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文人文学的政治退路与私本性

论汉代文人文学的政治退路与私本性

一、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论文文献综述)

宫伟伟[1](2019)在《论汉武帝的悼亡之作》文中指出汉武帝的悼亡作品乃其为悼念李夫人而作,是我国帝王文学中少有的言情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呈现出同时代文学作品少有的私人性特征。此类作品的产生得益于汉武帝多情、感性且勇于创新的性格,身居至尊之位的超脱以及对楚辞作品的借鉴,并最终奠定了他在悼亡赋、杂言诗创作上的先驱地位。

王欣琪[2](2018)在《方志艺文志个体文人作品收录研究 ——以王安石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方志艺文志自正史艺文志发展而来,是一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地域性文献。学界对方志艺文志的研究仍以文献研究为主,并辅以部分理论研究,少有结合具体艺文志文本开展的文学研究。本文将个体文人与艺文志作品收录两个研究角度相结合,以期深入探索艺文志的文学、文化价值。为突出体现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作品的评价态度和传播意义,本文选取存在诸多争议的江西文人王安石作为研究个案。首先,本文从艺文志选录作品的地域性原则出发,查找王安石生平所到之地的历代方志艺文志,统计汇总其中对王安石作品的收录情况;然后,针对选录的结果分析艺文志选录王安石作品的考察因素,反思未录王安石作品的原因,梳理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作品选录的实际要求和影响因素;随后,对比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方志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的收录情况,根据其中的变化分析影响因素以及造成的结果;最后,本文从艺文志文学选本性质出发,以王安石为个案,深入探讨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作品收录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认为,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作品收录除地域性要求外,还受修志思想、个人偏好、作品特性及传播接受等复杂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个体文人作品在艺文志续纂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还塑造了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独特的文学研究价值。这种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和文学传播两个层面,为个体文人的批评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更贴近历史、贴近大众的研究视角,对于重新审视个体文人历史价值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吴方强[3](2018)在《《潜夫论》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长久以来,研究者对其研究都过分偏向思想方面,而忽视文学性的研究。笔者本论文拟从文学角度切入《潜夫论》,论文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绪论:首先论述建国以来《潜夫论》研究的阶段和特点,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近七十年来的《潜夫论》研究作述评、总结和反思。认为《潜夫论》研究可以分为初始、停滞和倒退、全面发展等三个阶段,第三阶段成果最突出,研究视域最广泛;在对研究成果做述评和反思时,认为已有研究成果已非常丰硕,但存在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研究视域广而深度不足、文学性研究不够等问题和不足。第一章:分析《潜夫论》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阐述谶纬神学的兴盛、经学衰微、文艺教化功能批评传统、东汉论辩文创作潮流及退隐之风等对《潜夫论》文本内容、作者的写作心态及文学观念的影响。第二章:论述《潜夫论》与经学的依附和偏离的复杂关系。认为《潜夫论》与经学的依附表现在“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问难体等方面;而其与经学的偏离集中体现在“论”体这一偏离主流经学话语形式的综合性文体形式上。第三章:考察王符的文艺主张和《潜夫论》的文本风格。认为王符的文艺主张具有鲜明的主实用色彩,受儒家的文学观影响较深。与此同时,王符并不忽视个人情感的抒发,主张文章应该抒发作者真实的情感,而又不将这种情感无节制地宣泄。在文本风格方面,文章认为《潜夫论》的总体风格和王符的文艺主张是合拍的,具有朴实醇厚的特征;但与此同时《潜夫论》也表现出一定的骈俪色彩,受辞赋影响较深,这与东汉散文整体的语言趋向是相合的。第四章:分析《潜夫论》的结构艺术。主要从《潜夫论》的整体结构、单篇结构、开篇艺术和收篇艺术等几方面展开。认为《潜夫论》在整体结构上具有杂而不乱、清晰明了的特点,在单篇结构上则各有章法、模式多样;而在开篇和收篇艺术上,王符也很讲究技巧,方法多样且运用自如。

陈凤露[4](2017)在《从张衡诗赋创作看东汉中期文学的新变》文中指出张衡是东汉着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于东汉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日益腐朽;文化上经学式微,道家思想逐步崛起,形成儒道互补的格局。时代的变化势必反映在文学的创作中。本论文结合历史背景、张衡生平经历和创作,从张衡诗赋入手,来探求东汉中期文学的新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汉大赋从强调歌功颂美、润色鸿业向强调讽谏转变;二是文学作品中儒家经世致用的进取精神渐渐消退,道家游于物外的逍遥成为新的追求;三是鸿篇巨制的汉大赋到张衡盛极难继,注重抒个性情感的抒情小赋开始兴起;四是诗体重新受到重视,五七言诗通过张衡的创作得到新的发展。

