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非均相不对称加氢的研究

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非均相不对称加氢的研究

一、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事通[1](2021)在《磁性负载型手性钌/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性纳米催化剂材料由于显着的催化活性和磁分离可回收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这种特异性不仅简化了其他负载型催化剂相对复杂后处理步骤,而且还提高了多相催化剂的再循环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机硅或无机硅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有效的克服了磁性聚集的缺点,其形貌易于控制、表面易于修饰,使得磁性纳米粒子易于负载各种类型的催化剂。而且这种硅基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对水和油相溶剂都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在溶剂中不易聚集,使得以硅基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负载体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非均相催化效率,其在有机手性分子催化中具有较好的对映选择性控制。本文是通过设计蛋黄壳型的和核壳型的磁性纳米粒子来探索级联反应和不对称催化反应,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我们通过水热法和St?ber法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蛋黄-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蛋黄-壳结构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将手性Ru/二胺配体固定在外部介孔有机硅壳的纳米通道中,将三氯化铁吸附在内部磁芯上,实现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分离,使得两种互相影响的催化剂能共存于一个催化剂载体中,从而构建了一种双功能磁性催化剂。这种双功能催化剂能够实现有效的氧磺酰化/不对称转移氢化一锅级联反应,从而以较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合成系列β-羟基砜。套用实验表明该磁性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性和稳定性,循环套用6次以上依然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2)我们通过(S,S)-Ts-DPEN和二氧化硅直接共聚包覆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制备核壳型磁性纳米催化剂载体,将[Cp*Rh Cl2]2直接与催化剂载体表面的二胺配体络合制得磁性手性铑纳米催化剂,对芳酮的不对称转移加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从而制备了各种具有较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芳醇,对应目标产物的产率和ee值分别高达99%和99%。套用实验表明该磁性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性和稳定性,循环套用6次以上依然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赵智彤[2](2021)在《负载哌啶自由基与手性二胺铑的共催化剂用于仲醇氧化还原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相对于均相催化的高效,科研人员的目光也逐渐聚焦于如何实现高效催化剂的可回收利用。于是非均相催化这一科研领域应运而生。科研人员们对非均相催化剂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非均相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利用非均相载体固有的空间上的分离,尽可能地消除或避免两种或多种均相催化剂之间的冲突,以达到均相催化剂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成为了科研热点。本文是通过设计亲疏水性不同的两种功能性硅基催化剂组成共催化系统用于探索一锅串联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我们合成了两种类型的硅基催化剂:第一种是以传统水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硅酸四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一种大小分布均匀的无机硅球,其次通过后嫁接法,使硅基材料表面氨基化,最后在氰基硼基化钠的作用下将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负载其外表面。可用于芳香仲醇的氧化反应;第二种是根据我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进展,在乙基桥联的过程中加入功能性二胺功能性硅源进行共水解合成了一种乙基桥联的介孔有机空壳球,同样通过后嫁接的方式,使硅球表面乙烯基化,后将具有温度响应的聚合物负载到硅球上,最后将五甲基环戊二烯铑二聚体通过配位键附着在该催化剂上,形成铑/二胺的非均相温敏催化剂可用于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2)我们首先通过对两种催化剂进行了29Si NMR,13CNMR,BET,SEM,TEM,浊度测试等表征,验证了合成的催化剂与我们预期相符。其次,我们对两个催化剂的单步氧化或还原反应进行了测试以及反应条件筛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我们利用以上两种催化剂,利用二者亲疏水性的不同,加之温度的响应,在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相中形成了一种共催化体系,应用于外消旋芳香仲醇的一锅串联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手性芳香仲醇,产率可达98%,ee值可达99%。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其次,该共催化体系易于回收,可重复利用六次,产率和ee值没有显着的下降。

刘如一[3](2020)在《PS@Rh功能微球的可控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苯乙烯和丙烯醛共聚合方法合成聚苯乙烯醛基微球,研究了微球共聚工艺以及影响微球结构的条件,合成了单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产物。研究了以PS功能微球做载体,负载纳米尺度的Rh粒子,探索了粒子形貌尺寸的控制条件,并制备了PS@Rh功能微球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溶液pH等实验因素对于Rh在PS功能微球负载率的影响,实现对Rh纳米粒子粒径的可控合成。将合成的PS@Rh功能微球催化剂用于安息香酮羰基的催化,研究了复合微球的催化活性。利用锌粒和盐酸乙醇溶液构筑新的共催化体系,提高了安息香的氢化转化率,并发现PS@Rh功能微球在常压氢气条件下对苯环存在催化作用。选择联-2-萘酚作为催化底物进一步探究PS@Rh功能微球对苯环的催化活性,在高温加压条件下实验了联-2-萘酚的选择性氢化,将联-2-萘酚氢化为手性活性更高的H8-联-2-萘酚。合成的PS@Rh功能微球催化活性高,催化比大,可回收利用提高Rh贵金属元素的利用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苯乙烯和丙烯醛共聚合的方法制备PS醛基功能微球,通过控制单体组成比,调控微球的组成;通过调节共聚体系溶剂的组成,实现PS微球的粒径控制,合成的PS功能微球150nm~300nm稳定可调。以PS功能微球为载体,成功在微球表面负载了 Rh纳米粒子。Mapping和HRTEM表明Rh纳米粒子在微球表面呈现有序均匀分布,粒子的粒径2nm左右。XPS分析检测到复合微球中Rh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为3.61%,热分析结果显示Rh所占微球的质量为10.24%。研究不同条件下PS@Rh功能微球合成情况,选择pH8~9,分散剂PVP加入量为0.5g,mRh(Cl)3:mPS=1:5,温度60℃,以乙醇作为唯一溶剂进行实验能获得负载率最高,粒径最小,单分散性最好的PS@Rh微球。(2)、将PS@Rh功能微球作为催化剂,催化安息香酮羰基的氢化反应,研究了不同氢化条件对功能微球的催化活性的影响。以高纯氢气发生器作为氢源进行了安息香的催化,结果显示安息香转化率比较低;以活泼金属~质子酸体系为氢源,在选择盐酸乙醇溶液体系中,分别采用锌Zn、镁Mg、铝Al和铁Fe等活泼金属为介质,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此反应环境有利于安息香的转化率的提高。金属活泼性高低是催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副族元素对催化效果提高更好。其中Zn效果最好,常温常压条件下,安息香转化率为83.2%。60℃下催化反应8h,PS@Rh功能微球不但能催化安息香酮羰基外,而且还可以催化安息香的苯环加氢反应。延长反应时间至24h可使的安息香所有苯环都产生氢化反应。PS@Rh功能微球催化剂在温度低于70℃下能重复利用5次不失去催化活性,80℃下,复合微球在重复利用3次后催化活性大幅降低。(3)、选择S-1,1’-联-2-萘酚(S-BINOL)为催化底物,PS@Rh功能微球为催化剂,进一步研究复合微球催化苯环氢化的能力。核磁共振1H谱表征,PS@Rh功能微球成功将联-2-萘酚氢化为H8-联-2-萘酚。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联-2-萘酚氢化的的转化率,实验证明异丙醇是最佳的反应溶剂,在氢气压力0.5MPa,温度80℃时,联-2-萘酚转化率最高为97.6%,TOF=325.5。选择铑/碳和1,5-(环辛二烯)氯铑(Ⅰ)二聚体和PS@Rh功能微球进行对比。铑/碳催化转化率82.7%,TOF=275.8。1,5-(环辛二烯)氯铑(Ⅰ)二聚体催化转化率98.2%,TOF=109.16。PS@Rh纳米微球和铑/碳均能回收利用,直接提升了Rh元素利用率,其中PS@Rh纳米微球的转化率更高。

