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照下无溶剂快速合成席夫碱

微波辐照下无溶剂快速合成席夫碱

一、The Rapid Synthesis of Schiff-Base without Solvent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牛琳[1](2021)在《球磨法制备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类周期性排列、孔径可调、结构可设计的新型多孔结晶有机聚合物,在环境、能源、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C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大多以条件苛刻的溶剂热法为主,如何绿色简便制备COFs材料仍是当今的挑战。球磨法是一种基于固固反应的绿色环保制备方法,具有可规模化生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以COFs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球磨法制备了3种COFs复合材料,并综合表征和实验共同探究了与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为COFs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球磨法设计合成了“三嗪基团催化中心-电子转移平台-吸电子基团”三元结构的COFs光催化剂(TpMA),展现出良好的介孔结构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在可见光的照射下,TpMA在45 min内能够完全降解磺胺噻唑(120 mg/L),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0.1498 min-1)是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TpMA的3倍以上。TpMA在纤维素和PVA废水中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强抗干扰能力。(2)以COFs作为限制金纳米颗粒(Au NPs)生长的优良载体和稳定骨架,制备了超细Au NPs负载在COFs上的复合催化剂(Au@TpMA)。COFs表面的Au NPs的含量和粒径可根据前驱体的用量进行可控调节。Au@TpMA催化剂具有用量少、可还原相对高浓度的4-硝基酚、在短时间内实现高转化率的特点。(3)采用球磨法将磁性纳米颗粒与COFs材料进行混合研磨制备了具有超顺磁特性的磁性COFs复合材料(Fe3O4@TpMA)。在H2O2活化下,Fe3O4@TpMA催化剂对甲基橙展现出比单一材料(Fe3O4、TpMA)和混合材料(Fe3O4+TpMA)更高的降解率。降解机理以非均相反应机理为主,均相芬顿反应机理为辅。(4)基于固固反应的球磨法作为一种低成本、灵活简便的材料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单一COFs材料和COFs复合材料,为COFs材料的制备和修饰提供了新路径,也为采用球磨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王江淋[2](2021)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及水溶性钯在微波促进下的C-C偶联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渡金属钯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构建C-C键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碳-碳偶联反应需要加入有机膦配体和钯,有机膦对水和空气敏感,通常要求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且该过程存在催化剂昂贵不易回收、贵金属在产物不易分离且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污染环境等弊端,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因此,开发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高效钯催化剂是有机合成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有机合成中,有机溶剂以其良好的溶解性而被大量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不仅对环境产生了危害,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溶剂。水在自然界储量丰富,它具有廉价易得、无毒、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作为绿色环保的一种理想的有机溶剂代替品。本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设计合成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磁性纳米粒子负载的钯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微波促进下的Suzuki偶联反应中,另一部分是将一种水溶性的配体应用于微波加热水中的碳-碳偶联反应中。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以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为骨架,以席夫碱和钯配合的方式形成的磁性纳米催化剂Pd-SB-MNPs。并对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X-射线衍的方法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ICP-OES对催化剂的钯含量进行了确定。将该催化剂用于微波促进的Suzuki偶联反应中,用以评价它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确定了该催化剂催化下的最佳反应条件:微波功率320W、1,4-二氧六环:水=1:1作为溶剂、磷酸钾作为碱、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分钟。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反应底物进行了拓展,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受底物电子效应的影响,吸电子取代基的存在反应的活性很高,而供电子基团的存在会降低反应的活性,同时空间位阻对反应的有一定影响,邻位取代比相应的对位取代反应活性较差。该催化剂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从反应体系中被吸出,在洗涤干燥后将其用于催化循环实验,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然能够保持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该反应体系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反应时间很短,反应20分钟获得了92%的收率。2.将一种水溶性Salen,N,N’-双[(5-磺酸基-2-羟基)苄基]缩N,N’-二甲基-1,2-乙二胺(L)作为配体与醋酸钯原位生成水溶性Salen-Pd配合物,用于催化微波促进水中的Heck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最佳的反应的条件,Heck反应:碳酸钾为碱,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分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碳酸钾为碱,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15分钟。在此条件下对溴苯衍生物与乙烯衍生物的Heck偶联反应和溴苯衍生物与乙炔衍生物之间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底物进行了拓展。结果显示,无论是Heck反应,还是Sonogashira偶联反应,都能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Heck反应在微波下反应8分钟就取得了93%的收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在微波下反应15分钟就能基本反应完全。通过采用水相和有机相分离的方法,能够将反应后的催化剂和产物相互分离。水相继续循环使用了4次,在水相的前3次循环使用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率。

邵雨晴[3](2021)在《负载型ZnIn2S4催化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CO2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同时CO2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资源,如何有效资源化利用CO2,将其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燃料或化学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储备且清洁无污染,利用太阳能进行CO2光催化反应,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ZnIn2S4作为一种带隙可调的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材料,在CO2光催化还原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但体相ZnIn2S4存在载流子分离效率低下、缺乏表面反应活性位点等问题。为了改善体相中的电子迁移率和构造丰富的CO2吸附活性位点,本文分别以胺基修饰二氧化硅和基于水滑石的锌铝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合成负载型ZnIn2S4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测试CO2光催化还原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了不同胺基修饰的二氧化硅载体,再利用溶剂热法合成负载型ZnIn2S4材料,发现其中仲胺修饰SiO2作为载体的ZnIn2S4/NH-SiO2催化剂在光催化还原CO2为CO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乙腈/水溶剂体系中、三乙胺作为空穴牺牲剂、可见光辐照条件下,CO生成速率高达3262.0μmol?g-1?h-1,是体相ZnIn2S4的13倍,ZnIn2S4/SiO2的10倍。此外,以太阳光作为光源的户外光照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可以在太阳光下进行,最佳CO生成速率可达612.0μmol?g-1?h-1。XRD、FT-IR、TEM、XPS及光电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纳米薄片结构降低了体-表传输距离,加快了光生载流子迁移和分离效率,同时原位红外实验证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CO2吸附性能,胺基促进了CO2的吸附和活化。DFT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材料中锌空位的存在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并有利于CO2吸附和活化。2.采用六亚甲基四胺法合成了一种锌铝复合金属氧化物(ZnAl Ox),并利用溶剂热法合成ZnIn2S4-ZnAl Ox复合材料。XRD、TEM及光电测试等表征结果显示,ZnIn2S4纳米片与ZnAl Ox层状结构成功复合,ZnIn2S4是复合催化剂中的光活性物质,ZnIn2S4-ZnAl Ox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速率。通过考察溶剂比例,添加剂对CO生成速率的影响,发现在乙腈/水比例为9:1,三乙胺作为空穴牺牲剂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可见光催化CO2还原性能,CO生成速率达到1100.5μmol?g-1?h-1,是体相ZnIn2S4的4.4倍。原位红外实验证实了催化剂可以促进C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活化。

