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

一、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朝政[1](2017)在《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颅颌面整形手术通过牵引成骨、截骨及重新定位骨移植等方法将颅颌面骨头分区移动来达到矫正颅颌面畸形的目的。手术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复杂的解剖区域结构,周围密布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结构,狭窄或几乎盲视的手术视野以及外科医生的生理颤抖和长时间手术操作的疲劳。颅颌面手术对手术精度要求非常高,传统手术由于技术缺陷很难满足其手术精度要求,使其相对于其他外科手术风险更大,技术门槛也相对高。为此,本文研发了适用于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的机器人样机系统,研究工作有:1.颅颌面整形手术的解剖结构复杂,术野不易暴露,易损伤神经与血管,普通的光学导航系统虽然精度高,但需要将标志物植入到病人身上,这种方式具有侵入性。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即采用牙齿咬合板标记物的方式搭建了适用于颅颌面整形手术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导航系统,重点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内虚拟图像信息与实际图像匹配算法(Lip 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模型),通过与其他ICP算法相比较并结合仿真实验分析,验证该模型的高匹配精度。2.针对整形手术的结果依赖于医生的临床手术经验及技能,手术中医生因手颤而引起误操作,术中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等问题,本文以下颌骨整形手术为切入点,旨在研发具有力反馈的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为此,自主设计了第一代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CPSR-I)样机,并结合导航系统对狗的下颌骨进行钻孔及截骨实验。实验表明:CPSR-I系统设计合理,满足临床下颌骨整形对手术精度的要求。3.为了实现复杂的整形手术中的精确手术操作,在综合分析CPSR-I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研发了第二代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CPSR-II),详述其总体设计方案,并探讨机器人的机构设计,详细讨论CPSR-II各个关节与末端执行器的设计方案。模型实验表明:机器人系统实现了五自由度操作,其运动平稳、定位精确,术中能够实时监测力反馈信息,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4.为了实现精确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保证整形手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首先建立了CPSR-II连杆坐标系,确定其DH参数;详细分析了CPSR-II正逆运动学方程,并验证正、逆解的正确性;分析CPSR-II的操作空间并利用三次插值法仿真进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分析;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对五自由度的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建模,并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其准确性。5.为了满足颅颌面整形手术自动精确地钻孔及截骨操作,设计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即能根据术前规划的轨迹及路线完成预设的钻孔及截骨操作,力反馈的控制策略可以实时监测术中医生所感觉到的力反馈信息,还可以避免过度钻孔或损伤重要的血管组织;此外,为了实现控制系统平稳、响应迅速等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力反馈的控制算法,医生可实时监督钻孔的力反馈信息,确保了手术的高精度与安全控制。6.为了综合分析机器人各方面的性能,本文对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进行实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参数标定、重复定位精度分析以及绝对定位精度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整个机器人系统作铺垫。

谭海涛[2](2014)在《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手部外伤导致复杂拇手指缺损的病例数日益增多。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手术的质量和效果还存在很大差别。该项技术虽然得到了很多创新,但还有很多问题和未知需要探索和解决。由于显微外科是一门侧重于应用方法学手段解决功能和形态学问题的专业学科,目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测量、目测估计和拓制模型式手术设计方法上,制定手术方案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手术方案受医生个人经验、习惯等主观思维因素影响较大,而且手术供区血管存在变异,术前未能准确了解,手术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风险性较高。目前我国拇手指再造技术登峰造极世界领先,但仍然无法真正解决:(1)术前目测设计不够精确,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具有盲目性,风险高;(2)供区损伤大;(3)再造指外观不理想;(4)再造指功能不满意。这是该项技术目前未能解决的瓶颈问题。因而,尽管国内外不乏大量拇手指再造的病例报道,但仍然有90%以上的拇手指缺损病人无法进行很好的修复再造。术前缺乏直观量化的评估标准,医患交流困难;同时该技术有相当难度,医生学习比较困难、周期长等多种因素也制约了该术式的推广。因而临床上迫切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安全有效、再造指功能和外观接近正常手指、而供区损伤更轻的手术方法。目前数字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多排螺旋CT的应用能很好解决微小血管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解决了矫形外科的手术规划、设计等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转化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各种新科技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桥梁作用。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优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技术,术前获取供区血管、骨组织的活体解剖图像,解决因血管变异导致的手术困难及盲目性,将传统“开放-观察-手术”的模式改变为“观察-开放-手术”模式;减轻供区盲目解剖增加的损伤,尽最大保留供区组织,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制定拇手指再造手术规范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以获得最大程度优化的手术方案。把数字化手术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作为桥梁,实现拇手指再造手术设计、规划、操作的精准化、规范化。建立拇手指再造手术足部供区血管CT图像数据库及数字化手术方案数据库,拟构筑足部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和研究平台,以数字化虚拟的手段结合实际手术操作将拇手指再造手术推广应用。临床上对大宗病例实施规范化再造并随访总结。从而建立拇手指再造的规范和标准方案,使该技术更安全、有效,再造手指外观、功能更接近正常,并在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使大部分的拇手指缺损病人能得到良好的再造,恢复功能与外观。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优化拇手指再造供区血管CTA成像与显示技术。1.应用64排双源CT(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对患者进行双足CT增强扫描。常规仰卧位,足先进,平静呼吸状态下扫描。扫描范围:双侧踝上约5cm以远。CT扫描参数:成人100kV(儿童70kV),以130mAs为基准,采用自动剂量调控技术(CARE Dose4D);层厚0.75mm,层间距0.5mm,矩阵512x512, FOV(显视野Field of view)320mm2,扫描时间成人8s-10s(儿童5s-8s)。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70mgI/ml),成人120ml-140ml,儿童2ml/Kg,注射速度成人5ml/s、儿童3ml/s。采用透视触发扫描法,将触发扫描层设在踝上约5cm,注射对比剂15s后(儿童10s)开始连续扫描,观察该处胫前动脉显影情况,当该处胫前动脉显影并密度达到最大时,成人延迟8s-10s开始扫描(儿童延迟5s-8s)。2.使用CT图像工作站对双足轴面图像及MP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IP(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projection)和V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重组图像进行分析,评价第一跖背动脉分型;第一跖背动脉起源、走行和解剖关系。图像评价标准:分为A+、A-、B、C级。A+:血管结构显示非常清晰、连续、较粗,可见其完整分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A-:血管显示清晰、连续性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B:血管可见度尚可,但有明显的伪影,血管连续性较差,尚可进行临床诊断;C:血管可见度差或未能显示,临床对此不能进行正确诊断。将三维重建的虚拟供区血管与术中解剖进行对比,以探讨两者间是否有差异,两者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等问题并多角度显示供区血管与周围组织的三维毗邻关系。第二部分:在虚拟的软件环境中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手术过程,获得最大程度的优化方案,解决以往手术凭经验目测,手术缺乏精准、科学的设计等弊端,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拇手指再造的实施。术前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获取患者的伤指、对应健侧相应手指及拟移植足趾的DICOM原始数据,选择合适的thresholds值,进行表面、骨、关节及血管重建,得到三维模型。