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治理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治理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一、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调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崔叶辰[1](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冯朝红[2](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约日古丽卡斯木[3](2019)在《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好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提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评估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并探讨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实现绿色GDP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流域1990、2000、2006、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技术,首先分别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索其变化规律;然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揭示耦合协调过程的空间分异过程,再采用GIS冷热点分析法,对流域经济-生态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集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进行回归建模,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规律,探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艾比湖流域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如下:(1)1990-2016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特征为:1990-2000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2000-2006年间,也呈现持续恶化的变化趋势,2006-2016年间,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58分以上,按《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适合人类生存。(2)以10km×10km格网为单元,对艾比湖流域26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估,应用格网化方法对经济发展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GDP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研究可知,艾比湖流域1990-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从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独山子区,扩展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博乐、乌苏等区域。(3)以1990-2016年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经济发展现状评估的栅格数据为基础,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进行时空评估。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990-2000年,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一直处在一般耦合状态,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耦合表现为良好耦合,2006年之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好转趋势,一直处于良好耦合状态,到2016年两者处在极度耦合状态,总的来说这26年来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4)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比经济较落后的区域要好一些。从GIS空间冷热点分析上来看,在1990-2016年,艾比湖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冷点减少,热点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以上分析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保持一致。(5)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而且在空间上呈现出强影响区和弱影响区的交叉分布格局。林业对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整体性的正面影响,在对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区及其周围的影响程度比平原区域的更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具有正面影响,从其在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奎屯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强影响区分布较明显。城镇化对艾比湖流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博乐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及乌苏市的影响呈逐年显着的变化趋势,而且其影响是正面影响。海拔高度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负面影响,而且,在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就越小。河流距离因素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质上还是海拔高程因素。因此,河流距离因素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实际上并非是决定性的。污水处理率对生态敏感型地区的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张乐,苏佳颖[4](2015)在《绿洲经济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梳理回顾绿洲、绿洲系统、绿洲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对绿洲经济研究进展予以简略述评,认为绿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压力与水资源危机;绿洲经济研究的现行方法涵盖生态经济学、系统动力学、城市地理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绿洲经济发展困局的应对措施涉及技术方案、经济策略和综合研究三个层面。

姚娟[5](2014)在《新疆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消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及价值评估、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等研究主题进行文献梳理,同时开展旅游环境影响问题相关文献分析,确立了研究选题和思路后,在对研究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大喀纳斯旅游区为实证点,采用影像数据的遥感解译、研究区旅游发展实地调研与居民入户访谈等方法,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评估模型,从供给与消耗两个层面,对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进行旅游开发后的实证区生态系统服务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框架及其价值评估。研究分析了大喀纳斯旅游区森林、草地、冰川-湖泊-河流、城镇乡村、荒漠等类型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及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基于人类需要角度进行整合形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通过遥感手段获得研究区整体及主体旅游区各地类数据资料;利用2007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评估研究区整体及主体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评估结果可知,研究区整体及主体旅游区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分别为人民币7.7123E+10元和1.1812E+10元;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中物质产品生产服务价值分别占9.05%和9.36%,生态安全维护服务价值分别占83.31%和83.05%,景观文化承载服务价值分别占7.64%和7.59%;提供服务的不同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分别为50.94%和57.69%;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分别为43.03%和36.14%;湖泊河流等水体的生态服务占总服务价值分别为5.04%和5.86%;荒漠生态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分别为1.00%和0.30%。比较而言,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主体旅游区大于总体区域。(2)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测算指标框架及其消耗研究。在研究区居民成分及活动特点调研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数据开展当地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10年居民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达4.36E+19sej,其中村民生产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消耗量的68.2%。