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义利观

汉字义利观

一、中国人性格中的义利观(论文文献综述)

景辉[1](2020)在《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标榜的“普世性”价值观念在全球不断蔓延,对我国社会和中华传统美德造成持续性冲击,并消解了部分国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对此,党和国家积极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寻求解决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社会道德问题之道。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极其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精华有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由于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时代重任,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水平关乎个人前途及国家未来。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笔者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全文除绪论外,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概述。本章涉及中华传统美德、文化认同等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等内容,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本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积极表现及存在问题。第三章,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本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即,社会道德环境的曲折,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低迷,部分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功能弱化,部分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知行主动性欠缺等。第四章,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现实对策。基于对现状主要问题成因的深入分析,本章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即,创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优化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自主性等。

刘桦坪[2](2018)在《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员工职业道德问题浮出水面,成为广为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目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企业员工对职业道德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功利主义趋向明显,企业重技术轻道德,对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投入较少,道德建设缺乏从员工出发的精神等方面,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急需提高。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部分,本研究通过总结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内容和方法,了解当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现状,总结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等,分析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探究借鉴原则、借鉴的主要内容、借鉴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理性科学的取舍、全面深刻的分析、客观灵活的借鉴,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言传教化、身教示范、环境熏陶、制度约束等方法,以“学习论”认知职业道德内容,以“人格论”培育职业道德情感,以“智勇论”锻炼职业道德意志,以“知行论”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可促进先秦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体系,为研究解决企业员工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胡芮[3](2016)在《《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国风》是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国立中央大学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之下,其鲜明的"伦理复兴"思想极具时代特点。它的理论旨趣是,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伦理层面上的复兴,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鲜明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之上。《国风》以"发扬固有之文化,昌明最新之学术"为宗旨,有意识地继承本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借以增强人们对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伦理实体以御外敌。同时,主动发掘传统道德价值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因素,将其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期锻造淬炼出"国魂",建立一个人人道德高尚,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国风》所表达的"伦理复兴"之理论诉求,与近代以来中国道德转型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与大多数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之路类似,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由"外力"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传统"家—国—天下"一体的社会模式解体,个人从传统伦理体系之中游离出来,道德体系的崩坏造成了大量社会失范现象的产生。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向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秩序结构的重新勘定必然倒逼伦理体制的革新。"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伦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以"中华民族"为全新认同价值的伦理体系开始形成,它构成了中国近代道德转型的基色。在道德转型的过程中,对待传统道德价值的不同态度引发了文化论争。以国立中央大学为学术大本营的《国风》总体上继承了 20世纪20年代《学衡》的文化保守主义气质,但同时又超越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叙事",开始从"伦理重建"的高度思考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国风》体现出三重思想特质:民族性展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倾向;交融性展现了其开明、进步的时代风貌;伦理性是其以实现重建民族伦理认同为最终目标的体现。"伦理复兴"是《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伦理复兴逻辑地包含了"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两方面内容。《国风》认为,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之基础。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是恢复民族自信心、保持民族独立的唯一选择。文化复兴的关键又在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型智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礼教精神中的合理成分。近代以来的激烈反传统风潮不断的冲击着社会伦理认同,《国风》认为,伦理危机需要通过伦理认同的重构来解决的。民族复兴是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其关键环节在于以"中华民族"为核心价值重建伦理认同。"伦理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国民,如何造就现代性国民是《国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隆人格"成为伦理复兴事业的基础性环节。《国风》围绕"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共和国民"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指出了 "科学修养"对国民性养成的重要作用。同时,《国风》认为,对青年进行史学教育以及国防伦理教育是培养"共和国民"的重要手段。"共和国民之精神"是一种新伦理关系下的"新德性",这种德性有别于传统"私德"独特性的特点而更显普遍性,它为新伦理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也是实现"民族"伦理复兴的国民性前提。近代思想界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国族"意义的概念,使得伦理体系的核心从"家—国"模式转向了"民族—国家"模式,对中国近代伦理体系的重构影响深远。"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升国格"即是这一强烈现实诉求的体现,这一环节是《国风》"伦理复兴"思想下政治建构的具体路径。《国风》围绕"国族建构"、"国格阐释"以及"国力建设"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理论探索。中华民族伦理认同的三维度回答了"中华民族"这一被建构的概念应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的问题;"坚守国学"、"扬弃国教"、"超越国故"是进行国格阐释的三种路径;最后,以现代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理想伦理秩序的建构。作为历史之"风",《国风》伦理思想直接酝酿于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之中,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南雍学术精神在近代的展现,代表了是时学人调和中西、再造文明、民族复兴的努力。《国风》所体现出以"民族精神"作为伦理认同价值的建设路径,是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近代数次思想运动之后形成的新的理论高峰,这种关注民族精神建设的伦理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赵亚元[4](2015)在《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钱穆,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他善于运用哲学思维,并结合史学观点研究中国文化,坚信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激发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敬意,以此继承与弘扬中国文化。通过探讨了钱穆中国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介绍了钱穆生活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其对钱穆中国文化思想形成的影响。了解了钱穆对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的认识,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民族融和、国家凝成等中国历史发展方面认识了中国文化“和合性”的形成与发展,并以《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为范本,分别从中西方人的性格、思想、行为及文化结构等方面,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梳理了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的特点。又根据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这本书中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梳理,结合国家凝成、民族融和两大事业之进程,辅以政治、经济、宗教、观念、文学、艺术等发展与创新,来概括“和合性”在钱穆中国文化观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对钱穆着作的解读,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本没有优劣、是非之分,只是在“和合性”与“分别性”所占的分数不同,表现各异。借此强调国人对国史应怀有温情和敬意,激发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持有爱惜、保护之热情。最后,通过研究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探寻如何更好继承与弘扬中国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钱穆一生奉献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和民族文化,他比较中西文化之异同,其意在发现与弘扬中国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基本精神,最终目的在张扬文化的民族个性,更好的理解、发展、创新中国文化,挖掘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因此正确理解和评价钱穆的文化哲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科学的文化观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与作用。

