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电台转型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

BBC电台转型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

一、BBC电台转变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朱丽霞[3](2021)在《台湾地区形意拳的传承发展研究 ——以台北易宗唐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意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自信的当下,理应充分显现其文化底蕴,厘清其所刻画的社会路径,彰显其作为武术文化基因对传统文化如何进行的转化与生产。1949年前后,形意拳拳种随着民间拳师南迁至中国台湾地区,迅速开始传播与发展,在“南拳北腿”与“台湾地域文化”的相互碰撞下,使台湾地区的习练者逐渐成了融合多方拳种的载体。然而,在西方体育浪潮的侵袭与影响下,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遭到破裂与断层,而且对台湾地区形意拳生存状态的学术研究更是微乎其微,研究结果甚少,形意拳文化基因“分裂”所产生的文化分支缺少系统的记录,其拳种文化亦面临着难以延续的困境。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台湾地区形意拳的脉络走向、生存现状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以易宗唐手为发展典型进行“解剖”,探讨易宗唐手作为形意拳分化的主要流派,所蕴含的师徒情怀、思想境界以及理论意义,厘清易宗唐手的内外传承空间的容纳度,判断其传承路径是否完善。基于此,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国台湾的地域属性和文化属性对形意拳的本地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易宗唐手的思想观念、文化理论以及技击方式等都是原始拳种与地方文化互动下的产物;2、以代表人物洪懿祥先生为主的传承力量,推动了易宗唐手在台湾地区传承群体的发展,但同时也构建了更加依附于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体系,为后来的传承困境埋下了伏笔。在传承的当下,通过对多个传承人技术与声望的整合以及体系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的推动易宗唐手的发展;3、随着代表性传承人的离世,易宗唐手传承群体开始缺失技术的创造性与文化的生产力,拳种流派的传承陷入危机,也从侧面突出了社会力量的支持必不可少,彰显了优质生源更是后续传承的重要力量;4、事物的发展是其外部交流与内部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易宗唐手相对封闭和传统的传承模式,加快了拳种流派与现代发展间的交流断裂,使传承群体不断减少,因此寻求其社会价值的彰显形式是其突破传承困境的重要路径。

牛道斌[4](2020)在《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文中认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政策、体制及运行管理机制有其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渊源,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决定的。中国国际传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秉持客观、公正等新闻价值基本原则、遵循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基本规律的同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即信息传播的政治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性的内在要求,“媒体官办”、“官方色彩”是政治性的主要外在体现。这与西方媒体形成鲜明对照,也由此遭到西方政治势力、媒体贬谪甚至攻击,他们藉此将中国国际传播与集权政治、虚假宣传、舆论控制等联系在一起,贬损抹黑中国国家形象,误导受众乃至国际舆论。“媒体官办”、“官方色彩”,似乎成为烙在中国对外媒体身上的“红字”,令中国媒体人深为苦恼和困惑。中国传媒学界、业界必须从理论上对国际传播的政治特性及西方的指摘予以廓清和反击。本研究认为,信息传播和其他一切人类行为一样,有其行为目的和动机。当信息传播从偶发性的个体间行为扩展到一定范围,即社会区域,并以大众为对象时,这种动机即具有了“政治性”,成为带有攫取“话语权力”性质的政治行为。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跨国界信息传播--国际传播(狭义上的),亦不能例外。国际传播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即有了象征国家主权的国界后,才有的跨国界信息传播现象。国际传播通过为对象国家(地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推介己方(树立威望、声誉)、阐述立场(维护己方、贬斥他方),争取理解、支持,赢得人心,抢夺话语权,为己方的国际地位、发展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质上是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权力”斗争。国际传播出现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其外在形式已经由赤裸裸的宣传向更隐蔽的公共外交不断地变化和演进。本选题侧重从国际传播的本质特征,即政治性入手,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以国际政治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和工具,特别是“权力”、“利益”、“威望政策”等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及传播学经典理论,包括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将国际传播作为一种针对大众的国际政治行为来研究,由此对国际传播的政治性及一般性运行机理、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剖析、解读,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国家的国际传播实践及其背后维护国家利益的意图,特别是舆论斗争进行梳理,如“剥笋”一般,对国际传播行为内含的政治动机和目的进行揭示、分析和论证,并认为“媒体官办”、“官方色彩”本不是什么问题,中国媒体、学者应该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地坚持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和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这一点上,今日俄罗斯RT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镜鉴)。同时,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推进中国国际传播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建议,包括从政治上强化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梳理解决多年来被诟病的几对矛盾关系,抓住新技术机遇,大力发展新媒体,以国家战略意图和意志,推动中国国际传播实现“弯道超车”。

林文[5](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刘海鑫[6](2018)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文中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全人类长征现象中最具影响力的壮举,其影响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围绕长征逐渐形成了饱含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长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内容。长征文化将以更加鲜活的文化形态演绎长征,以更加厚重的文化形态传承长征,以更具穿透力的文化形态向世界传播长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弘扬者,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坚定推动者和引导者。80多年来,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从未间断,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有时代感知能力和时代担当的政党,始终牢记和勇于担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长征文化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那就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长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可以让外界借助长征文化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共产党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长征文化参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重要途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努力使长征文化等中华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形成与世界大国形象和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在新时代发挥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这对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长征文化饱含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彰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人类共同价值是推动其国际传播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长征文化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影响受众包括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人员,他们都对长征文化有着高度的评价,这是持续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良好基础。