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湖邮政科学院滨水景观的保护与重建

论东湖邮政科学院滨水景观的保护与重建

一、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何伯涛[1](2014)在《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镇化时期,各城市为谋求发展,不断往外扩张开发新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地区,由于其并不缺乏动力,新城开发更是如火如荼,盲目的扩张带来了各种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等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理性的看待新城开发应该引起关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全局的视角统筹新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大城市边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为例,通过规划与实施的对比反思常规规划存在的弊端以及花山生态新城的可鉴意义,试图为我国类似地区的开发提供可复制的开发模式。首先分析拥有良好自然和区域条件的花山在过去由于受武汉都市圈严格管控发展受到限制,但作为武汉绿楔花山的生态环境却越来越糟;通过反思花山过去的发展,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花山的出路应该协调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在保护中寻求积极的发展。其次,创新性的提出“花山模式”的总体规划方法,即基于生态原则和产城一体的规划方法来解决花山今后的发展之路,同时针对花山生态新城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落实“花山模式”的规划构想,保证其开发生态原则。最后,通过5年的开发建设实践,检验过去的规划落实与指标体系的整体控制对花山产生的积极效果,探究“花山模式”是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研究表明,单纯消极的通过空间划定保护生态敏感地区的方式并不能带来实际效果,相反还有可能导致地区生态环境一再失守,城乡建设原地踏步;对于生态敏感地区保护应与发展同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来控制地区的开发,认为通过产业带动,生态底线坚守,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左晗[2](2014)在《武汉城市圈新城开发实效研究 ——以花山、梧桐湖、梓山湖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各地为谋求发展不顾代价,不计成本地推动城市疯狂扩张,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但建设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出现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新城开发沦为纯粹的房地产项目,新城难以积聚人气等等问题,面对这种现象,需要对当前新城建设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反思。本文选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三个先期启动项目:花山生态城(武汉)、梧桐湖新城(鄂州)、梓山湖新城(咸宁)作为研究对象,三个新城属于近郊和外围新城的典型代表,各自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条件不同,经过过去五年的开发实效建设,已经对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花山生态新城从生态驱动的角度入手,通过引入产业,充分利用了周边和自身的资源,产生自身持续造血的效果,有利于疏散中心城区人口与产业转移;梧桐湖新城则由于定位不准,对湖泊产业的指引不够,跨行政合作等等原因,导致开发实施效果不佳,仅仅停留在行政中心带动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有所作为;梓山湖新城依托城际铁路,实现同城的发展效果,居住项目在前期取得较好效果,吸引了大量武汉人口的转移,甚至对广深地区的人口也产生了旅游吸引,但存在的风险则在于单纯依托交通只能形成卧城,城市缺乏自身造血功能,未来的持续发展需要警惕风险。通过对三个新城战略决策、操作实施、实施效果三个层面的纵横向分析,目的在于反思当前新城开发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背景、空间与社会的共同建设、忽视自身条件盲目扩张等等。尽管产生的问题具有复杂性,但理性的分析决策新城项目应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盲目的开发对地区生态产生的不可逆转性同样值得评估。新城的开发应该是基于区域视角的自身资源特色挖掘,而不仅仅是盲目扩张。