岳莹娜[4](2020)在《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这个主题成为当今社会被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也越来越重视。而药物作为可直接影响生命质量的手段之一,它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其中手性药物的销量占据了药物总类别的榜首。从自然界中可直接提取的手性药物种类和数量均有限,因此通过研究手性合成方法进行手性药物开发成为目前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手性药物合成中通过潜手性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得到的具有光学活性的芳香醇是手性药物合成的有效结构单元,因此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也是近年来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均相体系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一直是手性合成中常见而有效的方法,但此类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通常价格昂贵,且在反应后处理中分离困难而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多相催化作为另一种占据主流的催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利用等问题,却无法避免高温和高压的反应条件。以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为例,反应中使用的氢源通常为高压氢气,因此反应过程并不十分安全且实验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另一种新兴的电化学方法催化不对称合成可有效避免相对苛刻的反应条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可达到手性催化的目的。而阴极材料是电化学方法催化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关键,因此如何设计和制备高效的阴极材料是实现高效催化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重中之重。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工作进行探究:(1)Cu-Pt双金属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利用金属置换原理在Cu纳米颗粒(NPs)上负载小粒径的Pt NPs得到负载型Cu-Pt双金属Pt@Cu NPs,并应用于辛可尼定(CD)诱导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由于Pt NPs均匀分散,更有利于吸附手性诱导剂CD,因此底物在双金属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中更易产生光学活性。在模型分子2,2,2-三氟苯乙酮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Pt@Cu NPs为阴极时产物的产率和光学活性(ee值)分别可达25%和59%,这明显优于以Pt或Cu为阴极时电解所得到的结果。该双金属材料催化性能稳定,连续重复电解6次后产物的产率和ee值均无明显变化,可作为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材料。(2)Cu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贵金属Pt催化剂在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被广泛报导,而Pt基合金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单一金属有明显的增强,且Cu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因此CuPt合金在降低Pt含量的同时可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CuPt合金对多种由CD诱导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均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其中模型底物2,2,2-三氟苯乙酮在CuPt合金为阴极的电化学体系中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产率和ee值可达83%和44%,相比于Cu-Pt双金属催化体系的结果有明显提高。合金电极稳定性强,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模型底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依旧能得到与首次电解相当的水平。(3)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自L-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羟醛反应被报道后,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手性氨基酸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应用。L-半胱氨酸作为一种便宜且天然易得的手性诱导剂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催化反应中,而L-半胱氨酸中特征的巯基可与金属作用形成较强的金属硫键,这为手性氨基酸嫁接在金属表面形成手性电极提供了可能。由于手性氨基酸已嫁接在合金表面,因此在L-cysteine-CuPt催化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无需另外再加入手性诱导剂,这避免了Cu-Pt双金属和CuPt合金催化体系中存在的电解后处理过程中诱导剂难分离而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当L-cysteine-CuPt-5作为阴极催化底物不对称电还原反应时,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分别达到73%和43%,这避免了将等量L-半胱氨酸直接添加至电解液时,产物光学活性相对较低的情况。除此之外,L-半胱氨酸即使在材料多次重复利用后也依旧能牢固地嫁接在合金表面,因此其诱导效果并不随着电解次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4)L-lysin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先后经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和酸处理、在SOCl2中搅拌回流处理以及最终与L-赖氨酸反应得到L-lysine-MWCNTs。用相同方法还能够制备得到不同手性氨基修饰的MWCNTs复合材料如L-arginine-MWCNTs和D-arginine-MWCNTs等。此类手性氨基酸修饰的MWCNTs材料不同于氨基酸修饰的金属材料,其主要构成元素均为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碳,避免使用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催化体系中大量使用的资源有限的金属,更加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主题。除此之外,L-lysine-MWCNTs在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以模型底物为例,经电解条件的优化后,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达64%和30%。该材料不仅对多种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均有作用,它在电化学体系中的稳定性也很强,即使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嫁接于MWCNTs表面的手性氨基酸也并未脱落。(5)D-PH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采用重氮化反应的方法,仅经过一个反应步骤即可将D-苯丙氨酸修饰在MWCNTs表面制备得到D-PHE-MWCNTs。这种D-PHE-MWCNTs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了L-lysine-MWCNTs制备过程中利用多步功能化修饰方法而导致的材料中间体收率不高的问题。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使材料制备的过程更加清洁,除此之外该方法缩短了材料制备的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此外,D-PHE-MWCNTs在以2,2,2-三氟苯乙酮为模型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应用效果好,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分别达到65%和40%。手性诱导剂在电化学过程中牢牢嫁接在MWCNTs表面使材料在6次循环使用后依旧保持与首次电解时相当的效果。