总体来看,尽管长征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情况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因此,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既要认真地总结传播经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播中的不足,不仅要巩固好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现有成果,也要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当前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环境相比以前更加复杂,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努力通过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使长征文化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处于并保持主动地位,是亟需深入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新课题。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主要有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需打造,这些都是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当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形势,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针,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在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路径中获取启迪,充分分析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经验,借鉴早期国际传播路径。然后针对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别对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这些方面展开思考,在新时代发挥好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不仅在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介绍中国经验,也在传播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中国精神。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前景是光明和广阔的,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其提供持续的政策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其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新的发展机遇方面,习近平同志倡导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广泛支持,饱含人类共同价值的长征文化将为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张露歌(Lugar Zhang)[7](2018)在《健康类纪录片创作手法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文中指出健康传播,不仅仅是传播健康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健康理念,是将健康视为一种特殊文化进行传播。健康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政府把好权威关,媒体人把好内容关尤为重要。《让生活更“轻”一点》是笔者以健康为核心思想拍摄的个人纪录片作品。影片记录了两位坚持健康生活的年轻人,通过记录他们平时的健康生活,表现他们为达健康目的而采取的积极行动和执着追求,从而达到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目的。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方法,综述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健康传播与健康类纪录片概述,界定健康传播概念,主要依据美国学者杰克逊从大众传播媒介层次出发的健康传播的定义,即以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健康信息,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定义来分析目前国内健康传播在印刷类以及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发展现状,界定健康类纪录片概念,划分健康类纪录片种类,厘清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对于健康类纪录片创作手法和健康传播价值进行理论阐述。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的创作手法,通过取材与确定主题、创作前期准备、叙事策略、镜头语言表达、声音语言表达、健康传播价值六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与同类别纪录片的比较分析,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第六部分为结语。

霍艳娟[8](2017)在《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能力评价研究 ——以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外语能力作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如何通过教育评价促进外语能力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界定语言能力与评价的内涵为起点,以学生外语能力评价为主线,依据国内外现有外语能力描述框架与评价机制,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者试图为我国英语人才培养以及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建设,国家层面英语能力评价的政策制定,保障机制的完善提供资政建议。本论文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有关英语能力评价的探索性研究。研究整合语言能力、教育评价、外语教育政策、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视角,梳理中外语言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拓宽语言能力的研究对象,探寻我国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的有效途径。基于前人的研究,在当前英语高考制度改革,核心素养等国家层面重大教育决策提出之时,针对英语教育中能力评价这一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的一种对接性研究。本研究认为,我国当下英语教育不仅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同时对其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给予更多关注与评价。在研究目标上,本研究不拘泥于英语能力评价的理论研究,还进行了实证调查,探索我国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政策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英语能力评价研究的成果更具实践意义。本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挖掘,旨在对当前英语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拟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政策如何?第二,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现状如何?第三,如何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体系?在实证研究阶段,笔者综合运用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和专家访谈的质性和量化混合研究法,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力求呈现出我国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现状。参考国内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政策的相关文件以及国外知名教育评价项目实施办法,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根据本研究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监管,基于我国核心素养构建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体系框架,针对我国当前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五大维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进行论述并且给出评价建议。本研究认为我国英语能力评价制定者应加强与一线英语教学部门特别是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沟通,传达其评价政策指令,并使之尽量清晰;国家、地方、学校需要通力合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为提升我国学生英语能力而努力;要为农村尤其是英语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提供教育资源支持,保证教育公平;学校需要尽量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促进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加强中、东、西部教师之间的沟通和教学交流,相互观摩学习,教师本人要主动增强反思和学习意识;农村支教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从教育政策上进行完善,保证评价的一致性与衔接性;教育决策部门应加强教育目标及评价目标的研究,使其更加具体,易于实践操作;关注多元智能,挖掘学生的多元智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备学习潜质;重视评价提供证据的作用,多元方式收集学生英语能力的数据,此举不仅有利于教学实践还有利于上级教育部门随时关注教育的发展变化;教育主管部门搭建平台,及时帮助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小学英语由于在开设时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方面存在地域甚至学校的差异,在评价内容上应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富有个性、针对性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尽量做到只评不考。