汪勰[3](2013)在《工业经济阶段增长推动城市空间跳跃拓展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启动了人类现代文明,工业经济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布局是城市结构优化和用地空间拓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和探索工业经济与城市空间拓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相互作用、共同演变的规律,以便准确把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趋势,科学预测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和布局结构。论文基于对西方经济学、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明晰工业经济增长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并以国内外城市发展案例为实证,特别是以武汉的发展为例,用计量模型分析、CAD技术、GIS辅助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工业产业和城市用地的数据分析和空间推导,研究工业经济增长主导城市空间拓展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推演武汉未来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提出基于工业发展的城市空间管理建议。本研究包含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梳理和总结西方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关工业经济增长特征和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工业经济和城市空间发展规律,对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研究认为,工业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在于:工业发展不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区域城市分工,工业还是城市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经济门类,工业部门创造了大量就业,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技术进步、提升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工业经济主要是通过用地需求、规模聚集、服务设施、配套设施等,影响城市的人口分布、功能聚集、设施布局和生态框架,进而主导了空间拓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结构。第三部分:研究表明,因为要素规模投入与科技效率提升的交互作用,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阶段性螺旋上升特征。同时,工业产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及人口迁移的影响,以及在城市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布局、国家政策、城乡规划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导城市空间跳跃式拓展。工业经济阶段增长与城市空间跳跃拓展的节奏一致、同步演进。国内外城市实证,特别是对武汉案例的回归分析,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律。第四部分:根据钱纳里标准、库兹涅茨标准等工业发展阶段理论,对武汉城市发展判断认为,武汉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基于武汉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以及存在的问题、机遇、优势等情况,将武汉未来城市空间拓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30年,在工业经济的推动下,武汉市选择在中心城外围发展6个“产城一体”的综合新城,形成“主城”+“新城”的发展模式;第二阶段到2050年,在产业链的辐射和联接下,依托对外干道和产业轴、城镇走廊等,形成中心城与武汉城市圈卫星城的分工布局体系,统筹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预测了在工业产业链主导下的“2+2”、“3+6+3”、“3+4+3”等3种空间拓展模式。第五部分:本文建议,在全球反思“去工业化”的浪潮下,中国更应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技术、人才投向工业经济领域。同时,还要依据工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城市空间框架,依据工业经济规律建设和管理城市,依据工业经济增长特征保障工业发展用地和服务设施配套。

余瑛[4](2012)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文中指出通过对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归纳了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的主要特征。认为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它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文中指出如何在滨水区的物质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就保护其生态功能与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协调、统一,创造独特的滨水景观,是值得每一个设计者认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课题。

程望杰[5](2012)在《面向“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将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城乡规划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而国内有关“两型社会”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政策和目标层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实践更是稀少,无法指导建设实施。科学的城乡规划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指标体系作保障。所谓“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就是要寻找或建立一个度量标尺,准确度量和把握“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与效果的重要工具,通过这一度量标尺去测量某个地区资源的保障程度、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乡规划领域指标体系”和“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等文献系统的研究,总结了各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局限性。其次,笔者试图结合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以及“两型社会”综合发展目标和策略的解析,建构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1)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通过层层递进的删选方法,确定“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目标指向,在此基础上对城乡规划领域指标因子研究,将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最后再根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框架的校正,进而得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成果。(2)指标体系的运作框架——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编制阶段、实施阶段、效果评价阶段,并结合框图的形式,系统的阐述指标体系在各个阶段运作。(3)指标的统计和计算——传统的指标计算方法较为单一,应提倡多样化的指标因子量化方法:如调查统计、利用GIS平台计算以及空间句法计算等方法,使指标因子统计数据更为全面,方法更为成熟。(4)论文实证研究部分——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规划建设武汉“两型社会”先导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指标目标值,阐述了指标体系在规划编制、实施及其评估阶段全过程各阶段的作用和运用技术,以期对各层次城乡规划编制及其建设实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王嵩[6](2008)在《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城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表现形式。自二十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由于教育需求增加和市场发展导向,开发了大量的大学城建设项目。但由于开发目的的盲目性,在大量大学城项目上马前,并未深入分析其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因此产生的影响。导致建设形式千篇一律、大量占用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隔离,并未起到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于大学城建设的盲目性,没有明确大学城的发展定位,没有制定与其对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对策而导致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大学城的研究与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当代大学城的概念,和其与城市之间的互动联系,并结合大学城的相关理论,具体论述了大学城对城市积极作用。其次,通过对西方大学城发展历程的梳理和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为我国大学城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再次,分析了我国大学城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剖析其发展的内外机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境。最后笔者认为我国大学城根据其主要功能应分为教学主导型大学城,高新技术主导型大学城和整合型大学城。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城提出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规划对策,并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和概念规划―“武汉大学城(光谷片区)概念规划探索”。

