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环境铅水平及其对儿童体铅影响的研究

成都市环境铅水平及其对儿童体铅影响的研究

一、成都市的环境铅水平以及对儿童体铅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建立模型以描述中国儿童血铅水平(Blood lead levels,BLLs)及其变化趋势,并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研究近三十年来中国118岁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及其时间变化趋势;3、探讨中国儿童血铅水平与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4、为政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防铅控铅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建模及验证:组合使用Excel 2019中的多个函数公式建立模型,使该模型可基于已知的算数均值(Arithmetic Mean,AM)、几何均值(Geometric Mean,GM)以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几何标准差(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GSD)随机返回符合相应概率分布的估计量。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提供的儿童血铅数据(本数据尚未发表)进行可靠性与准确性验证。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评估该模型的可靠性,CV小于5%时认为该方法可靠。使用以前的数据分析方法——公式法(Formula Method,FM)以及本模型分别计算几何均值,并将其与金标准值比较,评估该模型的准确性。2、使用关键词“中国儿童”和“血铅”,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Pubmed上进行文献检索,按照设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均值、标准差、样本量等数据并将其代入蒙特卡洛模拟模型生成原始数据近似值。3、按照年份、省份、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生成各个组别的原始数据近似值,以几何均值±几何标准差(GM±GSD)的形式表示各个组别中国儿童的血铅水平。4、收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和加拿大第五次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报告中关于儿童血铅水平的数据,将蒙特卡洛模拟法求得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与之比较,以评估中国儿童的BLLs与某些发达国家儿童的水平差异。结果:1、建立蒙特卡洛模拟模型:=MAX(0.14,NORM.INV(RAND(),AM,SD))和=MAX(0.14,LOGNORM.INV(RAND(),LN(GM),LN(GSD))。该模型的CV值随模拟次数增多而降低,当模拟次数达到20次时,CV值降低至5%,此时认为该模型可靠。在三种不同情境下验证发现,相比公式法求得的几何均值,该模型均可得到更靠近金标准值的结果。其中在合并10份分布差异极大的数据时,该模型可将准确度提高接近一倍,因此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2、1991年到2020年,中国118岁儿童的总体血铅水平以及血铅异常率(Abnormal BLLs rates)均随时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儿童的血铅水平从19911995年的88.74μg/L(GSD=4.09)下降到了20162020年的27.32μg/L(GSD=4.18);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的比例从19911995年的65.7%下降到了20162020年的2.2%,高于50μg/L的比例从87.3%下降到了35.1%。3、云南、贵州、山西、黑龙江等省份的儿童血铅水平较高,而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等省份的儿童血铅水平则处于低水平;除湖南、山西外,我国大部分省份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湖南省的儿童血铅水平在2011年前呈现上升趋势,山西省的儿童血铅水平则在2011至2020年间出现反弹。此外,北京市的儿童血铅水平在2000年之后大幅度降低。4、三十年来,118岁中国男孩总体血铅水平为44.03μg/L,女孩为41.32μg/L,男孩血铅水平显着高于女孩(P<0.001);男孩和女孩的血铅水平均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近五年,仍有32.7%的男孩和30.7%的女孩其血铅水平在50μg/L到100μg/L之间,2.9%的男孩和2.4%的女孩其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5、13岁组、46岁组、7岁及以上组儿童的血铅水平分别为42.04、52.88、50.49μg/L;5岁以前,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岁之后则逐渐降低,这一点与美国、加拿大儿童的血铅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降低不同;各年龄组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均随时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6、美国、加拿大的儿童血铅水平呈现出与中国儿童相似的时间趋势,然而,前两者儿童的血铅水平在任意年龄段均远远低于中国儿童。结论:1、相比公式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更可靠、准确性更高,在进行此类儿童血铅水平研究时具有进步意义。2、近三十年来,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然而,其仍远远高于美国、加拿大儿童,因此,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防铅控铅政策仍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3、不同省份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巨大,应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男孩血铅水平显着高于女孩;35岁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铅暴露的危害,应加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铅防护。

宋忠明[2](2021)在《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视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运动锻炼给孩子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体适能培训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开展起来。作为新兴的体育培训经营场馆,儿童体适能场馆在发展初期难免会面临行业标准不统一、市场运营不规范、教学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不专业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儿童体适能场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的运营为研究对象,选取成都市武侯区的8家具有代表性的儿童体适能场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外部环境,场馆经营模式,场馆管理者、教练员以及学员家长情况等方面分析目前儿童体适能场馆的运营现状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展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成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儿童体适能场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布局下,成都市体育场地建设规模不断状大、全民健身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各年龄段的群众体育运动习惯初步养成。开放的都市、繁荣的经济、包容的文化、普及化的健康意识,为儿童体适能等新兴的体育培训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分布较为集中,场馆以加盟、连锁店和个体经营为主。场馆运营中既有独立的儿童体适能场馆,也有作为体育有限公司旗下的儿童体适能运动场馆。场馆经营以体适能课程为主,也包含少量以体育运动技能项目为主的课程。大部分体适能场馆的课程设置较为丰富合理,能够满足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3)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处于发展时期。尽管儿童体适能场馆数量较多,体适能场馆设置的课程内容较为丰富,部分场馆的规模也较大,但是就整体而言,场馆的发展缺乏相关政策和文件规范,尤其是场馆经营制度和教练资格认证等准入机制混乱,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儿童体适能场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议:(1)政府层面需要加大对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儿童体适能行业规范制度,另一方面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积极引导儿童体适能培训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发挥政府指挥棒的作用。(2)经营者层面需要提高体适能培训质量创造品牌优势,一方面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创新体适能培训课程体系和内容,另一方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和粘性。(3)家长层面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一方面提升对体适能培训作用的认知度,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家庭体育锻炼氛围。(4)社会层面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广为宣传,一方面成立儿童体适能行业协会,发挥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充分把握市场,加强社会宣传,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黄朝冉[3](2020)在《废铅膏的脱硫转化及其火法冶炼铅迁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废旧铅酸蓄电池是最重要的再生铅资源,其主要成分是废铅膏。目前,火法冶炼是废铅膏最主要的回收方法。废铅膏的回收过程会产生SO2和铅等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血铅事件频发。因此,高效无害化回收废铅膏不仅可以实现铅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常用于电动车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铅膏为研究对象,采用湿法脱硫-火法还原冶炼的方法回收废铅膏中的铅。首先对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破碎分离预处理,得到废铅膏并测定其主要成分及含量。其次,利用不同脱硫剂对铅膏进行脱硫,综合比较脱硫率和滤液铅含量,得到最佳脱硫剂和最佳脱硫条件。然后,通过热力学分析和热重实验研究,了解铅膏的分解和还原反应机理。最后,以管式炉模拟火法冶炼回收铅膏,探究冶炼后铅迁移的分布比例,为废铅膏的回收提供理论依据,为铅的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铅膏脱硫实验中,综合考虑铅膏的脱硫率和脱硫滤液中的铅含量,(NH4)2CO3为最佳脱硫剂。脱硫反应最佳条件为:碳硫比1.5:1,脱硫时间60 min,反应液固比5:1,搅拌速度600 r/min,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铅膏的脱硫率为92.80%。经反应动力学分析,(NH4)2CO3与铅膏的脱硫反应过程属于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6.53 k J/mol。2.脱硫后的铅膏分解温度大大降低,分解温度从1200℃以上降至600℃。以炭粉为还原剂,700.2℃时铅膏中所有铅化合物就可以被分解和还原。3.火法冶炼回收铅膏实验中,改变冶炼温度、冶炼时间和铅膏脱硫碳硫比,当铅在烟气和铅尘中的比例均为最大时,铅在铅尘中的比例均为在烟气中的近10倍,铅尘为铅膏冶炼产生大气铅污染的主要来源。4.未经脱硫处理的铅膏冶炼后会产生更多的大气铅污染物,其产生的烟气中铅的比例是脱硫后铅膏的近20倍,火法冶炼中对铅膏进行脱硫预处理十分有必要,不仅能降低冶炼温度,还能减少烟气和铅尘污染。5.铅膏的最佳冶炼条件为:冶炼温度750℃,冶炼时间90 min。提高铅膏的脱硫率,可减少铅在烟气和铅尘中的分布比例,减少铅锭的铅损失。相同条件下,氮气中的铅回收率高于在氩气中,但氮气下冶炼会造成铅在铅尘中的分布比例更高。