许晓飞[5](2013)在《“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友爱、协调的理想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然而,在追求理想的发展过程中,总要付出道德的代价,伴随着人类道德的困惑和阵痛,“旁观者”现象便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道德负面现象。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发挥道德作用来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社会,是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阶梯。本文旨在从社会伦理角度去阐释“旁观者”现象的本质、分析它的原因、探求它的解决路径,既可以丰富道德问题的伦理研究,使之更具现实性、立体性和实效性,同时对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部分:对“旁观者”现象进行一般性的道德诠释,通过对其内涵的界定来阐明“旁观者”现象所反映出的道德问题。本文认为,“旁观者”现象作为现代社会中面对陌生人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旁观者”现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而道德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因此,从道德的角度对“旁观者”现象进行阐释是必要的。“旁观者”现象所折射出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性的弱化、责任的匮乏和道德关系的疏远。第二部分: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旁观者”现象产生的社会伦理原因。首先,本文考察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环境的紊乱。在某种程度上,当前中国社会价值领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们丧失基本的道德感知,面对不同的价值选择而茫然无措,久而久之,漠然成为习惯,热情和勇气被磨灭;社会道德保障的不完善,包括赏罚、救助和舆论等在内的社会道德控制的弱化,使社会道德缺乏相应的外在调控机制,为“旁观者”现象提供了负面支持;以被动的处世原则、理想与现实相脱节的神圣化人格、血亲伦理外的消极公德为特征的传统道德文化,塑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惰性道德人格,这是当下社会上失德现象频发的深刻文化背景。其次,本文指出了现代道德关怀的缺失。道德教育在理念上对道德需要的忽视、在目标上对主体能动作用的忽视、在途径上对教育合力的忽视、在过程上对“知情意信行”相统一规律的忽视,造成其形式化、无趣化、低效化,“旁观者”现象便在这种人和道德的割裂中诞生。最后,个体道德品质的冷漠是“旁观者”现象产生的深刻内在原因。社会环境的混乱、道德教育的失效最终都落脚到个体道德品质的问题上来,具体表现为个体道德认知不成熟、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是非标准扭曲、道德心理影响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基于对“旁观者”现象的原因分析,积极寻求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现实途径。根据“旁观者”现象所反映出的人性弱化、责任匮乏和道德关系疏远的道德问题,本文将从社会道德环境的外在整饬、道德关怀的回归和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三个方面入手来促进“旁观者”的有效转化。首先,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坚持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正确性,以达到纠正“旁观者”价值判断错位的目的;加强社会道德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职能,加强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调控,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以达到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目的;从辩证的角度,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充分发挥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的崇高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无私精神,让和谐、仁爱、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汇在现代化浪潮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次,追求道德关怀的回归。在德育理念、德育内涵、德育机制、德育环境等方面,以人性为基础,重视人性的培育和完善,引导个体关心、尊重生命,发挥人性中德性的光辉,使人成为“现实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最后,完善的他律机制和创新的德育体系,最终都要通过作用于人而体现其价值,因此,本文着重从个体的道德自觉性、自我良知性、正确荣辱观、勇气意志力等四个方面来追求道德内化的实现。面对“旁观者”现象,我们在进行道德义愤和道德谴责的同时,还必须勇于直视、勇于面对,不仅要加以鞭笞,更要冷静地进行理性分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寻求解决方案,把各种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他律机制的完善和自律精神的提高,恢复个体健康的道德品质,建立互助友爱的道德关系,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促进良好、健康、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让人们在相互关爱中感受人的价值,体验人生的美好,打造幸福生活。

