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利用

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利用

一、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化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其信[1](2021)在《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全工艺过程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阶段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O3,主要贡献源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加强VOCs治理是控制PM2.5和O3污染的有效途径。VOCs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人为源影响,工业源占人为源的1/3~1/2。要控制人为源中VOCs,关键是控制工业源VOCs。煤化工行业属于VOCs排放重点行业,VOCs治理工作起步较晚,无针对性的源项排查指南、排放系数及排放标准,开展煤制油项目VOCs排放特征及全工艺过程管控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识别煤制油项目VOCs物料,开展VOCs源项排查,建立VOCs源项清单,开展有组织和无组织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项目VOCs排放特征明显,其中,有组织源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7.37%,无组织排放源占62.63%,在有组织源中,低温甲醇洗尾气VOCs排放量最大,占有组织排放总量的51.42%;燃烧烟气排放口中,气化热风炉排放气排放量最大,占燃烧烟气排放总量的84.33%;在无组织源中,废水集输、储存、处理过程逸散源排放量最大,占无组织排放源总量的75.61%。煤制油项目控制VOCs排放的重点是控制无组织排放,首要控制的有组织排放口是低温甲醇洗尾气排放和气化热风炉排放气。按动、静密封点分类,静密封点最多,占密封点总数的99.56%;按介质分类,重液体密封点最多,占密封点总数的59.73%;按组件类型分类,法兰密封点最多,占密封点总数的69.73%,阀门占19.29%;动静密封点泄漏率为0.07%,修复率达98.22%,修复后总泄漏率为0.0013%;法兰泄漏点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泄漏点的62.72%,其次是开口管线和阀门;轻液体最容易发生泄漏,其次是重液体;因螺栓松动造成泄漏的泄漏点占总泄漏点的73.37%,因阀门填料漏造成泄漏的占10.06%,螺栓松动是密封点泄漏的主要原因。按照2019年油品产量核算,吨油品VOCs排放1.68 kg,吨油品有组织VOCs排放0.41 kg,吨油品密封点VOCs排放0.0074 kg,减排0.0059 kg。采用系数法计算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量是相关方程法核算量的129.74倍,偏差较大;高压煤粉锅炉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平均为1.89 mg/m3,VOCs排放系数为0.015 g/kg煤(以非甲烷总烃计),在环境统计中采用现有系数计算煤制油项目锅炉VOCs排放总量,偏差较大。

郝志刚[2](2021)在《煤化工过程中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煤化工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煤炭为原材料并利用化学加工法实施生产过程,进而将煤炭转化成气体或者是转化成固态燃料,完成各种化学产品的生产制造。煤化工在采用化学加工法时会存在煤气化的加工过程与干馏的加工过程,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化学污染而不利于煤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或者废水,对于环境及人类健康都会产生严重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与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各种处理技术实现有效处理的目标。

崔荣基[3](2021)在《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发电不仅会释放出NOx和S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也会排放出大量的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治理以及粉煤灰的资源化合理化利用关乎着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目前,燃煤电厂多采用一对一的脱硫脱硝技术,其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氨逃逸、空预器堵塞、蓝色烟羽和催化剂失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粉煤灰利用也存在着综合利用率及高附加值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基于这些工程技术现状,本文提出了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新工艺,即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H2O2快速氧化NO,并结合碱吸收装置实现烟气协同脱硫脱硝。该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时符合以废治污、循环经济的新发展理念。以粉煤灰为原材料制备多种催化剂,测试其催化H2O2氧化NO的性能以及耦合碱吸收后的脱硫脱硝效率,并结合各种表征手段推测其反应机理。最后在设有烟气预氧化装置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开展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初步探究其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球磨和碱改性改善粉煤灰微观结构。湿法球磨对粉煤灰的破碎效果好于干法球磨,粉煤灰粒度随着球磨时间、粉煤灰与水的重量比以及球磨珠与粉煤灰的重量比的增大而不断降低。碱改性破坏了粉煤灰玻璃体中的硅铝网状结构,释放出活性氧化硅与氧化铝,同时使粉煤灰变得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通过磁选、碱酸复合处理制备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湿法磁选对煤粉锅炉粉煤灰的除铁效果要好于流化床锅炉粉煤灰,且磁选所得磁珠的全铁含量随着磁选次数、磁场强度、水灰重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粉煤灰粒度的减小先增大后降低。磁珠经过碱酸复合处理后,铝铁组分分别以氧化铝和赤铁矿的形式富集在磁珠表面,其中表面氧化铝数量的增加不仅提高了赤铁矿在表面的分散性,还增加了表面L酸酸量,促进H2O2在表面的吸附。而Fe OAl的形成导致催化剂带有大量的氧空缺位,这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Fe3+向Fe2+的转变,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催化H2O2氧化NO性能,结合碱液吸收可以实现90%左右的脱硝效率和100%脱硫效率。通过碱熔-水热晶化法合成粉煤灰基HY分子筛。粉煤灰基HY分子筛可以实现76%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效率与分子筛的B酸含量呈正相关,结合原位红外测试以及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结果推测,NO经过氧化以及非均相裂解而产生的NO+先取代HY分子筛中B酸的质子,然后被H2O2氧化成硝酸而离开分子筛表面,留下带有单电子轨道的B酸则作为催化活性中心催化H2O2氧化NO为硝酸。但硝酸会使分子筛的骨架铝脱除,进而导致结晶度降低,表面结构变差,B酸含量降低,因此催化稳定性变差。通过浓硫酸酸浸制备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浓硫酸高温酸浸不仅使粉煤灰中大量铝组分溶出,还会与脱铝残渣的硅羟基反应生成固体酸催化剂(Si O2-O-SO3H)。相比于原灰,所制得的固体酸催化剂比表面明显增大,吸水性增强,且表面L酸含量增多。该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催化H2O2氧化NO,催化氧化反应对H2O2浓度表现为零级反应,而对NO浓度表现为一级反应,指前因子与活化能分别为1.1×104 s-1和19870 J/mol。推测NO氧化机理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与H2O2之间的氢键进一步增强了氧原子的电负性,该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可以快速将NO氧化为NO2。在结合碱吸收情况下,可以实现92%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产物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脱硫产物为硫酸盐。粉煤灰基HY分子筛、铁基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烟气中NO与SO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时,增大氧含量有利于粉煤灰基HY分子筛和铁基催化剂脱硝效率的提高,而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脱硝效率不受氧含量变化的影响。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三种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流量以及反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在长时间脱硫脱硝中性能最为稳定,其催化H2O2氧化NO的工艺具备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低的经济性优势。基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开展NO预氧化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研究。实验条件为:双氧水浓度为15%,烟气湿度为6%,SO2浓度为1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Ca/(S+N)=1.6,催化氧化空速为81400 h-1,获得100%的脱硫效率和81.6%的脱硝效率。协同脱硫脱硝实验中,烟气中NO和SO2浓度、双氧水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停留时间影响烟气预氧化与床内碱吸收两个过程的化学反应,脱硝效率随着停留时间和双氧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烟气NO和S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烟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而脱硫效率主要受烟气入口温度影响较大,随着烟气入口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Ca/(S+N)和烟气湿度主要影响床内碱吸收过程,脱硫脱硝效率随着Ca/(S+N)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随着烟气湿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

