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岩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岩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

一、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田炳燚[1](2021)在《半干旱草原内陆河河水-地下水交换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是河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是流域水循环的核心内容。频繁的河水位波动会促进河水与地下水的交换,改变河岸带的水文状况。本文选取锡林河上游和中游的河水与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验、水动力学分析以及水化学分析等方法,就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受河流水文的季节性影响,锡林河上游河水与地下水交换过程在年内变化显着。平水期交换稳定;夏汛期河水位波动频繁,水力梯度变化明显,是河水与地下水交换的敏感时段;冰封期两水体之间无交换;春汛期由于河岸带冻土层的解冻滞后于河道开河,河水与地下水基本无交换。对夏汛期锡林河上游的水体交换特征为水位波动较少的2018和2019年以河水补给地下水为主,河水向地下水的垂向和左右岸的侧向补给量分别为2.1×10-2~9.7×10-2m/d、0.75×10-3~5.13×10-3m/d和0.7×10-2~3.0×10-2m/d。2020年频繁的降雨和水位波动改变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交换方向,河水与地下水的垂向和左右岸的侧向交换量为-1.6×10-2~4.6×10-2m/d、-8.00×10-3~1.72×10-3m/d和-3.5×10-2~10.8×10-2m/d。(2)锡林河上游和中游的水化学类型都为HCO3--Ca2+·Mg2+型水,上游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和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中游水体中的离子则除以上自然因素以外,人类活动也导致了水体中离子浓度的增加。受蒸发浓缩以及河水位的影响,平水期的河水与地下水TDS浓度高于汛期的TDS浓度。距离河岸7m处的TDS浓度高于河水以及距离河岸12m处地下水的浓度,推测是由于该点河水与地下水混合作用较强。监测期间锡林河上游河水的TDS范围是238~395mg/L,高于世界河流平均浓度。中游河水的TDS在2019~2020年的平均值为1196mg/L,河岸盐渍化程度较高需要引起重视。(3)2018年-2019年河水与地下水在距离河岸7m处以及河床以下1.3m处交换显着,距离河岸12m处无显着交换。2020年河水与地下水在两岸12m处的交换也很显着。频繁的降雨和水位波动增大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交换强度,使得河水和地下水的交换边界向河岸远处移动。河水与右岸的水力联系强于河水与左岸的水力联系。夏汛期,河水与地下水在距离河岸7m的混合比例范围为48.8%~70.5%,而平水期则降至45.8%~49.1%。

崔小顺[2](2020)在《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平原区干旱少雨,地下水资源主要形成于山区及其山前一带,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地下水经历漫长径流最终排泄出含水层,决定了干旱-半干旱盆地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的复杂性,如强烈开采地下水改变地下水循环模式和生产生活过程导致地下水污染,都有可能影响地下水水化学正常演化。因此,正确认识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机制,对于区域地下水资源功能划分及科学管理,促进干旱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水文地质学、同位素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随径流路径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形成地下水水化学的主要地球化学作用和地下水水化学空间演化机制,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地下水质防劣变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5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山区水利工程和截伏流、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尚未对研究区水动力场产生结构性变异;强烈开采下的地下水位长期动态监测数据、地下水3H年龄估算结果表明,地下水单循环区(黄土岗地以西区域)的径流条件、可更新能力相比地下水双循环区(黄土岗地延展范围区域)较好。(2)研究区含水层广泛分布淡水(TDS<1.0 g/L),仅在排泄区地形凹陷处形成微咸水(1.0≤TDS<3.0 g/L)和咸水(TDS≥3.0 g/L)。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从补给区向排泄区递增,并呈较好的水平分带规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由HCO3–Ca型水依次过渡转变为HCO3?SO4–Ca?Mg型水、SO4?HCO3–Ca?Na型水和SO4–Na?Ca型水,呈现内陆盆地常见的水化学类型水平分带规律。针对地下水“三氮”、CODMn等污染特征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尚未造成明显的地下水污染。(3)采用离子比值、数理统计、蒸发分馏模拟等方法,分析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矿物溶滤作用是主控因素,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次之,蒸发作用对其影响较小。在补给区,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控制着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到径流区、排泄区,石膏溶解和盐岩溶解对水化学组成的影响逐渐超过碳酸盐矿物溶解,成为主要溶滤作用。在整个径流路径上,普遍发生正向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但整体上,随径流路径,其对水化学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在个别径流路径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对水化学组成的影响超过矿物溶滤作用。(4)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单循环区的溶解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对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相比地下水双循环区较小,而且在地下水单循环区基本不发生盐岩溶解作用,这也使模拟路径始末点TDS增量及水化学类型的变化较小。在各自循环区,潜水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对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相比承压水更大。

