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在“创新”中创造

奇迹在“创新”中创造

一、奇迹在“创新”中造就(论文文献综述)

吴中平[1](2016)在《都市语境中的建筑纪念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志性建筑的泛滥是当代全球都市环境中非常突出的“顽疾”。它使建筑成为一种可消费的、商品化的“奇观”,使城市的公共生活衰落。建筑逐渐丧失了表达社会整体文化价值的作用,无法生成象征性和精神性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国快速都市化进程中,标志性建筑的“形象工程”和平庸、粗糙的都市环境同样是困扰我们的尖锐问题。本文以“建筑纪念性”为研究对象,以“都市语境“作为特定视角。通过厘清建筑纪念性的多元而复杂的内涵和演变历程,对标志性建筑进行分析和批判,回溯和发掘现代纪念性的理论价值,建构当代都市语境中的纪念性理论,寻找适于中国当代都市状态的建筑纪念性的设计策略,从而对这些问题给予有力的回应。本研究把当代建筑纪念性作为城市公共中心的重要特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深刻地影响城市空间和公共生活。本文将探索一种新的模式,以抵抗当前都市环境中标志性建筑形成的“奇观”,从而形成一种批判性的、都市主义的建筑纪念性。论文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研究主题的界定:第一章由尖锐的都市问题引出研究主题,阐述了研究的学术基础、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界定建筑纪念性(研究对象)和都市语境(研究视角)的概念、特性,确立研究的基础和方向。首先论述纪念性的含义演变和作用,其后论述都市的概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纪念性与都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是问题的分析和批判:第三章批判纪念性的对立面——作为奇观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建构当代纪念性理论的文化语境和必须面对的困境。首先引入奇观社会理论作为批判建筑奇观和标志性建筑的哲学根基。而后,分析建筑与奇观的关系,建筑奇观的形成机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现代纪念性与标志性建筑的概念、特质,对其进行深入批判。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建构:第四章追溯纪念性理论的根源,重新发掘70年前现代纪念性的理论价值,作为建构当代纪念性理论的重要参照。本章论述了现代纪念性的产生的历史语境、其含义和重要特征、不同学者的多重视角以及其逐渐式微的原因。第五章重构当代建筑纪念性理论,以系统理论地回应当代都市语境中的严峻问题。首先界定当代纪念性的概念基础;而后展开论述当代纪念性的要点。第四部分是理论策略在中国的探索。第六章将纪念性理论付之于中国城市,探索适于中国国情的、快速都市化进程中的纪念性理论。首先以纪念性视角反思和批判当前的都市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的“形象工程”。而后,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中心区进行分析,展现纪念性在中国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状态下的演进过程。最后,探索中国当代纪念性的特质。第七章针对中国的都市状态,提出当代纪念性设计策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策略。它包括了都市维度、肌理维度和建筑维度三个层面,通过具体案例提取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

林青[2](2013)在《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尝试重新解读阿尔都塞的思想,旨在重新梳理阿尔都塞的思想脉络及其现实政治的考量,同时指明阿尔都塞的思想对当代激进政治话语的影响。众所周知,阿尔都塞的思想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处于危机中的历史时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一方面通过理论的解读,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摆脱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激进特征;另一方面,这种解读融入了当代的理论视野和现实反思,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摆脱教条主义的窠臼,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对话。正是在这种对话中,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在一定的意义上置换掉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而这正是与当代激进政治的规划休戚相关。而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表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新规划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谱系及其对当代激进政治话语的开启。本文主要是依托阿尔都塞的三大理论资源即意识形态理论、辩证法话语的激进化和偶然唯物论而展开,在与当代激进政治话语的对比中呈现阿尔都塞思想的重要性。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中,意识形态本身是没有独立存在的,其必然依附于经济-阶级解释模式。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处于边缘状态,这当然是与其面临的社会现实相关。1968年五月风暴的落幕,带给阿尔都塞和当代激进政治两个重要的理论启示:第一,人道主义逻辑已然行不通;第二,必须在已有的经济-阶级解释模式的基础上寻求的新的解释路径。正是在这种理论和现实背景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应运而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视角和新话语,笔者将此称为新政治逻辑的开启。福柯与阿尔都塞几乎同时发表了其代表着《规训与惩罚》,二者为当代激进政治理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当代激进政治对经济同一性的拒斥及其对政治分析的重视,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受此启发。而后马克思主义对霸权链接实践的论述,更是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阿尔都塞对辩证法话语的激进化则缘于人道主义的盛行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其解决之道在于与黑格尔哲学决裂,其核心主题便是辩证法。在阿尔都塞看来,人道主义的逻辑就是主体哲学、历史哲学的逻辑,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历史决定论的色彩,而这无疑是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有的革命特质和激进性质。