王韵[5](2016)在《冯衍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冯衍是两汉之际至东汉初年的着名文人。他生逢乱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一生求仕,希望建功立业。然而才高不遇的悲剧、家有悍妻的不幸,让冯衍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都饱受困顿与折磨。冯衍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28篇,包括书信、奏疏、赋、铭等各种文体,其创作贯穿于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本文秉持“知人论世”的研究理念,充分把握两汉之际到东汉初年的时代背景、政治文化对作者的重要影响,注重史实,联系其生平经历,将其作品放置在“彼时彼境”中加以考察。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两汉之交到东汉前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并对冯衍的生平、思想和不遇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旨在从宏观层面上对冯衍及其作品有客观准确的把握,为冯衍其人的思想和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及内在成因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为冯衍创作的分期研究。冯衍生活在两汉之际至东汉初年的复杂政治环境中。他的一生经历过王莽新朝、更始帝刘玄一朝和东汉光武帝、显宗孝明帝两朝。因此,诡谲多变的政治环境对冯衍的人生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对冯衍的命运更是起到了决定作用。本章即以冯衍投降光武帝和退隐这两件人生大事记为界,将其创作分为前、中、后三期并分别予以研究。第三章为冯衍的艺术特色研究,主要对冯衍的文学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冯衍作品中三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即善用典故、骈体化的语言风格和豁达激昂的文风。第四章为冯衍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创新和对后世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显志赋》对抒情赋的继承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另外,冯衍对铭文的大力创作也丰富和发展了汉代的铭文创作。

宫伟伟[6](2016)在《齐地文化与两汉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讨论齐地文化与两汉文学的关系问题,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与两汉文学的关系,并对本文的参考资料、选题依据和采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梳理、说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后,本文认为探析齐地文化与两汉文学的关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两汉文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重点考察两汉齐地文化的形成历程,并界定了与之相关的概念。认为齐地文化在历经先秦时期的漫长发展和秦朝时的短暂挫折以后,已做好了在两汉时期再度辉煌的准备。第二章着重考察两汉齐地社会风习的主要表现以及齐地文人风习对两汉文学的影响。认为两汉时人已对齐地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有所认知,齐地独特风习文化的形成既得益于齐地地理环境,又受到齐地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宽缓阔达、足智善辩、好学尚利、夸奢自我等表现,并通过黄老道学、齐学、谶纬等体现齐地文人思维方式的学术文化对两汉文学的艺术水平、创作思维以及审美标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探讨了两汉齐地文人的籍贯分布情况。认为受行政区划、地理区位、风俗、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文人在齐地各郡、国或是同一郡、国的不同时段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一情况又影响了各郡、国文学的特色或发展水平。第四章旨在揭示两汉齐地文人的生存方式与两汉文学创作的关系。认为两汉齐地文人对其生存方式的选择拥有最终的决定权。生存方式不同,生活体验、价值取向、言说方式乃至知识构成也往往不同,这必然影响其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齐地文人通过从政、讲学、漫游等生存方式,还为他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物质、文化、知识和素材等方面的帮助。第五章论述两汉齐地文人作品的主题、创作特征及文学贡献。认为两汉齐地文人作品具有显着的政治色彩、浓重的经学性和鲜明的理性色彩等共同特征,其主题则主要集中在美政之思、忧民之情、忠诚之心、贤不肖之辨、一已之志等五个方面。齐地文人作品还通过开创新文体、参与确立多种体裁作品的写作范式、拓展和丰富作品题材等手段,直接参与影响了两汉文学的发展走向。