聂静[4](2019)在《基于酵母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将重金属(HM)污染物(尤其是铅,汞,镉等)排放到土壤,水和空气中,已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有毒阳离子是最常见的HM形式,它们通过食物链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中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取代骨骼和组织中的其他元素,然后导致各种疾病。其中,铅离子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危险物质,因其可能导致贫血,肌肉麻痹,记忆力减退和精神发育迟滞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设计检测痕量铅的传感器,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本文利用多官能团的酵母作为特异性识别Pb2+的单元,结合三种不同的纳米材料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特异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铅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检测。该三种传感器应用于人类正常血清的检测,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选择性。具体内容如下:(1)合成多功能酵母yeast/Co3O4/Au/SPEs传感器实现血清样品中铅的微量检测。设计的微创体系集采样,过滤和分析于一体,能在较高和较低铅浓度水平时实时监测。该设计不仅充分利用电化学传感的优势,还减少电解液的用量,优化电极材料的负载,用于超痕量测定血液中的铅。研究结果表明,较低铅浓度与峰值电流信号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对数线性范围(10-810-1414 g/L),较低检测限(3.45×10-15 g/L(S/N=3)),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以及可接受的回收率(97.28%-109.41%)。(2)利用水热法和超声波方法合成SG/CNT-COOH/MoS2/yeast复合材料,应用于血液中铅含量检测。当在最佳优化条件下(pH值为5.50,预富集时间为180 s,材料负载量为8μL),该传感器在线性范围10-610-14 g/L内得到线性曲线y=34.6951-2.6689 lg C(C:pg/L,y:μA),并通过计算得到其检测限为2.49×10-15 g/L(S/N=3),远远低于国际儿童血铅阈值。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血铅检测中,得到满意的回收率。(3)通过水热法合成SG/S-MoSe2/Au/yeast复合材料,通过各个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和比表面积。SG、S-MoSe2和Au纳米粒子的优异导电性和yeast的特异性识别能力,有利于SG/S-MoSe2/Au/yeast传感器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识别溶液中的铅离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线性范围宽(10-910-14 g/L),检出限低(0.85×10-15 g/L(S/N=3)),重现性好(97.7%),稳定性(97.2%),回收率较高(96.23%107.29%)。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三种传感器可以实现超痕量的铅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靠性与便携性。

孙薛梦[5](2019)在《西北典型河谷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重金属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很难被降解,易通过食物链进行累积,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系统探究重金属在城市多介质中的含量分布、来源、污染及其人体暴露风险是城市环境污染综合调控和城市风险管理有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典型河谷城市(由于自身地形上的特点导致污染物难以稀释扩散)兰州、乌鲁木齐和延安作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了城市土壤、灰尘中25种重金属和植物中8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探究重金属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累积规律,评估研究区重金属人群健康风险,利用IEUBK模型预测研究区0-6岁儿童血铅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西部河谷型城市特征污染物台账建立、城市环境污染综合调控与风险管理等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典型河谷城市土壤和灰尘重金属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兰州市土壤和灰尘中Ba、Ce、Co、Cr、Cu、La、Pb、Sr、U、Zn、Zr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乌鲁木齐市土壤和灰尘中Ba、Co、Cr、Cu、Mn、Pb、U、V、Y、Zn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延安市土壤和灰尘中Ba、Co、Cu、Pb、Sr、Zn、Zr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土壤和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远大于植物,且植物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总体来看,三种环境介质中,乌鲁木齐重金属的含量最高,兰州次之,延安最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方法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三个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燃煤、石油及合金制造等工业、交通和自然。(2)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河谷城市土壤和灰尘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为轻度污染。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兰州市土壤和灰尘中Pb、Zn元素为轻度污染,其余元素均处于轻微污染及无污染水平;乌鲁木齐市土壤中,除Zn元素为轻度污染外,其余元素污染程度较低,而乌鲁木齐市灰尘中Zn处于中度污染,Cu、Pb为轻度污染;延安市仅有灰尘中Co元素为中度污染,其余元素在土壤和灰尘中的污染程度均较低。从区域环境元素污染程度来看,Cu、Pb、Zn是三个城市主要的特征污染物,其污染水平与人类活动比如城市工业和交通等的排放有关。(3)利用EPA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典型河谷城市土壤和灰尘中有害元素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兰州、乌鲁木齐、延安土壤有害元素(As、Cr、Pb、V、Co、Mn、Ni、Cu、Sr、Zn)通过消化道、呼吸和皮肤接触暴露途径对儿童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大于1,致癌风险均高于10-4。除延安外,兰州和乌鲁木齐城市灰尘中有害元素对儿童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对于成人而言,仅有兰州城市灰尘中有害元素对其产生的风险超过安全范围。所有重金属经手-口途径对人体产生的风险最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4)IEUBK模型儿童血铅预测结果表明儿童血铅值基本都处于100μg/L以下,未超过我国儿童血铅的可接受水平,但部分年龄段的儿童血铅预测值已经超过50μg/L(美国儿童血铅可接受水平),建议婴幼儿应减少接触铅污染土壤、灰尘的机会,并减少铅污染食品的摄入。从不同区域来看,兰州市除0-1岁儿童血铅预测值未超过50μg/L外,其余年龄段儿童血铅预测值均高于50μg/L;乌鲁木齐市1-2岁、2-3岁儿童,延安市1-2岁、2-3岁、3-4岁儿童血铅预测值均高于50μg/L。研究结果显示1-3岁儿童是西部河谷型城市环境铅污染主要影响的对象,应高度重视1-3岁婴幼儿儿童铅的暴露防护和保育。

