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新疆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一、新疆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车晓荣[1](2021)在《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口援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国家战略模式,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对口援疆对提升“五化”协同发展,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及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自2010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以来,产业援疆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新亮点,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按照新“产业援建”理念,找准着力点,健康稳步推进产业援疆、不断探索和创新产业援疆方式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兵团经济快速运行及美丽新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系统梳理对口援疆对产业结构优化贡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适合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贡献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方法,同时论文对产业援疆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序分析,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对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并且在国家各部委和浙江省、台州市的无私援助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一二三”型优化调整为“一三二”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另外研究发现第一师阿拉尔市作为兵团南疆中心城市,其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产业门类中无南疆区域的优势产业,服务方式无特色及优势,产业没有形成品牌化,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区域产业高地未形成,各行业之间关联度不密切,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能力弱,未形成规模和集聚发展态势;接着,论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模型从中计算出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的投资率、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来衡量其对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台州市援疆资金不断增加,支援建设的项目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到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台州市大力援助及第一师阿拉尔的自身努力下,国民生产生产总值增速较快,处于南疆兵团经济发展的前列;(2)产业援疆作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工作亮点,经过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的探索创新,产业援疆工作成效显着,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比重从“一二三”优化调整为“一三二”。(3)产业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资金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发展的贡献度因政策的不一样,每年波动较大,另外产业援疆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数据的变化。短期内有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推动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快速运行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援疆的对策建议,并为产业援建项目调整修订提供依据:(1)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2)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3)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4)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5)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基于上述结论,论文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应彰显兵团绿色发展要求,在台州市产业援疆的背景下,大力构建一个服务与社会、服务与兵团、为民所思、为民所想、经济利益等一体化发展的兵团兴新城市。

李斌[2](2021)在《钢渣蓄热砂浆热稳定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沙漠戈壁地价低廉,适宜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但该技术易受昼夜交替、天气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使得供电存在波动性、间歇性不足,采用光热发电技术与蓄热技术耦合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蓄热系统中的蓄热材料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关键,属于显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混凝土,其蓄热能力好、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太阳能光热发电蓄热混凝土工作温度多为300℃左右,随着电厂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升,以及蓄热混凝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其工作温度会进一步提高。高温作用下,蓄热混凝土材料各组分受热变形不均易导致结构破坏,降低其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良好的热稳定性是蓄热材料发挥其他性能的前提,如何提高水泥基蓄热材料热稳定性成为该行业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水泥及矿物掺合料为基体,采用废渣集料,浇筑砂浆制品,以热膨胀系数及强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开展研究:集料与胶凝体系的热变形和相容性问题;蓄热砂浆在周期性温变条件下的热疲劳损伤问题;以及蓄热砂浆制备工艺的优化问题。以上工作对拓宽固体废弃料利用途径,及促进钢渣蓄热混凝土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应用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测长法进行试验评价胶凝体系及水泥砂浆的热膨胀性能,通过热膨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优选砂浆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的掺入有利于改善胶凝体系及水泥砂浆的热膨胀性能,其中粉煤灰作用效果相对显着。