汪文学[7](2015)在《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为题,其论域有二:一是关于扬雄学术和文学及其影响研究,二是关于六朝学术与文学之渊源研究。通过对扬雄学术、文学与六朝之间的渊源影响关系的研究,尝试提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的观点,具体分七章若干节,其要旨如下:六朝学术和文学起始于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这是本文讨论的关键问题。近代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或以其时之马融为转变时代风气之关键人物。亦有部分学者意识到两汉之际的学术文化风尚之变化,及其对六朝学术和文学的影响,关注到扬雄在其中的引领作用。本文第一章“六朝学术与文学之起始: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列举并评述近代以来学者关于六朝学术和文学之渊源的若干观点,提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的“假说”,以为六朝学术和文学之渊源有远源和近源之分,其近源在东汉末年,其远源在西汉末年,在扬雄。本文第二章“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文学的个人可能性”,从士风、学风、文风三个方面概述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讨论扬雄在此发展大趋势中的引领作用。侧重探讨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认为其独特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生活养成了他的寂寞清静和深沉之思,具有“异端”特质的师友网络培植了他思想中的“异端”特色,富于“边缘活力”的地域环境涵育了他的创新精神。此三个因素决定了他具有引领和影响六朝学术、文学的个人可能性。六朝士人新风尚主要体现在通悦、雅远、旷达诸方面,此与汉代崇尚经明行修、讲求砥砺名节之士风甚为不同。在汉晋士风之变迁过程中,扬雄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第三章“企慕玄远:扬雄与六朝名士风范”,讨论扬雄之人生行事、性情好尚、人生哲学、处世理念、人生理想,及其对六朝名士风范之形成的影响。以为扬雄在人生行事上的简易佚荡,性情好尚上之一往情深,人生哲学上之明哲保身,处世理念上之俟时而动,人生理想上之安贫乐道,是对个体自由生命和生命真实情感的珍爱与重视,此与汉人之精神风貌大有区别,而与六朝名士风范有诸多相似之处。并以陶渊明为例,通过陶渊明与扬雄之间的知音相赏关系之个案研究,呈显扬雄与六朝名士风流之间的渊源影响关系。本文第四章讨论“扬雄的学术渊源与方法创新”。在概述扬雄学术研究的大背景和小环境之基础上,探讨扬雄学术思想之远源和近源,重点讨论他在学术观念和治学方法上的创新。认为扬雄以圣人姿态从事着述,提出“因革”、“损益”、“新敝”诸论,其儒道兼综的学术取资和出入今古的学术取径,皆有明显的“异端”特色。以“不述而作”为核心的创新意识,以“约卓简要”为核心的博通取径,以“玄思大义”为内容的思辨精神,使他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掘墓人和六朝学术、文学的开创者。扬雄于六朝学术、文学的引领是多方面的,本文第五章“扬雄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选取扬雄学术思想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如尚智论、太玄论、品藻论、乡土意识与地域观念等等,研究其与六朝学术的渊源影响关系。以为扬雄的尚智论,直接启发了六朝文人的理性精神;扬雄的太玄论,特别是其玄思方法,对六朝玄学有重要影响;扬雄的品藻论,于六朝时期影响深远的人物品鉴活动,特别是对刘劭《人物志》,有直接影响;扬雄浓厚的乡土意识和地域观念,对六朝时期自觉地域意识之形成,有重要启示;他的《蜀都赋》、《蜀王本纪》、《扬氏家谱》,于六朝地记、郡书和谱牒的创作,亦有较大影响。本文第六章“扬雄文学创作与六朝文学之新变”,以为扬雄是“文儒”传统的开创者,他在两汉文学史上之转折意义和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起点意义,在于他对文的偏好,对文的重视,有意为文的态度,以及其文士与儒士合二为一的“文儒”身份。在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从“语言”到“文言”至“古文”之演进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法言》为例,阐释扬雄文学简涩深雅之文体特征,归纳其有意为文的几种形式,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陌生化”理论,阐释其有意为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第七章“扬雄文论与六朝文学理论新观念”,重点研究扬雄的“明道”论、“玄思”论和“赋神”论对以刘勰为代表的六朝文论家之影响。以为扬雄的“明道”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承上启下之意义,对《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说,有重要影响。以为扬雄的“赋神”论和“玄思”说,对刘勰《文心雕龙》之“神思”论,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士人风范、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术思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研究扬雄与六朝学术、文学的渊源影响关系,论定扬雄学术思想之影响,彰显六朝学术和文学的渊源,证实“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这个学术“假说”。