赵天宇[4](2021)在《磷酸氢二钠/硫酸钠水合盐中典型金属的腐蚀和缓蚀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水合盐相变蓄热材料因具有热效率高和相变温度适中的特点,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无机水合盐会对金属容器产生腐蚀,导致容器受损,降低其使用效率。因此,必须深入分析水合盐相变材料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及其抑制措施,才能提高蓄热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与表面检测相结合,研究了Na2HPO4·12H2O-Na2SO4·10H2O复合水合盐相变蓄热材料在熔融态对316不锈钢、1060铝和铜的腐蚀机理,以及添加席夫碱化合物和咪唑啉衍生物后体系的缓蚀机理。此外,还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席夫碱缓蚀剂-铝体系和咪唑啉缓蚀剂-铜体系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期综合分析其缓蚀机理。研究表明,在Na2HPO4·12H2O-Na2SO4·10H2O熔融盐介质中,316不锈钢表面被快速钝化,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而铜和1060铝试样表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活性溶解。铜表面的阳极活化电位区最宽,后期金属基底的阳极溶解速率被覆盖在其表面的盐沉淀所减缓,而基体表面未被盐沉淀覆盖的部分出现火山口状腐蚀坑。起到物理屏障作用的沉淀盐主要由Cu HPO4·n H2O,Cu SO4·n H2O和Cu2O构成。1060铝表面的天然钝化膜被水合盐介质中的氢氧根离子完全溶解,表面被严重侵蚀,结构疏松多孔,主要腐蚀产物为Al(OH)3,Al PO4·n H2O和Al2(SO4)3·n H2O。316不锈钢在水合盐介质中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蚀性最好。T33、T45、T46和T49四种席夫碱缓蚀剂均可有效抑制1060铝在Na2HPO4·12H2O-Na2SO4·10H2O水合盐中的腐蚀,且缓蚀效果依赖其添加浓度。当缓蚀剂浓度提高时,1060铝表面的极化电阻增大,铝/水合盐介面间的活化反应速率减缓。其中,以T46席夫碱的缓蚀效率最高,浸泡在该缓蚀体系中的1060铝表面润湿性最差,表面腐蚀痕迹最浅。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席夫碱分子结构中的O和N杂原子为亲核位点,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倾向于在金属表面进行优先吸附。各席夫碱分子与铝表面的吸附能大小依次为T46>T49>T45>T33。T46席夫碱因分子链结构柔性最好,同时具有最大偶极矩和最小分子前线轨道能隙,因此缓蚀性能最佳。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啉缓蚀剂,2-(2-十五烷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醇(PDIE),并利用该缓蚀剂对铜在Na2HPO4·12H2O-Na2SO4·10H2O水合盐介质中的腐蚀进行了抑制。电化学测试表明,PDIE化合物的缓蚀效率与浓度有关,在添加0.5m M时效果最佳。添加PDIE可有效抑制铜表面的阳极活性溶解,PDIE分子可以在铜表面自发地进行吸附,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下,大面积覆盖住活性金属基体,提高了铜/水合盐反应界面间电荷转移电阻,从而减缓了铜试样的腐蚀速率。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DIE分子结构中的咪唑啉环和杂原子为反应活性位点,对PDIE分子在铜表面的化学吸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其分子尾链的烷基非极性基团在水合盐组份作用下会产生扭曲变形,在吸附过程中背离金属表面,产生物理遮蔽效果,对腐蚀介质中侵蚀性粒子向铜表面的迁移起到阻碍作用。

杜一然[5](2021)在《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onic liquid-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IL-COF)杂化材料同时具备了 COFs材料可控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性质和ILs特殊结构调控的高选择性优点,为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提供了高效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思路。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IL-COF杂化材料是实现其在催化领域应用的关键及难点。本论文以山梨醇脱水和二氧化碳环加成为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发展了多种IL-COF材料合成的新方法,重点阐明了其构效关系,提出ILs和多孔COFs协同催化的新策略,开展了四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锅法原位自组装制备BIL-COF(Br(?)nsted ionic liquid,BIL)固体酸催化材料的方法,解决了山梨醇脱水反应中异山梨醇产率低的问题。考察了BILs添加量对BIL-COF杂化材料的结晶性、孔结构、形貌和酸度的影响规律。从表征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 BIL-COF材料中BILs和COFs主客体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讨论了原位自组装法和直接浸渍法两种不同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中的催化差异性。最优条件下,可催化山梨醇脱水合成异山梨醇收率达97%,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值。(2)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多孔PIL-COF(Poly(ionic liquid)s,PIL)碱催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山梨醇的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获得PILs负载量与PIL-COF的结晶度、孔隙率和碱含量的规律性认识,证明了 PILs和COFs复合成功。明确了 PIL-COF杂化材料的碱含量、碱强度和多孔结构是影响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比例对脱水反应效果的影响规律。在140℃下反应12h,PIL-COF催化山梨醇合成异山梨醇产率达到83%,优于单一 PIL。通过中间体的检测,提出碱催化山梨醇和DMC制备异山梨醇的反应机理。(3)通过表面官能化和界面生长的方法,设计了新型核壳结构的PPIL@COF(Porouspoly(ionicliquid),PPIL)杂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CO2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证明了 PPIL@COF的核壳结构。探究了 PPIL和COFs的比例对PPIL@COF杂化材料的催化位点含量、CO2吸附能力和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界面羟基与溴离子的协同催化作用。所合成的PPIL@COFA-40在无溶剂和无助剂的温和条件下(100℃),催化环氧化物和CO2制备环氧碳酸酯的产率达到93~96%。(4)采用硬模板和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同时具有微孔和大孔结构的PIL-MCOF(MacroporousCOF,MCOF)催化材料,增强了 CO2的吸附量和底物的扩散传质,解决了环加成反应中反应温度苛刻的问题。通过调节模板剂的尺寸大小、含量和PILs负载量,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孔道结构和催化位点含量的催化材料。实验结果证明了 PIL-MCOF微孔结构提高孔容,增强CO2吸附和大孔结构提高扩散传质的多功能性。在没有金属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PIL-MCOF杂化材料可在90℃,CO2压力1 MPa下高效催化环加成反应,碳酸丙烯酯的产率达到99%。

崔伟荣[6](2021)在《设计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检测/吸附核素铀研究》文中指出核素铀是发展核能的关键资源,海水中铀的储备量总计约有45亿吨,是陆地上已探明的铀矿石储量的大约1000倍。随着陆地铀矿石储量的日益匮乏,从天然海水中选择性富集铀是解决铀资源短缺最切实可行、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目前,从海水中富集铀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吸附法、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生物处理法等。其中吸附法是最可靠、最常用的方法。但是,从天然海水中富集铀非常困难。天然海水中铀浓度极低(约3.3 ppb),存在大量高浓度竞争离子和严重的生物淤积。要实现从天然海水中高效富集核素铀,需要具有高稳定性的吸附材料,在高离子强度、严重的生物淤积等条件下能保持优异的吸附性能,还可以循环利用。目前报道的吸附剂往往受限于它们的稳定性、选择性、吸附容量、吸附效率或可重复使用性,无法实现大规模实际应用。此外,核素铀具有高生物毒性、强放射性和高迁移能力,其意外泄漏会引起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高效富集铀需要先进的吸附材料,该材料不仅要具有高稳定性、高亲和力和选择性,而且要有快速的动力学和大的吸附容量。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规则、稳定性高、拓扑结构丰富以及功能基团可调等特点。基于COFs材料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论文巧妙设计了具有对铀特异性亲和力的功能单元,合成了具有多种结构新颖的COFs材料,实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核素铀的快速灵敏检测和高效富集,有望用于战略资源的富集回收和核污染环境问题治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核素铀意外泄漏将引起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为了实现对高毒性核素铀的实时监测和高效去除,我们首次合成了偕胺肟功能化的sp2碳共轭荧光TFPT-BTAN-AO COF。TFPT-BTAN-AO具有优异的化学、热和辐射稳定性。开放式一维纳米通道结构以及孔壁分布大量的选择性功能基团,使TFPT-BTAN-AO对铀酰离子(UO22+)具有超快的响应时间(2 s)和超低检出限(6.7 n M);同时,TFPT-BTAN-AO对UO22+的吸附容量高达427 mg g-1,表明偕胺肟功能化的sp2碳共轭荧光COFs材料不仅可用于UO22+的实时现场监控,还可用于UO22+的高效富集。这项工作证明了荧光COFs材料在放射性核素检测和提取应用中的巨大潜力。2.从天然海水中提取核素铀是解决铀资源短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本文首次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催化和光电活性的偕胺肟功能化sp2碳共轭COF(NDA-TN-AO)。优异的光催化活性激发NDA-TN-AO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活性氧,可以有效抗生物污垢,并促进光电子将U(VI)还原为不溶的U(IV),从而提高铀的吸附容量。NDA-TN-AO对海水中铀的吸附容量高达6.07 mg g-1,是黑暗中的1.33倍,表明具有优异光催化和光电活性的sp2碳共轭COFs材料可用于从天然海水中高效富集核素铀。