朱丹丹[4](2021)在《煤气化细渣在土壤改良及水污染治理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气化渣是煤化工领域排放的一类大宗固废,其年产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同时对环境造成危害。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土地贫瘠化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煤气化渣的一种,煤气化细渣具有结构微细疏松、无定形碳含量丰富、反应活性较高和孔隙发达等特点,其在土壤改良和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深入探究了煤气化细渣的理化性质,通过选用合理的处置工艺,将其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水污染治理中,为煤气化细渣的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低成本治理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煤气化细渣比表面积大、孔结构丰富、含碳量高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其应用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将煤气化细渣与内蒙古沙化土壤混合进行温室培养、作物盆栽和大田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和小麦出苗率及大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煤气化细渣掺入量将土壤容重降低至1.05 cm3/g、p H降低为8.23、碳含量增加10.4倍、阳离子交换量增加至4.68 cmol/kg、饱和吸水量提高了52.5%且水分蒸发率显着降低。此外,煤气化细渣使盆栽实验中玉米和小麦的7天出苗率提高至100%,大田实验中两年改良组玉米生长情况优良、籽粒品质提高且产量增加了18%。2.基于煤气化细渣中非晶态硅质组分活性较高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通过测试煤气化细渣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有效硅的含量,对比煤气化细渣与其他几种含硅材料有效硅溶出量的差异发现:煤气化细渣中的有效硅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具有较稳定的释放量,均在57.96-62.86 g/kg之间;煤气化细渣与粉煤灰、钢渣等含硅材料相比有效硅含量较高。此外,水稻盆栽实验结果表明煤气化细渣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硅含量,促进水稻对有效硅的吸收,5%煤气化细渣处理组水稻茎秆中总硅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提升了22%。3.利用煤气化细渣优异的孔结构将其作为土壤有机肥腐植酸的缓释剂。通过吸附-解吸-再吸附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对腐植酸的吸附-解吸能力。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93 K、p H=7、吸附剂加入量为2.5 g/L时煤气化细渣对腐植酸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达60.67 mg/g。煤气化细渣对腐植酸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此外,煤气化细渣对腐植酸解吸率达到75%,并且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特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腐植酸缓释剂。4.基于煤气化细渣含碳量丰富、无机组分反应活性较高的特点将其作为原料制备可吸附水中NO3ˉ污染物的碳硅复合介孔材料。利用原位酸浸法将煤气化细渣中非晶态二氧化硅微珠中的部分氧化物溶出从而留下孔道,保留煤气化细渣中具有介孔结构的残余碳组分成功制备了碳硅复合介孔材料。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比表面积最大为目标对酸浸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出了比表面积为337.51 m2/g的样品CSMC-O。CSMC-O对水体中的NO3ˉ污染物展现出吸附特性,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受内扩散和吸附剂表面吸附位点影响较大。5.以煤气化细渣中酸溶后具有介孔结构且表面附着位点丰富的非晶态微珠(HSAM)作为负载基底制备可去除水中有机染料污染物Rh B的负载TiO2型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TiO2/HSAM。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和性能研究,优选出了最佳合成条件:TiO2:HSAM负载比例1:3、p H=2、煅烧温度500°C。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1:3-TiO2/HSAM-2-500对Rh B具有良好的去除率和光催化能力,在可见光照射8 h时总去除率达到88%。另外,1:3-TiO2/HSAM-2-500与以未酸溶处理的煤气化细渣非晶态微珠(SAM)为负载基底制备的复合材料1:3-TiO2/SAM-2-500以及纯TiO2相比具有更好的吸附-光催化能力。

孙映晖[5](2020)在《Co基氮掺杂碳材料催化CH4-CO2重整制合成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天然气为燃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占比在不断提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将CH4转化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化学产品和液体燃料是高效利用能源的重要途径。同时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也加剧了CO2的排放。CH4、CO2这两种气体的不合理化利用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现CO2的减排以及CH4的高效利用是全球关注的焦点。CH4-CO2重整反应不仅可以同时利用甲烷、二氧化碳两种温室气体并将其转化为合成气,且产物可以直接作为F-T合成的原料气合成碳链较长的烃类化合物。目前CH4-CO2重整反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副反应生成的积碳容易导致催化剂烧结并失活。因此,开发具有高活性、高抗烧结和积碳性能的重整反应催化剂是该研究的核心。本论文主要围绕非贵金属Co基催化剂展开,从影响活性金属的分散性、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从载体对Co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出发,考察了不同活性炭载体对Co基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活性炭载体发现,一方面具有较好物理结构性能的活性炭有助于提高活性金属在其表面的分散,改善碳材料载体和活性金属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反应过程活性金属的烧结,另一方面具有丰富酸碱性位的载体能够提高反应过程中对反应气体CO2的吸附,加速反应气体的活化和解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活性炭载体进行氮掺杂改性,通过在碳材料载体中引入含氮官能团来调节载体表面酸碱性及其电子转移性能,进而提高活性金属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以及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系统考察了氮掺杂改性过程中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掺氮量对碳材料载体吸附性能以及电子转移特性的影响,获得了氮掺杂改性条件与重整反应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从而优化出氮掺杂改性的最佳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氮掺杂改性后的碳材料为载体制备的Co基催化剂催化活性显着提高。改性后载体表面的吡啶氮等碱性官能团促进了CO2的吸附与活化,而吡咯氮促进了电子的转移,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氮掺杂改性后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Co2+的比例大幅增加,催化剂表面Co2+与Co3+周期性的氧化还原反应加速积碳的氧化,减少积碳在活性金属上的积累。其次,在氮掺杂碳材料Co基催化剂基础上进一步添加第二金属调节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详细考察了不同第二金属以及第二金属Ce与活性金属Co的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第二金属的添加对催化剂中Co2+/Co3+比例影响较大,金属Fe、Zr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催化剂中大部分Co2+被氧化成Co3+,而Ce的添加促使Co2+和Co3+的共同存在。不同Co/Ce比对催化剂中Co2+/Co3+比值有较大的影响,当Co/Ce=1时,催化剂中Co2+/Co3+比值更接近于1,钴铈双金属形成具有较强相互作用力的合金,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催化剂表面较高含量的化学吸附态氧加速了积碳的气化速率,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此外,在最佳Co-Ce双金属配比的基础上添加碱土金属助剂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表面化学性质,考察了碱土金属助剂种类以及钴铈双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助剂的添加改善了催化剂的碱性位,提高了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采用共浸渍法且添加助剂Ca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中双金属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且催化剂表面相等比例的Co2+/Co3+、较高含量的化学态吸附氧加速了重整反应速率,重整反应前后催化剂中活性金属仍保持较高的分散性,反应后催化剂的石墨化程度较低。而以顺序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重整反应后生成了大量碳纳米管,这也是该催化剂在较短反应时间内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最后,对1Co-1Ce-1Ca/AC-N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机理和宏观动力学进行探讨。通过在反应温度为800℃不同反应时间下催化剂的FTIR和XPS分析结果初步得到反应气体CH4、CO2在催化剂1Co-1Ce-1Ca/AC-N上的作用机理。将实验得到的动力学参数通过PL模型、ERⅠ模型、ERⅡ模型以及LH四种不同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在650-800℃之间,LH模型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该模型能够较好呈现出不同反应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该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别为:k=2.11×exp(124,00/RT),KCH4=3.09×10-6×exp(-117,000/RT),KCO2=0.014×exp(-47,000/RT)。