正是在此意义上,阿尔都塞将辩证法话语激进化,将结构与因素、不平衡与差异、结构因果性与多元决定等引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从而以新的范式重塑辩证法的结构。在这种激进化的过程中,阿尔都塞对结构及其地形说隐喻的重视、对历史决定论的拒斥,被苏贾称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化的主要前奏曲。而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及其与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的思路,更是直接影响了卡斯特尔斯对当代都市问题的研究。晚期阿尔都塞的偶然唯物论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相互碰撞中产生的。由于与福柯、德里达、德勒兹以及巴迪欧等人的交往,阿尔都塞晚期思想明显倾向于后结构主义,但与阿尔都塞早年接触结构主义一样,都是在一种方法论的意义上为自己的理论实践服务。晚期阿尔都塞将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黑格尔哲学,更是指向了西方哲学的观念论传统,以期指明观念论的虚假性。就此而言,阿尔都塞仍然在延续着早期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晚期阿尔都塞通过论述偶然唯物论,用虚空、偏斜、相遇、事件、形势等概念置换起源、必然、本质等概念,以期达到一种更加激进化的效果。而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虚空、链接以及巴迪欧的事件政治学,都是与阿尔都塞的偶然唯物论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最后的旨趣在于通过上述探讨,重新定位阿尔都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激进政治理论中的地位。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处于危机中的产物,阿尔都塞的思想历程体现了身处社会断裂时期的这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挽救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做出的艰难抉择。这种艰难的抉择,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自我重塑,而且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寻求更加切近的通达社会现实之路。而阿尔都塞的一生及其思想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重塑的内在重要性。

罗宇维[3](2013)在《赫尔德时刻—赫尔德政治社会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是德意志思想史上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人物。赫尔德生活在德意志思想萌发的关键时期,他是歌德的导师与好友,也是康德曾经的得意门生,赫尔德的思想承接了17世纪以来在欧洲已经发展起来的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等主张,同时又融入了赫尔德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体认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赫尔德是第一批发现“民族”作为文化和政治社会观念,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伴随着赫尔德等人的思考和呼吁,欧洲大陆的“民族”逐渐蓬勃发展,并慢慢建构起现代的民族以及民族国家观念的轮廓。而进一步而言,赫尔德对民族的思考,不仅对于当时的德意志以及欧洲社会有着影响,其诸多言论与洞见直到如今也依旧并不过时,依旧值得人们进行认真的理解。不过,虽然常常被称为“民族主义之父”,甚至在赫尔德逝世以来的两百多年中也因为与激进民族主义看上去的关联几乎被人们作为反动思想家看待,赫尔德在思想史和观念史上的地位远不止于对“民族”所进行的思考。他不仅影响了歌德那一带的德国古典文学家们的观念,例如对民族文学、母语的理解,同时也启发了德意志浪漫主义,特别是早期的耶拿浪漫派对于自然、历史和语言的认识;他虽然最终与康德分道扬镳,但是他与康德的分歧也代表着两种对人性和理性不通的认识方式,而后来号称康德传人的费希特,其对民族主义的贡献,也几乎是建立在赫尔德的语言观念和民族思想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中也看得到赫尔德的影子。可以说,赫尔德是德意志文化在取得近代以来光辉成就中的关键人物,他站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批判法国启蒙思想的霸权,纠正对“人”的理性主义片面理解,发掘人道和历史中更深层次的动力和法则。进一步而言,赫尔德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整个西方思想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从语言学到人类学、从诗学到美学、从哲学到诠释学、从神学到历史哲学、从文化到政治和社会,几乎现代人文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有赫尔德的出场。因此,倘若将政治哲学看做关于人的认识,可以说,对赫尔德思想进行认识和理解是十分切题的。政治思想曾经关注人在世间生活的每个层次每种角色,致力于发现良善生活的美好景象,从这个角度出发,赫尔德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思想家。不过,也正是赫尔德思想的广泛和复杂,造成了从现代学科出发研究的困难。因此,本文试图将赫尔德视为广义上的政治思想家,借鉴剑桥学派的政治思想研究方法,建立在赫尔德所生活时代的具体语境之上,还原赫尔德思想中对现代政治和社会观念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概念。另一方面,迄今为止西方学界对赫尔德思想的研究也成为重要的参考,本文将借鉴以赛亚·伯林、F·M·巴纳德以及梅尼克等人的研究,并进一步结合赫尔德自己的作品对包括语言、民族、人道、历史等观念做更加深入的发掘。此外,本文还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呈现出赫尔德与卢梭和康德两位思想家之间的异同之处,其实,如果说卢梭和康德乃是西方思想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同样的,赫尔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位思想家。比起理性至上的康德,他有血有肉的认识到人类理性的局限。而相较于同样激情澎湃的卢梭,他又对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做了更加务实的规划。总而言之,赫尔德需要得到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认识,这在今天比之前的两百年更加可行也更加必要。当我们尽力摆脱历史的成见和观念的习惯,就会发现,赫尔德独具特色又颇具开创性的思想,不仅是思想史和观念史中的重要内容,而其深刻的洞见在当今世界和未来历史中将持续闪烁着光芒。