胡少平[5](2020)在《碳纳米管上手性修饰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加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由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制备手性醇的反应,在医药、农药及日用化学品等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高效的不对称均相催化剂,并用于手性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但是由于均相催化自身存在的不足,如产物不易分离和纯化、催化剂不易循环利用以及昂贵的价格等,使其难以应用于工业大生产。与之相比,不对称多相催化反应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问题,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此,本论文以常用的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对其结构的改造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多相铂、钌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苯已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不同类型的碳纳米管为载体(外径≥50 nm以及外径为30-50 nm),分别制备出不同负载量的Pt、Ru(5 wt%,8 wt%,10 wt%,12 wt%)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并利用其为催化剂,考察了手性修饰剂存在下,这些催化剂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手性诱导性有限。2、通过对载体碳纳米管的处理,制得功能化碳纳米管载体。以(R)-BINAP作为手性配体,通过氧化、硝基化、还原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出含胺基的(R)-BINAP衍生物手性配体(R)-BINAP-NH2。接着,通过(R)-BINAP-NH2与碳纳米管的简单偶合反应,得到含有手性膦配体的碳纳米管载体;后者再与不同量的Pt前驱体反应得到手性修饰性负载Pt催化剂。以其为催化剂,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以Pt/CNTs-HN-BINAP(10 wt%)催化剂时,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底物的转化率达到了88.1%,同时产物的ee值达到了65.2%。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3、将以上所得含有手性膦配体的碳纳米管载体与不同量的钌前驱体进行反应,制得含有不同负载量的手性Ru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通过苯乙酮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苯乙醇的反应,结果发现,以Ru/CNTs-HN-BINAP(8 wt%)为催化剂时,在相同的条件下,Ru/CNTs-HN-BINAP(8 wt%)的催化活性较好,在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可获得78.1%的ee值,同时底物的转化率也达到了91.2%。重复实验表明,在催化剂循环使用四次后,活性并无明显降低,对于提高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手性配体和贵金属活性中心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其旭[6](2020)在《铂族金属钯和铑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铂族金属是自然界中的稀有元素,但同时其也是在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构成元素。例如Suzuki偶联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已经成为构建C-C键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能够将其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到高分子材料开发等多种领域。而金属钯催化剂是其最主要的大量使用的催化剂,由于包括其在汽车尾气处理催化中的广泛应用,目前金属钯的价格已经超过黄金。尽管经过近40多年的研究,均相钯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但是由于其稀有性以及难以从产品中分离出来进行循环利用,发展高活性,可回收的贵金属催化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均相钯催化剂的固载化为其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目前大部分的固载催化剂的制备往往受到制备成本和合成方法的便利性的制约。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探索了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固体多孔材料,相比与其他所有固载化材料的各向异性,其具有完全均一的活性位点在非均相催化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课题组此前发展的一类简便易合成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MOFs材料,设计了一类新型包含手性二烯的合成该类MOF的配体,计划将金属铑催化剂植入该类MOF材料中,制备各向均匀的多相手性金属铑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多相不对称催化研究。本文对关键的手性双烯配体进行放大工艺的研究,完成了3类配体的合成工艺研究。第一部分采用廉价的尿素、甲醛制备了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考察了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重复利用性,研究发现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和重复利用性。第二部分利用已经制备的脲醛树脂固载催化剂进行了催化Heck偶联反应,研究发现催化性能和重复利用性都很一般,第二部分还对脲醛树脂固载镍催化剂进行了简单探索,研究发现脲醛树脂固载镍催化剂同样能够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但是催化性能比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弱。第三部分完成了组成手性双烯配体的关键骨架的放大工艺合成研究,通过该工艺,积累了相当量的关键中间体,设计并合成了三种手性二烯配体并且最终打通了合成工艺。

陈雨[7](2020)在《纳米多孔钯催化C=O不饱和键氢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染料和医药中间体,通过催化氢化芳香酮来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芳香醇,不仅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观念,而且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纳米多孔钯(PdNPore)催化剂是一种自支撑无载体的,拥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多相催化剂,同时在其内部拥有三维双连续的独特立体结构。无负载、易制备、易回收和易重复利用的特点,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本文以纳米多孔钯(PdNPore)为催化剂,氢气为氢源,在无碱无添加剂的温和条件下实现了芳香酮化合物到芳香醇的选择性加氢还原。通过对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长、溶剂种类和氢气压力的筛选优化,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反应温度为30oC,氢气压力为1 atm,溶剂为无水甲醇,反应时间为20 h,催化剂用量为5 mol%。在此条件下,各种芳香酮类化合物均能顺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醇类化合物,其产率在93?99%之间,该催化体系对甲基、甲氧基、羟基等各种官能团都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纳米多孔钯在重复使用10次以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此外,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纳米多孔钯未浸出,进一步证明该催化剂的稳定性。

