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纸有必要为外国杂志做广告吗?

中国报纸有必要为外国杂志做广告吗?

一、中国报刊有必要为外国大刊做广告吗?(论文文献综述)

查菲[1](2021)在《《图画日报》中的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画日报》产生于宣统元年(1909),是中国最早日报形式的石印画报。该画报用图文的方式生动记录着清末上海的都市商业民俗风情。《图画日报》对这一时期的都市商业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界对于《图画日报》的研究主集中在社会历史、社会文化、女性、戏剧、传播、文本层面,而涉及都市商业民俗方面的研究极少。本论文从民俗角度出发,以《图画日报》所呈现的上海都市商业民俗图文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相关报道,系统探讨《图画日报》中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大体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图画日报》;对涉及《图画日报》与都市商业民俗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阐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从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背景与《图画日报》”,从整体出发,探究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发展原因以及《图画日报》相关情况,确定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范围。第二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活动”。本论文选取行商、居商、中间商三种视角进行考察,揭示出都市商业活动里流动性贩卖、定点贩卖、媒介角色产生民俗的特点。第三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广告民俗”。广告的宣传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商业民俗活动。论文对画报中涉及到的吆喝、响器、报纸、传单、招牌等广告方式加以分析,探究清末商业广告民俗的文化心态和生活特征。第四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信仰与禁忌”。信仰、禁忌因素能够影响到相关都市商业民俗的形成。本论文从信仰活动、禁忌活动两个角度,探讨神秘色彩对商业民俗的精神意义。第五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特点”,把都市商业民俗的变化作为重点,围绕新式体验、商人地位、市民日常消费生活、广告宣传四个方面,阐述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色彩与活力。结语部分,通过对《图画日报》的研究,一方面能从画报研究中挖掘民俗记忆,另一方面能从画报里感受民众意识觉醒,体会《图画日报》带来的民俗价值与现实意义。

任航[2](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提出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李鑫[3](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白华康[4](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连洁[5](2020)在《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文中提出一所大学,特别是水平较高的大学,会受所处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齐鲁大学是基督教差会在山东创办的唯一一所综合性的教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各学院分散三地发展一段时间后,1917年齐聚于济南。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主开埠的省会城市,是传统与现代都比较明显的城市。以齐鲁大学与济南文化变迁的关系为例,观察中国近代化进程,对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城市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与山东地方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齐鲁大学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出现在济南,以积极的态度与济南城市文化开始彼此影响。齐鲁大学带着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带着与现代科学、现代社会有所隔膜的宗教。齐鲁大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基督教大学的纯粹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中国的现实,满足学生和中国社会的需要,变成纯粹传播科学的场所,逐渐放松宗教控制。齐鲁大学师生对济南城市物质文化有所记录,调查主体是西方人,他们有在现代化比较完善的城市的生活经验,对济南这座嬗变中的城市有所评议,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到现代的距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也有助于保存当时济南的城市样貌。齐鲁大学将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教育方式带入济南,从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到社会教育,惠及面相当广。