朱志强[3](2020)在《色季拉山隧道工程岩体渗透特征及涌水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川藏铁路东起雅安市,西至林芝。其中拟建的色季拉山隧道为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进口位于鲁朗兵站,出口位于林芝镇尼池村附近,隧道穿越色季拉山山脉,全长37896 m,隧道最大埋深为1673 m。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有断层及节理密集带,在施工过程中会引发涌突水问题,以及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进行色季拉山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渗透特征研究、隧道涌水预测及水环境影响分析,为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查阅地质背景资料、现场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成分分析、钻孔抽水试验、裂隙测量法、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色季拉山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并研究隧址区岩体渗透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解析法和数值法预测隧道涌水量以及渗流场变化特征,分析隧道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根据其岩性不同可划分为变质岩类裂隙水与岩浆岩类裂隙水,按照含水介质类型可划分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隧址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雨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通过地表径流及裂隙运移,在地势控制下,最终向区内最低排泄基准面汇聚。根据水化学分析表明水化学类型为SO4-Ca·Na与HCO3-Ca型,呈弱碱性,矿化度低,均为淡水且水质较好。隧址区内以色季拉山岭脊为界,岭脊以东属于鲁朗河水文地质单元,以西属于尼洋河水文地质单元。(2)基于隧址区内岩体裂隙发育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岩体渗透结构类型为主要由走向不同的裂隙构成的网络状渗透结构以及由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构成的带状渗透结构,根据裂隙参数划分渗透结构等级,区内以I-III级为主;在隧址区内抽水试验及渗透张量的计算分析基础上,对岩体渗透性能进行概化分层:裂隙渗透张量计算结果表征地表全-强风化层渗透系数在0.044~0.459 m/d之间,混合孔抽水试验结果表征区内弱风化岩体渗透性能,渗透系数介于0.0048-0.0849m/d之间。(3)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隧址区在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动态变化情况。模拟的地下水渗流场与实践情况基本吻合,模型结果显示:在隧道施工完全排水状态下,沟谷及浅埋段地下水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沟谷部位钻孔在隧道施工半年内水位降深为149.56 m,速率可达0.82 m/d,随后降深曲线趋于平缓,5年后其降深为147.33 m;隧道所穿越山体处钻孔其水位降深随时间逐渐变大,一年后降了52.19 m,但相对于沟谷处钻孔,降深趋势较为稳定,保持相对不变的速率,五年后降深为54.37 m。隧道施工五年后对其封堵处理继续运行模型,完工后1年,隧道所穿越的断层影响带附近钻孔地下水水位已从4122.5 m恢复至4270.4 m,速率可达0.539 m/d,3年后水位恢复至施工前状态;隧道所穿越山体处孔地下水水位以相同的速率持续恢复,较沟谷处钻孔恢复慢,3年后恢复至3452.9 m,隧址区内地下水渗流场基本恢复至隧道施工前状态。(4)基于解析法进行隧道涌水量及影响范围预测。运用大气降雨入渗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地下水动力学法(科斯加科夫公式、铁路勘测规范中经验公式)预测隧道涌水量,并与数值模拟法进行对比分析,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介于88011.03-96626.27 m3/d之间;最大涌水量介于165111.22-190198.77 m3/d之间。采用解析法预测隧道施工影响半径,并结合数值法分析得知,隧道深埋段的影响半径约为600 m,对水环境影响轻微;而隧道穿越断层沟谷的浅埋段,水环境影响范围明显扩大至2.5 km,使沿着断层沟谷以及相交断层及其破碎带周边的地下水水位造成大幅度下降。

张宇[4](2020)在《川藏铁路易贡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线路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跌宕起伏、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剧烈,深大活动断裂广泛分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铁路多以隧道和桥梁形式通过,隧道工程占比高、埋深大。其中拟建的易贡隧道作为全线最长的隧道,全长达42.468km、最大埋深约1700m,沿线断裂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工程建设存在着涌水突水问题,威胁施工人员安全和影响周围地下水环境。针对上述情况,分析易贡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合理的隧道线路,对其进行优化探讨,有助于降低隧道工程修建引起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发生几率,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易贡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隧道自身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易贡隧道线路方案选取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四条线路方案进行综合优选,确定最佳方案。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岩浆岩和片麻岩相对较发育,易贡隧道主要穿越了念青唐古拉岩群a岩组片麻岩(Pt2-3Nqa)、念青唐古拉岩群b岩组片麻岩(An Nqb)、泥盆系灰色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D1gnηγ)、侏罗系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J1βψσο)、侏罗系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Jgn)、侏罗系灰色细粒英云闪长岩(J1oγ)。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整体受嘉黎-易贡藏布断裂带(F3-6)和嘉黎-迫龙藏布断裂带(F3-8)控制,并发育多条支断裂,断裂带附近岩体比较破碎。(2)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其中基岩裂隙水可细分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隧址区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浆岩、变质岩风化层孔隙、裂隙及断裂破碎带中,浅层地下水主要通过这些裂隙向附近沟曲排泄,深层地下水则沿断层破碎带向远处径流,在地势低洼处排泄。区内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在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中占比高。(3)研究区整体上可划分为六个一级水文地质单元,即嘉黎-嘎隆寺弧单元Ⅰ、易贡古乡单元Ⅱ、通麦单元Ⅲ、白仁目曲单元Ⅳ、达尼阿德扎单元Ⅴ、马古拉倾多单元Ⅵ;六个二级水文地质单元,即嘎朗村子单元Ⅱ-1、扎塔多子单元Ⅱ-2、角隆子单元Ⅱ-3、来曲子单元Ⅱ-4、加龙坝曲子单元Ⅱ-5、茶隆隆巴曲子单元Ⅱ-6。易贡隧道整体属于易贡古乡一级单元,主要穿越六个二级水文地质子单元。(4)考虑影响隧道选线的工程水文地质控制因素,确定各因素的划分标准,并利用理论公式法对易贡隧道四条线路方案的涌水量、影响半径、外水压力进行预测。其中CK线的正常涌水量为33196.49m3/d,最大涌水量为96246.95m3/d,而最大影响半径为638.63m,最大外水压力为4.46MPa。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自然地理因素、地质-水文地质因素、隧道工程因素作为易贡隧道选线的3个一级指标,并将这3个一级指标再细分为12个二级指标,其中9个为定量指标,3个为定性指标,建立易贡隧道线路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5)通过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易贡隧道四条线路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得到CK线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分值最大为2.9131,IC1K线方案模糊综合评分值最低为2.7259,IC11K线方案和IC12K线方案模糊综合评价分值比较接近,分别为2.8247和2.8258,结果表明CK线相对较优,为推荐线路方案。