周磊[8](2020)在《负载恶唑啉的高分子纳米反应器的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均相催化剂因其高催化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及应用,但是由于均相催化剂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很难从催化体系中分离出来,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大自然中,很多的化学反应往往在数个纳米至数十个纳米规模的酶等限域的小范围中进行。受自然界的启发,化学家们尝试构建各种纳米反应器,以期利用纳米反应器内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限域效应以及协同效应等实现高效的化学转化。将非均相催化剂引入到纳米反应器中既可实现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的有机结合,也可有效地利用纳米反应器的特殊效应。纳米反应器具有高催化效率、局部催化浓度高,具有均相催化剂的高催化效率,同时,也可进行有效分离回收。本课题拟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制备负载恶唑啉的两亲性聚合物,使其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纳米反应器,并研究其催化性能。以下是我的研究内容:课题一: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的方式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通过有机合成制备了含有小分子有机非金属催化剂(2-苯基-4,5-二氢唑-5-基)丙烯酸甲酯(PyOx)的单体。在氯仿中,通过RAFT聚合进行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了内核含有有机催化剂PyOx的纳米反应器。通过1H-NMR、DLS、IR对其结构、粒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在氯仿溶液中的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还原反应。结果表明将催化剂制备成纳米反应器后,所需催化剂用量降低。课题二:本研究以寡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300)为温敏单体,通过RAFT聚合合成高分子载体,并负载手性恶唑啉-钯金属配合物,在水相中进行自组装,形成纳米反应器,并成功在水相中进行黄烷酮的不对称合成。在低钯负载量(0.5 mol%)的条件下,成功地催化合成了具有优良产率和高对映选择性的黄酮类化合物,产率最高可达到98%,e.e.值可以达到82%。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升温分离回收,在重复利用5次时,催化效果几乎没有下降,在第6次开始有略微下降。

孔令玉[9](2015)在《负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固载型催化剂具有易于制备,易于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一直是化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然而,固载型催化剂也常具有催化活性及选择性不好,不易多次循环利用等缺点。所以,固载型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主要在于对载体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集中于最大限度的利用载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套用次数。本论文选择了两种新颖的载体,并将其与均相催化剂结合,成功制备出两种负载型催化剂,并利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检验其催化效果。论文中,我们首先将均相催化剂固载于廉价易得无机硅球,然后外部包覆一层新颖的温度控制型聚合物,制备出一种温度控制型催化剂;其次,我们利用芘与碳纳米管的π-π吸附作用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载体,然后我们在均相催化剂上修饰偶氮苯基团,利用偶氮苯与环糊精在紫外-可见光下开关性能,制备出一种紫外控制型催化剂。两种催化剂分别应用于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检验其催化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个课题中,我们先通过stober合成法,以廉价易得的TEOS(四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制备均匀的无机硅球,再通过后嫁接的方法分别负载S,S-DPEN(S,S-1,2-二苯基乙二胺)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然后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在外层包覆一层温控性聚合物,最后将cp*Rh(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氯化铑)与配体S,S-DPEN配位,制备出一种温控性催化剂。实验结果过表明,此催化剂不仅保持了均相原有的催化选择性,还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也能达到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反应快慢的效果。(2)第二个课题中,我们首先利用DCC脱水法制备出芘修饰的环糊精,再通过芘与环糊精的π-π吸附作用将环糊精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然后我们在S,S-DPEN配体上修饰偶氮苯基团,再通过偶氮苯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将S,S-DPEN配体负载于碳纳米管上,最后将cp*Rh(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氯化铑)与配体S,S-DPEN配位,制备出一种紫外可控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紫外照射条件下可以成功脱附出均相催化剂,并得到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反应结束后再可见光照射下可以成功回收均相催化剂,从而实现了均相反应、异相回收的目标。

杨文,潘雪静,杨定乔[10](2015)在《铂催化α-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铂催化α-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是合成手性α-羟基酯的重要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铂催化α-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多相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修饰型铂催化剂、负载型铂催化剂、纳米簇和胶体铂催化剂等不同种类铂催化剂对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二、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磁性负载型手性钌/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磁性纳米材料
        1.1.1 磁性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1.1.2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1.3 磁性纳米材料的种类
        1.1.3.1 核壳型磁性纳米材料
        1.1.3.2 介孔磁性纳米材料
        1.1.3.3 不规则型磁性纳米材料
    1.2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2.1 磁性纳米催化剂在氧化方面的应用
        1.2.2 磁性纳米催化剂在偶联方面的应用
        1.2.3 磁性纳米催化剂在氢化反应方面的应用
    1.3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ATH)
    1.4 研究课题与目标
第二章 蛋黄-壳结构的钌/铁双功能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氧化偶连和不对称氢转移一锅级联反应中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和测试仪器
        2.2.1.1 化学药品
        2.2.1.2 实验仪器