因人体手、足均有对称性,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后,将模型导入手术仿真系统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将伤指的健侧对应指使用切割工具或布尔运算将其虚拟切割、分离并做成镜像,将镜像运用Move、Rotate、Rescale等工具移动至伤指位置并与之重叠即可准确比对出伤指缺损的大小、面积与形状,再次运用切割工具或布尔运算根据比对的结果对镜像进行切割,切割出来的组织即为伤指的实际缺损。根据术前供区第一跖背动脉分型、走向及足背部表浅静脉虚拟三维模型的走行设计手术显露血管蒂的切口线。同理,根据伤指血管缺损的程度测量出手术移植需要的游离组织血管蒂的长度。根据术前数字化辅助设计得出三维虚拟模型和具体数据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操作。术前通数字化手术仿真设计出伤指的实际缺损模型,将模型转化为.stl格式并导入MakeWare软件将其转化为.x3g格式,通过MakerBotReplicator23D打印机打印出手指缺损和拟修复的足趾或组织块模型,模拟进行再造或修复,并于术前、术中指导供区的切取,完成个性化术前精确的设计与规划,从而使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再造指外观接近正常,功能更满意。第三部分:临床上根据不同拇手指缺损类型,在数字医学技术辅助下综合应用部分手指再造、塑形再造、全形再造、多足趾组合移植再造、利用废弃指组织再造等不同术式对大宗病例进行应用研究。自2010年12月~2014年3月,选择在我院骨科住院的不同类型拇手指缺损患者79例,按病人入科的时间顺序每5个做随机分为2组,按3:2比例进入数字化技术辅助拇手指再造组与传统拇手指再造组。数字化技术辅助拇手指再造组47例57指,男29例39指,女18例18指,年龄35.2±10.5岁;传统拇手指再造组32例32指,男22例22指,女10例10指,年龄37.4±13.8岁。经检验,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技术辅助拇手指再造组,术前根据CTA所获得的供区血管分型、走向,在足部供区体表准确的标示所需的动静脉;经过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出拟再造手指所需的准确的皮肤软组织形状、大小,精准的投影设计于供区,注意根据所取大小适当放大5-10%;根据3D打印出拟再造指所需骨骼的长度,作为切取供区骨骼长短的精准长度。在CTA影像、计算机辅助设计及3D打印辅助下指导具体的手术操作。传统拇手指再造组则按传统手术流程进行。拇指缺损:①拇指I°缺损选择趾末节再造,Ⅱ°缺损选择趾末节或趾甲皮瓣再造。Ⅲ°缺损选择趾甲皮瓣或第二趾再造。②拇指指腹缺损选择趾腓侧趾腹皮瓣修复。③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选用带趾末节的趾甲皮瓣移植再造。④Ⅳ°缺损选择带腓侧舵样足背皮瓣及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再造或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骨及肌腱组织联合甲瓣再造。⑤Ⅴ°Ⅵ°缺损选择带菱形足背皮瓣及跖趾关节的对侧第二足趾再造或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骨及肌腱组织联合甲瓣再造。手指缺损:①手指2~4指尖缺损。设计第二趾趾尖再造。②手指2~4指末节缺损,选择第二趾或第三趾末节移植。③手指Ⅱ°-Ⅲ°缺损,选择第二趾再造。④对手指近节以远缺损,选择第二趾再造。⑤单纯手指趾腹缺损并骨、肌腱外露,选择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修复。单手5指脱套伤,选择足第三趾胫侧趾腹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足趾腓侧甲瓣与第二趾甲瓣带足背皮瓣修复环小指;对侧足趾腓侧甲瓣与第二趾甲瓣带足背皮瓣修复左中、示指。双侧游离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供区创面,尽可能保存足趾趾骨,减少供区损伤。结果1. CT血管造影47例94足患者中22例44足为A+,18例36足为A-,4例8足为B,3例6足为C。显示为A+或A-的足部CTA图像显示第一跖背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与周围肌肉、骨骼三维解剖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本组47例94足患者中55足为GilbertⅠ型,占总体比例58.51%;32足为GilbertⅡ型,占总体比例34.04%;5足为GilbertⅢ型,占总体比例5.32%;其中有2足血管可见度差未能显示,占总体比例2.13%。第1跖背动脉特征的多变性不仅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同一个体不同肢体之间的差异。在47例患者中表现为同一个体不同肢体之间差异的为5例,占总体比例10.64%。2.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可在虚拟的软件环境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进行设计,使设计精确,具有可重复性、反复修改达到最佳效果;可与手术组医师共享,有利于讨论和方案修改;三维、直观等优点。3.应用3D打印技术,可打印出需再造指的皮肤、骨组织等的逼真模型,在CTA三维数字化图像与个性化具体手术操作间建立桥梁,并在供区精确地设计出所需供区皮肤、骨组织的大小、长短。使手术更规范化、精准化,再造指的外形更逼真,供区损伤更少。4.本组再造及修复的79例89指全部存活,其中81指切口I期愈合。3指切口轻度感染,经换药后愈合,2指甲皮瓣移植的趾胫侧皮条部分坏死,经清除坏死组织、缩短部分趾骨二期缝合后愈合。1例第二足趾移植术后8小时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发现动脉血栓形成,经取栓重新吻合后成活。2例术后分别8小时、24小时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应用化学水蛭疗法放血3天处理后顺利成活。术后79例89指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4个月。数字化技术辅助再造组优良率为96.5%,传统再造组优良率为81.3%,两种手术方法优良率比较,经卡方检验(χ2=4.105,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字化设计手术的优良率较高。结论1.通过CTA检测可于术前详尽了解供区血管三维立体走向、分型,获得个体化的“活体解剖图谱”;并把动静脉精准标示于供区皮肤表面,大大降低手术盲目性及手术风险,减少供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将传统“开放-观察-手术”的模式改变为“观察-开放-手术”。2.应用数字化模拟手术设计、规划,使手术方案得以最优化。3.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伤手、指及拟再造手、指的模型,并由此模型复制并精准地覆盖于供区的皮肤、骨关节,由此所切取的供区组织更精准,使再造指更逼真,同时尽可能减轻供区无谓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及成活率。从而建立拇手指再造的规范和标准,使该术式能更好普及推广。4.术前虚拟手术排演,程序化、标准化、形象的术前设计和模拟操作,结合实际手术讲解,方便教学、技术推广及医患沟通。5.数字医学等高尖技术的应用,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是解决拇手指再造供区损伤大,再造指外形差、功能不理想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苏保[3](2013)在《新型纳米生物螺钉及生物股骨髁的制备与相关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玻璃纤维(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66/glass fiber,n-HA/PA66/GF)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及其对MC3T3-E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后期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圆片状n-HA/PA66/GF材料并按照ISO10993标准制备其浸提液。取MC3T3-E1成骨细胞,分别与圆片状材料或其浸提液共培养。通过直接接触实验、扫描电镜观察及CCK-8法检测该材料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影响;通过BCA法检测材料对成骨细胞总蛋白合成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材料对成骨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材料浸提液对成骨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材料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材料对成骨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双标记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仪上观察材料及其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胞骨架及肌动蛋白纤维分布的影响。结果直接接触实验表明n-HA/PA66/GF材料对MC3T3-E1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材料周围的细胞生长旺盛,为长梭形,无空泡及细胞皱缩,贴壁生长良好。CCK-8实验显示细胞数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与两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在共培养前5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7天后实验组细胞数量较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总蛋白含量分别为(2.21±0.48)mg/ml、(1.68±0.25)mg/ml, BCA法检测证实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总蛋白的合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证实材料能使更多细胞进入S期而对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影响。两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93%±2.37%、8.31%±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的两组细胞分泌的骨钙素含量在共培养1、3、5、7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共培养10、14天后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穿膜细胞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形态规整呈长梭形,细胞之间紧密相连并通过伪足紧紧黏附在材料表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呈现复层生长。