这与设计院可研报告中推荐的线路方案是一致的,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辅助线路方案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唐金平[5](2020)在《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湔江冲洪积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地带,是成都平原西侧8个中—大型冲洪积扇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赋水结构,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水质良好,成为当前人类生活居住、从事农业生产与建设工矿企业的理想区域。近年来,随着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其地下水的影响也愈加剧烈,或将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水位下降以及水质恶化等一系列地下水环境问题。然而,目前仍未见有针对于这一区域地下水的研究与报道。因此,了解并研究湔江冲洪积扇内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循环模式,不仅对合理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开发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具重要的实际价值,而且对同类型冲洪积扇地区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循环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托于“川西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课题,在深入分析湔江冲洪积扇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多元统计法、GIS空间分析法、离子比值法、正演计算法与三维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内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和地下水的循环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呈现出由上游HCO3型水向下游HCO3·SO4型水转变的规律,扇顶区域为HCO3-Ca型水,下游主要以HCO3·SO4-Ca型水为主。地下水中常量阴、阳离子的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6%~74.6%和22%~49.5%,均为中等变异性,除HCO3-仅在冲洪积扇扇顶附近浓度相对较高外,其它常量离子在研究区北部的葛仙山镇附近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地下水中的微量离子比常量离子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介于54.5%~270.7%之间,NO2-、NH4+与Mn在葛仙山镇附近相对富集,而Fe在隆丰镇与丽春镇之间的区域较为富集。此外,TDS浓度普遍较低,其变化趋势与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2)单指标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有84.81%的地下水符合Ⅲ类饮用水质标准,而不宜人类直接饮用的Ⅳ和Ⅴ类水分别占13.57%和1.62%,污染因子(NO3-、Mn和Fe)均非绝对控制性污染物,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整体状况。故采用贝叶斯地下水质量评价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均未超过Ⅲ类饮用水质标准,但在空间上仍表现出南部水质优于北部的特征。(3)水化学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它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控制因素还包括碳酸盐岩溶解、硅酸盐岩溶解与大气降雨输入等。正演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因素对地下水阳离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5.74%(碳酸盐岩溶解)、21.97%(硅酸盐岩溶解)、1.49%(人类活动输入)和0.8%(大气降雨输入)。(4)通过建立三维水流模型,研究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主要受到地表河流、地势地貌与地层岩性的控制,可分为鸭子河—小石河模式、小石河—十河子模式与十河子—土漆河模式等,并分别概括为“三源四汇,径流良好”、“两源三汇,径流强烈”与“四源三汇,径流良好”。

王磊[6](2019)在《双辽市水文地质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东、西辽河流量的减少,水资源问题就成为吉林省双辽市发展的瓶颈。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日益增大,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到底有多少,成为双辽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水文地质参数在双辽市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双辽市水文地质参数展开研究对双辽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依托于“双辽市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选题,以双辽市水文地质参数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计算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问题,以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化学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动态资料分析、解析法以及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蒸发系数、水位变动带给水度、灌溉入渗补给系数、含水层给水度、渗透系数等参数,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动态资料分析法计算水位变动带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参数、灌溉入渗补给系数。河谷和台地的水位变动带给水度取值范围:0.030-0.080,0.030-0.060;河谷和台地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取值范围:0.092-0.249,0.101-0.180;河谷和台地的蒸发系数取值范围:0.030-0.092,0.031-0.068;河谷灌溉入渗补给系数取值范围0.085-0.097。(2)通过解析法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给水度。河谷和台地的渗透系数取值范围:15.00-97.00,1.32-10.00;河谷和台地的影响半径取值范围:133.69-679.00,100.00-574.90;河谷和台地的给水度取值范围:0.100-0.125,0.055-0.080;(3)通过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出每个分区的渗透系数,结果与解析法计算出的结果相似,这是因为水化学势场反映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渗流场反映的水文地质条件一致,由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的水文地质参数,与水文地质环境相吻合。