李惠君[4](2012)在《中国当代“主旋律”舞蹈创作的流程与反思 ——舞剧《玉树不会忘记》的呈现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音乐术语的“主旋律”,原指一部交响乐或合奏曲、合唱曲中的主部,是贯穿始终的、决定乐曲基调的旋律。借用到中国政治语境中,“主旋律”的战略构想起始于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指示。它有时是指一种“新”时期的党和国家的总体性的宣传指导原则和方针(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性的讲话中);有时又指隶属于全局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工程(对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而言);而在一般社会认知和大众传媒中,“主旋律”则指代一种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型(如“主旋律”舞蹈,“主旋律”电影,“主旋律”小说等)。在本文中,“主旋律”基本上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的总体宣传战略,而具体展开论述的对象则是一般意义上作为作品类型的“主旋律”艺术作品。中国的“主旋律”舞蹈同其他“主旋律”文艺作品一样,在国家资金扶持和政策优待之下蓬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舞剧作品呈“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其中“主旋律”作品占据其中重要部分,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中国舞剧产量高达320部,实现了中国舞蹈“数字空间”的超级繁荣,刺激了舞剧观念和舞台呈现的全方位更迭,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挑战。显然,从数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舞剧生产大国。然而,表象上的数量之优并不能掩饰实质和本体的弱势,在中国舞剧创作的繁荣背后存在着让人隐忧的种种现象:从舞蹈本体看,存在理论不清、漠视现实、缺乏创新、内容苍白;从审美角度看,呈现从业者多,受众者少的现状;从经济上看,花钱越来越多,但成效甚少的失衡态势。强烈的事实对比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主旋律”舞蹈存在的问题。显然,这样的畸形发展是不利于“主旋律”的弘扬,也不利于“主旋律”舞蹈的正常发展。正是带着对中国当代“主旋律”舞蹈创作的种种忧思,笔者试图站在舞蹈创作的角度作出个人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以作品为例,从创作入手,通过一部“主旋律”舞剧的成功之作-----《玉树不会忘记》为例,分析其从创作到作品呈现以及最后的观众反响等一系列过程,旨在为“主旋律”舞蹈创作留下或经验或教训的点点启示。同时,针对当今“主旋律”舞蹈的创作问题,深入探究其成因,从而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主旋律’的背景及现状”。主要介绍了“主旋律”概念的提出、政治思想背景、历史渊源等相关背景介绍,以及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主旋律”舞蹈的发展现状。第二章是“主旋律舞蹈的创作流程----舞剧《玉树不会忘记》的呈现过程”,主要通过剖析作品,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论述,充分利用访谈、创作日志、创作手稿等一手资料,尽量还原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想法,客观分析作品,意图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本文的主旨观点。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前两个篇章的分析研究结果,对“主旋律”舞蹈的创作现状提出质疑和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积极的解决办法。总而言之,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当代“主旋律”舞蹈的创作留下一点思考和启示。理论终究要落到实践,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总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推动“主旋律”舞蹈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曹淑媛[5](2011)在《《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有一句话说,中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着之一例也,而《桃花扇》之作者,但借候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但本人以为还得加上“感情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中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正代表中国人乐天之精神者也。而《伊瑙》,泰国诗剧。由阿瑜陀耶王朝后期的波隆葛国王时代(1732-1767)蒙谷公主和恭吞公主根据一个马来亚女俘虏讲述的爪哇班基故事写成,由曼谷王朝二世王帕普塔勒腊·纳帕莱重新加以改编,成为完整优美的诗剧。它是具有泰国民族风格的古典文学名着之一。全剧约两万行诗,描写达哈国王的公主浦莎芭与谷列班国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两人本已订婚,但伊瑙却另有所爱(金妲兰),寄信与浦莎芭退婚,达哈国王赌气将公主另嫁左蜡卡。不久,嘎芒谷宁国王率大军抢劫浦莎芭,达哈国王向谷列班求援,伊瑙率领援军击败入侵者,杀死嘎芒谷宁父子。伊瑙参拜达哈国王时,看见浦莎芭容貌非凡,重生爱慕之心,将她劫走。不料,浦莎芭在上山游玩时突然被狂风吹走,二人离散。数年内他们互相寻找,遍访列国,历尽波折,终于重逢。作品歌颂了忠贞的爱情和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思想,同时描述了泰国宫廷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泰国政府曾经将它列为文科教材。1798年,《伊瑙》被缅甸诗人妙瓦底敏纪吴萨译成缅文,它的故事也先后传入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全文主要内容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伊瑙》的故事如以上所说,《伊瑙》是泰国的一部由曼谷王朝二世王帕普塔勒腊·纳帕莱重新加以改编诗剧,具有泰国民族风格的一部着作。描写的是达哈国王的公主布莎巴与古列班国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本来已订婚的少年王室族,但伊瑙却另有所爱与布莎巴退婚,布莎巴的父亲赌气将她嫁给扎拉嘎。不久,嘎芒谷宁国王率大军抢走了布莎巴,达哈国王向谷列班求援,伊瑙率领援军击败入侵者,杀死嘎芒谷宁父子。伊瑙参拜达哈国王时,看见布莎巴美丽动人,容貌非凡,与布莎巴重生爱慕之心,将她劫走。不料中,布莎巴在上山游玩时突然被狂风吹走,二人离散。数年内他们互相寻找,遍访列国,历尽波折,终于重逢。第二章动人心弦的人物心境之比较分为两节,主要内容分析主人物和次人物心境里的差别与共同之处。伊瑙和贾宝玉具有把爱情作为首位之性等的共同之处,同时布莎巴和林黛玉也有她们的孤高伶俐,多愁善感的共同之处。至于次人物本节主要分析金妲兰的外向与薛宝钗的内向,左蜡卡的谦虚与王熙凤的自信之差别等。