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骨架及肌动蛋白纤维的极性分布无明显影响,n-HA/PA66/GF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为细胞的粘附与增殖提供适宜的环境。结论新型n-HA/PA66/G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细胞相容性,对细胞生长、增殖、分泌、黏附、周期和迁移等行为均有一定调节作用。第二部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玻璃纤维生物活性螺钉固定犬股骨髁间骨折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玻璃纤维(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66/glass fiber,n-HA/PA66/GF)生物螺钉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内固定性能及骨传导性能,为后期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备n-HA/PA66/GF生物活性螺钉。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图谱分析对材料进行表征。取24只成年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两组:生物螺钉实验组和金属螺钉对照组。所有动物均造股骨髁间骨折,分别使用生物螺钉及金属螺钉固定骨折。于术后4、8、12、24周行大体观察、硬组织学切片染色检测、CT+3D影像学检测、三点弯曲生物力学测试及血常规、生化检测,术后24周处死动物后取肝脏、肾脏、脾脏行组织学检测。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涂层在螺钉表面分布均匀,涂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无相分离,结合紧密,融合为一体。涂层粒子为纳米级别,呈片状或叶状。EDS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涂层的主要成分为Ca和P元素,表明涂层组成为n-HA。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2θ=31.82°,32.90°,34.25°,38.38°,46.70°,49.52°和53.15°属于羟基磷灰石的晶格特征峰,2θ=20.38°,23.49°为聚酰胺(PA)晶格的主峰。红外图谱分析(FTIR)发现3442cm-1处宽而强的吸收峰为对应羟基(-OH)振动吸收峰,960cm-1处的吸收峰对应PO3-4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605cm-1和565cm-1吸收峰对应PO3-4的弯曲振动,1102cm-1和1037cm-1处的吸收峰对应PO3-4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动物实验证实两种螺钉均能有效地固定犬髁间骨折,术后观察两组动物均正常活动,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2周CT检测显示两组动物髁间骨折均已骨性愈合。组织学检测发现n-HA/PA66/GF螺钉表面被新生骨覆盖且新生骨不断钙化、成熟,骨与生物螺钉结合紧密。金属螺钉与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螺钉周围骨组织被一层纤维组织包裹。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使用两种螺钉固定骨折12周后均发生骨性愈合。生物螺钉周围较金属螺钉周围有更多的新生骨小梁形成,生物螺钉与周围的新生骨融为一体。生物力学测试证实两组最大推出载荷在术后4、8、12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2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推出生物螺钉所需的最大载荷比对照组大。术后24周实验动物静脉血中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58.8±14.49)U/L],检测的血常规、生化各数值均正常。肝、脾、肾HE染色未见结构正常,表明材料无明显的器官毒性。结论n-HA/PA66/GF生物活性螺钉具有良好的体内相容性,内固定性能和促进新骨形成、成熟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三部分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修复犬股骨髁缺损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估复合材料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polyurethane/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66, PU/n-HA/PA66)修复犬股骨髁缺损的能力。方法制备PU/n-HA/PA66复合材料并按照犬股骨髁实际大小加工成型为生物股骨髁。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情况并测定其孔隙率。取16只成年中华田园犬,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PU/n-HA/PA66生物股骨髁实验组和自体股骨髁对照组。使用电锯将犬股骨外髁锯断造股骨髁缺损模型,分别使用生物股骨髁及自体股骨髁修复缺损。术后4、8、12、24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CT影像学检测及血常规、生化检测,术后24周行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经测定,材料孔隙率为80.89%±5.01%。孔径主要分布在300μm~800μm之间,孔壁上有与相邻孔贯通的100μm~300μm微孔。术后2组动物均活动正常,切口愈合良好。CT影像见实验动物的PU/n-HA/PA66股骨髁与自体股骨内髁紧密键合,材料无降解,假体与胫骨平台、股骨内髁及髌骨的关节面匹配良好,内外侧膝关节间隙无狭窄且基本对称。组织学检测显示两组股骨髁假体均与自体骨结合紧密,生物股骨髁网孔中的骨小梁逐渐增多成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材料孔穴中的新生骨Ⅰ型胶原阳性表达,被染成棕黄色,染色均匀。术后测得犬静脉血中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62.67±24.04)U/L],其余血常规、血生化均正常。肝、脾、肾HE染色未见异常。结论PU/n-HA/PA66股骨髁生物相容性良好,能与宿主骨形成有机整体,在骨缺损修复的同时重建残缺的股骨髁,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张志宏,刘志礼,高志增,陈明,杨东,黄山虎,舒勇[4](2012)在《骨修复替代材料修复骨缺损的选择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在骨缺损治疗方面,近几年集中在骨修复替代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催生了很多全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各有优势和缺点。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值得讨论和推敲。目的:通过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在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评价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生物性能,有利于骨科医师更好的理解几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近期临床效果并非是与传统材料的最终比较结果。人工骨材料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确切疗效尚须长期的临床观察。寻找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人工骨材料抑制是骨科的研究热点。分别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材料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理化、生物性能,安全性综合比较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从修复质量、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来衡量,自体骨都是最佳的选择,成为骨移植的金标准。但来源有限且取骨区可能产生并发症,取骨又造成第二术区的创伤,因而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同种异体骨的来源比自体骨多,但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并有感染疾病如肝炎病毒的可能。③人工骨材料成型迅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合成与缺损骨形态接近的骨修复替代材料,人工骨材料的骨诱导性和仿生物性骨结构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④现有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均存在各自不同某些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质量的需要。未来能代替天然骨骼,解决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应当是优势的组合,是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发展趋势。