        2.2.2 蛋黄-壳结构的磁性可回收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制备
        2.2.2.1 磁行催化剂载体Fe_3O_4@Si(3)的合成
        2.2.2.2 单功能磁性催化剂Fe@Fe_3O_4@Si(4)的合成
        2.2.2.3 双功能磁性催化剂Fe@Fe_3O_4@Ru@Si(5)的合成
        2.2.3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用于催化末端炔烃和苯亚磺酸钠的氧化磺酰化/ATH级联反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表征与分析
        2.3.1.1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磁性曲线和磁性回收
        2.3.1.2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固体碳谱、固体硅谱
        2.3.1.3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红外光谱FT-IR
        2.3.1.4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1.5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氮气等温吸脱附测试
        2.3.1.6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粉末X-射线衍射
        2.3.1.7 磁性催化剂载体3、催化剂4和双金属催化剂5,热重(TG)
        2.3.1.8 磁性手性钌/铁双功能催化剂(5)的SEM/TEM电镜
        2.3.2 磁性催化剂5催化末端炔烃和苯亚磺酸钠的氧化偶连反应条件的筛选
        2.3.4 磁性催化剂5催化末端炔烃和苯亚磺酸钠的氧化偶连和不对称氢转移级联反应底物的拓展:
        2.3.5 磁性催化剂5的纳米孔的尺寸选择性
        2.3.6 磁性双功能催化剂5催化末端炔烃和苯亚磺酸钠的氧化偶连和不对称氢转移级联反应的速率跟踪
        2.3.7 磁性铁/钌催化剂5的循环套用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核壳型磁性纳米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芳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和测试仪器
        3.2.1.1 化学药品
        3.2.1.2 测试仪器
        3.2.2 核壳型磁性可回收纳米铑催化剂的制备
        3.2.2.1 Ts-DPEN硅源的合成
        3.2.2.2 磁性催化剂载体7(Ar-DPEN@Si O_2@Fe_3O_4(Co-codensation))的制备
        3.2.2.3 磁性催化剂载体Ar-DPEN-Si O_2@Fe_3O_4(Post-grafting)的制备
        3.2.2.4 磁性催化剂载体mSiO_2@Fe_3O_4的制备
        3.2.2.5 磁性可回收纳米铑催化剂的制备
        3.2.3 磁性可回收纳米铑催化剂催化芳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3.3 结果讨论
        3.3.1 磁性纳米铑催化剂8,的表征与分析
        3.3.1.1 磁性纳米铑催化剂8,的磁强弱曲线、磁可回收性
        3.3.1.2 磁性纳米铑催化剂8,的粉末X-射线衍射
        3.3.1.3 磁性纳米铑催化剂8,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3.3.2 苯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条件的筛选
        3.3.3 磁性铑催化剂催化芳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底物的拓展
        3.3.4 磁性纳米铑催化剂8 的循环套用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本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附件

(2)负载哌啶自由基与手性二胺铑的共催化剂用于仲醇氧化还原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不对称催化概述
        1.1.1 手性概述
        1.1.2 不对称氢化反应概述
        1.1.3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概述
    1.2 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概述
    1.3 非均相催化剂
        1.3.1 非均相催化剂的分类
        1.3.2 介孔硅基材料表面功能化策略
        1.3.3 介孔硅基材料的负载策略概述
    1.4 介孔硅基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概述
        1.4.1 介孔硅基材料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1.4.2 介孔硅基材料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1.5 研究课题和目标
第二章 构筑共催化体系用于芳香仲醇的一锅氧化还原反应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哌啶自由基负载的无机硅载体材料(3)的合成
        2.2.4 手性二苯基乙二胺功能化硅源的合成
        2.2.5 乙烯基修饰的乙基桥联硅载体材料(4)的合成
        2.2.6 铑负载的乙基桥联有机硅催化剂(5’)的合成
        2.2.7 温敏聚合物修饰的硅基铑催化剂(5)的合成
        2.2.8 外消旋化的苯乙醇类衍生物底物的制备
        2.2.9 哌啶自由基负载的无机硅载体催化剂(3)用于氧化反应
        2.2.10 温敏聚合物修饰的硅基铑催化剂(5)用于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2.2.11 共催化体系用于催化芳香仲醇的一锅串联氧化还原反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3 的表征与分析
        2.3.2 催化剂5 的表征与分析
        2.3.3 芳香仲醇的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条件筛选
        2.3.4 共催化体系在芳香仲醇的氧化还原级联反应中底物范围
        2.3.5 共催化体系催化氧化还原级联反应的反应速率跟踪
        2.3.6 共催化体系的循环套用探究
第三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手性芳香醇产物的催化数据HPLC图谱以及循环套用数据
附录二 手性芳香醇产物的~1H-NMR,LCMS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3)PS@Rh功能微球的可控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2 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2.1 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概述
        1.2.2 纳米技术对贵金属纳米催化的影响
        1.2.2.1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的形状效应
        1.2.2.2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的结构效应
        1.2.3 贵金属纳米颗粒在催化领域的发展
        1.2.3.1 手性催化
        1.2.3.2 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1.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1.3.1 碳纳米管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
        1.3.2 石墨烯为载体的纳米颗粒催化剂
        1.3.3 以MOF结构为载体的纳米催化剂
    1.4 金属对羰基的不对称氢化
        1.4.1 Ir和Ru贵金属对酮羰基的不对称氢化
        1.4.2 Rh贵金属催化剂对酮的不对称氢化
        1.4.2.1 氮基配体
        1.4.2.2 膦基配体
        1.4.2.3 N-杂环碳基配体
        1.4.2.4 基于杂原子的混合配体
        1.4.3 其他金属催化剂对羰基的的不对称氢化
    1.5 联-2-萘酚的概述
        1.5.1 催化不对称加氢反应
        1.5.2 手性传感器
        1.5.3 联-2-萘酚衍生的应用
        1.5.4 H_8-联奈的合成
    1.6 选课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PS@Rh功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内容
        2.3.1 PS-CHO功能微球制备