从构成来看,物质产品和生态安全维护两类生态系统服务中居民物质产品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比重最大,达到总消耗水平的80.77%;物质产品服务中生产资料生产的消耗水平最高,生态安全维护服务中大气安全的消耗量所占比重较大。研究区三类居民中村民的生活型消耗水平最高,达90.67%。在不同生活型消耗项目中食物消耗水平是最高的,占总消耗的39.70%。(3)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框架及其消耗量测算。通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等数据调查分析,开展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废弃物处理七类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分析,计量测算游客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从总量上来看,游客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总量为2.54E+19sej。从消耗构成上看,游客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娱乐、废弃物处理等旅游活动中餐饮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水平最高,占总消耗的46.48%,其次为游憩活动的消耗水平,占总消耗量的27.76%。应引起关注的还有废弃物处理的消耗占总消耗的9.84%。从类型看,游客物质产品类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比重最大,占总消耗的44.52%,此类服务中又以食物消耗所占比重最大。生态安全维护类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占总消耗的比重为27.72%,此类服务中CO2固定和废物吸收处理所占比重较大。(4)研究区生态系统负荷状况分析。借用相关数据指标,通过比较讨论研究区生态系统负荷状况。主要研究结果是主体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的负荷能力系数为15.53,表明研究区2010年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游客的生态系统服务日人均消耗是村民的2.64倍,表明游客个体单位时间内对本区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更大;旅游季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消耗量达4.77E+19sej,是非旅游季其间总消耗量的1.93倍。(5)研究区村民生计与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关系研究。将研究区居民消耗中的村民消耗数据与村民生计问题调查数据相结合,阐明村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特征的同时,讨论不同生计策略、生计资本水平、不同空间和类型条件下村民生产型、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特征。村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村民生计资本总体水平值为0.249,低于0.5的中间状态,各项指标中仅人力资本指标值高于0.5,其他四类指标值均小于0.5,其中物质资本在五类资本中水平最低,自然资本水平也处于较低状态。村民生计策略根据其收入来源及劳动力投入等条件分析,发现可分为参与旅游业型、畜牧业型、旅游畜牧兼业型、其他非农牧业型四种类型。不同生计策略、不同生计资本水平、不同空间和类型条件下村民总生态系统服务及生产型和生活型消耗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分析方面,对村民家庭总体消耗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村民总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中生活型所占比重最大;村民空间分布因素对其生态消耗无显着影响,而村民类型是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因素;村民生计资本类型变量对其家庭的三类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都有影响,两类变量接近线性关系;村民生计策略变量是影响其家庭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因素,其中生计策略对村民生产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影响最大,但两类变量线性关系不明显。对村民家庭生产型和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结果表明,村民类型对其干草和水的生产型消耗有影响,村民空间分布对其生产型消耗水平影响不大。村民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类型是影响村民干草和水两类生产型消耗的因素。不同村民类型对其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项目均有影响,但线性关系不显着。而村民空间分布特征对其生活型消耗影响不显着。村民生计资本类型及生计策略类型不同,其各类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项目均值水平差异显着,其中生计资本类型的影响程度较大,但两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拟合度较差。(6)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的管理建议。从居民环境意识、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计改善、游客管理等方面探讨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的管理路径。

程钢[6](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认为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郭永奇[7](201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兵团大部分团场位于新疆荒漠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过渡带,与沙漠、荒漠接壤,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的农地利用导致了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威胁土地生态安全的生态问题,兵团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因此,对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对兵团的农地生态安全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对改进农地利用方式、保护农地资源、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和实现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干旱区农地利用及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农地利用及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第二章概述研究的理论工具和界定研究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对兵团成立以来的农地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章建立了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理论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兵团1982-2008年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时空评价;第五章识别出影响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子,并对各因子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并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理论对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七章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对兵团农地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第八章总结研究的结论与不足。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1982-2008年期间,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如下:在农地利用的数量上,兵团农地总面积、耕地、牧草地、林地和园地的面积呈现先快速增加后趋缓的态势,而养殖水面面积数量不大,总量变化较小;在农地利用的质量上,兵团农地总体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兵团耕地高产田的数量及比重有所下降,中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上升趋势,低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地利用程度上,兵团农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R=-0.166,这说明兵团农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在农地利用效率上,兵团农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如果调整用地结构和注重农用地质量,农地利用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农地利用集约度上,兵团农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基于时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农地的总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1998年为界,1998年之前兵团农地安全等级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趋势,生态协调度处于协调状态。