在学校教育方面,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完善,偏向职业教育,学生的校园生活劳逸结合,重视健康和运动,在多种社会服务中树立起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为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埋下种子。尽管受到政治干涉,齐鲁大学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社会教育方面,以社会教育科为首,开拓了市民的眼界、传播了先进文化与科学知识、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济南的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对济南城市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齐鲁大学对济南人的生活有所记录,保留下济南城市文化的断面的同时,也为济南的生活带去一点新风。更重要的是齐鲁大学对学生在生活方式方面的教育足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现代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会进一步扩散,传播现代的、科学的生活方式。齐鲁大学的教职工、学生以及附设的共合医院都尽力为济南提供服务,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保护了整个城市。齐鲁大学也从实践中不断获得信心,汲取经验,发展出与当地的良好关系,推动了齐鲁大学本身的发展,使得齐鲁大学愈加与城市融合。深受教育的学生将使社会更大范围地受益。价值观念方面,面对中国近代复杂的思潮,齐鲁大学作为教会大学,肯定其中的启蒙思想,拒绝过激的行动,对政治敬而远之,同时试图推销基督教精神引导人们的行为。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母国的政治经济活动剥离,也尽力理解中国的排外情绪,但是本质上仍然缺乏对自身的反思,改变不了高高在上的态度。齐鲁大学发生的学工运动可以说是济南城市文化对齐鲁大学的影响。齐鲁大学在男女合校方面走在了极度保守的山东省的前列。学校对女性多有关怀,这种特殊保护实质上是对当时女性弱势身份的承认。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的影响力相互映衬,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

鲍立娟[6](2019)在《《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文中研究表明1911年8月密勒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份在华美式报纸《大陆报》,打破了英国报业在华垄断局面,一度成为远东地区销量最大的外文日报,在华经营时间长达38年。《大陆报》与当时在华外报的最大区别在于头版刊登重要新闻,刊登大量中国新闻。头版的阅读者人数是其他版面的两倍,报纸的头版报道往往反映出报刊最关注的内容。因其头版大量报道中国新闻,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大陆报》对于西方读者认识真实的中国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份在华美式报纸如何报道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中国,目前为止尚无研究。将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有助于理清美国报业传统在华的出现、传播,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多样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密勒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在华发行量最大的外报,更有助于以史为鉴,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因此,本文根据《大陆报》(1911-1916)的文本材料,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中国创刊,创刊后如何在中国扎根。然后通过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一般规律。从报道频率上来看,《大陆报》的头版中国报道基本与中国的现实律动保持一致;从议题设置来看,头版以时政性的硬新闻为主,兼具文化、社会、经济等新闻报道;《大陆报》对中国新闻的报道是从“国际新闻的视角”出发,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平衡,这也是起初《大陆报》获得大量读者,迅速打开发行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大陆报》对于中国内政的报道量最大,其次是国际关系议题的报道,再者是社会议题,文化议题,经济议题的报道占比最小。以此为基础,本文对这些议题进行整合归类,从《大陆报》如何报道中国内政,报刊如何建构中国的国际关系,如何看待西方的文化生活,如何践行其提出的“致力于中国发展”的方针几个方面分析《大陆报》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待中国。通过1911-1916年的报刊原始资料分析,本文认为片面地从“利他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一份完全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报刊;或者单纯地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大陆报》只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都是有失偏颇的。《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对美国来说,《大陆报》为其了解中国事务提供了一个媒介平台,打破了英式报刊的垄断,发出了上海滩的“美国之音”;对中国来说,在国际上传递了较为真实的中国图景,在国际舆论上对中国有所助益。《大陆报》报人以“美式精英”视角来看待中国,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支持中国发展;但是报刊也实践着其“致力于中国发展”的办报方针。美国人从报刊实践中获得物质利益、权力秩序和个人声望,中国借此机会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在国际舆论上获得助益。这一过程或多或少是一个“等价互惠”的存在。