        2.3.2 PS-CHO功能微球的提纯
        2.3.3 PS@Rh纳米微球的制备
        2.3.4 PS@Rh微球的纯化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PS-CHO功能微球表征
        2.5.1.1 PS功能微球红外表征
        2.5.1.2 PS功能微球XRD表征
        2.5.1.3 PS微球TEM和SEM表征
        2.5.2 PS@Rh功能微球的表征
        2.5.2.1 PS@Rh微球TEM表征
        2.5.2.2 PS@Rh微球SEM表征
        2.5.2.3 PS@Rh微球的Mapping表征
        2.5.2.4 PS@Rh微球的HRTEM表征
        2.5.2.5 PS@Rh微球的XRD表征
        2.5.2.6 PS@Rh微球的XPS表征
        2.5.2.7 PS@Rh微球的热重表征
        2.5.3 PS@Rh微球合成条件探究
        2.5.3.1 不同pH下Rh纳米粒子负载情况
        2.5.3.2 分散剂PVP用量的影响
        2.5.3.3 mRh(Cl)3:mPS比值的影响
        2.5.3.4 反应溶剂的影响
        2.5.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S@Rh功能微球催化还原酮羰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内容
        3.3.1 以氢气发生器进行安息香催化加氢
        3.3.2 锌粒和稀盐酸进行催化加氢
    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安息香热分析表征
        3.5.2 安息香核磁表征
        3.5.3 安息香标准曲线的绘制
        3.5.4 以氢气发生器为氢源PS@Rh微球催化效率研究
        3.5.5 以锌粒制氢的PS@Rh功能微球催化效率研究
        3.5.5.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5.5.2 不同金属制氢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5.6 PS@Rh纳米微球对苯环的催化还原
        3.5.7 PS@Rh功能微球重复催化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S@Rh功能微球催化联萘酚非取代苯环氢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实验内容
        4.3.1 S-1,1'-联-2-萘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S-1,1'-联-2-萘酚催化加氢反皮
    4.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5 结果与讨论
        4.5.1 联-2-萘酚热分析表征
        4.5.2 联-2-萘酚核磁表征
        4.5.3 联-2-萘酚标准曲线绘制
        4.5.4 萘酚催化实验条件优化
        4.5.4.1 反应溶剂的选择
        4.5.4.2 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的优化
        4.5.4.3 反应时间对S-1,1'-联-2-萘酚转化率的影响
        4.5.5 PS@Rh纳米微球与其他催化剂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催化剂用于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1.1 金属催化剂用于均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1.2 金属催化剂用于多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1.3 金属催化剂用于电化学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2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均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2.2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多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2.3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电化学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3 Pt表面手性修饰的研究进展
    1.4 MWCNTs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1.4.1 MWCNTs的表面修饰方法
        1.4.2 表面修饰的MWCNTs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6 热重分析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8 拉曼光谱
        2.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2.3.10 氮气吸附-脱附
    2.4 材料的制备
        2.4.1 CuNPs和 Pt@CuNPs的制备
        2.4.2 CuPt的制备
        2.4.3 功能化Cu Pt的制备
        2.4.4 功能化MWCNTs的制备
        2.4.5 D-PHE-MWCNTs和 D-PHE(ME)-MWCNTs的制备
    2.5 电极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2.5.1 循环伏安测试
        2.5.2 恒电流电解过程
        2.5.3 电解反应后处理
        2.5.4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测试
    2.6 产物的分析
        2.6.1 产物的定性分析
        2.6.2 产物的定量分析
第三章 Cu-Pt双金属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u-Pt双金属Pt@CuNPs的表征
        3.2.2 Cu-Pt双金属Pt@CuNP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3.3 结论
第四章 Cu 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uPt合金的表征
        4.2.2 CuPt合金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4.3 结论
第五章 L-半胱氨酸修饰Cu 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的表征
        5.2.2 L-半胱氨酸修饰的多种单金属与合金的表征
        5.2.3 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5.2.4 修饰合金材料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5.3 结论
第六章 L-lysin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L-lysine-MWCNTs的表征
        6.2.2 L-lysine-MWCNT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6.2.3 L-lysine-MWCNTs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6.3 结论
第七章 D-PH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7.1 引言
    7.2 结果与讨论
        7.2.1 D-PHE-MWCNTs的表征
        7.2.2 D-PHE-MWCNT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7.2.3 D-PHE-MWCNTs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7.3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8.2.1 结果与讨论
        8.2.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碳纳米管上手性修饰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催化的发展
        1.2.1 不对称催化反应
        1.2.2 手性膦配体
        1.2.3 手性胺配体
    1.3 碳纳米管
        1.3.1 碳纳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
    1.4 醛、酮的催化氢化反应
    1.5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 表征技术
        2.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3 比表面积测试(BET)