第三章动人心弦的对话之比较本章主要分析两部作品里的每一种类的对话,如表达爱情,愤怒,悲痛等对话,和对话里使用的笔法,如“像似”笔法,“比喻”笔法,“作,为,是,当”笔法等。第四章动人心弦的背景之比较主要是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分析在故事里出现的环境背景,如城市环境背景,和自然环境背景。第二节主要是分析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背景,本节已举了两个背景的例子。在《红楼梦》的那部分,本人以“黛玉葬花”,和“宝玉失魂”为主。在《伊瑙》的那部分,本人以“浦莎芭求蜡烛占卜选婿”,和“刮风”为主本论文主要是分析《红楼梦》与《伊瑙》里怎么创造出动人心弦的心境,以便表示这两部作品不管是在创造人物方而,在对话方面,和背景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达方式。研究结果归纳出创造动人心弦的心境主要是分为三部分;(一)创造人物,(二)对话,(三)背景,这三部分以有意义的词汇与句子很突出地关联在一起,以便明显地表达出心境与情绪。以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出让人感到动人心弦的心境,使读者对人物,对话,与背景有着深刻的印象,使读者与作品里的人物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刘瑞献[6](2010)在《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国,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接触,国内农产品市场必然会逐步融入到全球化一体化的大市场环境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必然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了实现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相关市场的繁荣发展,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和相关产业资源。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是我国在农产品贸易流通领域以及农业国际化进程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大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农产品基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实践探索虽然起步较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显着落后于实践。但是,结合目前国外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变革的宏观环境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农产品流通中新兴的流通业态,加之我们国家对扶持农产品发展的宏观调控,现代农产品选择合适合理的的交易业务模式,有助于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价值提升。本文首先梳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物流管理相关理论,接着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现代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进行探讨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和实体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建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中心及时为供求双方提供所需的农产品基本信息;实体部分包括服务中心和配送点,及时满足消费者提取或送达农产品的需求。该模式可以提供集配送服务、安全检查、信息服务、用户消费实体和网络结合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农产品从生产源头采购到零售终端消费的充分对接,使连锁经营成为农产品流通消费网络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中心,进而提供农产品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模式。从目前看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是局部的,是分散在不同地域上的,属于农业信息化的项目,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在农产品流通的应用问题,但从长远看该模式必将带来农产品产、供、销模式的深刻变动。本模式意欲实现农产品旧流通体系质的飞跃,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我国农产品的落后流通局面新路,形成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新格局。

杨丽华[7](2004)在《诠释资源新内涵》文中提出对于已经开采40多年的大庆油田来说,如何实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关乎一个企业的命运,更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甚至中国石油的前途和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在油田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承担勘探开发主营业务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

陈波[8](2003)在《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利益问题凸现人们对经济利益关系问题也越 来越关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 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 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 力量源泉 这说明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 济利益问题的研究 理论界已经就经济利益问题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包括对经济利益基本理论 经济利益分配差距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利益问题房地产的经济利益问题股份 合作制经济中的经济利益问题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问题等专题进行了研究但 是 对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生产经营劳务关系收 入分配等方面的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的过程中法制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管理方式落后社会保障体 