不同配比砂浆的热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2)测试不同粉煤灰掺量砂浆的热膨胀性能及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粉煤灰能改善钢渣水泥砂浆的热膨胀性能,使砂浆热膨胀系数趋于平稳。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砂浆高温力学性能呈现出抗压强度损失率逐渐减小,抗折强度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3)对不同胶凝体系的钢渣蓄热水泥砂浆在周期性温变条件下的变形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钢渣蓄热水泥砂浆的热疲劳损伤主要发生在首次热循环过程中,循环达到五次后,变形性能及力学性能基本稳定。其中粉煤灰钢渣蓄热砂浆抵抗热疲劳损伤的能力较强,钢渣蓄热砂浆应用在太阳能热发电中可经受多次热循环。(4)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蓄热砂浆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寻求热稳定性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蓄热砂浆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胶砂比1:3,粉煤灰掺量65%,成型温度70℃。该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制品热循环五次后的热膨胀系数为13.02×10-6m/℃,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1.50%。

郭龙龙[3](2021)在《基于理化改性的生土材料性能提升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土建筑由于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资源能耗低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作为我国村镇地区居住建筑的重要传统形式将长期存在。针对生土材料强度低且以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为主的改性方式破坏了生土可再生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归田性的理化改性方案,其“归田性”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废弃改性生土可二次回归农田并继续用于农业种植,实现资源再利用。本文将围绕基于归田性的生土材料理化改性技术方案展开研究,结合改性方案对生土砌体力学性能、生土墙体抗震性能的提升效果及抗压本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为提升生土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采用无毒、无害的改性材料进行理化改性正交试验研究,结合微观检测对改性机理进行探讨。经研究得到改性最优配比:水玻璃为0.8%,钾明矾为0.4%,尿素为1.2%,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为2%,秸秆为0.4%,减水剂为1%。改性最优配合比下试块的抗折强度是1.77MPa,提高40.4%,抗压强度是5.12MPa,提高50.1%,其强度相当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U5的强度。生土材料强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改性材料与土壤之间物理化学的综合作用,形成由硅酸盐类胶凝物和结晶体支撑的土壤骨架结构,从而宏观上表现为生土材料强度的提高。(2)为研究该改性方案下改性土壤的可归田性,通过检测机构对土壤的主控有益、有害指标检测和种植性试验的对比分析,各项数据表明:本改性技术方案不会破坏土壤结构,改性土壤各项主控有益指标基本符合绿化种植技术标准,各项有害指标均在合理范围,而在改性土占0%、50%、100%的种植试验中,10d后各土壤配比下作物的出苗时间、出苗率和植株高度相近,说明可以实现改性土壤的无害化归田种植。(3)通过对比改性砌体、素土砌体的抗压试验和沿通缝抗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素土坯砖砌体与改性土坯砖砌体的抗压强度结果分别是0.874MPa和1.077MPa,改性后砌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23.2%,同时改性砌体的破坏位移比素土砌体整体有所提升,即改性砌体的延性有所改善;素土砌体和改性生土砌体沿通缝抗剪强度分别为0.0291MPa、0.0341MPa,改性后砌体的抗剪强度提升了17.18%,说明材料改性方案对于提升生土砌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4)通过对改性生土墙和素土生土墙的拟静力试验,从两片墙体的试验现象、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土墙和素土生土墙在整个过程中试验现象比较相似,最后都形成贯穿斜裂缝发生剪切破坏;改性生土墙在峰值荷载和极限荷载特征点分别比素土墙提高了19.7%、15.7%,改性后墙体的承载力有所提升,并且各荷载特征点的延性和耗能也有一定的改善,说明材料改性方案对于提升生土墙体的抗震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5)为建立符合生土材料特点且具有一定应用性的生土本构方程,通过不同工况下生土材料的单轴受压试验以及国内外现有生土材料本构方程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土材料受压状态下应力-应变曲线的重要特征表现为曲线存在初始下凹段,修正建立的本构方程通过参数的变化,可实现对本试验和其他研究者试验曲线的较好拟合;根据生土材料强度与本构方程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强度区间下生土材料本构方程的建议公式,初步形成生土材料本构关系数据库。

边云涛[4](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张姗姗[5](2021)在《1960-2014年中国典型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及时空分布特征》文中提出持久性污染物对生物健康以及环境安全的危害已经被人们广泛知晓,随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签约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减排控制措施,使得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大降低,非故意产生(即随燃烧和工业过程以及产品杂质被无意释放到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所占的排放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已经超过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而为了更好地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要更加关注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是进行大气传输模拟、环境归驱行为、污染物控制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研究的数据基础。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开发的高分辨率能源清单(PKU-FUEL)以及一些主要非燃烧工业源的活动数据,通过文献查阅搜集尽可能多的对应源的排放因子(包括有控制措施的排放因子和无控制措施的排放因子),对不同类别的排放源利用技术分类的方法,考虑各种燃烧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使用比例的差异,得到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建立了中国1960年到2014年典型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二恶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六氯苯(Hx CBz)、五氯苯(Pe CBz)和多氯萘(PCNs))多种排放源的省级排放清单,以及2014年高空间分辨率(0.1°×0.1°)的排放清单。