敖翔[6](2013)在《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文中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目的追求的结果,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提升的问题就是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问题。在此,本文将力图实现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有机统一,论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内涵、特征、现状与建构途径等,从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作出理论探讨与现实解读。为此,本文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追问来谋篇布局而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即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论文的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第一章,关于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内涵、结构与特征研究。本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即采用概念对比入手的方法,以传统国民素质为基础导出国民素质现代性这一核心概念,并讨论了在总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指导下,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结构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自然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精神文化性存在作了充分论述,最后从要素、结构、功能和标志四个方面研究了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关于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批判与借鉴研究。首先对中国传统国民素质中的现代性特质进行是实事求是地挖掘、对其消极成分及其现代改造进行分析;其次在世界视角下对西方社会国民素质现代性的积极内核作了归纳性研究。这样,通过对古今中外国民素质的客观分析,试图探索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章,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加以研究。即,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素质存在理论和人的素质发展理论进行梳理,结合中国共产党各个不同时期对国民素质改造的探索及其经验总结,归纳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思想在主体论、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不同视角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从哲学的角度上论述了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规律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五大规律: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与政治文明互动性规律、与现代文化互化性规律、与现代教育共进行规律、与环境和谐共生性规律;应遵循的五大原则:文化整合原则、系统合理原则、现实超越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这五大规律和五大原则对进行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第五章,关于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具体途径研究。本章在前面内涵分析、借鉴研究、规律原则探寻的基础上,从国民现代思想观念引领力、现代经济决定力、政治文明整合力、现代文化内化力、环境塑造力五大方面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做了全面研究,是整个论文的落脚点。第二、三、四、五章主要探讨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最终和前面几部分形成浑然一体的研究结构。总之,本文根据结构和论证的需要,在不同部分坚持贯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人的发展阶段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异化思想、人的解放思想、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等思想作为立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从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现实出发,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哲学思考和本质概括,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许远远[7](2011)在《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部分学者过度讲求"礼",导致高校里学术"伪君子"的出现;过度讲求"入世",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消极避世,导致科学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不足。因此,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应当超越传统文人性格缺陷,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包括:发挥高校文化先锋引领作用、增强高校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规范的指导。

徐亚丽[8](2011)在《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文中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助人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国社会的需要。于是,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方式来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作为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工作成为学者的首选。社会工作引入中国后,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同中国的文化和实际不相适应。学者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建设。而社会工作伦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和灵魂,其本土化建设是目前社会工作本土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研究思路是通过材料分析,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以整合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体系为基础,以中国本土实际为根本,通过不断地整合中西方的文化和实践来实现最终的目标。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条件进行了概括和介绍。指出,中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需求、本土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以及政府和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推动成为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在中国的社会基础。同时,中西方社会工作“爱”的思想的相通性、中西方在社会工作思想来源的相似性以及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特性,促成了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在中国进行的文化条件。并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在对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整合中面临着来自借鉴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困境和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中面临着在对中国传统社会工作实践和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思想吸纳的困境等。并结合实际,从制度的建构、西方文化的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对中国当前伦理文化的吸纳四个方面来进行基本路径分析。