(4)通过对比分析几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全程曲线拟合法最适合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参数,用水化学法进行验证其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贾思达[7](2019)在《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与湿地生态集中分布区,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大气降水和径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江平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3.3%,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显着下降,导致湿地水资源短缺和功能降低和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量改变等问题。目前该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制约了人们对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因此,系统研究三江平原松花江和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科学评价三江平原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潜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分析三江平原松花江和挠力河流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和河段,利用水化学和同位素等理论作指导,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取样、室内检测等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段的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江平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和HCO3—Ca·Na型,主要受岩石溶滤作用影响,而蒸发浓缩作用和降水作用微弱;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Cl型、SO4型和HCO3复合型,地下水化学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和人类活动,阴阳离子主要来源于铝硅酸盐、岩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或来源于人为污染。2.研究区内大部分地下水样点和地表水水样点均分布与当地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大气降水是松花江流域江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3.水化学法、同位素方法和水动力学法相互印证,且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结果一致。4.丰水期区内松花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相同且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平水期大部分区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仅松花江下游右岸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枯水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变化较大,上、中、下游和左右岸转化关系不同。5.丰水期挠力河流域河水补给周围地下水而湖泊水接受周围地下水补给;平水期挠力河流域小挠力河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也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外七星河地表水接受地下水补给,挠力河中游和下游北侧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中游南侧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枯水期挠力河上游右岸和下游局部区域右岸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中游和下游局部区域则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挠力河三环泡地表水在各个时期皆接受周围地下水的补给。

刘胜,余波,郑克勋,马聪[8](2019)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的坝基帷幕防渗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充分考虑水溶液中络合物的影响,计算坝址库区水环境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的饱和指数;结合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和矿物溶解动力学理论基础,采用据此推导出的由水化学指标表示的达西定律解析式,计算水电站复合坝基帷幕地质体的渗透系数。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压水试验和灌浆帷幕防渗控制值、幕后渗排水量、水压、析出现象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该计算方法在帷幕地质体上的适用性及合理性,并据此分析评价水电站防渗帷幕的运行现状。结果表明,用水质指标计算的渗透系数能很好地说明灌浆帷幕地质体的渗透现状,对评价帷幕防渗性能有指示作用,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帷幕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陈宝辉[9](2019)在《塔塔凌河河流―地下水交互带水量交换研究》文中指出河流―地下水交互带是河道内物质、能量交换最活跃的区域,也是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受控于地形地貌、气象等多种因素,特别是在河流―地下水转化频繁的西北干旱盆地内,河流―地下水交互带内水量交换及其时空变化对流域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着。本文以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塔塔凌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水位与温度数据,分析了河流―地下水交互带内水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了交互带内河流与地下水交换量,探讨了交互带内水量转换的影响因素,对比了基于水动力学和温度示踪的水量交换结果的差异性,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塔塔凌河流域河流―地下水交互带内水动力条件受上游来水量影响明显,在非洪水期,交互带内水头差较小,在洪水期来水量增加,地下水对河流的垂向补给作用增大。基于水动力学法的水量计算结果表明,交互带内以地下水补给河水为主,自河边至河中心交换量逐渐增大,各监测点交换量平均值在-0.279m3/m2/d0.082m3/m2/d之间,越靠近上游,交互带内地下水补给河水的速率对洪水过程响应越明显。(2)塔塔凌河流域,在非洪水期,河床表面以下不同深度温度变幅较大,洪水来临时,河床温度整体下降,河床表面以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明显减小。在垂向上河床温度具有成层作用,根据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分布可以划分三个带:骤变带(0-20cm),渐变带(-20-50cm),稳定带(-50cm);在水平方向上,河中心温度相对稳定,而两岸温度变化较大。基于温度的水量计算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交换量平均值在-0.27m3/m2/d0.149m3/m2/d之间。(3)洪水过程改变了交互带内水动力场,从而影响水量交换。河床渗透系数的大小是影响交互带内水量转化的主要因素,在河床渗透系数相对较大的监测点上水量交换速率也相对较大。在整个流域尺度上,区域水动力特征对河流―地下水交互带内的水量转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河床地形的起伏导致河床内部压力的分布状况发生变化,在较小尺度的河床剖面上水流在垂向上的流向与流域尺度的河流与地下水转化方向存在一定差异。(4)在水量转化方向研究方面,水动力学方法与温度示踪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在定量表述交互带水量交换方面,两种方法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精确测定河床渗透系数的条件下,水动力学方法作为传统的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浅部河床(50cm以浅)地形较为平坦的河中心采用温度示踪法,获得的交换水量更加稳定。