马莹[9](2017)在《“被嘲笑的”另类喜剧 ——程式理论视阈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牛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在继承传统情景喜剧程式之外,又极力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逐渐以大胆的嘲讽、荒诞的风格和鲜明的英式幽默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可与美国情景喜剧分庭抗礼的另类存在,获得了英国本土及世界观众的关注。本文将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为研究对象,以约翰·卡威提的程式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英国情景喜剧的类型特征与国别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情景喜剧的社会文化作用以及文化价值和启示四个章节来全面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第一章梳理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的类型特征。自90年代以来,英国情景喜剧开始在类型程式上发生的变化,在继承塑造“失败者”人物和彰显英式幽默的特征的同时,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呈现出转向纪实性的视听语言和黑暗荒诞的喜剧基调的趋势。第二章从社会文化语境、创作语境和产业语境分析了 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的类型特征变化的原因。宽容和富有创造力的社会语境为英国情景喜剧在90年代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环境和积极的政策。相对独立的创作语境则赋予英国情景喜剧明显的“作者”风格,也促进了英国情景喜剧制作的专业化。频道间的激烈竞争和独立制作公司的蓬勃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情景喜剧在英国的繁荣。第三章以卡威提的程式理论为支撑,结合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的程式变化分析了英国情景喜剧的两大主要社会作用。对传统惯例的遵循和在类型程式上的创新反映了英国情景喜剧对英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确认和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积极回应。在内容上对于现代生活的关注以及为适应观众观看习惯变化而在叙事上转向线性叙事的做法则为观众提供了消遣和逃避。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英国情景喜剧的价值和启示。90年代以来英国情景喜剧不仅拓宽了喜剧的边界,对喜剧行业和电影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英国文化。但英国情景喜剧逐渐成为小众喜剧的现象也值得警醒,只有兼顾对社会的悉心洞察、在艺术上的锐意创新和对主流观众的注重,才有望制作出成功的大众情景喜剧。

周灵[10](2016)在《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世界及中国媒介传播业所处环境的剧变和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面临重大变革。高校传媒类本科生是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背负着多重使命。因此,探讨当前语境中面向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更具时代感。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格局,媒介素养教育的使命和内涵需要都作出调整。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特别是在重构中国社会形态的今天,在高校传媒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对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重新诠释和运用,将直接关涉到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状况与民族素质结构的提升与优化。论文以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融合对媒介素养的影响出发,重点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框架的搭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探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媒介融合语境分析,关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从媒介融合的根源与驱动力的分析入手,提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人对信息的要求”的观点,同时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律”为理论依据,提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为媒介素养带来的新的生存的挑战与机遇。再次,在对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需求和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对其目标、内涵、内容进行规范化讨论设计。包括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分析,在检视现有相近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得到启示,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提出融合式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应当体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整,完成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教育目标从总体上应当分为基础层面与专业层面,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的目标又分为综合目标与层次目标,从情感、认知、行为、元认知的领域进行设置。相对应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制定针对传媒类本科生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行动策略,明确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媒介产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在评析和借鉴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结合国内外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组织现状,设置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重构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三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以媒介发展史、艺术发展史为轴线进行纵向融合;实验教学模块将媒体应用技能课程进行“流程”的融合;创新实践模块完成校园学习与业界项目实践的横向融合;以“舆情分析”专题为例开展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表明,专题教学的开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查找资源,与组员互相讨论,能掌握学习内容,认为专题教学有助于提升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BBC电台转变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BC电台转变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台湾地区形意拳的传承发展研究 ——以台北易宗唐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两岸武术交流的正向态势
        1.1.2 台湾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诉求
        1.1.3 台湾地区形意拳传承的现实所需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利于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交流
        1.2.2 有利于厘清形意拳在台湾地区的社会意义
        1.2.3 有利于丰富台湾地区易宗唐手的文化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文化基因视域下的武术研究
    2.2 台湾地区的武术相关研究
        2.2.1 台湾地区武术文化相关研究
