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中仪器实业有限公司可进行产品介绍

上海德中仪器实业有限公司可进行产品介绍

一、上海德中仪表实业有限公司可供产品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郭欣[2](2020)在《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对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外宣资料作为企业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利于国内外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高质量的企业外宣资料翻译,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十二届欧洽会部分中方参会企业外宣资料作为原文文本,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适当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这些外宣资料的可读性。本项目的翻译过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完成,其内容包括四方面:词语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两种语言的对等比字面上的严格对应更为重要。在此报告中,作者分析了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如四字结构,无主句,长难句并通过加注、省略、增译、拆分及重组的翻译技巧,实现了这些外宣资料原文及其译文之间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由此,译文更易于目标读者理解,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此促进中欧双方企业进一步合作。本报告在翻译项目完成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译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了解项目背景、客户需求,进行术语库建立及翻译前对原文进行分析;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以及选取有效的的翻译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本翻译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外宣资料翻译提供相应参考,对以后的翻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谈笑[3](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张家浩[4](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王鑫[5](2018)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后方工业发展及其长期效应 ——一个量化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影响。“七七事变”后,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企业大量迁往西部地区,开启了大后方经济的“黄金时代”。利用各种档案资料,首先梳理了全面抗战以来工业企业内迁的历程,然后在一系列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对后方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计量模型考察了战时后方工业所带来的长期效应。文章的主要工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通过对当局重工业五年计划、三年计划以及内迁工作计划的分析,发现国民党政府对战争形势存在严重的误判。在重工业计划中,湘赣鄂三省被列为核心区域,内迁计划中武汉又是首选目的地。然而,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上述三省很快沦于日军的炮火之下,四川、云南等西部省区成为了后方真正的中心。对形势的误判导致内迁工作在仓促中进行,加大了转移中的经济损失。其二,利用1933年《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核算了206个细分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发现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相对来说更具生产效率。这一结果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缺乏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表现为更少的公营企业),经营轻工业的私有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应对战争的需要,政府开始更多的干预经济,后方省市的重工业才得以在这一时段发展起来。这一史实告诉我们,若想违背比较优势发展重工业,国家的主动干预将是必不可少的。其三,根据《后方工业概括统计(1942)》的相关数据,测算了战时后方工业的集聚情况。计算的空间基尼系数值仅为0.055,这意味着战时各产业的集聚度较低,区域分布相对均匀。相比空间基尼系数,θ指数考虑了不同企业的规模特征,我们用其计算的产业集聚度也高与空间基尼系数。然而在细分行业的排序上,两个指标提供了足够的共识,即杂项工业、冶炼工业和金属品工业的集聚程度普遍较高,而机器制造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等对后方工业贡献较大的重要行业其区域集聚程度则相对较低。为衡量后方各地区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测算了熵指数和Krugman指数,其结果表明后方的省份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对指标方面(熵指数),湖南、广西和四川的专业化程度最低;相对指标方面(Krugman指数),甘肃、江西和四川的专业化程度则是最低的。其四,利用全面抗战时期后方各省的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一套战时工业企业分布的县域数据,并将其和2000年各县的经济统计数据相匹配,通过计量模型来验证抗战的工业遗产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其回归结果表明,在抗战时期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越多的县,在2000年的人均GDP也越高。这意味着战争为大后方的工业发展带来长期影响。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抗战时期的工业基础可以通过改变初始经济条件和吸引人口迁移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与过去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不同,本文的研究更加注重量化分析,期望通过客观的数据来描述全面抗战时期后方工业的发展状况,增强定性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已有的历史学文献多关注于事实的考证,而本文的研究则在描述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统计数据的量化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对后方工业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的讨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反思了比较优势战略。大后方在战时的工业结构明显是违背其比较优势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产业政策却可能带来正向效应。对落后国家或地区而言,要想实现工业化,国家主动干预经济仍是一个可能的选项。当然,如何避免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将会成为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关伟[6](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指出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张鑫[7](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认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傅海辉[8](2015)在《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有两个: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航空研究院在中国航空史、科技史和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梳理了航空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科研工作,指出,抗日战争初期,航空企事业单位大举西迁,损失惨重。当时中国空军所需装备、物资基本依赖外国供应。由于沿海各大城市、港口相继沦陷,空军处境愈益困难。在这一背景下,1939年7月,航空研究所于成都建立,隶属于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成立以后,把尽快使航空器材与设备国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1941年,航空研究所扩充为航空研究院。研究院研究了西南多种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板和多种航空材料,尤其是创造性地研究了西南的多种竹材并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竹”。研究院还设计或改进了多种航空仪器仪表和航空武器设备。航空研究院设计了三种教练机和一种巨型滑翔机,它们均使用其自制的层板和层竹。航空研究院还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领域有研究工作。本文讨论了航空研究院的历史功绩,指出,航空研究院虽然没有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它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和航空工业国产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效支持了空军持久抗战,培养锻炼了航空科研人才,为四川地区的航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绩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的。本文在梳理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时,考察了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与航空研究院的关系,发现了钱学森的一篇佚文,并对钱学森早年学术研究风格和力学思想发展脉络作了初步探讨。航空研究院兴盛于抗日战争之中,却衰落于抗战胜利之后。事实上,抗战时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技唯一的黄金时代。本文辨析了航空研究院兴衰的原因,指出,航空研究院的衰落除时势因素外,还在于航空研究院自身未能跟上世界航空科技发展的步伐;国民政府和军方对本国航空科研和航空工业信心不足,支持不力。航空研究院是中国航空科技史上的重要案例。本文将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作了对照研究。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航空科技史,并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刘俊平[9](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浙江省社会福利工业办公室[10](2006)在《2006年浙江省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年审公告》文中认为 为了加强对福利企业资质监管,现将浙江省福利企业年检年审办公室审定合格的企业公告如下,敬请社会各界监督。监督举报电话:0571—87059737 监督举报信箱:杭州市保俶路32号2号楼浙江省社会福利工业办公室(310007)