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矛盾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深层次的利益关系上来而社 会中群体性冲突对抗性冲突等的不断增多表明经济利益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 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对经济利益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 究 探索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规律性有利于我们寻找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适当 方法 从思想方法上指导我们调适经济利益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因此现实情况和理论发展都要求我们对经济利益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 研究 这就是本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之所在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全文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共七章前四章为理论篇 分别阐述了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范畴影响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三大制约因素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变迁以及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上述三者的反 馈影响实践篇针对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 上 提出了协调中国经济利益关系的有关对策 第一章由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和经济利益关系入手阐释了经济利益的 永恒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性分析了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必然性及其变 化运动的路径制约因素反馈效应并对中外经济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利益关系 变更的思想渊源进行了梳理第二三 四章分别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 整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分析了

杨仪,屠法[9](2001)在《奇迹在“创新”中造就》文中研究表明

二、奇迹在“创新”中造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奇迹在“创新”中造就(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语境中的建筑纪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标志性建筑的泛滥
        1.1.2 都市蔓延的无场所感
        1.1.3 中国特色的“形象工程”
        1.1.4 建筑与都市的割裂
    1.2 研究主题
        1.2.1 主题提出:都市语境中的建筑纪念性
        1.2.2 研究对象:建筑纪念性
        1.2.3 研究视角:都市语境
    1.3 研究的学术基础
        1.3.1 关于纪念性的理论
        1.3.2 关于奇观和标志性建筑
        1.3.3 关于中国的纪念性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梳理与理论综述
        1.4.2 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1.4.3 历史理论与设计策略相结合
        1.4.4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1.4.5 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纪念性与都市语境的基本特性
    2.1 纪念性含义的演变:从“记忆”到“标志性”
        2.1.1 含义的演变
        2.1.2 演变的原因
        2.1.3 建筑类型的演变
    2.2 纪念性的双重作用:追念与表征
        2.2.1 追念作用
        2.2.2 表征作用
    2.3 纪念性的重要特质:精神和社会维度
        2.3.1 造就突出形象
        2.3.2 承载集体生活
        2.3.3 象征权力和信仰
    2.4 都市语境
        2.4.1 都市化的特征
        2.4.2 都市蔓延
        2.4.3 公共生活的衰落
    2.5 纪念性建筑与城市
        2.5.1 作为城市的“主要元素”
        2.5.2 作为城市意象的节点和地标
        2.5.3 作为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心
        2.5.4 作为城市形象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纪念性的对立面:作为奇观的标志性建筑
    3.1 奇观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3.1.1 奇观的基本概念
        3.1.2 奇观的产生根源
        3.1.3 奇观的统治性
        3.1.4 奇观的媒体性
    3.2 建筑与奇观
        3.2.1 建筑奇观的含义
        3.2.2 建筑奇观的品牌消费
        3.2.3 建筑奇观的影像传播
    3.3 建筑奇观的典型案例
        3.3.1 毕尔巴鄂效应:建筑奇观
        3.3.2 迪拜效应:城市奇观
    3.4 建筑奇观的批判
        3.4.1 建筑奇观的推动力
        3.4.2 建筑奇观的操纵者
        3.4.3 建筑奇观的表演者
    3.5 标志性建筑:取代纪念性的建筑奇观
        3.5.1 标志性建筑的含义
        3.5.2 象征意义的迷失
        3.5.3 公共秩序的混淆
        3.5.4 表现形式的放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纪念性理论溯源: 现代纪念性
    4.1 现代纪念性诞生的历史语境
        4.1.1 文化观念语境:传统与现代对立
        4.1.2 意识形态语境:极权与民主对立
        4.1.3 建筑思潮语境:功能、风格与意义对立
        4.1.4 城市发展语境:郊区与城市对立
    4.2 现代纪念性的含义与特征
        4.2.1 现代纪念性的诞生
        4.2.2 现代纪念性的现代性
        4.2.3 现代纪念性的民主性
        4.2.4 现代纪念性的象征性
        4.2.5 现代纪念性的城市性
    4.3 现代纪念性的不同诠释
        4.3.1 路易斯.I.康:结构-历史纪念性
        4.3.2 刘易斯.芒福德:象征意义超越实用功能
        4.3.3 质疑与争论:如何体现民主、现代性?