蔡秋玲[6](2016)在《广西某地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暴露对某矿区学龄儿童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调查广西某地7-12岁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状况,探讨血铅暴露对锌、铜、铁、钙、镁水平的影响,为儿童铅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象和方法 近三年共2629名(男童1781人,女童848人)来自某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7-12岁学龄儿童自愿参与实验室检测,清晨采儿童空腹静脉血lml用于测全血血铅和锌、铜、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GFAAS)测定血铅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锌、铜、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儿童血铅、锌、铜、铁、钙、镁的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进行描述;用卡方检验法对不同亚群学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铅、锌、铜、铁、钙、镁六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全样本2629名7-12岁学龄儿童的血铅中位数为54.6μ g/L;男童、女童的血铅中位数分别为56.9μg/L.51.2μg/L,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P<0.05。9-12岁男童血铅水平均高于同龄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无年龄间的差别,P>0.05。近三年学龄儿童的血铅中位数分别为64.0μg/L.50.1μg/L和49.5μg/L,后者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分别低于前两组,P值均<0.05。第一年的7-8岁和12岁男童、第二年的9岁男童、第三年的11岁男童的血铅水平高于同龄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样本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主要位于50-μg/L组段,占50.7%,其次为0-μg/L组段,占41.1%。男童血铅水平位于0-、50-、100-、150-、200及以上μg/L组段的比例分别为37.8%、53.1%、7.2%、1.5%、0.4%;女童的比例为48%、45.8%、4.5%、0.8%和0.9%,两组学龄儿童在血铅水平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34,P=0.000)。第二年和第三年两个年份组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构成无差别,P>0.05;第一年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构成分别与后两年有差别,P<0.05。全样本学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8.2%;男童和女童分别为9.1%和6.3%,男童大于女童(X2=6.197,P=-0.013)。9岁组男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同龄女童(X2=4.247,P=0.039),其余各年龄组的男、女童间铅中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三年学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分别为10.9%、5.2%、8.4%,有逐年降低的趋势(X2=3.890,P=-0.049);男童的铅中毒率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X2=8.302,P=-0.004)。学龄儿童血锌、铜、铁、钙、镁的含量分别为6.11±1.29μg/ml.1.36 ±0.37μg/ml.433.58±69.25μg/ml.57.77±6.60μg/ml和35.36±4.52μg/ml。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学龄儿童的血锌、铜、铁、钙、镁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层,9岁非铅中毒组学龄儿童血铁、血镁含量低于铅中毒组,10岁学龄儿童血钙含量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和第三年组别的非铅中毒组学龄儿童血钙含量高于铅中毒组,P<0.05。第一年组别铅中毒等级与血铁、血镁含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5、-0.224,P<0.05。结论广西7-12岁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男童对铅的易感性更高;铅中毒的发生伴随低血钙、低血铁、低血镁的情况。当地政府部门需重视学龄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关注儿童体内必需元素的含量,采取措施改善学龄儿童铅中毒的状况。目的调查广西汉族聚居地某铅锌矿区学龄儿童的铅中毒流行状况,分析铅暴露对学龄儿童甲状腺激素、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智力水平和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探索铅中毒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 选择广西汉族聚居区某铅锌矿区255名7-12岁学龄儿童为观察对象,清晨采儿童空腹静脉血lml用于测全血血铅,另采2m1分离出血清,-80。保存。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GFAAS)测定血铅水平,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Y-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含量。在该矿区居民家中随机抽取11份自种大米,用GFAAS检测大米铅含量。对同意参与调研的对象检测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试智力,填调查表收集家庭环境、生活行为习惯和饮食偏好等信息。血铅水平分析以某综合医院收治的490名学龄儿童为对照,生长发育水平分析以合浦县某乡镇小学308名汉族学龄儿童为对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该矿区居民自种大米含铅量的中位数为98.47μg/kg,超标检出率为18.2%。铅锌矿区255名学龄儿童的血铅中位数为84.8μg/L(男童为88.4μg/L,女生为83.2μg/L);对照组学龄儿童的血铅中位数为54.25μ g/L(男童为58.0μg/L,女童为51.2μg/L),低于铅锌矿区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除12岁男生外,各亚群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均低于铅锌矿区,P<0.05。以血铅大于100μg/L作为判断儿童铅中毒标准,铅锌矿区学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31.8%(男童为35.7%,女童为27.8%),大于对照组的8.2%(男童为10%,女童为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铅锌矿区8-10岁男童和7、10、12岁女童的铅中毒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锌矿区249名7-12岁学龄儿童检测了甲状腺功能和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铅中毒组TSH含量低于非铅中毒组,铅中毒组女童GABA水平高于非铅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含量与血铅水平呈负相关(r=-0.186,P=0.003)。Glu、Gln、GABA水平与血铅水平无相关性。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Cronbach’s a系数标化为0.866。205名学龄儿童的智力水平以三级(中等智力)和四级(智力中下)为主,比例分别为37.6%、25.9%。学龄儿童智商水平为92.32±14.68,智商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均=0.000),7、8岁学生智商水平均高于9-12岁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商水平无性别差异(P>0.05)。铅中毒组儿童智商水平为88.7±14.24,比非铅中毒组低3.59;铅中毒组男童的智商水平为88.69±13.90,低于非铅中毒组男童的94.65±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童的智力等级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0.147,P<0.05)。铅锌矿区234名各亚群汉族学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除9岁组外,女童的胸围水平明显劣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仅有9岁组胸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锌矿区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等级集中在中等和中下水平,体重在这两个等级的构成比高达97%,身高和胸围分别达到88.5%和96.1%。铅锌矿区学龄儿童身高等级、体重等级、胸围等级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锌矿区学龄儿童消瘦情况突出,男童消瘦的比例达到21.7%,女童达到22.8%。铅中毒组和非铅中毒组学龄儿童在身高等级、体重等级、胸围等级和营养状况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岁女童的身高、8岁女童的体重、9岁女童的胸围与血铅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2、-0.497、-0.405,P≤0.05。儿童家庭环境与生活行为方式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6。母亲偶尔吸烟的学龄儿童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是母亲不吸烟者的3.587倍,经常直接喝生水的学龄儿童发生铅中毒危险是从不喝自来水者的3.716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经常食用豆制品的学龄儿童不容易发生铅中毒,OR值分别为0.323、0.181,TSH含量高者不容易发生铅中毒,OR值为0.775。结论铅锌矿区环境铅污染问题较突出,铅暴露对学龄儿童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智力水平、生长发育水平可能有一定损害。环境铅暴露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智力方面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在生长发育方面则相反。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儿童铅中毒可能有防治作用。

