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白云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白云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市白云山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19)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学特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来植物入侵不仅威胁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对入侵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已成为生态研究的热点。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为更好的了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学特征特性,揭示其入侵机制,从而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原生境观测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茎、分枝、叶片等的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采用显微观察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营养器官、花粉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TTC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样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茎生长量不断增大,其生长曲线大致相似,柳叶湖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茎总增长率比斗姆湖区高出65%;两个样地在分支总增长量上几乎是一样的;柳叶湖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总增长率比斗姆湖区高出37%;柳叶湖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叶面积总增长率比斗姆湖区高出187%。(2)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数差别较大,上表皮气孔少,而下表皮则较多,叶肉中栅栏组织厚,根系较发达,茎和叶外层都有角质膜,其茎和根的皮层中均含有较多的分泌腔。其地下茎为根状茎,在主茎的基部发生大量的根状茎,而且地下茎可以产生大量的芽。这些从生理学上阐述了其生存竞争力强的原因。(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粉形状和大小在长沙和岳阳地区无显着差异,而常德与长沙、岳阳两地相比,花粉形状和大小均存在显着差异,从长沙移栽到常德后花粉形状发生了改变,由长球形变成了近球形;长沙与岳阳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活力无显着差异,而常德与长沙、岳阳两地相比,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活力最低,移栽前花粉活力大于移栽后的花粉活力。

余细红,李韶山[2](2019)在《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防治及其资源化利用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L.) Sweet]是华南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恶性入侵杂草,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危害。在介绍其生理生态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对五爪金龙的防治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付磊磊[3](2016)在《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除草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植物中的化感物质开发除草剂是新农药开发的热点之一。与合成除草剂相比,植物源除草剂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往往具有新颖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为发现新的化感物质以推动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除草活性及其中的活性化合物,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琼脂混粉的方法,测定了无患子四个不同部位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无患子叶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值得进一步分离研究。2.评价了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最高。3.盆栽试验显示,无患子叶乙醇提取物稀释50倍(20mg/ml)茎叶喷雾处理,对8种植物均表现出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鲜重抑制率在14.91%-27.25%之间。乙醇提取物稀释100倍后对8种植物的鲜重抑制率最高仍可达到19.06%。土壤喷雾处理,对8种植物的鲜重抑制率在15.93%-31.15%之间。乙醇提取物稀释100倍后对8种植物的鲜重抑制率最高仍可达到20.86%。4.采用玻皿法,测定了无患子乙醇浸膏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活性,结果显示石油醚段对红三叶、黑麦草均具有较好的活性,以其作为活性成分主要分离材料。5.从无患子叶中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是十六烷酸、十八烷酸、羽扇豆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和松醇,且均对反枝苋和野燕麦种子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松醇活性最好,其对反枝苋幼芽和幼根的EC50值分别为56.05μg/m L和58.07μg/m L,对野燕麦幼芽和幼根的EC50值分别为53.61μg/m L和56.43μg/m L,其次为齐墩果酸其对反枝苋幼芽和幼根的EC50值分别为61.89μg/m L和66.70μg/m L,对野燕麦幼芽和幼根的EC50值分别为58.67μg/m L和59.65μg/m。综述,无患子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对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松醇和齐墩果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该植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练惠通,黄泽文,朱文忠,车姚兴,曾国珍,向安强[4](2014)在《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水葫芦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文中指出水葫芦是在20世纪初期引进我国,于50年代作为畜禽青饲料而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广东地区最迟在50年代就已经有出现。