王一波[5](2011)在《坚固内固定与骨膜损伤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儿童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长期以来,关于儿童下颌骨骨折一直存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争议,其焦点是治疗方法与颌骨发育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坚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作用会抑制骨骼的生长发育,且下颌骨以膜内成骨为主,手术造成的骨膜损伤会影响骨膜的成骨能力及骨骼的血运,从而对骨骼的发育产生影响;而有的学者认为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是积极肯定的,其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很小,稳固的内固定及早期的功能训练可以弥补骨骼的生长受限。本课题根据这一临床问题,使用20只70d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建立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模型及下颌骨骨膜损伤模型,探讨坚固内固定与骨膜损伤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临床儿童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理论依据。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模型的建立:右侧下颌骨为实验组,在体部造成骨折并使用钛制微型接骨板固定;左侧下颌骨为对照组,不行截骨术及固定,仅植入两枚定位钛钉。下颌骨骨膜损伤模型的建立:右侧下颌骨为实验组,刮除部分骨膜,植入两枚定位钛钉;左侧下颌骨为对照组,不刮除骨膜,仅植入两枚定位钛钉。所有动物均于术后3个月处死,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检测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如下:1)坚固内固定及骨膜损伤对下颌骨的发育无明显抑制作用。术后3个月时,所有动物未出现咬合关系紊乱、两侧下颌骨发育不对称及中线偏斜的现象。2)坚固内固定对发育期下颌骨局部的成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实验组钛板固定区域下颌骨骨皮质厚度、骨体积分数小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是无显着性差异(P>0.05)。3)骨膜损伤会造成发育期下颌骨局部成骨质量下降,实验组骨膜刮除区域下颌骨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骨体积分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4)钛板及钛钉的植入会影响下颌骨局部的成骨,植入物附近下颌骨表面不平滑,可见一些大小不等的孔隙,骨皮质连续性差,甚至存在局部骨质吸收变薄使部分牙根外露的现象。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坚固内固定与骨膜损伤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影响发育期下颌骨局部的成骨质量,下颌骨骨皮质厚度、骨体积分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骨膜损伤还可造成局部骨密度的下降,但这种程度的成骨质量下降是否具有临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文权[6](2009)在《改良带蒂锁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复合缺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一种口腔癌术后软硬组织复合缺损的重建修复术式,即改良的带蒂锁骨肌皮瓣(Modified pedicled clavicular myocutaneous flap,MPCMF),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初步测量及研究锁骨的解剖结构,为制备MPCMF提供理论支持;探索并研究MPCMF联合同期牙种植体植入的新术式;观察MPCMF制取后,锁骨区的并发症情况,对其功能的影响,总结术式改良后的优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采用MPCMF修复术后复合缺损的16例口腔癌患者。该16例患者均在口腔癌局部扩大切除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同期采用MPCMF修复术后复合缺损,其中4例(25%)术中同期于移植的锁骨瓣处植入牙种植体。1.术前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及相关资料,通过专科查体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局部病变、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6例患者采用术前病变组织的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以上情况进行TNM分期;2.根据术前资料,初步设计手术方案,10例患者术中切取部分肿瘤组织送快速冰冻检查明确诊断,严格按照“无瘤操作”要求,沿1.0~1.5cm的安全边界将肿瘤连同部分下颌骨一起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核查肿物切除后局部基底及各边缘组织有无肿瘤细胞浸润。根据术后的缺损范围大小设计MPCMF,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为蒂,制备锁骨瓣,保留部分锁骨以维持锁骨外形及功能,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例(25%)患者术中同期于移植的锁骨瓣处植入牙种植体。术中锁骨瓣制备的同时,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附着处中点为测量点,测量锁骨的垂直径、前后径及肌肉附着宽度(锁骨头及胸骨头)。3.术后给予常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鼻饲流质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并严密观察口内肌皮瓣色泽、形态以及锁骨取骨处愈合情况,术后10天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时,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ECT)、口腔全景片等观察锁骨瓣的外形、生长代谢活性及种植体的位置和骨结合状况。4.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复诊时均采用数码相机拍摄高质量数码照片,作为重要资料予以分类管理、保存。结果:全部16例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颊癌(6.25%)患者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至今存活;2例(12.50%)患者术后皮瓣边缘有小部分表皮脱落,7~10天后均自愈;其余所有患者口内组织瓣生长良好,外形丰满,未出现肌蒂及骨瓣坏死迹象。2例(12.50%)患者出现锁骨取骨处积液,予以穿刺抽除后局部加压包扎,5~7天后愈合,1例(6.25%)患者在术中制备锁骨瓣时出现锁骨骨折,以钛板固定剩余锁骨,术后愈合良好。其余病例术中、术后均未见骨折现象。同期植入的牙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种植体固位良好,与锁骨瓣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效果满意。患者术后发音、饮食功能良好,肩关节稳定性不受明显影响。结论:MPCMF有知名动静脉给予供血,故术后骨肌皮瓣血供良好,容易成活,同时,该骨肌皮瓣制作简单,保留部分锁骨后对供区外形及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MPCMF对于口腔癌术后的中小型软硬组织复合缺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牛红杰[7](2008)在《骨科医疗手术机构的研究与创新设计》文中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骨科医疗手术机构,即能代替目前骨科手术中常用的骨钻,又能弥补现有微气钻的不足,使其能满足各种骨科手术的要求。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巧,在骨科手术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和力学原理设计了骨科医疗手术机构叶轮的叶片形状,利用流体力学中取控制体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叶轮腔的气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气动力学分析,推导出气流对叶片的冲动力及驱动力矩的计算关系式,并确定了骨科医疗手术机构的部分结构参数。在尽可能增大叶轮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根据叶片腔进气口的大小确定出叶轮的最佳叶片数量。根据叶轮叶片受气流冲击面积的变化,将叶轮的运动过程分成了四个位置,分别得出了各个位置时驱动力矩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绘出了各个位置时驱动力矩的变化曲线。最后得到了叶轮驱动力矩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为深入分析研究叶轮驱动力矩平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骨科医疗手术机构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设计了机体结构、水气连接头结构,利用AutoCAD、Pro/E等绘图软件绘制了各部分的结构图,并对本机构使用的压缩空气及冷却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机头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在现有微气钻机构基础上增加了支撑结构、刀具更换装置和注水装置。特别是刀具更换装置采用了两边对称的三瓣簧结构,更便于刀具的装卸,从而方便、快捷、灵活地实现了钻、磨、切割多功能一体的操作。对叶轮轴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绘出了叶轮轴的整体结构图。

杨立峰[8](2008)在《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相关临床前研究》文中提出坚固内固定术(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颌骨骨折内固定新技术。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多种坚强内固定系统,其固位力产生主要为螺旋型固位体的螺纹产生固位力,达到固定接骨板的目的,并固定骨折。本文主要讨论用一种新的内固定器材(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其固位原理依靠固位体末端的膨开铆合产生固位力;通过离体实验,考察了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为应用于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长度对其固位力的影响。为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的临床应用解决部分问题,对膨胀-芯体型骨坚强内固定器材应用于临床起到指导性作用。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羊胫骨骨皮质厚度的测量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游标卡尺,骨皮质厚度测量尺、X线配合电子测量尺等三种方法进行准确度的比较,寻找一种或几种临床上操作简便、易用的骨皮质厚度测量方法。方法:取成年羊胫骨,保留中部长度的规则部分约12cm;使用微型电钻(¢1.5mm)垂直于胫骨表面钻孔,使用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该位置骨皮质的厚度;将钻孔后的胫骨骨块于钻孔处植入5mm中邦钛固位钉作为测量标记点,将直径为7.938mm标准尺寸钢珠用橡皮泥或蜡块固定于胫骨骨块一端作为长度标尺,拍摄切线位X线片,投射方向垂直于中邦钛固位钉固定方向;X线翻拍取的数字影像,将直径7.938mm标准钢珠作为长度标尺,在X线片上使用电子测量尺于中邦钛固位钉两侧分别测量骨皮质的厚度;将拍摄X线后的羊胫骨骨块去除中邦钛固位钉,在钻孔处使用小型电锯垂直于骨块长轴方向锯开骨块;使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钻孔处左右皮质骨厚度,测量两次,取均值作为该点的骨皮质厚度游标卡尺的测量值。