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调查与思考

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调查与思考

一、对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骁[1](2019)在《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于我国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根据深化改革、健全治理机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之战略需求,有必要积极践行地方政府治理制度,优化和提高治理水平。革新并改进社会治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还能够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实现国家繁荣强大。根据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布局现状能够了解到,在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社会治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并强化对基层治理体系的革新与优化不仅能够加快社会建设步伐,还能够完善并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水平综合提升。本文采取文献查阅法、深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阐述研究了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现状,运行机制及成效,深入分析了目前青岛市M区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一步分析了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影响因素,主要从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对青岛市M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内在规律和在全国普遍推广的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带有普遍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对下一步如何有效完善并推广青岛市M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潘家斋[2](2016)在《城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密集、管理复杂、各类事件多发等特点。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后,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应对工作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频频发生,2013年的“11·22”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2015年的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和损失。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是避免事故灾难发生,或者在事故灾难发生后确保将损失降至最低的重要保证,对于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相关概念、演化机理及理论基础,以青岛市为例,分析研究了青岛市发生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基本状况及其应急反应机制,并以“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为样本,深入剖析了当前青岛市在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时存在的问题;介绍总结了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处置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经验,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城市的相关先进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应该围绕建立完善预防预备机制、预测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决策处置机制四个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应对事故灾难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推动城市整体应急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

万婕[3](2013)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尤其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削弱了传统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民的养老,特别是富有流动性的农民工或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养老问题,是目前农村社会最为严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论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实证分析了当前不同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研究表明,除了制度因素外,非制度因素如意识形态因素对农户参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尊重本国国情,要遵循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政府要提供财政支持,要有相关立法保障。研究表明,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亮点是政府开始承担筹资责任,但是中央负担总体较小,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且分担比例不合理。除此之外,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如现行保障水平偏低、定额缴费制不合理、参保缺乏激励机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不符合实际、基金管理与运营效率低和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等制度设计缺陷。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思路与建议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考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不同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渠道,逐步整合农村现有的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优化制度设计,提高政策吸引力;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立法,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

王元成[4](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张琦[5](2012)在《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重心。实践证明,不同的国家因其在自然地理、社会发展、城市基础、宗教文化等方面上各不相同,其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特色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其内涵和基本规律在不同国家中是基本一致的。本文旨在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制定出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适合新时期中国小城镇城市化质量研究的评估体系,注重将客观经济指标与主观满意度指标相结合。根据评估体系对所收集到的统计数据、历史文献资料和问卷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对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大中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比较,分析沿海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究竟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水平,存在怎样的问题,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进而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描述了选题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城市化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同时对实际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对城市化质量进行评测时要注重对居民的主观满意度进行研究。全文包括评估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构成指标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重点对城市化质量客观指标和主观满意度指标的选取和内容进行了概述。第三章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利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对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客观指数和主观满意度指数进行独立分析和交互分析,最后得出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主观指数远低于客观指数,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满意度脱节严重,严重制约了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结论。第四章重点介绍了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提升策略,并根据不同问题制定了具体方案。第五章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并简单介绍了可能创新点和存在的相关不足。