张广艳[8](2014)在《汉末文人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文中研究表明东汉末年是一段政治比较混乱的时期。尤其是从公元132年(汉顺帝阳嘉元年)到189年(汉灵帝中平元年),经历了六次皇权的更迭,社会政治黑暗,百姓苦不堪言。作为知识分子的文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他们以舍生取义、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挽救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本文即是截取汉末这将近六十年的动乱时期,以文人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的相关文献、史料的梳理、考辨、分析为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汉末文人的政治活动。汉末皇权衰落、女主临朝、外戚宦官轮流擅权,朝纲混乱、战乱多发、内忧外患不断,灾异频繁、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文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清议、集体请愿、东观修书等等。入朝为官的文人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世家子弟,有良好的家世背景。这些文人在昏暗的政治统治之下,为官之路多坎坷,部分文人迫于形势选择了远离朝廷。第二章主要论述文人的政治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动荡不安的政治时局对文人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此时的文学创作主题也以反映社会黑暗现实为主要特征,文风也由东汉前期的气势恢宏转向缠绵悱恻,文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赋、碑文等为例进行了分析。同时文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使其文学观念由以前对社会、国家、群体命运的关注转变为对自我生命个体享乐、生命欲望满足的重视,文学创作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个体放恣和自娱色彩。第三章主要探讨文人的文学创作对政治活动的影响。汉末文人无论为官还是归隐其文学作品多反映、表现或批判当时的政治,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巨大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党锢之祸虽然挫伤了文人,但在舆论导向上文人始终占据优势,这样就促使了统治者一些选拔人才的政策开始改变。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鸿都门学的设立。

刘成敏[9](2012)在《王符《潜夫论》研究》文中指出摘要:本篇论文以王符《潜夫论》为对象,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考察王符研究的学术史,对20世纪以前和之后百年以来王符研究进行总结。立足于百年以来的王符研究综述,文章涉及思想研究、文学考察和人文思考三个内容。第二章:思想研究部分立足文本,新论《潜夫论》子学思想。学界关于《潜夫论》思想一直存在争议,以儒家说为主。在这部分,论文首先对既有的认知予以全面质疑和反思;继而提出一己之见,认为王符思想属于杂家,但“杂”不是“杂凑”,而是融通,这是杂家思想在汉代新的学术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色。第三章:文学考察部分将《潜夫论》置于政论文学视野中,对文本进行文学考察。文本中有诗赋论说,体现了王符的文学观;同时,论文对《潜夫论》的文学特色和审美风貌进行了考察,与《论衡》、《昌言》等文本进行比较,突出其个性特色。第四章:人文思考部分注重阐释“潜夫精神”。“潜夫”形象构成中国传统士人群相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部分以王符个案为中心,推而广之,对历史上的潜夫形象进行历史解读,从而推阐“潜夫精神”这种特殊的人文价值形态。

王璐[10](2011)在《郑玄诗学研究》文中提出郑玄诗学理论上承先秦儒家诗学理论,下启中国古代重视礼义教化,重视政治、道德与审美相融合的诗学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偏失,充分重视历史语境在郑玄诗学理论建构中的意义与价值,在充分肯定《郑笺》的经学文本意义的同时,挖掘其文学和诗学内蕴,在经学与文学、教化与审美的关系中理解中国古代诗学。并以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郑玄诗学理论,借助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站在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对郑玄诗学理论作出反观。第一章主要分析郑玄诗学理论的产生既源于包括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在内的现实基础,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和诗教传统及经学阐释传统对其的影响。第二章主要研究郑玄通过以礼笺《诗》、以礼证《诗》,为传统的美刺讽谏理论注入新的含蓄委婉的内涵,对“礼缘人情”的情感体悟和以“兴”为“喻”开掘文本艺术潜能,以及对现实的深沉关怀构建起自己的诗学理论体系。并分别探讨其各个富有特色的诗学理论的意义与影响。第三章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以西方文学理论对郑玄诗学进行反观,阐释郑玄诗学所具备的与西方诗学中相似的讽寓和文本细读的理论方法,以及对后世诗学的影响。

二、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武帝的悼亡之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武帝悼亡之作的思想内容
二、汉武帝悼亡之作的创作因由
三、汉武帝悼亡之作的艺术成就

(2)方志艺文志个体文人作品收录研究 ——以王安石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界定
        一、古代方志艺文志的范围
        二、方志艺文志所载的王安石作品范围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献研究