1998年之后,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开始下降,从稍不安全(Ⅱb)下降到较不安全(Ⅲa),最终下降到2008年的不安全(Ⅲb),其生态协调度也从协调状态下降到接近协调与基本协调的边界值(1.1371)。3.基于空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与1982年相比,2008年兵团13个农业师的农地人均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而农地人均生态承载力除农十三师和农十四师减少外,其余11个师也有所增加;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情况如下:农十四师的生态安全等级下降,从很安全(Ⅰa)下降到较安全(Ⅰc);农一师、农四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九师、农十二师、农十三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相对稳定;农二师、农三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十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上升。4.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农地生态安全的预警研究的结论:1982-2008年,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的警情综合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位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状况会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退化并保持处于轻警区间,且向中警区间延伸;从预警子系统上看,水资源利用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2009-2015年仍保持这一趋势,处于无警区;农地开发利用子系统的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将保持下降趋势,并逐步向中警区间延伸;农业种植结构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82年无警区下降到2008年轻警区。在2009-2015年,仍然保持下降趋势,且向中警区间延伸。5.基于生态安全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如下:在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与现状年(2008年)的各类型面积对比,除了牧草地和水域的面积没有发生改变外,耕地面积减少,园地和林地均有大幅度增加。从农地利用结构优化后的生态安全结果看,优化后的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有从不安全等级(Ⅲb)上升为稍安全等级(Ⅱa),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远远超过预测值。从耕地利用的优化的结果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不变,棉花、油料和蔬菜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瓜果的种植面积却有大幅度的增加。从牧草地利用优化的结果看,农一师、农三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的载畜量已超出了负荷,应采取围栏禁牧、休牧和轮牧等退牧还草措施,以达到保护牧草地和实现牧草地生态安全的目的。

谢芳[8](2011)在《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以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形式明确阐述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特征、气候资源有所不同,各地的发展模式也不同。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干旱区绿洲之上的,它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外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须适合兵团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现实背景的分析提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这一论文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对现代化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并简要说明现代化理论新的发展趋势——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指引方向。对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清晰的阐述论文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特征的分析,研究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模式变迁。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结构层次和绿洲特殊的光热资源决定了兵团适宜发展大田作物生产、特色林果生产和设施农业生产,而在兵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时期所采用技术的不同,兵团绿洲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的时间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致,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选择。新时期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将面临来自水资源短缺、市场经济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等各方面的挑战,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成为重要内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一种模式的选择已经不能满足团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当前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的研究,找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方向。利用能值理论,把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进行综合分析,对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指标进行比较,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评价。对兵团典型调研地区农业模式的调研数据进行能值评估,对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和常规灌溉条件下同一生产方式的指标的比较,从而论证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做到了与本国国情、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效结合。而国内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典型性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模式发展经验的借鉴,有助于指导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通过这些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借鉴,本研究提出了以天业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大田农业生产模式、林果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和设施农业生产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建设目标、主要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益进行了阐述。然后依据党中央对新时期兵团农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兵团特殊体质的需要,对兵团农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提升兵团农业发展的“软环境”兵团绿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实现兵团屯垦戍边特殊体质与新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实现兵团绿洲现代农业与干旱区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将致力于建立在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之上的发展模式的研究。该研究的进行将为兵团绿洲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转型提供借鉴,为兵团绿洲未来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指引方向,也会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做出有效参考。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研究内容,在以往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下的模式的选择研究。虽然部分现代化评价指标也能表示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指标处理过程中仍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客观评价。