水葫芦的大规模生长,会阻塞主要航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的多样性,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水葫芦又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水生植物,可作为畜禽的青饲料、水田的绿肥、生产沼气的主要原料、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编织产品的主要原料、作为人类的食用蔬菜,又可制作成为有机肥料、护肤产品、饮料,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污水处理功能。

许新桥,刘俊祥[5](2014)在《不同除草剂对长柄扁桃苗圃杂草的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对1年生长柄扁桃苗圃杂草进行了10种除草剂茎叶处理,结果表明:苗圃中的杂草以藜科和禾本科为主,所有除草剂处理对藜科杂草均有防除作用,14%草除灵、10.8%盖草能、12.5%拿扑净、48%排草丹、10.8%高盖+48%排草丹、12.5%拿扑净+48%灭草松、50%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率较高,其中,50%异丙隆的杀草谱最广。48%灭草松和12.5%拿扑净+48%灭草松处理的杂草防效率高,但其对苗木的为害严重。高剂量10.8%盖草能和12.5%拿扑净处理下,杂草防效率达到了68%和56%,长柄扁桃苗未表现出药害症状,二者适用于长柄扁桃苗圃杂草的防治。

曹兴兴[6](2013)在《广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无序扩张,城市化地区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日趋破碎化、岛状化,同时城市绿地的本地植物多样性锐减,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最终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其保护规划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迫切任务。广州作为珠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生态本地扎实,因此,以广州市为例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学、植物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从两个层面(即市域和建成区)来展开研究,市域采用景观尺度上的“源-廊道”模式,该模式首先通过分析林斑图和土地利用图筛选出适宜生境,并将其作为生物栖息地的“源”优先保护,其次通过最小耗距模型分析适宜生境间的连接度,得到景观连接度分布图,结合生态控制线内原规划廊道的破碎化情况提出保护和修复措施,对连接度较高的潜在廊道提出新建规划。对于建成区绿地层面,在对建成区各种类型绿地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建成区绿地植物资源及观赏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对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评价。总结广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具体保护规划建议及保障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市适宜生境面积2964.4km2,占广州市面积的39.9%;较适宜生境面积2732.6.4km2,占广州市面积的36.8%,其中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适宜生境面积有2730km2,占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的51.3%;(2)广州市生态控制线受城市建设影响,人工建设的分布切断生态控制线内的自然景观连接度,在环都会区、白海面和金山大道生态廊道出现部分无连接性区域,造成原有规划控制线范围内出现“中空”。通过分析无连接性面积占规划廊道比例统计,筛选出5条需要修复的生态廊道,分别为环都会区生态廊道、白海面生态廊道、莲花山生态廊道、金山大道生态廊道和长隆生态廊道;(3)广州市建成区绿地调查植物123科386属572种(含变种、变型),占广州地区维管束植物资源的17.17%,其中蕨类植物22种,裸子植物17种,被子植物533种。按植物生活型划分,乔木214种,灌木107种,草本228种,藤本23种。常绿植物有375种,落叶植物有197种。乡土植物272种,占总数的47.6%,外来引进300种,占总数的52.4%,可见,广州市乡土植物运用种类比例偏低,不到总数的50%。以禾本科、大戟科、菊科、棕榈科、桑科和桃金娘科应用较多,乔木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有细叶榕、蒲葵、大叶榕、垂叶榕、木棉、大王椰子、红花羊蹄甲、白兰等,灌木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假连翘、鹅掌藤、红背桂、灰莉、驳骨丹、黄金榕、龙船花等;草木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结缕草、狗牙根、大叶油草、合果芋、细叶结缕草等;不同绿地植物数量为综合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附属绿地>街旁绿地>公共服务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工业附属绿地>荒地,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生活型呈现出乔木>草本>灌木>藤本的特点;绿地植物群落配置以乔-灌-草结构为主,其次为乔灌草藤,灌-草、乔-灌、乔-草二层及单层结构仅占到8.43%,说明广州建成区绿地建设中比较重视复层群落结构的营造;另外,建成区绿地浆果、核果、柑果、梨果等肉质果类植物共177种,可见,供鸟类食用植物比较丰富,且主要分布于桃金娘科、桑科、桑科、棕榈科、葡萄科、蔷薇科、等科中。(4)具园林观赏价值植物(459种)中,主要以观花(217种)、观叶(196种)为主,观形、观果、观枝干的植物相对较少,且具多种观赏特性的植物有122种,大大丰富了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广州市建成区冬天观赏植物种类少,且各个季节观叶植物多以绿色为主,在色叶、形叶、特色叶方面缺乏,观花植物比重较高,基本上体现了花城观花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生境破碎化严重,缺乏有效地生态廊道链接;物种丰富度不高,野生乡土植物未得到充分利用;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有待于提高;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特色景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保护规划建议探讨:从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出发,保护重点区域、修复破损廊道等;从加强建成区绿地建设出发,包括开发野生乡土植物、构建绿地建设指标、完善群落结构配置、加强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等。