陈静雯[7](2015)在《铅暴露对发育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第一部分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初断乳SD大鼠,均为SPF级,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染铅组、低、中、高剂量PAS-Na治疗组(L、M-、H-PAS组),每组10只动物,染铅组和治疗组(L-、M-、H-PAS组)大鼠腹腔注射(i.p.)醋酸铅溶液15mg/kg,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14天,建立短期重复剂量铅暴露SD大鼠幼鼠模型;接着分别给治疗组(L、M-、H-PAS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PAS-Na溶液(s.c.) 100、200、300mg/kg,每日一次,连续21天,建立PAS-Na治疗模型,对照组和染铅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14天后,使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解剖取出股骨。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全血和股骨铅含量,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BLL≥100μg/L为中毒标准,染铅组大鼠血铅平均值为289.7±23.5μg/L。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染铅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较对照组延长;穿环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4天,M-PAS组逃避潜伏期较染铅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H-PA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较染铅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染铅组比较,L-、M-、H-PAS组血铅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铅组与对照组,染铅组与L-、M-、H-PAS组大鼠血清T3、T4、TSH含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染铅组大鼠血铅水平与血清TSH含量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和H-PAS组大鼠股骨铅水平与血清T3含量呈正相关(P<0.01~0.05)。未观察到大鼠血铅水平与血清T4含量相关性。结论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一定影响。铅暴露与初断乳大鼠体内T3和TSH代谢紊乱有关,可能使机体TSH分泌增加。PAS-Na可能具有驱铅作用,对染铅大鼠甲状腺功能紊乱可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铅对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广西某铅锌矿区儿童血铅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某铅锌矿区小学儿童249名,其中男童124名,女童125名。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1ml于真空肝素抗凝管,混匀,4°C冰箱保存待测。另抽取2ml静脉血于真空促凝管,静置后离心机离心,2000r/inin,41:离心15min,移取上清液于2inl离心管,-8(rC保存待测。临测前取出样本,放置至室温,轻柔摇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儿童血铅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儿童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收集该矿区11户居民自产大米共11份,每份约500克,使用GFAAS法检测每份大米铅含量。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米铅含量均值0.16mg/kg,范围0.05?0.53 mg/kg,按照GB2762-2012规定(不超过0.2mg/kg)进行评价,超标率为18.2%。以血铅水平(BLL)>100^g/L为中毒标准,该铅锌矿区小学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94.2±46.6^i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94.8±42.7|^g/L,女童血铅水平为93.7±50.4|ig/L;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30.9%,其中男童为35.5%,女童为26.4%。9?岁组男童血铅水平低于8?岁组;9?岁和11?岁组女童血铅水平低于7?岁组;9?岁组儿童血铅水平低于8?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铅中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儿童血清T3、T4、TS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铅中毒组儿童血清TSH含量高于非铅中毒组(P<0.05);儿童血铅含量与血清TSH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该铅锌矿区儿童血铅处于较高水平,环境铅污染有待进一步改善;铅中毒与血清TSH含量升高有关,可能诱导儿童甲状腺功能改变。

余洋[8](2011)在《铅胁迫对杨树生理生化和根尖细胞骨架的影响》文中认为铅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污染环境状况严重,而且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木本植物对于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收以及积累作用,由于其生物量高,根系发达,一般不进入食物链等特点,是理想的用于改造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材料。探究重金属对于木本植物的毒害以及抗性机理,有助于为选育和改造木本植物并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银腺杨(Populus.alba×P. glandulosa,84K)、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与三倍体毛白杨[(P.tomentosa×P.bollenana)×P.tomentosa]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铅进行处理,研究了杨树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根尖分生区的微管骨架以及根尖胼胝质等在Pb胁迫下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铅导致了三种杨树叶片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低浓度铅(50μmol·L-1)导致84K杨叶片的POD、SOD和APX;毛白杨叶片POD和APX;三倍体毛白杨叶片SOD、CAT、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高浓度铅(200μmol·L-1)仅诱导毛白杨叶片SOD、APX以及三倍体毛白杨叶片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其余酶活性均随时间而降低,活性受到明显抑制;铅还导致三种杨树叶片MDA含量先降后升和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2、铅导致三种杨树根尖细胞微管骨架排布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周质微管从垂直于细胞伸长纵轴变为扭曲倾斜排列,甚至部分平行于细胞伸长纵轴排列;成膜体微管在84K杨、毛白杨中出现偏转;毛白杨和三倍体毛白杨的纺锤体极发生偏转。3、铅增加了三种杨树根尖细胞胼胝质的沉积,随着铅处理时间的延长,沉积出现下降趋势。三者胼胝质沉积响应的时间不同,以100μmol·L-1铅处理为例,毛白杨和三倍体毛白杨在铅胁迫3d时胼胝质沉积增加,84K杨铅胁迫5d时胼胝质沉积增加。