利用人口阈值的方法对中国进行了城市、镇、农村分区,并分别估算了2014年中国城市、镇、农村的排放清单。对于PCDD/Fs和PCBs,本研究还估算了17种2,3,7,8-PCDD/Fs和12种dl-PCBs同系物异构单体的排放清单。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2014年PCDD/Fs、dl-PCBs、Hx CBz、Pe CBz和PCNs的排放量分别为4931.99(1791.80-15260.13)g I-TEQ、234.71(90.01-708.78)g WHO-TEQ、517954.31(209425.54-1617158.48)g、11605401.26(4250531.51-18114650.29)g、48.82(20.65-91.44)g TEQ。(2)从排放源谱来看,钢铁冶炼、垃圾焚烧、供电供暖、野火焚烧以及水泥生产为PCDD/Fs是最主要的排放源,排放占比超过总排放量的60%;钢铁冶炼、水泥生产以及民用和商业源对dl-PCBs的排放贡献最高,占比达62.45%;Hx CBz、Pe CBz和PCNs的最主要排放源分别为钢铁冶炼、含氯化学品生产和水泥生产。(3)在排放的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如上海、山东、江苏等省份)的排放密度普遍较高,西部地区(如西藏、青海等省份)普遍较低,新疆北部地区较西部其他地区高。而人均排放的空间分布与排放密度有较大不同,排放密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人均排放较青海和甘肃西北部、新疆和内蒙古北部地区要低得多。在排放的城乡差异上,农村对各污染物各个排放源的排放贡献均高于城市和镇,农村甚至贡献了部分排放源总排放量的80%。垃圾焚烧、供电供暖以及民用和商业源的排放,城市和镇与农村差距相对较小。17种2,3,7,8-PCDD/Fs和12种dl-PCBs同系物异构单体排放的空间分布和其物种总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4)在排放的历史变化方面,主要由于垃圾焚烧排放量的降低,PCDD/Fs和dl-PCBs的排放量在1980年至2000年左右出现了下降趋势;Hx CBz、Pe CBz和PCNs的排放量从1960年至2014年总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5)在排放的化学组成特征上,OCDD、1,2,3,4,6,7,8-Hp CDF、1,2,3,4,6,7,8-Hp CDD、OCDF和2,3,7,8-Te CDF是17种2,3,7,8-PCDD/Fs总排放质量的主要贡献者,2,3,4,7,8-Pe CDF、2,3,7,8-Te CDF、1,2,3,7,8-Pe CDD、2,3,7,8-Te CDD和1,2,3,4,7,8-Hx CDF是对总TEQ排放贡献较高的同系物;CB-118、CB-105和CB-77为12种dl-PCBs质量排放的主要贡献者,而CB-126和CB-169对总TEQ排放的贡献较高。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刘楠[7](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桑桂川[8](2019)在《三川科技集团水泥建材公司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建材行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水泥建材行业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先进成熟,但水泥行业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并且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时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市场对高品质水泥的需求加大,给水泥建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及企业内部因素的制约,大多水泥生产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举步维艰。作为民营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困境,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全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含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思路。第二部分是对企业战略理论简述,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和方法。第三部分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首先进行了宏观环境PEST分析,然后再运用五力模型对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分析。第五部分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劣势,确定企业战略。第六部分是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第七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主要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三川科技集团水泥建材公司的战略进行研究,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研究内部因素,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分析研究的结果能够指导公司未来的发展,同时希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为其它水泥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荆江超[9](2019)在《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政策促进了新疆经济加快发展,然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阻碍了新疆的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因此科学评估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法测度我国各省市2006年—2016年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以产能利用率衡量产能过剩情况,同时将2010年开始实施的对口支援政策作为自然实验,引入合成控制法分析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最后使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2010年后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不断加剧,产能利用率持续降低,一直处于40%左右的较低水平,显着低于全国水泥行业平均水平;其次,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对2010年以后新疆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的降低有显着的影响,使产能利用率相对于其潜在水平下降了15.79—31.90%,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第三,垄断程度改变和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解释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部分影响,对政策影响产能过剩产生了传递效应。最后,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化解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提升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李琦琦[10](2018)在《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文中指出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水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可靠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粗骨料一般采用碱性岩石。