郑潇[7](2015)在《上海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1919-1943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制度的角度系统研究上海法租界的新闻法和审查制度,从近代中国新闻法制现代化道路的维度,论述租界新闻法制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性,并指出租界的新闻法制现代化和历届中国政府为主体的新闻法制现代化是两条近代中国新闻法制现代化发展的主线,没有上海租界新闻法制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上海近代中国传媒业中心,乃至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上海法租界的新闻法和审查制度是上海租界新闻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6月22日,《上海法租界发行印刷出版品定章》颁布实施,标志着上海租界当局开始利用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规制新闻业,此后近30年,除纸媒之外,租界当局又开始在广播、电影和戏剧等方面不断扩大审查的范围,以适应媒体技术发展和时局的需要。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都利用自己的权力管制传媒业的注册登记、内容生产、出版、印刷和发行等各个渠道,并且都遵循着各自的政治和社会生态环境,不断进行着争斗、妥协和合作,从而维护各自政权的根本利益。笔者选取上海法租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法租界特殊的政治地位,客观而又深入细致地呈现当时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的历史状态,探究其间的复杂性与联系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希望以此实质性地填补国内外学界在上海法租界新闻法与传媒审查制度研究上的空白,并且推动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研究走向深处。本文将主要研究从1919年开始持续到1943年上海法租界被汪精卫政权接收25年的上海档案馆珍藏的上海法租界的一手原始档案,辅以华界和公共租界的一手原始档案以及英文、法文和中文等其他资料,厘清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体系的内涵,并且试图指出法租界的传媒审查制度在上海整个传媒审查的角色,并基本展现出上海传媒审查的面貌,其要点如下:第一,法租界的传媒审查基本继承了法国本土管理传媒的传统,也结合了上海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区别于公共租界和华界的新闻法和传媒审查制度。第二,法租界制定的《上海法租界发行印刷出版品定章》的出现,标志着法租界的新闻审查制度开始独立于公共租界,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但是由于法租界比较公共租界的弱势地位,特别是新闻业大多集中在公共租界,使得法租界开始注重管理出版物的流通与发行,并且配以警务处特别是政治科严格的“双审查制”,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法总领事和警察管理共同管制的体系。第三,法租界对传媒的注册登记为批准制,需要经过警务处和总领事的审查才能出版发行;其次,法租界对传媒的管理根据媒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查方法,出版物主要采取的是事后审查,电影和戏剧是事前审查,广播起初是事后审查后来变成事前审查,警务处政治科负责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对问题传媒进行处理;最后,警务处和法租界会审公廨是传媒审查的执行机关。“公共秩序”和“道德”一直作为法租界不变的传媒内容审查的标准,但是在其他方面却一直在变化:表现在打击反对法租界政权和反帝的新闻,极力保护宗主国法国的形象;严厉打击共产主义宣传,保护租界的中立地位;法租界对传媒的审查来源于时局的紧张变化,越是租界动荡的时期,对任何传媒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在相对和平的情形下,则较为宽松。第四,在与公共租界和华界的关系方面,两租界的传媒审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沟通频繁,一起应对华界提出的任何问题。华界一直在上海的传媒审查中处于边缘地位,一直采用各种方法与租界争夺审查权,包括邮政系统和法院系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自从日本占领公共租界,操纵法租界以后,整个租界的传媒审查沦为日本和汪伪政权的审查系统的组成部分,上海的传媒审查制度变成国民党政府旧政策和日本侵略者新政策的一种杂交,并增加了更加严厉的事前和事后审查,法租界完全沦为日军和汪伪政权的办事机构,没有任何独立性可言。