张晓伟[6](2012)在《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耕地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导致耕地非农化速度不断加快。耕地非农化造成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大量耕地的流失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粮食安全。国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并出台了很多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旨在加强对耕地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市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的增加,青岛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非农化速度不断加快。本文主要研究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针对耕地非农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稀缺理论等耕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介说明了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归纳国内和国外学者对耕地非农化及耕地保护的研究情况,阐述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耕地非农化的内涵、途径和实质,以及耕地保护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青岛市区域概况。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青岛市区域概况。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根据山东省国土资源统计年报和青岛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分析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研究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和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同时,总结归纳耕地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五部分分析青岛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在相关资料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模型预测2020年青岛市耕地数量。第六部分主要研究青岛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青岛市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第七部分主要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措施。在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基础上,根据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存在不足之处。

吴姗姗[7](2012)在《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镇政府财政担负着维持乡镇政权运转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担负着关键角色。但近年来,乡镇政府财政面临着债务沉重、赤字不断增加,财政风险日渐加剧的危险局面。因此,合理、准确的评价与预测乡镇政府债务风险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由乡镇政府财政的职能与现状入手,总结了我国乡镇政府债务与财政风险的特征,并从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与债务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上述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借鉴金融风险预警的早期经验,本研究构建了应用于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由若干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单独风险指标组成,主要包括:财政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债务率、债务依存度、债务增长率、偿债率以及债务逾期率。综合评价指标由上述单独指标加权计算获得,各指标在财政与债务风险中的权重则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本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并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可视化用户界面,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计算与验证,调整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完善并优化程序算法,实现预期指标的最终预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研究构建的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以青岛市属的八个乡镇为实例,并确定了各单独风险指标的权重。以2005年至2010年的八个乡镇的样本数据为输入,对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施训练,以2011年的实际统计结果为依据,校验了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进而完成了2012年的各指标的先期预测,据此相应的提出了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针对性政策措施。通过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的计算分析,对比乡镇政府财政状况的宏观评价表明,本研究构建的该指标可避免单指标评价体系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能够更好的反映乡镇政府的经济财政状况,表征乡镇政府的财政与债务风险程度。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较为可靠实用,但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田宝全[8](2011)在《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生产合作社最早出现于国外,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普遍组织形式。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发挥协作优势,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适应拓展经营领域、延伸产业链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员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和市场经验总体上不高,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实际意义理解不深刻;合作组织未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松散;组织的成员单位从事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引导监督不足,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关政策、理论等的整理和研究,分析、论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的根源及存在的依据;第三部分阐述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模式,简要介绍了平度和胶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分析了当前制约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发展的对策;第六部分综合概括论文研究成果,分析论文的指导意义及研究前景。

王强[9](2010)在《青岛市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直接导致了慢性病患病人次的增加,这就给卫生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青岛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的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对青岛市现行医疗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进行趋势预测,为青岛市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和政策依据。本文首先对青岛市未来20年的人口数量及结构进行了趋势预测,然后,又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岛市卫生服务状况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借助卫生服务需求法,测量出了未来20年青岛市医疗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2010年到2030年,短短20年时间,青岛市老年人口将会翻一番,届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2%,绝对数量将达到277万人,快速老龄化必定给青岛市的医疗资源配置带来新的挑战。有研究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慢性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因此,人口老龄化间接导致了医疗消费需求及其结构的变动,这必将使得青岛市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现一个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群体。因此,在此背景下对青岛市城市老年人口医疗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资源配置压力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陈绍友[10](2009)在《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及其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指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是城市郊区因城市化建设征地而失去农业生产用地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员。当今世界,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现代化的手段和标志;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并必将带来大量的城郊农民失去土地,走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由于失地的完全性,征地农转非人员需要在城市重建生产生活的新系统。其中,生产系统的重建、非农就业的实现是关键,因为中国正处在城市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三碰头和经济社会转轨变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由于失地的被迫性与急促性,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转移的准备不足,因此失地就意味着失业;而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健全,失业则意味着失去生活来源、面临生存危机,近年来很多征地农转非人员沦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就是充分的说明。因此,征地农转非人员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需要的不仅是身份“农转非”,更重要的是实现就业“农转非”。本文在全面比较分析众多学者的大量调研数据和研究成果(附件1、2、3、4、5)后发现,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既是局部问题更是全局问题,既是微观问题更是宏观问题。“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实现”,既需要征地农转非人员自身作出积极的努力,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和实施积极的帮扶措施,更需要中央政府实施全面、长期的管理与推动。