徐松[9](2011)在《IEUBK模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IEUBK血铅预测模型介绍、检验及暴露源贡献构成分析目的:通过对IEUBK血铅预测模型进行简要的描述,明确模型的基本结构,比较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差异,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探讨各暴露途径对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情况,筛查影响预测结果的主要贡献因素。方法:○1选取有实测血铅和详细环境铅暴露资料的44例儿童,应用IEUBK模型预测儿童血铅;采用血铅资料的几何均数(GM)和超出10μg/dl的概率值为评估指标,并结合两个指标95%的置信区间(CI)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2选取有详细环境铅暴露资料的113例儿童进行IEUBK模型血铅预测,运用Clementine12.0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各暴露途径铅暴露量对IEUBK模型预测值的贡献情况。结果:44例儿童血铅观测值几何均数(95%CI)为7.49μg/dl(6.56~8.54μg/dl),模型预测值几何均数(95%CI)为12.85μg/dl(10.00~16.40μg/dl);观测值和预测值超出10μg/dl的儿童比例分别为27.27%、61.75%,对应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5.00%~43.00%和42.20%~81.40%。BP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表明,儿童通过饮食、土壤/灰尘、空气以及饮水途径的铅暴露量对IEUBK模型血铅预测值的贡献率分别为55.52%、27.73%、12.80%以及3.95%。结论:IEUBK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该模型预测血铅结果需谨慎分析;饮食以及土壤/灰尘铅暴露量是影响模型血铅预测值的主要源贡献因素。第二部分CH铅锌冶炼矿区儿童环境铅暴露调查目的:通过对调查区的环境铅、农作物铅的调查及检测,儿童血铅负荷预测,判断该区域环境环境铅污染状况,追踪铅污染的来源、分析儿童铅暴露的主要途径以及铅负荷资料的分布特征,为儿童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以位于区域的CH铅锌冶炼厂为中心,以当地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矿区烟囱高度及村庄距离为参考依据,选取年主导风向及次主导风向下方的B村、B点小学以及处于西南方向的A镇、C村、D村、E村、D点小学为污染区监测点,选取相同地质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生活习惯相同的西北方向10km以外的F村及F点小学为对照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区内居住5年以上并食用当地自产粮食、蔬菜等主要食品的儿童(小学1~2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调查点(小学)抽取1~2年级学生100名。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环境样品、饮用水和农作物样品采样,如按照《全国土壤调查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土壤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饮用水、尘土/土壤和农作物等样品中铅含量,结合膳食调查估算儿童日均铅摄入量;利用IEUBK血铅预测模型,获取相应调查区儿童血铅负荷数据。最后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污染区与对照区各指标之间的差别与联系。结果:调查区土壤检测结果显示,水体铅含量检测表明,除C、A和D三个村自来水铅含量偏高外,其余各点自来水铅含量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尚未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农产品检测结果显示,调查点蔬菜铅超标情况普遍,不同调查点蔬菜铅平均含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土壤检测结果显示,除F点土壤样品未超标外,调查区其余各点均超出国家规定的限值水平,且污染程度不一。根据估算,B点小学、D点小学以及F点小学儿童日均铅摄入量分别为1546.69μg/(人·日)、1063.65μg/(人·日)、560.19μg/(人·日),三个调查点儿童铅摄入的主要来源为尘土、其次来源于蔬菜。三所小学学生血铅平均负荷分别为40.15μg/dl、30.30μg/dl、21.25μ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村、A、C村、D、E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铅污染,且与CH铅锌冶炼厂的废气排放有关。调查区儿童铅负荷严重超标,环境铅进入人体的主要迁移途径为摄入方式,尘土和蔬菜是其主要来源。第三部分CH铅锌冶炼矿区环境铅暴露儿童的健康调查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定性分析调查区区域环境铅污染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损害,为该调查区环境铅污染与儿童健康效应的因果推断提供铅健康效应证据。方法:采用现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调查地居住5年以上并食用当地自产食品的儿童(小学1~6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借助于EPA提供的IEUBK血铅预测模型收集相应血铅资料。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儿童的生活习惯、一般健康状况、现病史及既往病史等。应用Conners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量表评价儿童行为和智力水平。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涉及χ2检验和线性相关。结果:污染区儿童三项症状(经常头晕、经常感冒、腹痛或恶心)与对照区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多动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污染区疑似多动症儿童与对照区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所学校的儿童智力水平尚未发现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儿童血铅超标倍数与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存在着高暴露—高效应、低暴露—低效应的关联趋势。结论:CH铅锌冶炼矿区的铅污染蓄积已加重当地儿童的体铅负荷,并对当地儿童的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且已促成了儿童相关行为问题的产生。第四部分CH铅锌冶炼矿区环境铅暴露儿童的健康风险评估目的:通过儿童铅摄入量调查,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非致癌风险模型(风险指数HI)和致癌模型(年均患癌超额风险度ERy),评价铅锌冶炼矿区环境铅暴露儿童的健康风险,为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导向。方法:利用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DFA)制定的食品中铅每周可耐受摄入量计算区域儿童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PTDI,结合当地儿童日均铅摄入量,运用风险评价模型,计算调查点儿童因铅摄入而导致的年均患癌超额风险度和风险指数。结果:B点小学、D点小学及F点小学儿童经口摄入铅ERy分别为0.606×10-5、0.446×10-5、0.227×10-5;HI分别为13.98、10.27、5.23。结论:环境铅暴露已对当地儿童健康情况构成威胁,但致癌危险性还不显着。

马登军[10](2009)在《重金属镉和铅对小白鼠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镉和铅是两种环境污染较重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接触的越来越广泛,镉和铅及其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研究这两种毒物在生物机体中的蓄积和分布,具有环境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硝酸镉和硝酸铅的水溶液作为染毒材料,以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小白鼠饮水染毒和静脉注射染毒后,其血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中镉、铅含量的时间效应和蓄积分布规律,以及对小白鼠血液主要指标的影响;考察了镉和铅联合染毒在小白鼠血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中蓄积分布和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生物机体及其靶器官的作用原理以及减缓和治疗中毒疾病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综合评述了镉和铅的毒性、危害和中毒机理,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微量金属镉、铅的研究进展。建立了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分析微量金属镉和铅的新方法,为跟踪监测染毒因子在靶器官中的蓄积、迁移和分布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镉在0.000-0.80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97.1%,RSD=3.0%,特征浓度为0.0036μg/mL,检出限为0.002μg/mL.铅在0.000-1.00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7.4%,RSD=4.2%,特征浓度为0.0916μg/mL,检出限为0.0500μg/mL。采用含镉和铅分别为0.01%的低浓度水溶液对小白鼠进行饮水染毒,研究了血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中镉和铅染毒时间效应的变化,对蓄积量进行了测试和分布排序;血液中分布在血红细胞中铅达到95%~98%,镉为90%~93%,肾和肝是镉和铅的主要靶器官,其他器官次之;考察了小白鼠的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网织红细胞数随染毒时间的效应变化,血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网织红细胞占血红细胞的百分比随染毒时间逐渐上升,实验表明,镉和铅破坏和抑制了血细胞的生长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同时,促使网织红细胞增生。为了有别于消化道染毒,采用同浓度镉和铅的水溶液通过静脉注射,对小白鼠进行被动染毒,考察了镉和铅在红细胞、血清、肝、肾、脾、肺、心脏和大脑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蓄积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铅和镉的联合作用,论文中初步探讨了铅和镉在复合饮水染毒情况下,小白鼠靶器官中二者的蓄积分布情况,以及镉和铅联合作用的相关性。

