工具开发
        4.2.1 发动机设计点性能程序
        4.2.2 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程序
    4.3 算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量特性分析工具
    5.1 重量估算方法
        5.1.1 起飞重量分类与组成
        5.1.2 起飞重量计算方法
        5.1.3 重量估算公式
        5.1.4 复合材料重量修正
    5.2 工具开发
        5.2.1 Excel/VBA技术简介
        5.2.2 工具界面与功能
    5.3 算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体性能分析工具
    6.1 性能分析方法
        6.1.1 起飞性能
        6.1.2 平飞性能
        6.1.3 爬升性能
        6.1.4 巡航性能
        6.1.5 盘旋(转弯)性能
        6.1.6 下滑性能
        6.1.7 着陆性能
    6.2 工具开发
        6.2.1 起飞性能计算工具
        6.2.2 平飞性能计算工具
        6.2.3 爬升性能计算工具
        6.2.4 巡航性能计算工具
        6.2.5 盘旋(转弯)性能计算工具
        6.2.6 下滑性能计算工具
        6.2.7 着陆性能计算工具
    6.3 算例验证
        6.3.1 起飞性能工具验证
        6.3.2 平飞性能工具验证
        6.3.3 爬升性能工具验证
        6.3.4 巡航性能工具验证
        6.3.5 盘旋(转弯)性能验证
        6.3.6 下滑性能工具验证
        6.3.7 着陆性能工具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应用示例
    7.1 性能指标与任务剖面
        7.1.1 性能指标
        7.1.2 任务剖面
    7.2 主要总体参数设计
    7.3 参数化几何建模
    7.4 气动特性分析
    7.5 动力特性分析
    7.6 重量特性分析
    7.7 总体性能分析
        7.7.1 起飞性能
        7.7.2 着陆性能
        7.7.3 航线性能
        7.7.4 性能总结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粉尘尘化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2.1 矿山粉尘颗粒的分类
    2.2 矿山粉尘的性质
        2.2.1 粒径
        2.2.2 粉尘密度
        2.2.3 粘附性
        2.2.4 安息角
        2.2.5 润湿性
        2.2.6 电性
        2.2.7 磨损性
        2.2.8 流动性
    2.3 矿山粉尘的危害
        2.3.1 矿山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2.3.2 矿山粉尘对设备产品的影响
        2.3.3 矿山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2.4 矿山粉尘产生机理
        2.4.1 矿山粉尘尘化分析
        2.4.2 产尘设备与尘源分析
        2.4.3 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措施
    2.5 干雾抑尘机理分析
        2.5.1 空气动力学原理
        2.5.2 “云”物理学原理
        2.5.3 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
    2.6 潮湿环境粉尘过滤机理分析
        2.6.1 传统滤料过滤机理
        2.6.2 微孔膜过滤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除尘系统优化设计
    3.1 选矿厂基本概况
        3.1.1 破碎筛分
        3.1.2 磨矿磁选
    3.2 除尘方案的优选
        3.2.1 治理方案论证
        3.2.2 除尘系统的划分原则
        3.2.3 除尘工艺分析
        3.2.4 设计原则
    3.3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3.3.1 尘源密闭
        3.3.2 主要扬尘设备的密闭
        3.3.3 密闭罩设计
        3.3.4 除尘排风量设计
        3.3.5 吸尘罩设计
        3.3.6 管网水力计算
        3.3.7 除尘器选型和计算
        3.3.8 风机选型及计算
        3.3.9 排气筒设计
    3.4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
        3.4.1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组成
        3.4.2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计算
    3.5 除尘系统控制
        3.5.1 光电控制雾化抑尘系统
        3.5.2 通风除尘系统控制
    3.6 粉尘处理与回收
        3.6.1 卸尘装置
        3.6.2 粉尘处理与回收
        3.6.3 喷水量设计
        3.6.4 泵坑设计
第四章 除尘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风量调整
    4.1 除尘系统的单体调试与运行
        4.1.1 除尘器与输灰系统
        4.1.2 除尘风机
    4.2 除尘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开停机
        4.2.1 除尘器的开停机
        4.2.2 除尘风机的开停机
        4.2.3 输灰系统的开停机
    4.3 除尘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4.3.1 风管系统
        4.3.2 除尘风机
        4.3.3 布袋除尘器
    4.4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
        4.4.1 风量调整的目的
        4.4.2 风量调整前的调试准备
        4.4.3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基本原理
        4.4.4 测试内容与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除尘系统实施效果
    5.1 测试必备的条件
    5.2 测试操作点的安全措施
    5.3 采样要求
        5.3.1 采样位置的选择
        5.3.2 采样孔的结构
        5.3.3 测试的操作平台要求
    5.4 采样仪器
        5.4.1 原理
        5.4.2 主要技术指标
    5.5 检测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6.1 工程投资
        6.1.1 除尘系统主体设施投资
        6.1.2 给排水设施投资
        6.1.3 电气设施投资
        6.1.4 工程直接投资
        6.1.5 工程建造其他费用
        6.1.6 工程总投资
    6.2 运行费用
        6.2.1 电费
        6.2.2 人工费
        6.2.3 运行水费
        6.2.4 维修费
    6.3 折旧费用
    6.4 该矿山粉尘处理单价
    6.5 经济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空降空投物伞耦合系统动力学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降落伞空降空投模拟研究现状
        1.2.1 降落伞系统数值模拟
        1.2.2 动力学建模