冯伟[7](2008)在《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跨过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关键。而大学作为拥有先进科学知识与人才的科研单位是推动国家高科技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如何使大学适应自己正在承担的创新功能把大学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财富是当前被关注的重要领域。大学与科技园的紧密结合,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孕育出了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业园模式被其它各国所认可,并被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依托大学科技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高科技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世界多个着名科技工业园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和对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现状的调查,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存在以下主要矛盾:1、土地资源稀缺与园区扩张的矛盾;2、园区物质环境建设与创新环境建设的矛盾;3、城市膨胀与园区区位选址的矛盾;4、园区的功能组成与空间构成的矛盾;5、园区空间建设与投资风险的矛盾;6、园区盲目模仿建设的矛盾等。为此,作者以大学科技园的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大学科技园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脉络,以实态调查的方法获得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数据,以比较论证的方法归纳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和空间构成,并从规划特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论文以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探讨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互动关系,融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理性认知大学科技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适宜的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第二,全面调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区规划与建设数据资料,归纳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空间形态类型,并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国情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合理化建议。第三,探索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总结大学科技园规划特点与主要原则,提出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叶金生[8](2006)在《把握经济形势 抢抓发展机遇》文中指出本文在深入分析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武汉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中国因素和中国经济的世界因素都在增大的形势和条件,尤其需要正确把握“十一五”战略发展时期的机遇。采取重大战略举措,逐步缩小与沿海及先进城市差距,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真正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许伟[9](2005)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0年代,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成功创建了科技工业园区以来,世界各国竟相设立类似的工业园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各种社会力量和经济因素的作用,高新区在我国作为新的科技工业园出现,已成为科技工业园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崭新的发展类型。 论文以国内外的高新区城市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以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研究,探询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的具体要求,认识东湖高新区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东湖高新区的城市规划发展理念,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论文共由7章组成。 第1章为引言: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来探研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分析目前东湖高新区的规划研究动态及现状,提出了本报告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规划理念。 第2章为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历程及规划理念:分析了国内外高新区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国内外高新区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高新区的起始期、拓展期、成熟期、纵深发展期等各个阶段的特征,通过规划建设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高新区由建设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建设科技新城方向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 第3章为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和内容:分析了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的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的规划特征,明确了东湖高新区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4章为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城市规划管理模

周爽,丁飞[10](2004)在《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文中研究表明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也是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1982年,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东湖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2001年,东湖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首批 AAAA 级景区称号。2002年初,东湖又通过了 ISO14001环境论证体系。明镜一样的武汉东湖,水面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这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群山环抱,浩淼明净,最宽处28公里,最深6米,湖岸线长110多公里,岸线曲折,