吴应[6](2020)在《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面临着PM2.5和臭氧(O3)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因此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PM2.5和O3的共同前体物而受到了政府、企业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和地方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工业涂装都被列为VOCs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上海市已经制定了汽车、船舶和家具制造业涉及涂装工序的排放标准,但是针对其他工业涂装工序尚未发布专门的排放标准。论文基于行业调研、现场实测和模型模拟对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标准体系展开研究,并对工业涂装工序综合环境效益展开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上海市涉及涂装的主要八个行业共计71 1家规模以上的工业涂装企业,分别从涂料使用情况和VOCs排放情况展开分析。从涂料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家具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源头环保型涂料替代比例逐步提高,但上海市工业涂装行业整体上还是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从VOCs排放量占比上看,上海市针对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和家具制造这三个行业制定排放标准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同时应该注意单位产值VOCs排放量高的行业,比如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设备制造业等。(2)从行业分类和涂料性质两方面调研了美国SPECIATE数据库中涉及工业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情况;对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进行实测和调研,发现工业涂装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以芳香烃、含氧VOCs和卤代烃为主,基于特征污染物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值与实测浓度,研究筛选了需重点管控的反应活性强的有机污染物。(3)通过资料调研、模型分析和现场监测,对工业涂装控制标准体系中源头控制指标、过程控制指标、末端治理效率指标和现场监控指标进行了研究。基于比较分析,提出源头控制指标上采用国家强制性标准或国家推荐性标准;研究了局部废气收集效率与集气罩距离污染源位置的关系;实测了上海市工业涂装企业主要处理技术的处理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VOCs表征方法和排放控制指标,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建议。(4)基于跨介质环境污染分析的方法,选取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POCP)评估方法和霾污染生成潜势(HPCP)评估方法进行评价;结合实测和调研数据,基于不同替代技术和治理情景,分析了源头替代和末端处理技术的综合环境效益,为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刘宇彤[7](2019)在《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能源、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除了常规的大气污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诱因;除了影响环境,VOCs还具有高危的生物毒性,对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都具有潜在危害。在众多的排放源中工业排放是环境中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工业源VOCs排放将有利于降低PM2.5和O3的浓度,对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非常重要。我国现有的VOCs废气处理模式为“一企一策”,即每个企业负责对自己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然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排放VOCs成分及浓度不规律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技术及经济能力有限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废气处理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如果能将企业排放的VOCs废气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既可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又方便对处理效果进行监管。基于此,本论文将从技术、环境和经济可行性为切入点对工业集中区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的集中处理模式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对吸附-催化燃烧和吸附-冷凝回收两种集成技术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通过生命周期分析法(LCA)对不同技术、材料组合的VOCs处理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最后,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CBA)对工业VOCs集中化处理模式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价。本论文基于不同处理技术和运行模式进行建模和模拟,从技术、环境和经济多重视角对VOCs集中处理模式进行全面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从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工业集中区VOCs废气末端处理的技术选择、辅助材料选择以及集中化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工业VOCs集中控制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1、根据对我国工业VOCs排放源的调查研究,选择甲苯、乙酸乙酯和丙酮三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代表。为了模拟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将VOCs的总浓度设定为350 mg/m3,污染源排放量分别为50000m3/h、8000 m3/h、5000 m3/h和3000 m3/h。综合分析VOCs废气的排放量、组成、性质、温度和压力等条件选择吸附-催化燃烧和吸附-冷凝回收两种集成技术作为VOCs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在吸附阶段选择活性炭和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催化燃烧阶段选择CuO作为催化剂。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南,对处理工艺各阶段的设备部件进行选择与设计,构建VOCs处理模型。2、为了得到可对比的平行数据,对不同技术、材料组合的VOCs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室建模,并对VOCs处理效果进行模拟,VOCs集成处理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分为以下单元:VOCs生成单元、吸附浓缩单元、催化燃烧单元、冷凝回收单元。其中吸附浓缩单元包括VOCs吸附-脱附过程和两种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生产过程;催化燃烧单元包括VOCs分解过程及催化剂生产过程。对四种不同处理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四种处理系统的物质流及能量流具体数据,为生命周期清单编制提供数据支持。3、利用实验模拟数据以及Eco-invent数据库,采用LCA软件SimaPro8.0对模拟的四套VOCs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ReCiPe Midpoint(H)V1.09/World Recipe H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同时通过能量平衡计算对各系统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评价。在LCA的分类阶段,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VOCs处理系统的3大类、8种环境影响类别:能源相关影响(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消耗)、健康相关影响(人类毒性、颗粒物形成、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和其他影响(酸化、淡水富营养化)。研究结果表明:VOCs集成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毒性潜势、颗粒物形成和化石能源消耗上。在所有影响类别中,人类毒性在四种情景都展现出了最严重的影响,其占总环境影响分别为63.9%、68.2%、67.5%和71.8%。电力消耗、废物/副产物以及材料生产对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消耗、人类毒性、颗粒物形成、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的影响最大,陆地酸化主要受材料生产、废物/副产物和设备制造的影响,而淡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设备制造和材料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就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方面来看,吸附-冷凝回收工艺优于吸附-催化燃烧,分子筛吸附剂优于活性炭吸附剂。4、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工业集中区进行VOCs集中化处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设计直接集中和“一拖多”集中两种运行模式,并在选定的技术条件下建立基于集中化和分散化的VOCs处理情景:基准情景(BS)、能量循环情景(ERS)和有机物回收情景(MRS)。对每种情景的成本进行核算,然后利用成本效益法对各情景的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ERS情景下两种废气集中模式进行对比发现,“一拖多”运行模式优化了VOCs废气集中输送模式,降低了废气输送的电力成本,其运行成本是直接集中运行模式的69%,经济性能更优;在ERS情景和BS情景的对比中,ERS“一拖多”集中模式的运营成本比BS情景降低了11.8%,更具成本优势。在将预期收入计入时,BS情景总成本分别高于ERS和MRS“一拖多”集中化情景17.6%和24%,“一拖多”模式下MRS情景的总运营成本低于ERS情景5.9%,表明冷凝回收技术的成本效益更优。在对各情景下的VOCs处理工艺成本分解分析中发现,在BS和ERS情景中吸附单元的运行成本最高,主要来自于吸附剂更换与电力消耗的贡献;其次是集气单元,主要来自更换过滤棉的费用。在MRS情景中,运行成本主要来自吸附单元和脱附单元。