第五,本文解释了“上海传媒审查制度”作为一个互动变化的机制,核心是租界,租界对待传媒的态度决定了上海传媒业的整个面貌,华界通过对传媒的控制作为手段,不断冲击着租界的中立性地位,从而使得租界的审查制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总体来说,公共租界的审查制度是租界审查制度的核心,建立在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础上,这也决定着上海审查体制的总体状况是柔和的、适度的,底线是租界的中立性和良好秩序;“上海传媒审查制度”的互动机制是不断变化的,根本上是上海政府环境和政权角力的不断变化,治外法权的存在是三界角力的基础,新闻业的经济发展和舆论环境的变化是三界角力的表象,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是三界角力的影响因素。第六,本文把租界的传媒法制现代化道路拔高到与中国历届政府的传媒法制现代化道路同等重要的位置,主要是由于两者有本质的不同,而且互相独立运作,甚至租界的传媒法制现代化比中国历届政府更加重要,同时指出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了至少两个层面,首先是建立在租界社会的法律制度;另一层面就是中国法的现代化改革,二者是互动合作竞争的模式。在写作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来研究上海的传媒审查制度。笔者对上海市档案馆里面保存的有关法租界、公共租界以及国民政府的部分原始档案做了相关研究,并查阅了上海图书馆报刊杂志(以《中法新汇报》、《字林西报》、《申报》、《民国日报》为主,),重点选取与法租界传媒审查相关的原始档案以及其他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将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置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法租界与原宗属国法国、公共租界、国民政府以及租界内各国之间的关系来透析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以此勾勒出上海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的制度图景,填补这段传媒审查史研究的空白。

阴艳[8](2015)在《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文中研究指明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世界变成了视界,去看且被看,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注解方式。以刊载摄影图像为主要内容的大众媒介则是在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之前的世界图像化的主要表征。在不断走向现代的中国,世界图像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欧风美雨侵袭下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是新旧巨变影响深远。因此本文选取了一份现代画报和一个现代城市来考量和发现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如图像志一般,记录一个城市——天津的现代发展,也反映了一个时代——所谓“黄金十年”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一个现代图像媒介的视角来解读一座城市,还原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本文的目的之一。同时进一步阐释在现代与传统的相斥相纳中,现代画报自觉塑造美的家园来对抗现实世界的焦虑是本文的又一目的。由此引出对当时中国现代性的探寻是本文的最终追求。本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产生语境到发展脉络讨论了一份现代摄影画报《北洋画报》的基本状貌。媒介体系是社会大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各体系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特别是一份较有影响的现代画报更不可能脱离它的历史语境与媒介语境。这一部分由《北洋画报》产生的1926年这一年切入,从北洋统治的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勾勒出宏观的历史背景,然后逐渐聚焦《北洋画报》产生的天津社会语境,特别关注天津城市现代性方面如租界、如寓公,从城市建设到文化生产与消费再到活跃在城中的人们,都共同建构了天津的城市现代性。在这样的大小背景语境下催生了一份现代画报《北洋画报》。换句话说,《北洋画报》是一个现代城市,一个变动时代的自觉的图像呈现。接下来,阐释的视角再次缩小聚焦到媒介自身行业的发展境况,由技术、内容、宗旨的变迁来梳理整个画报媒介的发展脉络,可以说《北洋画报》是铜版技术在国内流行,“画报体式”逐渐确立完善的基础上自然产生,它承继了当时画报的主要特性包括趣味性、新闻性、艺术性,是整个画报发展流程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另外这一章还考察了《北洋画报》自身的发展情况,以画报发展标志性事件为时间节点,将其分为创始之初(1926年7月7日——1928年7月7日)、发展成熟(1928年7月7日——1933年3月1日)、平稳承继(1933年3月1日——1937年7月7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从发展或者转变的原因、表现、影响三个方面作出合理论证,试图清晰明了的将《北洋画报》11年发展历程,1587期的报纸内容客观呈现。第二章以《北洋画报》的作者群为研究对象,说明城市精英知识分子的现代追求和对传统的坚守。《北洋画报》主编刘云若、吴秋尘、左小蘧的现代新闻专业技术和追求,社会名流作家的艺术化生活坚守,各派画家艺术工作者面向大众走进日常的艺术理念,摄影者的现代图像观念等等,画楼主人冯武越的现代气质,画楼精神领袖王小隐的名士风度,都决定着《北洋画报》的现代属性和不断发展的命运。同时他们也是城市生活真真切切的参与者,对他们或现代或传统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当时城市生活的还原。