二、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的样本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典型生态城经验探索
    2.1 生态城市简介
        2.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2.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2.2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综述
    2.3 国外典型生态城经验借鉴
        2.3.1 日本川崎生态城建设
        2.3.2 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生态城
        2.3.3 巴西库里蒂巴
        2.3.4 其它一些生态新城的归纳总结
    2.4 国内典型生态城研究
        2.4.1 中国四大典型“生态城市”案例
        2.4.2 四大主要生态城建设情况比较
3 花山发展条件分析与困惑
    3.1 花山概况
    3.2 发展条件分析
        3.2.1 外部发展条件分析
        3.2.2 内部发展条件分析
    3.3 花山之惑
    3.4 传统规划反思——2008 年以前花山相关规划分析
        3.4.1 相关规划对花山发展的定位
        3.4.2 传统规划理念下花山面临的问题
    3.5 花山的出路
4 花山模式——基于生态原则和产城一体的规划创新
    4.1 目标和思路
        4.1.1 规划目标
        4.1.2 发展思路
    4.2 规划体系
    4.3 产业规划
        4.3.1 基于区域协调的产业选择
        4.3.2 基于产城一体的产业布局
    4.4 用地规划
        4.4.1 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4.4.2 面向可实施的规划用地布局
    4.5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4.5.1 绿色交通规划
        4.5.2 道路系统规划
    4.6 花山模式的创新规划要点总结
5 面向可实施的指标体系建构
    5.1 构建花山生态新城指标体系的目地
    5.2 生态新城指标体系的概念、构建的意义及原则
        5.2.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概念
        5.2.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意义
        5.2.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3 花山生态新城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指标体系的结构
        5.3.2 基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指标体系
        5.3.3 指标选取的特点
        5.3.4 目标导向的指标体系
        5.3.5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6 花山生态新城建设的实证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落实
        6.1.1 一步城镇化的拆迁还建—人的城镇化
        6.1.2 合理的容量控制—保障生态安全
        6.1.3 和谐的社会关系—保障服务
    6.2 基于生态原则的建设落实
        6.2.1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6.2.2 具体项目实施情况
    6.3 基于产城一体的产业落实—武汉软件新城
    6.4 区域开发格局的优化
        6.4.1 区位交通衔接
        6.4.2 与周边区域的共生
        6.4.3 大区域的功能完善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武汉城市圈新城开发实效研究 ——以花山、梧桐湖、梓山湖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新城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新城开发理论研究综述
    2.2 国外新城实践经验借鉴
3 武汉城市圈建设概况与样本新城的选取
    3.1 武汉城市圈建设概况
    3.2 武汉城市圈新城开发概况
    3.3 样本新城的选取
4 样本新城的开发实效比较分析
    4.1 战略决策
    4.2 操作实施
    4.3 实施效果
5 经验总结及对国内新城发展的启示
    5.1 武汉城市圈新城开发经验总结
    5.2 当前新城建设问题反思
    5.3 对国内新城建设的启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工业经济阶段增长推动城市空间跳跃拓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工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
    2.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2.3 城市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3 工业经济增长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与作用
    3.1 工业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2 工业经济主导城市空间拓展的原因
    3.3 对“去工业化”问题的评述
4 工业经济推动空间拓展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
    4.1 工业经济增长与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
    4.2 工业经济推动城市空间拓展的实证研究
    4.3 工业增长与空间拓展回归实证分析
5 工业经济主导空间拓展研究----以武汉为例
    5.1 当前武汉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5.2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机遇
    5.3 空间拓展模式与总体框架结构
    5.4 工业主导的未来第一阶段空间发展框架
    5.5 工业主导的未来第二阶段空间发展框架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本次研究结论
    6.2 基于工业策动的空间发展建议
    6.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论文及研究工作

(4)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分析
二、景观设计的主要思路与设想
    1. 滨湖区控制措施。
    2. 滨水带景观设计的思路。
三、结束语