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期望寻求一个适合于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征地农转非人员自身的非农就业促进的理论模型,其目的是调动最广泛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帮助征地农转非人员较快地实现非农就业,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顺利、平稳过渡,进而推动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微观入手,从宏观着眼”。即:从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微观实践分析入手,提炼出“非农就业在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宏观结论;从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微观着力点讨论入手,建构了“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系统框架”;从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取向的微观探索入手,展开非农就业促进系统框架的系列运行与宏观整合。本文在对对象界定、选题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进行说明与阐述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如下四大问题:一是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现状分析,这是本文立论的微观基础,正是由于各地在安置征地农转非人员时就业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于是形成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其中有诸多的客观因素,但认识的不足与思路的不清是关键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二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总体框架,这是对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提炼,是从总体上概括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促进路径,包括农转非社区管理与服务、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农转非集体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农转非人员创业五个方面。三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路径的具体运行机制及相应管理,这是对第二个问题(即“总体框架”)的展开讨论,文章在剖析五个路径在实践运行中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各自运行的创新与管理的优化,从而使每个路径在帮助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实现上更有效;同时,也使全国各个地区能够从各自的具体条件出发去选择与实施更合适的路径。四是政府的就业促进管理,这是对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责任主体的理论分析,一般地,企业特别是占地企业应该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实现的当然主体,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占地企业及其他企业不履行就业促进责任却成为“当然”,因此,政府需要主动承担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促进责任,建构相应的机制,使占地企业及其他企业成为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实现的事实主体,同时调动社会更广泛的力量与资源参与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通过上述四大问题的研究,本文形成了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非农就业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核心,“就业促进”比“利益补偿”更加重要和必要,就业保障是最大的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劳动就业来改变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被征地前,城郊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就业,土地提供了就业保障,依托土地就业保障,他们生存与发展在自己的轨道上;被征地后,没有了土地,就业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便凸显出来。因此,安置征地农转非人员,足够的利益补偿非常重要,而就业促进更加重要,它不仅是征地农转非人员进入城市谋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缓解当前征地农转非人员不稳情绪的理想路径之一。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由于局限在各地的单个讨论,没有从更大范围上看待,因此还不全面、不系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征地农转非人员进城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困难与发展难题,征地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将“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及其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积极的、长期的推进。(2)应该建立“农转非社区管理与服务、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农转非集体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农转非人员创业发展五条路径相互联系良性互动”的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系统框架。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征地农转非人员自身、各级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既有微观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宏观上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五星模型”,以此为依据,中央政府可以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调动最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形成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合力,推进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非农就业。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可以从“五星模型”的总体框架中找到适合本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之路,在地方政府的充分关注与大力推动下,或一条路径,或二三条路径结合。因此,“五星模型”又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实用价值。(3)从拾遗补缺的岗位做起,沿着自己的目标把事业做大,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发展的理想路径方向。基于征地农转非人员在非农就业中“素质能力不足”与“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困境,征地农转非人员大多只能从城市拾遗补缺的岗位做起,“等、靠、要”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行动起来,或从业或创业,或先从业后创业,走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才能逐渐积累能力、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实现新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着力引导征地农转非人员立足现实,不等不靠,从拾遗补缺的岗位起步,然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沿着自己的目标把事业做大。这既切合征地农转非人员目前的素质能力现状,又符合他们追求发展的需求,也与社会进步发展相吻合。(4)“集中建设、集中安置”是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仍然征地农转非人员住房安置的主要模式,加强农转非小区建设优化和社区管理与服务内容、模式、机制的创新,是各地促进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发展的共同任务。征地农转非人员从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首先是安定下来,然后是谋求发展,安居与乐业相互促进,住房安置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首要内容。基于我国征地农转非人员住房安置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看到“集中建设、集中安置”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的主要模式,因此,农转非小区及社区作为农转非人员进入城市的第一站,其管理与服务对他们具有重要的基石性意义,它不仅应当成为农转非人员的生存基地,更应当成为城市非农就业基地。目前,农转非小区及社区管理与服务还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应当结合农转非人员的需求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势,加强农转非小区及社区管理与服务内容、模式、机制的创新,努力把农转非小区及社区建设成为农转非人员真正的生存基地与非农就业基地。(5)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应当实施“市场化运行”。就业培训与就业实现高度相关,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培训是推进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各地对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培训采取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干预下的分散运行方式,培训机构的竞争压力不大,培训产品的针对性不足,培训效果不佳,致使许多征地农转非人员不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建立健全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既切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实现就业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就业培训的效果。在“就业培训市场化运行”中,政府在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的同时,在初期要实施积极的就业培训需求管理与引导,然后逐渐转向就业培训机制建设与完善,推进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与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应当主动面对就业培训市场,从自身的组织建设、培训内容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着力,以针对性、有效性培育“培训产品品牌”与“培训机构品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品牌化发展。