刘洋波[9](2008)在《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历史,我们发现,80年代出现了西学热,全盘西化思潮盛行,而到了90年代则出现了国学热,传统似乎又回归到我们的生活,全盘西化思潮衰落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尝试对此作出回答。历史证明,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早期大都会出现西化思潮。80年代的西化思潮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的继续,是在西方示范效应下,知识界对改革停顿的反应。它的兴起也和当时官方舆论引导的倾向有关。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全盘西化论也面临着种种困境。知识界部分人通过对“八九”风波的反思,否定了全盘西化论,重新肯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在理论方面,国内外部分学者通过对西方的深入研究,通过中西对比,发现了全盘西化的陷阱。在实践方面,发展中国家全盘西化的教训,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教训都给了我国深刻的启示。而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学界对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了更深刻更冷静的认识,全盘西化论遭到了质疑。随着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的逐渐缩小,西方文化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民族自信心大大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被发现并得到肯定。部分学者实现了从“回到五四”到“回到晚清民国”的转变。传统似乎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也标志着全盘西化思潮的衰落。

黄海婷,余秀琴[10](2007)在《文化因素在英汉习语中的映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中英文化的异同,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政治体系,民间风俗,思维方式及喻体形象等方面形成不同表达方式的习语以及这些习语在表意上的相似之处,指出在语际转换时,应当尽量映射出习语的文化内涵,减少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中国人性格中的义利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性格中的义利观(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对比研究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概述
    第一节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理论
    第三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现状
    第一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积极表现
        一、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总体认知度较高
        二、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强烈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较高
        四、大多数大学生以身体力行诠释扶危济困及尊师重教
    第二节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知方面的问题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践行方面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道德环境的曲折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
        二、社会对民族高校人才的评判标准出现偏差
        三、社会现实消解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
        四、不良社会信息引发的美德认知混乱
        五、多元文化削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
        六、美德榜样宣传效果实效性不足
    第二节 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低迷
        一、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缺乏实效性
        二、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式失衡
        三、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多样性不足
        四、部分民族高校教师中华传统美德素养欠缺
        五、部分民族高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未能形成合力
        六、部分民族高校网络层面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开发乏力
        七、部分民族高校办学理念的偏差
        八、民族高校大学生主体地位未获得充分保障
        九、部分民族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偏差
    第三节 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功能弱化
        一、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过分关注物质需求
        二、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长自身美德教育素养欠缺
        三、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凸显盲目性和主观性
        四、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过度依赖学校教育
    第四节 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知行主动性欠缺
        一、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主动性欠缺
        二、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及理想信念淡漠
        三、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传统美德的主动性欠缺
        四、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慎独”修养的缺失
        五、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发思想行为偏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的现实对策
    第一节 创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一、全方位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二、创建社区层面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
        三、确立“德才兼备”的民族高校人才衡量标准
    第二节 优化民族高校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二、合理开设中华传统美德相关课程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形成合力
        四、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五、提升民族高校教师的中华传统美德素养
        六、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合力
        七、搭建网络新媒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平台
        八、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一、提升家长的传统美德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美德教育环境
        三、选择适当的家庭美德教育方法
    第四节 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自主性
        一、通过学习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
        二、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基本概念
        1.5.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
        1.5.2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
第二章 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和意义
    2.1 借鉴的可行性
        2.1.1 源头上二者都萌芽于奴隶社会
        2.1.2 内容上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有职业道德要求
        2.1.3 目的上二者都致力于培养人的道德行为
        2.1.4 情感上企业员工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较为认同
    2.2 借鉴的意义
        2.2.1 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内容上的借鉴
        2.2.2 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2.2.3 促进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第三章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3.1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3.2.1 多数企业的员工职业道德活动每月至少一次
        3.2.2 多数企业员工完全了解所在岗位职业道德要求
        3.2.3 多数企业员工参与职业道德培训的意愿强烈
    3.3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3.1 部分企业员工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3.3.2 部分企业员工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3.3.3 部分企业的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理论层面
        3.3.4 部分企业不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3.3.5 部分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发展及精华内容
    4.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4.1.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起源
        4.1.2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发展
    4.2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内容
        4.2.1 知识层面的“学习论”
        4.2.2 情感层面的“人格论”
        4.2.3 意志层面的“智勇论”
        4.2.4 行为层面的“知行论”
    4.3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特征
        4.3.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规范性
        4.3.2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实践性
        4.3.3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稳定性
第五章 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5.1 借鉴的原则
        5.1.1 理性科学的取舍
        5.1.2 全面深刻的分析
        5.1.3 客观灵活的借鉴
    5.2 借鉴的主要内容
        5.2.1 以“学习论”认知职业道德内容
        5.2.2 以“人格论”培育职业道德情感
        5.2.3 以“智勇论”锻炼职业道德意志
        5.2.4 以“知行论”培养职业道德行为
    5.3 借鉴的主要方法
        5.3.1 言传教化
        5.3.2 身教示范
        5.3.3 环境熏陶
        5.3.4 制度约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B 调查问卷