        1.2.3 复杂地形上空大气环境机理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2章 空降空投过程通用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建模基础
        2.2.1 空投过程描述
        2.2.2 坐标系定义
        2.2.3 坐标系变换
        2.2.4 旋转坐标系中矢量的导数
    2.3 货物舱内运动及出舱运动阶段数学模型
        2.3.1 模型结构与简化
        2.3.2 基本假设
        2.3.3 划分阶段
        2.3.4 各阶段建模
    2.4 货物主伞拉直阶段数学模型
        2.4.1 基本假设与描述
        2.4.2 货物方程
        2.4.3 伞包方程
        2.4.4 变质量计算和初始条件
    2.5 货物主伞充气张满及稳定降落阶段数学模型
        2.5.1 充气过程的阻力特性
        2.5.2 附加质量模型
        2.5.3 伞物状态描述
        2.5.4 伞物系统动力学基本方程
        2.5.5 受力、力矩及转动惯量
    2.6 小结
第3章 空降空投数值仿真平台设计
    3.1 引言
    3.2 数值仿真模型
        3.2.1 模块划分
        3.2.2 各阶段仿真模型
        3.2.3 数值计算
        3.2.4 数学模型求解
    3.3 求解器设计
        3.3.1 求解器结构
        3.3.2 数据输入和前处理
        3.3.3 后处理
    3.4 小结
第4章 算例与实验对比验证
    4.1 引言
    4.2 弹射座椅算例及试验验证
        4.2.1 0km/h结果对比
        4.2.2 250km/h结果对比
    4.3 人员空降算例
    4.4 货物空投算例
第5章 物伞稳定性分析
    5.1 大气模型
    5.2 仿真计算状态
    5.3 弹射座椅稳定性分析
        5.3.1 前向风的影响
        5.3.2 侧向风的影响
        5.3.3 大气垂直运动的影响
    5.4 人员空降稳定性分析
        5.4.1 前向风的影响
        5.4.2 侧向风的影响
        5.4.3 大气垂直运动的影响
        5.4.4 稳定性判据
    5.5 货物空投稳定性分析
        5.5.1 前向风的影响
        5.5.2 侧向风的影响
        5.5.3 大气垂直运动的影响
        5.5.4 稳定性判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9)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弹道优化设计及发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机载防御系统研究现状
        1.2.1 机载干扰措施
        1.2.2 机载主动防御措施
    1.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过程研究现状
        1.3.1 制导弹药发射方式研究现状
        1.3.2 燃气式被动垂直弹射方式研究现状
        1.3.3 机载武器发射初始过程研究现状
    1.4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4.1 内弹道优化设计研究
        1.4.2 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研究
    1.5 本文主要工作
2 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形设计研究
    2.1 引言
    2.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形设计
        2.2.1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形设计要求
        2.2.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形设计任务及步骤
    2.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布局方案选择
        2.3.1 气动布局的选择
        2.3.2 翼面/舵面在弹身周侧的布置形式
    2.4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主要参数及几何外形参数设计
        2.4.1 弹体形状的选择
        2.4.2 弹头形状的选择
        2.4.3 弹翼/舵面形状设计
        2.4.4 总体设计结果
    2.5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力工程计算方法
        2.5.1 坐标系介绍
        2.5.2 升力计算
        2.5.3 阻力计算
        2.5.4 压心位置计算
        2.5.5 俯仰/偏航力矩计算
    2.6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力CFD计算方法
        2.6.1 湍流模型选择
        2.6.2 数值方法
        2.6.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2.6.4 网格划分
    2.7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力计算结果
        2.7.1 数值方法及工程计算结果验证
        2.7.2 初始设计方案计算结果
        2.7.3 弹翼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2.7.4 舵面尺寸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3 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系统内弹道设计研究
    3.1 引言
    3.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物理过程
        3.2.1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系统基本结构
        3.2.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过程描述
        3.2.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系统内弹道特点
    3.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过程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建立
        3.3.1 基本假设
        3.3.2 基本方程组
    3.4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过程经典内弹道模型数值解法
    3.5 高低压发射系统计算模型验证
    3.6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系统内弹道设计
        3.6.1 低压室内弹道设计
        3.6.2 高压室内弹道设计
        3.6.3 高低压室结构参数及装填初步设计结果
    3.7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高低压发射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3.7.1 初步设计结果模拟仿真计算
        3.7.2 装填条件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3.7.3 发射系统结构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新型智能优化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人工晶体生长优化算法提出与介绍
        4.2.1 算法基本思想
        4.2.2 人工晶体生长算法模型建立