王煜[9](2011)在《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绿洲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保持农业发展的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经济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激剧了人与自然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使绿洲农业的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处理好人、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确定影响农业发展稳定的制约因素,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论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建议。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提出研究思路。论文第二部分阐述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持。论文第三部分通过护(?)统计方法对新疆绿洲农业的发展与区域间差异状况进行分析。经分析得出:新疆的农业产值虽显着提高,但是由于区域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各地州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论文第四部分是研究新疆绿洲农业的稳定水平处于何种状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该部分结合绿洲农业发展的特点,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进行了论证。首先,在时间尺度上建立1985-2008年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采用模糊数学函数隶属法对稳定性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新疆绿洲农业总体的发展稳定性趋势是逐年提高。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处于稳定性较弱的阶段,农业发展能力有所欠缺;90年代中期到现今,农业是处于一个中等发展稳定阶段,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州的农业稳定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稳定性最好的是克拉玛依,最差的是和田地区,南疆农业的发展能力明显低于北疆地区。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农业稳定性程度较大的制约因子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因子和社会协调度。论文第五部分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给出转变观念,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外部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单产能力和提高土地质量等建议。

易定宏[10](2010)在《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传统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货币或者能量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进行评价。然而,纯粹货币评价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非议,而能量分析又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结合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有必要开展针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能值分析方法与传统的经济学和能量学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能值分析方法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圈过程贡献的量化表达进行了考虑,在分析系统中加入了免费的环境源因素,更全面地考虑了系统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这既体现在主要资源和生物圈过程能值转换率的计算上,也反映在对具体能量系统的分析过程中。在理论上,能值分析提供了比较和衡量不同生态流的共同尺度与综合分析方法,为生态经济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研究的新方法,有助于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本文在以下方面做了研究:编制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表,并建立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如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等)。通过对系统的演变趋势做出适当的判断,辨识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并对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选取1980-2008年作为时间序列,对27年来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趋势与演替轨迹作进一步的研究,探求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在以下方面做了重点研究:本文将农业视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运用国际前沿的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将自然生态系统对农业的作用与社会经济对农业的作用综合分析,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和认识又深入了一层。基于能值分析,建立比较优势模型,以怀化市不同农业生态典型县域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新拓展的能值比较优势指标能够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比较优势,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提供指导。研究的对象更加具体,更加深入。能值研究对象大多数是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单个具体作物系统进行研究填补了能值研究的空白。而目前比较优势的研究也是以全国或跨省区来进行的,对县域尺度进行研究的例子还很少见。对大农业进行研究的弊端就是容易忽略不同农作物及地域差异,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本研究考察不同作物不同县域,是对能值研究的深入表现。最后得到的结论如下:怀化市典型县域沅陵、中方、会同水稻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排序为中方(34.11%)>沅陵(29.74%)>会同(23.98%)>怀化市(15.27%),中方位于第一。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购买能值投入较低,而索取的无偿自然资源能值较高。水稻作物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小于1,说明其投入产出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怀化市不同农业生态区典型县域沅陵、中方、会同水稻系统的能值投入率排序为怀化市(11.41)>沅陵(8.35)>中方(5.75)>会同(3.40)。会同的能值投入率最低,怀化市最高。表明会同水稻作物系统每单位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投入了较少的购买能值,生产成本较低,环境压力较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玉米净能值产出率的排序为中方(239.48%)>会同(228.39%)>沅陵(218.59%)>怀化市(172.66%),中方和会同值产出率较高,而怀化市产出率低,说明玉米作物生产过程购入了较多的购买能值,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怀化市农业生产系统能值投入水平较高,环境压力较大,能够较大规模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运用现代化农业手段和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依托自然环境优势,优化系统运转结构功能效率,提高能值产出效率。通过怀化市能值投入比例分析可以看出,工业辅助能投入大于可更新有机能投入,增加有机能值的投入,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是由于怀化市增加了工业辅助能值的投入,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区域合理。这意味着怀化市正摆脱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二、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调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调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
        1.2.2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1.2.3 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1.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数据资料的介绍
        1.5.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河流水系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概况
        2.2.2 农业发展水平
        2.2.3 工业发展水平
        2.2.4 旅游业发展水平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土地资源概况
        2.3.2 水土资源开发格局与主要绿洲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3.1 研究思路
    3.2 主要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
    3.3 数据预处理
    3.4 环境质量评估各指标的提取
        3.4.1 坡度的提取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4.3 植被覆盖度信息
        3.4.4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3.4.5 水网密度信息的提取