史箫笛[10](2019)在《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文中指出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带,地形切割强烈,形成极具特色的峡谷地貌,该地带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相复杂多变,辨识在此特殊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岩溶水来源及水岩相互作用,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南地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该地带更是由川入滇的必经之道,深刻认识其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为交通工程的建设在预测及防治岩溶涌突水病害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通过查阅西南地区有关资料,结合斜坡地带特殊地质环境背景,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统计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水文地质剖面法、gis三维数据提取法、水文地球化学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技术方法,从岩溶发育特征出发,阐明了研究区岩溶含水系统及岩溶水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制约下的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问题,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依据研究区宏观地质背景,结合现场调查统计的各可溶岩层组岩溶地貌类型发育特征,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其岩溶发育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除受岩性和构造影响外,受水系的分割作用明显,即深切河谷和浅切沟谷区对岩溶发育特征的影响。(2)通过分析可溶岩含水岩组的介质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岩溶含水层组、含水介质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及岩溶水动力条件归纳出了纯层平缓褶皱型、均匀状背斜多层型、均匀状向斜多层型、断裂型和背斜-断裂复合多层型五种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其主要特征。(3)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岩溶水系统、6个二级岩溶水系统和14个三级岩溶水系统,阐述了其主要特征。采用面积-高程法地貌旋回理论计算了各流域HI值,结果表明区内绝大多河流处于壮年期。提出了深切河谷型、浅切沟谷型、深切河谷-深切沟谷复合型及绕轴转动-浅切沟谷型四种岩溶水流系统模式,阐述了其岩溶水动力循环特征。(4)分析了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和岩溶水流系统模式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受控于深切河谷水流系统模式时,易形成以管道网络为主的介质类型,而当受控于浅切沟谷水流系统模式时,易形成以裂隙网络为主的介质类型。(5)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隧道工程涌突水的控制作用体现在涌突水模式上,而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则影响岩溶水动力分带的发育深度及完整性,进而影响处在不同分带位置上的隧道涌突水灾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动力分带4类岩溶涌突水灾害主控因素。(6)提出了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下的涌突水预测方法,在深切河谷水流模式影响下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以管道网络介质为主,宜采取非确定性方法,即进行岩溶涌突水危险性等级评价,而在浅切沟谷影响下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以裂隙网络介质为主,宜采用确定性方法,即进行涌突水量计算。(7)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地下水动力学法对小草坝隧道穿越T1y灰岩分2段进行岩溶涌突水量计算,预测正常涌水量值分别为1047.6m3/d和563.3m3/d;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隧道穿越P1m灰岩分7段进行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预测危险性等级分别为IV、I、I、I、I、I、IV。

二、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草原内陆河河水-地下水交换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机理
    1.3 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 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点布设和采样方法
        2.2.2 野外测量指标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锡林河上游河水与地下水水动力学变化特征
    3.1 锡林河上游河水与地下水水位
        3.1.1 河水与地下水水位逐日变化
        3.1.2 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力梯度
    3.2 锡林河上游汛期河水与地下水交换
        3.2.1 河水与地下水垂向交换量
        3.2.2 河水与地下水横向交换量
        3.2.3 国内外河流与地下水交换量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林河河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 水化学类型和水质特征
        4.1.1 河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4.1.2 河水与地下水离子组成
        4.1.3 河水与地下水p H
    4.2 河水与地下水TDS变化特征
        4.2.1 上游和中游水体TDS浓度
        4.2.2 上游水体在汛期和平水期的TDS浓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水与地下水交换特征识别
    5.1 基于TDS示踪的河水与地下水交换特征识别
        5.1.1 TDS指示河水与地下水交换方向和过程
        5.1.2 TDS示踪识别河水与地下水交换范围
    5.2 基于Cl~-示踪的河水与地下水交换特征识别
        5.2.1 Cl~-示踪识别河水与地下水交互范围
        5.2.2 降雨前后河水与地下水混合比例变化
        5.2.3 水位波动对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研究
        1.2.2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制研究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 区域地质条件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1 用水量现状
        2.3.2 供水设施现状