(3)《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伦理复兴的历史资源与时代意义
    一、研究缘起:伦理复兴思想
    二、研究对象:历史资源
        (一) 近现代思想话语革新
        (二) 《国风》在近代伦理史上的定位
        (三) 《国风》及其核心成员
        (四) 近代伦理史上的"南高一东大学派"
    三、研究现状:时代意义
        (一) 相关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 当前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四、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五、创新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重点难点及不足
第一章 沧桑百年:《国风》伦理思想奠基之历史
    第一节 风从何处来?
        一、压弯的树枝:时代危机下的民族主义
        二、历史气压差:由天下到国家
        三、民族意识:"长风"劲吹
    第二节 伦理启蒙之深化
        一、激烈的国民性批判
        二、道德革命对传统伦理之破坏
        三、激进风潮中的保守低音
    第三节 伦理复兴之先声
        一、回归传统:东方文化派
        二、首倡人文:学衡派
第二章 承前启后:《国风》思想之形成及其主旨
    第一节 伦理启蒙进程中的传统固守
        一、双峰对峙、南北分流
        二、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变迁脉络
        三、《国风》始末及其核心人物
    第二节 《国风》创刊及其运作
        一、精神领袖柳诒徵
        二、旗手张其昀
    第三节 "国风"释义及《国风》主旨
        一、"国风"释义
        二、发扬固有文化
        三、昌明最新学术
第三章 伦理复兴:《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
    第一节 文化复兴:传统伦理型智慧之现代发明
        一、复兴之内涵:继承与创造之统一
        二、明儒原伦:彰显民族精神自由
        三、伦理型智慧:对秩序价值的维护
    第二节 民族复兴:重建伦理认同之基石
        一、文化论争中的价值重建
        二、疑古风潮中的古典倾向
        三、重拾民族伦理认同
    第三节 融汇中西:人文主义伦理史学之兴起
        一、传统史学之方的近代流变
        二、人文主义、生命哲学等对东南学派的影响
第四章 "隆人格":伦理复兴之社会基础
    第一节 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一、个人价值确立之人性论基础
        二、何谓"人格"?
        三、科学修养论
    第二节 改造青年之途径
        一、改造学风
        二、国防伦理教育
        三、青年与史学教育
    第三节 共和国民之培养
        一、近代国民性之辨
        二、民性改造论
        三、共和国民之精神
第五章 "升国格":伦理复兴之政治建构
    第一节 国族建构:中华民族伦理认同之三维度
        一、从道德想象到伦理实体
        二、"创立民族有机文化"
        三、以道德表治统
    第二节 国格阐释:伦理共同体意识之表宣
        一、反对西化:对"国学"的坚守
        二、崇德尊孔:对"国教"的扬弃
        三、终结论争:对"国故"的超越
    第三节 国力建设:民族危机中的科学救国
        一、传统文化中科学萌芽之发掘
        二、现代西方科学精神之阐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别东南赋