3.COFs材料的固有特征使其在铀富集应用中极具吸引力。提高从天然海水中富集铀的选择性、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是COFs材料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次开发了一系列稳定且亲水的苯并恶唑连接的COFs材料(Tp-DBD、Bd-DBD和Hb-DBD),作为光照增强铀富集的有效吸附剂。苯并恶唑环的形成以及羟基的引入,使Tp-DBD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选择性、亲水性和还原性能。同时,π-共轭骨架上的羟基和苯并恶唑环的协同作用显着降低了光学带隙,使Tp-DBD具有优异的光热效应、光电效应和光催化活性,进而提高了对铀的亲和力和富集容量。Tp-DBD对天然海水中铀的吸附容量高达10.31 mg g-1,并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表明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选择性、亲水性和还原性能的COFs材料适用于从天然海水中选择性富集核素铀。4.具有高容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快速吸附的亲水性铀富集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首次合成未取代烯烃连接的COF材料(DHBD-TMT)用于核素铀的选择性负载、化学还原和光催化还原。DHBD-TMT独特的结构特征,非常适合用作选择性配体络合、高效化学还原和光催化还原铀的捕获平台,从而具有突破性的铀捕获容量(2640.8 mg g-1)。无光照时,DHBD-TMT可以通过骨架上的大量羟基选择性吸附铀,并将U(VI)原位还原为U(IV),从而显着提高了铀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同时,对苯二酚和三嗪单元在扩展的π-共轭骨架中的协同作用显着提高了DHBD-TMT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还可以进一步发生U(VI)的光催化还原,从而显着提高了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

李成才[7](2021)在《PTFE纤维复合膜表面亲水疏油性的可控构筑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范围的漏油和工业含油废水将各种有毒化合物引入到清洁的水系统中,从而威胁了全球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将油燃烧相比,高效分离含油废水是解决此类全球环境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高效分离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传统上,重力分离、浮选和过滤可成功地分离油/水混合物,但是这些技术在效率和运行成本方面仍需要改进。由于油水乳液具有强大的油水界面,传统技术在油水乳液分离中面临巨大挑战。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高效率、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油水分离过程中被广泛研究。然而,膜分离技术的分离效率受膜的抗污染性、化学稳定性等内在因素和膜组件形式、操作条件等外在因素限制。含油废水的分离要求膜不仅具有高孔隙率、易操作性,而且要求膜表面具有超润湿性能和对油的低粘附性。由于分离效率高和可重复使用性好,所以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高孔隙率、超亲水膜有很大的优势,在油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在这一背景下,致力研究高孔隙率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从高孔隙率基膜进行设计与制备,调节膜表面化学基团,赋予膜特殊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PTFE纤维复合膜的设计与制备。为制备油水分离用高性能PTFE纤维复合膜,先通过双向拉伸法制备了高孔隙、孔径分布均匀的PTFE纤维膜,对双向拉伸工艺中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制备了孔隙率为80.3%、平均孔径为0.23μm以及最大孔径为0.24μm的PTFE纤维膜。为在应用中保持孔径的稳定以及方便模具的制备,通过热复合法将PTFE纤维膜与聚丙烯无纺布进行复合,对复合温度、压力和车速进行优化,最终制备了剥离强度为7.5N/2.5cm、平均孔径为0.22μm的PTFE纤维复合膜。高孔隙率、孔径分布均匀为油水分离用膜提供了基础。(2)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多巴胺(DA)和聚乙烯亚胺(PEI)为中间粘附层,赋予PTFE纤维表面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以聚(乙烯-co-马来酸酐)(PEMA)作为负电亲水基团提供者,通过酸酐和氨基的酰胺化反应,将PEMA固定在纤维复合膜表面,后对未反应的酸酐进一步水解离子化,从而制备了亲水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膜,该膜在水中不仅具有负电性,且具有超疏油性质。该膜表面Zeta电位为-18.45m V、0.05MPa跨膜压力下纯水渗透通量为2663L·m-2·h-1、接触角为23.6°。该膜对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甲苯、石油醚和环己烷油水乳液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除油率分别为98.6%、97.9%、98.1%和98.9%。在分离过程中,膜的水下超疏油性和对油的低粘附性使得该膜不易被油粘附和污染,具有较低的通量下降率和较高的通量恢复率,并且通过该膜进行持续水冲实验,发现该膜具有很好的亲水稳定性,使得该膜回收再利用简单可行。(3)PTFE-PGAL/PEI-KH560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漆酶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没食子酸自聚合成聚没食子酸(PGAL)。在碱性条件下将聚没食子酸和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在PTFE纤维复合膜表面,后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在膜表面的水解与缩合,在纤维复合膜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耐酸微纳米结构亲水层,从而制备了亲水PTFE-PGAL/PEI-KH560纤维复合膜。该膜在水下具有较强的疏油性和抗油粘附性,该膜在0.1MPa跨膜压力下的纯水渗透通量为7799.3L·m-2·h-1,表面水接触角为38.36°。该膜对于含吐温-80的机油/水乳液分离效率可达98%以上,在0.05MPa下渗透通量高达1747.2L·m-2·h-1,重复性过滤实验表明该膜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对该膜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膜具有较强的物理稳定性,且在酸性条件下亲水性基本不变。(4)PTFE-PGAL/CS-KH550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漆酶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没食子酸自聚合成聚没食子酸(PGAL)。将聚没食子酸和壳聚糖(CS)通过与柠檬酸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交联,在PTFE纤维复合膜表面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赋予PTFE纤维复合膜抗菌性和亲水性,后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膜表面水解与缩合,在纤维复合膜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微纳米结构亲水层,从而制备了PTFE-PGAL/CS-KH550纤维复合膜。该膜不仅具有抗蛋白质污染性能、抗菌性能,而且在水下具有较强的疏油性。该膜在0.1MPa跨膜压力下的纯水通量为6861.2L·m-2·h-1,表面水接触角为45.65°。该膜对于含吐温-80的机油/水乳液分离效率可达97.%以上,渗透通量在0.05MPa下高达1596 L·m-2·h-1,重复性过滤实验表明该膜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对该膜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膜具有较强的物理稳定性,且在并在p H=3,p H=12溶液和乙醇条件下亲水性基本不变。

倪波[8](2021)在《多光子活性喹啉基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成像》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光电功能配合物材料在微电子技术、化学传感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铱配合物因其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分子识别以及细胞显影等方面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喹啉衍生物为主配体,以席夫碱、β-双酮等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环金属化铱配合物,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学性质、结构-性质相关性以及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一、高选择性识别组氨酸/BSA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与多光子吸收以喹啉衍生物主体,引入乙腈溶剂分子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两种环金属化溶剂分子铱(III)配合物B1、B2,并获得配合物的单晶体。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合物B2中滴加组氨酸(His)和牛血清蛋白(BSA)后,均表现出荧光增强、荧光寿命延长和量子产率提高的效果。实验现象结合晶体结构,阐述了配合物的构效关系。通过与生物分子选择性实验发现,B2对His/BSA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核磁滴定以及高分辨质谱证明了与BSA/His的识别位点以及反应机理。其中非线性光学测试表明,B2在加入His和BSA后具有优良的多光子活性。生物成像结果显示:配合物B2实现了细胞外源性组氨酸可视化成像。二、席夫碱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探索以N,N-二乙基/羟乙基苯胺席夫碱为辅助配体,铱为中心金属,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光子活性和优异活性氧产生能力的铱配合物F1~F4,获得了四种铱配合物的单晶体。其中,F1和F2属于三斜晶系、中心对称的Pī空间群,F3和F4属于单斜晶系、中心对称的P21/c空间群。晶体结构分析发现,这些配合物存在大量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因此F1和F2在乙醇/水中表现出优秀的AIE特性,且溶剂极性大小的改变对F3和F4存在比率发射的特性。席夫碱配体的引入,使整个配合物的共轭体系增大,有利于分子内的电荷流动,从而增强了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四种配合物均能够产生有效的单线态氧,为研究多光子光动力学治疗奠定了基础。三、β-双酮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探索以HTTA和二茂铁β-双酮为辅助配体,成功合成了四种双酮系列铱配合物NY-1~NY-4。并获得了四种配合物的单晶体,其中,除NY-3属于三斜晶系,中心对称的Pī空间群外,其余三种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中心对称的P21/c空间群。