第3章 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1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3.2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3.3 地下水年龄
        3.3.1 地下水3H含量分布特征
        3.3.2 应用3H估算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1 采样点位布设及样品采集
        4.1.2 样品测试
    4.2 TDS和主要离子特征
        4.2.1 潜水
        4.2.2 承压水
    4.3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4.3.1 潜水
        4.3.2 承压水
    4.4 地下水水化学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5 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
        4.5.1 蒸发浓缩作用
        4.5.2 溶滤作用
        4.5.3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制
    5.1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5.2 模拟水流路径的选取
    5.3 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5.4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的建立
    5.5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色季拉山隧道工程岩体渗透特征及涌水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
        1.2.2 隧道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隧道涌突水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址区地质背景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3.2 地下水补径排规律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4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第4章 隧址区岩体渗透特征
    4.1 隧址区岩体渗透结构特征
        4.1.1 隧址区岩体渗透结构
        4.1.2 渗透结构分布特征
        4.1.3 岩体渗透结构分级
    4.2 隧址区岩体渗透特性研究
        4.2.1 水文地质试验成果分析
        4.2.2 隧址区裂隙岩体渗透张量
        4.2.3 渗透系数的综合选取
第5章 色季拉山隧道渗流场预测分析
    5.1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5.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2.1 模型范围
        5.2.2 模型含水层概化
        5.2.3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5.2.4 模型源汇项分析
    5.3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5.3.1 模型的离散
        5.3.2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5.3.3 模型计算方案
        5.3.4 模型的校验
    5.4 不同工况下渗流场分析
        5.4.1 天然状态下渗流场分析
        5.4.2 隧道完全排水对渗流场影响
        5.4.3 隧道封堵条件下渗流场恢复情况
第6章 色季拉山隧道涌水量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6.1 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
    6.2 隧道涌水量预测结果及评价
    6.3 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川藏铁路易贡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线路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1.2.2 隧道线路优选研究现状
        1.2.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第4章 易贡隧道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影响隧道选线的工程水文地质控制因素
        4.2.1 自然地理因素
        4.2.2 地质-水文地质因素
        4.2.3 隧道工程因素
    4.3 基于理论公式法的隧道线路水环境影响分析
        4.3.1 计算方法
        4.3.2 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
        4.3.3 隧道线路影响范围预测分析
        4.3.4 外水压力预测分析
    4.4 线路方案比较分析
第5章 易贡隧道线路方案水文地质综合比选研究
    5.1 评价方法
        5.1.1 常用的评价方法
        5.1.2 隧道线路综合比选方法的选择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比选方案各指标特征取值
    5.4 隧道线路选取综合评价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4.2 模糊综合评价
    5.5 最优线路方案推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水化学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循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下水类型与赋存条件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 地下水化学参数统计特征
    3.3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特征
    3.4 地下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3.4.1 TDS与pH的空间分布
        3.4.2 常量离子的空间分布
        3.4.3 其它离子的空间分布
    3.5 地下水质量特征
        3.5.1 单指标评价
        3.5.2 综合评价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因分析
    4.1 控制作用分析
    4.2 主要离子来源分析
        4.2.1 多元统计分析
        4.2.2 离子比例系数
    4.3 离子来源的相对贡献量化
        4.3.1 大气降雨
        4.3.2 人类活动
        4.3.3 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溶解
        4.3.4 硫化物氧化
        4.3.5 离子来源贡献比
第5章 基于三维水流模型的地下水循环研究
    5.1 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5.1.1 模型范围
        5.1.2 含水层概化
        5.1.3 边界条件概化
        5.1.4 水文地质参数与分区
        5.1.5 模型识别与校正
    5.2 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5.3 地下水径流强度分析
    5.4 地下水循环模式分析
        5.4.1 鸭子河—小石河模式
        5.4.2 小石河—十河子模式
        5.4.3 十河子—土漆河模式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双辽市水文地质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文参数的研究
        1.2.2 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