(4)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提出的背景
    一、时代环境对其思想的影响
    二、个人思想成长历程
第三章 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的含义与特点
    一、中国文化“和合性”的认识
    二、中国文化“和合性”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文化“和合性”的特点
        (一)“和合性”与“分别性”——中西方人的性格
        (二)“通天人”与“合内外”——中西方人的思想
        (三)“集团性”与“英雄性”——中西方人的行为
        (四)“道德性”与“艺术性”——中西文化的结构
第四章 钱穆对中国文化“和合性”表现的考察分析
    一、政治与经济层面
        (一)文治政府
        (二)民本经济
    二、宗教与观念层面
        (一)宗教中国化
        (二)观念伦理化
    三、文学发展与艺术盛行
    四、科学传入与工业创新
第五章 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的启示
    一、辩证认识“和合性”特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以和合文化深厚底蕴支持当代中国文化创新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科学转换中国文化和合精神,彰显当代价值
        (一)促进国际和平共处
        (二)推动社会和谐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旁观者”现象折射的道德问题
    (一) “旁观者”现象与道德的关系
    (二) “旁观者”现象渗透的道德因素
        1.人性的弱化
        2.责任的匮乏
        3. 道德关系的疏远
二、 “旁观者”现象产生的社会伦理原因
    (一) 社会道德背景
        1.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
        2.社会道德保障的缺失
        3.传统道德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 道德关怀的缺失
        1.理念上对道德需要的忽视
        2.目标上对道德主体能动作用的忽视
        3.途径上对教育合力的忽视
        4.过程上对“知情意信行”相统一规律的忽视
    (三) 个体道德原因
        1.个体道德认知的不成熟
        2.个体道德情感的淡薄
        3.个体道德是非标准的扭曲
        4.个体道德心理的影响
三、 消除“旁观者”现象的道德举措
    (一) 社会道德环境的外在整饬
        1.坚持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正确性
        2.加强社会道德支持的力度
        3.发挥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 道德关怀的回归
        1.树立人性化的道德教育理念
        2.丰富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内涵
        3.构建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机制
        4.营造人性化的道德教育环境
    (三) 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
        1.提高道德自觉性
        2.发掘自我良知性
        3.树立正确荣辱观
        4.激发勇气意志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研究的视角
    二、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关于社会转型问题
        (二) 关于国民素质问题
        (三) 关于现代性问题
        (四) 关于人的现代化问题
    三、 研究的逻辑结构及方法
        (一) 逻辑结构
        (二)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难点
第一章 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内涵、结构与特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
        一、 传统与现代
        二、 现代化与现代性
    第二节 国民素质与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内涵
        一、 国民素质
        二、 传统国民素质与国民素质现代性
    第三节 国民素质现代性的结构
        一、 国民素质现代性结构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 国民素质现代性结构的历史依据与现实依据
        三、 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内在层次性结构
    第四节 国民素质现代性的特征
        一、 要素特征
        二、 结构特征
        三、 功能特征
        四、 标志特征
第二章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历史借鉴
    第一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及其现代性转换
        一、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中的现代性特质
        二、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中的消极成分及其现代性改造
        三、 中国近代国民素质改造的探索及其价值
    第二节 西方现代国民素质的批判性借鉴
        一、 人格素质
        二、 精神素质
        三、 道德素质
        四、 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五、 健康素质与审美素质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素质的思想
        一、 人的素质存在论
        二、 人的素质发展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国民素质改造的思想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探索
        三、 邓小平开创了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新时代
        四、 江泽民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理论的发展
        五、 胡锦涛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理论的推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民素质思想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意义
        一、 主体论视角的指导意义
        二、 辩证法视角的指导意义
        三、 认识论视角的指导意义
        四、 方法论视角的指导意义
        五、 价值论视角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规律和原则
    第一节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规律
        一、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必须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与政治文明互动性规律
        三、 国民素质现代性与现代文化互化性规律
        四、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与现代教育共进性规律
        五、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与环境和谐共生性规律
    第二节 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原则
        一、 文化整合原则
        二、 系统合理原则
        三、 现实超越原则
        四、 整体优化原则
        五、 创新开放原则
第五章 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途径
    第一节 发挥现代观念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引领作用
        一、 观念现代化是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灵魂
        二、 观念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三、 以观念现代化推进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途径
    第二节 夯实经济决定力以增进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
        一、 挖掘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国民素质现代性元素
        二、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又好又快”的幸福经济
        三、 促进经济科学发展,推动整体国民素质提升
    第三节 增强环境塑造力以促进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
        一、 加强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核心的社会环境建设
        二、 加强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第四节 加强政治整合力以推动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
        一、 政治素质及其提高的途径
        二、 国民的法治素质及其提升
    第五节 提升文化内化力以加强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
        一、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高国民现代文化素质
        二、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和凝聚力以提升国民素质现代性
        三、 传承各种创新思维以积极培育国民现代思维素质
        四、 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以全面提高国民现代思想道德素质
        五、 提升国民的现代科学人文素质和现代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人性格特征
二、传统文人性格对当前学术道德建设的影响
    1. 过度讲求“礼”, 导致学术“伪君子”的出现
    2. 过度讲求“入世”, 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
    3. “三纲五常”过度服从权威, 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
    4. “消极避世”, 导致科学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不足
三、超越传统文人性格缺陷, 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
    1. 增强高校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3. 加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 重点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规范的指导