晶体中的Ir-N和Ir-C键长数据表明,铱的配位环境呈变形八面体构型。非线性光学性质表明,四种配合物在720 nm处具有良好的双光子吸收活性,其中NY-3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为了研究动力学治疗效果,通过使用ABDA和对苯二甲酸来检测单线态氧以及羟基自由基的产生。结果表明,配合物NY-3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单线态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亚铁离子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并通过ESR(自旋电子光谱)证明了两种活性氧的存在。细胞毒性测试和共聚焦显影实验表明,配合物NY-3具有较高的光毒性,能够快速促进癌细胞凋亡,达到了光动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的结果。四、具有卵磷脂特异性识别的β-双酮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学性质在第四章β-双酮的基础上,通过在辅助配体上引入不同的推拉电子基团(-乙酰丙酮/六氟乙酰丙酮)来调节其生物相容性,合成了四种环金属化双酮系列铱配合物NW-1~NW-4,获得并解析四种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系统研究了目标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结合理论计算解释了光谱中的跃迁机理,阐明了不同推拉电子基团对光物理学性质的影响。对生物分子选择性研究发现:在NW-1/NW-2中乙酰丙酮配体的引入,使得两种配合物对卵磷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响应,并通过低温光谱和粘度实验解释了与卵磷脂的反应机制。非线性光学测试结果表明,四种配合物都具有优良的多光子吸收性质。共聚焦成像结果发现,配合物均能对溶酶体进行特异性识别,因此,可以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监测细胞内溶酶体动态变化。

姚进[9](2020)在《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剥离方法研究及纳米片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界生物系统中,分子、离子的选择性运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传质过程。生物往往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相间流率的不同,从而实现混合物中物相分离。膜,尤其是二维材料膜可以通过膜内的纳米,甚至是亚纳米孔道实现物质的限流、限尺寸运输,以此实现选择性。以此为基础,科研人员把膜技术用于环境、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为一种多孔二维材料,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2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2D COFs)在选择性运输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基于拓扑结构设计的多孔结构使其孔道规整有序。根据尺寸筛分机理,COFs可以在为小分子、离子提供传输通道的同时阻碍大尺寸分子运输。而二维生长的COFs在垂直域上对物质传输约束较低,从而有效降低传质阻力,提高传输效率。此外,COFs可调控的结构单体可以赋予孔不同的化学、物理环境,从而实现对某一组分的快速运输。近年来,COFs材料在离子传输、分子筛分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COFs材料在常规制备过程中π-π堆砌,造成纳米片团聚严重。由常规方法获得的COFs通常为粉体材料,难溶于有机溶剂,可加工性差。因此如何有效改善COFs材料的加工性是COFs材料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利用“top-down”、“bottom-up”方法剥离COFs来获得纳米片(covalentorganicnanosheets,CONs)是提高COFs加工能力的有效途径:纳米片是制备复合膜的有效加工材料,通过将纳米片堆砌在基底上或与基质混合来制备复合膜,以期实现COFs在物质传输中的应用。由于CONs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复合膜往往表现出优于基质的选择筛分能力。本文对COFs的剥离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片进行剥离,最后将纳米片构筑成膜,研究其在分子、离子方面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并获得了一些创新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限域生长的办法(“bottom-up”方法),在两相界面制备CONs薄膜。通过在结构单元中引入磺酸基团,使CONs孔道内具有优异的质子传输环境,经计算,其理论离子交换容量(ion exchange capacity,IEC)高达3.42 mmol/g。同时得益于刚性骨架设计,以及多孔特质,CONs薄膜在尺寸稳定性及吸水能力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测试结果。而由于界面聚合使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使得其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及垂直方向生长受到抑制。这有效降低了传质阻力,提高了质子运输能力。电导率测试表明CONs膜的质子传导能力远高于粉体类COFs,接近于Nafion膜电导。2.“Bottom-up”制备的CONs膜尽管尺寸较大,但机械性能较差,难以适应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而与质子交换膜共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为此,采用“top-down”方法,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实现磺化COFs的剥离。并将其与Nafion聚合物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CONs含量的Nafion-SCONs复合膜,研究了 CONs的含量对复合膜吸水、溶胀、电导、甲醇渗透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将综合性能最佳的Nafion-SCONs-0.6膜组装电池,发现其电池最高功率密度与Nafion制备的燃料电池相比,提高了 44%。3.尽管机械力可以有效剥离CONs,但纳米片在剥离过程中易于受到破坏,使得CONs二维延展面积减小,在构筑CONs膜过程中,为了弥补横向尺寸较低所造成的局部缺陷,往往需要加大CONs的含量,从而使得CONs膜厚度提高,从而加大传质阻力。因此,提高CONs的尺寸,有利于降低膜缺陷,从而提高CONs膜的传输能力。为此,采用偶氮苯辅助剥离的方法,在纳米片生长过程中引入偶氮苯,之后通过紫外光照射引起偶氮苯构型改变,从而降低CONs层间作用力实现剥离,并考察了偶氮苯含量、COFs种类、实验条件等因素对CONs剥离的影响,最终获得剥离效果最好的Tp-AD-50纳米片。将其抽滤在氧化铝膜上,在保证较高水通量的同时,实现对染料分子的筛分。4.偶氮苯辅助剥离可以有效制备CONs,但该剥离方法对COFs的种类有一定要求,不具备普适性。为此,通过三氟甲烷磺酸/二氯甲烷所形成的微界面,制备微米级纳米片Azo-CTF,并利用其富含偶氮键的特点,在其上引入亲、疏水酸,实现Azo-CTF的亲疏水转换。将改性后的Azo-CTF膜用于油水乳液分离,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张军帅[10](2020)在《类石墨相氮化碳上过渡金属析氢位点的构筑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迅猛发展的现代工业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不仅造成能源短缺,也危害着自然环境,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可再生的优点,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实现太阳能向氢能的转化,是未来氢能发展的趋势之一。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对可见光有响应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但是具有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可见光利用率低等缺点,光催化活性较低。通过掺杂、构建异质结等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g-C3N4的光催化活性。然而大多数g-C3N4基光催化剂都需要利用价格高昂且储量稀少的贵金属作为助催化剂降低析氢反应过电势,才能实现光催化产氢。寻找新型的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成为氢能利用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因此,本文针对g-C3N4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在g-C3N4上构建过渡金属分子析氢位点,结合功能性纳米材料,制备出四种新型光催化剂用于产氢反应。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g-C3N4纳米片(CN)的末端氨基和有机配体上的羧基,通过酰胺反应原位生长Co L2(SCN)2分子催化剂,制得廉价的Co L2(SCN)2-CN光催化剂。Co L2(SCN)2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N对可见光的吸收,而且作为助催化剂能加快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并降低析氢反应过电势。在不使用贵金属的条件下,Co L2(SCN)2-CN的光催化产氢速率高达272?mol g-1 h-1,并在光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2)通过酰胺反应在CN上键接镍分子催化剂(Ni L),同时引入氧化镍(Ni Ox)作为空穴传输介质,制得高效的Ni L/Ni Ox/CN三元复合催化剂。在光催化产氢反应中,Ni L可以取代贵金属降低水还原反应的过电势,而Ni Ox纳米粒子则可以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以TEOA作为牺牲剂,Ni L/Ni Ox/CN的可见光催化产氢速率高达289?mol g-1 h-1。(3)利用壳聚糖上丰富的氨基官能团,在其表面化学修饰镍分子析氢中心,通过静电作用将改性后的壳聚糖(Ni L)锚定在CN上,制得价格低廉的Ni L-CN复合光催化剂。Ni L均匀分布于CN表面,不仅能提高CN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而且能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势。Ni L-CN在可见光照射下产氢速率高达346?mol g-1 h-1,并在循环催化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4)以碳纳米管(CNTs)改性的CN作为载体,利用温和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共价接枝铜分子催化剂(Cu L),得到高效的Cu L/CNTs/CN光催化剂。Cu L作为助催化剂均匀负载于CN表面,能显着降低水还原反应的过电势,而CNTs作为电子受体可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和分离速度。以TEOA作为电子给体,经过优化,Cu L/CNTs/CN的光催化产氢速率高达931?mol g-1 h-1。

二、The Rapid Synthesis of Schiff-Base without Solvent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apid Synthesis of Schiff-Base without Solvent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球磨法制备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COFs材料的发展背景