        3.4.6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3.4.7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3.5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3.5.1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
        3.5.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3.5.3 综合评估结果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思路
    4.2 数据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确立
        4.2.3 数据标准化
        4.2.4 权重的计算
    4.3 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4.3.1 数据制备
        4.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格网化
    4.4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1 研究思路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3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
        5.3.1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5.3.2 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度定量分析
    5.4 协调耦合度冷/热点分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数据与方法
        6.2.1 数据制备
        6.2.2 GWR模型
    6.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6.4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因素建模
        6.4.1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机理
        6.4.2 数据制备
        6.4.3 自变量的选择
        6.4.4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6.5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
        6.5.1 基于GWR的农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2 基于GWR的林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3 基于GWR的植被覆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4 基于GWR的河流距离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5 基于GWR的DEM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6 基于GWR的城镇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7 基于GWR的第二产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8 基于GWR的污水处理率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4)绿洲经济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洲与绿洲经济
    (一) 绿洲与绿洲系统
    (二) 绿洲经济及其特点
二、绿洲经济研究动向
    (一) 主要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解决策略
三、研究展望
    (一) 加强绿洲人居环境研究
    (二) 加强绿洲水土保育研究

(5)新疆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消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综述与技术路线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2.1.2 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2.1.3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数据来源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大喀纳斯旅游区概况
        3.1.1 区位条件与功能区
        3.1.2 旅游区开发与建设
        3.1.3 旅游主景观与线路
        3.1.4 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3.2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概况
        3.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2.2 地质条件
        3.2.3 气候与水文
        3.2.4 土壤
        3.2.5 植物与植被
        3.2.6 野生动物
        3.2.7 湿地资源
    3.3 两乡概况
        3.3.1 禾木哈纳斯蒙古自治乡概况
        3.3.2 铁热克提乡概况
第4章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4.1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类型
        4.1.1 分类依据
        4.1.2 喀纳斯生态系统类型
    4.2 喀纳斯旅游区各类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
        4.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4.2.2 冰川-湖泊-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4.2.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4.2.4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4.3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4.3.1 评估指标
        4.3.2 评估方法
    4.4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4.1 遥感影像数据解译
        4.4.2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4.4.3 大喀纳斯旅游区和主体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5 评估结果分析
        4.5.1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
        4.5.2 主体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
        4.5.3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喀纳斯旅游区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
    5.1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概述
    5.2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计量指标与方法
        5.2.1 计量指标
        5.2.2 计量方法
    5.3 喀纳斯旅游区居民结构与生活生产特征
        5.3.1 居民统计数据
        5.3.2 居民生活状况
        5.3.3 村民畜牧生产状况
    5.4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测算
        5.4.1 居民生态系统消耗数据来源及计算
        5.4.2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计量
        5.4.3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及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喀纳斯旅游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
    6.1 相关研究概述
        6.1.1 旅游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6.1.2 游客
    6.2 研究区游客人数及特征
        6.2.1 游客人数及游客管理现状
        6.2.2 游客特征
    6.3 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类型及计量
        6.3.1 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类型
        6.3.2 旅游者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计算
    6.4 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计量结果与分析
        6.4.1 计量结果
        6.4.2 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负荷研究
    7.1 研究概述
    7.2 研究指标
        7.2.1 负荷能力系数
        7.2.2 单位时间人均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7.2.3 旅游季与非旅游季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7.2.4 科研教育服务
    7.3 指标结果与分析
        7.3.1 生态系统负荷能力系数
        7.3.2 村民与游客生态系统服务的日人均消耗比
        7.3.3 旅游季与非旅游季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大喀纳斯旅游区村民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
    8.1 村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研究框架与数据调查
        8.1.1 研究概述
        8.1.2 数据来源
        8.1.3 调查样本分析
    8.2 村民生计资本结果与分析
        8.2.1 五类生计资本全样本结果