        2.2.4 核磁共振(NMR)
        2.2.5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 催化剂性能测试以及产物分析
        2.3.1 催化剂性能测试
        2.3.2 苯乙酮的催化氢化实验
        2.3.3 产物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碳纳米管负载铂、钌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3.2.2 Pt/CNTs催化剂的制备
        3.2.3 Ru/CNTs催化剂的制备
        3.2.4 催化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表征
        3.3.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BINAP衍生物与碳纳米管键合物负载铂、钌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手性配体BINAP衍生物的制备
        4.2.2 载体碳纳米管(CNTs)的预处理及外围的功能化
        4.2.3 .手性配体与功能化的碳纳米管键和
        4.2.4 Pt/CNTs-HN-BINAP催化剂的制备
        4.2.5 Ru/CNTs-HN-BINAP催化剂的制备
        4.2.6 催化性能测试
        4.2.7 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4.3.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测试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铂族金属钯和铑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Suzuki偶联反应的简介
    1.2 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体系
    1.3 均相钯催化体系
        1.3.1 膦基体系
        1.3.2 N-杂环卡宾(NHC)基体系
    1.4 固载催化剂
    1.5 固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1 浸渍法
        1.5.2 离子交换法
    1.6 固载催化剂的发展进程
        1.6.1 二氧化硅固载钯(Ⅱ)配合物
        1.6.2 碳负载钯(Pd/C)催化剂
        1.6.3 钯/沸石催化剂
        1.6.4 有机高分子固载钯(II)配合物
        1.6.5 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
        1.6.6 金属有机框架固载钯
        1.6.7 环糊精负载的钯催化剂
    1.7 手性和手性物质
    1.8 手性双稀配体的发展以及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1.9 手性双烯配体的合成方法
    1.10 金属有机框架
    1.11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第二章 脲醛树脂固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与意义
    2.2 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剂及来源
    2.3 实验部分
        2.3.1 脲醛树脂催化剂的合成
        2.3.2 Suzuki偶联反应的条件
        2.3.3 反应物产率的计算
        2.3.4 催化剂表征
    2.4 反应条件探索及结果讨论
        2.4.1 催化剂的选择
        2.4.2 固载催化剂S1的红外光谱分析
        2.4.3 反应条件的探索
        2.4.4 最佳反应条件
        2.4.5 脲醛树脂催化剂S1、S2、S3、S4催化活性的比较
        2.4.6 脲醛树脂钯催化剂S1与其他钯催化剂的比较
        2.4.7 脲醛树脂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4.8 固载钯催化剂S1的底物普适性的探索
        2.4.9 脲醛树脂钯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的实验
    2.5 结论
第三章 脲醛树脂树脂固载钯催化剂在Heck反应中的研究
    3.1 研究内容与意义
    3.2 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试剂及来源
        3.2.3 脲醛树脂树脂固载钯催化剂催化Heck反应
        3.2.4 脲醛树脂固载镍催化剂的制备
        3.2.5 脲醛树脂固载镍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3.2.6 反应物产率的计算
    3.3 反应条件探索及结果讨论
        3.3.1 固载钯催化剂催化Heck反应
        3.3.2 脲醛树脂固载Ni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3.4 结论
第四章 手性纯双环[2.2.2]辛二烯配体嫁接的V型手性MOF配体的合成初步研究
    4.1 研究内容与意义
    4.2 仪器及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试剂及来源
    4.3 新型V型配体的和合成与工艺的优化
        4.3.1 中间体c的合成
        4.3.2 手性双烯配体的合成
        4.3.3 用卡宾将-CHO氧化成-COOH
        4.3.4 V型配体的制备
    4.4 本章总结及展望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纳米多孔钯催化C=O不饱和键氢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无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2.1 以氢气为氢源的无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2.2 以硅烷等为氢源的无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还原制备芳香醇
    1.3 贵过渡金属催化的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3.1 以氢气为氢源的贵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3.2 以硅烷等为氢源的贵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还原制备芳香醇
    1.4 非贵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4.1 以氢气为氢源的非贵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加氢制备芳香醇
        1.4.2 以硅烷等为氢源的非贵过渡金属催化芳香酮还原制备芳香醇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思路
2 纳米多孔钯催化芳香酮加氢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纳米多孔钯催化剂的制备
        2.2.4 纳米多孔钯催化还原酮类化合物反应的一般操作步骤
        2.2.5 纳米多孔钯催化还原酮类化合物反应的产物谱图解析数据
        2.2.6 纳米多孔钯催化下C=O、C=N和 C=C的竞争还原实验
        2.2.7 纳米多孔钯的浸出实验
        2.2.8 纳米多孔钯的循环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纳米多孔钯的表征
    3.2 反应条件优化
    3.3 纳米多孔钯催化酮类化合物的加氢还原底物扩展
    3.4 纳米多孔钯催化C=O和C=N竞争还原实验结果
    3.5 纳米多孔钯催化C=O和C=C竞争还原实验结果
    3.6 纳米多孔钯催化剂的浸出检测结果
    3.7 纳米多孔钯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结果
    3.8 纳米多孔钯催化芳香酮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3.9 反应的机理推测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情况
致谢

(8)负载恶唑啉的高分子纳米反应器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不对称催化的发展
        1.2.1 不对称的催化剂的类型
        1.2.2 不对称催化的应用
    1.3 纳米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反应器的类型
        1.3.2 基于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制备纳米反应器
        1.3.3 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法制备纳米反应器