        1.1.2 COFs材料的特点
        1.1.3 COFs材料的分类
        1.1.4 COFs材料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进展
        1.2.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球磨法合成共价有机框架及对磺胺噻唑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药品
    2.3 材料制备
        2.3.1 球磨法制备COFs
        2.3.2 溶剂热法制备COFs
        2.3.3 煅烧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
    2.4 形貌结构及光电表征
        2.4.1 形貌结构表征
        2.4.2 光电性能表征
    2.5 实验方法
        2.5.1 光催化降解实验
        2.5.2 工业废水中降解磺胺噻唑性能分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材料性能表征
        2.6.2 光催化性能分析
        2.6.3 光电性质表征
        2.6.4 光催化机理解析
    2.7 光催化剂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球磨法制备负载Au NPs的共价有机框架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药品
    3.3 材料制备及表征
        3.3.1 材料制备方法
        3.3.2 材料表征
    3.4 实验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材料的理化性能表征结果
        3.5.2 Au@TpM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析
        3.5.3 Au@TpMA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3.5.4 Au@TpMA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球磨法制备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类芬顿反应降解甲基橙
    4.1 前言
    4.2 实验药品
    4.3 材料制备及表征
        4.3.1 氨基官能团修饰的Fe_3O_4制备
        4.3.2 球磨法制备磁性COFs(Fe_3O_4@TpMA)
        4.3.3 材料表征
    4.4 实验设计
    4.5 结果与讨论
        4.5.1 表征结果
        4.5.2 类芬顿降解甲基橙实验
        4.5.3 影响因素分析
        4.5.4 芬顿试剂的催化回收
        4.5.5 降解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磁性Fe3O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及水溶性钯在微波促进下的C-C偶联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均相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
        1.2.1 有机膦类配体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
        1.2.2 非膦配体催化的的碳-碳偶联反应
    1.3 绿色介质中的碳-碳偶联反应
        1.3.1 离子液体
        1.3.2 超临界二氧化碳
        1.3.3 水相中的C-C偶联反应
    1.4 纳米材料负载的钯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
        1.4.1 固相负载的催化剂
        1.4.2 磁性纳米催化剂
    1.5 微波有机化学合成
    1.6 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催化剂Pd-SB-MNPs的制备
        2.2.4 Pd-SB-MNPs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
    2.3 催化剂Pd-SB-MNPs的表征结果分析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2 X-射线衍射仪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4 Pd-SB-MNPs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
        2.4.1 Suzuki偶联反应条件优化
        2.4.2 底物拓展
        2.4.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2.4.4 负载物无钯的催化实验
        2.4.5 常规加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位生成的水溶性Salen-Pd配合物在微波促进下催化水中的C-C偶联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水溶性Salen配体的合成
        3.2.4 微波促进水中的Heck反应
        3.2.5 微波促进水中Sonogashira的偶联反应
    3.3 水溶性Salen类似物与钯原位生成的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3.3.1 微波促进水溶性Salen-Pd催化的Heck反应
        3.3.2 微波促进水溶性Salen-Pd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负载型ZnIn2S4催化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CO_2光还原研究背景
    1.2 CO_2光还原的基本原理
    1.3 CO_2光还原研究现状
        1.3.1 氧化物催化剂
        1.3.2 硫化物催化剂
        1.3.3 其他催化剂
    1.4 ZnIn_2S_4催化剂研究现状
        1.4.1 ZnIn_2S_4催化剂简介
        1.4.2 ZnIn_2S_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催化剂的表征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透射电镜(TEM)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2.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2.7 荧光光谱(PL)
        2.2.8 电化学测试
    2.3 催化剂活性测试
3 ZnIn_2S_4/NH-SiO_2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
    3.1 催化剂的制备
    3.2 催化剂的活性及表征
        3.2.1 不同催化剂上CO_2光催化性能
        3.2.2 催化剂结构形貌表征
        3.2.3 催化剂光电性能表征
        3.2.4 催化剂元素价态表征
        3.2.5 CO_2吸附性能及光还原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ZnIn_2S_4-ZnAl O_x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
    4.1 催化剂的制备
    4.2 催化剂的表征和活性
        4.2.1 催化剂结构形貌表征
        4.2.2 催化剂光电性能表征
        4.2.3 光催化活性
        4.2.4 催化剂CO_2吸附性能研究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磷酸氢二钠/硫酸钠水合盐中典型金属的腐蚀和缓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机水合盐相变蓄热材料概述
        1.1.2 无机水合盐相变蓄热材料的腐蚀问题
    1.2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过程
        1.2.1 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
        1.2.2 稳态极化曲线
    1.3 缓蚀剂概述
        1.3.1 缓蚀剂的分类
        1.3.2 缓蚀剂的作用机制
    1.4 计算化学方法
        1.4.1 缓蚀分子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计算
        1.4.2 缓蚀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磷酸氢二钠/硫酸钠水合盐相变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设计
        2.2.1 电解液及工作电极制备
        2.2.2 电化学方法
        2.2.3 表面分析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电化学阻抗分析
        2.3.2 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2.3.3 恒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2.3.4 腐蚀形貌及产物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对1060 铝在复合水合盐相变材料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电解液及工作电极制备
        3.2.2 电化学方法
        3.2.3 表面分析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电化学阻抗分析
        3.3.2 极化曲线分析
        3.3.3 腐蚀形貌及产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060 铝在复合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电解液及工作电极制备
        4.2.2 电化学方法
        4.2.3 表面分析
        4.2.4 量子化学计算
        4.2.5 分子力学计算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电化学阻抗分析
        4.3.2 极化曲线分析
        4.3.3 扫描电镜分析
        4.3.4 表面粗糙度分析
        4.3.5 分子前线轨道及局部反应性
        4.3.6 蒙特卡洛分子力学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在复合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咪唑啉衍生物的合成
        5.2.2 电解液及工作电极制备
        5.2.3 失重试验
        5.2.4 电化学方法
        5.2.5 表面分析
        5.2.6 量子化学计算
        5.2.7 分子动力学模拟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开路电位
        5.3.2 电化学阻抗分析
        5.3.3 极化曲线分析
        5.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5.3.5 失重试验分析
        5.3.6 温度对PDIE缓蚀活性的影响
        5.3.7 扫描电镜分析