隋光辉[8](2019)在《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生物质来源广种类多,而且能够替代化石资源从而缓解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物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糠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也是生物燃料的前驱体,因此开发糠醛生产的绿色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糠醛传统“一步法”生产工艺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问题,推进糠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创新性“两步法”工艺技术,即半纤维水解、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气相中和技术研究糠醛的连续生产工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合成了苯酚-糠醛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开发了糠醛的应用领域(第五章)。生物质原料水解后的残渣(这里指稻壳水解残渣)经过炭化、硅炭分离后,炭和硅分别制成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达到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的目的(第六章)。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生物质的半纤维素水解。根据玉米芯、玉米秸秆和稻壳中半纤维素含量不同,玉米芯采用一次水解法,玉米秸秆和稻壳采用三次水解法,通过优化水解条件获得:(1)玉米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酸浓度9.0 wt%、固液比1: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00℃,获得的木糖浓度9.5 wt%;(2)玉米秸秆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5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3)稻壳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0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此外,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的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玉米芯半纤维素活化能为27.90 kJ/mol,木糖降解的活化能为5.19 kJ/mol。2、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采用固定床酸催化法研究了木糖脱水环化转化为糠醛的过程。主要研究了催化剂酸浓度、反应温度、木糖浓度、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糠醛收率的影响,其中助催化剂种类对糠醛收率的影响从小到大的顺序为:Na2SO4<MgSO4<无助催化剂<FeCl3·6H2O<ZnCl2<MgCl2·6H2O<NaCl,糠醛收率可达到74.1%。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反应体系中,高浓度的H+抑制了路易斯酸(强酸弱碱盐)的水解作用,所以对提高糠醛的收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木糖脱水制备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2.5 mol/L,反应温度170℃,木糖浓度10.0 wt%,氯化钠70.0 g。分别以木糖液、玉米芯水解液、玉米秸秆水解液及稻壳水解液为原料,糠醛收率分别为74.3%、73.7%、73.1%、73.1%。N2分离糠醛的研究表明:N2有助于糠醛蒸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3、醛汽气相中和。本工艺解决了糠醛蒸汽的酸度问题,研究了中和剂种类、浓度、中和温度对糠醛的收率和酸度的影响,同时也对酸进行回收再利用。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阳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的收率影响不大;不同阴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收率和糠醛酸度的影响顺序为:SO42->Cl->CO32->OH-。考虑到成本及回收再利用问题,本文采用硫酸钠为中和剂,吸收了酸的硫酸钠溶液经调整酸度和氯化钠含量,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转化为糠醛的工艺中,糠醛的收率可以达到72.6%。4、糠醛的应用。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研究了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应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苯酚-糠醛树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酚醛摩尔比1:1,碱用量为苯酚的28 wt%,碱浓度20 wt%,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采用葡萄糖、木糖替代糠醛合成了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树脂形成的一种可能的机理。树脂用作木材胶黏剂时,当葡萄糖替代率为50%时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胶黏剂具有最大的胶合强度为0.85 MPa。5、木糖渣的高效利用。以稻壳水解后的残渣(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和SiO2)为原料,经过炭化、硅炭分离、活化等工艺制备电容炭,对电容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 mL 8.0 wt%NaOH溶液活化制得的电容炭C2具有最大的比电容为77.3 F/g,经过5000次循环恒流充放电后电容保留率在99.0%以上,比表面积为950 m2/g,孔容为0.72 cm3/g。分离的硅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钙晶须,结果表明:硅酸钙晶须为扫帚状的针钠钙石晶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综上,本论文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创新性技术,如“三次水解法”、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醛汽气相中和法等技术制备糠醛,将木糖渣综合利用制备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这为糠醛的洁净生产工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是一条技术性、环保性、经济性都可行的新型工艺路线。

许泽东[9](2019)在《钴的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同时具备了双电层电容器以及法拉第赝电容器的优点,而且可以通过利用两种具有不同的工作电位窗口的电极活性材料,通过让两者互相匹配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提高所制备电容器的电压窗口,进而更高效的提高能量密度(E=1/2 CV2)。非对称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比电容。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钴的氧族元素化合物。因为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等这些重要的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在催化剂、环境优化方面包括污水处理以及染料太阳能电池等相关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钴的氧族化合物,通过在相同电解质溶液中利用几种不同性质的电极活性物质,同活性炭(AC)一起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并且逐一研究了这几种电极材料所具备的电化学性能。其中,主要研究的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将Co3O4原位制备在多孔泡沫镍基底上。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于泡沫镍基底上合成具有花簇状的Co3O4,在三电极体系中,在1 A g-1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它的比电容高达1352 F g-1。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之后,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分别为36.3 Wh kg-1和707.9 W kg-1。3000次连续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3.8%。表明该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2)以多孔泡沫镍为基底,利用简单水热方法,将CoS2负载在多孔的泡沫镍上面,以制备成具有八面体结构的CoS2。在三电极体系中,在1 A g-1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它的比电容高达1786 F g-1。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之后,在1 A g-1的电流密度比电容118.6 F g-1,能量密度39.9 Wh kg-1,对应功率密度为780.5 W kg-1,循环充放电5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6.0%,循环稳定性佳。(3)利用水热法使介孔Co0.85Se原位生长在泡沫镍上,作正极材料。Co0.85Se电极显示出良好的赝电容,质量比电容达1436 F g-1(电流密度1 A g-1)。将Co0.85Se和AC作为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显示了高的质量比电容、大的工作电压窗口。能量密度为39.8 Wh kg-1且循环稳定性良好,在2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1%。