结果、结论:游标卡尺测量骨皮质厚度为2.9533±0.17872mm;X线辅助电子测量尺骨皮质厚度值为2.9603±0.18487mm;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骨皮质厚度值为2.9567±0.18134mm。通过SPSS11.0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P=0.989,P>0.05,因此,三种测量方法均是准确的,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钛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的膨开位置研究目的:通过X线片、大体观察、硬组织学切片方法,确定钛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的末端膨开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相同,以便准确确定固位钉的长度。方法:1、X线及大体观察方法:取成年羊胫骨,使用微型电钻(¢2.0mm)垂直于胫骨骨块表面中段钻孔,孔距约为1cm,使用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钻孔处的骨皮质厚度;于每个孔内分别植入2mm、3mm、4mm、5mm、6mm、7mm长度的膨胀-芯体型内固定针,要求固定针末端膨开方向与羊胫骨长轴方向相同;拍摄羊胫骨X切线位片,观察X线平片上膨胀-芯体型内固定针末端膨开的位置。于每个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位置垂直于骨块长轴方向锯开骨块,直接观察不同长度膨胀-芯体型骨坚强内固定针末端膨开情况。2、硬组织切片方法:取2根成年羊胫骨,保留中部的规则部分;使用微型电钻(¢2.0mm)垂直于胫骨骨块表面中段钻孔,每个孔方向垂直于胫骨骨面并保持平行;使用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该处的骨皮质厚度,于每个孔内分别植入2mm、4mm、6mm、8mm长度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植入到钻孔处,要求固定器材末端膨开方向与羊胫骨长轴方向相同;取硬组织切片,观察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膨开情况及固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结果、结论: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其设计膨开位置为其末端1mm,两种方法均显示其膨开位置与设计位置相同。有效长度大于或等于骨皮质厚度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膨开效果良好;有效长度小于骨皮质厚度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未能完全膨开或不能膨开。第三部分: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的固定力学检测实验目的:通过不同长度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对骨折模型进行固定,将固定后的骨块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力学检测,明确膨胀位置对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羊胫骨,保留中部长约12cm规则部分,使用微型电锯将羊胫骨中间锯开,造成骨折模型;取长四孔小型钛板塑形,并垂直于胫骨骨块表面钻孔;使用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骨皮质厚度。依照骨皮质厚度分别采用不同有效长度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和4孔小型钛板固定骨折;测试分为三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有效长度<骨皮质厚度+小型钛板厚度;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有效长度=骨皮质厚度+小型钛板厚度;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针有效长度>骨皮质厚度+小型钛板厚度;三点弯曲力学检测:将制得的羊胫骨骨折模型置于电脑伺控制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正向下压三点弯曲实验,参数:跨距6cm;加力速度0.2mm/s;停止加力条件,力量≤50%最大力量;取得三组上方压力的力量-位移曲线;依照同样的方法取得三组的反向压的?力量-位移曲线。结果、结论:经过生物力学实验,骨皮质内侧实验组、最适长度实验组、超过骨皮质厚度试验组垂直向MAS分别为100.8±59.95N、141.5±23.97N、55.8±25.36N ,反向MAS分别为397.2±112.19N、847.5±86.65N、686.58±237.79N。最适长度实验组各项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均优于其余两组组。最适长度(即有效长度与骨皮质厚度加小型钛板厚度相同)的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产生的固位力最大。

袁继龙[9](2007)在《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上、下颌骨位于颅颌面的中下部,是人体较为复杂的骨骼,而下颌骨也是整个颅颌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它担负着构成下半颜面部的轮廓,参与咀嚼、咬合、语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重要功能。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颌骨部分缺损或不对称,而这种缺损或不对称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旨在重建颌骨的完整性,恢复颌骨的功能,矫正颌面畸形。颅颌面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移植,其中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代用品。自体骨移植保留了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并有成骨细胞存在,且无疾病传播的危险。通过吻合血管或带蒂骨移植可增加移植骨的抗感染能力,疗效最为肯定,应用时间最长;但受来源限制、外形雕刻困难及造成自体损伤,仍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来的,应用于口腔科牙周疾病治疗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机械性的屏障作用,来分隔不同的组织,目的是建立能使特定组织再生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有利环境,达到组织定向修复的目的。其作为一种新型促骨再生技术,能不同程度地增强骨组织再生能力,加快骨组织新陈代谢,有效地避免骨缺损的纤维愈合,促进骨性愈合。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技术为骨缺损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通过多年的改脸型手术及下颌角截骨过度修复治疗经验,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下颌骨手术的经验,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本实验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自体骨移植的基础上改良了下颌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以口内入路为手术方法,利用自体颗粒骨填塞缺损区,覆盖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修复重建下颌骨外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目的:为了明确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颌骨修复中的成骨机制和愈合过程,我们设计了应用自体颗粒骨移植,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胶原膜覆盖移植创面,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与成骨指标检测。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复合胶原膜引导自体颗粒骨的成骨机制和检验成骨效果,寻求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颌骨部分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主要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来实现。动物实验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下颌骨部分缺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胶原膜下的自体颗粒骨修复成骨指标检测。以26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采用磨骨术建立下颌骨部分缺损模型,随机选取一侧应用自体颗粒骨回填移植,并以复合胶原膜覆盖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对照。于术后2、4、8、12及24周分别处死动物,作相应成骨指标测定:一、大体标本、X-ray检查和组织学光镜检测。获得完整下颌骨标本后进行大体和X-ray比对,观察两组标本的成骨效果,然后将标本脱钙后进行HE染色组织学光镜观察,分析成骨愈合过程;二、成骨超微结构观察。制作电镜标本观察骨缺损修复的超微结构变化,进一步验证成骨机理;三、成骨的定量检测,在处死动物前应用荧光标记,将获得的标本进行骨密度检测,然后以术后4周、12周缺损近中心部、12周缺损其他部及24周的骨密度值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成骨愈合过程中新骨组织细微形态学的动态变化。临床应用部分为近两年来于我科就诊的各类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患者共计7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6名,年龄在20-43岁),包括下颌骨截骨过多4例和先天性下颌骨发育不良3例。从两方面检验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观察治疗效果:一、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三维螺旋CT的辅助指导作用。