但新疆地区的碱性骨料没有砾石骨料分布的范围广,采用砾石骨料可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的造价。在我国西北地区现已兴建了几座以砾石骨料和水泥为填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心墙受到碾压遍数不足和碾压温度过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沥青混凝土心墙局部产生孔隙率较大的情况(即孔隙率接近了规范规定(3%)的上限要求)。加上心墙处于长期浸水的工作环境,沥青混凝土中的填料较易与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水化产物,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防渗性能及力学性能。因此,本文以水泥为填料制备孔隙率为1%、3%和以石灰石粉为填料制备孔隙率为1%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水稳定性试验、三轴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研究长期浸水状态下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主要得到以下成果:(1)通过适当延长浸水时间进行水稳定性试验得出:采用水泥作填料的试件处于未浸水状态时,3%孔隙率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较1%孔隙率的小,伴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3%孔隙率的水稳定系数持续增大后渐趋于稳定,而孔隙率为1%时水稳定系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孔隙率相同时,水泥填料的试件水稳定性明显优于石灰石粉,石灰石粉为填料时水稳定系数持续下降;用水泥作填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适应变形的能力有所减弱。(2)通过提高试件浸水的温度并延长浸水时间进行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试验得出:水泥作填料时,孔隙率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影响较大,3%孔隙率的试件与1%孔隙率的试件相比,试件的长期水稳定系数更高,但离散性变大,且压缩应变略有减小;孔隙率相同时,水泥填料的试件水稳定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明显高于石灰石粉作填料的试件,石灰石粉为填料时水稳定系数不断下降,浸泡时间达到2250h(相当于30年)时水稳定系数已小于规范规定0.9的要求;用水泥作填料明显提升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适应变形的能力依然有所减弱。(3)通过拉伸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得到:水泥填料对改善沥青混凝土各项长期力学性能的作用显着。不论是使用石灰石粉还是水泥作填料,其弯拉应变最终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水泥填料的应力表现良好。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水泥水化产物逐渐增多,抗弯及抗拉强度不断上升,且3%孔隙率表现出的应力更高。(4)从沥青混凝土静力三轴试验中得到: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水泥填料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内摩擦角φ逐渐减小,模量系数K与凝聚力C均逐渐增大,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填料相同时,随着浸水时间的不断增加,两种孔隙率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二者的摩擦强度逐渐向粘聚强度转化,随着浸水时间和围压的增加,骨料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消失,而水泥水化产物产生的胶结力使得沥青混凝土的粘聚强度不断增加,且孔隙率较大时的变化幅度更大。浸泡至2250h时沥青混凝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1%孔隙率的分别增大了240k Pa和减小了14.8°;石灰石粉填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件伴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逐渐朝着劣势方向发展,且沥青混凝土出现了软化现象,摩擦强度逐渐减小,粘聚强度增加幅度也不明显。当孔隙率相同时,浸泡到2250h时水泥填料比石灰石粉填料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增大了329k Pa和0.8°。

二、新疆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1.2.2 对口支援及对口援疆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
        1.2.3 产业结构优化测评理论及方法
        1.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新疆及兵团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1.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基础
        2.1.1 对口支援的内涵
        2.1.2 对口援疆的内涵
        2.1.3 产业援疆的内涵
        2.1.4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分析
    2.2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的内涵
        2.2.2 产业结构的内涵
        2.2.3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2.2.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分析
第3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
    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区位优势概况
        3.1.2 第一师经济社会发展与兵团总体差异
        3.1.3 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3.2 第一师阿拉尔市资源优势
        3.2.1 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
        3.2.2 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3.2.3 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3.3 第一师阿拉尔市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3.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生产总值发展趋势
        3.3.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分析
    3.4 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3.4.1 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3.4.2 第一师阿拉尔二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3.4.3 第一师阿拉尔第三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3.5 第一师产业产业发展劣势和制约瓶颈
        3.5.1 产业结构仍然不优