        2.2.2 台湾地区形意拳的相关研究
        2.2.3 台湾地区易宗唐手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个案研究法
4 研究的重点、难点
    4.1 研究重点
    4.2 研究难点
5 结果与分析
    5.1 文化肇始:历史“回眸”的集体记忆
        5.1.1 两岸武术文化的交融
        5.1.2 台湾地区形意拳的记忆“地图”
        5.1.3 台湾地区易宗唐手的建构路径
    5.2 文化理性:易宗唐手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编码
        5.2.1 易宗唐手的思想界定
        5.2.2 易宗唐手的理论基础
    5.3 文化渊生性:易宗唐手的传承空间
        5.3.1 内部传承:易宗唐手的“研发”空间
        5.3.2 外部传承:易宗唐手的“推广”空间
    5.4 易宗唐手发展存在的困境
        5.4.1 易宗唐手体系的传承问题
        5.4.2 易宗唐手的社会空间问题
    5.5 发展对策
        5.5.1 传承机制与传承途径的完善
        5.5.2 建构社会链接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 附件

(4)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本研究的定位
        一、本研究的理论逻辑及框架
        二、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国际传播政治性的渊源
    第一节 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
        一、信息传播的地域延伸
        二、国际传播:国家兴起后的信息传播
        三、国际传播发展的技术动力
        四、国际传播发展的媒介基础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主导
        一、国际传播----国家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
        二、冷战中的国际广播战
        三、“国家主体学说”之外的非国家主体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政治本质
    第一节 基于大众政治发展的国际传播政治作用机理
        一、两种经典的大众传播理论
        二、公众舆论----国际政治的“度量衡”和“定盘星”
        三、国际传播影响并决定国际舆论走向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信息主权
        一、国家对入境信息的管控
        二、国家对出境信息的管控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
        一、国际传播走在国际舆论斗争最前沿
        二、国际传播参与争夺国际话语权
        三、国际传播以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为己任
    第四节 国际传播政治本质分析的不同视角
        一、现实主义的国际传播
        二、自由主义的国际传播
        三、国际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
        四、国际传播展示文化软实力
    第五节 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新闻专业主义之争
        一、党性原则与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境遇
        三、折中的策略:“真实性原则”显性化与“党性原则”隐性化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政治实践与影响
    第一节 从国际宣传到公共外交
        一、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宣传
        二、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
        三、公共外交—国际宣传“升级版”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的互动
        一、国际政治对国际传播的基础性影响
        二、国际传播反作用于国际政治
        三、国际舆论格局与国际政治格局趋于一致
第四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及其政治本质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一、全球化—缘起及影响
        二、传播全球化时代到来
    第二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演化
        一、传播范式的演化
        二、从主体、空间变换到性质变化
    第三节 关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辨析
        一、“国际传播”的概念变迁
        二、“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再辨析
        三、国际传播概念及其政治性分析“并不过时”
第五章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
        一、关于中国国际传播的起源
        二、萌芽成长期(1927年-1949年)
        三、曲折发展期(1949年-1978年)
        四、快速发展期(1978年-)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形势
        二、中国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三、争议中的“官方色彩”
    第三节 推进中国国际传播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科学统筹
        二、统筹国内国际,多途径传播
        三、超越“垄断”,“弯道超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
    2.1 长征文化相关理论分析
        2.1.1 文化
        2.1.2 长征文化
        2.1.3 长征精神
        2.1.4 文化软实力
        2.1.5 国际传播
        2.1.6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
        2.2.3 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
        2.2.4 习近平文化自信新思想
    2.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分析
        2.3.1 国家主体
        2.3.2 企业主体
        2.3.3 社会组织主体
        2.3.4 个人主体
    2.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则
        2.4.1 坚持以受众为本
        2.4.2 坚持实事求是
        2.4.3 坚持彰显人类共同价值
        2.4.4 坚持推进文化交流
    2.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础分析
        2.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经济基础
        2.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政治基础
        2.5.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基础
        2.5.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媒介基础
第3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洲际概况及评析
    3.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
        3.1.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概况
        3.1.2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评析
        3.1.3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价值
    3.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
        3.2.1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概况
        3.2.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评析
        3.2.3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价值
    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
        3.3.1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概况
        3.3.2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评析
        3.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3.4 长征文化在其他大洲传播
        3.4.1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传播的概况
        3.4.2 长征文化在拉丁美洲传播的概况
        3.4.3 长征文化在非洲传播的概况
        3.4.4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评析
        3.4.5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价值
    3.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与意义
        3.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