骆亮[10](2019)在《基于低共熔溶剂体系预处理甘蔗渣的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绿色试剂,应用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本研究以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制备低共熔溶剂,并分别结合甘油、乙二醇、聚乙二醇,组成溶剂体系。以甘蔗渣为底物,考察不同条件下预处理效果,并尝试对底物进行多途径利用。分别考察DES不同用量结合甘油/乙二醇/聚乙二醇预处理甘蔗渣时,以还原糖浓度、酶解效率为指标。选定DES结合聚乙二醇组成的溶剂体系为后续实验考察体系。以DES结合聚乙二醇作为溶剂体系,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以酶解效率、还原糖浓度为指标的最佳预处理条件:溶剂体系(20 g DES、30 g聚乙二醇)、130℃下反应90 min。优化实验后,甘蔗渣纤维素含量达68.01%、总可发酵糖浓度为13.619 g/L,酶解效率达79.51%,木质素去除率达53.15%。同时考察预处理后蔗渣生产乙醇能力,利用酿酒酵母对预处理后蔗渣分别进行分步/同步糖化发酵。分步糖化发酵在9 h达到4.63 g/L,同步糖化发酵24 h达到最高为2.92 g/L。并且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预处理前后蔗渣进行表征。利用酶解后残渣制备木质素基的生物炭材料。检测生物炭材料的吸附能力,对其进行XRD、FTIR表征,并用生物炭材料吸附经溶剂体系预处理后产生的黑液,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二、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化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全工艺过程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气生态环境现状
        1.1.2 首要污染物组成及来源分析
    1.2 挥发性有机物管理现状
        1.2.1 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及治理
        1.2.2 挥发性有机物防治政策及标准
        1.2.3 挥发性有机物管控现状
    1.3 煤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2 某煤制油项目概况
    2.1 项目所在园区概况
    2.2 项目整体概况
    2.3 主工艺装置简介
        2.3.1 空分装置
        2.3.2 气化装置
        2.3.3 合成气净化装置
        2.3.4 甲醇合成装置
        2.3.5 油品合成装置
        2.3.6 油品加工装置
        2.3.7 硫回收装置
        2.3.8 动力站装置
        2.3.9 液体灌区
        2.3.10 水系统
    2.4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简介
        2.4.1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设计情况
        2.4.2 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情况
    2.5 研究期间装置运行情况
3 某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源项排查情况
    3.1 受控装置判定
    3.2 排查方法及排查范围
    3.3 源项排查情况
        3.3.1 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VOCs污染源排查
        3.3.2 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VOCs污染源排查
        3.3.3 有机液体装卸损失VOCs污染源排查
        3.3.4 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逸散VOCs污染源排查
        3.3.5 其他源项VOCs污染源排查
    3.4 源项排查结论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某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与分析
    4.1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情况
        4.1.1 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4.1.2 检测结果
    4.2 检测结果分析
        4.2.1 有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分析
        4.2.2 LDAR检测分析
        4.2.3 排放量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某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全工艺过程管控情况分析
    5.1 煤制油项目源头管控情况
        5.1.1 原辅材料使用及管控
        5.1.2 生产工艺装置
        5.1.3 输送过程
    5.2 煤制油项目过程控制情况
        5.2.1 开展设备与管线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5.2.2 储罐管理
        5.2.3 装卸管理
        5.2.4 污水处理
        5.2.5 循环水系统
        5.2.6 非正常工况管理
        5.2.7 其他过程管理
    5.3 煤制油项目末端治理情况
        5.3.1 储罐
        5.3.2 装卸
        5.3.3 废水液面
        5.3.4 工艺有组织
    5.4 某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管控问题分析
        5.4.1 存在问题
        5.4.2 拟采取措施
6 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煤化工过程中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处理的重要性
    1.1 水质特点
    1.2 处理的重要性
2 废水的来源
3 对废水实施的处理技术
    3.1 预处理技术的应用
        3.1.1 气浮技术
        3.1.2 混凝沉淀技术
        3.1.3 萃取溶解技术
        3.1.4 MPA化学沉淀技术
    3.2 生化处理技术
        3.2.1 固定技术
        3.2.2 SBR技术
    3.3 深度处理技术
        3.3.1 活性炭处理技术
        3.3.2 臭氧氧化技术
        3.3.3 湿度催化技术
    3.4 多元协同催化氧化技术
4 结语

(3)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1.1.1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
        1.1.2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1.2 燃煤烟气协同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固相吸附/再生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2.2 气固催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2.3 吸收剂喷射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2.4 催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2.5 氧化剂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2.6 高能电子活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1.3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1.3.1 粉煤灰的产生与危害
        1.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1.3.3 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脱硫脱硝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固定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2.2.1 平台简介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2.3.1 平台简介
        2.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4 脱除效率计算方法
    2.5 催化剂及反应产物表征手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煤灰活化与磁选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
    3.3 粉煤灰活化
        3.3.1 粉煤灰机械球磨
        3.3.2 粉煤灰改性研究
    3.4 粉煤灰磁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实验
        4.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4.3.2 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4.3.3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4.3.4 铁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4.4 磁珠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4.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4.2 脱硫脱硝性能
        4.4.3 脱硫脱硝产物及反应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粉煤灰基HY分子筛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5.1 引言
    5.2 分子筛制备与处理
    5.3 粉煤灰基 HY 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5.3.1 碱熔处理对粉煤灰的影响
        5.3.2 碱度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3.3 导向剂添加量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3.4 硅铝比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3.5 晶化时间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4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分析
        5.4.1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
        5.4.2 HY分子筛脱硫脱硝机理分析
    5.5 硝酸处理对HY分子筛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5.5.1 分子筛表征分析
        5.5.2 脱硫脱硝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6.1 引言
    6.2 催化剂制备
    6.3 催化剂表征分析
        6.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6.3.2 催化剂的XPS表征
        6.3.3 催化剂表面酸性表征
        6.3.4 催化剂TG表征
        6.3.5 催化剂SEM表征
        6.3.6 催化剂BET表征
    6.4 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性能
    6.5 酸处理时间与温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6.6 固体酸催化 H_2O_2氧化 NO的脱硝反应动力学
        6.6.1 内外扩散影响
        6.6.2 反应级数