二、成都市的环境铅水平以及对儿童体铅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市的环境铅水平以及对儿童体铅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构建及可靠性、准确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的构建
        2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不同模拟次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验证
        3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与公式法的准确性比较
        3.1 单篇文献中利用算数均值求几何均数的准确性对比
        3.2 多篇数据分布相近的文献汇总分析时的准确性对比
        3.3 多篇数据分布差异极大的文献汇总分析时的准确性对比
    结果
        1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不同模拟次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验证
        2 蒙特卡洛模拟模型与公式法的准确性比较
        2.1 单篇文献中利用算数均值求几何均数的准确性对比
        2.2 多篇数据分布相近的文献汇总分析时的准确性对比
        2.3 多篇数据分布差异极大的文献汇总分析时的准确性对比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与筛选
        2 数据提取
        3 数据分析
        3.1 血铅水平结果的单位换算
        3.2 蒙特卡洛模拟
        3.3 统计分析
    结果
        1 1991~2020年中国1~18岁儿童血铅水平的时间趋势
        2 1991~2020年中国1~18岁儿童血铅水平的空间变化
        3 1991~2020年中国1~18岁儿童血铅水平的性别变化
        4 1991~2020年中国1~18岁儿童血铅水平的年龄变化
        5 中国与美国及加拿大儿童血铅水平的比较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铅暴露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强国战略的正确引领
        1.1.2 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目标体现
        1.1.3 我国儿童身体素质提高的需要
        1.1.4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适能概念界定
        2.1.1.1 体适能概念的产生
        2.1.1.2 体适能概念的界定
        2.1.1.3 体适能分类
        2.1.2 儿童概念的界定
        2.1.3 儿童体适能的概念界定
        2.1.4 儿童体适能场馆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4.1.1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政策现状
        4.1.2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经济现状
        4.1.3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文化现状
        4.1.4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社会环境现状
        4.1.5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的行业环境现状
    4.2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管理者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性质
        4.2.2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的基本构成
        4.2.3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课程设置
    4.3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教练员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教练员基本信息
        4.3.2 教练员专业素养
        4.3.3 教练员执教情况
    4.4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学员家长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家长基本情况分析
        4.4.2 家长让孩子参加体适能培训的基本动机分析
    4.5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存在的不足
        4.5.1 儿童体适能培训市场缺乏行业规范
        4.5.2 儿童体适能教练员资格认证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
        4.5.3 儿童体适能场馆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4.6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4.6.1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存在的机遇
        4.6.2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面临的挑战
5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对策
    5.1 政府层面加大对儿童体适能场馆发展支持力度
        5.1.1 建立健全儿童体适能行业规范
        5.1.2 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挥指挥棒作用
    5.2 经营者层面提高体适能培训质量创品牌优势
        5.2.1 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创新体适能课程内容
        5.2.2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5.3 家长层面转变教育理念,营造家庭运动氛围
        5.3.1 提升家长体适能认知度
        5.3.2 营造家庭运动氛围
    5.4 社会层面积极响应,广为宣传
        5.4.1 成立体适能行业协会,凝集智慧
        5.4.2 加强社会宣传,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 附件
    附件1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管理者问卷
    附件2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教练员问卷
    附件3 《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家长问卷
    附件4 访谈提纲
    附件5 实地走访图片