        1.3.4 纳米反应器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策略制备恶唑啉纳米反应器及其在邻甲氧基苯乙酮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2-苯基-4,5-二氢唑-5-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
        2.2.2.2 RAFT试剂CTA的制备
        2.2.2.3 RAFT聚合合成亲氯仿段的聚合物链段
        2.2.2.4 PNIPAM与HEAA的两嵌段共聚物的聚合诱导自组装
        2.2.2.5 PNIPAM与HEAA的两嵌段共聚物负载有机催化剂(2-(吡啶-2-基)-4,5-二氢恶唑-5-基)丙烯酸甲酯PyOx的聚合诱导自组装
        2.2.2.6PNIPAM与HEAA的两嵌段共聚物负载有机催化剂(2-(吡啶-2-基)-4,5-二氢恶唑-5-基)丙烯酸甲酯PyOx的聚合诱导自组装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NIPAM与HEAA的两嵌段共聚物负载有机催化剂及其中间体的表征
        2.3.2 催化效果测试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纳米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黄烷酮不对称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1H-NMR表征
        3.3.2 去硫前后红外测试
        3.3.3 POEGMA_(300-pyox)的元素分析
        3.3.4 温敏高分子LCST测试
        3.3.5 温敏高分子负载Pd催化剂LCST测试
        3.3.6 Pd纳米反应器的表面结构表征
        3.3.7 Pd纳米反应器的动态光散射测试
        3.3.8 催化合成黄烷酮反应
        3.3.9 催化剂的回收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负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不对称氢化反应概述
        1.1.1 不对称化合物概述
        1.1.2 手性钌配合物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1.1.3 手性铱配合物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1.1.4 手性铑配合物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
        1.1.5 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1.2 负载型催化剂概述
        1.2.1 无机载体的固相催化剂
        1.2.2 有机载体的固载型催化剂
        1.2.3 有机无机杂化载体的固载型催化剂
    1.3 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1.3.1 无机载体的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
        1.3.2 有机载体的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
        1.3.3 有机无机杂化载体的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
    1.4 研究课题与目标
第二章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和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
        2.2.3 芳香酮脂类底物的合成
        2.2.4 芳香酮脂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2.2.5 催化剂的套用
    2.3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催化剂的表征与催化数据分析
        2.3.1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2.3.2 温敏型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数据分析
    2.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外控制型手型铑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活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紫外控制型手型铑催化剂制备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紫外控制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
        3.2.3 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3.2.4 紫外控制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循环套用
    3.3 紫外控制型手性铑催化剂的表征与催化数据分析
        3.3.1 表征与数据分析
        3.3.2 紫外控制型手性铑催化剂在不对称氢转移中应用及催化数据分析
    3.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本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温敏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分布
    附录2 温敏聚合物包覆的固载型催化剂对芳香酮脂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
    附录3 紫外可控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化合物氢谱数据
    附录4 紫外可控性催化剂对苯乙酮催化数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10)铂催化α-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修饰型铂催化剂
    1.1金鸡纳生物碱修饰型铂催化剂
    1.2N-取代手性胺类化合物修饰型铂催化剂
    1.3手性醇类修饰型铂催化剂
2负载型铂催化剂
    2.1聚乙烯吡咯酮负载型铂催化剂
    2.2非固定晶体材料负载型铂催化剂
    2.3碳纳米管负载型铂催化剂
    2.4循环介孔材料负载型铂催化剂
    2.5介孔材料负载型铂催化剂
    2.6金属有机骨架负载型铂催化剂
    2.7离子液体负载型铂催化剂
3纳米簇和胶体铂催化剂
    3.1胶体铂催化剂
    3.2纳米铂催化剂
4超声波辐射预处理辛可尼丁修饰型铂催化剂
5结论与展望

四、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性负载型手性钌/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 王事通.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负载哌啶自由基与手性二胺铑的共催化剂用于仲醇氧化还原反应研究[D]. 赵智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PS@Rh功能微球的可控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 刘如一. 扬州大学, 2020(01)
  • [4]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D]. 岳莹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碳纳米管上手性修饰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加氢性能研究[D]. 胡少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铂族金属钯和铑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 吴其旭.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纳米多孔钯催化C=O不饱和键氢化反应研究[D]. 陈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负载恶唑啉的高分子纳米反应器的构建及应用[D]. 周磊.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9]负载型手性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D]. 孔令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10]铂催化α-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 杨文,潘雪静,杨定乔. 有机化学, 2015(06)

标签:;  ;  ;  ;  ;  

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苯乙酮非均相不对称加氢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