        二、文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方志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的收录概况
    第一节 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收录的地域分布
        一、故乡与第二故乡:临川与江宁
        二、辛劳的宦海奔波:仕宦与游历
        三、特殊的往来赠与:交游与墓志
    第二节 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收录的体例分类
        一、诗
        二、文
        三、着作
第二章 方志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的选录分析
    第一节 艺文志选录王安石作品的地域考量
        一、地域特色的正面展示
        二、人文关联的侧面烘托
    第二节 艺文志未选王安石作品的影响因素
        一、修志思想与个人因素
        二、作品特性与接受传播
第三章 方志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收录的历时分析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融合积淀——文学大家的普遍影响
        一、王安石个体在艺文志中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人物
        二、王安石作品在艺文志中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作品
    第二节 政治文教的沉浮变迁——政治活动的特殊影响
        一、居官地艺文志对王安石作品整体收录的历时分析
        二、非居官地艺文志对王安石政治文教作品收录的历时分析
第四章 方志艺文志对个体文人作品收录的文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 作品收录的批评价值
        一、官修主体的特殊性
        二、续纂态度的矛盾性
    第二节 作品收录的传播价值
        一、王安石作品在地域传播状况的直观反映
        二、对方志艺文志传播接受层面的价值研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潜夫论》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建国以来王符研究的阶段及特点
    二、建国以来王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总结与反思
第一章 《潜夫论》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一节 谶纬神学的兴盛与王符对谶纬的批判
        一、谶纬神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东汉的兴盛
        二、王符思想中的谶纬烙印及其对谶纬的批判
    第二节 经学的衰微与王符对经学的扬弃
        一、经学的衰微及汉代士人对其态度的变化
        二、王符对经学的扬弃
    第三节 文艺教化功能批评传统及东汉论辩文创作潮流
        一、文艺教化功能批评传统及其对士人的影响
        二、东汉的论辩及论辩文创作潮流
        三、退隐之风及其对王符创作观念及文风的影响
第二章 《潜夫论》与经学的依附与偏离
    第一节 王符散文与经学的依附
        一、“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
        二、问难体
    第二节 《潜夫论》与经学的偏离
        一、“论”体溯源及“论”的文体观念之生成
        二、“论”体大兴及《潜夫论》“论”的文体表征
    第三节 研究《潜夫论》与经学互动的意义
第三章 王符的文艺主张及《潜夫论》的文本风格
    第一节 王符的文艺主张
    第二节 《潜夫论》的文本风格
        一、朴实醇厚的主体文风
        二、《潜夫论》的骈俪色彩
第四章 《潜夫论》的结构艺术
    第一节 《潜夫论》的结构特点和单篇结构模式
        一、《潜夫论》的整体结构特点
        二、《潜夫论》单篇结构特点及模式
    第二节 《潜夫论》的开篇和收篇艺术
        一、《潜夫论》的开篇艺术
        二、《潜夫论》的收篇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从张衡诗赋创作看东汉中期文学的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二、张衡所处的时代
    (一) 外戚宦官争权倾轧,王朝衰象渐显
        1. 东汉外戚干政的由来
        2.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王朝国祚渐衰
    (二) 经学整体趋落,儒道互补格局形成
        1. 经学在汉代的盛衰
        2. 道家思想的崛起,儒道互补形成
三、张衡生平及创作
    (一) 勤勉为学时期
        1. 游历三辅,入学京师
        2. 从容淡静,择善而友
        3. 主要着作
    (二) 初入仕途时期
        1. 择良而栖,甘为主簿
        2. 暂别宦途,归家治学
        3. 主要着作
    (三) 入京为官时期
        1. 适意太史令
        2. 忧郁侍中职
        3. 主要着作
    (四) 出任河间相时期
        1. 矛盾河间相
        2. 主要着作
四、张衡诗赋反映出的文学新变
    (一) 大赋颂美意识弱化,讽谏意识增强
        1. 张衡之前汉赋中的颂美与讽谏
        2. 张衡大赋中对讽谏的强调和突破
        3. 东汉中期文学注重讽谏的思想倾向
    (二) 儒家匡世致用的主旨渐退,道家隐逸逍遥的追求渐兴
        1. 张衡诗赋中反映的仕进到归隐的心路历程