(8)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之界说
    第一节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之概念界定
        一 伦理
        二 社会工作伦理
        三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第二节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之内涵
        一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动力是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需求
        二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中西方文化的共通性
        三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根本是立足于本土
        四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五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伦理体系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二 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章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社会基础
        一 促成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社会的需求
        二 本土性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在中国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 政府和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是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重要推动者
    第二节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文化条件
        一 中西社会工作"爱"的相通性是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最重要的文化条件
        二 中西社会工作伦理思想来源中的相似性内容是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基础文化条件
        三 中国文化开放和兼收并蓄的特性是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在中国能够进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章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对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体系借鉴中面临的困境
        一 借鉴方式上面临的困境
        二 借鉴内容上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在吸收中国文化中面临的困境
        一 在吸收中国文化中有关社会工作伦理思想和经验中面临的困境
        二 在吸纳当代中国社会伦理思想中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路径
    第一节 变革和创新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和助人体系
        一 变革和构建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
        二 变革和创新中国的助人体系
    第二节 整合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体系
        一 整合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理论
        二 整合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实践的思想
    第三节 挖掘中国文化和实践中同社会工作伦理相一致的思想和理念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
        二 民政工作的伦理思想
    第四节 整合当代占主导地位的合理的伦理思想
        一 整合传统文化中对中国现时代影响深远的伦理思想
        二 整合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伦理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3 本文的章节安排
二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
    1 全盘西化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2 崇洋心理与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
    3 改革停顿与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
    4 西方示范效应与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
    5 舆论引导倾向与西化思潮的高涨
    6 小结
三 全盘西化的困境
    1 时代背景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2 对“八九”风波的反思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3 对西方认识的深入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4 发展中国家的教训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5 俄国的启示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6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全盘西化的困境
    7 小结
四 全盘西化思潮的衰落
    1 传统正回归我们的生活
    2 西方文化的两面性与传统回归
    3 东亚经济的成功与传统回归
    4 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与传统回归
    5 知识分子的转型与传统回归
    6 小结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文化因素在英汉习语中的映射(论文提纲范文)

(一) 自然环境
(二) 宗教信仰和政治体系
(三) 民间风俗
(四) 思维方式及喻体形象

四、中国人性格中的义利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认同研究 ——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D]. 景辉.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促进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刘桦坪.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D]. 胡芮. 东南大学, 2016(11)
  • [4]钱穆中国文化“和合性”思想探究[D]. 赵亚元.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5]“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D]. 许晓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6]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D]. 敖翔.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7]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J]. 许远远. 煤炭高等教育, 2011(03)
  • [8]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D]. 徐亚丽. 山东理工大学, 2011(12)
  • [9]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D]. 刘洋波. 北京大学, 2008(08)
  • [10]文化因素在英汉习语中的映射[J]. 黄海婷,余秀琴.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标签:;  ;  ;  ;  ;  

汉字义利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