        6.6.3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6.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机理推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粉煤灰基催化剂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
    7.1 前言
    7.2 催化性能分析
        7.2.1 烟气组分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7.2.2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7.2.3 H_2O_2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7.2.4 催化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7.2.5 催化剂剂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7.3 催化稳定性分析
    7.4 经济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试验研究
    8.1 前言
    8.2 烟气循环流化床试验操作参数
        8.2.1 催化剂用量
        8.2.2 颗粒带出气速
        8.2.3 操作气速与停留时间
        8.2.4 双氧水浓度与流量
        8.2.5 模拟烟气各组分浓度
        8.2.6 烟气湿度
        8.2.7 流化床入口温度
        8.2.8 Ca/(S+N)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停留时间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2 双氧水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3 Ca/(S+N)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4 烟气湿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5 入口烟气温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6 烟气SO_2和NO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8.3.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反应路径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煤气化细渣在土壤改良及水污染治理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煤气化渣概述
        1.1.1 煤气化渣的产生
        1.1.2 煤气化渣的危害
        1.1.3 煤气化渣的性质
        1.1.4 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2 煤气化细渣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前景
        1.2.1 沙化土壤的危害及其改善方法简介
        1.2.2 有效硅简介
        1.2.3 有机肥腐植酸简介
    1.3 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1.3.1 水污染简介
        1.3.2 介孔材料简介
        1.3.3 负载TiO_2复合材料简介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煤气化细渣的理化性质
        2.1.1 煤气化细渣的化学成分分析
        2.1.2 煤气化细渣的物相分析
        2.1.3 煤气化细渣的热分析
        2.1.4 煤气化细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2.1.5 煤气化细渣的拉曼光谱分析
        2.1.6 煤气化细渣的粒度分布分析
        2.1.7 煤气化细渣的孔结构分析
        2.1.8 煤气化细渣的微观形貌分析
    2.2 实验化学试剂
    2.3 实验设备和仪器
    2.4 测试仪器及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2.4.2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2.4.3 孔结构分析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第3章 煤气化细渣对沙化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沙化土壤的性质
        3.2.2 培养实验与理化性质的测试方法
        3.2.3 盆栽实验
        3.2.4 大田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煤气化细渣对沙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2 煤气化细渣对玉米和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3.3.3 煤气化细渣对大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3.4 煤气化细渣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气化细渣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土壤和原料的性质
        4.2.2 煤气化细渣的不同处理方式
        4.2.3 有效硅含量的测试方法
        4.2.4 水稻盆栽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处理条件对煤气化细渣中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4.3.2 煤气化细渣与其他几种含硅材料有效硅含量对比研究
        4.3.3 煤气化细渣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效硅的机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气化细渣对腐植酸的吸附与缓释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批量吸附实验
        5.2.2 解吸与再吸附实验
        5.2.3 吸附方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附动力学
        5.3.2 等温吸附和吸附热力学
        5.3.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5.3.4 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5.3.5 解吸和再吸附的研究
        5.3.6 煤气化细渣吸附-缓释腐植酸的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气化细渣制备碳硅复合介孔材料及其对水体中NO_3ˉ吸附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碳硅复合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6.2.2 Box-Behnken试验设计
        6.2.3 除碳处理实验
        6.2.4 碳硅复合介孔材料对NO_3ˉ的吸附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条件对氧化物浸出率的影响
        6.3.2 碳硅复合介孔材料的形成机制分析
        6.3.3 Box-Behnken试验结果分析
        6.3.4 碳硅复合介孔材料的表征分析
        6.3.5 碳硅复合介孔材料对NO_3ˉ的吸附机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煤气化细渣制备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对水体中Rh B去除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
        7.2.2 Rh B的吸附与降解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7.3.2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7.3.3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7.3.4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分析
        7.3.5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对Rh B的去除机制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Co基氮掺杂碳材料催化CH4-CO2重整制合成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CH_4制合成气反应途径
        1.2.1 CH_4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
        1.2.2 CH_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1.2.3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
    1.3 CH_4-CO_2重整反应催化剂研究
        1.3.1 活性金属的选择
        1.3.2 载体的选择
        1.3.3 助剂的选择
    1.4 CH_4-CO_2重整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1.4.1 CH_4-CO_2重整反应机理
        1.4.2 CH_4-CO_2重整反应动力学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制备
    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2.4.1 实验装置
        2.4.2 反应器温度设置
        2.4.3 实验数据处理
    2.5 催化剂表征分析
        2.5.1 N_2吸附脱附(BET)
        2.5.2 X射线衍射(XRD)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5.5 程序升温还原/吸附(H_2-TPR、NH_3/CO_2-TPD)
        2.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7 拉曼光谱(Raman)
        2.5.8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
第三章 不同碳材料Co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碳材料载体催化剂反应前表征分析
        3.3.2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掺杂碳材料Co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掺氮改性载体及催化剂物理结构特性
        4.3.2 掺氮改性催化剂活性金属分散度
        4.3.3 掺氮改性催化剂表面原子化学性质
        4.3.4 掺氮改性催化剂反应性能
        4.3.5 掺氮改性催化剂重整反应后表征结果
        4.3.6 焙烧温度对掺氮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3.7 掺氮量对掺氮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氮改性不同双金属催化剂反应前表征分析