在不断走向现代的城市中,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在尽力追赶着现代的脚步,同时也坚守着中国传统特别是传统艺术营造的高雅生活,将其作为个人与现代生活冲突的缓冲或者精神归宿。不论是报纸还是城市都是由人组成的,因此对他们身份认知的论证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章选取《北洋画报》上有关西方的报道进行分析,直面现代的话题。19世纪以后的中国面对西方一直是接受与排斥并存。《北洋画报》作为一份追求美的现代画报,对西方或者说西方所代表的现代的态度是接受超过排斥。由此也可以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城市对西方亦是崇拜超过抵制,学习大于反抗。黄柳霜是一位华裔好莱坞女明星。她的身份,一方面象征着西方文化的先进与时尚,另一方面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接受与认同。因此国内媒体对其态度暧昧,一方面赞许她带着美国明星光环回归祖国访问,另一方面又鄙夷她在好莱坞电影中裸露身体,被无情消费的东方身份。但是包括《北洋画报》在内的媒体暧昧态度仍然是肯定西方又希望被西方肯定的希冀的表现。科技新知是西方现代化在中国的最好表征。《北洋画报》不论是对西方奇闻趣事的选取还是对科技成果技术的介绍都与国族想象相结合。也就是说对西方科技新知的了解与应用象征着国族强大、国家尊严。同时,画报采用了现场体验式的现代专业报道方法,使得在媒介外的“观看者”转变成“参与者”,让这种国族的想象与崇拜更可触可感,更有意义。第四章依据《北洋画报》上塑造的成功人物,来探讨《北洋画报》所反映的时代与普通大众的现代精神。作为体育女明星的杨秀琼是时代新风尚的代表,“新国画”的开创者高剑父是传统精英的典范。不论新与旧、时尚与经典,《北洋画报》都运用独特的语言方式将他们建构为大众的成功榜样,提供了现代生活的模板和价值标准。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指向着对个人成功的尊崇,强调成功即应该被追逐又可以被复制,每个普通大众都有成功的可能。第五章集中论述《北洋画报》的艺术性追求,美作为《北洋画报》的终极目标用以对抗现实生活的不安与动荡。《北洋画报》的艺术示范是对生活在现代城市中人们的“伟大的同情”。《北洋画报》关注戏剧,这种与休闲娱乐相关的艺术类型,因被标榜为时尚的消遣娱乐方式而更接近大众,又因可以提供美的体验与愉悦而作为美的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它通过明星式的塑造艺术家,吸引读者欣赏艺术、培养普通受众的艺术兴趣进而消费艺术。另外,艺术团体的兴起发达,为普通大众成为艺术生产者提供可能。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为欣赏艺术消费艺术提供最便捷的途径。因此《北洋画报》与艺术团体、艺术展览共同合作让美的生活和对美的追求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总之,《北洋画报》用多种艺术形式建构了一个“美的花园”以抵御现代世界甚至殖民主义带来的民族冲击。“北画以美与善的贡献,使社会得着安慰与苏息”。

张仲民[9](2015)在《社会变迁视域下晚清的广告论述》文中提出广告既是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时代的广告也从侧面反映着该时代的社会潮流,见证着该时代的社会变迁历程。通过梳理和分析晚清报刊中的广告理论资料二十余篇,可以看出:早在晚清时期,受欧美和日本广告理论的影响,国内已开始有比较成熟的广告理论讨论;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时人对商业广告也非常重视,广告的作用和意义已经为商家特别是上海商人充分所知。

罗融融[10](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指出《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中国报刊有必要为外国大刊做广告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报刊有必要为外国大刊做广告吗?(论文提纲范文)

(1)《图画日报》中的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图画日报》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背景与《图画日报》
    第一节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背景
        一、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概况
        二、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发展原因
    第二节 《图画日报》概况
        一、创办背景
        二、办刊宗旨
        三、定位与读者群
    第三节 画报中的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栏目
        一、主要栏目
        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活动
    第一节 行商
        一、各色经营
        二、特产贩卖
        三、洋货经营
    第二节 居商
        一、洋行
        二、番菜馆
    第三节 中间商
        一、掮客
        二、买办
第三章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广告民俗
    第一节 吆喝与响器
        一、沪音叫卖展示商品特点
        二、响器招揽吸引顾客购买
    第二节 报纸与传单
        一、报纸里的药品广告
        二、传单宣传展现逐利心理
    第三节 招牌与设计
        一、招牌命名传播店招文化
        二、字体设计追求端正多样
第四章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信仰与禁忌
    第一节 信仰活动