        2. 东汉中期文学中的归隐主题
    (三) 长篇大赋衰落,抒情小赋勃兴
        1. 赋体的变化及原因浅析
        2. 张衡对抒情小赋发展的贡献
        3. 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的新发展
    (四) 诗体创作重焕生机,五七言诗初步发展
        1. 《同声歌》——五言诗发展的里程碑
        2. 《四愁诗》——文人七言诗的先锋
        3. 张衡之后东汉五七言诗的发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冯衍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冯衍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两汉之际与冯衍
    一、两汉之际的社会背景与士人心态
    二、儒道互补的文学思潮与归隐意识
    三、冯衍生平及其思想
    四、冯衍“才高不遇”探因
第二章 冯衍创作分期
    一、冯衍前期创作(公元27年降光武前)
    二、冯衍中期创作(公元27年降光武后—公元52年退隐前)
    三、冯衍后期作品研究(公元 52 年退隐后)
第三章 冯衍的艺术特色
    一、长于春秋,善用典故
    二、骈体化的语言特征
    三、纵横任气、激昂豁达的文风
第四章 对前人的继承发展与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抒情赋的继承发展与对后世的影响
    二、对铭文的大力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齐地文化与两汉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两汉地域文化的生成条件
    二、两汉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三、两汉齐地文化研究资料概述
    四、本文的选题依据与采用的理论方法
第一章 两汉齐地文化的相关概念与形成历程
    第一节 “齐地”与“齐地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齐地”概念的界定
        二、“齐地文化”的内涵解析
    第二节 两汉时期“文学”的定义
        一、“文学”的定义公式
        二、两汉“文学”的独特内涵
    第三节 先秦齐地文化的历史发展
        一、史前齐地文化
        二、夏商时期的齐地文化
        三、西周时期的齐地文化
        四、春秋时期的齐地文化
        五、战国时期的齐地文化
    第四节 秦始皇对齐地文化的吸收和影响
        一、秦始皇对齐地文化的片面吸收
        二、秦政权与战国齐地文化的扞格
第二章 齐地风习与两汉文学
    第一节 两汉时人对齐地文化所具独特性的体认
        一、齐地地理环境和方音的相对独立性
        二、齐地风俗和学术文化的地域性
    第二节 两汉齐地风习文化形成的地理动因
        一、两汉齐地文化发展的地理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两汉齐地风习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两汉齐地风习文化形成的人文动因及主要表现
        一、两汉齐地的主要社会风习
        二、两汉齐地风习文化形成的人文动因
    第四节 齐地文人风习与两汉文学发展
        一、齐人多才与汉初文学的虚夸驳杂
        二、齐学风行与西汉中后期文学的铺排板滞
        三、谶纬兴盛与东汉文学的奇伟辞富
第三章 齐地文人的籍贯分布与两汉文学
    第一节 两汉齐地文人考
    第二节 两汉齐地文人的籍贯分布研究
        一、两汉齐地文人分布情况及其成因
        二、两汉齐地文人地域分布的变迁及其成因
        三、齐地文人的籍贯分布对两汉齐地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齐地文人的谋生方式与两汉文学
    第一节 两汉大一统背景下的生存方式抉择
        一、两汉齐地文人出仕的主要途径
        二、两汉齐地文人选择隐逸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齐地文人的谋生方式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齐地出仕文人及其文学表现
        二、齐地未仕文人及其文学表现
        三、余论
    第三节 齐地文人的谋生方式对他人文学创作的贡献
        一、奠定两汉文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夯实两汉文学发展的文化基础
        三、补充两汉文学创作的知识和素材
第五章 齐地文人创作与两汉文学
    第一节 两汉齐地文人作品的主题取向
        一、美政之思
        二、忧民之情
        三、忠诚之心
        四、贤不肖之辨
        五、一己之志
    第二节 两汉齐地文人的创作特征及文学贡献
        一、两汉齐地文人群体的主要创作特征
        二、齐地文人创作对两汉文学的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治学反思与学术追求
        2、学术积淀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1、关于扬雄人生性情与六朝名士风范之关系的研究
        2、关于扬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研究
        3、关于扬雄文学创作、理论及其影响的研究
    三、本书要旨
        1、“六朝”界定与论域说明
        2、本书要旨
第一章 六朝学术和文学之起始: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
    一、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起于马融