    4.4 现代纪念性的式微
        4.4.1 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4.4.2 文化观念:大众文化的冲击
        4.4.3 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纪念性理论当代重构
    5.1 当代纪念性的概念基础
        5.1.1 借鉴西方当代纪念性理论
        5.1.2 当代纪念性的要点
    5.2 当代纪念性的公共中心作用
        5.2.1“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5.2.2 重塑紧凑的公共中心
        5.2.3 纪念性建筑作为凝聚点
    5.3 当代纪念性的多元共存理念
        5.3.1 多元共存理念
        5.3.2 多元共存的纪念性
    5.4 当代纪念性的催化作用
        5.4.1“建筑介入城市”理念
        5.4.2 催化方式:都市针灸术
        5.4.3 催化作用的特质
    5.5 当代纪念性的形式特质
        5.5.1 形式复杂、矛盾的内涵
        5.5.2“形状”对“形式”的冲击
        5.5.3 纪念性的形式要点
    5.6 当代纪念性的前瞻作用
        5.6.1 纪念性与理想化模式
        5.6.2 纪念性作为前瞻性特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纪念性在中国的挑战、演进和特质
    6.1 纪念性视角反思“形象工程”
        6.1.1 粗放的都市形态与乖张的“形象工程”
        6.1.2“形象工程”的目的:展现力量与信心
        6.1.3“形象工程”的手段:“城市美化运动”
        6.1.4“形象工程”的导向:权力美学与城市特色
        6.1.5“形象工程“的得失:特定时代的产物
    6.2 纪念性在中国的演进:以城市中心区为例
        6.2.1 政治性城市中心——以天安门广场为例
        6.2.2 经济性城市中心——以陆家嘴中心区为例
        6.2.3 文化性城市中心——以花城广场为例
    6.3 探索中国当代纪念性的特质
        6.3.1 塑造都市性的公共中心
        6.3.2 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
        6.3.3 表征文化价值的理性形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当代纪念性设计策略
    7.1 都市维度设计策略
        7.1.1 反思巴洛克模式
        7.1.2 借鉴城市“群岛”模式
        7.1.3 整体协同策略
        7.1.4 多元互补策略
        7.1.5 易达网络策略
    7.2 肌理维度设计策略
        7.2.1 反思既有模式
        7.2.2 水平性的场所
    7.3 建筑维度设计策略
        7.3.1 复合的都市要素
        7.3.2 表征理念的形式
        7.3.3 城市特性的表现
        7.3.4 亲切迷人的场所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结构不上街?
第一章:1968年“五月风暴”与阿尔都塞的思想转交
    第一节、革命主体的整体缺席
    第二节、政治的虚空:政治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泛滥
    第三节:理论与实践的无休辩证
    注释
第二章:新政治逻辑的开启
    第一节:意识形态理论
        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渊源
        二、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
        三、“认识论断裂”的再思考
    第二节:回到马基雅维利
        一、虚空政治学
        二、理论配置与政治拓扑学空间
        三、认识生产理论与理论的反人道主义
    注释
第三章 重塑辩证法:辩证法话语的激进化与结构逻辑的转变
    第一节、辩证法逻辑的转换与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
        一、阿尔都塞论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区别
        二、辩证法与偶然唯物论
        三、辩证法的重塑与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思想
    第二节、阿尔都塞视域中的辩证法逻辑
        一、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解读
        二、结构因果性与多元决定
    第三节、辩证法逻辑的转换与空间理论的开启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因素”
        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空间理论的影响
    注释
第四章:偶然唯物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构
    第一节、何为偶然唯物论?
    第二节、相遇唯物主义的政治职能(政治实践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及其现实处境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任务
        三、偶然唯物论在什么意义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形式?