以期为今后的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建设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张泰劼,罗剑宁,李伟华,梁梦芽,田兴山,彭长连[7](2012)在《三种除草剂对五爪金龙的防除作用及2,4-D丁酯对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用3种除草剂(2,4-D丁酯、麦草畏和塔隆)对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L.Sweet)进行化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1.00 mL L-1的2,4-D丁酯可以彻底杀灭五爪金龙。喷施1.00 mL L-12,4-D丁酯20 d后,五爪金龙茎叶枯死率接近100%;60 d后五爪金龙的总生物量显着低于其它处理及对照;90 d后未出现生长恢复,最终盖度防效为99.8%。而喷施1.00 mL L-1的麦草畏40 d后,五爪金龙的茎叶枯死率为99.0%,但仍有少量存活的根,90 d后再次萌生率为10.0%;喷施1.00 mL L-1塔隆40 d后,五爪金龙的茎叶枯死率为100%,90 d后再次萌生率为100%。土壤残留分析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高[(10.14±1.01)g kg-1]的土壤中2,4-D丁酯降解速率较快,半衰期为14 d,施药后80 d的土壤中已检测不到2,4-D丁酯。此外,在野外喷洒1.0 mL L-1的2,4-D丁酯对其它植物是安全的,施药1年后,样地内的植物均能恢复生长。因此,实践中可用1.00 mL L-1的2,4-D丁酯来防除五爪金龙。

王芳,王瑞江,庄平弟,郭强,李振荣[8](2009)在《广东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和防治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现有外来入侵植物93种,隶属于27科72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菊科植物达21种,草本植物有81种,它们分别占广东省入侵植物总数的22.6%和87.1%。依据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在野外的生长和扩散状况等分析,发现其中危害严重的有24种,危害中等的有23种,危害较轻的有46种。广东省外来入侵植物中有76种来自于美洲地区,占入侵植物总数的81.7%。比较发现,广东与邻近的香港、厦门、广西在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上以及在各自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的植物种类上比较接近,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上相毗邻而利于物种之间的传播造成的。本文还提出了对广东省外来植物入侵防治策略。

王乃亮[9](2007)在《高寒草场毒杂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植物源除草剂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发安全、高效的天然除草剂越来越成为杂草防治的最有效途径。黄帚橐吾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场常见的毒杂草,不仅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而且极大地危害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筛选出了几种对黄帚橐吾种子萌发期具除草活性的植物供体,并探讨了其化感效应的强弱;进一步对筛选出的主要供体植物五爪金龙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得到了两种活性物质,并对其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黄帚橐吾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同时为天然除草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从11个科23种与黄帚橐吾同域或异域生长的常见植物中筛选出了9种对黄帚橐吾种子萌发期具化感作用活性的植物。结果说明,不同植物的化感作用方式、强度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供体在相同环境下对不同受体的化感效应也表现为物种特异性。2.0.0500g/mL南美蟛蜞菊水浸液(m=-0.5443)、0.0500g/mL三叶鬼针草水浸液(m=-0.5929)、0.1000g/mL(m=-0.6100)和0.0250g/mL(m=-0.5866)下田菊水浸液、0.0500g/mL狼毒水浸液(m=-0.5803)以及0.0250g/mL(m=-0.5697)和0.0500g/mL(m=-0.5572)五爪金龙水浸液对黄帚橐吾种子萌发期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强,而对常见牧草垂穗披碱草种子的伤害较小,表明它们可为黄帚橐吾萌发期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3.从除草活性较强的供体植物五爪金龙中分离出两种黄酮类化感物质: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和其硫酸酯。研究表明,两者存在化感作用选择性。无论是在萌发率还是萌发指数方面,两者单独作用都对黄瓜种子表现出了极显着的化感抑制作用,而对白菜种子表现为较弱的化感抑制。4.五爪金龙中的两种化感物质之间还存在拮抗作用。两种化感物质混合后对黄帚橐吾、萝卜、黄瓜和白菜种子分别进行测试,无论在萌发率方面,还是萌发指数方面,其抑制作用均小于两种化感物质单独作用时的抑制强度。

吴海荣[10](2006)在《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及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入侵性特征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外来杂草入侵是全球性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外来杂草通过人为干预后的自然扩散、人为有意引种或无意引入等方式入侵,定居后,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使作物产量遭受重创,因此对外来杂草开展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对外来植物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大量出现,对地区外来杂草种类、危害性以及重要外来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多样性、防治方法乃至利用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此同时,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外来杂草风险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但是就一个特定地区的外来杂草发生的数量生态学调查研究报道较少;有关外来杂草入侵的风险分析的评判角度、标准和评判方法差异性较大,其原因是对所依据的风险分析指标认识水平的不同导致的。