        一、接财神
        二、开市酒
    第二节 禁忌活动
        一、语言要求
        二、禁忌行为
第五章 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特点
    第一节 新式体验的出现
        一、吃菜饭
        二、拍照片
        三、抽香烟
    第二节 商人地位的提高
        一、追求时尚服饰
        二、重视人才教育
        三、组建上海商会
        四、出现重利观念
    第三节 市民日常消费生活的改变
        一、精神需求消费
        二、自由平等消费
        三、体育娱乐消费
        四、新式拍卖消费
    第四节 广告宣传的更新
        一、新颖有趣的报纸广告
        二、时下流行的传单
        三、中西融合的月份牌
结语
    一、留住记忆
    二、唤起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画日报》中的相关图片
致谢

(2)《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后记

(4)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一节 生活情况
        一、学杂费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四、娱乐活动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校园社交
        一、师生交游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一、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选题简介
    二、意义、价值和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相关材料
        (二)研究现状
    四、学术要点
第一章 齐鲁大学落户济南
    第一节 各差会联合办学的需求
        一、山东各新教差会合作的意向
        二、义和团加速各差会合作
        三、差会重新选择学校位置的需要
        四、教会联合大学分散办学的不便
        五、国立大学对基督教的排斥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的成型
        一、济南城市本身的优势
        二、齐鲁大学的定位与目标
        三、齐鲁大学与本地的互动
第二章 齐鲁大学对济南城市文化的记录
    第一节 历史与地理
    第二节 交通
    第三节 城市管理
        一、政府机构情况
        二、市政服务
        三、财务来源
        四、新式监狱
        五、人口情况
        六、慈善事业
    第四节 经济状况
        一、银行与钱庄
        二、商业情况
        三、农业情况
        四、工业情况
    第五节 生活状况
        一、生活水平
        二、医疗状况
        三、教育机构
        四、宗教机构
        五、日常休闲场所
        六、卖淫业
    第六节 建筑
第三章 教育
    第一节 齐鲁大学教育的定位
        一、基督教教育
        二、与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
        一、西方学科的引入
        二、中国文化的发扬
        三、政治影响下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齐鲁大学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入学情况
        二、学生的在校生活
        三、毕业生情况与校友会
    第四节 齐鲁大学的社会教育科
        一、广智院举办的活动
        二、广智院产生的影响
    第五节 齐鲁大学附属中学的情况
        一、齐鲁大学建中学的理由
        二、中学的发展和影响
第四章 生活方式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健康与运动方面的努力
        一、济南的公共健康状况与齐鲁大学的努力
        二、齐鲁大学提倡各类体育运动
        三、齐鲁大学参与的各级运动会
    第二节 济南城的节日与纪念日
        一、中国传统节日
        二、政治性纪念日
        三、西方节日
    第三节 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一、鲁豫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二、二次北伐期间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三、中原大战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四、日本入侵阴影下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第五章 公共服务
    第一节 齐鲁大学附设的共合医院
        一、医院简介
        二、医院的作用
        三、医院的扩张
    第二节 齐鲁大学参与的社会服务与慈善工作
        一、齐鲁大学相关的社会服务
        二、齐鲁大学参与的慈善事业
第六章 价值观念
    第一节 对中国各式思潮的观察和反应
        一、各式启蒙思潮
        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加强
        三、排外风潮与反基督教运动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
        一、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