        5.3.8 红外光谱表征
        5.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
        5.3.10 分子前线轨道及局部反应性
        5.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2 缓蚀机理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离子液体(ILs)
        1.1.1 离子液体概述
        1.1.2 离子液体杂化材料
        1.1.3 离子液体/材料在催化中应用
    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1.2.1 COFs概述
        1.2.2 COFs的连接类型
        1.2.3 COFs的合成方法
        1.2.4 COFs在催化中的应用
    1.3 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L-COF)杂化材料
        1.3.1 IL-COF的合成方法
        1.3.2 IL-COF在催化中的应用
    1.4 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及现状
        1.4.1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
        1.4.2 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氧碳酸酯
    1.5 课题的提出
        1.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1.5.3 研究意义
第2章 一锅法原位限域合成B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材料合成
        2.2.4 材料表征
        2.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IL-COF结构表征
        2.3.2 反应体系溶剂筛选
        2.3.3 B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2.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学接枝法合成P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材料合成
        3.2.4 材料表征
        3.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L-COF结构表征
        3.3.2 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3.3.3 反应条件优化
        3.3.4 反应机理探究
        3.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位化学自组装合成PPIL@COF核壳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材料合成
        4.2.4 材料表征
        4.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PIL@COF结构表征
        4.3.2 P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4.3.3 底物适用性探究
        4.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PIL-MCOF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材料合成
        5.2.4 材料表征
        5.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L-MCOF结构表征
        5.3.2 PIL-MCOF材料的反应条件优化
        5.3.3 PIL-M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5.3.4 底物适用性探究
        5.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设计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检测/吸附核素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
    1.2 COFs材料的特点
        1.2.1 构筑单体和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1.2.2 COFs材料的稳定性
    1.3 COFs材料的设计和合成
        1.3.1 COFs材料规则孔道结构的设计
        1.3.2 功能化COFs材料的设计
        1.3.3 COFs材料的合成
        1.3.4 COFs材料的结构分析
    1.4 COFs材料的应用
        1.4.1 发光传感
        1.4.2 吸附和分离
        1.4.3 催化
    1.5 放射性核素(铀)
        1.5.1 铀提取的背景和意义
        1.5.2 铀提取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偕胺肟功能化的sp~2碳共轭共价有机框架用于选择性检测和提取铀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TFPT-BTAN的合成
        2.2.4 TFPT-BTAN-AO的合成
        2.2.5 POP-TB的合成
        2.2.6 POP-TB-AO的合成
        2.2.7 荧光检测实验
        2.2.8 吸附实验
        2.2.9 稳定性测试
        2.2.10 循环再生性能
    2.3 结果和讨论
        2.3.1 sp~2碳共轭COF用于可逆铀结合
        2.3.2 UO_2~(2+)的选择性检测
        2.3.3 UO_2~(2+)的灵敏检测
        2.3.4 TFPT-BTAN-AO与 UO_2~(2+)之间的相互作用
        2.3.5 高效提取UO_2~(2+)
        2.3.6 循环性能研究
    2.4 结论
第3章 sp~2碳共轭共价有机框架用于从天然海水中光照增强提取铀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NDA-TN的合成
        3.2.4 BDA-TN的合成
        3.2.5 NDA-TN-AO的合成
        3.2.6 BDA-TN-AO的合成
        3.2.7 稳定性测试
        3.2.8 铀分批吸附实验
        3.2.9 细菌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
        3.2.10 循环性能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COFs材料的表征
        3.3.2 COFs材料的光学性质
        3.3.3 光催化活性对铀提取的影响
        3.3.4 铀提取机制研究
        3.3.5 从天然海水中提取铀
        3.3.6 COFs循环再生性能研究
    3.4 结论
第4章 苯并恶唑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用于从海水中高选择性提取铀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
        4.2.3 Tp-DBD的合成
        4.2.4 Bd-DBD的合成
        4.2.5 Hb-DBD的合成
        4.2.6 Tb-DBD的合成
        4.2.7 稳定性测试
        4.2.8 铀分批吸附实验
        4.2.9 细菌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
        4.2.10 再生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和结构表征
        4.3.2 苯并恶唑连接COFs材料的稳定性
        4.3.3 苯并恶唑连接COFs的亲水性
        4.3.4 光活性研究
        4.3.5 铀吸附机理研究
        4.3.6 从天然海水中提取铀
    4.4 结论
第5章 烯烃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通过三种协同机制高效吸附铀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仪器
        5.2.3 DHBD-TMT的合成
        5.2.4 HBD-TMT的合成
        5.2.5 BD-TMT的合成
        5.2.6 稳定性测试
        5.2.7 铀的分批吸附实验
        5.2.8 循环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烯烃连接COFs的结构表征
        5.3.2 烯烃连接COFs的稳定性
        5.3.3 烯烃连接COFs的亲水性
        5.3.4 光电性能研究
        5.3.5 铀捕获研究
        5.3.6 铀捕获机理研究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PTFE纤维复合膜表面亲水疏油性的可控构筑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膜分离技术及其油水分离膜概述
        1.2.1 油水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简介
        1.2.2 膜分离油水乳液分离机理
        1.2.3 油/水分离膜的种类
        1.2.3.1 一维/二维碳纳米材料薄膜
        1.2.3.2 金属网和织物薄膜
        1.2.3.3 聚合物薄膜
    1.3 PTFE纤维膜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现状
        1.3.1 静电纺丝法
        1.3.2 离心纺丝法
        1.3.3 浇铸烧结法
        1.3.4 双向拉伸法
    1.4 PTFE纤维膜亲水改性研究现状
        1.4.1 湿化学改性法
        1.4.2 等离子体处理法
        1.4.3 原位聚合法
        1.4.4 辐照法
        1.4.5 原子层沉积法
        1.4.6 高温熔融法
        1.4.7 其他方法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PTFE纤维复合膜的设计及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3.1 PTFE纤维膜的制备
        2.2.3.2 PTFE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2.4.1 孔径测试
        2.2.4.2 孔隙率测试
        2.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2.4.4 剥离强度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双向拉伸工艺参数对PTFE纤维膜孔结构的影响
        2.3.1.1 纵向拉伸比
        2.3.1.2 纵向拉伸温度
        2.3.1.3 横向拉伸比
        2.3.1.4 横向拉温度
        2.3.2 热定型参数对PTFE纤维膜孔结构的影响
        2.3.2.1 热定型温度
        2.3.2.2 热定型时间
        2.3.3 PTFE/PP纤维复合膜的设计
        2.3.4 PTFE/PP纤维复合膜制备工艺优化
        2.3.4.1 热复合温度
        2.3.4.2 热复合压力