本文以外来杂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南京地区外来杂草的分布规律和群落特征,揭示婆婆纳属杂草以及一个地区外来杂草的发生分布规律;并以婆婆纳属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直立婆婆纳(V.arvensis L.)、婆婆纳(V.didyma Tenore)和睫毛婆婆纳(V.hederifolia L.)为研究材料,对它们的繁殖能力、光合特性、化感作用及遗传多样性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这些外来杂草自身入侵能力出发研究外来杂草入侵的关键因素,以期阐明外来杂草风险分析的关键指标,为外来杂草风险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同年份和季节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地区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影响本市外来杂草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干扰强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如2001年南京市秋季外来杂草有11科19属21种,依据人为干扰强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可将它们的分布样点划分为4个聚类群:聚类群Ⅰ包括的样点均分布于旱地农田,以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波斯婆婆纳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为优势种;聚类群Ⅱ的样点都是路边荒地等无人管理的、曾经是裸地的地方,以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L.)Cronq.)和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L.)Cronq.)为优势种;聚类群Ⅲ包含的样点以公园、景区为主,外来杂草种类最多,以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 L.)、水花生、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 Michx.)、一年蓬、野塘蒿和小白酒草等为优势种;聚类群Ⅳ的样点多是水边、水田等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地方,优势外来杂草包括水花生、钻形紫菀和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分析了各聚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表明外来杂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2002年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有36种,74个样点中外来杂草出现的频率达到98.65%。外来杂草平均优势度在不同生境中大小次序为:水边>菜地>荒地>路旁>景区>田埂>草坪>果茶园>墙缝>农田>宅旁>山坡。野塘蒿、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和波斯婆婆纳是生态位宽度最高的外来杂草,其入侵性最强。通过查阅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婆婆纳属四种外来杂草在我国的分布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波斯婆婆纳为我国区域性恶性杂草,在长江流域夏熟作物田危害严重;婆婆纳是黄淮海地区夏熟作物田的重要杂草;直立婆婆纳发生量小危害轻,是一般性杂草;睫毛婆婆纳仅在南京和定海的景区有分布,还没有入侵到作物田中。四种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在我国产生的危害性大小顺序为:波斯婆婆纳>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睫毛婆婆纳。但仅从江苏来看,这四种杂草的危害性排序为: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婆婆纳>睫毛婆婆纳。危害性是现实表现的入侵性,波斯婆婆纳在婆婆纳属外来杂草中入侵性最强。从不同生境下随机采集玄参科婆婆纳属4种外来杂草为测试材料,对其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能力的有关指标进行测量,研究了它们繁殖能力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无论生境是否相同,各外来杂草的个体间都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同构件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在不同个体间却比较一致。婆婆纳的单株种子量最大,其次为波斯婆婆纳,睫毛婆婆纳的结实量最低;睫毛婆婆纳的单果结实量也最低,但其种子的千粒重最高。4种杂草种子都具有休眠特性。除睫毛婆婆纳外,其他3种外来杂草都具有无性繁殖能力,以波斯婆婆纳无性繁殖能力最高。4种婆婆纳属外来杂草之间的繁殖能力强弱顺序为: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婆婆纳>睫毛婆婆纳。通过种子萌发率、根长以及幼苗干重3个指标,研究了4种外来杂草的化感作用,并采用模糊隶属法对4种外来杂草的化感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1)4种外来杂草均具有化感作用;(2)4种外来杂草的3种浸提液在高浓度下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率、根长和幼苗干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低浓度下对某些指标显示有促进作用;(3)各杂草的化感物质多存在于水浸提液或乙醇浸提液中,存在于乙酸乙酯浸提液中的较少;(4)4种婆婆纳属外来杂草之间的化感效应强弱顺序为:睫毛婆婆纳>直立婆婆纳>波斯婆婆纳>婆婆纳。对4种外来杂草的光合特性研究表明,各种杂草在阳生环境下都比在阴生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波斯婆婆纳具有较强的CO2固定能力,光补偿点最高。睫毛婆婆纳比叶重、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最低,适应于在弱光环境中生长,与其主要生长环境相一致。四种杂草中只有婆婆纳在阴生环境和阳生环境下Fv/Fm达到显着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光合生理指标得出,波斯婆婆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婆婆纳,再次为直立婆婆纳,最后为睫毛婆婆纳。用AFLP方法研究了婆婆纳属4种外来杂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这几种外来杂草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且波斯婆婆纳的遗传变异最高。