        二、齐鲁大学的工人运动
    第三节 齐鲁大学对女性的态度
        一、男女合校
        二、女性的专门通道
        三、齐鲁大学重视女性所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 齐鲁大学扩散的影响力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本地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以外的影响
        一、其他省份对齐鲁大学的重视
        二、齐鲁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三、毕业生在外省的成绩
    第三节 齐鲁大学向外国的推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6)《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研究问题的由来
    一、选题价值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章节架构
第一章:《大陆报》的创办与经营
    一、时代背景:美国新扩张主义与中国的外交方针
    二、媒介环境:上海成为全国报业中心与租界内的言论自由
    三、创办人密勒及其编辑方针
    四、经营运作
第二章:《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总体特征
    一、报道总量与频率分析
    二、报道的议题类别分析
    三、《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主导视角与报道理念
        (一) 国际新闻视角下的头版中国报道
        (二) 力求平衡的报道理念
第三章:《大陆报》视野下的民初政局
    一、从革命到共和:古老帝国的年轻转向
        (一) 辛亥革命爆发:多方消息来源报道革命进展
        (二) 政体更换:君主还是共和
        (三)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身份认同
    二、关注中国现状:民初政治如何转型
        (一) 支持“共和国列强贷款”
        (二) 国会—尝试共和的想象与幻灭
        (三) 报刊如何看待二次革命
        (四)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形象塑造
    三、《大陆报》视域下的帝制运动
        (一) 帝制筹备期报刊对袁世凯与帝制的看法
        (二) 公开称帝期:报道各地情况、观望局势发展
        (三) 取消帝制后反袁声浪高涨
第四章:《大陆报》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建构
    一、“分离中国领土的开始”:报刊对中俄蒙古问题的报道
        (一) 持续报道事件进展、关注政府因应措施
        (二) 反映公众对俄情绪
        (三) 揭示俄国目的:“开辟在华特殊利益领域”
    二、报刊对日本的否定态度
        (一) “强大而霸道的邻国”:中日南京事件与直隶事件的报道
        (二) “远东悲剧的第一幕”:报刊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报道
        (三) 批判日本对华的巨额索赔
    三、报刊对美国正面形象的塑造
        (一) 非常事态的介入:灾荒救济中“美国帮扶”的形象塑造
        (二) “道德影响”:美国退出六国银行集团
        (三) 建构中美“特殊关系”:美国承认中华民国
第五章:报刊与西方文化生活观念
    一、西方视野下的休闲生活与时尚
    二、提倡西方教育
    三、宣扬基督教文化精神
第六章:“致力于中国发展”—《大陆报》报人的努力
    一、支持中国禁鸦片运动
    二、关注城市边缘人生计
    三、主张废除妾室制度
第七章:结论
    一、美国报业传统的移植
    二、美国“精英”的中国观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上海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1919-194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价值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资料范围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章节架构
第二章 上海法租界传媒审查的法国“基因”
    第一节 法租界传媒法制的法国政治制度“基因”
    第二节 法租界传媒法制的法国殖民地政策“基因”
    第三节 法租界传媒法制的法国官僚主义和警察管理“基因”
    第四节 法租界传媒法制的法国法律体系“基因”
    第五节 法租界传媒法制的法国传媒“基因”
第三章 法租界新闻法附律的颁布与演变
    第一节 新闻审查的萌芽
    第二节 《上海法租界发行印刷出版品定章》的出现
    第三节 法租界新闻审查附律的演变
第四章 法租界对传媒的审查与判罚
    第一节 法租界对报刊登记的管理
    第二节 法租界对报刊审查的规定
    第三节 《张开的眼》违反定章案
第五章 法租界传媒审查机构的组织沿革及职能变迁
    第一节 传媒审查权力合法性的确立
    第二节 法租界总领事
    第三节 法租界巡捕房
    第四节 法租界巡捕房政治科
    第五节 法租界审判机关
第六章 法租界传媒审查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利用“公共秩序”的标准对出版物的审查
    第二节 利用“道德”的标准对出版物的审查
    第三节 对外文报刊的审查
第七章 法租界对电影和戏剧的审查
    第一节 法租界电影审查概况
    第二节 法租界与国民政府电影审查的关系
    第三节 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电影审查的关系