(3)废铅膏的脱硫转化及其火法冶炼铅迁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铅酸蓄电池简介
        1.2.1 工作原理
        1.2.2 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及组成
    1.3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的意义
    1.4 废铅膏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1.4.1 火法冶炼
        1.4.2 湿法冶炼
        1.4.3 湿-火联用冶炼工艺
        1.4.4 铅膏脱硫剂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废铅酸蓄电池的预处理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分析结果及表征
        2.2.1 废铅膏物相组成
        2.2.2 铅膏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形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铅膏的脱硫转化研究
    3.1 实验原理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不同脱硫剂的脱硫效果
    3.4 不同因素对碳酸铵脱硫效果的影响
        3.4.1 碳硫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4.2 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4.3 搅拌速率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4.4 液固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4.5 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5 铅膏脱硫的微观形貌分析
    3.6 铅膏脱硫反应动力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硫铅膏的热分解及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 模拟脱硫铅膏各组分的碳还原反应
        4.2.1 碳的气化反应
        4.2.2 碳酸铅的分解反应
        4.2.3 二氧化铅的分解和还原反应
        4.2.4 氧化铅的还原反应
    4.3 脱硫铅膏的还原
        4.3.1 铅膏的热重分析
        4.3.2 脱硫铅膏的还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式炉冶炼回收过程铅的迁移研究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5.3 管式炉模拟火法冶炼铅迁移的单因素影响
        5.3.1 冶炼时间对铅膏冶炼后铅迁移的影响
        5.3.2 冶炼温度对铅膏冶炼过程中铅迁移的影响
        5.3.3 脱硫率对铅膏冶炼后铅迁移的影响
        5.3.4 冶炼气氛对铅膏冶炼后铅迁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酵母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铅离子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1.3 生物电化学检测技术概述
        1.3.1 电化学分析法
        1.3.2 生物电化学法
        1.3.3 结束语
    1.4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酶的传感器
        1.4.2 基于DNA传感器
        1.4.3 免疫传感器
        1.4.4 基于微生物传感器
    1.5 电极修饰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1.5.1 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种类
        1.5.2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1.6 本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思路
        1.6.2 研究内容
2 Yeast/Co_3O_4/Au/SPEs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材料合成
        2.2.3 便携式电化学系统的构造
        2.2.4 Yeast/Co_3O_4/Au/SPEs的制备
        2.2.5 电化学检测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物理表征
        2.3.2 电化学表征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yeast/Co_3O_4/Au/SPE电化学传感器的Pb~(2+)检测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SG/CNT-COOH/MoS_2/yeast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材料合成
        3.2.3 SG/CNT-COOH/MoS_2/yeast/GCE的制备
        3.2.4 电化学检测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物理表征
        3.3.2 电化学表征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SG/CNT-COOH/MoS_2/yeast/GCE传感器对Pb~(2+)的检测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SG/S-MoSe_2/Au/yeast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重金属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材料合成
        4.2.3 SG/S-MoSe_2/Au/yeast/GCE的制备
        4.2.4 电化学检测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理表征
        4.3.2 电化学表征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4 SG/S-MoSe_2/Au/yeast/GCE电化学传感器对Pb~(2+)的检测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
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西北典型河谷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重金属研究进展
        1.2.1 城市土壤重金属
        1.2.2 城市灰尘重金属
        1.2.3 城市道路植物重金属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2.4 实验试剂与仪器
        2.4.1 实验试剂
        2.4.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5 数据分析方法
        2.5.1 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方法
        2.5.2 重金属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2.5.3 重金属空间分析与来源解析方法
        2.5.4 儿童血铅预测模型与方法
        2.5.5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第3章 兰州市环境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
    3.1 城市土壤
        3.1.1 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3.1.2 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3.1.3 城市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3.1.4 城市土壤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3.1.5 城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3.2 城市灰尘
        3.2.1 城市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3.2.2 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灰尘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3.2.4 城市灰尘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3.2.5 城市灰尘重金属来源解析
    3.3 城市植物
        3.3.1 城市植物有害元素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3.3.2 城市植物有害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3.3 城市植物响应污染的元素计量学特征
        3.3.4 城市植物有害元素相关性分析
    3.4 多介质有害元素计量学特征
        3.4.1 土壤-灰尘系统中有害元素
        3.4.2 土壤-灰尘-植物系统中有害元素
    3.5 0-6岁儿童血铅值预测与预警
    3.6 小结
第4章 乌鲁木齐市环境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
    4.1 城市土壤
        4.1.1 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4.1.2 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1.3 城市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4.1.4 城市土壤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4.1.5 城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4.2 城市灰尘
        4.2.1 城市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4.2.2 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城市灰尘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4.2.4 城市灰尘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4.2.5 城市灰尘重金属来源解析
    4.3 城市植物
        4.3.1 城市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4.3.2 城市植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3.3 城市植物响应污染的元素计量学特征
        4.3.4 城市植物有害元素相关性分析
    4.4 多介质有害元素计量学分析
        4.4.1 土壤-灰尘系统中有害元素
        4.4.2 土壤-灰尘-植物系统中有害元素
    4.5 0-6岁儿童血铅值预测与预警
    4.6 小结
第5章 延安市环境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
    5.1 城市土壤
        5.1.1 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5.1.2 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5.1.3 城市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5.1.4 城市土壤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5.1.5 城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5.2 城市灰尘
        5.2.1 城市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5.2.2 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5.2.3 城市灰尘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5.2.4 城市灰尘有害元素人群健康风险
        5.2.5 城市灰尘重金属来源解析
    5.3 城市植物
        5.3.1 城市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统计学特征
        5.3.2 城市植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5.3.3 城市植物响应污染的元素计量学特征
        5.3.4 城市植物有害元素相关性分析
    5.4 多介质有害元素计量学分析
        5.4.1 土壤-灰尘系统中有害元素
        5.4.2 土壤-灰尘-植物系统中有害元素
    5.5 0-6岁儿童血铅值预测与预警
    5.6 小结
第6章 有害元素环境风险区域调控与管理
    6.1 引言
    6.2 有害元素环境污染与风险的区域差异
    6.3 有害元素环境污染的区域调控与管理
    6.4 有害元素铅儿童暴露风险的区域调控与管理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广西某地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暴露对某矿区学龄儿童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血铅暴露对学龄儿童血锌、铜、铁、钙、镁水平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检测方法
        3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对象的一般情况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准确度与精密度
        3 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情况
        4 血铅暴露对学龄儿童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的影响
    讨论
        1 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分析
        2 学龄儿童血Zn、血Cu、血Fe、血Ca、血Mg的含量分析
        3 血铅暴露对学龄儿童血Zn、Cu、Fe、Ca、Mg含量的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铅暴露对广西某铅锌矿区学龄儿童健康的影响
    前言
        参考文献
    一、广西某铅锌矿区学龄儿童铅中毒流行状况调查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检测方法
        3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准确度与精密度
        3 铅锌矿区所在地农户自产大米铅含量检测结果
        4 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二、铅暴露对学龄儿童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水平和智力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 实验(调查)方法与步骤
        3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 铅暴露对7~12岁学龄儿童血清FT3、FT4、TSH水平的影响
        3 铅暴露对7~12岁学龄儿童Glu、Gln、GABA水平的影响
        4 铅暴露对学龄儿童智力的影响
        讨论
        1 铅锌矿区7~12岁学龄儿童血清FT3、FT4、TSH水平状况
        2 铅锌矿区7~12岁学龄儿童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Gln、GABA水平
        3 铅锌矿区7~12岁学龄儿童智力水平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三、铅暴露对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 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 学龄儿童的形态指标生长发育水平
        3 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
        4 铅中毒对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的影响
        5 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与血铅值的相关分析
        讨论
        1 铅锌矿区汉族学龄儿童的形态发育水平劣于对照组
        2 铅暴露致学龄儿童形态指标总体发育等级差
        3 铅锌矿区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较差
        4 铅中毒影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等级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四、广西某铅锌矿区7~12岁学龄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3 现场调查方法
        4 质量控制
        5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 《儿童家庭环境与生活行为方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 学龄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符合要求
        2 铅中毒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铅暴露对发育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第一部分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2.1 实验动物
        2.2 铅中毒动物模型的建立
        2.3 Morris水迷宫训练
        2.3.1 水迷宫准备
        2.3.2 水迷宫测试过程
        2.4 动物样本处理
        2.4.1 血样的处理
        2.4.2 骨样的处理
        2.5 血铅测定
        2.5.1 标准系列配制
        2.5.2 仪器操作条件
        2.5.3 样品的测量
        2.6 血清T_3、T_4、TSH测定
        2.7 股骨铅含量测定
    3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水迷宫行为测定结果
        4.2.1 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4.2.2 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游泳路程的影响
        4.2.3 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空间探索穿环次数的影响
        4.3 石墨炉原子吸收准确度与精密度
        4.3.1 工作曲线、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4.3.2 准确度与精密度实验
        4.3.3 标准物质分析
        4.4 PAS-Na与染铅幼龄大鼠血铅、骨铅和血清T_3、T_4和TSH水平
        4.4.1 PAS-Na对染铅幼龄大鼠血铅、骨铅和血清T_3、T_4和TSH水平的影响
        4.4.2 血铅、骨铅与血清T_3、T_4和TSH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第二部分 铅对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主要试剂配制
        1.4 样品的处理
        1.5 血铅测定
        1.6 血清FT_3、FT_4、TSH测定
        1.7 大米铅含量测定
    2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石墨炉原子吸收准确度与精密度
        3.1.1 工作曲线、检测限及线性范围
        3.1.2 准确度与精密度实验
        3.1.3 标准物质分析
        3.2大米铅含量
        3.3 血铅分布一般情况
        3.4 不同年龄、性别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比较
        3.5 不同年龄儿童血清FT_3、FT_4、TSH水平比较
        3.6 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水平对FT_3、FT_4、TSH水平的影响
        3.7 铅中毒组对儿童血清FT_3、FT_4、TSH水平的影响
        3.8 铅中毒组与非中毒组血铅与FT_3、FT_4、TSH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铅胁迫对杨树生理生化和根尖细胞骨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略词
目录
1 引言
    1.1 铅的理化性质与污染状况
        1.1.1 铅的概述
        1.1.2 铅污染的来源和现状
        1.1.3 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1.2 铅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铅对植物体胼胝质的影响
    1.4 铅对植物微管的影响
        1.4.1 植物微管研究概述
        1.4.2 微管的结构
        1.4.3 植物微管的功能
    1.5 铅与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
    1.6 植物对铅的抗性机理
        1.6.1 排斥、固定与区域化分布
        1.6.2 细胞区室化作用和螫合
    1.7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1.7.1 植物修复的概念和类型
        1.7.2 超富集植物
        1.7.3 木本植物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1.8 论文设计思路
2 铅胁迫对杨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处理
        2.1.2 酶液提取
        2.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 1.15.1.1)活性测定
        2.1.4 过氧化物酶(POD,EC 1.11.1.7)活性测定
        2.1.5 过氧化氢酶(CAT,EC 1.11.1.6)活性测定
        2.1.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 1.11.1.11)活性测定
        2.1.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1.8 叶绿素含量测定
        2.1.9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铅胁迫对84K杨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的影响
        2.2.2 铅胁迫对毛白杨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的影响
        2.2.3 铅胁迫对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铅对杨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2 铅对杨树叶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2.3.3 铅对杨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杨树根尖细胞微管骨架及铅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84K杨根尖细胞微管结构和铅的影响
        3.2.2 毛白杨根尖细胞微管结构和铅的影响
        3.2.3 三倍体毛白杨根尖细胞微管结构和铅的影响
    3.4 讨论
4 铅胁迫对杨树根尖胼胝质沉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处理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测定方法
    4.2 结果分析
    4.3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IEUBK模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IEUBK血铅预测模型介绍、检验及暴露源贡献构成分析
    1. 模型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CH铅锌冶炼矿区儿童环境铅暴露现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部分 CH铅锌冶炼矿区环境铅暴露儿童的健康影响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部分 CH铅锌冶炼矿区环境铅暴露儿童的健康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文
附件
致谢