        2.3.4.3 热复合车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3.1 PTFE-PDA/PEI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3.2.3.1 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2.4.1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测试
        3.2.4.2 红外测试
        3.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2.4.5 表面接触角和渗透通量测试
        3.2.4.6 表面电位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DA/PEI/PEMA之间的反应机理分析
        3.3.2 纤维复合膜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3.3.3 纤维复合膜形貌分析
        3.3.3.1 DA/PEI质量比对PTFE-PDA/PEI纤维复合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3.2 PEMA含量对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4 纤维复合膜表面亲水性分析
        3.3.4.1 DA/PEI质量对PTFE-PDA/PEI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3.3.4.2 PEMA含量对PTFE-PDA/PEI-PEMA纤维复合亲水性能的影响
        3.3.5 纤维复合膜表面电位分析
        3.3.6 纤维复合膜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3.3.7 纤维复合膜的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FE-PGAL/PEI-KH560 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步骤
        4.2.3.1 PTFE-PGAL/PEI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4.2.3.2 PTFE-PGAL/PEI-KH560 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2.4.1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测试
        4.2.4.2 红外测试
        4.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2.4.5 表面接触角和渗透通量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GAL/PEI/KH560 之间的反应机理分析
        4.3.2 纤维复合膜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4.3.3 纤维复合膜表面形貌分析
        4.3.4 纤维复合膜截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4.3.5 纤维复合膜表面亲水性能分析
        4.3.5.1 GAL和 PEI浓度对PTFE-PGAL/PEI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4.3.5.2 反应时间对PTFE-PGAL/PEI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4.3.5.3 KH560浓度对PTFE-PGAL/PEI-KH560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4.3.6 纤维复合膜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4.3.7 纤维复合膜的稳定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TFE-PGAL/CS-KH550 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步骤
        5.2.3.1 PTFE-PGAL/CS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5.2.3.2 PTFE-PGAL/CS-KH550 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2.4.1 纤维复合膜抗蛋白质污染性能测试
        5.2.4.2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测试
        5.2.4.3 红外测试
        5.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5.2.4.6 纤维复合膜表面接触角和通量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PGA/PEI/KH550 之间的反应机理分析
        5.3.2 纤维复合膜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5.3.3 纤维复合膜表面形貌分析
        5.3.4 纤维复合膜截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5.3.5 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分析
        5.3.5.1 反应物浓度对PTFE-PGAL/PEI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5.3.5.2 反应时间对PTFE-PGAL/PEI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5.3.5.3 KH550 浓度对PTFE-PGAL/PEI-KH550 纤维复合膜亲水性能的影响
        5.3.6 纤维复合膜表面Zeta电位及抗蛋白质污染性能分析
        5.3.7 纤维复合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5.3.8 纤维复合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5.3.9 纤维复合膜的稳定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文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8)多光子活性喹啉基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光子吸收理论
        1.2.1 双光子荧光成像
        1.2.2 三光子荧光成像
    1.3 光功能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1.3.2 在精准亚细胞器靶向中的应用
        1.3.3 在双光子共聚焦成像中的应用
        1.3.4 在光诱导细胞铁死亡中的应用
        1.3.5 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1.4 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符号说明
第二章 高选择性识别组氨酸/BSA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与多光子吸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2.2.3 单晶结构与解析
    2.3 配合物的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及理论计算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单光子荧光光谱
        2.3.2 理论计算
    2.4 配合物B1 和B2 的选择性检测实验
        2.4.1 配合物与His/BSA结合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及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
        2.4.2 配合物与His/BSA结合前后的荧光光谱
        2.4.3 BSA的结构对荧光的影响
        2.4.4 配合物B2与His/BSA结合前后的时间分辨发射光谱与量子产率
        2.4.5 配合物B2对His/BSA的识别机理
    2.5 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2.5.1 配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2.5.2 配合物的三光子吸收性质
    2.6 生物学探索
        2.6.1 光稳定性与细胞毒性测试
        2.6.2 细胞显影与共定位实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席夫碱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3.2.3 单晶结构与解析
    3.3 配合物的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及理论计算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单光子荧光光谱
        3.3.2 理论计算
        3.3.3 配合物F1-F2 聚集诱导发射(AIE)性质的研究
        3.3.4 配合物F1-F2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研究
        3.3.5 溶剂极性以及粘度对配合物F3 和F4 发光的影响
    3.4 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3.4.1 配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3.4.2 配合物的三光子吸收性质
    3.5 生物学应用探索
        3.5.1 活性氧的生成及单线态氧的检测
        3.5.2 细胞毒性测试
        3.5.3 细胞共聚焦显影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β-双酮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在动力学疗法中的应用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4.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4.2.3 单晶结构与解析
    4.3 配合物的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及理论计算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单光子荧光光谱
        4.3.2 理论计算
    4.4 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4.4.1 配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4.5 生物学探索
        4.5.1 单线态氧以及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与检测
        4.5.2 细胞毒性测试
        4.5.3 体外抗癌活性及其PDT效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卵磷脂特异性识别的β-双酮系列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5.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5.2.3 单晶结构与解析
    5.3 配合物的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及理论计算
        5.3.1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3.2 配合物的理论计算
        5.3.3 配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光谱
    5.4 配合物NW-1~NW-4 的选择性检测实验