        4.2.3 人工晶体生长算法流程
        4.2.4 人工晶体生长算法有效收敛性分析
    4.3 人工晶体生长优化算法中各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分析
        4.3.1 晶体规模的大小
        4.3.2 人工晶体各部分比例选择的影响分析
    4.4 人工晶体生长法计算效果对比
        4.4.1 标准测试函数介绍
        4.4.2 人工晶体生长法与经典算法对比
        4.4.3 人工晶体生长法与几种改进的PSO算法对比
    4.5 一种基于子母弹特点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4.5.1 粒子群算法简介
        4.5.2 基于子母弹原理的改进方法
        4.5.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计算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弹道优化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高低压发射系统内弹道优化设计
        5.2.1 内弹道过程要求及特点
        5.2.2 优化设计要素
        5.2.3 优化设计模型
        5.2.4 优化设计结果及分析
    5.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气动外型多目标优化设计
        5.3.1 基于人工晶体生长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5.3.2 优化设计要素
        5.3.3 优化设计模型
        5.3.4 优化设计结果及分析
    5.4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拦截飞行建模与仿真
        5.4.1 载机—来袭目标—拦截弹运动模型
        5.4.2 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5.4.3 拦截计算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分离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与载机分离过程数值计算模型
        6.2.1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过程描述
        6.2.2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初始运动模型
        6.2.3 高低压发射装置膛口流场计算模型
    6.3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初始阶段膛口流场模型数值解法
        6.3.1 流场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6.3.2 数值解法、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6.4 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发射初始阶段数值模拟结果
        6.4.1 不同来流速度下的影响
        6.4.2 不同弹射初速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内容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平顺性研究与座椅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运输机平顺性试验方案设计
    2.1 振动信号采集方案
    2.2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搭建
        2.2.1 传感器选择原则
        2.2.2 振动信号采集设备
    2.3 人体全身振动评价方法
    2.4 人体局部振动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3.基于Matlab的信号去噪处理与平顺性评价
    3.1 原始振动加速度信号时频变换
    3.2 原始信号低通滤波去噪
    3.3 基于Matlab的 EMD与小波阈值联合去噪
        3.3.1 EMD算法理论基础
        3.3.2 EMD滤波特性
        3.3.3 噪声主导的IMF分量小波阈值去噪
    3.4 运输机平顺性评价
        3.4.1 平顺性评价指标计算
        3.4.2 平顺性主客观评价
    3.5 烦恼率定量评价模型
        3.5.1 烦恼率模糊模型
        3.5.2 烦恼率计算
        3.5.3 烦恼率模型与ISO2631标准联合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运输机座椅建模及Adams振动仿真分析
    4.1 座椅三自由度振动理论模型
    4.2 基于ANSYS的运输机座椅模态仿真
        4.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4.2.2 模态分析过程
    4.3 基于ADAMS的座椅振动仿真分析
        4.3.1 座椅建模与振动仿真
        4.3.2 平顺性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运输机剪式座椅悬架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
    5.1 座椅悬架设计要求
    5.2 剪式座椅悬架设计
        5.2.1 总体结构布置
        5.2.2 座椅力学分析
        5.2.3 螺栓强度校核
    5.3 剪式座椅悬架三维建模
    5.4 基于ADAMS的剪式座椅悬架振动仿真分析
    5.5 剪式座椅悬架平顺性试验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结论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B 硕士期间科研项目

四、运输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蒙煤田采煤机截割与牵引特性关系研究[D]. 寇元宝.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2]飞行器水载荷结构完整性数值模拟现状与展望-Part I: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J]. 童明波,陈吉昌,李乐,肖天航,古彪,董登科,汪正中. 航空学报, 2021(05)
  • [3]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D]. 李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4]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料分拣搬运系统的设计[D]. 胡国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5]反推状态下涡扇发动机进口精细化流场捕捉方法研究[D]. 周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临近空间高速飞机概念设计工具集开发[D]. 钱晓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D]. 赵坤.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8)
  • [8]空降空投物伞耦合系统动力学及稳定性研究[D]. 梁旭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9]某小型机载制导弹药弹道优化设计及发射过程研究[D]. 曹润铎.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平顺性研究与座椅优化[D]. 李泽艺.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输送机质量特性快速计算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