        8.2.2 村民的生计资本类型
    8.3 村民生计策略结果与分析
        8.3.1 村民生计策略类型
        8.3.2 各类型生计策略生产性特征
        8.3.3 各生计策略类型分布特征
    8.4 不同分布特征村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分析
        8.4.1 村民家庭户均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水平分析
        8.4.2 不同村落村民家庭户均消耗水平
        8.4.3 不同村民类型家庭户均消耗水平
    8.5 不同生计特征村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8.5.1 不同生计资本类型村民家庭户均消耗水平
        8.5.2 不同生计策略类型村民家庭户均消耗水平
    8.6 村民的生产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分析
        8.6.1 不同分布特征村民的生产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8.6.2 不同生计特征村民生产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8.7 村民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分析
        8.8.1 不同分布特征村民的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8.8.2 不同生计特征村民的生活型生态系统服务消耗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基本结论
        9.1.1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框架及其价值评估
        9.1.2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测算指标框架及其消耗研究
        9.1.3 游客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框架及其消耗量测算
        9.1.4 研究区生态系统负荷状况分析
        9.1.5 研究区村民生计与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关系研究
    9.2 基于生态系统合理消耗的旅游区管理建议
        9.2.1 居民管理
        9.2.2 村民生计改善建议
        9.2.3 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框架内的游客管理
        9.2.4 加强旅游经营企业的生态管理措施
    9.3 讨论与展望
        9.3.1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9.3.2 后续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0 年游客调查问卷(部分)
附录二:2010 年村民生计问题调查问卷(部分)
谢辞
作者简历

(6)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论
    2.2 农业生态学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2.4.1 公共物品
        2.4.2 外部性
        2.4.3 市场失灵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6.2.4 土地污染
        6.2.5 湿地减少
        6.2.6 水土流失加剧
        6.2.7 草场退化
        6.2.8 森林面积缩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4 敏感性分析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7)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关于农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农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研究
    1.3.4 关于农地利优化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概念与特征
    2.1.2 农地利用的概念
    2.1.3 生态安全的概念
    2.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生态承载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2.2.5 整体论与系统论
    2.2.6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第三章 兵团农地开发利用概况
3.1 兵团农地利用背景
3.2 兵团土地资源的特点
    3.2.1 土地资源多样性
    3.2.2 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
    3.2.3 土地资源具有明显流域性和分散性
    3.2.4 土地资源面临着环境脆弱性
3.3 兵团农地利用的发展历程
3.4 兵团农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3.4.1 农地利用的数量的变化分析
    3.4.2 农地利用的质量的变化分析
    3.4.3 农地利用的程度的变化分析
    3.4.4 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分析
    3.4.5 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分析
3.5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3.5.1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5.2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
4.1 研究方法选择
4.2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
    4.2.1 生态足迹的概念
    4.2.2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4.3 "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4.3.1 能值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4.3.2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
    4.3.3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步骤和方法
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的测算
    4.4.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测算
    4.4.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足迹的测算
    4.4.3 兵团农地的生态赤字/盈余测算
    4.4.4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4.5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时间尺度分析
    4.5.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尺度分析
    4.5.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及时间尺度分析
4.6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尺度分析
    4.6.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分析
    4.6.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五章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选取
    5.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5.1.2 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
    5.1.3 影响因子的选择
5.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5.2.1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模型的建立
    5.2.2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的计算
5.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
    5.3.1 农业种植结构影响因素
    5.3.2 农地开发利用影响因素
    5.3.3 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
    5.3.4 人口影响因素
    5.3.5 制度影响因素 第六章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
6.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述
    6.1.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念
    6.1.2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内容
    6.1.3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功能
    6.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流程
6.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指标及警限的确定
    6.2.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
6.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预测
    6.3.1 灰色预测方法(GM)
    6.3.2 基于GM(1,1)模型的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警情预测
6.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
    6.4.1 警情评价的模型的确立
    6.4.2 基于"变权"的警情评价
    6.4.3 警情等级划分