        3.5.2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3.5.3 第二产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3.5.4 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布局不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4.1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第一师阿拉尔具体情况分析
        4.1.1 第一师阿拉尔市投资援建取得的成果及效益
        4.1.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分析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构建
    4.3 投资贡献度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4.3.1 经济总量的投资贡献分析
        4.3.2 经济增速拉动的贡献度分析
    4.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贡献度分析
        4.4.1 产业援疆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4.4.2 产业援疆对第二产业发展贡献度分析
        4.4.3 产业援疆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动能胶着期
        5.1.2 产业援疆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成效明显
        5.1.3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趋势明显
    5.2 对策及政策建议
        5.2.1 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5.2.2 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5.2.3 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
        5.2.4 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
        5.2.5 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钢渣蓄热砂浆热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原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2.2 测试方法
    2.3 试验方法
第3章 胶凝体系与细集料配伍的热稳定性研究
    3.1 试验方案设计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粉煤灰对钢渣蓄热水泥砂浆热稳定性影响
    4.1 试验方案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蓄热材料周期性温变条件下的热疲劳损伤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双指标响应面优化钢渣蓄热砂浆制备工艺
    6.1 试验方案设计
    6.2 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理化改性的生土材料性能提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改性技术方案提出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土材料改性方案及归田性研究
    2.1 生土材料基本性质
    2.2 生土材料理化改性技术方案
    2.3 理化改性机理分析
    2.4 改性土归田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生土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土坯砌块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3.2 土坯砖砌体抗压试验
    3.3 土坯砌体抗剪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生土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4.1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 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土材料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5.1 生土材料单轴受压试验
    5.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 生土材料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5.4 生土材料本构数据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5)1960-2014年中国典型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及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排放源及活动强度
    2.2 排放因子
    2.3 技术分类
    2.4 排放估算方法
    2.5 空间差值
    2.6 城乡排放量计算
    2.7 不确定性分析
第3章 中国PCDD/Fs排放清单
    3.1 中国2014年PCDD/Fs排放
        3.1.1 排放总量与人均排放
        3.1.2 排放源谱
        3.1.3 与其他清单的对比
    3.2 中国2014年PCDD/Fs排放的空间分布
        3.2.1 排放密度与人均排放的空间分布
        3.2.2 PCDD/Fs排放的城乡差异
    3.3 中国1960-2014年PCDD/F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3.3.1 全国PCDD/F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3.3.2 各区域PCDD/F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3.4 排放的化学组成特征
        3.4.1 17种2,3,7,8-PCDD/Fs同系物异构单体排放
        3.4.2 17种2,3,7,8-PCDD/Fs同系物的空间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dl-PCBs排放清单
    4.1 中国2014年dl-PCBs排放量
        4.1.1 排放总量与人均排放
        4.1.2 排放源谱
        4.1.3 与其他清单的对比
    4.2 中国2014年dl-PCBs排放的空间分布
        4.2.1 排放密度与人均排放的空间分布
        4.2.2 dl-PCBs排放的城乡差异
    4.3 中国1960-2014年dl-PCB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4.3.1 全国dl-PCB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4.3.2 各区域dl-PCB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4.4 dl-PCBs排放的化学组成特征
        4.4.1 12种dl-PCBs同系物排放
        4.4.2 12种dl-PCBs同系物排放的空间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Hx CBz、Pe CBz、PCNs排放清单
    5.1 中国2014年Hx CBz、Pe CBz、PCNs排放
        5.1.1 排放总量与人均排放
        5.1.2 排放源谱
        5.1.3 与其他清单的对比
    5.2 中国2014年Hx CBz、Pe CBz、PCNs排放的空间分布
        5.2.1 Hx CBz 、 Pe CBz 、 PCNs的排放密度与人均排放的空间分布
        5.2.2 PCNs、Hx CBz、Pe CBz排放的城乡差异