        5.3.2 氮改性不同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
        5.3.3 氮改性不同双金属催化剂反应后表征分析
        5.3.4 不同Co-Ce配比催化剂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
        5.3.5 掺氮改性对相同Co-Ce配比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助剂对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
    6.1 引言
    6.2 催化剂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添加碱土金属助剂催化剂反应前表征分析
        6.3.2 添加碱土金属助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6.3.3 添加碱土金属助剂催化剂反应后表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1Co-1Ce-1Ca/AC-N催化剂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7.1 引言
    7.2 反应机理
    7.3 反应动力学
        7.3.1 排除外扩散
        7.3.2 反应动力学模型
        7.3.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7.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VOCs的来源
    2.2 工业涂装的基本概念
    2.3 工业涂装VOCs排放特征
    2.4 工业涂装VOCs控制技术
    2.5 国内外工业涂装VOCs控制标准体系
        2.5.1 美国工业涂装VOCs控制标准体系
        2.5.2 欧盟工业涂装VOCs控制标准体系
        2.5.3 国内工业涂装VOCs控制标准体系
    2.6 VOCs控制技术的综合环境效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采样仪器与操作
        3.2.1 采样材料
        3.2.2 采样装置
        3.2.3 采样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VOCs表征指标
        3.3.1 VOCs计算方法
        3.3.2 线性回归分析
    3.4 FLOW-3D模拟
    3.5 技术路线
第4章 上海市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工业涂装工序基本概况
        4.2.1 调研情况
        4.2.2 涂料使用情况
        4.2.3 排放情况
    4.3 美国SPECIATE数据库中重点行业工业涂装工序VOCs排放特征研究
        4.3.1 行业分类
        4.3.2 涂料性质分类
        4.3.3 对比分析
    4.4 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工序VOCs排放物种实测结果
        4.4.1 弹簧制造业
        4.4.2 钢结构制造业
        4.4.3 集装箱制造业
        4.4.4 通用设备制造业
        4.4.5 汽车零配件制造业
        4.4.6 客车整车制造业
        4.4.7 汽车整车制造业
        4.4.8 塑料制品业
        4.4.9 家具制造业
        4.4.10 船舶制造业
        4.4.11 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点工业涂装工序VOCs控制标准体系研究
    5.1 引言
    5.2 源头控制指标
        5.2.1 汽车涂装源头控制指标比较
        5.2.2 家具涂装源头控制指标比较
        5.2.3 船舶涂装源头控制指标比较
        5.2.4 源头控制指标比较结果
    5.3 工艺过程控制指标
        5.3.1 关于工艺过程控制的指标
        5.3.2 工艺过程控制的FLOW-3D模拟研究
    5.4 末端治理技术处理效率指标
        5.4.1 样品数量
        5.4.2 末端治理技术处理效率研究
    5.5 排放控制指标
        5.5.1 VOCs表征与分析方法
        5.5.2 有组织VOCs排放指标
    5.6 标准体系建议
        5.6.1 源头控制指标
        5.6.2 有组织排放控制
        5.6.3 无组织排放控制
        5.6.4 污染物监测要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涂装工序全过程综合环境效益分析
    6.1 引言
    6.2 环境效益分析体系的建立
        6.2.1 环境效益分析体系
        6.2.2 环境效益分析体系评价方法
        6.2.3 污染因子的确定与计算
    6.3 溶剂替代环境效益分析
        6.3.1 情景设置
        6.3.2 溶剂替代环境效益分析计算
        6.3.3 不同情景评价结果及分析
    6.4 实测案例废气处理技术的环境效益分析
        6.4.1 活性炭吸附脱附-冷凝回收处理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6.4.2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6.4.3 RTO处理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VOCs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1.2.2 环境治理工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1.2.3 环境治理工程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1.2.4 主要启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模型方法
        2.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2.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第3章 工业VOCs废气排放与治理现状
    3.1 VOCs来源及危害
        3.1.1 VOCs来源及特征
        3.1.2 VOCs的危害
    3.2 工业VOCs排放现状
        3.2.1 VOCs生产环节
        3.2.2 VOCs储运环节
        3.2.3 VOCs原料的使用环节
        3.2.4 含VOCs产品使用环节
    3.3 工业VOCs治理存在的问题
        3.3.1 处理难度大
        3.3.2 监管难度大
        3.3.3 政策法规不完善
    3.4 工业VOCs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3.4.1 提高VOCs减排效果
        3.4.2 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4.3 便于监督管理
第4章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工艺设计
    4.1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工艺方案
        4.1.1 污染源VOCs构成及风量设定
        4.1.2 设计原则和依据
        4.1.3 工艺选择及材料选配
    4.2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单元设计
        4.2.1 集气罩与过滤棉装置
        4.2.2 吸附装置
        4.2.3 催化燃烧与热回用装置
        4.2.4 冷凝回收装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建模与模拟
    5.1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技术识别
    5.2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建模
        5.2.1 VOCs生成单元
        5.2.2 活性炭吸附单元
        5.2.3 分子筛吸附单元
        5.2.4 催化燃烧单元
        5.2.5 冷凝回收单元
    5.3 工业VOCs废气集成处理系统技术性能分析
        5.3.1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
        5.3.2 分子筛吸附-催化燃烧
        5.3.3 活性炭吸附-冷凝回收
        5.3.4 分子筛吸附-冷凝回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VOCs集成处理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VOCs集成处理过程生命周期分析框架
    6.2 生命周期目标与范围定义
    6.3 工业VOCs处理技术组合情景设置
    6.4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6.5 能量平衡
    6.6 敏感性分析
    6.7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6.7.1 气候变化影响
        6.7.2 化石能源消耗影响
        6.7.3 人类毒性潜势影响
        6.7.4 颗粒物形成影响
        6.7.5 陆地生态毒性影响
        6.7.6 淡水生态毒性影响
        6.7.7 陆地酸化
        6.7.8 淡水富营养化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业VOCs废气集中处理经济可行性分析
    7.1 工业VOCs废气集中化处理模式分析
        7.1.1 直接集中法
        7.1.2 “一拖多”集中法
    7.2 情景设置与处理单元设计
        7.2.1 B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7.2.2 ER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7.2.3 MRS情景下VOCs处理单元设计
    7.3 工业集中区VOCs废气集中处理经济分析
        7.3.1 工业VOCs废气处理情景经济分析方法
        7.3.2 直接集中方案和一拖多集中方案成本对比分析
        7.3.3 一拖多集中方案与分散化方案的成本对比分析
        7.3.4 三种情景下VOCs处理成本效益分析
        7.3.5 三种情景下VOCs处理成本分解分析
    7.4 工业集中区VOCs集中处理的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概述
        1.1.1 生物质组成
        1.1.2 生物质的应用技术
    1.2 糠醛
        1.2.1 糠醛的物理性质
        1.2.2 糠醛的化学性质
        1.2.3 糠醛的主要用途
    1.3 糠醛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1.3.1 糠醛的工业发展历程
        1.3.2 糠醛的研究进展
        1.3.3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
    1.4 糠醛形成机理及动力学
        1.4.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1.4.2 糠醛形成的反应机理
        1.4.3 糠醛形成过程中的副反应
    1.5 糠醛在树脂中的应用