(5)面向“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总体介绍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乡规划领域指标体系研究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体系研究
    2.3 “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研究的基本思路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2 “两型社会”综合目标指向
    3.3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指向
    3.4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的筛选
    3.5 本章小结
4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基于 MECE 法的指标体系整体框架设计
    4.3 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校正
    4.4 指标体系各阶段运作框架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5.1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概况
    5.2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推荐指标库及对应计算方法
    5.3 建议目标参考值研究及数据说明
    5.4 各阶段规划指标管理对策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德尔菲法第一轮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 2 德尔菲法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 3 指标解读
附录 4 部分参考指标体系汇总
附录 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研究
    2.1 大学城概念
    2.2 当代大学城的功能
    2.3 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2.4 大学城相关理论基础
3 西方大学城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战略
    3.1 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3.2 西方大学城发展历程及其战略
    3.3 西方大学城发展特点总结
    3.4 西方大学城发展战略启示
4 国内大学城建设及其发展现状
    4.1 国内大学城建设现状
    4.2 国内大学城与西方大学城的比较分析
    4.3 国内大学城发展动因分析
    4.4 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困境
5 当代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
    5.1 发展战略思路
    5.2 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及其规划对策
    5.3 相关政策和措施建议
    5.4 实例研究――武汉大学城(光谷片区)概念规划
6 结论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及水平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2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1.1 “知识”的理论基础
        2.1.2 知识经济的理念
        2.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
    2.2 高科技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2.2.1 高技术的概念
        2.2.2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2.3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概况
        2.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2.3.2 21世纪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2.3.3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化主要模式
3 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大学科技园的兴起
    3.1 科技工业园的概念
    3.2 科技园区的理论基础
        3.2.1 增长极理论和边缘扩散理论
        3.2.2 地区创造性理论
        3.2.3 苗床理论
        3.2.4 技术创新理论
        3.2.5 空间扩散理论
        3.2.6 产业群聚理论
        3.2.7 三元参与理论
    3.3 世界范围的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3.3.1 科技工业园规划设计的主体
        3.3.2 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3.3.3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案例分析
    3.4 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
        3.4.1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3.4.2 大学科技园的基本特征
        3.4.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
    3.5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4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与选址
    4.1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
        4.1.1 一般科技工业园的区位条件
        4.1.2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条件
    4.2 影响大学科技园的选址成因
        4.2.1 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2.2 创办大学科技园的主体
    4.3 大学科技园的选址类型
        4.3.1 周边式选址类型
        4.3.2 邻近式选址类型
        4.3.3 独立式选址类型
        4.3.4 综合式选址类型
5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
    5.1 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分析
        5.1.1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5.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5.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5.2.1 孵化企业
        5.2.2 整合创新
        5.2.3 人才培育
        5.2.4 技术辐射
        5.2.5 产业聚集
        5.2.6 信息交流
        5.2.7 经济带动
    5.3 影响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的主要因素
        5.3.1 大学科技园产业行为的特征
        5.3.2 大学科技园内科技企业的特征
        5.3.3 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6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6.1 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6.1.1 孵化器空间
        6.1.2 室验平台
        6.1.3 生产空间
        6.1.4 贸易空间
        6.1.5 管理服务空间
        6.1.6 居住空间
        6.1.7 生活配套设施
    6.2 影响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构成的主要因素
        6.2.1 功能与区位
        6.2.2 在园企业的特点
        6.2.3 从业职员的特点
7 我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7.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概况及主要问题
        7.1.1 我国城市科技实力现状
        7.1.2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分布现状
        7.1.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7.1.4 我国大学科技园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7.2 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7.2.1 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
        7.2.2 减少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数量
    7.3 目前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形态类型
        7.3.1 城区单栋建筑型
        7.3.2 城区高密度建筑群型
        7.3.3 城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7.3.4 城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7.3.5 郊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7.3.6 郊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7.4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筑空间调查研究
    7.5 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7.5.1 土地资源与发展方向的矛盾
        7.5.2 物质环境与创新环境的矛盾
        7.5.3 城市膨胀与区位选址的矛盾
        7.5.4 信息化建设的错位决策
        7.5.5 盲目的模仿硅谷景象
        7.5.6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 适宜的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模式
    8.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特点
        8.1.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综合性
        8.1.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战略性
        8.1.3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地域性
    8.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8.2.1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任务
        8.2.2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原则
    8.3 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8.3.1 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价
        8.3.2 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
        8.3.3 研发产业规划
        8.3.4 基础设施规划
        8.3.5 土地利用规划
        8.3.6 道路交通规划
        8.3.7 生态环境规划
    8.4 我国大学科技园未来的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附录2: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附录3: 国家大学科技园网址
致谢