(6)发展农转非集体经济,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增加收入、实现非农就业的有效途径。基于近年米各地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实施“留地安置”的实践总结与反思,本文发现发展农转非集体经济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增加收入、实现非农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再组织的有效纽带。因此,应当从多方面探索农转非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其中,城市二三产业、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是农转非集体经济值得探索的发展领域;经济基础的建构、带头人的选育是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两大关键;可以尝试用“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引导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7)实施经济与就业增长并重战略、创新城市化发展策略,是各级政府在促进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中应当着力探索的新问题。经济发展是实现就业增长的根本措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水平也较高。促进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然而,近20年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没有形成就业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却带来大量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待业或失业。因此,在各地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中,应当把就业增长纳入发展战略,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硬件建设并重,二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这是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及其他人员就业问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8)鼓励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发展。创业具有“就业倍增效应”。征地农转菲人员创业发展,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实现就业,还能带动更多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非农就业。发展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就业增长的重要措施;21世纪是创业世纪,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征地农转非人员确有文化素质不高、非农技能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但城郊区位使其对城市市场经济相对熟悉、农民的“可塑性”与“首创精神”、失去土地没有退路的压力形成动力等等,又形成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发展的优势。从各地的实践看,创业正在成为征地农转非人员仅次于“到企业应聘”的第二大选择。因此,应当从多方面建构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发展支持系统,鼓励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并带动更多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非农就业。(9)在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中,政府是主导和调控者,企业是承担和接纳者。在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中,政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着主导性作用,政府应在明确自身职责基础上,着力就业促进的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思想创新以形成直接推动,引导和鼓励占地企业及最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工作。企业和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是参与和推动者,特别是占地企业,应该把对应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纳入自身发展的系统中去考虑与实施,政府应当首先要求占地企业解决对应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否则当承担更高的用地成本。综合上述研究,本文形成了如下主要创新点:一是建构了一个包含农转非社区管理与服务、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农转非集体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农转非人员创业五个方面在内的“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五星模型”。该模型适合中央政府对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因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必须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实施宏观管理与指导,进行积极的、长期的推进。五条路径相互联系共同推动,有助于调动最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形成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强大合力,更好地实现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同时,该模型也适合各级地方政府及征地农转非人员自身,因为“五星模型”中的五条路径可以相互独立运行,在地方政府的充分关注与大力推动下,各自独立成为一个“星”,不同地方均可以从“五星模型”的总体框架中找到适合本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之路,或一条路径,或二三条路径结合。因此,“五星模型”既具有良好的宏观指导价值与理论启示意义,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二是农转非社区管理与服务内容、模式、机制的创新。农转非小区及社区作为农转非人员进入城市的第一站,其管理与服务对他们具有重要的基石性意义,它不仅应当成为农转非人员的生存基地,更应当成为城市非农就业基地。在当前各地仅仅把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下来使有屋居住的情况下,这是一项观念和思路都大大扩展的创新,其中,关于农转非小区“小集中、大分散,超前规划、渐次到位,优势地段倾斜农转非,方便就业,责权利统一,充分关注亲情”等规划建设原则和农转非社区“实施积极的心理疏导以使农转非人员健康向上的心态去争取就业”的观点,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与创新意义。三是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应当实施“市场化运行”运作。这是对现实分散培训、效果不佳的改进之路,它既有利于就业培训效果的根本改善,也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从就业培训的具体操作中解放出来以实施宏观管理与推动。四是发展农转非集体经济,促进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这是近年来各地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实施“留地安置”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对我国当前集体经济逐渐萎缩的新探索。

二、对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
        1.4.1 基层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1.4.2 农村基层治理的内涵
    1.5 研究特色
第2章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现状分析
    2.1 青岛市M区概况
    2.2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现状
        2.2.1 青岛市M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运行机制
        2.2.2 青岛市M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成效分析
    2.3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2.3.1 青岛市M区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制度缺陷
        2.3.2 青岛市M区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实践缺陷
    2.4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2.4.2 村民自治流于形式
        2.4.3 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2.4.4 农村基层政府的财力相对不足
        2.4.5 农民参与治理的程度很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3.1 青岛市M区基层组织内部的制约因素
        3.1.1 基层自身定位
        3.1.2 基层发展目标
        3.1.3 基层换届选举
        3.1.4 农民自身意识
    3.2 青岛市M区基层组织外部的制约因素
        3.2.1 基层经费来源
        3.2.2 基层人员编制
        3.2.3 基层发展目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4.1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和原则
        4.1.1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4.1.2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原则
    4.2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总体结构
        4.2.1 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
        4.2.2 村民自治组织为治理主体
        4.2.3 村级其他组织为共同参与主体
    4.3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具体内容
        4.3.1 组织动员体系
        4.3.2 管理运行体系
        4.3.3 引领服务体系
        4.3.4 权责约束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大力实施村级产业覆盖和提升工程
        5.1.1 理解实施村级产业覆盖和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
        5.1.2 明确实施村级产业覆盖和提升工程的要求
        5.1.3 找准村级产业覆盖和提升工程的发展途径