        1.5.1 酚醛树脂
        1.5.2 苯酚-糠醛树脂
    1.6 多孔活性炭简介
        1.6.1 活性炭制备方法
        1.6.2 炭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质水解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药品及仪器
        2.2.1 药品及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芯的一次水解法
        2.3.2 玉米秸秆、稻壳的三次水解法
    2.4 分析测式
        2.4.1 生物质组成分析
        2.4.2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2.5 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2.5.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2.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1 玉米芯的水解研究
        2.6.2 玉米秸秆的三次水解研究
        2.6.3 稻壳的三次水解的研究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生产糠醛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糠醛的制备
        3.3.2 氮气汽提工艺
    3.4 测试方法
        3.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3.4.2 糠醛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催化剂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3.5.2 反应温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3.5.3 木糖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3.5.4 助催化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3.5.5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3.5.6 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3.5.7 氮气汽提工艺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醛汽气相中和与酸回收工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醛汽气相中和
        4.3.2 酸的再利用
    4.4 测试方法
        4.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4.4.2 糠醛酸度检测
    4.5 醛汽气相中和机理
        4.5.1 气液传质双膜理论
        4.5.2 中和剂的选择
        4.5.3 反应机理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1 金属阳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4.6.2 阴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4.6.3 中和剂浓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4.6.4 中和温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4.6.5 混合中和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4.6.6 酸的再利用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物质基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苯酚-糠醛树脂(PFu resin)的合成
        5.3.2 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PFuG resin)的合成
        5.3.3 苯酚-木糖树脂(PX resin)的合成
    5.4 测试方法
        5.4.1 固体含量测定
        5.4.2 游离苯酚含量测定
        5.4.3 胶合强度
        5.4.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5.4.5 红外测试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各因素对苯酚糠醛树脂性能的影响
        5.5.2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5.5.3 苯酚-糠醛-醛糖树脂性能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壳基电容炭联产硅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1 药品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电容炭的制备
        6.3.2 硅酸钙晶须的制备
        6.3.3 电极的制备方法
    6.4 测试方法
        6.4.1 循环伏安法
        6.4.2 恒流充放电
        6.4.3 物理性能表征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1 电化学分析
        6.5.2 N2吸附-脱附分析
        6.5.3 硅酸钙晶须的表征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钴的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超级电容器结构、工作的原理和性能评价
        1.1.1 超级电容器结构
        1.1.2 工作的原理
        1.1.3 性能评估
    1.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2.1 碳基材料
        1.2.2 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
        1.2.3 导电聚合物
    1.3 超级电容器电解质体系
        1.3.1 水系电解质
        1.3.2 有机电解质
        1.3.3 离子液体电解质
        1.3.4 固态(准固态)电解质
    1.4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方向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5.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1.5.2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研究方法
    2.1 实验药品、仪器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表征测试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Co_3O_4纳米簇//AC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Co_3O_4纳米簇的制备
        3.2.2 组装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极材料的表征
        3.3.2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oS_2八面体//AC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八面体CoS_2电极的制备
        4.2.2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极材料的物理性能
        4.3.2 CoS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4.3.3 CoS_2//AC非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o_(0.85)Se纳米片//AC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电极材料的物理性能
        5.3.2 Co_(0.85)Se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5.3.3 Co_(0.85)Se//AC非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低共熔溶剂体系预处理甘蔗渣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甘蔗渣及其性质
    1.3 甘蔗渣预处理方法的进展
    1.4 甘蔗渣秸秆类发酵方式
    1.5 秸秆类生物质预处理阶段的抑制物
    1.6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导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共熔溶剂体系预处理甘蔗渣及溶剂体系的回收利用
    3.1 导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蔗渣发酵能力及表征
    4.1 导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酶解后蔗渣残留物制备炭材料吸附预处理黑液研究
    5.1 导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化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制油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全工艺过程管控研究[D]. 周其信. 浙江大学, 2021
  • [2]煤化工过程中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J]. 郝志刚. 云南化工, 2021(06)
  • [3]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D]. 崔荣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煤气化细渣在土壤改良及水污染治理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 朱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5]Co基氮掺杂碳材料催化CH4-CO2重整制合成气研究[D]. 孙映晖.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标准体系研究[D]. 吴应.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D]. 刘宇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8]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D]. 隋光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钴的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许泽东. 华侨大学, 2019(01)
  • [10]基于低共熔溶剂体系预处理甘蔗渣的利用研究[D]. 骆亮. 暨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ZL100活性炭生产中能源的合理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