    第四节 法租界与日本当局电影审查的关系
    第五节 法租界与法国本土戏剧和电影审查的关系
第八章 法租界对无线电广播的审查
    第一节 上海无线电广播的概况
    第二节 法租界对无线电广播的审查
    第三节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管理界内私立无线台播音台章程》颁布
    第四节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管理无线电话及无线电报章程》颁布
第九章 法租界与公共租界传媒审查的关系
    第一节 公共租界的传媒审查
    第二节 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在传媒审查方面的关系
    第三节 公共租界对涉及传媒出版案件的审理
第十章 法租界与南京国民政府在传媒审查方面的关系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的审查机构
    第二节 法租界与南京国民政府在传媒审查方面的关系
第十一章 法租界传媒审查的式微及与汪伪政权的关系
    第一节 汪伪政府在上海的传媒审查
    第二节 租界与汪伪政府的关系
第十二章 上海传媒审查制度的讨论
第十三章 上海法租界传媒法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第十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文献

(8)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城市中的现代性媒介——《北洋画报》
    第一节 《北洋画报》在历史中诞生
        一、《北洋画报》与时代一起找寻现代性
        二、《北洋画报》与媒介热潮
    第二节 走进《北洋画报》
        一、《北洋画报》的探索与尝试
        二、画报界“最老”、“最大”、“最美”之确立
        三、坚守《北洋画报》之荣光
第二章 城市中的现代精英群像
    第一节 城市画报作者群体的现代意识
        一、天津的沙龙
        二、现代精神的专业新闻记者
        三、传统色彩的名流作家
        四、走向大众的画家
        五、现代趣味的摄影者
    第二节 冯武越的现代气质
        一、民国元年:负笈海外,接触现代西方
        二、民国十年:就职于航空界的“浪荡子”
        三、民国十五年:现代画楼的主人
        四、民国二十三年:力疾相迎,沟通艺术
        五、民国二十五年:因画报而不朽
    第三节 王小隐的名士风度
        一、善交游,冯武越之挚友
        二、报界伯乐,名士之风
        三、专业报人,名士才情
        四、戏剧批评,名士雅好
        五、名士追求与现代报人相遇
第三章 想象西方与本土选择——《北洋画报》的现代性书写
    第一节 触手可及的西方——以华裔女星黄柳霜为例·
        一、黄柳霜东西方交融的身份
        二、黄柳霜在国内媒介中的身份
        三、媒体的矛盾
        四、对西方的误读
    第二节 遥远的西方崇拜——以科技新知为例
        一、一则有关无线电技术的小消息
        二、《北洋画报》建构“新知”传播视角
        三、空游记——一次体验式报道
        四、西方世界的想象
第四章 超越与自卑——《北洋画报》的成功叙事
    第一节 优越感的塑造——成功的体育明星
        一、彰显运动员的职业本色
        二、强调成功后的荣耀
        三、对成功者的同情
    第二节 美的榜样——成功的艺术家
        一、焦点——沟通中外的西游
        二、晕染——刊登代表性作品
        三、烘托——岭南画派的群像
第五章 伟大的同情——对抗现实生活
    第一节 艺术与现代画报
        一、画家萧松人——《北洋画报》塑造的艺术家
        二、何谓艺术——《北洋画报》的艺术定义
        三、《北洋画报》呈现艺术的原因
    第二节 戏剧——休闲的艺术
        一、休闲与艺术并重
        二、大众的狂欢
        三、戏剧的“看”与“被看”
    第三节 美术——视觉的艺术
        一、艺术走近大众
        二、明星式的塑造画者
        三、艺术团体——艺术创作者的生产
        四、艺术展览——艺术欣赏者、消费者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 1:北洋摄影会章程
    附 2:冯武越先生遗体大殓与殡仪补记
    附 3:王小隐小传
    附 4:《北洋画报》上有关黄柳霜报道汇总
    附 5:《北洋画报》有关杨秀琼报道汇总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中国报刊有必要为外国大刊做广告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图画日报》中的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研究[D]. 查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D]. 连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D]. 鲍立娟. 上海大学, 2019(04)
  • [7]上海法租界传媒审查制度(1919-1943年)[D]. 郑潇. 上海大学, 2015(02)
  • [8]美者其目标 ——《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D]. 阴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9]社会变迁视域下晚清的广告论述[J]. 张仲民.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01)
  •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中国报纸有必要为外国杂志做广告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