各外来杂草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出现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但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都低于种群间。对相同种群的四种外来杂草和一个本地杂草的单株样品进行研究,UPGMA聚类结果能将不同杂草区分开来,5种杂草间遗传分化程度(Gst)为0.4469,种间基因流(Nm)为0.607。综合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各指标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4种外来杂草遗传多样性水平排序结果为: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婆婆纳>睫毛婆婆纳。危害性是现实表现的入侵性,而繁殖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则反映的是潜在的入侵能力,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婆婆纳属4个种的两方面排序是基本吻合的。说明上述几个因素在决定外来杂草的入侵性方面是十分关键的。

二、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市白云山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市白云山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学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植物入侵研究进展
        1.2.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1.2.2 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1.2.3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
        1.2.4 外来入侵植物的综合防治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研究进展
        1.3.1 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态特征
        1.3.2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特性及分布区研究
        1.3.3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机制
        1.3.4 加拿大一枝黄花活性成分研究
        1.3.5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
        1.3.6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措施
        1.3.7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综合利用
第二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营养生长动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主茎生长动态
        2.2.2 分枝生长动态
        2.2.3 叶片生长动态
        2.2.4 叶面积生长动态
    2.3 讨论
第三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营养器官比较解剖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的解剖结构
        3.2.2 茎的解剖结构
        3.2.3 叶的解剖结构
        3.2.4 叶柄的解剖结构
        3.2.5 叶的上下表皮的解剖结构
    3.3 讨论
第四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孢粉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花粉形态的观察
        4.2.2 花粉活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的形态结构
        4.3.1.1 花粉形状
        4.3.1.2 花粉大小
        4.3.2 不同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萌发活力
    4.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目录

(2)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防治及其资源化利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五爪金龙的生理生态特征
2 五爪金龙的防治方法
    2.1 人工铲除
    2.2 化学防除
    2.3 生物防治
    2.4 替代控制
3 五爪金龙的资源化利用
    3.1 药用资源
    3.2 生物农药
    3.3 饲料添加剂
    3.4 改善生态环境
    3.5 抗逆基因
4 小结

(3)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除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杂草的为害
    1.2 杂草防治发展历史
    1.3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
        1.3.1 植物化感作用与杂草防治
        1.3.2 除草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植物源除草剂
    1.4 无患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1 无患子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
        1.4.2 无患子的生物活性及其资源利用
        1.4.3 无患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5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设备
        2.1.1 供试无患子植物样品
        2.1.2 供试杂草及作物种子
        2.1.3 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植物样品处理方法
        2.2.2 杂草及作物种子处理方法
        2.2.3 生物测定方法
        2.2.4 单体化合物分离方法
        2.2.5 单体化合物鉴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无患子不同部位除草活性结果
        3.1.1 不同部位除草活性结果
        3.1.2 不同剂量无患子叶对6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无患子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