        3.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第4章 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析
    4.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4.1.1 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4.1.2 文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4.1.3 长征文化传播内容不全面
        4.1.4 长征文化表现方式单调
    4.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
        4.2.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具有局限性
        4.2.2 缺乏国际化人才队伍
    4.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
        4.3.1 中国的长征文化国际话语权较弱
        4.3.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媒介影响力有待提升
        4.3.3 长征文化产品在国际竞争力不强
        4.3.4 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需改善
        4.3.5 异质文化间的文化冲突
        4.3.6 同质文化间未深入交流
    4.4 长征文化国际交流不通畅
        4.4.1 长征文化认同有待提高
        4.4.2 长征路线申遗有待推进
第5章 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对策
    5.1 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启迪
        5.1.1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参与推动
        5.1.2 长征文化早期传播影响重大的原因
        5.1.3 借鉴长征文化早期传播的优秀经验
    5.2 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
        5.2.1 做好长征文化传播体制保障
        5.2.2 提高长征文化开放水平
        5.2.3 充实长征文化传播内容
        5.2.4 丰富长征文化表现方式
    5.3 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
        5.3.1 培育和发展多样化国际传播主体
        5.3.2 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5.4 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
        5.4.1 增强中国对长征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5.4.2 提高长征文化传播媒介国际影响力
        5.4.3 提高长征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5.4.4 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
        5.4.5 推动异质文化交往化解文化冲突
        5.4.6 寻求共通点促进同质文化深入交流
    5.5 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
        5.5.1 搭建长征文化交流平台提升文化认同
        5.5.2 推进长征路线申遗提高长征文化认同
结束语 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7)健康类纪录片创作手法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健康传播与健康类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念与发展现状
        一、健康传播概念界定
        二、健康传播发展现状
    第二节 健康类纪录片概念界定
    第三节 健康类纪录片种类
        一、医药文化类纪录片
        二、养生饮食类纪录片
        三、健身健体类纪录片
第二章 健康类纪录片创作手法与健康传播价值
    第一节 文化决定理念
    第二节 健康类纪录片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
        二、叙事方式
        三、叙事结构
    第三节 健康类纪录片视听语言表达
    第四节 健康类纪录片的健康传播价值
        一、文献价值:记录之美
        二、审美价值:真实之美
        三、科普价值:信息之美
        四、经济价值:国医之美
第三章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的创作手法与健康传播价值
    第一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取材与主题确定
    第二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创作前期准备
        一、市场调研决定受众
        二、大量采访奠定主题
    第三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
        二、叙事方式
        三、叙事结构
    第四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镜头语言表达
        一、镜头的叙事抒情表达
        二、长镜头运用及剪辑蒙太奇
    第五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声音语言表达
    第六节 个人纪录片《让生活更“轻”一点》健康传播价值
第四章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与国内外健康类纪录片比较与反思
    第一节 与国外健康类纪录片比较
    第二节 与国内健康类纪录片比较
    第三节 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创作反思
        一、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二、拍摄过程摄像基础薄弱
        三、后期制作专业性薄弱
        四、团队合作缺失
        五、传播途径单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能力评价研究 ——以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术语的界定
        2.1.1 语言能力
        2.1.2 教育评价
        2.1.3 教育政策
    2.2 我国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政策
        2.2.1 中小学教育评价政策
        2.2.2 中小学阶段英语大纲/课标
        2.2.3 新课程改革时代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
        2.2.4 成绩与不足
    2.3 国内外英语能力评价研究
        2.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语言能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3.1 人本主义理论
    3.2 多元智能理论
    3.3 建构主义理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能力评价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4.5 数据收集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5.2 教师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与讨论
    5.3 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6.1 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经验
        6.1.1 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
        6.1.2 OECD/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6.2 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体系
    6.3 中小学英语能力评价维度
        6.3.1 评价目标
        6.3.2 评价内容
        6.3.3 评价方法
        6.3.4 评价主体
        6.3.5 评价功能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生问卷
    附录2 小学英语教师问卷
    附录3 中学英语教师问卷
    附录4 小学英语教师访谈题纲
    附录5 初中英语教师访谈题纲
    附录6 高中教师访谈题纲
    附录7 专家访谈题纲

(9)“被嘲笑的”另类喜剧 ——程式理论视阈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英国情景喜剧的类型特征
    第一节 处于“被嘲笑”地位的喜剧两性人物形象
        一、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失败者”
        二、由缺位到占据重要地位女性角色
    第二节 趋于纪实的喜剧视听语言
        一、纪实风格营造灰暗的喜剧情景
        二、取消笑声声道重启解读自由
    第三节 充满自嘲和讽刺的英式幽默
        一、对“社交拘泥症”的自嘲
        二、对时政的讽刺
    第四节 黑暗荒诞的喜剧基调
        一、漠然的黑色基调
        二、源于滑稽的荒诞
第二章 多元合力作用下的英国情景喜剧
    第一节 宽容且富有创造力的社会文化语境
        一、“二元选择之间”的文化模式
        二、90年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力
        三、技术和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相对独立的创作语境
        一、编剧中心制
        二、制播分离制
    第三节 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语境
        一、多频道时代的开启
