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促进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发展

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促进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发展

一、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 促导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萌[1](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胡方松[2](2019)在《袁芳烈与温州模式》文中认为研究温州改革开放,研究温州模式,袁芳烈是一个绝对离不开的人物,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离开了袁芳烈,温州当年改革恐怕就没有那么丰富精彩,温州模式公开问世恐怕也要推迟一些时间了。袁芳烈,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响彻温州大地的名字,时至今日,仍然余音绕梁。这也许不是因为他曾身居浙江省委常

杨勇[3](2018)在《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新时期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开端和突破口,由农村经济改革引发和带来的改革潮流使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显着的变化。农村经济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开创的新鲜经验和非凡成就为邓小平改革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及理论来源。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邓小平对农村经济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通过回顾和追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把握其发展脉络,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本研究重在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中汲取经验,寻求推进改革发展的动力因素,无论是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是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显着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以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为起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及特点、价值取向、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作了深入的论述。文章在具体内容上包括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研究缘由、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状况、研究重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在国内外研究动态上,着重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性质、特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和价值取向以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等几方面作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解读。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解析,分析存在的不足,指出研究的方向。第一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背景、条件。在对国际背景和国内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村经济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及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探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来源。第二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本章通过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分析,阐述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所坚持的原则,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强调“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协调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本章详细阐述了邓小平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在农村开展的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改革兴办以及科教兴农的改革措施等,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第四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本章围绕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的价值指向,从三个方面作了充分的阐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体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体现了确立发展农民、富裕农民的价值主体。第五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本章是以前几章为基础,阐明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列举出当前社会上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提出的质疑观点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答复和回应了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产生的质疑、误解误读等,最后阐释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对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意义,彰显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苏峰[4](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吴丰华,韩文龙[5](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4—2003年)、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2012年)和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在市场化改革下,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作用,制度破冰和创新改革同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努力,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深刻变迁并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文提出了"改革参与缺失理论"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差距扩大,并将城乡发展理论总结为"城乡发展目标理论—城乡发展路径理论—城乡发展对策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难点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偏低和县域经济不发达,未来,必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破解五重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发展城乡和促进城市发展并重的方针,着力振兴县域经济。

PHUNG THI SINH[6](2017)在《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河江省1955年至2000年间民族政策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探讨两国两地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两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推动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点绵薄的贡献。云南与河江两省都位于离本国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又都地处国家的边境,在国防和安全上地位重要。云南和河江两省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居住地,这两个地区曾经见证并迎接了很多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迁徒和定居,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两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两省彼此交界,很多少数民族早就有了血统、婚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联系,这种血缘和历史的联系,长久以来是两国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两省的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此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如何教育和动员当地少数民族利用本地、本民族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克服本地的各种困难和劣势,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差距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和两省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民族理论。在制定和推行各自民族政策时,中国和越南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越南和中国两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云南和河江两省的少数民族概况的一个介绍,包括两省少数民族的数量,民族名称,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第三章探讨这一时期云南和河江两省的民族经济政策,分析云南“兴边富民”和河江“135项目”的重大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这一时期两省的民族文化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历史古籍的搜集和保存,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第五章讨论的是两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这一时期两省对少数民族教育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和不断调整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两省的具体做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值得相互比较和借鉴。第六章探讨两省少数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但最主要的是依靠少数民族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两国两省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自身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划安排,为少数民族培养了许多干部。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了提炼和概括。

贺福中[7](2017)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民收益偏低既是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入手,按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三个时期,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中,厘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变革脉络,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并预测收益分配趋势和中国农民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遗产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在传统社会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形成了社、会、合会等以应对突发事件。西方合作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影响了中国农民合作运动。国民政府将合作主义思想国策化,诱致性推行农村合作运动,与地方保甲制度结合起来,当作统治农村的工具。日本侵华时期的农民合作社是服务战争的机器,日伪掌握农民生杀大权。第二部分论述了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互助组为主,逐步建立合作社,按股分红。新中国成立后,为阻止农民卖地,国家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土地公有化。社员议定收益分配办法,评工记分。合作社把现金、粮食和其他实物统一计算后分配给社员。第三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定额计酬、评工记分,按照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顺序,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分配收益。有近1/3收益来自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第四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满足了农民的现实诉求。土地承包期15年、30年逐步延长到永久不变。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道德秩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农民对产权、契约、制度等制约因素提出新的诉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第五部分则是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选取山西1954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全国、江苏、山西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走势,预示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采用大量新史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来源有: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档案资料。山西吕梁汾阳市贾家庄村1953年以来,散落在村史馆、村档案室等处的原始资料,有工作汇报、生产安排、粮食产量的记载材料;有耕地面积、劳力、畜力、大小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记录;评分挣工办法,粮食产量及按人口、按工分进行分配的逐年逐项记录,以及村集体固定资产,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山西农业主管部门的社会调查材料。山西多次组织全省各级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原本用于内部掌握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毋容置疑。这种阶段性、横切面、有重要时间节点的全面调查史料,非常珍贵。第三,大量采访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史学和计量史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借助计量统计模型对1954-2015年山西、江苏和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第一产业、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综前所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若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与农村经营体制演变过程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不同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与时代发展相吻合,有效地完成了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并为新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分述如次:首先,农民收益和国家获取“双下降”是农村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队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大,社员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却明显减小,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既看不到群体激励也没有个体受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采用中央确定、地方掌握、农民选择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低。中共中央定了基调之后,利用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后在全国推行。农民对收益分配的实现诉求是包干到户的内在动力,国家动员是家庭经营的外部推力,信息传播是农民与国家互动的纽带。而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带来的农民群体分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产物。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利益的载体,掌握着农民收益的潜在资源。土地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最大资产的管理者。然而,山西7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空壳”型,中国近一半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收益。土地制度创新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第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当年由广大农民群众积累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应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继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推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之后,山西在资源型村、城中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的村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并实施“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原则。优先土地股配发给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增配人口股面向全体在册村民,设置预留股要留给合理增加的人口,是对我国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安排下新增人口的一种收益保障,也为解决不可预见性问题和困难留有余地,可以看作是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成员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创新。第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1954-2015年(除去1960、1966-1976年)年度数据走势来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随着全省经济特别是第一产业发展而增加,山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走势,也比较契合农村土地政策实施的三个时期。2000年以来,全国、江苏和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高位回落走势,预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农民收益再次走上加快增长的通道。2017年3月,民法总则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的深入,期望农民收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城乡人均收益差距逐步缩小。