    注释
第五章:阿尔都塞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阿尔都塞与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家族相似性
        一、共享的理论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阿尔都塞因素
        1、意识形态与霸权:从科学到策略的转变
        2、多元决定与政治自主性
        3、偶然、相遇与链接
        4、主体、话语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阿尔都塞与当代激进政治理论
        一、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对话的规定者
        二、阿尔都塞的身体理论:身体、权力与意识形态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3)赫尔德时刻—赫尔德政治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赫尔德的政治和社会思想研究概述
    1. 民族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关键人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 章节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赫尔德的时代与生平
    1. 赫尔德所生活的德意志
        1.1 落后和消极的德意志
        1.2 知识分子的特殊境遇
    2. 启蒙运动与虔敬主义
        2.1 启蒙精神的傲慢与偏见
        2.2 虔敬主义与追寻信仰
        2.3 德意志的启蒙时代
    3. 赫尔德的生平、作品与思想背景
        3.1 赫尔德的生平与作品
        3.2 思想背景
        3.3 风格与主旨
第二章 政治的人性之维——在个体与普遍之间
    1. 康德与赫尔德
        1.1 康德的另一面
        1.2 从良师益友到反目成仇
        1.3 如何共同生活——论永久和平
    2. 赫尔德与卢梭
        2.1 卢梭:被误读的精神分裂
        2.2 赫尔德与卢梭:民族主义与自主个体
        2.3 赫尔德与卢梭:手段的差异
    3. 历史的辩证法
第三章 语言、民族与政治
    1. 肉身成言与人类发展
        1.1 《论语言的起源》:肉身成言
        1.2 人类发展:从语言出发
    2. 民族与民族国家
        2.1 语言与政治:民族的概念与维度
        2.2 民族国家——最好的国家形式
    3. 民族主义、民俗主义与民粹主义:重新定位赫尔德
        3.1 民俗学、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
        3.2 在何种意义上赫尔德与三者相关
        3.3 赫尔德论爱国主义
第四章 人道梦想与多元未来
    1. 人道与平等理想
        1.1 人道:赫尔德的关键概念
        1.2 从人民到民族:人道在民族国家中的实现
        1.3 民族国家的教育:人道理想的践行
    2. 赫尔德与多元主义:从伯林说起
        2.1 价值多元论:伯林的看法
        2.2 特殊本质与时代发展:审美趣味的时代变化
        2.3 赫尔德与多元主义的当代标准
    3. 民族国家与世界主义
        3.1 人道与多元的民族国家
        3.2 平等秩序的扩展:赫尔德反对殖民主义
结论 赫尔德:不合时宜的沉思者
致谢
赫尔德主要着作年谱(时间顺序)
参考文献

(4)中国当代“主旋律”舞蹈创作的流程与反思 ——舞剧《玉树不会忘记》的呈现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主旋律”舞蹈
    第一节 “主旋律”的提出及背景
    第二节 “主旋律”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主旋律”的“天然优势”
        一、政府对“主旋律”作品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二、对各级政府官员业绩的考量
        三、对主旋律作品的奖励
    第四节 “主旋律”舞蹈在当代的发展
        一、“主旋律”舞蹈类型的界定
        二、“主旋律”舞剧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主旋律”舞蹈的创作流程-舞剧《玉树不会忘记》的呈现过程
    第一节 《玉树不会忘记》之题材与主题
        一、创作缘起
        二、主创团队
    第二节 《玉树不会忘记》之创作过程
        一、剧本演变的历程
        二、创作阶段的流程
    第三节 《玉树不会忘记》之作品分析
        一、舞剧的叙事角度
        二、舞剧主要大物的塑造
        三、舞剧的戏剧结构分析
        四、舞剧的特征
    第四节 编者与观者的感悟
        一、观演体会:“今夜的掌声情动于衷”
        二、编者感言:“作品要震撼人心,首先要震撼自己的心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旋律”舞蹈创作的反思
    第一节 令人担忧的现实
        一、利益熏心的伪艺术家
        二、急功近利的“政绩”追求
        三、内忧外患的“主旋律”创作
        四、失衡缺失的文艺评判
    第二节 呼唤“主旋律”的回归
        一、真诚的创作态度是本位
        二、艺术性是唱响“主旋律”的使者
        三、“情感”是走进观众心灵的良药
        四、与时俱进的创作观念应更新
    第三节 学习与借鉴
        一、影视界
        二、文学界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红楼梦与伊瑙关系简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作的历史背景
    第五节 红楼梦与伊脑主旨
第一章 伊瑙的故事
第二章 动人心弦的人物心境之比较
    第一节 主人物
        一,伊瑙与贾宝玉
        (一) 伊瑙与贾宝玉的特性
        1. 贵族的身世
        2. 出身的创造
        3. 美感
        4. 伊瑙之勇敢与贾宝玉叛逆之性
        (二) 伊瑙与贾宝玉的性格
        1. 情痴之性
        2. 意淫之性
        3. 敏感之性
        二,浦莎芭与林黛玉
        (一) 浦莎芭与林黛玉的特性
        1. 贵族的身世
        2. 出身的创造
        3. 美感
        (二) 浦沙芭与林黛玉的性格
        1. 自尊强之性
        2. 多愁善感之性
        3. 伶牙俐齿之性
    第二节 次人物
        一,金妲兰与薛宝钗
        (一)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特性
        1. 美貌
        2. 身世与身份
        (二)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性格
        1.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复杂性
        2. 金妲兰与薛宝钗的失态
第三章 动人心弦的对话之比较
    第一节 表达爱情的语言
    第二节 表达愤怒的语言
第四章 动人心弦的背景之比较
    第一节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1. 《伊瑙》里的浦莎芭求蜡烛占卜选婿与《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理论概述
    2.1 电子商务基本理论
        2.1.1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
        2.1.2 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
        2.1.3 电子商务的分类及功能
    2.2 现代物流理论
        2.2.1 现代物流的定义
        2.2.2 现代物流的功能
        2.2.3 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
    2.3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
        2.3.1 电子商务中物流管理的概念
        2.3.2 电子商务中物流管理的基本特点
        2.3.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
第三章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3.1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
    3.2 农产品销售模式的现状
        3.2.1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现状
        3.2.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式和现状
    3.3 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
    3.4 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农产品网络与实体相结合创新营销模式的研究
    4.1 创新营销模式的市场分析
        4.1.1 农业产业环境
        4.1.2 消费情况分析
        4.1.3 预测目标用户
    4.2 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模式
        4.2.1 创新营销模式
        4.2.2 创新营销模式的独特性
        4.2.3 创新营销模式的必要性
    4.3 创新营销模式的客服构架
        4.3.1 售前服务
        4.3.2 售后服务
    4.4 创新营销模式系统构架
        4.4.1 设计框架
        4.4.2 开发技术
        4.4.3 网络及应用架构
    4.5 创新营销模式系统功能
        4.5.1 系统功能
        4.5.2 主要流程
        4.5.3 主要模块结构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5.3 推进我国农产品网络和实体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模式所需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8)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基本观点
    三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理论篇
    第一章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范畴
        第一节 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与经济利益关系
        1.1 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与经济利益关系
        1.2 永恒的经济利益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必然性变更路径及制约因素