        1、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
        2、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马融
    二、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西汉末年,始于扬雄
        1、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西汉末年
        2、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
    三、结语:六朝学术和文学的远源与近源
第二章 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
    一、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变迁之大势及其历史必然性
        1、汉晋间士风、学风和文风之差异概说
        2、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总体趋势
    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
        1、独特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生活养成了扬雄的寂寞清静和深沉之思
        2、具有“异端”特质的师友网络培植了扬雄思想的“异端”特色
        3、富于“边缘活力”的地域环境涵孕了扬雄的创新精神
第三章 企慕玄远:扬雄与六朝名士风范
    一、汉晋士风之变迁与六朝名士新风尚概说
        1、“通悦”之风
        2、“雅远”之致
        3、“旷达”之境
    二、简易佚荡与一往情深:扬雄的人生行事、性情好尚与六朝名士风范
        1、简易佚荡:扬雄的人生行事
        2、一往情深:扬雄的性情好尚
    三、明哲保身与俟时而动:扬雄的人生哲学与处事理念
        1、明哲保身:扬雄的人生哲学
        2、俟时而动:扬雄的处世理念
        3、安贫乐道:扬雄的人生理想
    四、余论:扬雄与陶渊明
第四章 扬雄的学术渊源与方法创新
    一、扬雄时代的学术背景
        1、今文经学一统天下:扬雄学术研究的大背景
        2、今古文学剧烈争论:扬雄学术研究的小环境
    二、扬雄学术思想之渊源
        1、扬雄与孔孟之学
        2、扬雄与老庄之学
    三、扬雄在学术观念和学术方法上的创新
        1、不述而作:扬雄的创造意识
        2、约卓简要:扬雄的博通取径
        3、玄思大义:扬雄的思辩精神
第五章 扬雄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
    一、扬雄的“尚智”论与六朝文人的理性精神
        1、扬雄“尚智”论及其创新价值
        2、扬雄“尚智”之实践活动
        3、扬雄“尚智”论对六朝文人理性精神之影响
    二、扬雄的“太玄”论与六朝玄学思潮
        1、“太玄”大义
        2、《太玄》在汉晋之际的传播及其与六朝玄学之关联
        3、“太玄”论对以玄学为中心的六朝之学的启示和影响
    三、扬雄的“品藻”论与六朝品鉴之学
        1、汉末六朝人物品鉴概说
        2、六朝之学始于品鉴之学
        3、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人物品鉴之关联
        4、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玄学之关联——兼论扬雄对刘劭的影响
    四、扬雄的乡土意识与六朝社会的地域文化观念
        1、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意识的联动影响关系
        2、汉人的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观念——以扬雄为中心的讨论
        3、扬雄的乡土意识对六朝社会地域文化观念之影响
第六章 扬雄的文学创作与六朝文学新交
    一、扬雄:“文儒”传统的开创者
        1、儒者骛文自扬雄始
        2、扬雄作为“文儒”的身份特征
        3、好古学者善文辞
    二、文言之分:扬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1、从“语言”到“文言”到“古文”:古代中国文学语言的演进历程
        2、扬雄在古代中国文学语言演进中的转折意义
    三、简涩深雅:扬雄文学的风格特征
        1、扬雄有意为文的几种形式
        2、扬雄有意为文的意义和影响
第七章 扬雄文论与六朝文学理论新观念
    一、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及其对刘勰的影响
        1、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
        2、扬雄文学“明道”论对刘勰的影响
        3、扬雄文学“明道”论之意义和价值
    二、寓玄于艺:扬雄“玄思”论对六朝“神思”论之启发和影响
        1、“神思”论概说
        2、“赋心”与“赋神”: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关于艺术想象理论的发展
        3、“玄思”与“神思”:扬雄对刘勰的启发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8)汉末文人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汉末文人政治活动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汉代社会历史背景
        一、皇权衰落,女后临朝,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
        二、朝纲混乱,战乱多发,内忧外患不断
        三、灾异频繁,民不聊生