张欢欢[8](2017)在《基于制度演化视角的湖北农村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党中央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要切实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全党把解决“三农”问题要放在重要位置。我国9亿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我国必须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粮食基地,其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而农村经济转型是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现阶段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农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并从制度演化的视角研究湖北农业经济转型的历程,例举了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的典型案,提出了湖北农业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正文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制度演化和经济转型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制度演化的视角分析了湖北省整体的农村经济转型的过程。第四部分例举了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并且分析了该案例的制度特色。第五部分提出了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第六部分针对转型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胡凯基[9](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芦千文,姜长云[10](2016)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渐推向市场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继续深入,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8年,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阶段;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扩张是主要动力、规模经济是提升方向、因地制宜是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是关键所在。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优质高效发展,是未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 促导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 促导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3.1 技术路线
        1.3.2 内容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范畴界定
        2.1.1 村镇概念范畴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种群生态理论
        2.2.3 演化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2.4 文献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袁芳烈与温州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到温州工作之前, 就与温州农村改革结了缘, 与温州农村商品生产结了缘
二、召开空前规模的千人大会, 表彰一批典型, 宣布一套政策, 吹响了温州先人一步发展个私经济的号角, 启动了温州发展市场经济之步
三、抓住轰动全国大案, 先是复查改判, 再是公开平反, 震动了温州也振奋了温州, 拉开了一个造就百万温商的大序幕
四、抓住一个率先突破, 工作力度空前, 工作方法罕见, 推开了全市农村浮动利率的全面改革, 闯出了全国浮动利率改革可喜的第一步。
五、面对龙港连发危局, 有胆有识, 有情有理, 及时地化解了农民城的巨大风险, 有力地启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之路。
六、催发了农村又催发城市, 松“绑”清“左”, 唯实而问, 大力发展城市民营企业, 走出了一条城市工业自我发展新路子
七、科学总结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经验, 首提模式之语, 首肯模式之说, 直接催生和助推了温州模式的公开问世。
八、离开温州之后, 依然与温州改革有缘, 与温州模式有缘

(3)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1.1.1 经济不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困境
        1.1.2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农业严峻挑战
        1.1.3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竞争
    1.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序幕
        1.2.2 对“左”倾错误路线的反思
        1.2.3 农村面临的困境亟待突破
    1.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
        1.3.2 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论述
        1.3.3 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认识
第二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
    2.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2.1.1 尊重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
        2.1.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创造性
        2.1.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2.2 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
        2.2.1 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2.2 激发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性
        2.2.3 把握制度稳定与体制创新的辩证统一
    2.3 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2.3.1 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发展
        2.3.2 农民发展有助农村经济发展
        2.3.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2.4 强调“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2.4.1 “先富”的含义与合理性
        2.4.2 “先富”、“后富”及“共富”的相互关系
        2.4.3 “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第三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及特点
    3.1 肯定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3.1.1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分设
        3.1.2 明确家庭承包经营的合法性
        3.1.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2 主张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3.2.1 开展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
        3.2.2 倡导农产品购销体制方面的改革
        3.2.3 提出加快推进多种经营改革
    3.3 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改革发展
        3.3.1 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3.3.2 支持农民发展乡镇企业
        3.3.3 鼓励乡镇企业大发展
    3.4 倡导科教兴农的思想
        3.4.1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3.4.2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广农业科技
        3.4.3 努力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3.5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特点
        3.5.1 以思想解放为改革先导
        3.5.2 以农村实际为改革基础
        3.5.3 以农民利益为改革核心
        3.5.4 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改革突破口
第四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
    4.1 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
        4.1.1 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
        4.1.3 高扬的集体主义原则
    4.2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
        4.2.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时代定位
        4.2.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抉择
        4.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践要旨
    4.3 确立农民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
        4.3.1 农民是创造主体,改革要依靠农民
        4.3.2 农民是价值主体,改革要富裕农民
第五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5.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5.1.2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5.1.3 提供了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选择
        5.1.4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5.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现实挑战
        5.2.1 家庭承包制与现代农业是否相容
        5.2.2 “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效应如何评价
        5.2.3 “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巩固壮大
        5.2.4 “小岗模式”的典型意义怎样界定
    5.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5.3.1 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5.3.2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唯物主义理念
        5.3.3 突破陈规的改革创新精神
        5.3.4 广阔深邃的开放发展视野
        5.3.5 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一)“放开”“搞活”阶段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二)三次风波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第八章 结语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三、几点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二、着作
    三、论文
    四、报刊及档案
后记