    5.2 完善以村社会组织为依托的服务体系
        5.2.1 强化农村社会组织孵化工作
        5.2.2 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5.2.3 深化“三社互动”机制
    5.3 健全创新考核监督等体制机制
        5.3.1 进一步完善创新考核评比机制
        5.3.2 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
        5.3.3 完善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
    5.4 完善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
        5.4.1 健全组织体系
        5.4.2 改进领导方式
        5.4.3 常态开展“分类升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2)城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3. 论文的基本框架
    4. 研究方法
    5. 本文创新之处
第1章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概述
    1.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1.1.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与类别
        1.1.2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1.1.3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演化机理
    1.2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1.2.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定义
        1.2.2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
        1.2.3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阶段与实施措施
    1.3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概述
        1.3.1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概念解析
        1.3.2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2.2 危机管理“4R”模式理论
    2.3 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式理论
第3章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分析
    3.1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形势
        3.1.1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概况
        3.1.2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
    3.2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成效
        3.2.1 应急反应体制日趋完善
        3.2.2 应急反应指挥调度能力明显提升
        3.2.3 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3.2.4 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壮大
        3.2.5 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广泛开展
    3.3 青岛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存在问题——以“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为例
        3.3.1 应急预案没有及时启动
        3.3.2 应急演练不够熟练
        3.3.3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深入
        3.3.4 隐患排查整治不够彻底
        3.3.5 信息沟通机制不够通畅
        3.3.6 决策处置措施不甚恰当
第4章 国内外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管理经验做法
    4.1 国外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现状
        4.1.1 美国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4.1.2 德国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4.2 国内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4.2.1 北京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4.2.2 上海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4.3 国内外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相关经验
        4.3.1 注重防患于未然,预防措施完善
        4.3.2 注重风险管理,政府、企业责任明确
        4.3.3 注重信息技术建设,信息管理规范高效
        4.3.4 注重日常宣传教育,志愿服务与普及教育有机结合
        4.3.5 注重分类施教,应急培训专业化
第5章 城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改进对策
    5.1 建立完善科学严密的预防预备机制
        5.1.1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夯实应急反应机制的基石
        5.1.2 加强全天候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机制的灵活处置能力
        5.1.3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升应急反应机制的社会响应水平
    5.2 建立完善灵敏准确的预测预警机制
        5.2.1 深入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筑牢规避事故发生的防线
        5.2.2 健全完善风险监测体系,练就规避事故发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5.3 建立完善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5.3.1 加强应急信息的沟通力度,实现应急反应“一盘棋”
        5.3.2 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实现应急反应“一步达”
        5.3.3 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实现应急反应“一张嘴”
    5.4 建立完善科学有力的决策处置机制
        5.4.1 建立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打造城市应急处置的“最强大脑”
        5.4.2 健全应急反应的决策支持机制,确保现场决策科学合理
        5.4.3 强化应急反应的指挥协调,确保现场处置规范有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不足之处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2.1.2 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
    3.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背景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期(2002 年——2009 年)
        3.2.1 苏州市新农保探索与建设建设
        3.2.2 宝鸡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3.2.3 北京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3.2.4 青岛市新农保探索与制度建设
    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试点推广阶段(2009——至今)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4.1 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4.1.1 现行保障水平偏低
        4.1.2 参保缺乏激励机制,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4.1.3 定额缴费制不合理
        4.1.4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不符合实际
        4.1.5 统筹层次偏低,基金管理与运营效率低
        4.1.6 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4.2 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4.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分担不合理
        4.2.2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不合理
    4.3 经办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3.1 新农保参保扩面存在一定难度
        4.3.2 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管理压力大
    4.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5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5.1.1 瑞典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5.1.2 德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5.1.3 英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5.1.4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
    5.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启示
        5.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符合本国国情
        5.2.2 尊重社会保障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2.3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
        5.2.4 立法建设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
6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居民意愿调查和青岛案例分析
    6.1 山东省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6.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6.1.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6.1.3 结果分析
        6.1.4 结论