为每位患者做术前、术后三维螺旋CT重建,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影像学方面的指导,检验修复效果;二、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颅颌面骨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手术采用口内入路,应用自体颗粒骨回填缺损处,覆盖复合胶原膜,对比手术前后数码照片和影像学检测,观察复合膜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手术疗效。结果:动物实验部分:实验一大体标本、X线检查和组织学检测大体标本及X线观察:术后2周时缺损清晰可见,颗粒骨移植侧形成薄层骨痂,X线表现为缺损处骨密度低,质不均;对照组缺损明显,与原缺损基本一致。在4周实验组的标本上,近远中向及颊舌侧可见缺损处由新生骨充满,骨皮质白线模糊不清。而对照组的标本亦可见周围有新骨形成,但骨小梁尚不清楚。新生骨与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紧密接触,已开始向缺损中心方向生长,尚未完全覆盖下颌骨缺损。二者相比,植入与未植入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其骨生长速度有明显不同。实验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且速度快,但新生骨的密度均低于原骨质。对照组缺损明显,但较术后2周标本略有缩小。术后8周时两侧新生成骨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实验组X线表现为缺损处骨质增生,密度均匀升高并有不规则骨纹理,下颌骨皮质连续,骨密度略低于正常;但对照侧缺损较实验侧略大,骨皮质不连续。实验组12周后的标本可见远中新生骨的密度和骨小梁排列方向接近于原骨质,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完全吸收,膜近缺损侧可见新生骨痂覆盖,靠缺损中心部分密度与周边接近,近缺损边缘的部分密度几乎于正常骨一致。对照组的标本其新生骨量不如实验组,且密度亦低于实验组,有一标本近边缘未见明显骨生长,仅见边缘毛糙。实验组24周后的标本无论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近远中、中心及边缘均可见新生骨的密度和骨小梁排列的方向与原骨质一致。而对照组除少数标本近缺损中心部骨质密度略低于实验组外,余无明显差别。HE染色镜检:实验组术后2周时表现为纤维组织填充,间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增生长入缺损内,缺损两端成骨细胞增殖、形成薄层骨痂,可见残留颗粒骨包裹,周围可见破骨细胞,但异物反应较轻,可见少量巨噬细胞,新生骨小梁呈网状;术后4周时的标本可见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呈浅灰白色,未见明显吸收,膜内侧可见新生骨,尤以缺损与胶原膜之间隙可见大量新生的骨小梁,但排列紊乱,可见胶原纤维穿插其中,数量减少,炎症反应明显,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尤以近缺损中心明显;术后8周时骨小梁排列结构也大量恢复呈编织骨,骨小梁形成的编织骨已逐渐向板层骨过渡,部分髓腔贯通,其中可见大量髓细胞和脂肪细胞,基本没有残留颗粒骨和炎症反应;术后12周时几乎不见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残余,骨质成熟呈板状骨,骨质较厚为片状,骨陷窝大量分布其中,未发现残留颗粒骨。24周的标本可见新生骨已成熟,已改建为板状骨,与受骨床无区别。而对照组术后2、4周时相仿,镜下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和疤痕修复,亦可见肌肉纤维嵌入其中,缺损内细胞玻璃样变,炎症反应重;术后8周时仍可见大量炎症反应,新生骨小梁数量少,分布分散。术后12周时仍可见肌肉组织嵌入骨缺损内,新生骨质薄。24周时除近中心部外,其它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别。实验二超微结构观察扫描电镜观察:1、实验组2周标本:缺损区内有大量低电子密度的新生纤维组织,胶原纤维排列基本按缺损方向走行,并与两端原骨组织界线明显。基质中有大量表现为高密度影像的点状、小团块状及絮状钙盐沉积。2、实验组4周标本:新生骨质区电子密度增高,纤维成份明显减少,骨基质钙化程度提高,晶体沉积物粗大致密,呈短棒状、大团块状,成骨细胞数量增多,有较长突起,彼此相连呈网状,尚见较多红细胞,缺损间隙逐渐变窄形成多孔较疏松的新骨组织,但缺损区新生骨和原骨交接处的密度差异仍较大,正常骨组织与新生组织之间开始有纤维连接;新生疏松的编织骨占据绝大部分空间,新生骨小梁形成,新骨超微结构呈“蜂窝状”。3、实验组8周标本:骨小梁钙化程度继续升高,缺损区充满成熟的骨组织,新生骨组织由多孔疏松的结构向致密性结构转化,呈板层状,且排列出现一定方向性,出现哈佛氏系统,有少量成熟骨细胞埋于陷窝中,缺损区和原有骨组织骨密度相近,界线不清,新原骨组织基本上融为一体产生骨性结合,髓腔相通。24周时实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实验三成骨的定量检测1.骨密度检测和统计学分析:所有检测指标以((?)±s)表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F=30.835,P=0.000);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F=252.3775,P=0.0001;组别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23.842,P=0.000)。结果显示应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胶原膜引导自体颗粒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可以促进成骨,效果良好。2.术后4周实验组骨密度是19.902±1.313,对照组骨密度是16.512±1.002;术后12周实验组近中心部骨密度是21.536±1.176,对照组骨密度是21.051±1.650;术后12周实验组其他部骨密度是22.226±1.946,对照组骨密度是21.878±0.936;术后24周实验组骨密度是24.275±1.633,对照组骨密度是24.429±1.597;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4周时差异有显着性(P=0.000)。12周时近中心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12周其他部骨密度(P=0.437)及24周骨密度(P=0.711)的差异无显着性,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内不同周之间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均有显着性意义(P均=0.000)。表明各时间点间成骨不同。4.骨密度检测12周时近中心部与其他部进行比较,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二者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t=1.533,P=0.138);对照组二者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t=2.358,P=0.027)。表明实验组12周时新生骨已成熟,缺损中心部及其他部均有新骨形成包绕,实验组与对照组成骨无差别。而对照组近中心与其他部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缺损区间成骨不同。5.骨组织形态染色切片镜检。Masson-Goldner三色法染色切片镜检:染色后,应用普通电子显微镜观察,骨质为绿色,边缘可见未矿化的类骨质染为红色,骨细胞位于骨小梁中,胞浆红染,胞核染为灰蓝色。实验组镜下观察骨质丰富,骨小梁分布广泛,形态好,骨细胞大量分布在骨小梁之间;而对照组仍可见多量类骨质成分,骨小梁分布较稀疏,骨细胞较少。Von Kossa染色切片镜检: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沉积在骨表面的四环素荧光呈黄色,沉积在骨表面的钙黄绿素呈绿色,在两条荧光带之间为标记的骨质矿化沉积,表明了骨质矿化沉积的速率。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分析实验组的沉积率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部分:实验四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三维螺旋CT的辅助指导作用采用64排螺旋CT对下颌骨缺损和先天性下颌骨发育不良患者以0.65mm层厚进行横扫,所得CT资料经由联机图像工作站采用表面投影显示法将其重建为颅面三维影像。通过对三维影像分析得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术前设计和术后比对。实验五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伤口感染,伤口均Ⅰ期愈合,双侧对称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面部轮廓外形良好。随访1个月至6个月,行三维螺旋CT重建检查,显示均出现骨愈合,有少量骨吸收,无脱钙及坏死现象,缺损修补区变硬,坚实如健侧,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一、通过成骨指标检测证实应用复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成骨效果可靠,愈合时间缩短。本实验采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BME-10X胶原膜,复合rhBMP-2后,具有组织相容性,可吸收性、促组织再生能力。组织引导再生术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止软组织长入缺损内,维持缺损空间,有利于成骨细胞及其它骨修复细胞的活动。通过旁分泌及内分泌机制产生的促骨生成因子在骨形成区域内浓聚而达到骨愈合的目的是当骨缺损较大及局部成骨能力较弱时,单纯使用膜屏障常显不足。将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胶原膜)相复合,既阻止了软组织的长入,又增加了局部成骨生长因子的浓度,从而加速骨愈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胶原膜吸收速度过快的不足。自体颗粒骨移植后经历了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入,新生骨从缺损断端逐渐向内生长替代移植颗粒骨的过程,属于典型的爬行替代。骨愈合发生的主要机理是骨传导,同时兼有骨诱导及骨形成,成骨方式是膜性化骨。二、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检测证实了应用复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效果良好,定量、形象地描述了在成骨愈合过程中新骨组织细微形态学的动态变化。三、下颌骨术前、术后三维螺旋CT重建对于个体化修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检验治疗效果的可靠手段。为临床应用复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颅颌面骨缺损提供了有益的影像学指导。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颅颌面骨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表明,口内入路的手术术式方法简便,采用磨骨术去骨范围可以控制的更加精确,成骨可靠,术前后对比,面部轮廓形态明显改善,双侧对称性基本一致。