(5)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发展的基础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总体图景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划分及演进过程
    (一)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关系向好阶段
    (二) 第二阶段 (1984—2003年) :改革由农村转入城市导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
    (三) 第三阶段 (2003—2012年) :统筹城乡战略带动城乡关系趋好
    (四) 第四阶段 (20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城乡全面发展阶段
三、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难点破解与应对策略

(6)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
    2. 研究成果述评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5. 研究方法
    6. 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一、民族成分确定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小结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5年
        二、1976年-1986年
        三、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0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 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后记

(7)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梳理
    三 研究内容与架构
    四 运用资料与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民经济组织的探索
    第三节 西方合作思想传播和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第四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小结
第二章 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第三节 人民公社改制的动因
    小结
第四章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农民的现实诉求和组织发动
    第二节 国家分配理论的政策牵引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分化
    第五节 山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析
    第六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模型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基于制度演化视角的湖北农村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制度演化相关理论
        2.1.1 制度演化的涵义及动力机制
        2.1.2 学习和组织在制度演化中的作用
        2.1.3 制度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2.2 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转型的模式、途径和目标
第3章 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的历程
    3.1 农村经济转型的起步阶段
        3.1.1 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普遍建立
        3.1.2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3.2 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
        3.2.1 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
        3.2.2 推进农业产业化阶段
        3.2.3 三大战略一起抓
    3.3 农村经济转型的迅速推进阶段
        3.3.1“一主三化”战略
        3.3.2 完善各方面体制
        3.3.3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4章 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案例及制度特色
    4.1 经济转型历程
        4.1.1 单一养殖模式到种养结合模式阶段
        4.1.2 虾稻连作基地的建设阶段
        4.1.3 龙头企业带动阶段
        4.1.4 技术引导落实配套服务阶段
        4.1.5 扩大影响实施品牌战略阶段
    4.2 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制度特色
    4.3 转型的经验总结
第5章 当前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5.1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5.2 产业化水平偏低
    5.3 规模化程度不够
    5.4 农业污染加剧
    5.5 品牌建设滞后
第6章 加快湖北省农村经济转型的对策
    6.1 走科技农业道路
    6.2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6.3 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6.4 走生态农业道路
    6.5 走品牌发展道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10)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渐推向市场阶段
三、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继续深入,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速
    (一)市场调节农产品产销和供求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加强涉农部门和服务机构职能
    (三)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并增加服务供给
    (四)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服务组织
四、90年代末至2008年,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阶段
    (一)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2. 发展现代流通业态。
        3. 加强市场秩序建设和政府监管、引导职能。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1. 鼓励涉农企业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
        2. 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3. 允许工商企业到农村经营农资。
        4. 鼓励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
    (四)加快传统服务组织改革进度
    (五)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五、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一)提升公益性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
    (二)引导各类经营性服务主体竞相发展
        1. 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国有粮食企业等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重新焕发生机。
        2. 涉农企业、市场平台、农民合作社等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引领农业产业链升级。
        3. 农村小微服务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4. 涉农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形成了多元配套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三)新主体、新业务、新业态加速涌现,并呈现区域集中、集聚发展态势
        1. 新型服务主体迅速涌现。
        2. 传统服务不断创新业态。
        3. 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区)集中。
六、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启示
    (一)需求扩张是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规模经济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提升方向
    (三)因地制宜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客观要求
    (四)顺势而为是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五)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发展是未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四、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 促导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袁芳烈与温州模式[J]. 胡方松. 温州人, 2019(09)
  • [3]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D]. 杨勇. 山西大学, 2018(04)
  • [4]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J]. 吴丰华,韩文龙. 学术月刊, 2018(04)
  • [6]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D]. PHUNG THI S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D]. 贺福中. 山西大学, 2017(02)
  • [8]基于制度演化视角的湖北农村经济转型研究[D]. 张欢欢.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9]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10]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 芦千文,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发展以供销社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促进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