    6.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及其分析 第七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
7.1 农地利用优化的方法的选择
7.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
    7.2.1 生态功能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农地利用结构优化
    7.2.2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7.2.3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评价
7.3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设计
    7.3.1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耕地利用优化设计
    7.3.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牧草地利用优化
7.4 农地利用优化策略建议
    7.4.1 完善团场土地经营管理和产权制度,创新双层经营模式
    7.4.2 耕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7.4.3 牧草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7.4.4 林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7.4.5 水域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结论
    8.1.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的结论
    8.1.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8.1.4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的结论
    8.1.5 基于生态安全条件下兵团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方面
    8.2.2 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
        1.1.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1.1.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方面
        1.2.2 实践发展方面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现代农业的理论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实质及特征
        2.1.2 绿洲农业
        2.1.3 农业现代化理论
        2.1.4 现代农业模式的演变
    2.2 农业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2.2 能值分析理论
        2.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第三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历程
    3.1 兵团绿洲的分布
        3.1.1 新疆北部绿洲
        3.1.2 新疆南部绿洲
        3.1.3 新疆东部绿洲
    3.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环境特征
        3.2.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自然环境
        3.2.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经济环境
        3.2.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社会环境
    3.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3.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效益评价及模式选择
        3.3.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运行系统与实践效果
    4.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概况
    4.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运行系统设计
        4.2.1 大田农业生产模式
        4.2.3 特色林果农业生产模式
        4.2.4 设施农业生产模式
    4.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能值理论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5.1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各种能值流及投能结构分析
        5.1.1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图的绘制
        5.1.2 数据来源与能值的计算
        5.1.3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分析
        5.1.4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分析
        5.1.5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5.1.6 基于能值分析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评价
    5.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5.2.1 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概况
        5.2.2 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能值分析
    5.3 以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6.1 国外农业资源禀赋不同的农业现代模式比较与分析
        6.1.1 资源优势型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例
        6.1.2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模式——以荷兰为例
        6.1.3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资源匮乏的现代农业模式——以以色列为例
        6.1.4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模式的启示
    6.2 国内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经验
        6.2.1 都市农业模式
        6.2.2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6.2.3 设施农业模式
    6.3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的启示
        6.3.1 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6.3.2 完善的农业保障机制和国家的政策导向起决定性的作用
        6.3.3 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是高效、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6.3.4 农业模式逐渐呈现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6.3.5 市场化和国际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时尚潮流
        6.3.6 由注重产值(量)的外延型发展向重视效益的内涵型方向发展
        6.3.7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开展多种层次的科技培训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及政策建议
    7.1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
        7.1.1 大田农业生产模式
        7.1.2 林果特色农业生产模式
        7.1.3 设施农业生产模式
    7.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的政策建议
        7.2.1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实施地方特色的优惠政策
        7.2.2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对专业技术进行政策补贴
        7.2.3 培育良好投资环境,出台以高新技术的市场融资政策
        7.2.4 拓宽筹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
        7.2.5 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育新型团场职工
        7.2.6 充分利用可更新环境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简要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总体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绿洲"的概念
        2.1.2 稳定性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2.2 生态学理论概述
        2.2.3 系统学理论概论
第三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和区域差异状况
    3.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特征及状况
        3.1.1 新疆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
        3.1.2 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状况
        3.1.3 新疆绿洲农业的结构变化状况
        3.1.4 新疆绿洲农业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
    3.2 新疆绿洲农业区域间的差异状况