吴景泉[10](2006)在《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前言:下颌骨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人体形态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也是整个颅颌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它担负着构成下半颜面部的轮廓、参与咀嚼、咬合、语言等重要功能。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下颌骨部分缺损或不对称,而这种缺损或不对称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缺损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矫正颌面畸形。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移植,其中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代用品。自体骨移植保留了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并有成骨细胞存在,且无疾病传播的危险。通过吻合血管或带蒂骨移植可增加移植骨的抗感染能力,疗效最为肯定,应用时间最长;但受来源限制、外形雕刻困难及造成自体损伤,仍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通过多年的改脸型手术及下颌角截骨过度修复治疗经验,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下颌骨手术的经验,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本实验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自体骨移植的基础上改良了下颌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以口内入路为手术方法,利用磨骨术磨削下的微小颗粒骨填塞缺损区,修复重建下颌骨外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为了明确自体微小颗粒骨在下颌骨修复中的成骨机制和愈合过程,我们设计了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与成骨指标检测。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自体微小颗粒骨的成骨机制和检验成骨效果,寻求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下颌骨部分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

二、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医疗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国外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近况
        1.2.3 颅颌面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动态
    1.3 本文选题意义
    1.4 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颅颌面整形手术图像导航系统的建立
    2.1 概述
    2.2 基于AR技术的颅颌面整形手术导航系统
        2.2.1 AR导航系统设计
        2.2.2 CT图像的获取
        2.2.3 标志物的选定
        2.2.4 CT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
    2.3 虚实三维匹配
        2.3.1 概述
        2.3.2 匹配算法
        2.3.3 算法数学模型
    2.4 实验
        2.4.1 实验设计
        2.4.2 实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机构设计
    3.1 概述
    3.2 CPSR-Ⅰ设计与制造
    3.3 CPSR-Ⅱ总体设计方案
        3.3.1 设计要求
        3.3.2 设计流程
        3.3.3 CPSR-Ⅱ虚拟样机
    3.4 CPSR-Ⅱ结构设计
        3.4.1 机器人机构设计
        3.4.2 自由度设计
        3.4.3 CPSR-Ⅱ结构设计
        3.4.4 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
        3.4.5 CPSR-Ⅱ电机的选型
        3.4.6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零部件受力分析
    3.5 CPSR-Ⅱ机器人样机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PSR-Ⅱ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规划
    4.1 概述
    4.2 CPSR-Ⅱ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4.2.1 坐标系的建立
        4.2.2 连杆参数
        4.2.3 正运动学分析
        4.2.4 逆运动学分析
        4.2.5 正逆运动学验证
        4.2.6 工作空间分析
        4.2.7 轨迹规划分析
        4.2.8 轨迹仿真结果
    4.3 CPSR-Ⅱ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4.3.1 拉格朗日公式
        4.3.2 CPSR-Ⅱ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4.3.3 虚拟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力反馈的CPSR-Ⅱ系统设计与控制
    5.1 概述
    5.2 基于力反馈的CPSR-Ⅱ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5.2.1 控制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
        5.2.2 基于力反馈的控制系统算法
        5.2.3 CPSR-Ⅱ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2.4 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5.2.5 机器人各关节PID控制分析
        5.2.6 基于力反馈的系统安全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6.1 概述
    6.2 实验系统
        6.2.1 实验设备
        6.2.2 测量设备
    6.3 机器人误差分析及参数标定
        6.3.1 误差分析
        6.3.2 机器人参数标定
    6.4 机器人精度测试
        6.4.1 重复精度实验
        6.4.2 绝对精度实验
    6.5 基于CPSR-Ⅰ机器人的狗的下颌骨实验
        6.5.1 概述
        6.5.2 实验操作分析
        6.5.3 实验结果
    6.6 基于CPSR-Ⅱ机器人的人头骨模型实验
        6.6.1 概述
        6.6.2 视觉控制的稳定性及响应特性
        6.6.3 基于下颌骨模型的力反馈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CT 血管造影在拇手指再造中对足部供区血管评估与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字化设计与 3D 打印技术在拇手指再造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拇手指再造临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附录二:典型病例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3)新型纳米生物螺钉及生物股骨髁的制备与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玻璃纤维生物活性螺钉固定犬股骨髁间骨折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 修复犬股骨髁缺损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骨修复替代材料修复骨缺损的选择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种类
2 同种异体骨的发展
3 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相关文献分析
    3.1 资料来源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分析指标
    3.5 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3.5.1 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的相关文献分析
        3.5.2 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文献分析
    3.6同种异体骨在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3.6.1 同种异体材料的保存方法与安全性比较
        3.6.2 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分析
        3.6.3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并发症相关文献分析
    3.7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3.7.1 无机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3.7.2 有机骨材料修复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3.7.3 复合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3.8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修复的自身优缺点比较见
4 讨论

(5)坚固内固定与骨膜损伤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儿童下颌骨骨折
    2 坚固内固定与下颌骨发育
    3 骨膜与下颌骨发育
实验一 坚固内固定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检测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骨膜损伤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检测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改良带蒂锁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复合缺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3 结果