        5.4.1 配合物油水分配系数
        5.4.2 配合物对卵磷脂的响应
        5.4.3 配合物NW-1~NW-2 对生物大分子的选择性
        5.4.4 配合物NW-1~NW-2与Lecithin结合前后的吸收及荧光光谱
        5.4.5 配合物NW-1~NW-2 与 Lecithin 结合机理
    5.5 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5.5.1 配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5.5.2 配合物的三光子吸收性质
    5.6 生物学探索
        5.6.1 细胞毒性测试(MTT)
        5.6.2 细胞显影与共定位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剥离方法研究及纳米片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共价有机骨框架材料概述
        1.2.1 框架组成及连接方式
        1.2.2 制备方法
        1.2.3 官能化调控策略
    1.3 共价有机骨架纳米片加工方法及应用
        1.3.1 CONs加工工艺
        1.3.2 共价有机骨架纳米片的膜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理论离子交换容量COFs自支撑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SCONs-m及Nafion膜的制备
        2.2.3 单体、膜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CONs-m结构表征
        2.3.2 SCONs-m微形貌表征
        2.3.3 SCONs-m膜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op-down法制备磺酸CONs及其燃料电池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SCONs及Nafion-SCONs复合膜的制备
        3.2.3 SCONs和Nafion-SCONs膜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CONs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3.3.2 Nafion、Nafion-SCONs结构及形貌分析
        3.3.3 Nafion、Nafion-SCONs吸水率,溶胀率和力学性能分析
        3.3.4 Nafion、Nafion-SCONs质子传导率,甲醇渗透率分析
        3.3.5 Nafion、Nafion-SCONs膜电池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外光驱动偶氮苯剥离纳米片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COFs的制备
        4.2.3 COFs剥离及纳米片膜制备
        4.2.4 纳米片及膜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p-AD、Tp-AD-x结构表征
        4.3.2 偶氮苯含量对剥离效果的影响
        4.3.3 COFs骨架结构对剥离效果的影响
        4.3.4 实验条件对剥离效果的影响
        4.3.5 纳米片膜的溶剂渗透及分子筛分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界面剥离纳米片及智能油水乳液分离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Azo-CN单体的合成
        5.2.3 Azo-CTF制备
        5.2.4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5.2.5 Azo-CTF膜的制备(Azo-CTF-m)
        5.2.6 Azo-CTF响应膜的制备(Azo-CTF-PA,-DSA)
        5.2.7 乳液的制备
        5.2.8 样品的表征
        5.2.9 接触角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体的合成
        5.3.2 Azo-CTF微形貌表征
        5.3.3 Azo-CTF膜渗透、分离能力测试
        5.3.4 Azo-CTF膜可控润湿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类石墨相氮化碳上过渡金属析氢位点的构筑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制氢
    1.3 类石墨相氮化碳
        1.3.1 类石墨相氮化碳简介
        1.3.2 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合成方法
        1.3.3 类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方法
    1.4 分子催化剂
        1.4.1 氢化酶简介
        1.4.2 人工氢化酶模拟物
        1.4.3 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
    1.5 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3 X射线衍射谱(XRD)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2.3.5 元素分析(EA)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8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3.9 荧光光谱(PL)
    2.4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2.6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2.6.1 光催化产氢装置
        2.6.2 光催化产氢测试方法
        2.6.3 光催化产氢性能评价方法
第三章 类石墨相氮化碳上原位生长钴分子助催化剂用于可见光催化产氢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样品的表征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
        3.3.2 样品的微观形貌
        3.3.3 样品的光学性质
        3.3.4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
        3.3.5 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3.3.6 光催化产氢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类石墨相氮化碳/镍分子催化剂/氧化镍三元复合材料用于光催化产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样品的表征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
        4.3.2 样品的微观形貌
        4.3.3 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4.3.4 样品的光学性质
        4.3.5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
        4.3.6 光催化产氢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类石墨相氮化碳表面通过壳聚糖锚定镍分子助催化剂用于可见光催化产氢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样品的表征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
        5.3.2 样品的微观形貌
        5.3.3 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5.3.4 样品的光学性质
        5.3.5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
        5.3.6 光催化产氢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纳米管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共价接枝铜分子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产氢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样品的制备
        6.2.2 样品的表征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
        6.3.2 样品的微观形貌
        6.3.3 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6.3.4 样品的光学性质
        6.3.5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
        6.3.6 光催化产氢机理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The Rapid Synthesis of Schiff-Base without Solvent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球磨法制备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牛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磁性Fe3O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及水溶性钯在微波促进下的C-C偶联反应的研究[D]. 王江淋.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负载型ZnIn2S4催化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D]. 邵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磷酸氢二钠/硫酸钠水合盐中典型金属的腐蚀和缓蚀机理研究[D]. 赵天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5]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D]. 杜一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6]设计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检测/吸附核素铀研究[D]. 崔伟荣. 南昌大学, 2021(02)
  • [7]PTFE纤维复合膜表面亲水疏油性的可控构筑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李成才.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2)
  • [8]多光子活性喹啉基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成像[D]. 倪波. 安徽大学, 2021
  • [9]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剥离方法研究及纳米片应用[D]. 姚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类石墨相氮化碳上过渡金属析氢位点的构筑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 张军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微波辐照下无溶剂快速合成席夫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