(10)重金属镉和铅对小白鼠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镉、铅的概述
        1.1.1 镉、铅的物理化学性质
        1.1.2 镉、铅的应用
        1.1.3 镉、铅对环境的污染状况
    1.2 镉、铅的毒性、危害与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1.2.1 镉的毒性、危害与中毒机理
        1.2.2 铅的毒性、危害与中毒机理
    1.3 微量金属镉、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研究进展
        1.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镉
        1.3.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铅
    1.4 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微量进样器的研究
        1.4.2 脉冲微量进样器的研究
    1.5 该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微量进样——FAAS测定红细胞以及其它组织器官中微量镉和铅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工作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2.1.2 方法的线性及工作范围
        2.1.3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2.1.4 扰与空白实验
        2.1.5 方法的回收率试验
    2.2 小白鼠靶器官样品的制备与测定
        2.2.1 样品制备
        2.2.2 试样分析
        2.2.3 样品测定结果
    2.3 小结
第3章 低毒饮水染毒重金属镉和铅在小白鼠红细胞和其它组织器官中分布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材料和仪器
        3.1.2 饲养和试验条件
        3.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3.2 小白鼠各靶器官中镉和铅含量的测定结果
        3.2.1 血红细胞和血清中镉和铅含量的测定结果
        3.2.2 其它作用靶器官中镉和铅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分析与讨论
        3.3.1 对照组小白鼠靶器官中镉和铅含量的变化
        3.3.2 镉染毒后在小白鼠各靶器官中的分布
        3.3.3 铅染毒后在小白鼠各靶器官中的分布
        3.3.4 镉和铅在靶器官中分布的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重金属镉和铅对血液主要指标影响的研究
    4.1 概述
        4.1.1 血液系统和主要研究指标
        4.1.2 重金属镉和铅对血液系统的危害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镉对小白鼠血液指标作用的实验结果
        4.3.2 铅对小白鼠血液指标作用的实验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小白鼠的特征变化
        4.4.2 镉作用的分析与讨论
        4.4.3 铅作用的分析与讨论
        4.4.4 镉和铅对血液主要指标作用的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静脉注射染毒研究重金属镉和铅在小白鼠的红细胞及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与仪器及工作条件
        5.1.2 实验方法
    5.2 样品分析结果
        5.2.1 注射镉溶液试验小白鼠的测试结果
        5.2.2 注射铅溶液试验小白鼠的测试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5.3.1 试验小白鼠的特征变化
        5.3.2 镉对血红细胞和其它靶器官的作用
        5.3.3 铅对血红细胞和其它靶器官的作用
        5.3.4 镉和铅对血红细胞和其它靶器官作用的比较
        5.3.5 镉、铅蓄积分布的统计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镉和铅联合饮水染毒在小白鼠靶器官中分布研究初探
    6.1 重金属铅和镉复合污染与毒性的研究进展
    6.2 铅和镉联合作用在小白鼠靶器官中的分布
        6.2.1 材料、仪器和样品处理与分析
        6.2.2 饲养和试验条件
        6.2.3 镉和含铅联合作用各靶器官含镉和含铅量的测定结果
        6.2.4 镉和含铅联合对各靶器官作用的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成都市的环境铅水平以及对儿童体铅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D]. 王硕. 青岛大学, 2021
  • [2]成都市武侯区儿童体适能场馆营运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 宋忠明.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废铅膏的脱硫转化及其火法冶炼铅迁移的影响研究[D]. 黄朝冉. 广西大学, 2020(05)
  • [4]基于酵母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D]. 聂静. 重庆大学, 2019(01)
  • [5]西北典型河谷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暴露风险[D]. 孙薛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广西某地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暴露对某矿区学龄儿童健康的影响[D]. 蔡秋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6(11)
  • [7]铅暴露对发育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D]. 陈静雯.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3)
  • [8]铅胁迫对杨树生理生化和根尖细胞骨架的影响[D]. 余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9]IEUBK模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儿童环境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研究[D]. 徐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重金属镉和铅对小白鼠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作用的研究[D]. 马登军. 河北大学, 2009(12)

标签:;  ;  ;  

成都市环境铅水平及其对儿童体铅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