    第二节 文人政治活动内容
        一、清议,试图影响朝廷的政治决策
        二、集体请愿,抗议朝廷不公
        三、东观修书
        四、假天意神权向皇帝谏言
        五、打击外戚与宦官
    第三节 文人政治活动规律
        一、入朝为官的文人增多
        二、入仕文人多为世家子弟,拥有良好的家世背景
        三、昏暗统治下为官之路几多沉浮
        四、部分文人选择远离朝廷
第二章 政治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活动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活动对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活动对文体、文风的影响
第三章 文学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活动带有文学色彩
    第二节 文学干预政治活动
第四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王符《潜夫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王符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1引言:王符研究学术史考察之提出
    引言:王符研究学术史考察之提出
        1、王符其人
        2、王符研究学术史考察
    一 20世纪以前王符研究
    二 20世纪以来王符研究回顾
    三 20世纪以来王符研究之分析
第二章 新论王符子学思想
    一 质疑和反思
        1、学界既有认知
        2、质疑和反思
    二 王符子学思想新论
        1、关于子学的几个说明
        2、新论王符子学思想
第三章 王符文学观及《潜夫论》之文本风貌 #28引言:文学视野中的政论散文
    一、王符文学观和《潜夫论》创作
        1、发愤着书
        2、王符的文学观念
    三、《潜夫论》的文本风貌
        1、内容:《潜夫论》文本风貌的形成基础
        2、形式:《潜夫论》文本风貌的具体呈现
        3、比较:《潜夫论》文本风貌的个性特色
第四章 “潜夫”人格及其人文精神的历史思考
    一 传统士人的人格
    二 潜夫与隐士
        1、潜夫与隐士之比较
        2、王符的“潜夫”人格
    三、“潜夫精神”的历史考察一一附:王符《潜夫论》的历史影响
        1、潜夫精神的历史思考
        2、《潜夫论》历史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郑玄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郑玄诗学研究现状回顾
    2. 郑玄诗学研究的意义
    3. 郑玄诗学研究的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郑玄诗学的产生基础
    1.1 现实基础
        1.1.1 社会背景
        1.1.2 个人经历
    1.2 理论基础
        1.2.1 礼乐文化和诗教传统
        1.2.2 经学阐释传统
第二章 郑玄诗学的理论建构
    2.1 以礼笺《诗》、以礼证《诗》
        2.1.1 《诗经》与礼的关系
        2.1.2 郑玄的以礼笺《诗》和以礼证《诗》
        2.1.3 郑玄以礼笺《诗》、以礼证《诗》的意义
    2.2 为美刺讽谏注入委婉的新内涵
        2.2.1 美刺讽谏的渊源
        2.2.2 郑玄笔下含蓄委婉的美刺讽谏
        2.2.3 新变的美刺讽谏对后世文学诗学之影响
    2.3 对情感性和艺术性的开掘
        2.3.1 "礼缘人情"的情感体悟
        2.3.2 以"兴"为"喻",开掘文本艺术潜能
    2.4 对现实的深沉关怀
        2.4.1 感时伤事的悲悯情怀
        2.4.2 以史笺《诗》,"文刺前朝,意在当代"
第三章 从西方诗学理论反观郑玄诗学
    3.1 奠定中国诗学的"讽寓"传统
        3.1.1 "讽寓"概念辨析
        3.1.2 《郑笺》中的"讽寓"
        3.1.3 郑玄的"讽寓"对后世诗学之影响
    3.2 开中国式"文本细读"风气之先
        3.2.1 "文本细读"释义
        3.2.2 郑玄的中国式"文本细读"
        3.2.3 《郑笺》的文本细读对后世诗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武帝的悼亡之作[J]. 宫伟伟. 名作欣赏, 2019(03)
  • [2]方志艺文志个体文人作品收录研究 ——以王安石为个案[D]. 王欣琪.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3]《潜夫论》文学研究[D]. 吴方强. 西南大学, 2018(01)
  • [4]从张衡诗赋创作看东汉中期文学的新变[D]. 陈凤露. 云南大学, 2017(05)
  • [5]冯衍创作研究[D]. 王韵.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齐地文化与两汉文学研究[D]. 宫伟伟. 厦门大学, 2016(08)
  • [7]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D]. 汪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8]汉末文人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D]. 张广艳.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9]王符《潜夫论》研究[D]. 刘成敏. 浙江大学, 2012(07)
  • [10]郑玄诗学研究[D]. 王璐. 中南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论汉代文人文学的政治退路与私本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