        2.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必然性
        2.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路径
        2.3 利益关系变动的衡量方法
        2.4 经济利益关系变动的轨迹
        2.5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制约因素与反馈效应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思想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论述
        3.2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论述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经济思想史上的争论
        1.1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争论
        1.2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总量及结构变化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一般关系
        2.2 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影响
        2.3 经济增长波动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2.4 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
        3.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的变化
        3.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变化
        3.3 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与制度变迁
    第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1.1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性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别考察
        1.3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传导机制
        2.1 结构调整将带来可供分配的利益总量的增长
        2.2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利益分配非均衡的分析
        2.3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2.4 产业结构演进不同速度中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2.5 产业结构演进空间分布中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馈效应
        3.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之一
        3.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之二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第一节 制度的分类本质与功能
        1.1 制度的分类
        1.2 制度的本质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规则
        1.3 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机制
        1.4 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过程
        第二节 制度环境具体制度安排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2.1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2.2 运行机制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2.3 发展战略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第三节 意识形态转变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3.1 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
        3.2 几种经济利益观
        3.3 意识形态变化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相互作用
实践篇
    第五章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状况
        1.1 经济恢复时期与过渡阶段中国经济利益关系状况的变化
        1.2 1958 -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特点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成因分析
        2.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影响
        2.2 经济发展战略与各项具体制度对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影响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反馈效应分析
        3.1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正面影响
        3.2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负面影响
        3.3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内在要求
    第六章 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分析
        第一节 转型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
        1.1 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
        1.2 经济利益来源的多样化
        1.3 利益表达公开化
        1.4 利益差别扩大化
        1.5 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
        1.6 经济利益关系问题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转轨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更
        2.2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2.3 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更
        2.4 结构调整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
        2.5 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2.6 利益观念变化对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转轨时期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反馈效应
        3.1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积极效应
        3.2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负面效应
    第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分析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新格局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含义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1.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1.3 有限政府制度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加入WTO与中国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2.1 加入WTO将带来中国经济利益主体的进一步分化
        2.2 加入WTO将改变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观
        2.3 加入WTO将导致中国经济利益差距拉大
        第三节 构筑利益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
        3.1 全面小康社会是利益共享的社会
        3.2 发展生产力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坚实基础
        3.3 利益补偿是实现利益共享的必要条件
        3.4 建立自发调节与自觉调节相结合的利益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奇迹在“创新”中造就(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语境中的建筑纪念性研究[D]. 吴中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2]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D]. 林青. 复旦大学, 2013(03)
  • [3]赫尔德时刻—赫尔德政治社会思想研究[D]. 罗宇维. 南京大学, 2013(08)
  • [4]中国当代“主旋律”舞蹈创作的流程与反思 ——舞剧《玉树不会忘记》的呈现过程[D]. 李惠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5]《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D]. 曹淑媛. 山东大学, 2011(04)
  • [6]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 刘瑞献. 西北大学, 2010(09)
  • [7]诠释资源新内涵[N]. 杨丽华. 中国石油报, 2004
  • [8]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D]. 陈波. 复旦大学, 2003(03)
  • [9]奇迹在“创新”中造就[J]. 杨仪,屠法. 党建, 2001(01)

标签:;  ;  ;  ;  ;  

奇迹在“创新”中创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