    5.3 中国1960-2014年Hx CBz 、 Pe CBz 、 PCNs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致谢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2.2 实证研究综述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4.1.2 因素分解法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3.3 区域归因分析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6.2 数据来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三川科技集团水泥建材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和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一、战略理论概述
        二、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第二节 研究工具和方法
        一、PEST分析
        二、波特五力模型
        三、麦肯锡7S模型
        四、SWOT分析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PEST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技术因素
    第二节 行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一、供应商分析
        二、购买者分析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四、替代品的威胁
        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战略分析
    第二节 组织架构分析
    第三节 制度建设分析
    第四节 人力资源分析
    第五节 财务分析
    第六节 生产、资源条件分析
    第七节 营销分析
    第八节 企业文化和品牌分析
第五章 公司战略选择
    第一节 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
        二、内部劣势
        三、外部机会
        四、外部威胁
        五、概括总结
    第二节 公司发展愿景与战略目标
        一、发展愿景
        二、发展目标
    第三节 公司战略选择
        一、企业层战略中的稳定型战略
        二、企业层战略中的紧缩战略
        三、战略选择的关联性
    第四节 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一、竞争战略中的成本领先战略
        二、职能战略
第六章 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完善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
    第二节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第三节 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
    第四节 做好财务工作
    第五节 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第六节 充分利用外部机会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产能过剩的基本概念
        2.1.2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
        2.1.3 产能过剩的测度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
        2.2.2 对口支援政策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对口支援政策介绍
        3.1.1 对口支援概述
        3.1.2 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政策
    3.2 新疆水泥行业介绍与特征分析
        3.2.1 新疆水泥行业介绍
        3.2.2 新疆水泥行业特征分析
    3.3 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测度与分析
    4.1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
        4.1.1 测算方法的比较
        4.1.2 数据包络法及其分析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1 变量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3 测度结果与分析
        4.3.1 测度结果
        4.3.2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合成控制法
        5.1.2 实验分组
        5.1.3 变量选取
        5.1.4 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
        5.2.1 实证分析结果
        5.2.2 稳健性检验
    5.3 双重差分法检验
        5.3.1 模型与数据
        5.3.2 检验结果分析
    5.4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5.4.1 模型与数据
        5.4.2 验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调控
        6.2.2 实现对口支援政策项目的精准援助
        6.2.3 完善对口支援政策的合作协商机制
        6.2.4 建立对口支援政策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孔隙率和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
    2.1 原材料
    2.2 设计配合比
    2.3 水稳定性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压缩应力应变特征
    2.6 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孔隙率和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
    3.1 长期水稳定性试验
    3.2 沥青混凝土浸泡前后孔隙率变化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压缩应力应变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4.1 拉伸试验
    4.2 小梁弯曲试验
    4.3 静力三轴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新疆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D]. 车晓荣.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钢渣蓄热砂浆热稳定性能研究[D]. 李斌.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基于理化改性的生土材料性能提升试验研究[D]. 郭龙龙.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1960-2014年中国典型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及时空分布特征[D]. 张姗姗.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三川科技集团水泥建材公司战略研究[D]. 桑桂川. 厦门大学, 2019(12)
  • [9]对口支援政策对新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D]. 荆江超. 西北大学, 2019(12)
  • [10]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D]. 李琦琦.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新疆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