        3.2.1 无患子叶三种溶剂提取物除草活性测定
        3.2.2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无患子叶除草活性结果
    3.3 无患子叶片乙醇总浸膏除草活性结果
        3.3.1 对八种植物种子萌发结果与分析
        3.3.2 无患子叶乙醇提取物除草活性结果
    3.4 不同萃取段除草活性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萃取段除草活性结果
        3.4.2 石油醚段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3.5 单体化合物除草活性结果
        3.5.1 活性成分鉴定结果
        3.5.2 活性成分除草活性结果
    3.6 盆栽试验结果与分析
        3.6.1 微量活体试验结果
        3.6.2 鲜重防效试验结果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4.1 无患子中除草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分离
    4.2 应补充田间试验
    4.3 无患子作为植物源先导化合物的前景
    4.4 应探讨仿生合成的可能性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4)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水葫芦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葫芦简介
二、广东地区水葫芦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
    (一) 野生种群建立与简单利用时期(1970年———1989年)
        1.野生种群重新逐步建立,危害河道情况显现
        2.绿肥、青饲料功能降低,污水净化功能渐现
    (二)快速蔓延与拓展利用时期(1990年———1999年)
        1.快速蔓延,危害日益加重
        2.污水净化功能与饲料功能的拓展利用
        (1)污水净化功能进入试验研究与实际应用阶段
        (2)生态循环系统中的水葫芦规模化养殖
    (三) 暴发性增长与多样性利用时期(2000年至今)
        1.暴发性增长与严重性危害
        (1)入侵范围增大
        (2)数量增长迅猛
        (3)年均暴发增长出现的频次增加
        (4)危害性、破坏性增强
        1入侵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破坏景区环境
        2阻塞主要航道,影响水上运输
        3影响农作物灌溉与生长,造成农业损失
        4 “抢占”河道,影响渔业养殖
        5 “霸占” 水道, 阻碍传统水上活动开展
        2.人工、机械打捞与化学防治
        3.水葫芦利用的多样性
        (1)污水处理功能被深入、广泛利用
        (2)制作成为有机肥料
        (3)水葫芦饲养畜禽
        (4)水葫芦作为食用菌培养材料
        (5)水葫芦成为编织原料
三、结语

(5)不同除草剂对长柄扁桃苗圃杂草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 1 试验设计
    2.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3. 2 不同杂草对各除草剂处理的敏感度
    3. 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6)广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1.2.3 植物多样性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3.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现状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应用现状
        1.3.4 生物廊道研究方法现状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研究区范围
        1.5.2 地理环境
        1.5.3 气候条件
        1.5.4 植被概况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市域生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廊道规划研究
    2.1 生境适宜性评价
        2.1.1 生境适宜性评价方法
        2.1.2 生境适宜性函数设置
        2.1.3 绘制适宜性分析图
    2.2 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2.2.1 生态连接度计算方法
        2.2.1.1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2.2.1.2 障碍影响指数
        2.2.1.3 生态连接度指数
        2.2.2 景观连接度评价分析
        2.2.3 土地利用现状对原规划生态廊道的影响
第三章 建成区绿地植物多样性持证研究
    3.1 建成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3.1.1 调查区域及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内容
        3.1.4 数据分析
    3.2 建成区绿地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3.2.1 建成区绿地植物物种组成
        3.2.2 建成区绿地植物应用频率
        3.2.3 建成区绿地植物群落结构
        3.2.4 常绿与落叶植物应用
        3.2.5 乡土与外来植物应用
        3.2.6 肉质果类植物应用
    3.3 建成区绿地植物观赏多样性分析
        3.3.1 观赏类型多样性
        3.3.2 观赏季节多样性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
        4.2.1 生境破碎化严重,缺乏有效地生态廊道链接
        4.2.2 物种丰富度不高,野生乡土植物未得到充分利用
        4.2.3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有待于提高
        4.2.4 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特色景观
    4.3 市域生物栖息地空间布局规划探讨
        4.3.1 保护重要区域
        4.3.2 生态廊道规划
    4.4 建成区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
        4.4.1 大力开发野生乡土植物,创造地域性景观
        4.4.2 加强绿地指标建设,合理构建自然植物群落
        4.4.3 加强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4.5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障措施探讨