(8)把握经济形势 抢抓发展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一)关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1.国际经济环境基本稳定。
        2.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3.国际资本流动进入回升期。
        4.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
        5.能源危机不断冲击世界经济。
    (二)关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1.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国家宏观调控收效明显。
    (三)关于武汉经济发展形势
        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新高。
        2.一批产业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3.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4.经济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二、武汉“十一五”发展目标定位及其依据
    (一)提出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主要是着眼于发挥武汉在全国的优势和特色,既是现状的描述,也是发展的要求
    (二)提出建设中部地区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主要是着眼于突出武汉市在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势
    (三)提出建设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既是沿袭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的表述,也是突出武汉湖泊众多、城水相依、水城交融的个性特色
    (四)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主要是着眼于武汉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努力实现武汉的新发展
    (一)坚持大中小企业并举,狠抓产业发展
        1.千方百计地发展大项目大企业。
        2.抓中小企业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1.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2.加快开发区的建设,构建外资密集区。
        3.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4.大力推进对内开放。
    (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9)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动态及现状
第2章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历程及规划理念
    2.1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状与问题
    2.2 国外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
        2.2.1 起始期
        2.2.2 拓展期
        2.2.3 成熟期
        2.2.4 纵深发展期
    2.3 国内高新区发展的历史阶段
        2.3.1 第一次创业的前10年
        2.3.2 第二次创业的新时期
    2.4 国内外高新区规划建设的对比研究
        2.4.1 硅谷
        2.4.2 筑波科学城
        2.4.3 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
        2.4.4 苏州高新区
    2.5 国内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理念
        2.5.1 建设新城区是高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2.5.2 新城区是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5.3 新城区战略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必然选择
        2.5.4 新城区战略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章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内容
    3.1 我国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特征
        3.1.1 成型期阶段
        3.1.2 成长期阶段
        3.1.3 成熟期阶段
    3.2 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3.2.1 城市规划起步发展阶段即成型期阶段1(1988-1991)
        3.2.2 城市规划初级发展阶段即成型期阶段2(1991—1996)
        3.2.3 城市规划快速发展即成长期阶段(1996-1999)
        3.2.4 城市规划跨越式发展阶段即成熟期阶段(1999-至今)
    3.3 东湖高新区的发展模式
        3.3.1 历史成因
        3.3.2 武汉城市圈带动作用的现实需要
    3.4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前景
        3.4.1 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3.4.2 主要目标
第4章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4.1 国外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启示
        4.1.1 建立权威性的法定管理机构
        4.1.2 以市场为导向履行管理职能
        4.1.3 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
    4.2 我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
        4.2.1 “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
        4.2.2 “集中管理型”管理模式
    4.3 武汉东湖高新区的组织管理体制
    4.4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第5章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发展目标
    5.1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战略分析
        5.1.1 上位规划的要求
        5.1.2 宏观战略的辨析
    5.2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目标确定
        5.2.1 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5.2.2 城市规模的确定
    5.3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策略
        5.3.1 交通先导,集束发展
        5.3.2 生态优先,簇团布局
第6章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实施行动指南与城市设计
    6.1 对上位规划的要求
        6.1.1 适当调整行政管辖范围
        6.1.2 编制环梁子湖地区用地整合控制规划
    6.2 实施建议
        6.2.1 引入经营城市的管理机制
        6.2.2 加强规划管理的权威性
        6.2.3 建立完善的支撑系统
    6.3 近期规划实施
    6.4 启动区城市设计
        6.4.1 选址概况
        6.4.2 规划内容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新城区战略是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7.1.2 蓬勃发展的成熟期是我国高新区正在面临的发展机遇
    7.2 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论文插图来源
附录3 发表论文
后记

(10)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滨湖区控制措施及办法
    1、保护和利用:
    2、治污与修复:
二、滨水带景观设计的思路与设想
三、结语

四、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D]. 何伯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2]武汉城市圈新城开发实效研究 ——以花山、梧桐湖、梓山湖新城为例[D]. 左晗.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3]工业经济阶段增长推动城市空间跳跃拓展实证研究[D]. 汪勰.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4]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J]. 余瑛. 群文天地, 2012(04)
  • [5]面向“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D]. 程望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6]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D]. 王嵩.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7]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 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8]把握经济形势 抢抓发展机遇[J]. 叶金生. 学习与实践, 2006(11)
  • [9]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 许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10]试论东湖邮科院段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J]. 周爽,丁飞.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论东湖邮政科学院滨水景观的保护与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