二、上海德中仪表实业有限公司可供产品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德中仪表实业有限公司可供产品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1.2.6 文献评述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1.3.1 市场失灵理论
        1.3.2 财政相关理论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1.3.5 理论评述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1.4.3 财政支持机制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4.2.3 回归结果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7.6.3 加强人员交流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Project Background
1.2 Clients Requirements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Glossary Building
    2.1.3 Theoretical Guida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3.1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3.1.1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3.1.2 Non-Subject Sentence
    3.1.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2 Translation Skills
    3.2.1 Omission and Annotation
    3.2.2 Amplification
    3.2.3 Div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Reflection on the Project
4.1 Feedback from the Clients
4.2 Self-assessments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4)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5)全面抗战时期的后方工业发展及其长期效应 ——一个量化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资料与概念界定
        1.3.1 资料
        1.3.2 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史实与因果
    第一节 企业内迁:组织过程、案例和评价
    第二节 产业转移与后方工业兴起
        2.2.1 亲历者的现状研究:政策与事实
        2.2.2 后来者的历史研究:史料整理与评价
    第三节 基于计量方法的因果性研究
        2.3.1 历史事件的长期效应
        2.3.2 对中国历史的量化研究
        2.3.3 冲突与战争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评价与探讨
第三章 全面抗战前的中国工业
    第一节 战前全国工业发展概况
        3.1.1 战前工业的区域分布
        3.1.2 产出情况
        3.1.3 产业结构
        3.1.4 产权构成
    第二节 战前工业的技术效率
        3.2.1 数据与变量
        3.2.2 模型选择
        3.2.3 测算结果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的西部工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工业内迁——基本史实
    第一节 民国政府战前准备及内迁政策
    第二节 兵工企业的内迁
    第三节 民营企业的内迁
        4.3.1 第一次内迁
        4.3.2 第二次内迁
    第四节 内迁的完成与复工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方的工业发展:行业和地域
    第一节 战时的工业发展:行业的视角
        5.1.1 横截面的分析:1942年
        5.1.2 时间序列的分析
    第二节 战时的工业发展:地域的视角
        5.2.1 抗战初期的工业概括
        5.2.2 横截面的分析:1942年
    第三节 产业集聚的比较
        5.3.1 空间基尼系数
        5.3.2 θ指数
        5.3.3 熵指数(SPEC)
        5.3.4 Krugman专业化指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后方工业兴起与长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与数据来源
        6.1.1 被解释变量
        6.1.2 核心解释变量
        6.1.3 控制变量
    第二节 实证模型: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6.2.1 基准回归
        6.2.2 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分位数回归
    第四节 历史的耦合:三线建设
    第五节 理解工业内迁的长期效应
        6.5.1 改变初始发展条件
        6.5.2 移民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一、第一次扩军
        二、第二次扩军
        三、第三次扩军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二、官兵的训练
        三、官兵的内务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二、军费开支
        三、后勤业务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二、战略与战术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一、联冯反蒋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三、二次联冯反蒋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二、晋绥军的作战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一、晋绥军的状况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二、后勤补给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一、士兵的招募
        二、士兵的训练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二、整编晋绥军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二、交通运输补给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一、晋绥军的溃败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三、晋绥军的覆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一、妇女谋生自养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一、化妆品的进口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一、经营分流
        二、巧妙推销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三、大卖“国货”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学术意义与研究现状
    2.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3.原始史料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航空研究院之历史背景与沿革
    1.1 中国近代航空科学技术史概述
    1.2 中国航空科技史起点考辨
    1.3 航空研究院建立之历史背景
    1.4 航空研究院之沿革
    1.5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与生产
第二章 航空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
    2.1 中国航空器材国产化之前驱
    2.2 航空研究院木材研究之条件与方法
    2.3 川产云杉性质研究
    2.4 其他木材性质研究
    2.5 中国木材平衡含水量研究
    2.6 层板之研制
    2.7 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简评
第三章 航空竹材研究与航空仪器研制
    3.1 与以往竹材性质研究之区别
    3.2 川产楠竹与慈竹性质研究
    3.3 层竹之研制
    3.4 竹质外挂副油箱之研制
    3.5 其他航空材料之研制
    3.6 航空设备之研制
    3.7 竹材研发与航空仪器研制简评
第四章 飞机设计与基础理论研究
    4.1 中国近代飞机设计简史
    4.2 航空研究院之飞机设计
    4.3 航空研究院理论研究举隅
    4.4 飞机设计与理论研究简评
第五章 航空研究院之初步评析
    5.1 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之比较
    5.2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环境与人才
    5.3 历史功绩与意义
    5.4 航空研究院兴衰原因探讨
结语
【附录一】航空研究院大事记
【附录二】中国近代飞机设计汇总五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学术工作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二、空军战备训练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四、空军实力扩充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一、整合地方空军
        二、增编作战飞机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三、实施防空演习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一、航校的成立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海德中仪表实业有限公司可供产品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2]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郭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5]全面抗战时期的后方工业发展及其长期效应 ——一个量化历史研究[D]. 王鑫. 南开大学, 2018(03)
  • [6]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D]. 傅海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10]2006年浙江省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年审公告[J]. 浙江省社会福利工业办公室. 浙江政报, 2006(31)

标签:;  

上海德中仪器实业有限公司可进行产品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