    4.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广州市建成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三种除草剂对五爪金龙的防除作用及2,4-D丁酯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地概况
    1.2 实验设计
    1.3 五爪金龙防除效果的测定 (大学城实验)
    1.4 2, 4-D丁酯土壤残留分析 (大学城实验)
    1.5 2, 4-D丁酯对其它植物的影响 (火炉山实验)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2, 4-D丁酯对五爪金龙的防除效果
    2.2 麦草畏对五爪金龙的防除效果
    2.3 塔隆对五爪金龙的防除效果
    2.4 五爪金龙的生物量及盖度防效
    2.5 2, 4-D丁酯残留分析
    2.6 2, 4-D丁酯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3 讨论

(9)高寒草场毒杂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植物源除草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1.1.2 植物化感作用概述
        1.1.3 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现状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供体水浸液对受体萌发期化感作用的测定
        2.2.2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浓度供体水浸液对受体萌发期的化感作用
        3.1.1 对受体植物萌发率的影响
        3.1.2 对受体植物萌发指数的影响
        3.1.3 受体种子萌发期对不同供体敏感指数的差异
    3.2 四种梯度浓度供体水浸液对受体萌发期的化感作用
        3.2.1 对受体植物萌发率的影响
        3.2.2 对受体种子萌发指数的影响
        3.2.3 受体植物种子萌发期对不同供体敏感指数的差异
    3.3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结果
        3.3.1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的分离
        3.3.2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的结构鉴定
    3.4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对几种受体萌发期的影响
        3.4.1 对受体萌发率的影响
        3.4.2 对受体萌发指数的影响
        3.4.3 对受体萌发期综合化感作用的影响
4 讨论
    4.1 供体水浸液对黄帚橐吾萌发期的化感作用
        4.1.1 高浓度供体水浸液对黄帚橐吾萌发期的化感作用
        4.1.2 梯度浓度水浸液对黄帚橐吾萌发期的化感作用
    4.2 五爪金龙的化感物质及其在除草剂开发的前景
        4.2.1 五爪金龙的综合利用价值
        4.2.2 五爪金龙化感物质的特性及其开发前景
        (1)黄酮类化感物质
        (2)化感物质的专一性和选择性
        (3)化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4.3 对植物源除草剂选择的意见
    4.4 展望
5 结论
6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及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入侵性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对我国外来入侵杂草的调查研究
    2 外来杂草的入侵性研究
    3 入侵地的可入侵性研究
    4 对外来杂草繁殖能力的研究
    5 对外来杂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6 对外来杂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7 对外来杂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8 外来杂草风险评价研究
    9 我国婆婆纳属外来杂草介绍
    10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研究
    第一节 南京市秋季外来杂草调查
        1 调查研究范围及方法
        1.1 调查研究范围
        1.2 调查及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市秋季外来杂草种类组成
        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2.3 外来杂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南京市外来杂草生态位研究
        1. 研究区域概况
        2. 调查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种类组成
        3.2 外来杂草对南京地区杂草群落的影响
        3.3 外来杂草及其本地伴生种的生态位特点
        3.4 南京市外来杂草概述
        4 讨论
第三章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危害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波斯婆婆纳分布、危害情况分析
        3.2 婆婆纳危害情况分析
        3.3 直立婆婆纳危害情况分析
        3.4 睫毛婆婆纳危害情况分析
        3.5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危害性比较
    4 讨论
第四章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繁殖能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采集情况
        2.2 各外来杂草个体形态差异及不同构件间的资源分配研究
        2.3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有性繁殖能力研究
        2.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无性繁殖能力研究
        2.5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繁殖能力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外来杂草个体形态差异及不同构件间的资源分配
        3.2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有性繁殖能力
        3.3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无性繁殖能力
        3.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繁殖能力比较