4. 附图
5. 讨论
    5.1 保留下颌骨下缘的肿瘤切除术
    5.2 血管化基础
    5.3 适应证、术式特点及操作要点
    5.4 部分锁骨瓣的应用
    5.5 同期牙种植体植入
    5.6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病例报道
个人简历

(7)骨科医疗手术机构的研究与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医疗器械发展概况
        1.2.1 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概况
        1.2.2 国外医疗器械发展动态概述
    1.3 气动技术
        1.3.1 气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3.2 气动技术的特点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骨科医疗手术机构工作原理及理论依据
    2.1 常用骨科手术器械
    2.2 骨科医疗手术机构工作原理
        2.2.1 微气钻机构的主体结构
        2.2.2 微气钻机构的工作原理
        2.2.3 微气钻机构的功能
    2.3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2.3.1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3.2 流体的分类
        2.3.3 流体的粘性与理想流体
        2.3.4 雷诺数Re
        2.3.5 定常总流的基本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骨科医疗手术机构气动力学分析
    3.1 叶轮叶片形状的设计
        3.1.1 叶片形状选择的依据
        3.1.2 气流对叶片的作用力
        3.1.3 叶片形状的设计
    3.2 骨科医疗手术机构气动力学分析
        3.2.1 气动力学模型
        3.2.2 气动力学分析
    3.3 叶轮理论效率最大时排气口的气流速度
    3.4 结构参数分析
        3.4.1 空气压缩机参数的选择
        3.4.2 进气管与排气管参数分析
        3.4.3 叶轮转速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叶片数量与驱动力矩分析
    4.1 叶片数量分析
        4.1.1 叶片数量对功率的影响
        4.1.2 叶片数量与叶片腔进气口尺寸的关系
        4.1.3 叶片数量选择
        4.1.4 进气口与排气口位置分析
    4.2 气流冲击叶片的位置分析
        4.2.1 位置I
        4.2.2 位置II
        4.2.3 位置III
        4.2.4 位置IV
    4.3 叶片驱动力矩分析
        4.3.1 位置I 时的驱动力矩
        4.3.2 位置II 时的驱动力矩
        4.3.3 位置III 时的驱动力矩
        4.3.4 位置IV 时的驱动力矩
        4.3.5 一周期内叶片驱动力矩的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骨科医疗手术机构结构设计
    5.1 材料的选择
    5.2 总体结构设计
        5.2.1 结构组成
        5.2.2 机体结构
        5.2.3 水气连接头结构
        5.2.4 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的要求
    5.3 机头结构设计
        5.3.1 支撑结构
        5.3.2 刀具更换装置
        5.3.3 注水装置
        5.3.4 刀具的用途及结构
    5.4 叶轮轴的结构设计
        5.4.1 叶轮轴整体结构
        5.4.2 叶轮轴的动平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相关临床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坚强内固定理论的发展
    2 坚强内固定器械的发展
    3 骨皮质厚度测量
正文
    第一部分
        实验一 羊胫骨皮质厚度的测量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
        1.2 测量仪器
        2 方法
        2.1 骨皮质厚度测量尺测量方法
        2.2 X 线辅助电子测量尺方法
        2.3 游标卡尺测量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钛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的膨开位置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
        1.2 测量仪器
        2 方法
        2.1 X 线观察及大体观察法方法
        2.2 硬组织切片方法
        3 结果
        3.1 X 线观察及大体观察法方法试验结果
        3.2 硬组织切片方法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钉固定力学检测
        1 材料
        1.1 材料
        1.2 测量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3.1 大体观察结果
        3.2 X 线观察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下颌骨部分缺损模型建立和组织学检测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应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胶原膜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超微结构观察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应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胶原膜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成骨定量检测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附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三维螺旋CT的辅助指导作用
    4.1 前言
    4.2 临床资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自体颗粒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5.1 前言
    5.2 临床资料
    5.3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促骨生成膜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在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骨修复中成骨机理的研究与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模型建立和组织学检测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动物
        1.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3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超微结构观察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3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成骨定量检测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3.2.3 方法
        3.2.4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4 讨论
    3.5 附表
第四章 三维螺旋CT重建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指导意义
    4.1 前言
    4.2 临床资料与方法
        4.2.1 临床资料
        4.2.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5.1 前言
    5.2 临床资料
    5.3 方法
    5.4 结果
    5.5 讨论
附图
综述一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骨组织的定量检测
成果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四、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周朝政.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2]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D]. 谭海涛.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1)
  • [3]新型纳米生物螺钉及生物股骨髁的制备与相关实验研究[D]. 苏保.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3)
  • [4]骨修复替代材料修复骨缺损的选择与应用[J]. 张志宏,刘志礼,高志增,陈明,杨东,黄山虎,舒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52)
  • [5]坚固内固定与骨膜损伤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一波.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6]改良带蒂锁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复合缺损的临床研究[D]. 赵文权. 浙江大学, 2009(10)
  • [7]骨科医疗手术机构的研究与创新设计[D]. 牛红杰. 燕山大学, 2008(04)
  • [8]膨胀—芯体型坚强内固定器材相关临床前研究[D]. 杨立峰.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4)
  • [9]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的胶原膜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D]. 袁继龙.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2)
  • [10]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和应用[D]. 吴景泉.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标签:;  ;  ;  

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