    3.3 小结
第四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评价
    4.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原理和原则
        4.1.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原理
        4.1.2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指标原则
    4.2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4.2.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评价指标构建
        4.2.2 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农业稳定评价方法
    4.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总体评价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3.2 隶属函数的确定
        4.3.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总体评价结果
    4.4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区域差异分析
        4.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4.2 实证过程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因子分析实证研究
    5.2 结果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新疆绿洲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转变思想,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6.2 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6.3 提高土地的单产能力和土地利用效率
    6.4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有效率
    6.5 防治耕地盐碱化,优化土壤质量
    6.6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农民和耕地资源矛盾
    6.7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南疆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附件

(10)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能值理论的热力学基础
        1.2 能量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1.3 能值理论
        1.4 能量分析和能值分析方法的比较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2.1.1 作物生产和土地利用研究
        2.1.2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研究
        2.1.3 生命支持系统研究
        2.1.4 相关应用研究
        2.2 空间尺度的能值研究进展
        2.2.1 省级尺度域上研究
        2.2.2 流域尺度域上研究
        2.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2.2.4 其它生态系统类型研究
        2.3 经济学分析和能值分析方法的比较
        2.4 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意义
        2.5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能值概念及其分析指标
    1 能值概念
    2 最大能值功率
    3 能量等级与转换率
    4 能值算法
    5 指标体系构成与说明
        5.1 净能值产出率
        5.2 能值投入率
        5.3 能值货币比率
        5.4 能值密度
        5.5 人均能值使用量
        5.6 能值承受人口
        5.7 不可更新资源能值使用量比
        5.8 能值收益率
        5.9 环境负荷率
        5.10 能值可持续性指数
    6 主要能量的能值计算方法
    7 编制系统能值分析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域概况和技术路线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数据获取方法
    2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3 数据计算方法
    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怀化市典型县域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1 怀化地区2005年主要资源项目流动的能量估算
    2 沅陵、中方、会同水稻生产系统的能值比较分析
        2.1 水稻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2.1.1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2.1.2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2.1.3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的关系
        2.1.4 有机能值内部结构
        2.2 水稻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2.2.1 太阳能值转换率
        2.2.2 净能值产出率
        2.2.3 能值投入率
        2.2.4 能值投入密度
        2.2.5 环境压力
        2.2.6 宏观经济价值
    3 沅陵、中方、会同玉米生产系统的能值比较分析
        3.1 玉米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分析
        3.1.1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3.1.2 可更新环境能值和不可更新环境能值投入
        3.1.3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3.1.4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占总辅助能的比例
        3.1.5 工业辅助能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3.1.6 可更新的有机能值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3.2 玉米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分析
        3.2.1 太阳能值转换率
        3.2.2 净能值产出率
        3.2.3 能值投入率
        3.2.4 能值投入密度
        3.2.5 环境压力
        3.2.6 宏观经济价值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1 数值估算
    2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时间序列分析
    3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输入分析
    4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输入能值比例分析
    5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转换率分析
    6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收益率变化趋势
    7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8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资率变动趋势
    9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变动趋势
    10 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负载率变动趋势
    11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经济增长耦合 #72关系的计量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系统协整关系的单位根检验
    3 协整检验
    4 Granger因果检验
    5 VECM分析
    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讨论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调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约日古丽卡斯木. 新疆大学, 2019(12)
  • [4]绿洲经济研究述评[J]. 张乐,苏佳颖. 经济论坛, 2015(10)
  • [5]新疆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消耗研究[D]. 姚娟.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6]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7]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永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8]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谢芳.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9]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D]. 王煜.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10]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D]. 易定宏.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治理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