    4 讨论
第五章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采集情况
        2.2 生物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各外来杂草水浸提液、乙醇浸提液和乙酸乙酯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抑制效果
        3.3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化感效应比较
    4 讨论
第六章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光合特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净光合速率 Pn的特点
        2.2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比叶重的测定
        2.3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光化学效率测定
        2.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光合特性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Pn的特点
        3.2 比叶重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3.3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光化学效率研究
        3.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光合特性比较
    4 讨论
第七章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一节 入侵杂草睫毛婆婆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采集
        2.2 AFLP实验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AFLP指纹图谱分析
        3.2 聚类分析
        3.3 典范对应分析(CCA)
        4 讨论
    第二节 入侵杂草波斯婆婆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采集
        2.2 AFLP实验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AFLP指纹图谱分析
        3.2 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三节 入侵杂草婆婆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采集
        2.2 AFLP实验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AFLP指纹图谱分析
        3.2 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四节 入侵杂草直立婆婆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采集
        2.2 AFLP实验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AFLP指纹图谱分析
        3.2 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五节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采集
        2.2 AFLP实验步骤
        2.3 AFLP实验数据统计方法
        2.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
        3 结果和分析
        3.1 四种外来杂草种群间AFLP指纹图谱分析
        3.2 四种外来杂草及本地伴生杂草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聚类分析
        3.4 婆婆纳属外来杂草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
        4 讨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2 结论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市白云山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学特征特性研究[D]. 李颖.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19
  • [2]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防治及其资源化利用展望[J]. 余细红,李韶山.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4)
  • [3]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除草活性研究[D]. 付磊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4]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水葫芦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J]. 练惠通,黄泽文,朱文忠,车姚兴,曾国珍,向安强. 古今农业, 2014(01)
  • [5]不同除草剂对长柄扁桃苗圃杂草的防治效果[J]. 许新桥,刘俊祥.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1)
  • [6]广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曹兴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3)
  • [7]三种除草剂对五爪金龙的防除作用及2,4-D丁酯对环境的影响[J]. 张泰劼,罗剑宁,李伟华,梁梦芽,田兴山,彭长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04)
  • [8]广东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和防治策略[J]. 王芳,王瑞江,庄平弟,郭强,李振荣. 生态学杂志, 2009(10)
  • [9]高寒草场毒杂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植物源除草剂的筛选[D]. 王乃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10]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及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入侵性特征比较研究[D]. 吴海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白云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