    6.2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6.2.1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6.2.2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6.2.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启示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方案
    7.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总体思路
    7.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基本原则
        7.2.1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7.2.2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7.2.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7.2.4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7.2.5 鼓励试点、逐步推开原则
    7.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路径与步骤设计
        7.3.1 第一阶段: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7.3.2 第二阶段:由统筹城乡向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过渡阶段
        7.3.3 第三阶段:城乡一体化阶段
8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建议
    8.1 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8.1.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机理
        8.1.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8.1.3 基于博弈视角优化各级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8.2 完善新农保制度衔接与转化的配套措施
    8.3 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
        8.3.1 强化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责任
        8.3.2 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合理分担机制
    8.4 切实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8.4.1 健全新农保各级经办管理服务机构
        8.4.2 加强新农保基层经办队伍培训
        8.4.3 完善经办队伍规范管理制度
        8.4.4 实现新农保的网络信息化
    8.5 加快推动立法,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选题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三、 当代中国城市化研究综述
        四、 当代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调查抽样概况
第二章 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评估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
        一、 评估体系的设计理念
        二、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构成
        一、 城市化质量客观指标
        二、 城市化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标
    第三节 城市化质量指标计算方法
        一、 确定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指标权重
        二、 确定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三、 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各项指标的数据标准化
        四、 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各项指标测试操作流程
第三章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分析
    第一节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发展基本情况概述
        一、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分布概述
        二、 青岛市小城镇基础设施概况
        三、 重点小城镇介绍
        四、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发展的契机
    第二节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客观指数分析
        一、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总体分析
        二、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客观指标对比分析
        三、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与青岛市平均水平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分析
        一、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主观满意度总体分析
        二、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主观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
        三、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主观满意度对比分析
    第四节 客观指标与主观满意度指标的交互分析
        一、 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速度相脱节
        二、 物价上涨拉低居民满意度水平
        三、 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四、 不同群体满意度水平差异显着
第四章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提升策略
    第一节 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总体提升方案
        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 革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三、 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
    第二节 当前青岛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提升重点举措
        一、 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加快医疗体系改革
        二、 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相关政策
        三、 关注民生,稳定物价
第五章 结语与不足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可能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耕地的概念
    2.2 耕地的功能
        2.2.1 生态功能
        2.2.2 经济功能
        2.2.3 社会保障功能
    2.3 耕地非农化分析
        2.3.1 耕地非农化的内涵
        2.3.2 耕地非农化的途径
    2.4 耕地保护相关理论分析
        2.4.1 土地稀缺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3 青岛市概况
    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1.1 地理位置
        3.1.2 行政区划
        3.1.3 各区市概况
    3.2 自然环境
        3.2.1 气候条件
        3.2.2 地形地貌
        3.2.3 土壤状况
        3.2.4 水文状况
        3.2.5 矿产资源
    3.3 社会经济现状
4 青岛市耕地资源结构变化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4.1 耕地资源
        4.1.1 土地利用现状
        4.1.2 耕地数量变化总体态势
        4.1.3 人均耕地变化
    4.2 耕地区域差异
        4.2.1 耕地分布差异
        4.2.2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
    4.3 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4.3.1 人地矛盾加剧
        4.3.2 滥占耕地资源现象严重
        4.3.3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意识不强
        4.3.4 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4.3.5 耕地保护政策难以完全落实
        4.3.6 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和污染了大量耕地
        4.3.7 城镇及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低
5 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动态变化分析
    5.1 耕地非农化总体变化趋势
        5.1.1 耕地非农化时间变化趋势
        5.1.2 耕地非农化空间变化趋势
    5.2 耕地数量预测
        5.2.1 建立预测模型
        5.2.2 预测结果
6 青岛市耕地非农化驱动机制研究
    6.1 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
        6.1.1 工业化和城镇化
        6.1.2 人口增长
    6.2 政策导向机制
        6.2.1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6.2.2 农用地结构调整
        6.2.3 生态退耕及灾毁
7 青岛市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7.1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切实保障耕地数量
    7.2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保护力度
    7.3 完善耕地保护考核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7.4 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7.5 加强土地的整理、复垦和开发
    7.6 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8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主要课题
致谢

(7)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1 国外财政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2 国内财政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3 国内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乡镇政府财政职能与现状