        二、独立制作公司兴起
第三章 英国情景喜剧的社会文化作用
    第一节 仪式维度——与社会文化积极互动
        一、家庭形式的嬗变
        二、性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游戏维度——提供娱乐和逃避
        一、引发观众共鸣:关注现代生活的内容
        二、增加观众粘性:由环形转向连续的叙事
第四章 英国情景喜剧的价值和启示
    第一节 英国情景喜剧的价值
        一、拓展情景喜剧的边界
        二、培养喜剧人才
        三、提供电影改编的蓝本
        四、传播英国文化
    第二节 英国情景喜剧的启示
        一、洞察社会,以质取胜
        二、锐意创新,注重观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时代回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亟需引起关注
        二、素养重构:主体素养结构的拓展与完善
        三、范式转换:媒介融合语境期待教育回应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
        二、为媒介素养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三、为传媒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界定
        二、本选题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五、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稳定与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
    第一节 媒介融合:根源与驱动力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媒介技术的发展
        二、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人对信息的需求
    第二节 媒介素养的稳定本质:“人—媒”关系之交互生成
        一、人的能动性:媒介是“人”的延伸
        二、媒介的反作用:媒介即是环境
    第三节 媒介素养的当代嬗变:媒介融合的挑战
        一、提升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参与性和交互性
        二、削弱媒介形式及传播渠道的单一性
        三、再现信息生产的理性与责任感
        四、逆转信息理解的真实性
第三章 内涵与现状: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
    第一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的内涵界定
        一、传媒类本科生特征分析
        二、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内涵的两个维度:媒介维度与素养维度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欠缺辨别信息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二、媒介信息的生产者:具备较为丰富的媒介创作经历
        三、媒介信息的评估者:能客观评价大众媒介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倾向
        二、教育内容:滞后于传媒行业发展
第四章 更新与重构: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的体系架构
    第一节 概念界定: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阐明
        一、本研究概念界定的方法
        二、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三、检视: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及融合趋势
        四、启示:把握融合式媒介素养之前的思考
        五、探索: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
        六、差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第二节 理念更新: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取向与性质
        一、媒介素养: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整合
        二、素养教育: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
        三、以人为本: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
    第三节 目标重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依据与确立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第四节 内容重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选择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来源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基础层面的内容选择
        三、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层面的内容选择
        四、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组织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模型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与模式传承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流变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媒介产品生产: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二、媒介产品的生产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构建
        一、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评析与借鉴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设计
第六章 内容与体系: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设置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一、媒介素养课程模块划分与调查分析
        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第二节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日益呈现跨学科性与学科间性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观念融入新课程体系
    第三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基础理论模块的纵向融合
        二、实验教学模块的流程融合
        三、创新实践模块的横向融合
    第四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
第七章 实践中探索: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专题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实践数据收集
        四、教学效果评价
        五、实践小结与反思
    第二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方法探索
        一、案例分析法在数据新闻教学中的实施
        二、项目教学法在用户界面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结语: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 2006-2015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专着统计
    附录B: 国外媒介素养专家开放式问卷调查
    附录C: 舆情分析报告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学生参与学习情况量表
    附录E: 调查问卷
    附录F: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BBC电台转变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台湾地区形意拳的传承发展研究 ——以台北易宗唐手为例[D]. 朱丽霞.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4]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D]. 牛道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5]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D]. 刘海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健康类纪录片创作手法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让生活更“轻”一点》[D]. 张露歌(Lugar Zhang).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能力评价研究 ——以中小学为例[D]. 霍艳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7)
  • [9]“被嘲笑的”另类喜剧 ——程式理论视阈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情景喜剧[D]. 马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 周灵.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BBC电台转型中的语言和表达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