    2.4 水文
    2.5 水利工程
第三章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质条件
        3.1.1 区域地层
        3.1.2 岩浆岩
        3.1.3 地质构造
    3.2 水文地质条件
        3.2.1 地下水赋存条件
        3.2.2 地下水循环条件
        3.2.3 地下水动态
        3.2.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水文参数计算
    4.1 水位变动带给水度和蒸发极限埋深的计算
        4.1.1 计算原理
        4.1.2 计算过程与结果
    4.2 蒸发系数的计算
        4.2.1 计算原理
        4.2.2 计算过程与结果
    4.3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计算
        4.3.1 计算原理
        4.3.2 计算过程与结果
    4.4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的计算
        4.4.1 计算原理
        4.4.2 计算过程与结果
    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5.1 抽水试验
    5.2 稳定流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5.2.1 计算原理
        5.2.2 计算过程与结果
    5.3 非稳定流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5.3.1 Jacob直线图解法
        5.3.2 水位恢复法
        5.3.3 全程曲线拟合法
    5.4 计算结果分析
第六章 水化学动力学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6.1 绘制地下水初始流场
    6.2 绘制水化学势场
    6.3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
        6.3.1 计算原理
        6.3.2 计算过程与结果
第七章 对比分析
    7.1 稳定流与非稳定流
    7.2 解析法与水化学法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1.指导教师
    2.作者简介
    3.发表学术论文
    4.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7)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2.3.2 地下水循环条件
第3章 研究方法及采样方案
    3.1 研究方法
        3.1.1 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
        3.1.2 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方法
    3.2 采样点布设
        3.2.1 河流分段
        3.2.2 采样点及采样剖面的布设
    3.3 样品采集方法与测试
第4章 松花江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研究
    4.1 水动力分析
    4.2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4.2.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4.2.2 地表水水化学成因
    4.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4.3.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3.2 地下水化学成因
    4.4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分析
        4.4.1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聚类分析
        4.4.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4.4.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结果讨论
    4.5 基于水化学的典型剖面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
        4.5.1 丰水期典型剖面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分布规律
        4.5.2 平水期典型剖面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分布规律
    4.6 基于同位素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
        4.6.1 河水与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4.6.2 水体δD~δ~(18)O关系
        4.6.3 同位素对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的指示意义
    4.7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的综合分析
第5章 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研究
    5.1 水动力分析
    5.2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5.2.1 河水水化学特征
        5.2.2 地表水化学成因
    5.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5.3.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5.3.2 地下水化学成因
    5.4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分析
        5.4.1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聚类分析
        5.4.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4.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结果讨论
    5.5 基于水化学的典型剖面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
        5.5.1 丰水期典型剖面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分布规律
        5.5.2 平水期典型剖面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分布规律
    5.6 基于同位素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
        5.6.1 河水与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5.6.2 水体δD~δ~(18)O关系
        5.6.3 同位素对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的指示意义
    5.7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的综合分析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的坝基帷幕防渗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工程概况
3 基于水化学的渗透系数求解原理概述
1, SId≥ 1, SIg< 1) :'>(3) 水化学环境为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饱和, 石膏溶解区 (即SIc> 1, SId≥ 1, SIg< 1) :
4 工程应用
    4.1 确定渗排水溶液组分
    4.2 计算饱和指数
    4.3 分区计算渗透系数K
5 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6 防渗帷幕现状分析
7 结 语