    2.1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制度
        2.1.1 公共财政的特点与职能
        2.1.2 公共财政制度
    2.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职能划分
        2.2.1 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
        2.2.2 省以下财政体制模式
    2.3 我国地方乡镇财政现状
        2.3.1 我国地方乡镇财政现状的特征
        2.3.2 地方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与债务风险
    3.1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概念界定与特征
        3.1.1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概念界定
        3.1.2 我国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特征
    3.2 乡镇政府的债务风险
        3.2.1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3.2.2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种类
        3.2.3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特点
        3.2.4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
    4.1 财政与金融风险预警的早期经验
    4.2 综合评价与权重指标确定方法概述
        4.2.1 综合评价方法
        4.2.2 指标权重(相对重要性)的确定方法
    4.3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
        4.3.1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4.3.2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对象与思路
    4.4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4.2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评价指标的遴选
    4.5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
        4.5.1 综合评价指标的定义与构建思路
        4.5.2 单个评价指标相关参量的确定
第五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5.1 财政风险预警方法的概述
    5.2 BP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财政风险预警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
    5.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5.4 乡镇政府 BP 人工神经网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
        5.4.1 人工神经元的结构模型
        5.4.2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5.4.3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
        5.4.4 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
        5.4.5 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5.5 BP 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 Matlab 实现
第六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
    6.1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状况概述
        6.1.1 乡镇财政机构及人员情况
        6.1.2 乡镇财政的改革与发展
        6.1.3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风险评价指标
    6.3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预测与评价
第七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措施
    7.1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基本思路
    7.2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基本原则
    7.3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措施建议
        7.3.1 全面启动债务清偿工作,加大奖补力度,切实化解基层存量债务
        7.3.2 从源头上减少以致杜绝乡镇政府变相举债投资行为
        7.3.3 实现乡镇政府的“一级财权”和“一级债权”
        7.3.4 加强地方债务监管,建立风险防控预警体系
        7.3.5 提高乡镇政府自身建设能力,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指导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8.3 未来的研究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已发表论文

(8)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4.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1.4.3 文献资料检索和总结
        1.4.4 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结合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合作社
        2.1.2 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2.1.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
    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理论阐述
        2.2.1 合作组织的由来
        2.2.2 国外理论研究情况
        2.2.3 相关理论阐述
    2.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2.3.1 农业经营规模与成本费用角度的必要性
        2.3.2 国内外市场的发展
        2.3.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2.3.4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3 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研究
    3.1 青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
        3.1.1 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3.1.2 依托本地优势产品,突出区域特色
        3.1.3 树立品牌,提升竞争力
        3.1.4 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3.1.5 构建形成长效机制,合作层次日益提升
    3.2 青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模式
        3.2.1 “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3.2.2 “大户+合作社+农户”模式
        3.2.3 “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
        3.2.4 “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
        3.2.5 “政府部门+合作社+农户”模式
    3.3 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证分析
        3.3.1 平度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3.3.2 胶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4 制约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4.1 发展水平不高,带动能力较弱
    4.2 规范性发展依然不足,潜在风险较大
    4.3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
    4.4 扶持政策不明确,发展后劲不足
5 实现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发展的对策
    5.1 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
    5.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有效发展的对策及主要措施
        5.2.1 明确发展目标,加快合作组织的规模扩张
        5.2.2 因地制宜,着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发展模式
        5.2.3 注重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5.2.4 正确引导,加强组织内部人员的层次培养,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
        5.2.5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青岛市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青岛市卫生资源现状分析
    1.1 青岛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1.2 青岛市卫生服务机构运营状况分析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青岛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预测
    2.1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2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
    2.3 预测结果与结果分析
第3章 青岛市城市老年人口医疗需求分析
    3.1 调查概况
    3.2 青岛市城市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分析
    3.3 对青岛市因老年人口增加而导致的病床需求、医疗人力需求进行测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对策研究
    4.1 主要结论
    4.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描述
        1.1.1 研究问题阐释
        1.1.2 研究对象界定
        1.1.3 研究内容界定
    1.2 选题背景
        1.2.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征地农转非人员增多