(9)塔塔凌河河流―地下水交互带水量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互带的概念和内涵
        1.2.2 交互带水量交换的研究方法
        1.2.3 交互带水量交换及影响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水文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3.1 含水层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特征
第三章 实验原理及方案
    3.1 试验原理
        3.1.1 水动力学原理
        3.1.2 温度示踪法的基本原理
    3.2 试验布置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布置
        3.2.3 监测仪器布设
    3.3 参数测定
        3.3.1 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测定
        3.3.2 河床沉积物热参数测定
        3.3.3 河床沉积物粒径测定
第四章 基于水动力学的交互带水量交换研究
    4.1 典型剖面水动力场时空变化特征
        4.1.1 水位动态
        4.1.2 典型剖面水头分布
    4.2 基于水动力学的交互带水量交换特征
        4.2.1 交互带水量交换动态特征
        4.2.2 交互带水量交换垂向变化特征
        4.2.3 交互带水量交换水平方向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温度示踪的交互带水量交换研究
    5.1 典型剖面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5.1.1 温度动态
        5.1.2 典型剖面温度分布
    5.2 温度对交互带水量交换的指示作用
        5.2.1 交互带水量交换动态特征
        5.2.2 交互带交换量垂向变化特征
        5.2.3 交互带水量交换水平方向变化特征
    5.3 结果对比
        5.3.1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异同
        5.3.2 两种方法的适用性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成果
致谢

(10)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系统研究
        1.2.2 岩溶涌突水预测研究
        1.2.3 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地质环境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质条件
        2.3.1 地质构造
        2.3.2 地层岩性
第3章 岩溶含水系统特征
    3.1 岩溶发育特征
        3.1.1 碳酸盐岩的分布
        3.1.2 岩溶地貌统计分析
        3.1.3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3.2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的划分
    3.3 岩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
    3.4 岩溶含水介质及空间分布特征
    3.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分类及特征研究
第4章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4.1 岩溶水流系统划分
    4.2 各级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4.2.1 洛泽河-白水江岩溶水系统(I)
        4.2.2 发达河-白水江岩溶水系统(II)
    4.3 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分析
        4.3.1 深切河谷型岩溶水流系统模式
        4.3.2 浅切沟谷型岩溶水流系统模式
        4.3.3 深切河谷-浅切沟谷复合型
        4.3.4 绕轴转动-浅切沟谷复合型
        4.3.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水流系统模式耦合关系
    4.4 深切河谷-浅切沟谷格局的地貌演化
    4.5 岩溶水化学特征分析
        4.5.1 岩溶水的补给来源
        4.5.2 岩溶水的水岩相互作用
第5章 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
    5.1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5.1.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5.1.2 岩溶水流系统模式对涌突水的控制作用
        5.1.3 岩溶涌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5.2 岩溶涌突水预测方法适宜性分析
        5.2.1 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方法
        5.2.2 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方法选取
    5.3 岩溶涌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方法
        5.3.1 评价指标选取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5.3.2 各指标量化分级
        5.3.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3.4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5.3.5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6章 小草坝隧道涌突水预测评价
    6.1 工程概况
    6.2 岩溶涌突水预测
        6.2.1 评价段落及方法选取
        6.2.2 岩溶涌突水量计算结果
    6.3 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
        6.3.1 确定指标权重
        6.3.2 模糊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草原内陆河河水-地下水交换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D]. 田炳燚.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机制[D]. 崔小顺. 吉林大学, 2020(08)
  • [3]色季拉山隧道工程岩体渗透特征及涌水预测研究[D]. 朱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川藏铁路易贡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线路优选研究[D]. 张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D]. 唐金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双辽市水文地质参数研究[D]. 王磊. 吉林大学, 2019(10)
  • [7]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D]. 贾思达. 吉林大学, 2019(10)
  • [8]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的坝基帷幕防渗性能分析[J]. 刘胜,余波,郑克勋,马聪.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05)
  • [9]塔塔凌河河流―地下水交互带水量交换研究[D]. 陈宝辉. 长安大学, 2019(01)
  • [10]滇东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工程影响[D]. 史箫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岩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