        1.2.2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的凸显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假定与资料来源
        1.4.2 分析范式与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与篇章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观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非农就业与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
    2.1 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系统转换与实践困惑
        2.1.1 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系统转换
        2.1.2 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的实践困惑
    2.2 非农就业在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中的核心地位
        2.2.1 就业促进比利益补偿更重要
        2.2.2 非农就业是融入城市发展关键所在
        2.2.3 非农就业对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广泛意义
    2.3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理论框架
        2.3.1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
        2.3.2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逻辑框架
第3章 非农就业现状与发展取向
    3.1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现状描述
        3.1.1 就业形式多样化
        3.1.2 本地二、三产业就业起点低
        3.1.3 异地就业可探索
    3.2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困难原因剖析
        3.2.1 农转非人员自身原因
        3.2.2 外部环境原因
    3.3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发展取向
        3.3.1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发展的理性认识
        3.3.2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第4章 非农就业与征地农转非社区服务
    4.1 农转非小区的出现与存在
        4.1.1 农转非小区的出现
        4.1.2 农转非住宅小区的存在
    4.2 农转非小区建设优化:构筑城市生存发展之基
        4.2.1 农转非小区的功与过
        4.2.2 农转非小区的建设与完善
    4.3 农转非社区管理与服务优化:拉动非农就业
        4.3.1 社区与社区管理
        4.3.2 农转非社区管理
        4.3.3 农转非社区服务现状与期望
        4.3.4 农转非社区服务优化
第5章 非农就业与征地农转非人员培训
    5.1 培训与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内在关系
        5.1.1 培训的内涵及一般价值
        5.1.2 培训与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
    5.2 农转非人员培训的认识与突破
        5.2.1 就业培训的理性认识
        5.2.2 就业培训的突破:实施市场化运行
    5.3 就业培训市场的政府管理与调控
        5.3.1 就业培训的需求刺激与引导
        5.3.2 就业培训机构的管理
        5.3.3 就业培训的制度机制建设
    5.4 就业培训机构的市场运作
        5.4.1 就业培训组织建设
        5.4.2 就业培训的内容选择
        5.4.3 就业培训的市场开拓
第6章 非农就业与征地农转非集体经济
    6.1 农转非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存在与发展辨析
        6.1.1 集体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
        6.1.2 农转非集体经济的发展评述
        6.1.3 农转非集体经济发展的价值阐释
    6.2 农转非人员集体经济发展领域
        6.2.1 城市二三产业
        6.2.2 现代农业运营
        6.2.3 劳务经济
    6.3 农转非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6.3.1 建构农转非集体经济基础
        6.3.2 选择、培育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
        6.3.3 以“对口支援”方式帮扶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
        6.3.4 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创新
第7章 非农就业与地方经济发展
    7.1 经济发展与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
        7.1.1 经济发展与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一致
        7.1.2 经济发展与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不一致
    7.2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反思
        7.2.1 城市化的中国价值再认识
        7.2.2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剖析
    7.3 着力经济与就业增长并重,化解就业压力
        7.3.1 实施“经济与就业增长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7.3.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3.3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
    7.4 创新城市化发展战略,帮助农转非人员就业
        7.4.1 着力建设多样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7.4.2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培育城市发展特色
        7.4.3 着力推进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
        7.4.4 实施科学的城市经营策略
第8章 非农就业与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
    8.1 农转非人员创业的现实性
        8.1.1 创业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的一种重要选择
        8.1.2 征地农转非人员创业的优劣势
    8.2 农转非人员创业培训与指导
        8.2.1 农转非人员创业意向培育
        8.2.2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选择
        8.2.3 创业企业运营管理的培训与指导
    8.3 农转非人员创业支持
        8.3.1 一般创业支持系统
        8.3.2 农转非人员创业资金支持
        8.3.3 农转非人员创业环境支持
第9章 非农就业与政府推动
    9.1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主体认识
        9.1.1 非农就业促进主体的现实缺失
        9.1.2 政府推动的主导性责任
        9.1.3 企业帮助的主体性责任
    9.2 优化体制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形成直接推动
        9.2.1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体制机制优化
        9.2.2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管理制度创新
        9.2.3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管理思想创新
    9.3 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的政府间接推动
        9.3.1 动员最广泛的社会资源促进就业
        9.3.2 引导和鼓励占地企业接纳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
第10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10.1 基本结论
    10.2 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 全国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情况”文献数据汇总
附件 2 全国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被征地后“生活水平”文献数据汇总
附件 3 近年来全国因征地而引起的社会问题文献汇总
附件 4 近几年关于“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困难障碍”的文献观点汇总
附件 5 全国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比”调研数据汇总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对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市M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研究[D]. 徐洪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2]城市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潘家斋. 青岛大学, 2016(04)
  • [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 万婕.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4]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5]青岛市沿海小城镇城市化质量研究[D]. 张琦.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6]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研究[D]. 张晓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 [7]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研究[D]. 吴姗姗.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田宝全.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9]青岛市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D]. 王强. 青岛大学, 2010(03)
  • [10]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及其管理研究[D]. 陈绍友.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青岛市即墨市征地补偿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